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 hk.feature

誌 hk.feature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 #誌文化|回到百年前 當王爾德愛上美少男仍是罪】全文:https://ly.hkfture.com/OdZgu當《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在立法會討論得鬧哄哄,在本月底至下月初一套與同性伴侶合法性有關的話劇亦即將在首演12年之後重演。《猥...
18/08/2025

【 #誌文化|回到百年前 當王爾德愛上美少男仍是罪】

全文:https://ly.hkfture.com/OdZgu

當《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在立法會討論得鬧哄哄,在本月底至下月初一套與同性伴侶合法性有關的話劇亦即將在首演12年之後重演。

《猥褻——三審王爾德》導演胡海輝一再強調,這套戲完全不是衝著政府幹。胡稱《猥》劇早在一兩年前規劃,但也不諱言作出重演決定確與現今世道及社會情況有點相連,只是沒想過會碰上這個法例草案的時機。「你只能說世界無進步,因為《猥》劇所述的法庭案件審訊是發生在一八九幾年,為何戲中有些東西在今天仍然relevent(相關)?」

回到1890年的時代,文學家王爾德盛名如日中天,作品震撼文壇。一個已婚人夫,卻遇上美少年道格拉斯便神魂顛倒,墮入愛河。道格拉斯的父親宣稱王爾德犯「雞姦罪」(雞姦即男性肛交罪),王爾德憤然控告他誹謗,但事件一再發展下去,王爾德竟反變被告,最後更鋃鐺入獄,事件震撼社會。一場同志戀、一場官司,令一位大文豪的家庭、事業和人生毀於一旦。 

留在犯人欄表明心志的王爾德,隔12年後在台上重現他的勇氣,引發深思——選擇「合法」愛一個人,香港人應否「袋住先」嗎?

採訪 / 梁寶華

【支持獨立報道 |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65(輕量電子會員) / $90(電子會員) / $135(紙本會員)
∎ 每月訂閱《誌 HK Feature》:https://hkfeature.com/加入會員
∎ 支持《誌 HK Feature》在地採訪:https://hkfeature.com/support

17/08/2025

【 #誌影像|調查新田鄧氏明朝墓葬群】

全文:https://ly.hkfture.com/gtydm

上周五,誌HK Feature刊出政府為發展新田科技城下令鄧氏明朝古墳遷出原地,新聞獲得公眾關注。發展局向本刊指,需要實地考察,最快周五(22日)回覆;而記者亦找到墓主,鄧生指希望保留原墓,可是⋯⋯ (留意《誌HK Feature》後續報道)

採訪 / 關震海、劉彥汶

【支持獨立報道 |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65(輕量電子會員) / $90(電子會員) / $135(紙本會員)
∎ 每月訂閱《誌 HK Feature》:https://hkfeature.com/加入會員
∎ 支持《誌 HK Feature》在地採訪:https://hkfeature.com/support

【封面故事|  #科技城「掃墓」無通知原居民 村長:我哋700年歷史,政府唔識我哋咩?】全文:https://ly.hkfture.com/gtydm《誌 HK Feature》記者據該墓群的其碑文所刻,鄧氏生於明朝嘉靖年間(1522-15...
15/08/2025

【封面故事| #科技城「掃墓」無通知原居民 村長:我哋700年歷史,政府唔識我哋咩?】

全文:https://ly.hkfture.com/gtydm

《誌 HK Feature》記者據該墓群的其碑文所刻,鄧氏生於明朝嘉靖年間(1522-1566年),於崇禎十年(1637年)離世,其名從拙、樵峰,與粉嶺龍躍頭鄧氏的族譜第十二世所記載的資料不謀而合,而族譜標註樵峰與第四、五子葬於「新田米埔地形劍地」。據悉,此墓屬於鄧松嶺的支流。

本刊聯絡龍躍頭村長鄧根年,鄧回應指「從未去過新田拜太公」,不知新田有鄧氏墳墓,但他強調如果此為龍躍頭鄧氏的墓,「收地循正途,應該要搵我哋,我哋700年歷史,唔通佢(政府)唔識龍躍頭咩?」鄧根年向本刊索取資料,將有關訊息通知村民。

報道刊出2小時後,鄧村長致電記者,承認此為龍躍頭的「分房」之墓,村民正在處理中,並向本刊表示感謝告知。

【支持獨立報道 |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65(輕量電子會員) / $90(電子會員) / $135(紙本會員)
∎ 每月訂閱《誌 HK Feature》:https://hkfeature.com/加入會員
∎ 支持《誌 HK Feature》在地採訪:https://hkfeature.com/support

【封面故事 | #獨家  #科技城「掃墓」 掃走至今最完整的明朝墓群】全文:https://ly.hkfture.com/gtydm近日有市民告知本刊,於新落成「新田部屋」旁山坡,發現四方形、一字排開的明朝古墓群,碑上清楚刻有「皇明崇禎」標...
15/08/2025

