COLOOP

COLOOP Coloop 快樂文化 | 環保日常 | 永續生活
你以為乜「膠」嘢都可以回收?
#一個唔悶嘅環保資訊平台
你快樂 ➠ 所以我快樂 ➠ 環保就是共同循環快樂♻️

26/09/2025

黑貓,酷的不只是傳說

黑貓的形象,從古到今都很矛盾。
有人說牠們神秘,甚至套上「不吉利」的標籤;但在日本、愛爾蘭,黑貓卻是幸運的代表,能帶來緣分與好事。

真正養過黑貓的人都會笑著告訴你:
這些迷思早就不合時宜了。

黑貓的日常,其實是滿滿的可愛、療癒,還自帶一點「酷」的氣場。

為什麼有國際黑貓日?
2011 年,英國 Cats Protection 特別把 10 月 27 日定為 國際黑貓日(International Black Cat Day)。
因為在收容所裡,黑貓常被忽視,等待認養的時間比其他貓更長。原因不是牠不好養,而是「不上鏡」+「迷信」。

但說真的,這些理由都太可惜了。

科學怎麼說?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曾調查近 200 位貓奴:
大家都說「性格才是重點」,但毛色還是默默影響了選擇。
橘貓:被覺得親人好相處
白貓:偏冷、害羞型
黑貓:性格其實沒差,但常因迷信被忽略

2013 年的研究也證實:
黑貓在收容所等待領養的時間,是所有毛色裡最長的。

如果你看過影片裡那隻黑貓,
一定懂牠的毛髮在光下閃閃發亮,
低調卻充滿質感,像走在時尚尖端的小模特。

隨手一拍,牠就是態度滿滿,
不是普通的「可愛」,而是一種藝術感。

其實選擇黑貓,更像是你的一種生活品味:獨特、神秘、低調又酷。

在不同文化裡,黑貓更是幸運的象徵:
日本:單身女子養黑貓,被說能招來好姻緣。
愛爾蘭:家門口出現黑貓,代表好事將近。

黑貓不是厄運,也不是傳說。
牠們既可愛、又神秘,甚至能成為你品味的一部分。

當你在收容所和黑貓四目相對,
那一瞬,或許就是命運的小暗示。
真正重要的,不是毛色,
而是你願不願意給予機會。
最珍貴的快樂,就是那份不期而遇的連結。

也許下一次,當你遇上黑貓,
收穫的,不只是陪伴,而是屬於你的幸運。

Source: IG | aomineco

👉 想輕鬆探索「快樂」永續生活方式? Follow !

#永續快樂 #永續生活 #做自己喜歡的事 #喜歡自己所做的事 #國際黑貓日 #黑貓的酷魅力 #幸運黑貓 #黑貓就是可愛 #快樂的陪伴 #黑貓 #貓 #貓奴 #貓奴日常 #領養代替購買 #領養 #領養不棄養

26/09/2025

晾衫也能變恐龍🦖 ?

對很多人來說,晾衫只是日常苦差。
但在藝術家 Helga Stentzel 的眼中,
毛衣、襪子、T-shirt 都能搖身一變,成為農場動物。

襪子掉在地上,她看見的是馬的臉 🐎
白色 T 恤,換個角度就成了吃草的牛 🐄
一排襪子曬在繩上,竟像一條史前恐龍 🦖

這就是她的「晾衫動物園」系列,
把平凡的晾衫的苦差,
推上舞台演出
讓日常衣物,也能登場發光。

她提醒我們:快樂,往往就藏在最細微的小事裡。

永續生活也是如此。
少開一次烘乾機,多曬一次太陽,
不只是環保省電,
還可能收穫一匹馬、一頭牛,或一份小確幸。

日常或許沉悶,
但想像力能替平凡添光。
這份禮物,正是上帝給我們最珍貴的啟示。

快樂 × 永續,其實一線之隔。☀️🌱

Source: IG | helga.stentzel

👉 想輕鬆探索「快樂」永續生活方式? Follow !

