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會編輯委員會 The Editorial Board, HKUST Students' Union

  • Home
  • Hong Kong
  • Hong Kong
  • 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會編輯委員會 The Editorial Board, HKUST Students' Union

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會編輯委員會 The Editorial Board, HKUST Students' Union 此為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會編輯委員會的官方專頁。
This is the official page of the Editorial Board, HKUSTSU. Let your voice resound through the whole UST campus!

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會編輯委員會為科大之校園傳媒,乃監察其他三個架構運作的「第四權」,負責出版學生會官方刊物——科大學生報《振翅》及《振翅之高飛報》,矢志促進科大問政風氣,捍衛同學表達自由,同時推動校園文藝發展。

本專頁為科大編委官方 Facebook 專頁,除發佈本會最新動向外,亦會透過「振翅即時新聞」向各位報道科大校園新聞。

This is the official page of The Editorial Board, HKUSTSU. You are welcomed to share your view about campus life and social affairs here in this page with every UST students. http://issuu.com/hkustsu_eb

[科大振翅新聞]【施政報告2025:30億元前沿科研研究計劃啟動  港府力推AI發展】 行政長官於上周(9 月 17 日)發表2025年施政報告,就推動人工智能(AI)及數據科學產業發展,提出多項新政策,包括推出 30 億元的「前沿科技研究...
28/09/2025

[科大振翅新聞]
【施政報告2025:30億元前沿科研研究計劃啟動 港府力推AI發展】

行政長官於上周(9 月 17 日)發表2025年施政報告,就推動人工智能(AI)及數據科學產業發展,提出多項新政策,包括推出 30 億元的「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預留 10 億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推動 AI 公務,以及成立「AIR@InnoHK」創新研發平台,全面加強香港在創科生態鏈上的優勢。

//推出30億元「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
政府早前已公布推出總額 30 億元的「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以支持本地資助院校吸引國際科研頂尖學者來港,帶領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基礎研究。資助範疇涵蓋研究團隊薪酬、設施建設及運作經費等。創新科技署建議,每個獲批項目可獲約 1 億至 3 億元資助,預計可支持約 10 至 30 個項目。

計劃設有督導委員會,將按「擇優而取」原則,根據申請團隊的科研實力、國際地位、研究主題及財務可持續性等進行審核。八大院校在去年諮詢中均對此表示歡迎。中大校長盧煜明教授亦回應指,樂見政府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創新及應用。

//預留10億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
施政報告同時宣布,政府將於 2026 年預留 10 億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促進 AI 上游研發與中下游成果轉化,並推動技術落地應用。翻查資料,研發院將設立科研、產業合作、算力及數據管理、人才培育等部門,以促進「產、學、研」協作,加速成果轉化,並推動 AI 與香港重點產業深度融合。研發院將以政府全資擁有有限公司形式運作,並由政府委任董事局。此外,創科局建議研發院設立「院士制度」,招攬本地及海外頂尖人才,同時建立實驗測試平台及諮詢機制,為業界提供支援,並與 InnoHK 等研發平台對接,推動產業化發展。

//推進AI科研和人才優勢
施政報告亦強調,本港已加大力度培育本地人才並吸引國際專才,包括成立「AIR@InnoHK」——以探索突破性人工智能與機械人科技為目標的創新平台。目前平台已匯聚超過 1,300 名專才以及近千家AI企業,並與世界知名大學及研究機構合作,建立多個研究中心,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創新中心、智能晶片與系統研發中心、香港量子人工智能實驗室及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實驗室等。

在最新科研成果方面,中國科學院香港創新研究院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創新中心(CAIR)於 2025 年 9 月 17 日在港發表全新研發成果——「聆音」EchoCare 超聲影像智能診斷 AI 大模型,顯示香港在醫療人工智能應用方面正快速躍進。

文:chxtgut
圖:艾東喼雅斯

#科大編委 #施政報告2025

[科大振翅新聞]【施政報告2025:惠民生增供應 豐富置業階梯助安居】行政長官李家超於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明確指出,「惠民生」是政府施政重點,為改善市民生活質素,政府提出多項房屋及土地政策,致力豐富置業階梯,加快公營房屋供應,並優化居住環境。...
28/09/2025

[科大振翅新聞]
【施政報告2025:惠民生增供應 豐富置業階梯助安居】

行政長官李家超於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明確指出,「惠民生」是政府施政重點,為改善市民生活質素,政府提出多項房屋及土地政策,致力豐富置業階梯,加快公營房屋供應,並優化居住環境。

