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ech Music HK

Btech Music HK BTech Music HK 目前提供的服務主要圍繞音樂創作和製作,包括:

音樂課程: 提供音樂課程,包括:作曲、編曲、填詞、錄音、混音、音樂發行、樂器演奏、歌唱技巧等。

我的音樂旅程:給年輕音樂人的分享我是Weaver,一個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專業音樂人。從一個對音樂充滿熱情的少年,到現在以音樂為生的創作人、表演者和製作人,我的旅程充滿挑戰與收穫。今天,我想以我的故事,與你們這些懷揣音樂夢想的年輕人分享一些經驗...
01/08/2025

我的音樂旅程:給年輕音樂人的分享
我是Weaver,一個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專業音樂人。從一個對音樂充滿熱情的少年,到現在以音樂為生的創作人、表演者和製作人,我的旅程充滿挑戰與收穫。今天,我想以我的故事,與你們這些懷揣音樂夢想的年輕人分享一些經驗,希望能為你們的路點亮一盞燈。
起步:從旺角街頭到錄音室
小時候,我在旺角街頭看過無數街頭藝人表演,心想:「有一天,我也要站在那裡,讓我的音樂被聽見。」於是我開始自學吉他,每天在房間裡彈到手指起繭,還在YouTube上跟著教程學音樂理論。那時的我沒錢上專業課程,但香港的圖書館和免費線上資源成了我的老師。
我的第一步是參加學校的樂團和開放麥活動。記得第一次在蘭桂坊的小酒吧表演,心跳得像打鼓,台下只有十幾個人,但那種被聆聽的感覺讓我上癮。我開始寫自己的歌,錄製粗糙的demo,用手機錄音,然後上傳到SoundCloud。那時候的設備簡陋,但熱情讓我不在乎品質的瑕疵。
給你的建議:別等「完美」的時機,現在就開始創作和表演。香港有很多開放麥和小型場地,比如Kubrick書店或The Aftermath,去試試吧!即使只有幾個觀眾,每一次演出都是成長。
成長:從線上到舞台
2010年代,社交媒體改變了一切。我開始在Instagram和YouTube分享翻唱和原創歌曲,還記得第一首在IG上破千觀看的影片,是一首用粵語寫的民謠。那一刻,我意識到香港的聽眾渴望聽到屬於我們的故事。於是我更努力地經營線上形象,學會用手機剪輯簡單的MV,甚至用免費軟件GarageBand做demo。
為了站上更大的舞台,我開始聯繫本地音樂節,比如Clockenflap和西九龍的自由野。第一次在音樂節演出,我緊張到忘了歌詞,但台下的掌聲讓我明白,誠懇的表演比完美更重要。我也開始和其他香港音樂人合作,比如幫朋友錄製demo,或在他們的演出中客串。這些合作讓我認識了獨立廠牌和製作人,慢慢打開了職業的大門。
給你的建議:香港的音樂圈不大,人脈很關鍵。主動聯繫其他音樂人,參加本地音樂活動,比如Freespace的演出或香港社區組織的音樂會。別害羞,分享你的作品到Bandcamp或Spotify for Artists,這些平台能讓你的音樂被全球聽眾聽到。
職業化:多元發展,穩紮穩打
成為全職音樂人後,我發現單靠演出很難穩定收入,特別是在香港這樣生活成本高的地方。於是我開始多元化發展。我繼續寫歌,不只為自己,也為其他歌手和廣告公司創作,版權收入成了重要的支柱。我還學會了用Logic Pro X做音樂製作,幫本地樂團混音,甚至開了一間小型錄音室。
除了創作,我也開始教吉他和音樂製作。透過Zoom開線上課程,讓我接觸到世界各地的學生,這不僅是收入來源,也讓我感受到音樂傳遞的價值。同時,我在Patreon上分享未發行的demo,得到粉絲的贊助,這讓我更有動力創作。
香港的音樂市場雖小,但機會不少。我曾為本地電影配樂,也和一些品牌合作,比如幫樂器店試用新款吉他。這些跨界項目讓我學會如何把音樂和商業結合,同時保持創作的初心。
給你的建議:別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香港的音樂人生存需要靈活,比如演出、教學、製作和品牌合作都可以試試。學點版權知識,註冊香港的CASH(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保護你的作品。還有,投資一台好電腦和DAW軟件,會讓你的製作事半功倍。
現在:展望未來,保持熱情
如今,我在香港和亞洲其他城市巡演,也開始嘗試國際市場,比如參加過日本的Summer Sonic音樂節。我還創辦了一個小型音樂工作坊,幫助年輕音樂人錄製他們的第一首歌。這些年,我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是:音樂是馬拉松,不是短跑。香港的環境可能讓你覺得夢想遙遠,但只要堅持創作、學習和聯繫,你的機會總會來。
給你的建議:保持學習,隨市場變化調整策略,比如短影音平台(抖音、IG Reels)是現在推廣音樂的好工具。同時,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創作瓶頸和演出壓力很正常,找朋友或導師聊聊能幫你走得更遠。
香港資源與建議

