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會編輯委員會 The Editorial Board, HKUST Students' Union

  • Home
  • Hong Kong
  • Hong Kong
  • 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會編輯委員會 The Editorial Board, HKUST Students' Union

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會編輯委員會 The Editorial Board, HKUST Students' Union 此為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會編輯委員會的官方專頁。
This is the official page of the Editorial Board, HKUSTSU. Let your voice resound through the whole UST campus!

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會編輯委員會為科大之校園傳媒,乃監察其他三個架構運作的「第四權」,負責出版學生會官方刊物——科大學生報《振翅》及《振翅之高飛報》,矢志促進科大問政風氣,捍衛同學表達自由,同時推動校園文藝發展。

本專頁為科大編委官方 Facebook 專頁,除發佈本會最新動向外,亦會透過「振翅即時新聞」向各位報道科大校園新聞。

This is the official page of The Editorial Board, HKUSTSU. You are welcomed to share your view about campus life and social affairs here in this page with every UST students. http://issuu.com/hkustsu_eb

[科大振翅新聞]【科大擬設校外教研空間 冀推動教學創新發展】在過去數年,科大一直致力於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並因應大學未來發展需要,持續優化教學研究設施及校園建設規劃。今年,科大有意支持市建局的核心市區活化計劃「觀塘市中心2.0」,並將在項目...
12/07/2025

[科大振翅新聞]
【科大擬設校外教研空間 冀推動教學創新發展】

在過去數年,科大一直致力於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並因應大學未來發展需要,持續優化教學研究設施及校園建設規劃。今年,科大有意支持市建局的核心市區活化計劃「觀塘市中心2.0」,並將在項目進入標書籌備階段時,積極與發展商合作,一同探討如何創新運用空間資源,以促進大學的策略發展。於今年六月初,科大副校長(發展)鄺家陞和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正式確立合作意向及制訂框架:

就科大在「觀塘市中心2.0」項目落成後,通過購置或其他方式使用該項目部分非住宅空間,以擴展其校外教研空間。此舉旨在滿足科大開拓教學範疇和研究領域,推動創新與技術發展,以及提升香港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等發展目標及需求,而市建局將會為科大提供支援。項目完成後,科大可按發展需要,將選定的空間用作教學、科研或寫字樓等用途。是次合作亦充分利用項目集「商、住、貿、旅、教、研」於一身的垂直城市發展的優勢,尋覓空間資源的創新應用,同時達致科大與市建局的發展目標。

除此之外,科大目前正在推進多項重點工程,包括預計今年第四季竣工的「李家誠創科大樓」、計劃於明年底完工的「研究大樓2」,以及已展開前期設計的「研究大樓3」。另外,科大早前亦提出興建「創新灣」的計劃,選址及實施方案仍須與政府商討,並將在適時公布最新進展。

文:夏天真係好諗熱、飄絮如蝶
圖:新宿歸投

#科大編委

[科大振翅新聞]【劉公子銅鑼灣現身撐本地經濟 市民遛狗佩「香港人加油」頸圈遭警截查】劉公子日前(六月四日)在銅鑼灣一帶附近出現,雖然天降小雨,他仍特意出門購買鮑魚,表達對經濟復甦的支持。記者詢問劉公子身穿黑色衣服的特殊意義,他指出,衣服上的...
09/06/2025

[科大振翅新聞]
【劉公子銅鑼灣現身撐本地經濟 市民遛狗佩「香港人加油」頸圈遭警截查】

劉公子日前(六月四日)在銅鑼灣一帶附近出現,雖然天降小雨,他仍特意出門購買鮑魚,表達對經濟復甦的支持。

記者詢問劉公子身穿黑色衣服的特殊意義,他指出,衣服上的蛇紋圖案象徵蛇年,而字眼“trust no one”(不可相信任何人)則是致敬歌手林子祥和妻子葉蒨文的歌曲《信自己》。劉公子強調,這表達了做人應信任親人和自己,而不應過度依賴他人。

被問及手上袋子的意義,劉公子表示沒有特別意思,只是一個至1989年創立的品牌,至今已有36年歷史。他也提到香港人北上消費的生活模式,而表示自己仍會選擇留在香港消費,以振興本地經濟。

此外劉公子在六月三日、四日皆有在維園外拍攝影片,而有關影片旨在鼓勵自己,並引用歌詞「知否世事常變,變幻才是永恆」來表達對未來不確定性的看法。

在被問及有否遭到警方截查時,劉公子表示,警方和相關人員的態度良好,他並未被要求提供身份證。他重申自己會履行公民責任,恪守法律。話語未畢警方便衣及其他警員便上前「護送」劉公子離開,並阻止記者繼續攝影和採訪。

