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Two.hk

OneTwo.hk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OneTwo.hk, Digital creator, Hong Kong.

HK All the Way (34):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隨著東亞盃完結,今年已經完成五個港隊作客旅程,就算自己已經睇過無數賽事,但這個夏天的回憶仍是彌足珍貴且難忘。七年前獨自一人去印尼Bogor睇亞運會比賽,看台上就只有我一個人;就算兩...
16/07/2025

HK All the Way (34):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隨著東亞盃完結,今年已經完成五個港隊作客旅程,就算自己已經睇過無數賽事,但這個夏天的回憶仍是彌足珍貴且難忘。

七年前獨自一人去印尼Bogor睇亞運會比賽,看台上就只有我一個人;就算兩年前在伊朗德黑蘭的世界盃外圍賽,港隊球迷也不過是兩個人。到今次東亞盃數以千計球迷作客到南韓,大家就會見到香港足球在社會裡的定位、角色已經跟以往大為不同。

大家用自己辛苦賺回來的血汗錢買下機票和波飛,令自己日常(可能)苦悶的工作有了意義,甚至令自己的工作與香港足球扯上一點連繫;而在外國比賽、跟在主場比賽截然不同的氛圍和情緒,相信經歷一次之後大概都會明白為何大家對作客如此著迷。

昨日清晨開車回到家後沉睡了大半天,起床後還要整理那一大袋旗和鼓,去年才更換的行李箱因為行程太頻密已經嚴重損毀,然後旗幟s又充滿在球場沾上的雨水和啤酒,睇完一場波往往要花兩三日去整理和收拾,好在今次香港力量有其他伙伴幫忙處理那條大Tifo,偷偷攤在屋邨樓下的空間晾乾。

物理上今次比賽的最大收穫,在物理上應該算是交換了好幾張貼紙,收集到幾位Ultras Nippon的成員,來自清水、東京V、甲府的Ultras Group,還有一張是嘲笑浦和紅鑽。其實球迷世界裡有一套獨特的語言和信物,像去年即使明明是OneTwo推出的頸巾、基本上早已全都在作客期間交換走,我自己一條都無留低,所以早前才有機會展出曬命。

貼紙是另一個經常交換的信物,在歐洲,貼紙甚至是Ultras group的主要收入,見過德國某球隊的Ultras賣一張貼紙索價€1,可見並不便宜。不少球迷也喜歡將它貼在街頭巷尾留下足跡,同時也會跟其他Ultras/球迷交換,有次跟德國Ultras朋友吹水,都是獲贈貼紙作為信物。

今次為了推動大家跟其他球迷交流,特意在出發前訂了千多張貼紙,免費送給在機場、遊行或看台上遇到的球迷,鼓勵大家去跟中日韓的球迷交換,而我基本上會將所有貼紙都貼上那隻傳說中的香港力量1號鼓,大家在球場可以留意一下。

物理以外的收穫,大概是將自己的極限又推前了一把。今次夏天兩個男女子國際賽事賽程極度頻密,而且本身幾年前已經去過金邊和首爾,除了港隊、沒有甚麼必定要留下的理由。在去年卡塔爾見有球迷連中東都可以即日來回,就想著那南韓還要在交通方便的首都圈,連番即日來回應該也不困難,而且還可以在比賽之間返香港開工賺外快。只是自己也低估了交通與工作所帶來的疲累,除了其他Freelance工作、回來也趁空檔教了兩日波,雖然人數不多但極為酷熱。

在過兩次作客旅程前,有機會參與一個活動,跟其他在世界各地背包旅行、打工換宿的朋友用故事地攤的形式分享見聞。其實十年前讀大學時,都沒有想過自己長大後會去做背包客,或至少不在自己人生的check-list。自從畢業後開始跟港隊不斷、不斷作客,至今已經44場波、去過近廿個國家睇港隊,也因為港隊才有機會踏足那些難以想像、甚至漫天烽火的地方。

小時候想為足球員的夢想沒有成真,現在也因為種種現實沒有(亦不想)100%投身在香港足球之中,但無論是看台上輸出打氣節拍和聲浪,或者又運用自己最擅長的技能記錄球圈的眾生面貌和撰寫旅行手記,甚至最近又有機會以教練身份在球圈前線工作和觀察。以上種種,就像用另一些方式完整了自己的生活、滿足著對足球的渴求,還可以賺返少許車馬費幫補幫補,每日都活在夢想裡面的感覺,也只有香港足球才能實現。

你又想活出怎樣的足球人生?

16/07/2025

這個夏天你在哪裡?