學習:香港演藝學院和本地大學的短期音樂課程是不錯的選擇,線上則可以試試Coursera或MasterClass。
演出場地:看看The Wanch、Peel Fresco或Hidden Agenda,這些地方對新音樂人很友善。
人脈:加入香港音樂人協會或線上社群,比如Reddit的r/hkmusic。
推廣:用TuneCore或DistroKid把你的音樂上架到Spotify和Apple Music,香港的聽眾很願意支持本地創作。

如果你有音樂夢想,別害怕起步。香港這座城市雖然忙碌,但總有空間給真誠的聲音。希望我的故事能給你一點啟發,如果你有具體的目標或問題,隨時告訴我,我很樂意幫你!

https://btechmusichk.wixsite.com/btechmusichk/post/從旺角街頭到國際舞台:我的香港音樂人生

Weaver: 社交媒體推廣音樂的藝術親愛的年輕音樂人們我是Weaver,一位來自香港的專業音樂人。今天,我想與你們分享我的音樂旅程,以及我在這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行業中學到的一些經驗和心得。希望我的故事能為你們未來的音樂道路提供一些啟發和幫...
31/07/2025

Weaver: 社交媒體推廣音樂的藝術

親愛的年輕音樂人們
我是Weaver,一位來自香港的專業音樂人。今天,我想與你們分享我的音樂旅程,以及我在這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行業中學到的一些經驗和心得。希望我的故事能為你們未來的音樂道路提供一些啟發和幫助。

從夢想開始的旅程
我自小就對音樂充滿熱情,記得小時候,我總是躲在房間裡,用一把破舊的吉他彈奏著自己創作的旋律。當時,我並不知道這將成為我一生的追求。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參加學校的樂隊,並在香港的街頭和小型酒吧演出。那些日子雖然艱辛,但每一次演出都讓我更加堅定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名專業音樂人。

選擇合適的平台
在這個數位化時代,社交媒體成為了推廣音樂的重要工具。我記得當我第一次嘗試在Instagram上分享我的音樂時,我並不確定這是否有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Instagram的視覺導向特性非常適合展示我的音樂風格和創作過程。後來,我又嘗試了TikTok,透過短視頻讓我的歌曲迅速走紅。這些平台不僅讓我接觸到更多的聽眾,也讓我學會了如何利用不同平台的特性來推廣我的音樂。
給你的建議:不要害怕嘗試不同的平台,找到最適合你音樂風格的那一個,並專注於在該平台上建立你的品牌。

與粉絲的互動
音樂是一種情感的交流,而社交媒體讓這種交流變得更加直接和親密。我曾經在Facebook上舉辦過一次直播演出,與粉絲們即時互動,回答他們的問題,甚至現場演唱他們點的歌曲。那次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與粉絲的互動不僅能提升他們的參與感,也能讓我更好地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喜好。
給你的建議:花時間回覆粉絲的留言,舉辦問答活動,甚至進行小型線上演出。這些互動將讓你與粉絲建立更深厚的連結。

視覺內容的重要性
在社交媒體上,視覺內容是吸引注意力的關鍵。我曾經為一首歌曲製作了一個簡單的音樂MV,並在Instagram上分享。沒想到,這個MV獲得了大量的分享和點讚,甚至被一些音樂博客轉載。從那時起,我意識到高質量的視覺內容對於推廣音樂的重要性。
給你的建議:投資時間和精力製作吸引人的視覺內容,無論是音樂MV、專輯封面,還是幕後花絮。這些內容將讓你的音樂更具吸引力。

