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 hk.feature

誌 hk.feature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14/11/2025

【誌Sound |2025 立法會選舉——轉播先加手語翻譯,這樣可以嗎?】

立法會議員江玉歡接受本刊訪問時稱,就算港台轉播時附加手語翻譯,此做法亦不理想,「4年一度,大家講到立法會選舉咁重要,全民參與㗎麻。一般來講,我們立法會大會都有手語傳譯,係咪應該考慮要加返手語翻譯呢。」

龍耳創辦人邵日贊稱,對港台有關安排表示遺憾,就算轉播時加設手語翻譯亦不能接受:「點解有部分人不能去知道這批候選人講什麼,聾人都係選民。如果轉播才加手語,那直播的意義喺邊?港台是政府嘅一部分,咁樣做佢哋應該知道係有違《殘疾人權利公約》。」 #選舉論壇

【預售 START!|《SS2025半年刊》 香港製造 Keep Small Think Big】預售:https://ly.hkfture.com/UrzrG繼年初我們出版首本結集6期E-Magazine內容的《 》後,年底即將推出《 》...
14/11/2025

【預售 START!|《SS2025半年刊》 香港製造 Keep Small Think Big】

預售:https://ly.hkfture.com/UrzrG

繼年初我們出版首本結集6期E-Magazine內容的《 》後,年底即將推出《 》。《誌 HK Feature》每半年回顧一次,檢視我們關注的議題,並探討哪些部分可以發展下去,務求讓讀者看到更完整的報道。總結上一期半年刊,專題之間缺乏連貫性,因此今年在選題上特別強調專題間的關聯性,並以製作一本書的概念來策劃這本「半年刊」。

#為香港製造把脈

《世外》和《九龍城寨》揚威海外,香港品牌看似勢如破竹,但各行各業卻日漸萎縮。香港IP在海外賣得多好也保不住整個工業。記者在日本深入採訪影迷和影評人,拆解《九龍城寨》大熱之謎的同時,亦發現香港製造面對海外競爭對手資金實力懸殊,加上本地市場嚴重萎縮,我們只能「Keep Small Think Big 」,保持靈活性生存下去。

2025年上半年老鋪、主題街逐漸消失,香港面貌快將去蕪存菁。我們一口氣記錄西港城「花布街」、九龍城源茂茶莊、旺角最後上海理髮店、尖沙咀海運戲院和新蒲崗金寶冰廳最後的時光;期間亦製作<肢解主題街>專題,記錄並抽絲剝繭市建局多年來重建主題街時那種留地不留人的鐵腕手段。



仲夏揮手告別社民連的同時,我們亦埋頭苦幹調查位於新田科技城的明朝古墓群。8月揭發事件之後,政府最終宣布將考慮古墓群的歷史價值,這可視為結合報道與民間力量的一次新嘗試。

半年刊亦保留人權報道的部分,這次延續《 #看不見的說話》的討論。記錄了全聾人士廖啟南被拘留100小時的事件,並報道了聾人在傳票案件中手語傳譯所面對的困難。勞工方面,延續去年關於外賣平台假自僱問題的討論,外賣員不僅在這個灰色地帶缺乏保障,受傷後追討權益亦無法獲得法援的幫助,導致工人申索無門。

#失聯猝死

自2024年起,編輯開始注意到「失聯猝死」事件頻生(至少3宗),死者家屬往往在工場發現親人冰冷的屍體。藝術館保安員李錦富之死,揭露了多宗「失聯事件」背後勞工保障制度的徹底崩潰。以李錦富之死為例,家屬連最後的通訊紀錄和閉路電視畫面也無法取得;若工人失聯猝死,僱主只需報告死因為意外,案件便草草結束。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2025  #立法會選舉】選舉論壇「獨家村」首屆直播Cut 手語翻譯 組織:違反《殘疾人權利公約》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於周四(13日)向傳媒表示,政府將向長者中心及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提供一次性2萬元資助,用於下月7日投票當日的相關安...
14/11/2025