另外約八時三十分,一名男子身穿黑衣、面戴印上「香港加油」口罩到銅鑼灣 SOHO 一帶遛狗,其狗隻佩戴一條配有發光 LED 的頸圈,頸圈上顯示文字「香港人加油,堅持」,吸引不少市民駐足圍觀。期間,警方人員到場並截查該名男子,並對其進行搜身。男子向警方表示不滿,稱自己只是帶狗散步,質疑遭截查的原因。最終,該名男子連同狗隻一同被警方帶上警車離開現場。

文、採、攝:鮨不墨演

[科大振翅新聞]【維園家鄉市集雨紛紛人流如常】今日,是「六四事件」的36週年,亦是維園則連續第三屆舉行「同鄉社團家鄉市集嘉年華」。「同鄉社團家鄉市集嘉年華」的展期橫跨6 月 1 日至 6 月 5 日,由 30 個省級同鄉社團合辦,共計300...
04/06/2025

[科大振翅新聞]
【維園家鄉市集雨紛紛人流如常】
今日,是「六四事件」的36週年,亦是維園則連續第三屆舉行「同鄉社團家鄉市集嘉年華」。

「同鄉社團家鄉市集嘉年華」的展期橫跨6 月 1 日至 6 月 5 日,由 30 個省級同鄉社團合辦,共計300多個攤位,展銷內地各地方特產,每位成人入場費5元,兒童、長者及殘疾人士則可免費入場。活動於上午十一時如常開放,直至下午九時關閉,入場人士會被要求檢視背包,確保沒有違反香港法例的物品,進入園區後亦必須遵守《國安法》、《國旗法》及《國歌法》等。

當日現場可見,天氣泛起微雨,遊園區因地面濕滑被封,其他活動仍然如常舉辦,人流隨雨勢增大後稍有衰退跡象。市民焦點之一是販賣熟食及地方特色小吃的區域,其中「中華美食街」的人潮最為稠密,而販賣高價海味或文創產品的位置則較凋零」。此外,亦有部分社團總會在攤檔前拉起橫額拍照。

問及今日落雨對生意的影響,賣小食的攤檔商戶坦言天氣的影響並不大,人流亦同昨日差不多,6月1號因為是星期日反而是最多人,而購買顧客則主要是公公婆婆。「出面人民幣30蚊,我哋用廿蚊賣咋。」商戶最後補充道物美價廉,才是生意好的一大利器。亦有嘉年華職員李小姐指參與人數因天雨關係大幅下滑,但警員數目比平時多,從未見過如此多警察。李小姐亦指有保安截查背着黃色背包的小童,隨後不准背包入場,但並沒有表面表明原因。

文、採:龜已完、狸狸狌狌
攝:idkwhoiam:)

[科大振翅新聞]【銅鑼灣警戒森嚴 市民稱「成千個差佬係度」】今日是6月4日,從銅鑼灣道至崇光百貨一带,每條街口、天橋及維園出入口都有至少一隊警察巡查,不時亦有警車及交警巡邏,而園外更有十多輛警車停泊,其中包含一輛「劍齒虎」裝甲車。於下午3時...
04/06/2025

[科大振翅新聞]
【銅鑼灣警戒森嚴 市民稱「成千個差佬係度」】
今日是6月4日,從銅鑼灣道至崇光百貨一带,每條街口、天橋及維園出入口都有至少一隊警察巡查,不時亦有警車及交警巡邏,而園外更有十多輛警車停泊,其中包含一輛「劍齒虎」裝甲車。

於下午3時,旺角鳩嗚團吳伯在東角道崇光百貨對出,展示戈爾巴喬夫語錄標語「國家犯罪是一切犯罪的根源。如果執政黨沒有對手,執政無需競爭,權力不受制衡,言論沒有自由,罪惡不被暴露,罪行不被懲罰;那麼,立法就是舞弊,行政就是打劫,司法就是作案,權力就是兇器,部下就是家奴,國企就是搶奪民財的土匪,銀行就是掌權者的自動取款機。」,其即受到警員警告,並被請至銅鑼灣站離開。