善用標籤和趨勢
在香港,音樂趨勢變化迅速,社交媒體上的標籤和挑戰更是層出不窮。我曾經參與過一個TikTok的音樂挑戰,意外地讓我的歌曲在短時間內獲得了大量的曝光。當然,我也會為自己的專輯創建專屬的標籤,鼓勵粉絲們使用和分享。
給你的建議:關注平台上的熱門趨勢,並在適當的時候參與其中。但請記住,內容的真實性和與你音樂風格的一致性同樣重要。

合作的力量
在我的音樂生涯中,與其他音樂人的合作給我帶來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機會。我曾經與一位香港知名的DJ合作創作了一首歌曲,這首歌不僅在本地電台播放,還吸引了許多新粉絲。此外,我還與一些品牌合作,為他們的活動創作主題曲,這不僅增加了我的曝光度,也為我的音樂注入了新的元素。
給你的建議:不要害怕與他人合作,無論是音樂人、網紅,還是品牌。合作將為你打開新的大門,帶來更多的聽眾。

發文時機和頻率
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的時機和頻率至關重要。我曾經花費大量時間研究我的粉絲在什麼時間最活躍,並根據這些數據調整我的發文時間。同時,我保持每週至少發佈一到兩次新內容,以維持粉絲的關注度。
給你的建議:利用平台提供的分析工具,了解你的受眾,並根據數據調整你的發文策略。規律的發文將幫助你建立穩定的粉絲群。

持續學習和調整
音樂行業不斷變化,社交媒體的演算法和趨勢也在不斷更新。我始終保持著學習的心態,定期查看我的內容表現,並根據反饋進行調整。這種持續的監測和優化讓我在競爭激烈的音樂市場中保持了競爭力。
給你的建議:不要停止學習,利用分析工具追蹤你的推廣成效,並靈活調整你的策略。

結語
親愛的年輕音樂人們,音樂是一條充滿挑戰但也充滿無限可能的道路。我希望我的故事和經驗能為你們提供一些啟發和幫助。記住,堅持你的夢想,善用社交媒體的工具,與你的粉絲建立真誠的連結,並不斷學習和成長。未來的音樂舞台屬於你們,期待聽到你們的聲音在世界各地迴響。
祝你們的音樂之旅一帆風順!
Weaver2025年7月31日香港

https://btechmusichk.wixsite.com/btechmusichk/post/weaver-社交媒體推廣音樂的藝術

#音樂推廣 - 直接點出音樂推廣的核心。
#社交媒體營銷 - 強調社交媒體在營銷中的應用。
#香港音樂 - 突出香港音樂文化的特色。
#數位音樂時代 - 反映當前的數位音樂趨勢。
#粉絲互動 - 強調與粉絲建立聯繫的重要性。
#視覺內容創作 - 聚焦視覺內容在推廣中的角色。
#熱門標籤 - 使用流行標籤增加能見度。
#音樂合作 - 鼓勵音樂人之間的協作。
#內容排程 - 提醒規律發文的策略。
#數據分析成功 - 突出利用數據優化推廣的效果。

Hi,年輕的音樂創作者們!談談版權保護的重要性Hi,年輕的音樂創作者們!我是Weaver,一位在音樂創作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手。今天,我想和你們聊聊一個對我們創作者來說至關重要的話題——音樂版權。別擔心,我不會用一堆法律術語來嚇你們,而是希...
30/07/2025

Hi,年輕的音樂創作者們!談談版權保護的重要性

Hi,年輕的音樂創作者們!我是Weaver,一位在音樂創作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手。今天,我想和你們聊聊一個對我們創作者來說至關重要的話題——音樂版權。別擔心,我不會用一堆法律術語來嚇你們,而是希望用我自己的經歷和一些簡單的例子,來幫助你們理解並重視這個問題。
我的故事:版權保護的重要性
還記得我剛開始創作時,總覺得版權是件遙遠的事。當時,我只想著把音樂做好,沒太在意保護自己的作品。直到有一次,我的一首歌在網路上被盜用,對方還賺了不少錢,而我卻一無所知。那一刻,我才意識到,版權不只是法律條文,它直接關係到我們的創作能否得到應有的尊重和回報。
從那以後,我開始認真學習版權知識,並採取措施保護自己的作品。今天,我想把這些經驗分享給你們,希望你們能少走彎路,早日保護好自己的創作。
版權基礎:你的作品,你的權利
首先,什麼是版權?簡單來說,版權就是法律賦予創作者的權利,讓你對自己的作品有控制權和經濟利益。具體到音樂創作,版權分為兩大類:

詞曲版權(Musical Composition Copyright)

這是你創作的旋律、歌詞、和聲等內容的版權。
比如,你寫了一首歌的曲子或歌詞,這個版權就屬於你。
這個版權讓你有權決定誰能公開表演、錄製或改編你的作品。

錄音版權(Sound Recording Copyright)

這是針對特定錄音版本的版權,比如你在錄音室錄製的某個版本。
通常由錄音製作人、唱片公司或表演者持有。
這個版權保護你的錄音不被未經授權地複製、發行或傳輸。

在台灣,根據《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你的音樂作品一經創作完成並固定(比如寫成樂譜或錄成音檔),就自動受到版權保護,不需要特別註冊。這是法律給你的基本保障,但你還需要知道如何運用這些權利。
保護你的作品:幾個實用方法

固定你的作品

這是我一再強調的。把你的創作記錄下來,無論是手寫樂譜、錄音檔,還是數位檔案。這樣,你才能證明這個作品是你的,以及創作的時間。
我通常會把每首歌的demo錄下來,並存在雲端,這樣既安全又方便。

註冊(非必要,但有幫助)

雖然版權自動產生,但你可以在智慧財產局登記你的作品。這樣,萬一有糾紛,你有更強的證據。
我曾經因為一首歌的版權糾紛而吃虧,後來我開始定期登記我的重要作品,雖然有點麻煩,但心裡踏實多了。

簽訂合約

如果你和唱片公司、出版商或其他合作方合作,一定要簽署明確的版權合約。合約要清楚說明版權歸屬、授權範圍和版稅分配。
我有個朋友就因為合約不夠明確,導致後來版稅分配不公,吃了大虧。所以,合約千萬不能馬虎。

加入集管組織

在台灣,你可以加入像MÜST這樣的集體管理組織。他們會幫你追蹤作品的使用情況,並收取版稅。
我加入MÜST後,每次我的歌在電台或演唱會上播放,我都能收到相應的版稅,這對我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版權的權利:你能控制什麼
版權給了你兩大類權利:

財產權

這是你賺錢的權利。比如:
公開表演權:別人在演唱會、酒吧或電台播放你的歌,你有權收版稅。
複製權:別人想把你的歌做成CD或數位下載,你可以授權並收費。
改編權:如果有人想翻唱或重新編曲你的歌,必須先得到你的許可。

我曾經授權一首歌給一部電影,獲得了一筆不錯的授權費,這就是財產權的體現。

人格權

這是保護你作為創作者的尊嚴和名譽的權利。比如:
署名權:你可以要求在作品上標示你的名字。
禁止改作權:別人不能隨意竄改你的作品,損害你的名譽。

我有次發現有人把我的歌改編得很糟糕,還署上自己的名字,我當時非常生氣。幸好有版權法保護,我成功要求對方停止侵權。

我建議你們:

定期搜尋自己的作品,查看有無未授權使用。
與唱片公司或集管組織合作,讓專業人士幫你管理版權。

結語:保護你的創作,保護你的未來
親愛的年輕創作者們,版權不是束縛,而是保護你們創作的盾牌。有了版權保護,你們才能安心創作,並從中獲得應有的回報。希望你們能從我的經驗中學到一些東西,積極保護自己的作品。
如果你們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問我。記住,你們的創作值得被尊重和保護!
祝創作順利!