首先在房屋供應方面,政府宣布2026-27年度起的五年內,總體公營房屋建屋量(包括簡約公屋)將達18.9萬個單位,相較2022年前增加約80%。值得關注的是,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已由三年前的6.1年縮短至5.1年,進一步邁向2026-27年度下降至4.5年的目標。此外,今年底前將有約1萬個「簡約公屋」單位落成啟用,其餘2萬個單位將在未來一年半內全部落成。而如果「簡樸房」規管制度草案通過,明年3月便會取締劣質「劏房」。

為協助市民置業,政府推出六項措施豐富置業階梯。具體而言,居屋供應將會比本屆政府上任時的五年期預期增加約 50%,同時綠白表配額比例由40:60調整至50:50。另一方面,「白居二」計劃配額增加1000個,總數達7000個,其中一半特別撥予40歲以下青年家庭及一人申請者。不僅如此,政府還放寬新出售單位轉讓限制年期由15年降至10年,並推出「長者業主樓換樓計劃」,方便長者調遷單位。與此同時,政府也提升較大面積單位比例,並推出先導計劃,允許業主出租未補價單位予合資格白表申請者。

在土地開發方面,政府將持續造地並建立土地儲備,未來十年準備約2600公頃「熟地」以滿足發展需求。同時透過精簡審批程序、善用科技等措施提升造地效率和降低建造成本。

至於市區重建方面,政府將以新思維推動重建,其中包括放寬地積比率轉移安排、在新發展區預留土地作「樓換樓」替代單位,以及試行增加七個指定地區的私人重建項目地積比率。

//施政報告記者會及市民問答

行政特首李家超於記者會指出現有政策可以一改以往「頭動腳輕」的局面,令頭5年有六成公屋落實,其次增加5成居屋有助基層市民往上置業、成為業主,將舊有公居重新分配。有市民提及到部分中産家庭不符合居屋申請資格,只能租住貴價房屋,特首回應這屬於資源分配問題,每個人情況不同,政府已將增居屋數量,並提到會籌備「夾居」及控制樓市穩定,令更多人上樓。其後,針對市民公居住上置業的問題時,特首表示現有的租者置其居計劃只有約85%的市民購買,部份市民不願公屋業置的原因依然在調查。

文:狸狸狌狌
圖:慘過返科大

#科大編委 #施政報告2025

[科大振翅新聞]【超強颱風「樺加沙」襲港 一度懸掛十號颶風信號 多區受災校園受創】超強颱風「樺加沙」(Ragasa)日前橫掃華南沿岸,天文台於前日(9 月 24 日)凌晨 2 時 40 分懸掛十號颶風信號,為今年第二度發出最高級別熱帶氣旋警...
27/09/2025

[科大振翅新聞]
【超強颱風「樺加沙」襲港 一度懸掛十號颶風信號 多區受災校園受創】

超強颱風「樺加沙」(Ragasa)日前橫掃華南沿岸,天文台於前日(9 月 24 日)凌晨 2 時 40 分懸掛十號颶風信號,為今年第二度發出最高級別熱帶氣旋警告,創下與 1964 年以來相同的紀錄。據天文台資料,樺加沙在香港以南約 100 公里掠過,中心風速高達 175 公里每小時,為沿岸地區帶來狂風驟雨及風暴潮,局部地區水浸,市區風速一度突破140 公里每小時。

本港多區災情嚴重,西貢白沙灣有村屋天台被整片吹走,屋內嚴重水浸;新界東北及港島多處發生塌樹事件,部分道路一度封閉;將軍澳有餐廳被大浪侵襲,玻璃大門被衝破,家具雜物遭海水湧入淹沒,店內一片凌亂。店主估計損失高達數百萬港元。消防處在風暴高峰期間共接獲逾千宗求助,包括水浸、墮物及被困升降機。

科大校園在颱風期間亦受到嚴重影響,八號風球除下後,校工與承辦商已即時清理倒樹、疏導積水及檢查危險位置;惟風後校園仍見滿目瘡痍,多處行人道與斜坡旁可見倒伏樹木與枝幹,低窪位仍留有積水,部分垃圾桶被強風吹至傾側,周邊散落雜物。

受風暴影響,教育局宣布幼稚園上午班及全日班、特殊學校停課,其餘學校於信號改掛三號後才復課;所有衛生署診所亦於當日暫停服務;巴士、小巴及港鐵部分地面路段全面停駛;香港國際機場超過 500 班航班取消或延誤,旅客滯留,機場快綫服務延長以疏導人流。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24日下午到中西區視察塌樹現場,並主持跨部門會議,指示各部門加快清理道路、檢查山坡及恢復公共服務。天文台於翌日上午 11 時 20 分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並改發強烈季候風信號。