可能這是你人生的第一個旅程
也可能是你第N次同球隊周遊列國
但數以千計球迷隨隊作客,就算在歐洲球壇亦非必然
香港球迷不只是見證歷史,也一直在創造歷史
在歐洲足球風行的香港,仍有人選擇追隨本地足球
因為我們知道只有港隊、只有香港足球
才是真真正正屬於我們的足球

除了男子代表在南韓龍仁市挑戰東亞列強
女子代表在六月尾至七月初亦在柬埔寨金邊
爭取亞洲盃的入場券
無論關注度、球隊的知名度相對都不及男足
但這班女生,以及所有在香港踢波的女子球員
在有限資源、還有對女性參與足球的偏見下努力奮鬥
作為球迷沒有財團支持,也沒有能力扭轉社會現實
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身體力行去到現場
支持這班從小到大一直奮鬥的香港女子代表

兩項賽事總共六場比賽,總共歷時十七日
金邊、香港、龍仁跨三個時區
有兩位球迷全勤完成兩項賽事
而在東亞盃期間,也有兩位球迷挑戰人體極限
兼顧工作同時也搏盡老命,三進三出

香港力量也承繼著過往的Tifo行動
今次也特地設計一幅3x15米的龍Tifo
完成三場賽事後,我們打算將這條Tifo保留
並在未來的女子隊、男女子青年隊、五人隊賽事上繼續使用
盡力讓每一位、每一代港隊成員都有機會在Tifo面前比賽

在香港,並不是每一個喜歡足球的人都能成為職業球員
唯一全職業的男子代表,作為球員的時間也很短
他們必須要為口奔馳,努力保持自己的競技水平才能立足職業球壇
而女子代表、部分青年代表及五人代表,就算是現役的港隊成員
大多數都未能全職投身足球運動
球場外面同你同我一樣都是打工仔女
收工頂住眼瞓到球場練波,領取微薄的車馬費
為香港足球在國際舞台上奮力戰鬥

在過去一年,無論是男女子大隊
U16女子隊、U17男子隊,可能連名字大家都未太熟悉
還有創造歷史打入亞洲盃八強的女子五人代表
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盡一切努力將自己置身現場
縱然現實難以改變,但希望球迷的存在
能夠成為你們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
也希望港隊成為青年代表們所期盼、並為之而付出一切的舞台

無論過去踢過幾多場經典賽事
但最重要的比賽,永遠是是下一場比賽
這場比賽將會是八月中分別以港青及超青聯名義出戰
在香港足球聖地旺角大球場,與曼聯進行的兩場友賽

這個月我們回到各自職場努力工作,為未來旅程做好準備
九月開始再踏上無窮無盡的作客旅程
包括北碧府舉行的泰王盃、阿布達比的U23亞洲盃外圍賽
還有在杭州上演的男子五人亞洲盃外圍賽
無論球賽在哪裡、球隊在哪裡
無論看台高朋滿座紅旗高掛,還是只有我們幾個人
我們都會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同港隊一齊奮鬥到底

📷 HKFA 中國香港足球總會

14/07/2025

人人行龍仁!香港力量賽前遊行第三回

過去兩場比賽開波前,我哋召集左本身已經喺龍仁市嘅球迷,一齊行去球場展現聲勢,沿路仲同其他國家地區球迷交換信物。

開波前場外行動,已經成為大家作客不可或缺嘅習慣,嚟緊聽日我哋再次約大家喺三街站集合,一齊嗌爆龍仁市!

為左令大家有更完整觀賽體驗,又或者可以同其他球隊球迷有信物可以交換,香港力量準備左兩款貼紙、以及兩款水印紋身貼紙畀大家,無論係同其他球迷交換又得,自己用又得!

由於聽日比賽會安排喺首爾時間4pm開波,加上交通行程好長,預計會非常炎熱同辛苦,所以無論大家係今晚出發定已經喺南韓,記得今晚都要好好休息、抖足精神,聽日一齊嗌爆球場!

2025.7.15 13:30(首爾時間)
龍仁輕電鐵三街站(Y116)集合

最後召集航班(香港-仁川機場) ✈️ 🇭🇰🇰🇷

7月14日
UO614 快運 21:05-01:40
7月15日
KE178 大韓 00:45-05:25
UO618 快運 07:15-11:50
CX434 國泰 07:55-12:40
HX628 港航 08:55-13:50 不建議帶行李,落機立即轉的士
OZ9294 韓亞 08:55-13:50 不建議帶行李,落機立即轉的士
CX410 國泰 09:25-14:05 不建議帶行李,落機立即轉的士

前往三街站方法:
(必須預先準備T Money卡)

仁川機場往三街站

於機場乘搭8852/8282 🚌
於江南大站/御井站下車,轉乘龍仁輕電鐵三街站(삼가 Y116)Samga 🚊

首爾市內往三街站

於首爾乘搭首都圈電鐵水仁·盆唐線 🚆
- 東大門區可以於K209 청량리 清涼里站上車
- 江南區可以於K221 수서 水西站上車
- 水原可以於K245수원水原站上車

至器興站(기흥 K237)
轉乘龍仁輕電鐵至三街站(삼가 Y116)Samga 🚊

📷 HKFA 中國香港足球總會

HK All the Way(33):八日內五程飛機,香港南韓即日來回初體驗24小時前在機場準備上機去首爾、24小時後已經開車回到家裡,雖然作客過無數次,但坐即日來回也是新體驗。由金邊回程開始,在八日之間坐了五次飛機,在空中的時間比在地上還...
12/07/2025