約下午四時,一名男子於維園外的休息椅靜坐、雙手捧持著電子蠟燭,立即遭到現場警員調查並驅離。

臨近入夜,有數名市民於維園外被警方截查身份。其中,張小姐表示自己只是想在維園品嘗香蕉、有助腸道消化,卻遭警方翻查手提包及身份證,又提及到警員好人,之後都沒有打擾她。在崇光百貨外,鳩嗚團鳳姐因疑似違反公眾條例被送走。

下午七時,有一名婆婆因於維園打開蚊燈,經調查後被警員從糖街出口請離。其後又有兩名少女及兩名女學生因攜帶一束鮮花入內,先後調查五分鐘後被押上警車帶離。記者追攝期間,路過阿伯曾表示「成千個差佬係度,仲圍住睇?小心拉埋你」

六四前夕的行會前記者會中,有記者問到如有市民於維園銅鑼灣一帶點蠟燭或着有標語的衣服悼念有冇問題?點樣平衡市民嘅權利自由?特首李家超回應「無論喺邊日,都必須符合法律要求,不能違反法律」,提醒危害國安是嚴重罪行,政府會追究法律責任到底。

文、攝:狸狸狌狌
圖:清水灣暴躁兔

[科大振翅新聞]【警務處及國安處高層到場巡視】今日為六四36週年,警方於維園及銅鑼灣一帶大量部防並設置路障,入夜後警力有增無減。警務處及國安處高層約下午五時到場視察環境,當中包括警務處副處長簡啟恩(圖1),國安處處長江學禮,助理處長王忠巡(...
04/06/2025

[科大振翅新聞]
【警務處及國安處高層到場巡視】

今日為六四36週年,警方於維園及銅鑼灣一帶大量部防並設置路障,入夜後警力有增無減。警務處及國安處高層約下午五時到場視察環境,當中包括警務處副處長簡啟恩(圖1),國安處處長江學禮,助理處長王忠巡(圖2)。現場隨即引起一片混亂,有人跌倒,幸無人受傷。有記者問及警方部署,惜無人回應。隨後眾人沿記利佐治街上車離開現場。

文、攝:瘋花血月
圖:清水灣暴躁兔

[科大振翅新聞]【六四正值獵人書店三周年 展覽回顧社運】今年六四適逢獵人書店三周年,店內二樓正舉行展覽「壞時代的生存備忘錄」,展覽詳細記錄了19年社會運動期間所發生的大小事,以及書店成立時所遭遇的種種阻礙。展覽中亦記錄了書店中的碎事,平添一...
04/06/2025

[科大振翅新聞]
【六四正值獵人書店三周年 展覽回顧社運】

今年六四適逢獵人書店三周年,店內二樓正舉行展覽「壞時代的生存備忘錄」,展覽詳細記錄了19年社會運動期間所發生的大小事,以及書店成立時所遭遇的種種阻礙。展覽中亦記錄了書店中的碎事,平添一絲趣味。

此外,書店還展出了與六四事件相關的刊物,如《六四見證》和《我是記者—六四印記》等書籍。店內亦擺放了當時報紙的剪報及各家報社出版的月刊。

針對政府人員是否有檢查書店的問題,店員表示一周內食物環境衞生署和消防處的人員曾到店到場,而今日(六月四日)亦有軍裝及便衣警察在書店附近巡邏。

文、攝:瘋花血月
圖:新宿歸投

[科大振翅新聞]【中大前學生會會長蘇浚鋒 煽惑投白票案申請上訴至終院被駁回】2021年立法會選舉期間,前中大學生會會長蘇浚鋒(23歲,項目主任)涉在Facebook轉載前議員許智峯呼籲投白票的帖文,他承認「煽惑另一人不投票或投無效票」的非法...
28/05/2025

[科大振翅新聞]
【中大前學生會會長蘇浚鋒 煽惑投白票案申請上訴至終院被駁回】

2021年立法會選舉期間,前中大學生會會長蘇浚鋒(23歲,項目主任)涉在Facebook轉載前議員許智峯呼籲投白票的帖文,他承認「煽惑另一人不投票或投無效票」的非法行為罪,獲刑兩個月、緩刑十八個月。今年三月以案件呈述方式上訴,被高院駁回,昨(27)日再向高院申請終審法院上訴許可證明書,暫委法官姚勳智以立法背景為由,行為可令選舉變得無效,駁回上訴。

上訴人為蘇浚鋒,答辯人為香港特別行政區。上訴人今日沒有到庭,由大律師梁麗幗代表。本案控罪為《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新增罪名,即「在選舉期間內藉公開活動煽惑另一人不投票或投無效票」屬非法行為。