【2025 #立法會選舉】
選舉論壇「獨家村」首屆直播Cut 手語翻譯 組織:違反《殘疾人權利公約》

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於周四(13日)向傳媒表示,政府將向長者中心及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提供一次性2萬元資助,用於下月7日投票當日的相關安排,包括安排車輛及工作人員接送有需要的長者、殘疾人士及其照顧者前往票站投票,資金亦可用於增聘人手,以協助有需要人士。

政府一邊「加碼」宣傳呼籲市民投票,但選舉的透明度卻遭受質疑。

踏入11月,政府各部門總動員宣傳12月7投票日,民眾亦希望更了解各候選人的主張,但我們收到讀者投訴,由港台主辦的「愛國者同心治港」立法會選舉論壇直播時首次取消手語及英語即時翻譯,令聾人與外籍人士無法及時獲取選舉資訊。

周四(13日),記者以市民身分致電港台查詢,職員指往後的選舉論壇均不會安排即時翻譯,記者稱此安排會令聾人或外籍人士不便,職員僅稱「會跟同事建議返(加設手語傳譯)」。港台回應本刊查詢指,「論壇的安排是先作現場直播,再經後期製作的方式在論壇上加入手語傳譯和英語字幕並於重溫節目上播放,讓市民大眾包括失聰及外籍人士都可了解各候選人的情況從而作出投票選擇。」

立法會議員江玉歡接受本刊訪問時稱,就算港台轉播時附加手語翻譯,此做法亦不理想,「4年一度,大家講到立法會選舉咁重要,全民參與㗎麻。一般來講,我們立法會大會都有手語翻譯,係咪應該考慮要加返手語翻譯呢。」

龍耳創辦人邵日贊稱,對港台有關安排表示遺憾,就算轉播時加設手語翻譯亦不能接受:「點解有部分人不能去知道這批候選人講什麼,聾人都係選民。如果轉播才加手語,咁直播嘅意義喺邊?港台是政府嘅一部分,咁樣做佢哋應該知道係有違《殘疾人權利公約》。」根據《殘疾人權利公約》第21條,聾人有獲得信息的權利。

各大傳媒引述消息指,政府首次舉辦39場選舉論,候選人被「指示」不要赴其他傳媒舉辦的選舉論壇,令官辦論壇變成「獨家村」。而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周五(14 日)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由官方或傳媒舉辦論壇兩者沒有分別,又指「政府舉辦、傳媒到場採訪」的做法更有效率。

【支持獨立報道 |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65(輕量電子會員) / $90(電子會員) / $135(紙本會員)
∎ 每月訂閱《誌 HK Feature》:https://hkfeature.com/加入會員

【 |今晚打老虎 一條氣搏到盡Let’s Come Together ——  #波台黐線佬 】全集:https://apple.co/46kejYJ亞洲球王李惠堂的故事近日被搬上舞台,港足歷史重現於舞台劇《頂頭鎚》,讓我們了解港隊昔日風光。...
14/11/2025

【 |今晚打老虎 一條氣搏到盡
Let’s Come Together —— #波台黐線佬 】

全集:https://apple.co/46kejYJ

亞洲球王李惠堂的故事近日被搬上舞台,港足歷史重現於舞台劇《頂頭鎚》,讓我們了解港隊昔日風光。香港足球隊是滄桑的名字,這名字今年可以吸引4萬5千名球迷坐爆啟德主場館,而且,它又再次引起討論——「香港足球隊」從何而來?港隊精神是什麼?

港隊成員經歷代表中華民國,七十年初改為只可以代表香港,亦曾經實行本土政策,港隊起用全華班,成績一落千丈;2009年東亞盃決賽主場險勝日本奪冠,港足再次重視青訓,但其後足總推行的鳳凰計劃不濟。當港隊的成績徘徊低谷之際,2015年中港大戰激起港人鬥心,香港人入場撐港隊成為一種身分和精神。

十年來,波台黐線佬是球場內聲嘶力竭的球迷會之一。港隊愈拼勁,黐線佬就愈黐線。他們如何看現今的港隊球迷的文化?今次請來波台黐線佬成員分享。

一切由十年前的中港大戰「海報風波」講起⋯⋯

(全文字紀錄將刊載於2025SS01半年刊)

【支持獨立報道 |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65(輕量電子會員) / $90(電子會員) / $135(紙本會員)
∎ 每月訂閱《誌 HK Feature》:https://hkfeature.com/加入會員

