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報人

新報人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刊物
https://spyan-jour.hkbu.edu.hk/

《新報人》於1970年創辦,因應傳媒業變革及科技進步,發展成為多媒體資訊平台,並持續更新新聞資訊。《新報人》奉行編輯自主,自我管理的原則,實踐新聞自由理念。
--
2025新報人
總編輯 :梁彧睿
副總編輯 :黃佳穎、李景琳、馮藹怡
美術總監及網編 :葉晞琝、陳卓文
發行:林子明、林凱悠
其他編輯:符文詩、曾婥嵐、陳穎欣、張智浩、陳晉剛、許慧敏、邵子峰、鄭宇霞、黃智瑩
記者:蔣家琪、張可盈、鄭凱安、梁家俊、蘇俊希、陳詠鋒、黃欣盈、馮煒諾、許澤欣、黃泳言、張家杰、吳懿洛、陳巧恩、盧昀譽、張美欣、余昕蓓、盧泳蓓、譚櫻芝、王嘉麗

16/08/2025

【採訪手記Podcast】初嚐調查不簡單 步步考功夫

都市人生活節奏急促,身體出現毛病正常不過,你會選擇什麼方法治療?中醫?西醫?抑或是另類療法?近年不少人崇尚自然療法,認為是改善健康的另一個辦法。不過究竟自然療法的產品是否有效?《新報人》的編輯和記者帶着疑問,嘗試為大家尋找答案,當中都遇到各種挑戰,亦有不少得着。記者和編輯將會在Podcast中,分享幕後的心路歷程。

https://spyan-jour.hkbu.edu.hk/2025/08/09/採訪手記podcast-初嚐調查不簡單-步步考功夫/

請即到新報人YouTube/Spotify/Apple Podcasts足本收聽
YouTube:https://youtu.be/YyR3fhoYXT4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6HOGUIz1BXVDw9v5aBFH9e?si=aTmQfoLbRDOd0knD1Wb2Ow
Apple Podcasts:https://bit.ly/3Ho6Cad

記者:張家杰、盧泳蓓
主持及編輯:邵子峰
指導老師:陳景祥、林穎茵

▶可殺菌?可抗衰老? 自然療法產品效用成疑
報道全文:https://spyan-jour.hkbu.edu.hk/2025/07/14/可殺菌-可抗衰老-自然療法產品效用成疑/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新報人
Instagram:HKBUSPY
#新報人 #自然療法

15/08/2025

【採訪手記Podcast】與AI相處的不同面貌 竟能成為新時代朋友?

你有沒有嘗試過與人工智能(AI)聊天?不少人會將AI用於工作中,同一時間,近年越來越多人更願意與AI傾訴心事。《新報人》記者Ashley和Connie向用家了解過與AI聊天的原因,又和未試過AI聊天的大學生一起實試。在今集Podcast中,記者會分享採訪經歷。

https://spyan-jour.hkbu.edu.hk/2025/08/09/採訪手記podcast-與ai相處的不同面貌-竟能成為新時代/

請即到新報人YouTube/Spotify/Apple Podcasts足本收聽
YouTube:https://youtu.be/nFnqF5BpfaA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6n9UNAr4wQDJECvtAP9jY8?si=OeiKCOleSFm_PUrii08TBg
Apple Podcasts:https://bit.ly/4oyf0Vq

記者:馮煒諾、黃欣盈
主持:黃佳穎
指導老師:林穎茵

▶觸不可及的擁抱 新世代跟AI談心的理由
報道全文:https://spyan-jour.hkbu.edu.hk/2025/07/16/觸不可及的擁抱-新世代跟ai談心的理由/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新報人
Instagram:HKBUSPY
#新報人

《新報人》一則報道入圍「第25屆消費權益新聞報道獎」大專院校組別最後五強!公眾可由即日起到 8月29號期間,在官方網站投票心水作品。經計算公眾投票及專業評審中的綜合得分,最終優勝作品將獲頒發金獎、銀獎、銅獎或優異獎。希望大家踴躍投票,支持在...
11/08/2025

《新報人》一則報道入圍「第25屆消費權益新聞報道獎」大專院校組別最後五強!