HK All the Way(33):八日內五程飛機,香港南韓即日來回初體驗

24小時前在機場準備上機去首爾、24小時後已經開車回到家裡,雖然作客過無數次,但坐即日來回也是新體驗。

由金邊回程開始,在八日之間坐了五次飛機,在空中的時間比在地上還要長,昨日三進三出的第二個來回,落機後在機場稍為食個飯,就跳上巴士直到龍仁市,再轉輕電鐵到三街站集合其他球迷一齊遊行去球場。今場比賽作客區賣出超過700張門票,港隊球迷佔入場人數超過12%,由始至終都比主隊聲勢更為浩大。

事實上,從很多球迷的迴響而言無論新手還是老手、大家對今屆南韓東亞盃決賽週的評價都不理想,賽會選擇遠離大城市的地方比賽、也沒有在國內宣傳、開賽時間對南韓國民而言也不理想,南韓男子隊的賽事也沒有安排在星期六日舉行(應該因為不想與沒有暫停的K2聯賽撞期)。整個賽事人流疏落,令人回想起去年斐濟三角賽的氛圍,實在教人失望。

歸根究底,東亞盃在中、日、韓而言,定位像是一個「遺材選拔賽」多於競爭,尤其已取得下年世界盃資格的日、韓,今次選入的球員不少是國家隊邊緣人物,森保一與洪明甫都志在考察國內聯賽球員、補充他們以旅歐球員為主力的一線隊實力。而中國隊對今次賽事也興致不大,選入不少U20球員配上個別主力如韋世豪、張玉寧等,不少主力都未有徵召。

但對香港球迷而言,東亞盃的定位已經是一項能力範圍內可以參與的大型賽事,外圍賽的熱烈氛圍,對比入場人數比港超更少的決賽週相映成趣。其實由大韓蹴協遲遲不出賽程、又將男子組比賽安排在龍仁市,已可見南韓對主辦東亞盃的興致不大;反而如果EAFF交由香港主辦,將港隊比賽安排在啟德、其他賽事安排在旺角場和小西灣進行,以現時港隊的號召力,可能氣氛和入座率比現在還要好。

說回即日來回的觀賽體驗,上機時只帶了一個小斜包,裡面只有充電器、護照和貼紙;逗留在南韓總共約13-14小時,由落地仁川、到龍仁市遊行、睇波、睇完波收拾行李、再直接叫車到仁川機場,除了食飯之外沒有做過與球賽不相關的事情,當球迷朋友問起完場去邊、然後有人話準備返屋企的感覺,就像平時在旺角場睇完波散場一樣,又或者像去了一整日南丫島然後夜歸。

這種行程確實勞累,尤其返港的空檔事實上都要工作,而大家落地後又匆忙地趕去球場,基本上都沒有「旅行」的感覺,而舟車勞頓下對球迷的體力也是一大挑戰。不過對自己來講也像在挑戰新事物,三進三出、即日來回同時要繼續打鼓,對體力和意志都是一種磨鍊。

對於對於探索——特別是像南韓這程發達國家的興致不大,與其強行留低而沒有甚麼感興趣的活動,回港工作反而更可幫補旅費。更重要是,可以不斷返香港補充物資給現場使用,像星期一晚TW644上機前、星期二賽前遊行,香港力量 將會準備更多貼紙和水印紋身送給球迷。

P1 八日內五張機票,對體力是一大挑戰
P2 起飛前召集球迷合照
P3 南韓球迷似乎對東亞盃興趣不大
P4 港隊球迷的聲勢震懾了龍仁市的觀眾

HK All the Way(32):猛龍過江!再遇Ultras Nippon,作客睇波就係要交換貼紙頸巾金邊返香港不夠兩日,馬上又要出發往首爾睇東亞盃,這次目的地難度不大,但由於兩個行程之間時間短、加上要工作,所以中間選擇了返香港中轉和休...
10/07/2025

HK All the Way(32):猛龍過江!再遇Ultras Nippon,作客睇波就係要交換貼紙頸巾

金邊返香港不夠兩日,馬上又要出發往首爾睇東亞盃,這次目的地難度不大,但由於兩個行程之間時間短、加上要工作,所以中間選擇了返香港中轉和休息,也在這個短時間裡將打氣物資安排率先運往龍仁市。

這篇文章出post的一刻我已經返回香港,明早又將出發往首爾、完場後再返香港;星期一晚、星期二凌晨再去首爾。今次不少朋友都採取類似三進三出的方式,事實上對於那些對南韓旅遊無感的朋友而言,雖然在旅程上比較疲倦,空檔期間返香港比長時間留在首爾更慳錢。

相對友台今次去南韓的計劃比較豐富,六月初開始就有很多朋友問香港力量有甚麼計劃、或有甚麼打算。對整個球發展而言,男足的關注度無可厚非地更高,可是事實上在個別球迷的行程計劃中,大家視六月底至七月初的女子亞洲盃為更重要的比賽,畢竟能夠挑戰亞洲最高舞台,才是港隊首要目標。

也因此,東亞盃的籌劃也沒有花太多心力,唯一是在上幾次Tifo行動後,大家想像會否能在海外都做相似行動?最後我們有朋友自行返計和墊資了一幅3x15的Tifo,在首場比賽賽前展示;效果可能因為人少而不算太理想,但未來兩場人數較多,相信效果會更好。