文:鮨不墨演
攝:清水灣暴躁兔
圖:艾東喼雅斯

#科大編委 #樺加沙

English version is in comment[科大振翅新聞]【2025校董會學生代表選舉展開 四名候選人角逐】繼選舉主任 James PRINCE 於9月8日發出電郵公布本年度(2025)校董會學生代表選舉安排後,他昨日再向同...
26/09/2025

English version is in comment
[科大振翅新聞]
【2025校董會學生代表選舉展開 四名候選人角逐】

繼選舉主任 James PRINCE 於9月8日發出電郵公布本年度(2025)校董會學生代表選舉安排後,他昨日再向同學發信確認收到4份有效提名,選舉將於10月2日(四)00:01起至10月4日(六)23:59止以網上形式舉行(香港時間)。所有全日制學生均擁有投票權。投票期間請登入投票平台: https://hkust.simplyvoting.com/ ,以科大帳戶(前稱ITSC Account)及密碼登入,並通過雙重認證(2FA)後,即可在4名候選人中投選其一;系統全程加密、匿名。

今屆共有四名候選人(按姓氏英文字母序):
1. CAO Xiangyunong
2. HO, Wang Lun
3. LIN, Xiaoqi
4. PANG, Tsz Ming

候選人資料載於校方選舉網站:http://student-election.ust.hk/candidates.html 。同時,本報亦已將4位候選人的政綱重點加以整理,並附於後圖,方便同學了解。

校董會為本校法定最高行政機關,負責履行《香港科技大學條例》所規定之權責及處理重大行政、財務事務。請同學把握投票權,於投票期內盡早投票。

文:鮨不墨演
圖:艾東喼雅斯

#科大編委

[科大振翅新聞]【2025施政報告:政府推動全方位精神健康支援 社會與校園雙管齊下】近年本港精神健康問題呈上升趨勢,引起大眾高度關注。行政長官李家超於第四份《施政報告》中,宣布將以識別、介入和治療為策略,以及推行以學校為本的三層應急機制等措...
23/09/2025

[科大振翅新聞]
【2025施政報告:政府推動全方位精神健康支援 社會與校園雙管齊下】

近年本港精神健康問題呈上升趨勢,引起大眾高度關注。行政長官李家超於第四份《施政報告》中,宣布將以識別、介入和治療為策略,以及推行以學校為本的三層應急機制等措施,構建健康的校園和社會環境,並為市民提供專業支援及治療,全面提升香港精神健康服務的成效。

//社會服務:拓展社區精神健康服務範圍與效能//

為應對日益增長的精神健康需求,政府將制訂「精神健康分層護理模式」,就各專業人員與持份者提供的的精神健康服務作出明確定位及分工,並加強轉介意識培訓與設立轉介機制,以提升服務效率與協作效能,預計於年底完成制訂。

其外,現有三間地區康健中心正透過「健康心靈先導計劃」提供免費精神健康評估及跟進服務,成效顯著。故政府預計於2026年新增六間中心,由具心理學或輔導學等學歷背景的專業人員提供跟進服務,進一步擴大精神健康服務範圍。

社會福利署亦將優化線上情緒支援文字輔導平台以及網上青年支援隊,並強化對人工智能技術的運用,更精準識別高風險人士進行支援。

//學校層面:強化預防機制與精神健康專業培訓//

近年學童自殺個案增加,兒童精神健康再度成為社會焦點。根據施政報告內容,政府將恆常化中學現行的三層應急機制——即第一層機制校內支援、第二層機制「校外支援網絡」服務、第三層機制醫院精神科專科轉介服務。此機制將推廣至小學四至六年級試行,以加強援助和及早識別有需要學童。

政府將透過中小學《4Rs精神健康約章》(4Rs指休息(Rest)、放鬆(Relaxation)、人際關係(Relationship)及抗逆力(Resilience))及《精神健康職場約章》(即「陪我講Shall We Talk」精神健康推廣和公眾教育計劃)增強精神健康推廣力度,同時新增特別嘉許級別,安排達一定數量員工接受精神健康相關培訓的學校或機構將得到表揚,以推動學校人員參與精神健康急救培訓。此外,衞生署將更新指引,應對社交媒體對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的潛在影響,並推行「精神健康推廣大使培訓先導計劃」,拓展精神健康的支援網絡。

受訪社工阿Leung表示,三級應急機制的擴展已經證明此措施的有效性,但除支援服務以外,精神健康的專業培訓與教育亦應在機制下相輔相成。而且相關培訓不只應推廣至社工和教職人員,也應普及至與學童有更多相處時間的家長以及朋輩,以及早覺察精神健康受困之學童的異常情緒,把握支援的黃金機會。阿Leung說:「預防勝於治療」,所以她亦鼓勵更多人能夠參與精神健康專業培訓的相關課程,學習精神健康急救的知識,及時察覺身邊有自殺傾向的人,並促進他們在精神健康受困早期轉介專業人士進行跟進。