【封面故事 | #獨家 #科技城「掃墓」 掃走至今最完整的明朝墓群】

全文:https://ly.hkfture.com/gtydm

近日有市民告知本刊,於新落成「新田部屋」旁山坡,發現四方形、一字排開的明朝古墓群,碑上清楚刻有「皇明崇禎」標示朝代,但現場所見,多個墓頭貼滿因「新田科技城發展計劃」而需徵用土地,並需於10月31日前遷移的政府告示,估計古墓將被移走。

研究墓葬的文獻專家梁基永接受本刊訪問時指出,新田古墓是香港唯一保存得最好、規範最大的明朝墓群,若古墓遭受破壞或不作原碑遷走,將是香港歷史一大損失。

採訪 / 關震海、劉彥汶

【支持獨立報道 |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65(輕量電子會員) / $90(電子會員) / $135(紙本會員)
∎ 每月訂閱《誌 HK Feature》:https://hkfeature.com/joinus
∎ 支持《誌 HK Feature》在地採訪:https://hkfeature.com/support

【E-Magazine ISSUE 17 封面故事|新田科技城掃走明朝墓群】會員下載連結:https://ly.hkfture.com/zClds編者話 來一場時代漫步剛好六、七月正值多間老店結業,在這些告別月,不論編、寫、拍攝,已感到情緒...
15/08/2025

【E-Magazine ISSUE 17 封面故事|新田科技城掃走明朝墓群】

會員下載連結:https://ly.hkfture.com/zClds

編者話 來一場時代漫步

剛好六、七月正值多間老店結業,在這些告別月,不論編、寫、拍攝,已感到情緒疲倦。怎料到梁兄告知的明朝古墓,也同樣要面臨遷拆。生死之間,原來都是殊途同歸。

政府迅雷不及掩耳在各墳頭貼告示,起用《土地收回條例》,要求10月31日前遷移古墓,以完成新田科技城的偉業。鄧氏祖先可能料不到「新田米埔地形劍地」乃荒蕪之地,捱過明清兩朝、英國殖民地、二戰淪陷,就是敵不過特首李家超要移平「劍地」建科技城。

無心插柳,何阿嵐訪問《香港字二百年》作者翁秀梅,將我們帶到百多年前「香港字」年代,當年每個「香港字」也在影響全世界⋯⋯今期E-Magazine帶讀者來一次時代漫步,終點回到2025年,在聾人傳票訴訟法庭看看香港司法制度對「他者」的看法。

主編 關震海

【支持獨立報道 |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65(輕量電子會員) / $90(電子會員) / $135(紙本會員)
∎ 每月訂閱《誌 HK Feature》:https://hkfeature.com/joinus
∎ 支持《誌 HK Feature》在地採訪:https://hkfeature.com/support

14/08/2025

【封面故事|李錦富的最後一鐘——失聯時間?倒於「43號鐘」?巡邏路線?】

誌 HKfeature 團隊聯同實習記者一同調查保安李錦富死亡事件。報道中一再強調的「失聯時間」,是指單獨工作時,主管或下屬完全失聯的情況。如果不知平日的工作情況,「失聯時間」根本無從調查。奇怪的是,中國海外並沒有回覆法援署的提問,但法援署卻向死者家屬說需要證明死者在工作期間出現「外在因素」才有勝訴?

一個保安替公司巡邏,工作期間昏倒,連基本資料也欠奉,何來證明?

香港今日一條人命,並不是我們翻開報紙便可以看得見。

【E-Magazine封面故事|保安李錦富之死續.遺孀尋真相 憶夫成病】全文:https://ly.hkfture.com/mDrBk富哥出事之後,琼姐心如刀割,口中唸著「香港的法律,我真的不懂⋯⋯」,四出找幫手,十分無助。有區議員建議她到...
14/08/2025

【E-Magazine封面故事|保安李錦富之死續.遺孀尋真相 憶夫成病】

全文:https://ly.hkfture.com/mDrBk

富哥出事之後,琼姐心如刀割,口中唸著「香港的法律,我真的不懂⋯⋯」,四出找幫手,十分無助。有區議員建議她到高等法院找義務法律援助,她想亦不想便趕到高等法院,一見律師便撲上前問:可否幫我丈夫取個公道?其後區議員的法律顧問向她大潑冷水,指沒有證據顯示中國海外「疏忽」,官司並無勝數。她不想丈夫死得不明不白,追問基本資料如事發的閉路電視、巡邏時間等,卻處處碰壁。她開始失眠,患情緒病,需要定時見醫生和社工。

「富哥為人幽默,好樂觀,煮嘢好好食,成家嘅餸都係佢煮⋯⋯」,現在兩個兒子長大,廚房依舊,琼姐卻變成一人大廚,自己煮菜自己食,家中一物一事、丈夫的一舉一動也在腦海浮現。直至有一日,丈夫報夢,令她稍為釋懷:「我先生晚上告訴我:『叫我好好保重,照顧兩個兒子』」,說著說著,琼姐又哽咽起來,這一年來淚還未流乾。

丈夫死忌當日她致電給其中一位經理問清楚,對方不聽電話;另一位經理知悉傳媒查詢之後亦立即致電琼姐,勸她「往前看」。琼姐向記者說,她半生人沒有離開過富哥,如果逝者是他們其中一位親人,反問他們如何「往前看」?