與此同時,我們也一如以往向亞洲各地球迷伸出友誼之手,然而不論是日本、南韓、甚至相熟的中國球迷,都對東亞盃興趣缺缺。網上有評論認為與南韓球迷對足協不滿有關;但事實上東亞盃的吸引力在中、日、韓球迷心中始終不高,前屆在釜山舉行的賽事,也只有南韓在最後一場對日本有破萬球迷。

今屆賽事安排在都會區以外的龍仁市,海外球迷要抵達的難度比釜山大;雖然在陣容上日、韓都徵召了最好的本土球員,甚至有國家隊常規成員,像日本的長友佑都、南韓的趙賢祐、中國的韋世豪,球迷都不會太陌生。奈何「東亞盃」的招牌始終不及已經長期參與世界盃外圍賽(十八強)、亞洲盃吸引。

但對於港隊球迷而言就是另一個故事,畢竟作為在國際球壇相對下風的一隊,能夠有固定挑戰世界級球隊的機會十分難得。而過去屢次有球員在東亞盃表現出色下,獲得中超、中甲球隊斟介,而在香港舉行的東亞盃外圍賽,氣氛可能比決賽週還要熱烈。

香港力量在當日召集早已在龍仁市的球迷,在輕電鐵三街站遊行往球場,本身也期望與日本球迷進行一場chant battle,可是來南韓的日本球迷實在太少。不過也(其實並不)巧合地遇到幾位「不幸的」日本球迷,當然我們恃勢凌人很快就將這幾位日本球迷包圍起來,然後......就是交換貼紙的環節。這幾位日本球迷著上Ultras Nippon(或ULTRA’ NIPPON)的Tee,由他們送出的貼紙顯示,他們來自日乙甲府風林球迷。

到比賽結束、大部分港隊球迷離開後,完場後又有幾位日本球迷跟我們交換頸巾和貼紙,他們有來自來自首都的東京綠茵的Tokyo Beerboys、以及熊本羅亞素的Kumamoto 2004。他們說今次由日本專程來第一場的球迷只有大約10人,其他多為在韓工作或讀書的日本人,未來幾場比賽會否有更多日本球迷也是未知之數。

Ultras Nippon算是大家最熟悉的外國打氣團,然而相比「球迷組織」,更像一個「球迷聯盟」,平時為各球隊打氣、而在日本隊比賽時就統一以此名義為日本隊打氣。

Ultras Nippon與現代日本足球同樣誕生於1992年,在此之前日本已經有不少球迷長期支持球隊,一直以來都非正式地存在。後來他們想錄製一張包含球迷口號和歌曲的CD,Sony音樂公司要求他們明確地定義創作人。當時曾旅居歐洲、南美、受Ultras文化強烈影響、身兼歌影視製作人的植田朝日(Asahi Ueda),與一眾球迷絞盡腦汁地想出了一個名字:最初只想叫做「Ultras」但與另一隊樂隊撞名,叫「Ultras Japan」又無feel,Ultras Nippon就是不斷brainstorm出來的結果。

Ultras Nippon與傳統Ultras group相比不會太激進,這也影響了日本以至東亞地區的Ultras group,融合日本人相對平和守序的態度、甚至將組織品牌化,成為了獨特的存在。Ultras Nippon曾在曾在惠比壽開期間限定的咖啡店,也曾在原宿有實體店售賣T恤、頸巾和貼紙,植田朝日本身亦有不少支持者,他也有一間名為Bombonera(取名自小保加主場)的店舖。

各球隊迷在Ultras Nippon的旗幟下參與支持日本隊的行動,也展現出日本隊的民族性。然而,亦有聲音認為在日職不斷發展之下,日本球迷偏好、對本地球會的支持比國家隊更大、亦更容易。在足球文化成熟的國家,即使在國內睇國家隊都要長途跋涉,而且成本更高。

作客睇波最珍貴的時刻不只是比賽的90分鐘,賽前賽後與其他球迷的互相了解和認識、建立友誼,是作客到海外的重要收穫,所以每次海外作客,我們都會嘗試賽前賽後與當地相熟球迷聚會、甚至約友誼賽,希望建結亞洲各地的友好。

如果大家未來幾日都想跟中、日、韓的球迷交換手信和交流,香港力量明日會在龍仁三街站集合、準備遊行前分發一些貼紙,讓大家在未來幾日的男女子組賽事中使用。

南韓國家隊球迷組織主要是成立於1997年的「붉은 惡魔」(Red Devils/Bulgeun Angma),而中國隊今次主要有「龍之隊」組織球迷前來,然而這個組織長期以來被普遍中國球迷嘲笑與批評,認為他們對球迷文化認識不深、打氣被指是,更成立公司承包中國隊門票(然後更傳出部分人因利成便多次倒賣波飛炒黃牛)的過度商業化行為,根本非正常球迷所為。在2024年開始,一班球迷成立「中国制躁」,以更有紀律、團結的風格為中國隊打氣,這班球迷雖然人數不及龍之隊,但聲勢被龍之隊更為浩大,也更得到和中超球隊球迷的尊重。據知中国制躁也有來韓的計劃。