Weaver

https://btechmusichk.wixsite.com/btechmusichk/post/年輕的音樂創作者們!談談版權保護的重要性

我的音樂人生涯:傳統與現代路徑的融合作為一名音樂人,我深知職業發展的道路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音樂類型、個人目標和音樂環境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在我的旅程中,我體驗了傳統和現代兩種主要的職業路徑,並從中找到挑戰與機遇。以下是我的親身經歷,以及我...
29/07/2025

我的音樂人生涯:傳統與現代路徑的融合
作為一名音樂人,我深知職業發展的道路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音樂類型、個人目標和音樂環境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在我的旅程中,我體驗了傳統和現代兩種主要的職業路徑,並從中找到挑戰與機遇。以下是我的親身經歷,以及我如何結合兩者的優勢,在音樂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傳統職業路徑:從訓練到舞台
我的音樂之旅始於傳統路徑,這條路以專業訓練和現場演出為基礎,特別適合追求穩定或深度藝術成就的音樂人。我選擇進入音樂學院,接受正規的音樂教育。在那裡,我不僅磨練了技術,還結識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和導師。對於像我這樣對古典音樂有熱情的音樂人來說,這種訓練尤為重要。我花了多年時間精進技藝,參加比賽,甚至為加入管弦樂團或室內樂團而試鏡。
現場演出是我職業生涯的核心。起初,我從當地的小型演出開始,比如在酒吧演奏、舉辦獨奏會,或在小型場地表演。這些經驗讓我逐漸累積自信,也吸引了一些忠實的聽眾。人脈在這條路上至關重要,與其他音樂人、經紀人或場地的聯繫,常常為我帶來更大的演出機會。最終,我有幸獲得了管弦樂團的穩定職位,這讓我感到所有的努力都值得了。
然而,這條路並不輕鬆。競爭異常激烈,尤其是在古典或小眾音樂領域。收入也不穩定,演出報酬常常難以預測。為了維持生計,我曾透過私人授課或在學校任教來補充收入。此外,錄音室工作、作曲或為他人編曲也成為我的額外收入來源,同時提升了我的知名度。儘管有這些挑戰,傳統路徑帶給我深刻的藝術滿足感和技藝上的精進,這是我永遠珍視的。

現代職業路徑:數位時代的自由
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我開始探索現代職業路徑。這條路強調自我推廣和數位工具的使用,特別適合希望快速接觸廣大聽眾或保持創作自由的音樂人。我開始利用社群媒體和串流平台,像Spotify和YouTube,直接與聽眾互動。透過建立個人品牌,我與粉絲建立了緊密的聯繫,甚至偶爾會有作品病毒式傳播,讓我的音樂迅速傳開。這種直接的互動給了我前所未有的創作自由。
在發行方面,我選擇了獨立發行,透過Bandcamp和SoundCloud等平台,無需依賴傳統唱片公司。這讓我保留了對作品的完全控制權。與其他藝術家或網紅的合作,不僅擴大了我的影響力,還為我開拓了新的創作可能性。
為了維持收入穩定,我探索了多元的收入來源。除了演出,我開始販售周邊商品、透過Patreon眾籌、提供音樂授權(比如為廣告或電影配樂),甚至舉辦直播演出。我還製作了一些教學影片和音樂相關內容,將我的技能進一步變現。
然而,現代路徑也有它的挑戰。線上市場過於飽和,聽眾的注意力短暫,我時常感到需要不斷創造新內容來維持關注。此外,過度依賴平台的演算法和政策變化也讓我感到不安。但這條路帶來的機遇無可比擬,我享受更高的創作控制權和與粉絲的直接聯繫,甚至有機會在全球範圍內獲得曝光,實現意想不到的成功。

結合傳統與現代:我的平衡之道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逐漸意識到傳統和現代路徑並非互斥,而是可以相互補充的。我用傳統的音樂技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確保我的藝術水平始終保持在高水準。同時,我運用數位工具拓展事業,讓我的音樂觸及更廣泛的聽眾。
例如,我會用傳統訓練中學到的作曲技巧創作出高品質的作品,然後透過現代平台分享給全球聽眾。我也在現場演出中融入數位元素,比如直播我的表演,讓無法到場的粉絲也能參與。這種結合讓我在當今的音樂生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結語:堅韌與適應力
無論選擇哪條路徑,作為音樂人,堅韌與適應力是不可或缺的。傳統路徑讓我學會了技藝的精進和人脈的重要性,而現代路徑則教會了我如何在數位時代中生存和發展。最終,我相信成功的音樂人能夠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平衡,並在不斷變化的音樂世界中持續前行。這就是我的故事,我希望它能激勵其他音樂人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https://btechmusichk.wixsite.com/btechmusichk/post/我的音樂人生涯:傳統與現代路徑的融合