採訪 / 關震海

【支持獨立報道 |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65(輕量電子會員) / $90(電子會員) / $135(紙本會員)
∎ 每月訂閱《誌 HK Feature》:https://hkfeature.com/joinus
∎ 支持《誌 HK Feature》在地採訪:https://hkfeature.com/support

【E-Magazine封面故事|夜更保安未能打「最後一鐘」 昏倒送院一個月亡 遺孀質疑公司疏忽】報道 : https://ly.hkfture.com/yFKtJ至親工作期間昏倒,基本資料全然不知⋯⋯公道往哪裡尋?這是一宗未曾報道的保安死亡...
13/08/2025

【E-Magazine封面故事|夜更保安未能打「最後一鐘」 昏倒送院一個月亡 遺孀質疑公司疏忽】

報道 : https://ly.hkfture.com/yFKtJ

至親工作期間昏倒,基本資料全然不知⋯⋯公道往哪裡尋?
這是一宗未曾報道的保安死亡事件。

去年(2024年)6月,香港藝術館一名66歲的夜更保安員 #李錦富,凌晨巡邏至最後一個地點前昏倒,心臟停頓29分鐘,一個月後不幸離世。綜合本刊調查資料所得,保安室與李錦富失聯約半小時,但一年間他的僱主中國海外物業服務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外」)並沒有交待事發時的閉路電視、死者的巡邏路線、次數、地點與時間。

意外發生在哪裡?「中國海外」僅回覆法律援助署(下稱:法援署)李錦富發生於梳士巴利道的「43號鐘」 ,而行內俗語「鐘」,即巡邏簽到的地點。縱使家屬想控告僱主疏忽,以致李錦富延遲搶救,但死者妻子陳琼連基本的資料也不獲告知。

「中國海外」回覆本刊指李錦富於凌晨2時50分完成「打鐘」後失聯;「中國海外」又指基於保安理由,不會透露監控範圍。

富哥出事後的一年間,死者妻子琼姐東奔西撲,四出尋求丈夫出事經過與地點。《誌 HK Feature》與家屬一起追問僱主「中國海外」⋯⋯

採訪/關震海、歐姵延

#失聯工人 #中國海外 #工權會 #法援署 #保安 #李錦富

【支持獨立報道 |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65(輕量電子會員) / $90(電子會員) / $135(紙本會員)
∎ 每月訂閱《誌 HK Feature》:https://hkfeature.com/joinus
∎ 支持《誌 HK Feature》在地採訪:https://hkfeature.com/support

【請廣傳!香港人須知:下載一張手語傳譯申請書、保障聾人/弱聽人士權利】早前刊出聾人傳票訴訟的情況( https://ly.hkfture.com/keBGM ),報道中其中一個情節印象深刻,當郭小姐走到粉嶺裁判院的一樓辦公室,我們查詢:如果...
13/08/2025

【請廣傳!香港人須知:下載一張手語傳譯申請書、保障聾人/弱聽人士權利】

早前刊出聾人傳票訴訟的情況( https://ly.hkfture.com/keBGM ),報道中其中一個情節印象深刻,當郭小姐走到粉嶺裁判院的一樓辦公室,我們查詢:如果沒有懂手語的健聽人士幫忙,那郭小姐便一直坐在法庭而缺席,該名職員聳一聳肩說:「係啊,唯有係咁。」

原來,一名聾人去到沒有手語傳譯的法庭應訊,她/他的下場就是「唯有係咁」!?不想這樣,真正促進聾健司法平等的方法,是下載申請手語傳譯員的申請表:https://www.judiciary.hk/zh/court_services_facilities/form_disability.html

平機會回覆本刊指:「平機會將會繼續向各界人士,包括法律工作者和參與司法程序人士推廣《指引》,促進與聾人和聽障人士的有效溝通。」並未有回應本刊以下提問:司法制度驅趕懂手語傳譯的聾人朋友出庭,該決定是否違反《條例》?