V1 我們在遊行期間相遇日本球迷
P2 與三位甲府球迷合照
P3-4 的新Tifo
P5 東京/熊本球迷貼紙

08/07/2025
HK All the Way(31):就算最後功敗垂成,仍慶幸能成為球隊進步的動力港隊在女子亞洲盃外圍賽最後一仗,在開賽不足4分鐘先失一球,全場受壓下以一球不敵世界盃球隊菲律賓出局,緣盡來屆亞洲盃及世界盃。今場比賽又比上場多三位球迷參與,三...
06/07/2025

HK All the Way(31):就算最後功敗垂成,仍慶幸能成為球隊進步的動力

港隊在女子亞洲盃外圍賽最後一仗,在開賽不足4分鐘先失一球,全場受壓下以一球不敵世界盃球隊菲律賓出局,緣盡來屆亞洲盃及世界盃。

今場比賽又比上場多三位球迷參與,三場比賽先後總共十位球迷親赴金邊為球隊打氣,雖然未能見證球隊重返亞洲盃,但在各種劣勢下仍堅持到最後一仗已不容易。尤其今日金邊天氣酷熱,這場生死戰被安排在下午開波,對球隊而言亦是一大挑戰,就算球迷也要不斷用凍貼、冰袋降溫。

女子亞洲盃決賽週名額只有12隊,外圍賽採取極為殘酷的四出一賽制下次名出局其實並不失禮;然而在今次比賽裡,我們跟實力相若的隊伍打成平手、見識了世界盃級數的球隊、也感受到亞洲女足新興勢力正在倔起,每一場比賽都提醒著我們:世界並不會停下來等你進步,要超越現時的成就,整個球圈都必須一齊努力。

女子足球近年獲得不少關注,然而相比男子港隊在社會已建立穩定的支持者基礎,女子港隊每年主場賽事只有1-2場、作客比賽也不容易參與,加上香港女子聯賽只屬半職業至業餘,即使港隊陣中有球員外流參加職業賽,即使民間有不少熱心關注者自行架設平台、電視台亦推出以女足為主題的真人show,社會以至球圈對女足投放的資源相對較少。

這也並非怪責,尤其是商業社會投資每一項事業都要計算回報,單靠熱誠和堅持難以支撐整個球市需要的資源。作為球圈一員,由純粹的呼籲與宣傳、到創造比賽機會、甚至組織球隊和訓練,我們在有限的資源都已盡所能。在球迷層面,今次香港力量、以及親赴金邊的球迷能夠做到的,除了現場為球隊送上源源不絕的打氣聲,也希望向社會、球圈展示「球迷對女子代表同樣支持」的重要訊息,這種展示當然也未必會帶來甚麼效果,只是大家在能力範圍內能夠踏出的一小步。

另外,今次作客金邊的朋友都有不少球迷奇遇記;其中有機會認識到香港足球先生、港隊名宿劉榮業(仔哥)本人令大家都倍感榮幸。這位一代名將退役後一直在柬埔寨經商,今場比賽罕有地來到現場睇波,見到有班癲佬坐飛機睇女足,盛意拳拳跟我們交流。

年輕球迷未必有緣睇過昔日當打的仔哥代表港隊的精湛演出,但肯定睇過七年前在YouTube爆紅的那條短片,當年已經64歲的仔哥在修頓球場元老賽高速盤扭、逢人過人,老鬼波多數行住踢,唯獨仔哥仍然全場跑動,將友誼賽當正式比賽踢,腳法震撼一眾年青球迷。

已年過70仔哥近年仍偶然返港參加元老賽,以及參與球圈相關活動。這些老鬼仍然繼續馳騁沙場,證明踢波可以踢到老、踢一世,就算你三十歲、今日先開始踢,都仲有四十年可以踢。

接下來打氣團將會迎接繁忙的夏天,一連三場男子東亞盃即將舉行,在香港整理行李後很快又再踏上征途;也有個別球迷將由金邊直飛首爾、延續作客旅程。其後八月參與兩場港青賽事、九月據已知消息將會作客參加一項四角賽、十月勇闖孟加拉、之後就要著手準備來年三月印度之旅。除了三場東亞盃未來每個作客行程將會極具挑戰性,對像我們這些喜歡背包旅行的球迷就更期待。

V1 港隊賽後答謝球迷支持
P2 完場後球隊總結今屆賽事
P3 菲律賓球迷伸出友誼之手,祝福她們在決賽週一切順利
P4-5 港隊球迷遇上港隊名將劉榮業

05/07/2025
HK All the Way (30):友賽柬超青年軍+球迷隊,體驗做外援的滋味下星期東亞盃韓國行,為了配合自己的工作時間和日程,尤其是暑假剛剛開始、對接了暑期班的教練而言也總不能缺席太多,所以採取「三進三出」的策略,每場比賽完場後即刻回港...
04/07/2025

HK All the Way (30):友賽柬超青年軍+球迷隊,體驗做外援的滋味

下星期東亞盃韓國行,為了配合自己的工作時間和日程,尤其是暑假剛剛開始、對接了暑期班的教練而言也總不能缺席太多,所以採取「三進三出」的策略,每場比賽完場後即刻回港工作、下場比賽再回到南韓挑戰人體極限。