公眾可由即日起到 8月29號期間,在官方網站投票心水作品。
經計算公眾投票及專業評審中的綜合得分,最終優勝作品將獲頒發金獎、銀獎、銅獎或優異獎。

希望大家踴躍投票,支持在校園媒體和新聞報道領域有出色表現的同學

入圍報道:《樂齡科技產品長者怕功能多 推廣難、市場細、研發貴、價更高》
記者:符文詩、李景琳、曾婥嵐

投票網站:https://alt.jotfor.ms/252008220344443

11/08/2025

【採訪手記Podcast】低地台小巴推行不盡人意 何解輪椅人士苦等七年未果?

小巴可能搭得多,供輪椅人士乘搭的低地台小巴你又搭過未?你是否知道有這類型的小巴?當地鐵、巴士和渡輪等公共交通工具都有輪椅位,為何小巴沒有輪椅位呢?《新報人》兩位記者Terrence和Gigi與輪椅人士和營辦商傾過,揭開推行低地台小巴的困難。今集Podcast他們會分享採訪中的深刻經歷。

https://spyan-jour.hkbu.edu.hk/2025/08/09/採訪手記podcast-低地台小巴推行不盡人意-何解輪椅/

請即到新報人YouTube/Spotify/Apple Podcasts足本收聽
YouTube:https://youtu.be/idWKxej1VmM
Spotify:https://bit.ly/40WT8sA
Apple Podcasts:https://bit.ly/4lm2ghU

記者:蘇俊希 、譚櫻芝
主持:李景琳
指導老師:林穎茵

▶等不到的低地台小巴 輸椅人士搭小巴難上加難
報道全文:https://spyan-jour.hkbu.edu.hk/2025/06/08/等不到的低地台小巴-輪椅人士搭小巴難上加難/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新報人
Instagram:HKBUSPY
#新報人 #低地台小巴

 #最新一期  #新報人 現已出版!立即按以下連結,睇下邊度有得攞!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jmMJn3b2LK2K2nE4soJ89PagAmkx_UFRVETUxV16lRA/edit?u...
09/08/2025

#最新一期 #新報人 現已出版!立即按以下連結,睇下邊度有得攞!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jmMJn3b2LK2K2nE4soJ89PagAmkx_UFRVETUxV16lRA/edit?usp=sharing

今期封面故事以 #陌生來電 為主題,平日收到陌生來電,可能毫不猶疑就會掛上,但原來對於醫護來說,可能因為這樣經常打不通?

#吊飾公仔 可能不少年青人都喜歡,近年更有不同年齡的愛好者,吸引他們的地方是甚麼?

走在路上,或許每天都踏上不少 #路磚 ,但如果你很少會細看,可能就錯過了路磚的建築美學?

更多精彩 #新聞專題 、 #人物專題 和 #副刊 ,等待你細閱!

刊物:《新報人》第五十五卷 2024-25 二至三月號
頁數:40 頁(全彩)
售價:免費派發

24/07/2025

【新聞專題】旺角部分區域設「30公里低速區」 事隔一年街坊稱「唔知」 配套設計欠奉

香港地少人多,不少舊區車流與人流皆絡繹不絕,「人車爭路」情況頻生,導致不時有行人被捲入車禍。政府去年4月於旺角設立全港首個「30公里低速區」,限制區內車輛行駛速度於時速30公里以下,藉以加強保障行人安全、減低與行人相關的交通意外率。唯措施實施近一年,據記者在現場觀察,發現區内有貨物阻塞行人路,行人因而要走出馬路,「人車爭路」情況依舊。

而據記者調查,「30公里低速區」不止駕駛者、附近檔主和街坊,甚至有區議員都不知道該措施。有關注組織認為,道路設計未能配合低速區的實施。

報道全文:https://spyan-jour.hkbu.edu.hk/2025/07/24/旺角部分區域設30公里低速區-事隔一年街坊稱唔知/

記者:盧昀譽、梁家俊、王嘉麗
編輯:曾婥嵐
指導老師:陳景祥
--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新報人
Instagram : HKBUSPY
#新報人 #30公里低速區 #交通安全 #道路