我的社交媒體音樂推廣之旅我還記得第一次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我的音樂時,心裡那股既興奮又緊張的感覺。那是幾年前,我剛剛完成一首自己很滿意的歌,卻不知道怎麼讓更多人聽到。當時的我,對TikTok、Instagram這些平台還一知半解,但憑著一股熱情...
28/07/2025

我的社交媒體音樂推廣之旅
我還記得第一次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我的音樂時,心裡那股既興奮又緊張的感覺。那是幾年前,我剛剛完成一首自己很滿意的歌,卻不知道怎麼讓更多人聽到。當時的我,對TikTok、Instagram這些平台還一知半解,但憑著一股熱情,我決定一頭扎進去試試看。今天,我想跟你分享我在社交媒體推廣音樂的心路歷程,希望我的經驗能給你一些靈感。
從零開始:找到自己的定位
一開始,我完全不知道從哪下手。我的音樂是偏獨立的流行風,帶點電子元素,聽眾群主要是年輕人。我花了很多時間觀察其他音樂人在做什麼,比如Lauv怎麼用TikTok把歌曲變成病毒式傳播,或者獨立音樂人Clairo如何用簡單的吉他彈唱吸引粉絲。我意識到,推廣音樂不只是丟一首歌上去,而是要讓人感受到「我」是誰。
我給自己定了一個簡單的目標:用真實的故事和音樂,吸引那些喜歡真誠內容的人。我在Instagram上重新設計了頭像和封面,用藍色和紫色的霓虹色調來呼應我的電子音樂風格,還寫了一段簡短的簡介:「獨立音樂人,愛用音符講故事。聽聽我的新歌吧!」這讓我的頁面看起來更專業,也更有「我」的味道。
第一次嘗試:TikTok的意外驚喜
我第一次在TikTok上發了一個15秒的視頻,內容是我在錄音室裡搞砸了一段錄音,然後笑著重來,背景是我新歌的副歌部分。沒想到,這段隨手拍的視頻居然火了!24小時內有5000次觀看,還有幾百個留言說想聽完整版。那一刻我才明白,TikTok的魅力在於「真實」和「短而有力」。從那以後,我開始每週發2-3個短視頻,有時是創作過程,有時是用搞笑的方式演繹歌詞,甚至試著跟熱門挑戰結合。
有一次,我參加了TikTok上一個 ,用我的歌做背景,邀請粉絲合唱。結果有幾個粉絲真的錄了他們的版本,還@了我。這不僅讓我收穫了新粉絲,還讓我覺得跟他們的距離更近了。
Instagram的慢熱成長
相比TikTok的快節奏,Instagram對我來說更像一個展示「完整故事」的平台。我開始用Reels分享1分鐘的現場演出片段,或者在Stories裡每天更新一點,比如今天選了哪把吉他、寫歌時喝了什麼咖啡。這些小細節讓粉絲覺得我不是遙不可及的明星,而是一個跟他們一樣的普通人。
我還記得有一次在Instagram Live上即興唱了一首半成品的歌,當時只有20個人在線,但他們的留言讓我感動到不行。有人說:「這首歌讓我想起了失戀的感覺,什麼時候發?」這給了我很大的動力,也讓我意識到直播是跟粉絲建立情感聯繫的好方式。
數據告訴我的秘密
後來,我開始認真研究每個平台的分析工具。TikTok Analytics告訴我,我的視頻在晚上8點左右的觀看量最高,於是我調整了發帖時間。YouTube Studio則讓我發現,歌詞視頻比我想的更受歡迎,於是我花時間做了一個簡單的動畫歌詞視頻,結果點擊率比MV還高!這些數據幫我更聰明地規劃內容,而不是盲目亂發。
挑戰與反思
當然,推廣音樂的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有時候我花了好幾小時剪輯一個視頻,結果只有幾十個讚,真的很挫敗。還有一次,我試著模仿一個很火的舞曲挑戰,但完全不適合我的風格,粉絲留言說「這不像你」。這讓我明白,迎合趨勢雖然能帶來流量,但失去自己的特色就不值得了。
慢慢地,我學會了平衡:一半的內容跟隨平台趨勢,比如用熱門Hashtag或音效;另一半則專注於我的音樂故事,比如分享某首歌的靈感來自一次旅行。這種方式讓我的內容既有曝光度,又能保持真我。
給你的建議
如果你也想在社交媒體上推廣音樂,我的建議是:從小處開始,保持真誠。拍一個簡單的視頻,分享你寫歌時的一個小故事,或者錄一段你最喜歡的副歌。別害怕展現不完美的自己——粉絲愛的是真實的你。還有,記得多跟粉絲互動,回個留言、點個讚,都能讓他們覺得被重視。
現在,我每個月都能看到Spotify的聽眾數在穩定增長,TikTok的粉絲也從幾百變成了幾千。雖然離「大紅大紫」還遠,但我知道,只要堅持分享,總會有更多人聽到我的音樂。你呢?你準備好把你的音樂分享給世界了嗎?