#永續快樂 #永續生活 #做自己喜歡的事 #喜歡自己所做的事 #永續日常 #晾衫的藝術 #晾衫 #苦差 #發揮創意 #創意藝術 #省電 #洗衫

14/09/2025

🎶 你吹咩?你理得我,我吹紅蘿蔔 🥕

當你達到大師的境界,工具從來不是限制。
正如劍道的最高境界:
手中無劍,心中有劍。

有人拿名琴彈奏樂章,
有人拿銅管吹出氣勢,
但在倫敦,有一群音樂家卻選擇用
胡蘿蔔、葫蘆、南瓜。

他們是 London’s Vegetable Orchestra 🎼
削蘿蔔能吹出長笛,
掏空葫蘆能震響號角,
拍打南瓜能迴盪如鼓。
觀眾先愣住,然後大笑,最後拍手,
因為這不只是玩笑,
而是一場真正的音樂會。

更妙的是,當表演落幕,
這些「樂器」沒有被丟棄,
而是切碎、入鍋,
化成暖湯分享給觀眾。
音樂轉為味覺,舞台延伸到餐桌。
這是一個完整的循環:
從創意,到藝術,到生活。

手中無劍,心中有劍。
真正能撐場的,是實力與態度。

人記住的,不是你工具有多貴,
而是你能否把平凡,玩出不凡。

快樂,也從來不需要奢侈,
而是懂得用手上所有,創造新的可能。

Source: IG | londonvegetableorchestra

👉 想輕鬆探索「快樂」永續生活方式? Follow !

#永續快樂 #永續生活 #做自己喜歡的事 #喜歡自己所做的事 #你吹咩 #蔬菜樂器 #大師級 #手中無劍心中有劍 #創意循環 #創意音樂 #創意樂器 #生活的藝術 #平凡玩出不凡 #快樂無限 #創意 #簡單生活

13/09/2025

DiscoFoot:輸贏不是一切

在 DiscoFoot,比賽早就跳出框架:
進球不再是焦點,重點是你用什麼舞步帶球、用什麼 vibe 登場。

有人月球漫步帶球,有人直接 freestyle,每個動作都是即興的表演藝術。

觀眾也不是盯著比分,而是跟著音樂拍手、一起笑,整場更像派對,而不是比賽。

這就是 Gen Z 的態度:不想被困在「贏 or 輸」的二分法,而是透過創意和風格,展現獨一無二的自己。

永續生活其實也是如此。
它不必是「做 or 不做」的二元對立,而是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式,把永續玩出風格。

♻️ 一個水壺=減廢 + 風格
👕 舊衣改造=環保 + 時尚
🚲 單車出行=減碳 + Chill

但要推廣永續,方法也很重要。

嚴肅派:帶來權威、數據和危機意識,能讓人知道「這事很重要」。

快樂派:降低門檻、帶動參與,能讓人覺得「我也做得到」。

嚴肅帶來認知,快樂引發行動。真正能長久的,是兩者結合。

就像 DiscoFoot,重點不在比分,而在 vibe 和風格。

永續也一樣,不只是責任,更可以是一種 lifestyle。

COLOOP認為有笑有感,永續才能陪我們走得更遠。

Source: Youtube |

👉 想輕鬆探索「快樂」永續生活方式? Follow !

#永續快樂 #永續生活 #做自己喜歡的事 #喜歡自己所做的事 #足球 #體藝 #永續好玩 #有笑有感 #輸贏不重要 #跳舞

07/09/2025

薯片劫匪現身便利店!