文:月上雨
圖:我今天不想做嘢

#科大編委 #施政報告2025

[科大振翅新聞]【編委評測—學校Wi-Fi真的好lag嗎?】長久以來,科大的Wi-Fi質量都不時為同學詬病。近日有不少同學反映,指中庭(atrium)經常出現連線不穩的情況,學生亦普遍反映,逸夫演藝中心(Shaw Auditorium)的W...
23/09/2025

[科大振翅新聞]
【編委評測—學校Wi-Fi真的好lag嗎?】

長久以來,科大的Wi-Fi質量都不時為同學詬病。近日有不少同學反映,指中庭(atrium)經常出現連線不穩的情況,學生亦普遍反映,逸夫演藝中心(Shaw Auditorium)的Wi-Fi經常斷線,完全收不到訊號。在上language course時,恍如置身Wi-Fi黑洞中,更勿論在動輒百多人上課的lecture hall,Wi-Fi 訊號亦時有僅剩「一格」的情況,導致連線卡頓,影響學習體驗。

//Atrium、CYT網速倒數包尾 雙雙跌破個位數字
為了驗證流言的真確,本報記者在校園不同角落,包括:圖書館、班房、Atrium、Shaw、Engineering Commons 等地方實測Wi-Fi 強度,發現Atrium及班房的上載及下載速度錄得驚人低幅,雙雙低至個位數字,Wi-Fi網速嚴重受限。據記者實測,在滿座上課時,鄭裕彤樓 (CYT) G009A 課室錄得最低數據,下載速度僅 0.48 Mbps,上載速度 5.32 Mbps;相較之下,Shaw 的下載速度保持在 28 Mbps 以上,表現明顯較佳;圖書館則以下載 79.7 Mbps、上載 94 Mbps 領先全校。惟按照美國聯邦通信傳播委員會(FCC)的標準,寬頻連接的最低下載需達 25 Mbps,上載需達 3 Mbps,意味著 CYT、Atrium 及 LT-L 均未能達標。為了解學校Wi-Fi緩慢的困惑,本報於本周二(9/9)約見資訊科技服務處(ITSO),討論學校的Wi-Fi 問題。

//ITSO:物理限制導致訊號差
為解答疑惑,本報於 9 月 9 日約見資訊科技服務處(ITSO)。ITSO 解釋,部分地區 Wi-Fi 訊號不佳,主要受物理條件限制。以 Atrium 為例,中空樓底設計令無法廣泛安裝無線接入點(AP),只能沿牆邊掛設十多個,並受到外牆美觀、防水層與維修難度等因素掣肘。

至於 CYT 課室的情況,表示由於校園進行裝修工程,部分 AP 被拆走,覆蓋範圍因而受影響,部門事後才得悉。另外,ITSO補充圖書館 LG4 因傢俱更換拆除了 AP,導致 Wi-Fi 在學期初一度轉差,ISTO現正與圖書館合作改善。

//網絡熱點致Wi-Fi頻道干擾
ITSO 續指,干擾亦是影響網速的主因之一。ITSO提到,學校某些部門私下安裝無線AP,或是同學在課室、宿舍、實驗室等地方開啟網絡熱點,都會佔用了學校原先的Wi-Fi 頻道,干擾 eduroam 的訊號,ITSO亦難以控制上述行為。此外,因爲部份同學仍在使用2.4G的Wi-Fi設備,效能相對較差,速度自然偏慢。ISTO亦補充道如果同學移動時遇到Wi-Fi斷線,多是因為同學在兩個AP之間,但電子設備仍在連接較遠的AP。只要重開Wi-Fi,同學便能連上最近的無線AP。

//ITSO從不曾放棄解決任何問題
在會議的尾聲,ITSO部門負責人表示:「歡迎同學如果遇到任何嘅Wi-Fi問題,即時通知ISTO,俾我地可以處理。」他續指ISTO職員有時不便進入學生的使用場地做Wi-Fi test,同學的反映可讓他們更新情況,ITSO重申,他們從不曾放棄解決任何問題。他同時表示,若 Atrium 舉辦大型活動,將考慮與學生會商討加裝流動 AP,提供臨時支援。

同學如需反映 Wi-Fi 問題,可於辦公時間前往 ITSO 辦公室(學術大樓 2021 室,Lift 2),或透過熱線 2358-6200、電郵 [email protected] 聯絡。