【支持獨立報道 |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65(輕量電子會員) / $90(電子會員) / $135(紙本會員)
∎ 每月訂閱《誌 HK Feature》:https://hkfeature.com/joinus
∎ 支持《誌 HK Feature》在地採訪:https://hkfeature.com/support

【台片被禁|誰決定「民國」成為香港戲院禁詞?】《誌 HK Feature》於去年完成<香港放戲>專題,當中探討《港區國安法》成立以來多齣電影不獲准映證,以及經政府建議修改後才獲准映證的電影。近日台片《 #我家的事》因拒絕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
12/08/2025

【台片被禁|誰決定「民國」成為香港戲院禁詞?】

《誌 HK Feature》於去年完成<香港放戲>專題,當中探討《港區國安法》成立以來多齣電影不獲准映證,以及經政府建議修改後才獲准映證的電影。

近日台片《 #我家的事》因拒絕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電檢處)對「民國」一詞的修改要求而取消放映,成為《國安法》成立後第7齣被禁播的台灣電影。

製作<香港放戲>期間,我們訪問了一名前「電影檢查顧問小組」委員K,他說2020年之後,委員由六七十人的編制大幅增加,本刊發現2025年一共有300名委員。首半年開拍香港電影數目不足五部;2020年至今至少27間戲院停業或結業,電檢處的委員數目卻逆市不減反升。

委員K透露,一部電影送檢,電檢處分給不同的委員檢視,倘若委員發現有問題,會向處方作出建議,而遞上建議的內容,各自委員不知道其內容,每一個建議恍如一間密室,只有電檢處才知道。至於,誰提出修改「民國」一詞?按理,299名委員是全然不知道。

K坦言,電檢處委任公眾進入委員會,原意是希望審查的制度回歸公眾,希望有貼地的建議,奈何他當過電檢處委員才知道該制度並不透明,「做交通督導委員會,都會知道誰曾建議在這裡建交通燈,但現在誰建議這齣電影作出修改,是無從得知⋯⋯」。

有業界人士擔心,倘若《我家的事》的「民國」成為紅線,此例一成,部分劇情以「民國」為背景的的經典名作如張國榮主演的《霸王別姬》和李安《色戒》亦有可能成為「禁片」。

(註:關注放映自由的讀者,可購買《誌半年刊》,閱讀專題<香港放戲>)

【E-Magazine ISSUE 16 —工人失聯死亡事件:李錦富的最後一鐘】會員下載區:https://ly.hkfture.com/epoJx編者話:最後的空白格 家屬無處話淒涼本刊花兩個月時間調查保安員李錦富的案件,細看法援署、警方...
12/08/2025

【E-Magazine ISSUE 16 —工人失聯死亡事件:李錦富的最後一鐘】

會員下載區:https://ly.hkfture.com/epoJx

編者話:最後的空白格 家屬無處話淒涼

本刊花兩個月時間調查保安員李錦富的案件,細看法援署、警方文件,向藝術館保安探問。按這類案子,工人工作期間突然心臟停頓,僱主本身大可以交代清楚,撇清關係。對於一個夜更保安失聯半小時,記者曾探問物管業界和工會的反應,他們均說好難定「中國海外」死罪。

2025年的今天,新聞是什麼?我不斷問自己,由調查之始,其焦點已不是為了「定僱主死罪」。案件循其本,問意外是如何發生?有沒有閉路電視拍攝到倒下一刻?李錦富生前向妻子投訴「要做埋其他人嗰份」,他的工作量如何?巡邏路線如何?被藝術館的人稱作「尾鐘」的「43號鐘」在哪裡?眾生皆平等,一個保安員之死,也應該受到重視。

當調查回到5個W、1H的尋問,我們很容易代入陳琼的角色,深深感受那份被龐大而暗黑的制度壓下來的無力感——勞工處稱「不是斷手斷腳」難證工傷,法援署說要「外在因素」的證據。作為星斗市民的家屬面對「中國海外」的「冷暴力」,一次又一次拋出應該問的問題,絕對是二次傷害。

20歲付託終身的伴侶工作時倒下,公司僅向遺孀交代地點是梳士巴利道「43號鐘」,這似是個謎語,多於一個確實的地點。連丈夫哪裡倒下也不知道,在蘇東坡那句「千里孤墳 無處話淒涼」更添一份淒滄。如果你是家屬琼姐,可以如何往前看?

主編關震海

【支持獨立報道 |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65(輕量電子會員) / $90(電子會員) / $135(紙本會員)
∎ 每月訂閱《誌 HK Feature》:https://hkfeature.com/joinus
∎ 支持《誌 HK Feature》在地採訪:https://hkfeature.com/support

Address

Hong Kong

Telephone

+85266076147

Website

https://hkfeaturemalls.com/,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74dlxt600i501trdaez6n5n/platforms,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誌 hk.feature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誌 hk.feature:

Share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每一個地方也有屬於它的誌,每個專題記者也有他關心的本土專題。專心記錄本土的專題,在地採訪,疏理香港歷史,做一本屬於香港人的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