這隻被叫做「史蒂文海鷗」的狠角色,6 年來專偷薯片。

最神奇的是牠原本根本不知道薯片這麼好吃,直到第一次叼走,才發現原來人類零食這麼香脆,仲會揀 BBQ 牛肉味,結果一試成主顧,常常光顧便利店。

有趣的是,薩塞克斯大學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海鷗其實懂得「模仿人類的食物選擇」。在實驗裡,當人類拿起藍色或綠色的薯片袋進食,大部分海鷗都會跟著去啄同樣顏色的袋子。

換句話說,牠們不是亂偷,而是會觀察我們,然後學會「這個好吃」。

本來,像史蒂文這樣的海鷗應該以魚類、貝殼為食。但隨著城市化和觀光增加,牠們逐漸學會從垃圾、外賣盒,甚至商店裡覓食。

對牠們來說,這是一種「智慧的適應」;但對人類社會,卻造成存貨被偷、午餐被搶,甚至引發公共衛生問題。

當人類與動物活動範圍重疊,這些趣事,其實就是衝突的縮影。少掉一包薯片或許沒什麼,但如果我們繼續隨手亂拋垃圾,就等於在餵養野生動物,改變牠們的習性。

其實要共存並不難:把垃圾收好、不要餵養,在人與人之間,也學會彼此留空間、少爭奪。

地球從來不止是人類的舞台。我們只是眾多生命的一份子,彼此依靠,群體生活,才是真正的和諧。

Source: IG | nicole_coenen

👉 想輕鬆探索「快樂」永續生活方式? Follow !

#永續快樂 #永續生活 #做自己喜歡的事 #喜歡自己所做的事 #海鷗 #偷薯片 #動物智慧
#人與動物共存 #環境教育 #城市與自然 #共存 #野生動物保護 #少一點爭奪多一點和諧 #共融 #餵養 #不餵飼野生動物

06/09/2025

懂得順勢而為,劈柴與生活都更容易

對大多數人來說,劈柴似乎是一件很遙遠的事。

除了在營火時偶爾需要,幾乎用不上。
但有時候你會想:或許哪天真的需要生火取暖,學會劈柴還挺實用的。

對 Nicole Coenen 而言,劈柴早已是日常。她會爬樹、喝楓糖漿、揮斧頭,同時還是環保倡議者。這些「奇怪的日常」,竟然在社交平台累積了數百萬觀看。

要更容易劈柴,除了用在影片裡的動作技巧,更需要一種智慧。

正如中國俗語所說:
「劈柴不照紋,累死劈柴人。」

木頭有它的紋路,
順著紋路劈,就省力又俐落;
逆著硬來,只會讓自己累壞。
這就是「劈柴哲學」,
也是生活裡的自然法則。

自然有自然的規律,人也有人的規律。
中國古人說過:「從心所欲,不逾矩」。
真正的自由,不是盲目隨心,而是建立在理解與尊重規律的基礎上。

當我們懂得順應規律,生活才會更省力、流暢,也更快樂。

所以,順著木紋劈柴,順著規律生活。
很多看似困難的事,其實一點都不難。

還有一句中國智慧:「好天斬埋落雨柴。」提醒人們未雨綢繆。

而從永續的角度來看,
這句話其實就是一種 永續哲學:
👉 趁資源充足、還能調整的時候先做好準備,
👉 才不至於等到氣候或能源不穩定時,
真的只能回到最原始的生活方式——劈柴生火。 🔥🌱

Source: IG | nicole_coenen

👉 想輕鬆探索「快樂」永續生活方式? Follow !

#永續快樂 #永續生活 #做自己喜歡的事 #喜歡自己所做的事 #順勢而為 #劈柴哲學 #永續生活 #戶外生活 #斧頭 #營火 #露營 #好天斬埋落雨 #劈柴不照紋 #累死劈柴人 #劈柴 #斬柴