測試數據(下載 / 上載 Mbps):
• CYT G009A:0.48 / 5.32
• Atrium:6.81 / 5.35
• LTL:8.75 / 71.7
• Shaw:36.9–53.1 / 33.9–89.8
• Language 課室:29.3–42.1 / 28.9–64.4
• Engineering Commons:45.6–63.6 / 63.8–79.7
• Library:79.7 / 94

文:說好科大故事
圖:

#科大編委

[科大振翅新聞]【樺加沙襲港  科大宿生瘋搶食糧  餐廳超市提早關閉】超強颱風樺加沙襲港,天文台預計於今日(23日)下午2時20分懸掛八號風球,科大校園服務處宣布所有校園店鋪會於今日中午12時20分關閉。宿生和校園住客均提早準備,搶購膠紙、...
23/09/2025

[科大振翅新聞]
【樺加沙襲港 科大宿生瘋搶食糧 餐廳超市提早關閉】

超強颱風樺加沙襲港,天文台預計於今日(23日)下午2時20分懸掛八號風球,科大校園服務處宣布所有校園店鋪會於今日中午12時20分關閉。宿生和校園住客均提早準備,搶購膠紙、食物以渡過暴風。麥當勞近中午時分有逾300人排隊,手機訂餐更提早停止。

熱帶氣旋樺加沙30小時內連升四級,至今日凌晨2時已升級為超強颱風,香港天文台預測中心周圍最高持續風速將升至每小時220公里。

科大校園服務處已宣佈,所有科大店舖將於中午12時20分關閉,包括過往於八號風球期間繼續營業的麥當勞、Can.teen、Fusion和7-11便利店均會提早打烊,以保障僱員及客人安全。

記者於上午11時半至12時到麥當勞觀察,現場有近300人排隊及等候取餐。有學生向記者表示,由11時下單開始等候,近1小時仍未能取餐。

而除LG1飯堂、7-11便利店、Fusion及麥當勞開放至8號風球懸掛前兩小時,其餘餐廳今日全日不營業。

不少居住於宿舍的同學、教職員及其家人、學校各部門均提早準備,搶購皺紋膠紙、杯麵、各類食糧。昨日(22日)早上學生會合作社的皺紋膠紙更一度清空,至下午4時始補貨。

記者觀察,Fusion、7-11便利店及學生會合作社的杯麵均已被搶購一空。記者今日12時到Fusion觀察,杯麵、蔬菜、新鮮肉類、牛奶芝士、急凍飯盒均已售罄,只餘兩個西瓜、數包薯片、飲料、少量粉麵,但仍有不少同學前來選購,有同學選擇購買餅乾、穀物等乾糧,又有人購買大量支裝水。

有同學知道校園各餐廳將會關閉後,大為震驚,她表示自己儲糧只有幾個杯麵,而Fusion大部分食物亦早已售罄,擔心儲備不夠支撐至颱風離開。她隨即與朋友商討是否歸家,但擔心交通不便,最後仍決定留在宿舍。

文:醒後又重睡
攝:颱風速速退
圖:我今天不想做嘢

#科大編委

English version available in comment[科大振翅新聞]【評議會暫准兩學會成為學生會屬會  包括穆斯林會及印尼學生會】評議會第一次緊急會議於9月18日晚上6時48分召開,本次有兩個學會申請歸附並獲得暫准屬會資...
23/09/2025

English version available in comment
[科大振翅新聞]
【評議會暫准兩學會成為學生會屬會 包括穆斯林會及印尼學生會】

評議會第一次緊急會議於9月18日晚上6時48分召開,本次有兩個學會申請歸附並獲得暫准屬會資格將參與接下來舉行的屬會資格選舉,由全體學生會正式會員投票決定是否接納有關屬會正式歸附學生會。包括穆斯林會(Muslim Society)及印尼學生會(Mahasiswa Indonesian Society,MUSTI)出席會議,簡介成立屬會的願景及活動計劃。桌球學會則缺席會議,另有四個學會撤回歸附申請。

經本報記者查詢,有14名評議員在沒有事前通知評議會的情況下缺席會議,只有16名評議員準時參與本次緊急會議。

//穆斯林會:服務逾150信徒 與其他宗教社團一樣追求和平

穆斯林會代表表示,科大目前有來自逾25個國家超過150名穆斯林信徒,希望成為正式屬會以取得更大代表性,獲得正式身份後更方便邀請嘉賓,並提供一個地方讓同學學習穆斯林信仰。

穆斯林會表示,每月將舉行1至2場活動,與同學分享自身文化,例如齋戒、伊斯蘭手繪。另外,穆斯林會亦於每週五進行禮拜、舉行不同義工活動等。被問及會否與其他宗教社團合作,穆斯林會代表指一定會(Definitely)合作,以增加同學的認識。他又強調,穆斯林會與其他宗教社團一樣,追求和平的共同核心價值。(The core message is peace, we chase for the same thing.)