而現正舉行的女子亞洲盃外圍賽共有三場賽事,由於柬埔寨收取落地簽證費用昂貴,$35美元只能單次進出,如果要三進三出的簽證費就要乘三,最終還是留在金邊一星期。

在沒有港隊比賽的日子,作客的球迷都要把握時間坐回電腦前密密工作,尤其疫情後遠端工作已成為主流,無論你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繼續工作。有人認為這樣模糊了工作與休息的界線,但對我們這班熱愛作客球迷而言,也是一個平衡旅遊和生計的生活方式。

當然也會留些空檔在城裡發掘一下,今日就想探索下首都裡的球會。位於金邊西部的AIA Stadium距離市中心半小時車程,這個2022年啟用的球場主體建築難本上都是貨櫃,兩邊看台總共可以容納3000人,主看台還設有食肆、球會辦公室和紀念品店,也是由貨櫃建造出來。其中一邊龍門後劃出兩個非標準仿草五人場,除了用作學院青訓,也會以每小時$12美元向公眾出租。

球場使用者是柬超球隊ISI Dangkor Senchey FC,這支球隊2016年才成立,ISI是當地一間企業,業務包括鋼材、建築、咖啡等,足球是他們重點CSR項目,除了舉辦不同草根活動和訓練,ISI旗下單位亦主辦全柬最大非職業賽事,亦有自己的足球學院。他們定下2028年進軍亞冠、2040年取得亞冠冠軍的目標,甚至也貼在看台上。

參觀球場後正打算離開,卻遇到一位在球場認識的朋友Sela,他為今次亞洲盃的售票平台工作、公司剛好在球場附近。這位Sela與香港也十分有緣,一些香港人通過NGO支持了他的求學生涯,本身他也去過香港旅行,所以懂得一兩句廣東話。Sela跟同事租用了其中一個五人場、還約了對手,即席邀請我們一起參與;於是我在附近商店買對長襪,就回到球場準備鬥波。

Sela的同事波底不錯,大部分人都有上乘的腳下功夫,在香港也應該能組成一支不錯的業餘球隊;但他們的元法很有趣:在(比標準細的)五人場用五號波踢6v6,排出2-2-2前中後陣式;開界外球容許離球1cm阻擋、可以回傳更可以用手接、中圈開波直接起腳可以派兩個球員去對面半場……規矩比上次在呼和浩特更有趣。

藍衫的對手十分年輕,技術比同事隊更好,而且速度也更高,突然間接入一場高強度比賽實在吃不消,第一轉踢五分鐘就要舉手換人,踢了兩三轉才慢慢掌握到節奏。柬埔寨的業餘球員身型不太高大,但雙腳十分靈巧、你一出腳就會輸;不過他們雖然1v1很強,但隊友間似乎也不太想配合,也不喜歡猜傳、偏好用個人技術壓上去,又或者分兩邊打穿走位,踢落十分體力化——聽起來都跟柬埔寨國家隊、以至東南亞各隊有點相似。

經過個半小時的突如其來的高強度比賽完全消耗大部分體力,我問Sela對手是甚麼來頭,原來穿上球衣的他們正是ISI Dangkor Senchey 的打氣團,同時有一半則是球隊U16-18青年軍。雖然體力和速度上追不上他們,但總算能夠慢慢跟上節奏,只是回到旅舍成身散哂,今晚要好好休息準備明日對菲律賓的大戰。

另一個有趣體驗,是場上只有Sela懂英語,而同行的澳洲仔Aidan因為受傷無落場,在球場上完全聽不懂自己友或對手的提場或說話,只有Sela偶然講一兩句英文是聽懂,就好似一個外援球員來到香港、只聽得明少許英文,然後就要落場練波和比賽,然後在場上也是未必聽懂隊友的指示;Charlie Scott在柬埔寨、韋婉婷去阿爾巴尼亞大概也是這種情況?當然我們總會對外援都會有更高要求,可是一個二十幾歲的足球員,為了追尋夢想走到地球另一邊挑戰一個完全陌生的舞台,真的很不容易。

P1-2 AIA Stadium是一個小球場,同港會場有幾分相似
P3 場外的紀念品店
V4-5 解鎖在金邊踢街波的成就

HK All the Way (29):見證每一場得來不易的勝利,更想港隊能在球迷的打氣聲下比賽當球證鳴笛的一剎,無論是港隊球員、教練、一眾職員都放下心頭大石,完成女足指定的向對手與球證致敬儀式後,來到後備席後方的球迷區唱歌慶祝。這場比賽之...
02/07/2025

HK All the Way (29):見證每一場得來不易的勝利,更想港隊能在球迷的打氣聲下比賽

當球證鳴笛的一剎,無論是港隊球員、教練、一眾職員都放下心頭大石,完成女足指定的向對手與球證致敬儀式後,來到後備席後方的球迷區唱歌慶祝。

這場比賽之前,若不計女子五人亞洲盃,女子港隊差不多一整年沒有在球迷面前比賽過,就算中間有幾項國際賽事和友賽、但因為地理或場地限制,本身能夠入場的比賽不多,而沙特、不丹等地也不便宜,來到最重要的亞洲盃外圍賽——同時亦是2027世界盃外圍賽,也「幸好」在消費水平相對低的金邊舉行,球迷才有機會一睹球隊風采。