30/08/2025

我們在課本上常聽到一句話:「一圈年輪代表一年的成長。」但樹木的故事,其實遠比這句話更複雜。

有些年份,極端的寒冷或乾旱會讓樹木細胞停止分裂,那一年便沒有年輪:
這就是「缺輪」。

而在某些春天,短暫的回暖與突如其來的嚴冬交替,則可能讓樹木在同一年裡留下兩道印記:
這就是「偽輪」。

年輪的寬窄,可以透露當年的雨水與旱災,甚至記錄火山爆發、雪崩、蟲害或太陽活動。

科學家透過「交叉定年法」,比對不同樹木的年輪特徵,拼湊出跨越千年乃至萬年的時間軸。

在中國青藏高原祁連山,圓柏的年輪記錄甚至將我們帶回了六千七百年前。

於是,年輪不只是數字的累積,
而是一部大自然默默書寫的活歷史,為人類記錄環境的變化。

既然不能數圈,還能怎樣推算實年紀?

年輪未必等於真實年齡。除了科學儀器與方法,人類還有另一種「溫柔的推算」,
文獻追蹤法與訪談估測法。
查閱地方志、族譜、名人遊記,
或走訪村落中的老人,都能幫助推測古樹的年齡。

例如,北京東城區的花市酸棗王,
根據地方志記載栽於金代,已有 800 餘年歷史;

延慶千家店鎮的古榆樹,則因村民口述,相傳是明成祖朱棣親手栽下,樹齡超過 600 年。

這些書面與口頭的記憶,讓古樹的年齡多了一層人文的溫度。

所以,對美國木工藝術家 Stephen King 而言,年輪更是一種語言。

他從不砍伐活樹,而是尋找森林中倒下的木材。
木頭經過處理後,他上墨、轉印,把年輪紋理「復活」在手工紙上。

每一張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像是樹木的自傳:既記錄了氣候與歷史,也在倒下後迎來第二次生命。

你有沒有想過,在家裡放一幅年輪版印作品?

當我們凝視這些被印刷下來的年輪,
不只是欣賞其美感,更能讀懂它為我們保存的自然歷史。

我們都有屬於自己的年輪,你心中那件承載時間的東西,是什麼?

Source: IG | sapwoodworking

👉 想輕鬆探索「快樂」永續生活方式? Follow !

#永續快樂 #永續生活 #做自己喜歡的事 #年輪 #自然印記 #與時間對話 #藝術與自然 #樹木 #年齡 #氣候變化

24/08/2025

📽️太婆年代的短視頻

當我們滑 Reels、抖音、YouTube Shorts 的時候,很容易以為「短視頻」是這個世代才有的產物。

但事實上,早在 19 世紀末,人類就已經沉迷其中了。 那時候,它的名字叫 Filoscope,是一種小冊子式的玩具,只要用拇指快速翻動,畫面就活了起來。

想像一下,太婆年輕時不是滑手機,而是翻著小冊子。 雖然每次看到的畫面都一樣,但樂趣來自腦袋裡的想像:角色的動作、故事的延伸,每次翻動都能觸發不同劇情。

他們的快樂不是靠演算法推送,而是來自「重播」與「回味」。

雖然今天的翻頁書多被視為小朋友的玩具,但在 1800 年代末,它可是大人小孩都愛的娛樂神器,甚至為後來的動畫與電影鋪路。

20 世紀初,美國 Cracker Jack 公司更把小型翻頁書當作零食贈品,讓它迅速走紅。很快,它也常見於口香糖、香菸與零食包裝裡:簡單、便宜、人人都能享受,這就是當時的「短視頻」。

不論是 Filoscope 還是 Reels,本質都是「幾秒鐘的快感」。

不同的是: Filoscope:需要翻動書頁、專注凝視,樂趣來自想像與耐看。

Reels:滑動螢幕、無限自動播放,快感來自即時刺激。

短視頻帶來速度與便利,但也因資訊過於碎片化,容易讓人失去耐性與深度思考的空間。

這樣的對比,也提醒我們: 並不是所有娛樂都要靠「快」才行。

一杯用環保杯裝的手搖飲、一本在二手書店找到的舊書、一次和朋友真實的聊天, 都能像翻一本 Filoscope 一樣:簡單、專注、耐看,而且能一遍又一遍回味。

有人說:掌握專注力,就是提升效率與生活品質。

但換個角度想,專注不只是為了工作與生產力,也是一種更永續的生活方式。

讓我們在快節奏的世界裡,依然能停下來,好好感受、珍惜,並留下值得回味的事物和片段。

Source: IG | marronmarron__

👉 想輕鬆探索「快樂」永續生活方式? Follow !