//上訴方提出兩項法律爭議 且無基礎證明行為影響選舉公正

上訴方提出的法律爭議為:控罪是否違反《基本法》保障的言論自由和平等權利,以及對「鼓勵他人投白票」與「遊說他人投票給個別候選人」是否有差別待遇。梁大律師認為,控罪內容不影響選舉公正性,亦未有基礎顯示相關行為會損害參選人利益,但控罪卻將政治言論刑事法,嚴重侵害言論自由。她強調,兩個議題屬重大及廣泛重要法律觀點。

//控方主張需考慮立法背景和歷史 包括2019年社會事件

控方主張,《條例》有獨特的歷史和立法背景,即 2019 年社會事件破壞香港穩定,因此人大決定改善香港選舉制度。上訴方認為,論述未能交代法庭為何因此不能依賴其他司法管轄區的判決。她續指,海外有關法例的背景和歷史雖與本港不同,但立法背景只應是法庭其中一個考慮因素;即使在選舉期間,言論自由和政治參與的價值在本港仍然適用。

上訴方認為,是次爭議影響日後在港選舉,包括即將舉行之立法會選舉。

//上訴方:選民有權選擇如何投票 亦應有權主張如何投票

上訴方又提出另一觀點,「既然選民有權選擇投票與否,亦應有權主張如何行使權利。」控方主張《條例》的其中一個立法目的,是確保選民的決定沒有被不當地干預,當行使個人權利時,社會整體利益同樣重要,上訴方基於錯誤基礎,將「煽惑投票」與「煽惑不投票」相比。

//法官即時駁回上訴 稱人大決定完善選舉制度

法官聽畢隨即頒下裁決,他認為控罪的立法背景不能被忽略,尤其是在香港非常獨特的歷史背景下,控罪目的是要保障公正、自由的選舉。而全國人大決定「完善選舉制度」,《條例》因而產生。「煽惑投白票」不利選舉過程、危害政治和社會秩序,令選舉變得無效。

法官強調,法庭非完全忽略言論自由,有關限制只施加在選舉期間,並非一律禁止,故上訴方提出之爭議無合理可爭辯處,駁回申請。

文、採:清水灣暴躁兔、謙唔謙君子、醒後又重睡
圖:綠島蘭花

[科大振翅新聞]【金融學系教授試後宣布考卷遭泄漏 全班學生須整份重考】金融學系一課程昨(23 日)晚昨出一項宣布,指考卷在考試之前不慎被泄露,導致前日的考試作廢,並要求所有學生重考。涉事宣布為 FINA 3103(L1、L2)一項題為「期末...
24/05/2025

[科大振翅新聞]
【金融學系教授試後宣布考卷遭泄漏 全班學生須整份重考】

金融學系一課程昨(23 日)晚昨出一項宣布,指考卷在考試之前不慎被泄露,導致前日的考試作廢,並要求所有學生重考。

涉事宣布為 FINA 3103(L1、L2)一項題為「期末考的黑暗面(The Dark Side of Final Exams)」的宣布。教授 Utpal Bhattacharya 撰文表示,5 月 22 日的考卷在考試進行之前遭到泄露,且被部分同學見到,導致該場考試作廢,該兩班全體學生因此必須重考。教授在信末致歉,並以「這是期末考的黑暗面」作結。

其後,L1 及 L2 班的助教 Emma 發布另一則宣布,澄清指她會為這次事件負上全部責任。她解釋,當她正打算在 Canvas 發布考試座位表、地點等詳情的時候,不為意地附上考卷的檔案。她發現後隨即移除附件,卻沒注意 Canvas 有一個獨立「檔案」欄位,裏面仍然保存着所有曾經上載過的文件;也就是說,考卷即使從宣布內容中移除,亦能從「檔案」中檢索瀏覽。她相信同學有機會無意發現該檔案,且乘機偷看考卷內容,故認為考卷已遭泄漏,造成是次事件。Emma 在信末表示真切地感到懊悔(truly regretful),又提到教授將因這次事件與她一同接受處分,並以致歉收尾。

據科大課程時間表上所示,FINA 3103 共有 128 名學生入讀 L1 或 L2,即受是次事件影響的班別。

Utpal Bhattacharya 教授為科大金融學系的講座教授(chair professor),在科大施教有十年之久。他的研究方向包括市場誠信、內幕交易等,並時常前往歐亞美各地的大學任教,在金融學教育界擁有一定的知名度。