第二場賽事的港隊球迷比些場多要一倍(3人→6人),當中除了有像我們這種對港隊徹底沉船、無藥可救的球迷,也有一些在金邊工作或旅行的香港人。

提到金邊,大家也會想起Charlie Scott和曾經在體育傳媒工作的太太Kannas,他們一家三口隨Charlie在柬超落班在這裡生活一段時間,Kannas 也是昔日大學新聞系的同學,雖然因為照顧小朋友未能抽空敘舊、Charlie也有事而未返抵金邊,但也介紹不少餐廳和地方給我們,他們對港隊來金邊作客都十分驚喜,在此祝福他們一家生活安好,希望來季繼續在柬超有好表現。

Kannas介紹了一間在球場附近、由香港人開的茶餐廳,我也在此聚集大家分發門票順道食個午餐,這間餐廳能用廣東話落單、老闆也對香港社會近況十分掌握,老闆早年在柬埔寨工作、退休後開了間家鄉風味的茶餐廳,除了茶記碟頭更有點心,尤其包點十分出色。他知道有香港人來金邊睇波也都分驚喜,更透露早年已來柬埔寨從商的港隊名將劉榮業(仔哥)也是其波友,只是近年已較少落場。老闆也興奮地向其他操廣東話客人講述賽事,這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確實百般滋味在心頭。

回到比賽本身,港隊星期日被柬埔寨迫和,然而同組最強的菲律賓擊敗沙特,令港隊形勢上必須贏波才保住出線機會(假設菲律賓擊敗柬埔寨),主力張煒琪亦因傷缺陣、大家賽前都神色凝重。

有些聲音從數據及檔位斷定沙特是同組最弱對手,然而早前訪問曾在友賽對陣過沙特的球員提到,對手由於發展足球時間不長卻默此陣容十分年輕,體力和身型都不差,而且有無盡資源,像沙特已舉行職業聯賽。現場睇球員整體基本技術和意識不俗,尤其走位明顯是長期受某種系統性訓練而影響。被列位POT 4 只因球隊較少參與國際賽,未有累積足夠分數,並不反映實力低落,面對由美國大學球員組成、在世界盃贏過波的菲律賓只輸三球,也反映她們亦非魚腩部隊。

因此當下半場梁匡蕎故意漏走韋婉婷傳送,蘇鎧霖突破越位傳中、後備上陣的關穎瑜製造混亂後、伏兵遠處的曾麗薇冷靜射入,這個遇組織出來的入球保住港隊挑戰亞洲盃的希望,這一刻就算只有幾個人在看台上、又被雨水淋成落湯雞,還是必須要跳起The Poznan、完場同球隊一齊唱We are the Hong Kong girls慶祝一番。這些時刻沒有人拍低,我們將經歷留在現場每個人的心底。

港隊星期六將會與菲律賓上演G組生死戰,要出線2026亞洲盃必須擊敗對手,這場比賽可能是香港女子球壇今年最重要的賽事,球迷們的心情比東亞盃更加緊張。

香港女子足球長期在緊張資源下默默耕耘,即使大家期望這些外圍賽可以在主場進行,現實情況似難以容許。過去有女足中人感歎女足運動缺乏資金、場地等支持,預算不容許舉辦太多賽事,也難以從男足近年的關注度中取得少許紅利。

作為港隊球迷,我們無力找來巨額資金和土地,就算組隊也難以向精英方向發展,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拿出自己的薪水、自掏腰包親赴現場,讓球隊在鼓聲和歡呼聲下比賽。

V2 Sha la la la la la la, we are the Hong Kong GIRLS!
V3 入球功臣 完場受訪後,接受球迷歡呼

HK All the Way (28):一個球迷的自我實現香港出發去金邊,最便宜的方法是從深圳出發,代價是整個凌晨都要趕頭趕命,拖著大鼓上皇巴再轉車去機場,雖然平時凌晨時份都是工作時間,但轉車轉機還是頗令人疲累。落機後又要做落地簽證,在這國...
29/06/2025

HK All the Way (28):一個球迷的自我實現

香港出發去金邊,最便宜的方法是從深圳出發,代價是整個凌晨都要趕頭趕命,拖著大鼓上皇巴再轉車去機場,雖然平時凌晨時份都是工作時間,但轉車轉機還是頗令人疲累。落機後又要做落地簽證,在這國家行路都要打醒十二分精神,這種煎熬的經歷、隨年紀漸長開始吃不消。

這兩三年作客大多都前往相對發達的國家,繼六年前男子世界盃外圍賽後,今次因為女子亞洲盃外圍賽再次來到柬埔寨金邊,先不論與泰國似打非打的戰爭狀態,柬埔寨近年與大量針對華人甚至香港人的電騙事件扯上關係,已經令人對這個港隊老對手興趣減半。