【新聞專題】旺角部分區域設「30公里低速區」 事隔一年街坊稱「唔知」 配套設計欠奉香港地少人多,不少舊區車流與人流皆絡繹不絕,「人車爭路」情況頻生,導致不時有行人被捲入車禍。政府去年4月於旺角設立全港首個「30公里低速區」,限制區內車輛行駛...
24/07/2025

【新聞專題】旺角部分區域設「30公里低速區」 事隔一年街坊稱「唔知」 配套設計欠奉

香港地少人多,不少舊區車流與人流皆絡繹不絕,「人車爭路」情況頻生,導致不時有行人被捲入車禍。政府去年4月於旺角設立全港首個「30公里低速區」,限制區內車輛行駛速度於時速30公里以下,藉以加強保障行人安全、減低與行人相關的交通意外率。唯措施實施近一年,據記者在現場觀察,發現區内有貨物阻塞行人路,行人因而要走出馬路,「人車爭路」情況依舊。

而據記者調查,「30公里低速區」不止駕駛者、附近檔主和街坊,甚至有區議員都不知道該措施。有關注組織認為,道路設計未能配合低速區的實施。

報道全文:https://spyan-jour.hkbu.edu.hk/2025/07/24/旺角部分區域設30公里低速區-事隔一年街坊稱唔知/

記者:盧昀譽、梁家俊、王嘉麗
編輯:曾婥嵐
指導老師:陳景祥
--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新報人
Instagram : HKBUSPY
#新報人 #30公里低速區 #交通安全 #道路

【新聞專題】香港藥物批發商疑以不正規渠道向內地出口癌症藥物 ,在法律與人道之間,監管問題陷入了兩難困境。「直接付款就可以了」 ;記者假扮顧客向香港沙田藥業(化名)詢問癌症藥物購藥流程時,該公司微信客服如此回答。由於內地與香港的藥物註冊流程不...
17/07/2025

【新聞專題】香港藥物批發商疑以不正規渠道向內地出口癌症藥物 ,在法律與人道之間,監管問題陷入了兩難困境。

「直接付款就可以了」 ;記者假扮顧客向香港沙田藥業(化名)詢問癌症藥物購藥流程時,該公司微信客服如此回答。

由於內地與香港的藥物註冊流程不同,部分癌症新藥在內地註冊需時遠超香港,許多內地癌症患者選擇從香港藥物公司購藥,而香港持牌批發商香港沙田藥業長期從事這一業務。

癌症藥物通常價格不菲,記者諮詢標價52000元人民幣一盒的抗癌藥物卡博替尼,售賣流程卻如兒戲——添加微信客服,直接付款,藥物即可發貨。然而,內地未註冊、屬處方藥的癌症新藥 ,為何能繞過海關檢查落入患者手中?藥物公司出口藥物疑在境外入境時未經正規途徑,為何在香港現行法律下沒有受到管控?內地癌症患者,又為何接受這條可疑的購藥之路?

報道全文:https://spyan-jour.hkbu.edu.hk/2025/07/16/另類「藥神」-救命藥為何會違規進入內地?/
記者:柯慕蓉
指導老師:鄭美姿、陳景祥
--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新報人
Instagram:HKBUSPY
#新報人 #新世代

【副刊】觸不可及的擁抱 新世代跟AI談心的理由一個個沒有感情的文字拼在一起,可以變成一句句溫暖人心的語句。隨着科技發展,現時人工智能(AI)學習更多人類思想及行為模式,連安慰、輔導也能做到。越來越多人開始向AI傾訴心事,從AI的回覆中獲得溫...
16/07/2025

【副刊】觸不可及的擁抱 新世代跟AI談心的理由

一個個沒有感情的文字拼在一起,可以變成一句句溫暖人心的語句。隨着科技發展,現時人工智能(AI)學習更多人類思想及行為模式,連安慰、輔導也能做到。越來越多人開始向AI傾訴心事,從AI的回覆中獲得溫暖和認同。但AI與人類之間始終存在差異,究竟AI有什麼特別之處,令新世代願意交心?