【 #太古工會|罷工總結——今時唔同往日 工會新方向】全文:https://ly.hkfture.com/EotEp (Bio Link)太古可口可樂廠一名司機在泊車時倒車釀成傷人意外,公司無理解僱了該名身兼工會理事的司機。太古飲料(香港)...
14/11/2025

【 #太古工會|罷工總結——今時唔同往日 工會新方向】

全文:https://ly.hkfture.com/EotEp (Bio Link)

太古可口可樂廠一名司機在泊車時倒車釀成傷人意外,公司無理解僱了該名身兼工會理事的司機。太古飲料(香港)職工總會(下稱:太古工會)隨即發起約180名工人的罷工行動,這是後疫情以來最大規模的工業行動。結果,罷工不到一天便促成公司與工會展開談判,最終太古撤回解僱決定,工人亦重返工作崗位。

太古工會接受本刊訪問時透露,今次成功的關鍵在於工人上下一心,工會內部亦齊心,「工會內部少一把建議嘅聲音、工友行少一步都唔得」。近年工會頻頻受到打壓,且被誣指與對抗和國安扯上關連,這些「莫須有」的罪名使工人對工會卻步。他們希望藉著今次的行動,讓工人明白工會的意義在於搭起僱主與僱員之間的溝通橋樑,而非搞對抗,「工會與公司是同舟共濟,而不是要整沉條船。」

工會副會長阿龍指出,2021年一次罷工為銷售員爭取權益,當時有9成、約三十多名推銷員參與,罷工持續超過一星期,雙方處於拉踞狀態;而此次參與罷工的前線員工佔整體車隊7成。阿龍估計,前線員工的罷工足以直接影響公司利益,也證明只要工人團結起來,有助加快管理層與員工坐上談判桌解決問題。

採訪 / 陳叻

【支持獨立報道 |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65(輕量電子會員) / $90(電子會員) / $135(紙本會員)
∎ 每月訂閱《誌 HK Feature》:https://hkfeature.com/加入會員

【 #外傭「 #月經貧窮」不是欠缺衛生巾咁簡單!】全文:https://ly.hkfture.com/YGycz國際培幼會發表全港首份《香港月經貧窮現況分析》研究,指出每10名香港女性便有一名處於月經貧窮。為延續社會對月經貧窮的討論,Fre...
11/11/2025

【 #外傭「 #月經貧窮」不是欠缺衛生巾咁簡單!】

全文:https://ly.hkfture.com/YGycz

國際培幼會發表全港首份《香港月經貧窮現況分析》研究,指出每10名香港女性便有一名處於月經貧窮。為延續社會對月經貧窮的討論,Free Periods Hong Kong (FPHK)於11月2日舉行了《香港外籍家庭傭工與月經貧窮問卷調查》分享會,並邀請兩位外傭分享月經貧窮如何影響她們的生活。

「大姨媽」、「那個」、「鯊魚週」⋯⋯全世界不論是民風開放或保守的國家,不少女士均以暗號稱呼每月也會在女人身上發生的事。均以暗號稱呼每月也會在女人身上發生的事。當月經在社會上仍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如何讓活在文化和語言差異的外傭們,可以獲得適當的月經資訊以及有權利使用合適的月經用品?

月經貧窮是全球性問題。根據世界銀行2021年的統計數據,全球約有5億人正面對月經貧窮的困境。來自印尼的Anik表示,不少印尼外傭只懂基本的廣東話,語言障礙使她們難以向僱主表達在月經上的需要。語言以外,印尼作為以穆斯林為主的國家,月經在宗教文化中被視為不潔之事。即使來到香港,她們在同鄉間亦很少談論月經,導致相關資訊難以在群體中流通。

Anik有一位朋友曾持續一年月經量遠超正常,有時因血量過多,她們選擇在廁所逗留半小時至1小時亦沒有正視問題。後來她確診癌症時已為時過晚,最終不幸離世。Anik 認為月經與女性整體健康有很大關係,但很多女性因文化與語言隔閡,無法獲得相關資訊,容易忌諱疾病而延誤治療。