文、圖:新宿歸投

#科大編委

[科大振翅新聞]【科大搶人才!華府要求哈佛驅逐國際生 科大願無條件取錄】美國國土安全部前(22)日下令取消哈佛大學「學生及交流學者計劃」(Student and Exchange Visitor Program)資格,禁止該校繼續招收國際生...
24/05/2025

[科大振翅新聞]
【科大搶人才!華府要求哈佛驅逐國際生 科大願無條件取錄】

美國國土安全部前(22)日下令取消哈佛大學「學生及交流學者計劃」(Student and Exchange Visitor Program)資格,禁止該校繼續招收國際生,而目前 6800 名海外學生亦須轉校。香港科技大學昨(23)日發出公開邀請,首席副校長辦公室亦向全校師生發出電郵,就讀於哈佛大學的國際生,包括本科生及研究生,以及被哈佛錄取的學生可無條件入讀科大。

科大發出公開邀請,題爲「科大向哈佛學子敞開教研大門 應對全球學術變局 頂尖香港學府歡迎哈佛國際生轉學或入讀學位課程」。科大表示,作爲「全球頂尖大學之一」,會無條件取錄有興趣的學生,並提供簡化入學程序和學術支援,支持學生無縫轉校。科大強調,作為一所國際化大學,科大致力於營造一個多元共融、世界級的學習環境,以支援學生的學術追求。

科大續指,為確保轉校生能夠順利轉學,會優先處理他們的入學申請、學分轉移及定制支援,包括協助轉校生辦理簽證和住宿安排,並已成立專責團隊,協助學生處理上述事宜。

//學生批評事件荒謬  美國政府濫用行政權力  科大違背教育界禮儀

有不願具名,曾到哈佛大學交流的科大學生接受《振翅》訪問,該名學生認爲事件極度荒謬,並對科大師生收到電郵感到困惑。科大違背教育界最基本禮儀,在美國教育界面臨的共同困境之時,科大在事件中不僅沒有如美國高校向哈佛大學表達支持,相反地直接邀請哈佛學生來校就讀。

他認爲美國政府濫用行政權力干涉大學自治和政治中立,對哈佛的生源和聲譽造成損失。他續指,國際學生會因爲美國政府行政的不確定性,或令美國院校的吸引力減少,轉而選擇去其他地方留學。在全球教育界方面,他提到早前有英國大學因留學生收生不足,面臨大規模裁員。西方國家如英國、加拿大、澳洲、法國等,和亞洲如新加坡、香港等地區大學或會更積極招攬學生。

//哈佛學生:院校應思考如何進步、提高科研影響力 而非期待其他學校垮掉

不少哈佛學生透過社交平臺收到有關信息,有哈佛學生在社交媒體上評論指,對(哈佛)法學院有信心,法官或會直接叫停,呼籲哈佛同學別受外界影響。他指出,自己熟悉的一些亞洲高校教授開心地手舞足蹈,直批「這情商也太低了」。他批評道:「不思考自己如何進步、提高科研影響力,而是期待別人好學校因外力垮掉的心態」,並反問「這種學校和老師你們願意去麽?」

//教育局:已聯繫哈佛香港校友會  呼籲本港大學提供便利措施

首席副校長郭毅可教授表示,多元化能夠激發創意與進步,「科大已經準備好迎接哈佛學生,為他們提供資源與充滿活力的環境,使其在專業領域中茁壯成長。」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表示,歡迎全球優秀學子來港升學。教育局已聯繫哈佛大學香港校友會,為獲錄取赴哈佛大學升學的學生提供全面支援。蔡在社交網站說,已呼籲本港大學,為合資格者提供便利措施,維護學生和學者的正當合法權益,而院校亦按多元招生及人才政策,吸引頂尖人才。蔡指,本港各大學均積極回應及密切留意情況,充份善用政府支持本地專上院校擴容提質的便利措施,包括已放寬的非本地學生上限,吸引全球優秀學子來港升學,進一步打造「留學香港」品牌。

根據哈佛大學國際辦公室數據,最多國際生的國家依次爲中國、加拿大和印度,而香港學生則有 57 人。科大目前的非本地生人數約 2000 人,當中逾半來自中國內地,只有一成來自亞洲以外國家。

文:醒後又重睡、學籽身靈寂滅
圖:新宿歸投

#科大振翅新聞

[科大振翅新聞]【嶺大學生會|斷莊兩年「昶」上任挑戰重重:堅持「所相信的進步價值」】(訪問在三月上旬進行,當時嶺大校方仍未中斷有關《嶺南大學學生會承諾書》的協商。)經歷兩年斷莊,由臨時行政委員會代理幹事職務,嶺南大學學生會終於迎來一支正式上...
13/05/2025