報道全文:https://spyan-jour.hkbu.edu.hk/2025/07/16/觸不可及的擁抱-新世代跟ai談心的理由/

記者:馮煒諾、黃欣盈
編輯:張智浩
指導老師:林穎茵
--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新報人
Instagram:HKBUSPY
#新報人 #新世代

16/07/2025

【副刊】觸不可及的擁抱 新世代跟AI談心的理由

一個個沒有感情的文字拼在一起,可以變成一句句溫暖人心的語句。隨着科技發展,現時人工智能(AI)學習更多人類思想及行為模式,連安慰、輔導也能做到。越來越多人開始向AI傾訴心事,從AI的回覆中獲得溫暖和認同。但AI與人類之間始終存在差異,究竟AI有什麼特別之處,令新世代願意交心?

報道全文:https://spyan-jour.hkbu.edu.hk/2025/07/16/觸不可及的擁抱-新世代跟ai談心的理由/

記者:馮煒諾、黃欣盈
編輯:張智浩
指導老師:林穎茵
--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新報人
Instagram:HKBUSPY
#新報人 #新世代

【新聞專題】可殺菌?可抗衰老? 自然療法產品效用成疑除了傳統的中西醫,市面上也出現了各種「自然療法」,例如接地氣、量子身心靈、色光穴位等,部份提供療法的機構聲稱能用各種儀器檢測和診斷身體狀況,同時又售賣宣稱能改善健康的產品。《新報人》發現一...
14/07/2025

【新聞專題】可殺菌?可抗衰老? 自然療法產品效用成疑

除了傳統的中西醫,市面上也出現了各種「自然療法」,例如接地氣、量子身心靈、色光穴位等,部份提供療法的機構聲稱能用各種儀器檢測和診斷身體狀況,同時又售賣宣稱能改善健康的產品。

《新報人》發現一間名為「國際自然療法學院」的機構提供的產品聲稱可以抗衰老、取代抗生素,然而對消費者來說,到底如何可以確認這些產品的效用和安全性?

報道全文:https://spyan-jour.hkbu.edu.hk/2025/07/14/可殺菌-可抗衰老-自然療法產品效用成疑/

記者:張家杰、盧泳蓓
編輯:邵子峰
指導老師:陳景祥
--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新報人
Instagram:HKBUSPY
#新報人 #自然療法 #抗衰老 #銀離子 #醫療 #健康資訊

14/07/2025

【新聞專題】可殺菌?可抗衰老? 自然療法產品效用成疑

除了傳統的中西醫,市面上也出現了各種「自然療法」,例如接地氣、量子身心靈、色光穴位等,部份提供療法的機構聲稱能用各種儀器檢測和診斷身體狀況,同時又售賣宣稱能改善健康的產品。

《新報人》發現一間名為「國際自然療法學院」的機構提供的產品聲稱可以抗衰老、取代抗生素,然而對消費者來說,到底如何可以確認這些產品的效用和安全性?

報道全文:https://spyan-jour.hkbu.edu.hk/2025/07/14/可殺菌-可抗衰老-自然療法產品效用成疑/

記者:張家杰、盧泳蓓
編輯:邵子峰
指導老師:陳景祥
--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新報人
Instagram:HKBUSPY
#新報人 #自然療法 #抗衰老 #銀離子 #醫療 #健康資訊

Address

香港浸會大學
Hong Kong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新報人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新報人:

Share

Our Story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學生刊物《新報人》於1970年創辦,是香港自有新聞教育以來,歷史最悠久而且從未中斷過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也因此,它有著不同於主流傳媒的辦報模式和獨特經歷。《新報人》是學生自主操辦,老師從旁輔助的同人實驗報刊,以月刊形式出版,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圭臬。所以,它從創辦一開始,就體現了一種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2019年《新報人》編輯委員會名單 總編輯:黃健朗 副總編輯(紙媒):郭芝琳 藝術總監及網編:江柏謙 梁曉茵 公關及宣傳:麥筠瑋 發行:王永欣 其他編輯:林苑荇 石欣桐 徐卓藍 劉凱怡 梁浩揮 鍾嘉堯 尹海澄 李蕊晴 趙苡彤 莊紫珊 鄭詩敏 張潔榆 鄧曦雯 林浩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