「月經貧窮並不只是我給你月經用品,便可以解決所有問題。」Zoe表示,不少月經用品對大眾,尤其是外傭來說,仍是陌生的,她們未必懂得如何正確使用這些產品,因此單純捐贈用品並不足夠。

社會需要營造一個文化環境,讓外傭能自在地分享自己在月經方面的需求與挑戰;對外傭及香港人而言,月經教育同樣非常重要。

採訪、攝影 / 歐姵延

【支持獨立報道 |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65(輕量電子會員) / $90(電子會員) / $135(紙本會員)
∎ 每月訂閱《誌 HK Feature》:https://hkfeature.com/加入會員

【投稿| #國際食品勞聯 評  #麥當勞 職場欺凌:「共融與尊重」不止體現在招聘,還需提供安全與穩定的工作環境】全文:https://ly.hkfture.com/NfaVT (文章附英文版本)社會上每位有良知的大眾,對香港麥當勞發生懷疑殘...
11/11/2025

【投稿| #國際食品勞聯 評 #麥當勞 職場欺凌:「共融與尊重」不止體現在招聘,還需提供安全與穩定的工作環境】

全文:https://ly.hkfture.com/NfaVT (文章附英文版本)

社會上每位有良知的大眾,對香港麥當勞發生懷疑殘疾僱員被欺凌的事件均感到震驚、憤怒與失望。而諷刺的是,有良知的公眾人士正是麥當勞香港希望透過聘請殘疾人士來取悅的對象。這項聘用政策原本旨在提升公司的公眾形象,以增加品牌價值;然而,如今有關職場欺凌與不當對待殘疾員工的報道,卻令麥當勞的聲譽受損。而公司往往只著眼於修補形象受損的表面問題,卻不願面對問題的根源並作出解決。

若將唐氏綜合症員工指派只去清潔廁所或搬運垃圾,為求令他們「不被看見」、減少與社會人士及同事的互動,這與原先的目標完全背道而馳。若員工一直被安排在這些「隱蔽」的工作,又如何令他們融入社會、建立自信、培養自尊與學習技能?

像麥當勞推行多元共融的聘用政策的公司,但另一方面卻缺乏落實「共融與尊重」的工作制度及承諾。我們不禁懷疑企業形象與品牌價值的提升,是否局限於在「聘用」的階段,而不是強調在實際的「就業過程」及「職場當中」。

事實上,管理層與主管在溝通與工作管理上的技能,本身就是企業社會承諾與社會投資的一部分,它們確保企業對多元共融的承諾是真誠的,而非只是淪為一場公關表演。若企業將重要的社會責任視作為一種廣告或品牌宣傳手段,那不單是虛偽,更是一種危險。

【支持獨立報道 |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65(輕量電子會員) / $90(電子會員) / $135(紙本會員)
∎ 每月訂閱《誌 HK Feature》:https://hkfeature.com/加入會員

【 #誌文化|日本野豬 02|淺談莊梅岩劇作移植日本的意義】(*日本《野豬》專題原文刊於  #會員電子書 E-Magazine ISSUE 19)「《野豬》是寫於2011年,當時是寫一個預言,沒想過故事那麼快便實現,而且現在是更超前了⋯⋯」...
10/11/2025

【 #誌文化|日本野豬 02|淺談莊梅岩劇作移植日本的意義】

(*日本《野豬》專題原文刊於 #會員電子書 E-Magazine ISSUE 19)

「《野豬》是寫於2011年,當時是寫一個預言,沒想過故事那麼快便實現,而且現在是更超前了⋯⋯」,莊梅岩在文學座慨嘆道。

《野豬》沒有時代的背景,但劇中追求新聞自由的糾結,卻十分切合現今的日本社會。導演Indi Chan說:「可能是文學座多年來的傳統,他們揀選的劇本要切合時代,令我們(導演)不知不覺朝着方向選劇本。而我覺得,劇本與文學有所不同。劇本是記載着古人的記憶,舞台上的劇作是可以穿越時代的。」

最奇妙的是,一個來自香港的劇目《野豬》,對白氣勢磅礡、滔滔不絕,Indi Chan和莊梅梅不約而同覺得用日文讀出來更有氣勢,而Indi Chan也覺得劇中描述阮文山和Johnny的師徒關係,那種崇拜已久的對象突然幻想破滅的失望,在重視輩份的日本社會,日本人會有更深的感受。