//印尼學生會年度會員只有幹事可以參與

印尼學生會代表表示,申請成為屬會是為了提升科大的文化活力及全球多元性。他又指,印尼學生會早前亦曾與科大學生會國際經濟學商學學生會(AIESEC)及科大學生會棋舍合作舉辦活動。

評議員關注印尼學生會的會員制度是否合規,印尼學生會草擬的憲章內設有「一般會員」(General Membership)及「正式會員」(Full Membrship)。該憲章指,所有持有印尼護照的科大學生均自動成為印尼學生會「一般會員」,而所有「正式會員」均須為該會幹事。各學生會屬會每年均舉行年度會員大會(AGM),以向會員彙報工作及來年計畫,並讓會員提出質詢及意見。印尼學生會憲章提到,AGM只有「正式會員」可以參與,換言之,印尼學生會的「年度會員大會」將只有幹事出席。而憲章最後段落就指出,需經由七成的一般會員參與投票并支持方可解散學會,然而根據《屬會憲章守則》,只有正式會員先有法定投票權,一時引起在場評議員爭議和討論。

評議會最終以全體出席評議員全票通過兩個屬會成立,給予有關學會暫准屬會資格,可預備進入宣傳期及全體學生會會員投票階段。根據有關指引,兩個學會需取得科大學生會至少8%正式會員投票支持,且支持票數大於反對票數,才算正式歸附學生會。

文:好眼瞓
圖:艾東喼雅斯

#科大編委

[科大振翅新聞]【施政報告2025:推行愛國主義教育「红色體驗」維護國家安全 】為求「一國兩制」的實踐行穩致遠、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香港於2021年2月22日落實了“愛國者治港”。實行至今,全港舉辦過各種形式不同的愛國教育活動,給予新一代...
22/09/2025

[科大振翅新聞]
【施政報告2025:推行愛國主義教育「红色體驗」維護國家安全 】

為求「一國兩制」的實踐行穩致遠、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香港於2021年2月22日落實了“愛國者治港”。實行至今,全港舉辦過各種形式不同的愛國教育活動,給予新一代學生愛國及深入了解中華文化的機會。

行政長官李家超於施政報告提及到,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80 周年,除一系列大型紀念活動,展覽、電影及圖書館活動等,政府亦將計劃與深圳內地合作,推廣「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歷史為主題的新研學體驗路線,提供「紅色體驗」以加深市民對香港抗戰歷史的認識。就教育方面,政府計劃設置愛國主義教育設施基地,推廣內地的教育設施,也會與愛國團體建立密切關係,一同舉辦更多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為了將愛國主義融入日常教學,政府亦會改變高中中史及歷史課程框架,迎合愛國主義教育前提。而昔日活動如「心繫家國」、校園大使計劃等亦會沿用並加強舉辦。

此外就文化方面,政府將會打造「中華文化節」和中國通史系列展覽成為品牌項目、推進設立介紹國家發展和成就的博物館及中華文化體驗館,繼續發揮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的角色。(注: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早於2023施政報告中宣布建設,於2024年4月正式成立,常有舉辦中華文化展覽及工作坊等。)

施政報告亦有提及香港實行《國安法》五年,被形容為從「由亂到治」邁向「由治及興」,告別了動盪不安,社會保持安全穩定。翻查過去三年施政報告,較常提及到國家安全風險及社會動盪挑戰,今年則偏重如何長治久安、甚少提及。

文:狸狸狌狌
圖:

#科大編委 #施政報告2025

[科大振翅新聞]【施政報告2025 : 中小學教育新政三管齊下—擴招非本地生、推廣DSE、20億加碼數字教育】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17日)發表2025年度施政報告,就教育政策提出多項新措施,涵蓋擴大非本地學生收生空間、推廣香港中學文憑試(D...
19/09/2025

[科大振翅新聞]
【施政報告2025 : 中小學教育新政三管齊下—擴招非本地生、推廣DSE、20億加碼數字教育】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17日)發表2025年度施政報告,就教育政策提出多項新措施,涵蓋擴大非本地學生收生空間、推廣香港中學文憑試(DSE)的國際認受性及加強辦學規範,以及投放20億元推動中小學數字教育。