[科大振翅新聞]
【嶺大學生會|斷莊兩年「昶」上任挑戰重重:堅持「所相信的進步價值」】

(訪問在三月上旬進行,當時嶺大校方仍未中斷有關《嶺南大學學生會承諾書》的協商。)

經歷兩年斷莊,由臨時行政委員會代理幹事職務,嶺南大學學生會終於迎來一支正式上任的幹事會。「昶」在嶺南大學學生會選舉全民投票中成功當選為第 58 屆學生會幹事會內閣。

「昶」的成員有十一人。外務副會長賴卓賢坦言,在組閣時,沒預料到有這麽多人上莊。他透漏,當初是幹事和編委一同舉行招莊會,參與人數加起來不過十個人,最後成功組閣是奇跡。賴卓賢認爲,主要原因是今年學生會相隔多年,重新舉辦迎新營,令不少同學透過迎新營了解學生會運作,對學生會承傳亦有幫助。他又指,以往學生會曾有負面新聞,影響形象,所以他們在去年任期內,嘗試做多些事情去接觸同學。

會長韓焯彥補充指,幹事會三位正副手都曾在編委會做過一年,中間過了一年「冷河」,再上任幹事會。而其他莊員中,一些是他們的「下莊」,也有他們的朋友和迎新營的助手。

//社會氣氛致學生會難復鼎盛 賴:堅持「所相信的進步價值」

「留一口氣,點一盞燈,有燈就有人。」恆生大學學生會最新的卸任感言,最後一句話寫著。

賴卓賢認爲自己屬「保留派」,認爲不應解散學生會,一旦解散,要重新建立就會困難重重。韓焯彥認爲嶺南大學規模小,學生會會員不算多,未必可以做牽頭羊,推動大專學生會發展。他認爲,目前可以做的,就是多與其他院校學生會交流。

以往每逢社會大事,如七一遊行,各院校學生會都會響應上街,賴卓賢認爲現時很難恢復以前最鼎盛嘅時期,「是社會的現況、殘酷的事實」。他指大家可能都會擔心校方和社會的反應,但目前最需要是堅持自己的理念,堅持「所相信的進步價值」。

問及他們今年最想達成的事,賴卓賢打趣道最希望準時畢業。他補充道,希望在畢業前,可以確保學生會在未來,可以在正確的道路上(發展)。韓焯彥指自己之前曾擔任哲學系會的幹事,當時有不少活動想舉辦,但不是他的位置可以舉辦到的,到目前擔任學生會幹事會終於可以舉辦,例如放映會、或帶同學去見識這個社會。

//活動反應良好 唯需用更多時間招莊

幹事會早前亦有舉辦一些活動,如學生會盃和紅們夜宴。賴卓賢認爲活動反應良好,以紅們夜宴爲例,參與者逾四百,雖然較往年少,但主要原因是校方對安全有擔憂,令部分位置不能設置座位。

賴卓賢指出,近年因爲疫情原因,有很多興趣學會不能傳承下去,三年前只剩下戲劇、舞蹈,音樂學會。他認爲今年選舉情況不太積極,用了更多時間招莊,不過有三個新屬會成立,包括攝影、動漫,電競學會,形容整體情況樂觀。

//續會人數少 投票率低迷 賴:學生會有存在價值

2019年香港社會運動後,中國政府 2020 年在港施行《港區國家安全法》。不少大學選擇與學生會保持距離,停止代收會員費,甚至撇清關係。目前,八所資助大學中,只有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和嶺南大學仍有活躍的學生會。

這次嶺大學生會選舉投票率較以往為低,賴卓賢認爲投票率受多方因素影響,如投票期附近有否大型校政議題和活動。賴卓賢認爲同學通常因想參與學生會的活動而入會,但學生會選舉一般在學期初舉行,由於會員起計時間為九月,當時已續會的人數也相對少,令投票率進一步減少。

「立法會選舉投票率創歷年最低、特首選舉也只有1200人投票,難道我可以claim特首選舉沒有代表性?」

賴卓賢強調,投票率低不代表學生不需要學生會。他指出,同學對學校事務有問題時,都會尋求學生會幫助。他認爲學生會的存在價值,是作爲學生和校方之間溝通的橋梁,是校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辦活動?搞倡議?學生會何去何從?