Indi Chan作為劇本的導演,也是由原著翻譯成日文對白的譯者,她發現莊梅岩的劇作比起歐美的劇本,情感上與日本貼近一些,「莊梅岩的劇作較生活化,所以我們也翻譯講述性侵的《法吻》和同性戀的《我們最快樂》。(收錄於《あの時代をいきた》莊梅岩戲曲集)」。

【支持獨立報道 |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65(輕量電子會員) / $90(電子會員) / $135(紙本會員)
∎ 每月訂閱《誌 HK Feature》:https://hkfeature.com/加入會員

【 #誌文化|直擊日本野豬 01 |靜聽日本《 #野豬》的哮聲:真相是無得bargain!】(*日本《野豬》專題原文刊於  #會員電子書 E-Magazine ISSUE 19)「熊出沒注意!」這句話過去貼在車尾或許只作裝飾,然而如今卻讓日...
10/11/2025

【 #誌文化|直擊日本野豬 01
|靜聽日本《 #野豬》的哮聲:真相是無得bargain!】

(*日本《野豬》專題原文刊於 #會員電子書 E-Magazine ISSUE 19)

「熊出沒注意!」這句話過去貼在車尾或許只作裝飾,然而如今卻讓日本城市居民胆跳心驚,因為熊已潛伏於城,而野豬也橫行街頭。新任首相正研究允許日本警察配備步槍,頃刻間日本已變得不一樣。

兩年月前,香港劇作家 #莊梅岩 劇作《野豬》搬到歷史悠久的文學座上演,演員們跟日本記者交流,了解日本的新聞自由,讓日本「野豬」在四面台肆意咆吼。記者在現場找到《野豬》導演和演員訪問。

「Johnny:NO 木訥唔會同意!如果木訥想用呢啲嘢bargain一早做咗!佢冇咁做係因為佢知道真相係冇得bargain。」— 《野豬》

飾演 Johnny的 #山森大輔 向《誌 HK Feature》表示,接到劇本之前到訪香港,了解香港人的語速和文化,及後在導演Indi Chan安排下接觸日本記者,他才發現這世界已不再一樣:「他們跟我們說,(日本)新聞機構不斷作出自我審查,很多報道被上司阻止刊登,新聞部門甚至開一個LINE Group,告訴大家什麼新聞不能上架,一些政治風險、(預計)稍為會激怒政府的新聞統統不能發表。」

飾演阮文山的 #清水明彥,發現記者與演員一種共同性——要讓公眾知道真相。「那怕真相被掩蓋,記者總是很想披露出來。你可以看到,阮文山無論作出如何重大的改變,他亦貫徹始終,為的是公眾,我是抱著「阮文山的信念」去演的,但觀眾看到的阮文山已經是一個變了節的人了。」

上演21場《野豬》之後,當地文化界一致好評,對《野豬》甚有共鳴。導演Indi Chan:「看社交媒體的反應,觀眾特別是Karrie一角很有共鳴,可能不少日本人抱著『我只是想生存』的心態」。

飾演Karrie的 #下池沙知 覺得,很多日本人像Karrie,沒有危險感,只要滿足基本物質層生活,哪怕「完美城市」有多大禍害,也可以置之不顧:「因為今次是四面台,我可以近距離感受觀眾的情緒,很多觀眾一臉狐疑凝著她的表演,眼神好像對我說:Karrie做什麼?說話那麼奇怪的?這種「不知」和割裂反而令我感到震驚,原來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已變成豬,我在演Karrie一角,有點心寒。」

想看更多內容,請訂閱我們!