第一場比賽戰程亦不順利,在出發前一晚 還在開會檢討上兩次Tifo的安排,匆匆忙忙收拾好幾件衫褲就馬上過關。這兩日睡覺時間不足三小時,由落機開始到開波前已經一如以往反覆出入洗手間無數次,當上到看台AFC官員最初說可以隨便坐,很快另一位保安人員又說在看台右下方劃出了作客區——而這個區域在柬埔寨隊後備席後方,足總職員交涉不果後也只好順應監場要求,不到十五分鐘,AFC又指示我們要去港隊後備席一邊,三個球迷就這樣被折騰了一個小時轉來轉去。

不過這種轉折也是經歷的一部分,你可以說是一種嬌情的自我實現——小時候總想像自己可以像歐洲那些作客球迷,遠赴他國為球隊打氣,買最便宜的車票、搭最早或最夜的飛機、在便宜的碌架床或機場客運大樓過夜。也仰望那些揹起背囊說走就走的Backpacker,希望自己也能像他們一樣遨遊四海。

第一次揹起背包是大四那年,當時已經有種想法,想為了未來的旅程準備,選擇了一個相對容易的地方旅行。某天放學就這樣揹著露營袋坐機場巴士到機場,晚上就到台北,也是那時才知道原來去旅行可以不去酒店、在青年旅館交朋結友。

接下來開始旅遊成癮,加上渴望成為想像中那種「作客球迷」,由馬六甲開始以不斷飛、不斷飛,在雅加達亞運甚至自己一個買下單程機票直至港隊出局——這後來也成為睇淘汰賽的指定動作,又遠征蒙古、柬埔寨這些相對冷門的國度,若非為睇港隊,這些地方不會出現在旅遊的bucket list裡。

當時早已下定決心想挑戰全勤港隊A級賽,可是一個疫情將所有計劃都完全中斷,上屆亞洲盃外圍賽、東亞盃也因為種種原因——尤其是疫情期間收入無法支持這些旅程而無法成行。

所以當疫情完結、生活慢慢回穩,任何地方、任何比賽,只要能夠去都會想去。疫情後第一次作客是去新加坡的U22魚尾獅盃和對大馬的友賽,之後為了一圓畢生夢想遠征南美,在香港對蹠點懸掛We are Hong Kong的頸巾,回程特意配合國際賽賽程,順道到越南海防睇一場港隊作客比賽。

決定挑戰全勤2026世界盃外圍賽,是在南美回來後想,如果畢生的夢想已經完成、那下一個目標又是甚麼呢?如果自己還是想繼續旅行下去,港隊的所有賽事又是不是一個目標?第一圈已知一旦擊敗不丹就會面對伊朗、烏茲別克及土庫曼,這些國家本來就是極度吸引的旅遊目的地,於是從此就再搭上征途。

最後不僅全勤整個系列賽,連之後兩個窗口去斐濟和列支敦士登的旅程、及年初亞洲盃,2024年男子港隊所有非閉門的A級賽都睇了一遍,當足總召我和另一位同樣2025全勤的球迷Joseph上何文田、領取由西木教練簽名的紀念Tee,也不知從何向主教練開始解釋這一年的瘋狂旅程。

無論是打氣、或到外地睇作客和打氣,對我來講是一種自己參與球隊的方式,現在彷彿只有「工作賺取旅費,然後跟著球隊外闖」這件事,才令自己有動力去接下(未必完全想做的)工作、以及熬過在工作中難捱的時刻。

當啟德坐爆、可以睇的比賽又全勤過,背包客在30歲後也愈來愈少見——畢竟年紀漸大,身體也未必跟得上行動。從做訪問得悉女子五人及十一人亞洲盃相繼在年頭及年中舉行,回望自己一直以來的旅程雖然以「港隊球迷」自吹自擂,但三十幾場作客比賽裡全都是男子隊、男子U23的比賽,於是就想,如果在全勤A賽之外、再給自己新的旅行目標,是否應該也嘗試跟女子隊作客?

就是這個簡單的原因,令到這晚有三位球迷來到這個並沒有太想來、也沒有特別喜愛的城市,當梁匡蕎射入十二碼後,三個人一如以往地背對球場跳起The Poznan。那時才知道,只要你來到球場、你心裡仍想同球隊戰鬥,不管是三個人、還是三萬人,你還是會想做同樣的事情。因此,即是在旅程中為了節省旅費而選擇的轉折、沒有選擇最舒適的旅館、還有無窮無盡的水肚不服,然而那些體會並不使人痛苦,甚至也因為有這些經歷,才確切地感到自己存在。

並不是每一場波都能夠收穫想要的賽果,付出二百分努力也不一定有五十分回報,以前試過買巨額機票睇港隊輸波甚至大敗,但也試過在數千公里外見證香港足球歷史新一頁。相比起單純的「旅行」,每場比賽有機會出現的各種情結果、無法想像的挑戰——唯有在每段旅程加上「香港足球」、將香港力量的旗幟帶到世界每一個角落、同球隊一齊為勝利努力去爭取過,才是會令自己感到完滿的旅程。

星期三和星期六的比賽將會有更多朋友來到金邊,如果你決定參與其中,可以選擇柬埔寨航空、國泰航空從香港出發的直航,或春秋航空在深圳出發的航班(較便宜),並在金邊國際機場進行落地簽證。

2025.6.29 金邊

Address

Hong Kong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OneTwo.hk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OneTwo.hk: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