//直資中小學可試點增收非本地生//

施政報告提出,在中小學方面,教育局將以試點形式,容許直資學校申請上調班級數目及每班人數,透過學生自資入讀模式,增加取錄持學生簽證的非本地學生。據悉,2024年度共有736名年齡介乎5歲8個月至17歲的非本地學生持簽證來港,就讀私立學校、國際學校或直資學校。

直資學校議會主席陳狄安表示,議會已就有關政策向會員學校了解意向,部分學校初步表示歡迎。他指出,不少直資學校已有照顧非華語及非本地學生的經驗,相信有興趣的學校具備能力應對增收需求。

至於配套問題,陳狄安認為住宿安排最受關注。雖然部分直資學校設有宿舍,可應付短期需求,但他建議政府應與業界商討興建宿舍事宜;若校舍空間足夠,甚至可考慮由政府資助興建宿舍,以應對長遠需要。

政府則強調,新增名額僅供非本地生,不會影響本地學生的入學機會。目前全港約有1700個由直資學校提供的宿位,部分可用作支援新增學生。

//推廣DSE國際認受性 完善監管措施//

施政報告提出,教育局將加大力度在國際及內地教育平台推廣香港中學文憑試(DSE)的認受性,爭取更多海外院校承認成績,為考生開拓更廣闊的升學出路。政府亦正研究推出「國際版DSE」,但具體安排有待進一步檢視。

同時,教育局將嚴厲打擊違規提供DSE課程或「借殼辦學」的行為,並已設立舉報熱線及加強突擊巡查。當局將於今年內制訂《私立學校實務守則》,並於2025/26學年推出「私校名冊」,就校務管理、收費準則及招生宣傳提供指引,以提升私校辦學水平及透明度。至於2026年文憑試自修生的報考資格與安排,亦將進一步明確。

//20億元推動中小學數字教育//

為配合社會數碼轉型,政府將透過優質教育基金預留20億元支援中小學數字教育,並於2026年發表《中小學數字教育藍圖》。藍圖內容包括優化中小學創新科技教育課程、建立人工智能(AI)素養學習架構、將AI教育納入核心課程、加強教師培訓及引入企業資源。

教育局指,本學年至下學年將有40間中小學參與AI教育先導計劃,未來將逐步擴展至超過200間學校。同時,當局將檢視高中數理科課程設置,以加強培養具備科技與數學專長的學生。

政府強調,有關措施將分階段落實,並會與教育界保持緊密溝通,確保政策切合實際需要。施政報告指出,透過擴展收生空間、推動DSE國際認受性及發展數字教育,香港可鞏固作為國際教育樞紐的地位,並為學生創造更廣闊的學習與發展機會。

文:巫字天書
圖:艾東喼雅斯

【施政報告2025:設立部門首長責任制 前公務員:傾向贊成】為進一步強化治理,行政長官李家超於9月17日發表施政報告,宣布將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旨在系統化和制度化部門的主體責任,並加強公務員的評核機制,深化不斷求進的文化。香港現有約17...
18/09/2025

【施政報告2025:設立部門首長責任制 前公務員:傾向贊成】

為進一步強化治理,行政長官李家超於9月17日發表施政報告,宣布將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旨在系統化和制度化部門的主體責任,並加強公務員的評核機制,深化不斷求進的文化。香港現有約17萬公務員,李家超指出,因人數眾多且情況複雜,難免會出現失誤和問題,首要是儘早找出成因並加以補救,以避免個別事件影響市民對所有公務員的負面印象,並對盡職盡責的公務員造成不公。

/設立獨立調查小組 望能有效率解決問題
若部門出現嚴重問題或有跡象顯示事件可能牽涉部門首長,需改善及釐清不足,可能面臨的行政處罰包括警告、譴責、不獲增薪、降級、扣薪或革職。調查將根據問題的嚴重程度分為兩級:第一級為一般性質問題,由部門首長負責調查;第二級為嚴重問題,則由獨立的調查小組負責,該小組獨立於政府,並有權調查任何級別的公務員。調查小組的職能將擴大至涵蓋調查工作,並可邀請專家參與,以確保調查的獨立性與效率。

/政府近年醜聞不斷 責任制成效有待觀察

香港物流處於上月曝出購置冒牌水風波,更引申出部門是次招標是由「物流署署長按既定機制批准」,並非採用雙軌評分制處理投標導致漏洞產生。政府現行招標守則及多份政策文件明確表示「鼓勵」部門在招標時採用評分制,並規定如未有採用,須獲部門首長級人員批准,且在推薦標書報告中須交代不採用的原因。