韓焯彥指,曾聽過有學生認爲學生會應多做辦活動以外的事,例如倡議,出乎他的意料。賴卓賢認爲,宿生會、系會也會辦活動,如果學生會只辦活動,很容易被取代。他認爲,學生會的重要性是可以代表全體學生的意見,用盡所有的空間替同學表達意見。

校務幹事Oscar補充,同學不時會就教務向學生會反映意見,也有同學就入學問題向他們查詢。

韓焯彥指,以歌唱比賽爲例,在預定校內場地和申請學生組織基金時,需要交上活動流程,細如歌單、走火通道、入場安排,均需要向校方交代。他認爲學生會的自主性不大,校方像有把刀頂在學生會的頸上,「如果發生甚麽事,我就不讓你用我的名了」。韓焯彥認爲一直都沒有真正的自由,但學校目前相對包容。

賴卓賢認爲學校是社會縮影,但學校也受到更高層次的壓力。「成個社會整體越來越壓抑,不同的事,無論事無大小,都越來越管束的後果」,他認爲這不一定是校方的意志。

//與校方「有傾有砌」 需堅守立場保護學生

目前,嶺南大學學生會幹事參與的校內委員會有 30 多個,包括有膳食、學生紀律、宿舍、學術質素等等的委員會。

賴卓賢期望與校方「有傾有砌」,作有建設性的對話,了解彼此需要,但有些位置需堅守立場,以保護學生的需要。他舉例指,校方在擴建科研樓時,沒有公開詢問學生的意見,連校方一些高級職員也不知情。韓焯彥希望校方可以尊重學生意見,多聽聽同學的聲音和看法。

文:醒後又重睡
採:吾道一以貫之、綠島蘭花
圖:綠島蘭花

#科大編委

【食安中心提修例禁小杯果凍含蒟蒻 保障食物安全】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下稱食安中心)發言人在四月二十四日提出修例建議,規定若小杯裝果凍產品的高度或寬度為45毫米或以下,不得含有蒟蒻成分,並要求所有預先包裝含蒟蒻成分的果凍產品的外包裝須...
09/05/2025

【食安中心提修例禁小杯果凍含蒟蒻 保障食物安全】

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下稱食安中心)發言人在四月二十四日提出修例建議,規定若小杯裝果凍產品的高度或寬度為45毫米或以下,不得含有蒟蒻成分,並要求所有預先包裝含蒟蒻成分的果凍產品的外包裝須以中英文標示預防哽噎風險的警告字句。

//痛心事件引社會關注
在2021年10月,有一名7歲巴基斯坦籍女童於學校吃啫喱後骾喉窒息死亡,法醫鑑定後是為氣道被食物顆粒阻塞,導致大腦缺氧而死。果凍通常體積較小,食用時多採用吸啜的方式,而蒟蒻的質地則更為堅硬且難以融化,令兒童和長者在食用時有窒息的風險。

日本食品安全委員會的報告中顯示2002年到2008年共有22宗個案因為進食蒟蒻而導致窒息死亡的案例;美國在1995年到2008年則有六名兒童因食用迷你蒟蒻而死亡;而在台灣的盛香珍公司亦兩度有消費者因果凍產品噎死而敗訴的案件並作出約6500萬美元的賠償。

//食安專員指吞嚥致死個案少 工聯會質疑規管範圍
食安中心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期間進行市場調查顯示,本地市場上約有80個品牌的果凍產品,收集的112個樣本中,僅有9個是高度或寬度為45毫米或以下的小杯裝蒟蒻果凍。食安中心食物安全專員黃宏亦指出因蒟蒻而發生的不幸事件除了去年死因庭的1宗個案,未有掌握涉及蒟蒻果凍的事故數字。但呼籲市民避免一口吞嚥和避免在進食該類產品時交談。

工聯會鄧家彪則質疑除蒟蒻外其他食物是否也需規管,指有個案是兒童因墨魚丸哽噎而發生致命事故,詢問墨魚丸是否也在限制的考慮之內。

//禁止蒟蒻產品並非先例 多國家禁止蒟蒻在國境出現
目前,歐盟國家以及澳洲均有頒佈法令禁止蒟蒻的進口以及售賣。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在2001年經已禁止進口以及售賣蒟蒻產品,以防止更多的窒息機會。澳洲亦有頒佈《2010 年競爭及消費者法令》和《1956年海關(禁止進口物品)條例》禁止售賣以及進口高度或寬度為45毫米或以下的蒟蒻製品。