#永續快樂 #永續生活 #做自己喜歡的事 #短視頻 #專注力 #耐看時刻 #生活美學 #快與慢 #簡單生活

23/08/2025

Cool~是貓的預設模式。

你叫了三聲,牠耳尖抖一下,尾巴動兩下,然後繼續盯著窗外。

不是沒聽見,只是「現在不想理你」。
無視你,連表情都懶得給。

這就是貓奴常常落空的原因。
牠們雖然被人類馴化了幾千年,卻依舊保有獨立的天性。

會撒嬌、會磨蹭,但絕不會像狗一樣,你一叫就衝過來。

我們更常誤讀的是牠的表情。
那張冷冷的臉,不一定是冷漠,

只是牠把情緒藏進細節裡:尾巴直立是打招呼、慢速眨眼是信任、磨蹭才是邀請。

這種含蓄,其實和人很像。
戀人可能不常說「想你」,
卻會在空檔時打來一句:「在做什麼?」聽起來隨口,其實滿是關心。

同樣的,主子也不會天天對你撒嬌,
卻會在你滑手機時,突然跳上桌,輕輕喵一聲:「我在這裡。」

快樂關係就是這樣,
不一定要大場面或浪漫台詞,
有時只是一聲「喵」、一個小動作,
就像在說:「喂,我其實一直在意著你」

douyin | jojo20190515

👍🏼 追蹤 IG,輕鬆探索你的「快樂」永續生活方式!

#永續快樂 #永續生活 #做自己喜歡的事 #貓奴日常 #貓主子 #喵星人 #小動作 #正面關係 #表情包

17/08/2025

👕 你有沒有試過 每天打開衣櫃卻發呆
其實並不是沒有衣服穿
而是衣服太多或太少 都一樣會糾結

想像一下 如果現實真的有 Marvel 漫畫裡Mr. Fantastic 的 「不穩定分子布料」
像片中的插畫家筆的衣服
能隨時跟著選擇變色變款
從長袍一秒變成緊身衣
我們每天就能隨時變裝。😆

這感覺其實有點像「終極循環時尚」
衣服能一直循環再利用

只是現實還有些難題
有的布料難回收 有的設計不易分解
二手市場規模也還不大
所以就從我們的小選擇開始吧

不過老實講 就算真有魔法布料
你可能還是會對著衣櫃糾結
因為選擇太多 猶豫反而更多 🙃

最後還是回到一件事:衣著就是一種品味
它不只是布料的堆疊 更是一種態度
你怎麼選色 怎麼搭配
甚至怎麼把同一件衣服穿出不同感覺
都在展現你自己的風格

潮流不只是看起來時髦
還可以多一點對地球的體貼 🌍💚
舊衣新搭 二手單品 循環材質
這些方式 本身就已經很有態度

而且根據國際研究指出
「永續時尚」已不再是短暫的流行
而是全球時尚產業的重要轉向
也是一種長期的生活方式

所以時尚不等於「要快 要新」
而是怎麼玩出自己
同時 也替地球留下更多喘息空間

✨ 快樂 × 永續 本來就可以同時發生

Source: IG | marronmarron__

👍🏼 追蹤 IG,輕鬆探索你的「快樂」永續生活方式!

#永續快樂 #永續生活 #做自己喜歡的事 #循環時尚 #永續生活 #快樂生活 #二手穿搭
#舊衣新搭 #環保時尚

Address

Hong Kong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COLOOP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COLOOP: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