【支持獨立報道 |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65(輕量電子會員) / $90(電子會員) / $135(紙本會員)
∎ 每月訂閱《誌 HK Feature》:https://hkfeature.com/加入會員

08/11/2025

【 #誌文化|紀錄片導演藤野知明與姐姐困於 #愛的家鎖 ⋯⋯】

專訪全文:https://ly.hkfture.com/nelrS

「我當時的決定,真的是最好的嗎?」長達二十多年的家庭紀錄,姊姊的精神病,對於藤野知明仍留下很多疑問。

採訪 / 何阿嵐
翻譯、編輯 / 關震海 .hkjournalist_

【 #職場欺凌| 醫院職工遇欺凌投訴所面對的3面高牆】全文:https://ly.hkfture.com/wUdTa2023年5月,遭受言論欺凌的阿樺向勞工處申報工傷,至12月勞工處書面回覆她,指無法確定欺凌事件與事主病況的因果關係,醫管局...
07/11/2025

【 #職場欺凌| 醫院職工遇欺凌投訴所面對的3面高牆】

全文:https://ly.hkfture.com/wUdTa

2023年5月,遭受言論欺凌的阿樺向勞工處申報工傷,至12月勞工處書面回覆她,指無法確定欺凌事件與事主病況的因果關係,醫管局亦拒絕承認工傷。因在2023年6月已用盡有薪病假,她只能繼續放無薪假至2024年3月始能復工。

復工首天,7名部門上級先後找阿樺到辦公室傾談,但並無向她交代過如何處理事件,而其他同事更告知她A一直留在原來崗位沒有處理;有一天,她到不同樓層送文件時,無意間碰見A,當下立刻讓她情緒崩潰,又被送往急症室。

阿樺再次向上司要求處理事件,但上司卻一直指事件已處理,並因私隱問題而無法向她透露處理過程。其後,她得知醫管局有內部投訴機制,遂向人事部嘗試取得內部投訴政策內容,但她指人事部以「文件太多」為理由拒絕提供,直至4個月後才獲與性騷擾及暴力投訴的相關章節副本。

2024年9月,阿樺向上司遞交手寫信,正式作出性騷擾投訴申請,經多次會面後,醫管局回覆她指已處理事件。事件發生後兩年,即2025年4月,A被調職,阿樺6月亦回到病房工作,「對於我來說是個心結,(醫管局)他們是在欺壓我,因為我是低層人士而不被理會。」

【支持獨立報道 |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65(輕量電子會員) / $90(電子會員) / $135(紙本會員)
∎ 每月訂閱《誌 HK Feature》:https://hkfeature.com/加入會員

【 #職場欺凌| 病房助理遭同事言語性騷擾,在醫院受到什麼待遇?】全文:https://ly.hkfture.com/wUdTa繼追蹤報道麥當奴職場欺凌事件,本刊記者亦收到有關醫管局職員的投訴,病房助理阿樺(化名)被女同事瘋狂言語欺凌之後,...
07/11/2025

【 #職場欺凌| 病房助理遭同事言語性騷擾,在醫院受到什麼待遇?】

全文:https://ly.hkfture.com/wUdTa

繼追蹤報道麥當奴職場欺凌事件,本刊記者亦收到有關醫管局職員的投訴,病房助理阿樺(化名)被女同事瘋狂言語欺凌之後,身體不適停工一年,她沒料到返回醫院工作首天,欺凌者竟在原來崗位若無其事與她一起共事,「見到她,我精神崩潰,爆喊,整個人在抖震,工作不了。」阿樺向上司要求處理事件,上司卻說事件「已處理」。

在醫管局龐大的機構,「冷處理」員工投訴的個案不只阿樺。二十多年前,韋姐(化名)曾被醫院指控盜竊,儘管已證實清白,但局方一直沒有為她更正,令她一直蒙受盜竊之冤。本刊翻查資料,醫管局曾向立法會透露有三層投訴及上訴機制,但這些年有多少欺凌個案成立?協助欺凌個案的香港基督教工業委員會項目幹事林凱汶表示,醫管局多年來冷處理事件,亦沒有檢討投訴機制,令欺凌情況沒有得到改善。

採訪 / 劉彥汶

【支持獨立報道 |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65(輕量電子會員) / $90(電子會員) / $135(紙本會員)
∎ 每月訂閱《誌 HK Feature》:https://hkfeature.com/加入會員

Address

Hong Kong

Telephone

+85266076147

Website

https://hkfeaturemalls.com/,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8%AA%8C-podcast/id179631846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誌 hk.feature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誌 hk.feature:

Share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每一個地方也有屬於它的誌,每個專題記者也有他關心的本土專題。專心記錄本土的專題,在地採訪,疏理香港歷史,做一本屬於香港人的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