李強調部門首長問責制不取代現有機制,現時部門首長和公務員亦要問責,問責制是令他們更盡責,能更鼓勵士氣,下級人員只要承擔自己真正犯錯的責任,不會有任何責任推卸給他們,每個人犯錯可能涉及的範圍可能收細,因部門高級官員會主動介入修正。

/前公務員接受本報訪問
本報記者採訪前公務員Leung,他表示會傾向贊成,「是一個政策上的革新,有改變才有推動力去讓有才能的公務員發揮所長,亦獲得晉升機會」,他認為,清晰的責任制度可以促進早期介入,避免問題惡化。雖然這可能增加公務員的壓力,但同時也能激勵他們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
當被問及責任制是否能有效規管時,Leung認為這一制度理論上能提高部門首長的責任感,並使他們更加重視政策的執行及其後果。然而,最終成效仍取決於具體的執行細節和監察機制。他指出,該制度在短期內能提升政府的透明度和問責性,從而改善市民對政府的信任,但政府需持續監察和改進制度,以維持市民的信任。
被問及假若他依然在職的話,面對新制度未必會有即時離職的想法,強調離職牽涉多種因素,不過有機會會因為新制度導致工作壓力增長,「責任再大d,高處不勝寒」,新制度有機會會令部門首長離職,但未必是短期內會發生的事。
最後,Leung提到,如果他仍在職,面對新制度不會立即考慮離職,因為離職涉及多種因素。不過,他認為新制度可能會導致工作壓力增長,「責任再大d,高處不勝寒」,這樣的責任可能會讓某些部門首長選擇離職,但不一定會在短期內發生。

文:清水灣暴躁兔
圖:幾時到我發大財

#科大編委 #施政報告2025

[科大振翅新聞]【2025施政報告:全面推動青年培育 促進人才流動及國際交流】施政報告今日(17日)出爐,為促進青年發展,行政長官李家超推出一系列本地、國內及海外計劃,務求推動產學間人才流動,及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李家超期望青年能有更...
18/09/2025

[科大振翅新聞]
【2025施政報告:全面推動青年培育 促進人才流動及國際交流】

施政報告今日(17日)出爐,為促進青年發展,行政長官李家超推出一系列本地、國內及海外計劃,務求推動產學間人才流動,及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李家超期望青年能有更好發展。

計劃除保留並繼續推展現有計劃,亦推出「連青人網絡」實體互動平台、調解工作坊等,以從多角度裝備本港青年。

政府在柴灣青年廣場和南昌分別推出全新互動青年空間及「連青人網絡」實體互動平台,首階段工程將於年底前完成。而由啟德社區隔離設施改造而成的「青年驛站」旅舍已開始試業,今年內正式開幕。「青年驛站」除了為內地和海外青年人提供經濟實惠的住宿,亦計劃於未來5年營運期內籌辦約100個不同類型具文化、藝術和運動等元素的青年活動。3項措施都促進了國際及、內地及本地青年之間的交流。

為推動本地青少年的國際和內地交流,民青局將繼續推展「民青局青年內地交流資助計劃」和「民青局國際青年交流資助計劃」,鼓勵本地、內地及海外青年互相交流。兩項計劃於2023年開始實施,由青年發展委員會資助,分別為了加強國民身份認同,及提供具深度的國際交流機會。

翻查過往紀錄,「民青局國際青年交流資助計劃」的資助對象主要為大專院校、中小學,及社福機構;而「民青局青年內地交流資助計劃」資助對象則包括大專院校,工商總會,內地各省市在港聯會等。

此外,保安局轄下紀律及輔助部隊的8個青少年制服團隊亦會積極舉辦國際和內地交流活動,增加與國際及內地青年的連繫。

港府亦推出或深化多項計劃,包括「青年人才培養計劃」、「傳媒專題內地實習計劃」、「青年理財教育計劃」、全新調解工作坊,提供更多參與國際組織實習和國際會議的機會,從多角度裝備香港青年,擴闊他們的國際視野及建立大局觀。

港府亦推出或深化多項計劃,包括「青年人才培養計劃」、「傳媒專題內地實習計劃」、「青年理財教育計劃」、全新調解工作坊,提供更多參與國際組織實習和國際會議的機會,從多角度裝備香港青年,擴闊他們的國際視野及建立大局觀。其中,2023年施政報告推出「青年理財教育計劃」,由民青局及投委會合作,去年5月正式啟動,以現有青年宿舍計劃下的5間青年宿舍作試點,為青年提供財務規劃輔導。

文:瘋花血月
圖:我今天不想做嘢

#科大編委 #2025施政報告

Address

Hong Kong

Telephone

+85235211598

Website

https://linktr.ee/hkustsu_eb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會編輯委員會 The Editorial Board, HKUST Students' Union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