文:清水灣暴躁兔
圖:慘過返科大
#科大編委

[科大振翅新聞]【第33屆學生會評議會第一次及第二次會議】2025-2026 年度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會評議會第一次會議已於 4 月 25 日 19 時 09 分召開,而第二次會議亦緊接著於當晚 20 時正召開。此次會議象征著 2025-202...
09/05/2025

[科大振翅新聞]
【第33屆學生會評議會第一次及第二次會議】

2025-2026 年度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會評議會第一次會議已於 4 月 25 日 19 時 09 分召開,而第二次會議亦緊接著於當晚 20 時正召開。此次會議象征著 2025-2026 年度評議會會期正式展開。

第一次會議主要選出新一屆評議會主席、副主席及秘書長。32屆學生會內務副會長葉嘉銘獲提名出任主席一職,曾任學生會內務秘書的梁思毅獲提名出任副主席一職,而32屆學生會評議會秘書葉啓朗則獲提名出任秘書長一職。

//振興評議會 改善流會情況及恢復評議會價值

候選人答問環節中,有議員問及葉嘉銘為何想成為主席。葉回應指,因曾經作為幹事會副主席時,眼見評議會情況不樂觀,希望能讓議員們意識到評議會的重要性並讓其發揮價值,從中獲得歸屬感。同時葉亦指出,評議會作為監察幹事會、編輯委員會的立法機關,強調議員須認真對待自己的職位,積極向校政、屬會發表意見。

被問及對於上屆多次流會,將有甚麼舉措解決問題,葉表示希望透過與議員建立連結、嚴謹執行開會程序和懲罰機製,及增加開會次數至一月一次以提高議員出席率。

至於如何提升學生對評議會的關注,葉指將時常向公眾更新評議會資訊、幹事會和編輯委員會的報告,並更新評議會網站的資料,使評議會重新發揮其重要性。

評議會網站亦缺少近年學生會的財務報告文件,葉則表示會嘗試找回往年資料上傳。另外,因應屬會增減變動,台下問及會否更新網站屬會名單,葉啓朗表示正與DSTO積極溝通更新細則,亦會再三複核現存屬會,確認名單。

//加強內部溝通 公正對待屬會

副主席梁思毅被問及如何處理屬會間的糾紛,梁思毅表示會保持中立持平。就與評議員的關係,梁則指出以往的評議員只出席會議,感覺像在「返工」,表示以後會評議員保持聯繫,見面談天等。

至於如何讓經驗不足的評議員了解學生會架構並鼓勵其發言,梁則指出(屬會)上莊應主動向下莊更新內容並了解新人情況,讓新人無需從其他渠道如編委報道獲取資訊。

以往有評議員因未能及時獲得會議相關資訊,導致對會議程序及內容不清楚,梁表示認同問題存在,指因過遲發出開會流程導致評議員未能以積極的心態參與會議,認為自己只需出席和表決,而非投入。梁指將會提早向評議員發放會議程序,並會視乎會議程序內容決定是否向評議會詳細解釋程序細則。

最終,葉嘉銘、梁思毅、葉啓朗獲在席評議員支持,分別當選評議會正副主席及秘書長。

選舉過後,第二次評議會會議於當晚 20 時正正式開始。新一屆會議上各新任評議員宣誓效忠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會,並在集體商討下選出各常務委員會。

及後新任幹事會會長李俊諺和新任編輯委員會總編輯吳浩瑋發表講話,其中李首先感謝各屬會對他們的投票支持,後表示希望評議會能更常召開會議,負起責任,使三權架構能互相監督;而吳則表示會關注評議會動向並向公眾作出報道,期望評議員踴躍出席會議。

於兩場會議中,現場在席評議員始終興致不高,於問答環節中只有新任幹事會正副會長及一名會議觀察員對候選人發起提問。過半數議員在會議中曾使用電子設備瀏覽社交網站、完成課業等,亦有人昏昏欲睡,未能專注於會議內容。

新任評議會主席葉嘉銘於第二次會議尾聲時指出,在席評議員未能正視自己的職責,用了 40 分鐘才僅僅選出常務委員會成員。又指出「Agenda寫咩你哋就讚成啲咩,其實冇咩意思」,希望評議員能重視評議會的權力和責任。

文:論文寫筆圓、醒後又重睡
圖:慘過返科大

Address

Hong Kong

Telephone

+85235211598

Website

https://linktr.ee/hkustsu_eb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會編輯委員會 The Editorial Board, HKUST Students' Union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會編輯委員會 The Editorial Board, HKUST Students' Union: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