https://btechmusichk.wixsite.com/btechmusichk/post/我的社交媒體音樂推廣之旅

省錢聽歌不妥協!2025年最經濟音樂串流平台大比拼🎶嘿,年輕的音樂愛好者!想用最少的錢,聽到最爽的音樂?2025年香港的音樂串流平台選擇多到炸,但哪個最划算?我們幫你把7大熱門平台(Spotify、Apple Music、KKBOX、You...
26/07/2025

省錢聽歌不妥協!2025年最經濟音樂串流平台大比拼🎶

嘿,年輕的音樂愛好者!想用最少的錢,聽到最爽的音樂?2025年香港的音樂串流平台選擇多到炸,但哪個最划算?我們幫你把7大熱門平台(Spotify、Apple Music、KKBOX、YouTube Music、JOOX、MOOV、TIDAL)逐一比拼,告訴你如何用最低價註冊,省錢又享受高音質!快來看看哪個平台最適合你的音樂魂🔥!

1. JOOX & MOOV:最親民選擇,$48/月搞定!

為什麼選它? 月費只要$48,JOOX和MOOV是全場最便宜!還有1個月免費試用,超適合預算有限的你。JOOX的免費版(有廣告)也能先試水溫,MOOV則是廣東歌迷的福音,主打本地音樂。
適合誰? 愛聽本地或亞洲音樂、不追求超大歌庫的年輕人。
小缺點:歌庫較小(JOOX約3000萬首,MOOV約1000萬首),音質最高320kbps,發燒友可能覺得不夠過癮。
省錢秘訣:下載App,註冊後試用1個月免費,再決定是否訂閱。記得檢查信用卡回饋優惠,省更多!

2. Spotify:學生黨救星,$34/月聽爆全場!

為什麼選它? Spotify有1億多首歌,3個月免費試用(最長!),學生計劃只要$34/月,性價比無敵!免費版雖有廣告,但功能夠用,隨時想聽就聽。
適合誰? 學生、愛探索新歌單、想省錢的音樂控。
小缺點:音質最高320kbps,無無損音質。
省錢秘訣:
上Spotify網站(www.spotify.com)註冊,試用3個月免費。
是學生?用大學電郵驗證身份,月費直接砍到$34!
想更省?拉5個朋友開家庭計劃,每人僅約$18/月!

3. Apple Music & KKBOX:音質控的學生價,$38/月!

為什麼選它? 兩者都有1億+歌庫,還提供無損音質(Apple Music免費,KKBOX需加費)。學生計劃$38/月,超值!Apple Music有空間音訊,KKBOX則是亞洲音樂寶庫。
適合誰? 追求高音質、愛聽華語或日韓歌曲的年輕人。
小缺點:試用期只有1個月,無免費版。
省錢秘訣:
下載App(Apple Music: www.apple.com/apple-music;KKBOX: www.kkbox.com)。
註冊後試用1個月,學生身份驗證後享$38/月。
家庭計劃($108/月,5-6人)人均約$18-$22,超划算!

4. YouTube Music:YouTube迷的福音,$38/月!

為什麼選它? 月費$68,學生價$38,還能順便解鎖YouTube Premium無廣告體驗,超爽!歌庫1億+,適合愛看MV的你。
適合誰? YouTube重度用戶、學生。
小缺點:音質最高256kbps,稍遜其他平台。
省錢秘訣:上music.youtube.com註冊,試用1個月免費,學生驗證後$38/月,或與朋友分攤家庭計劃($108/月,6人)。

5. TIDAL:音質發燒友專屬,$40/月起!

為什麼選它? TIDAL主打無損和高解析音質,1億+歌庫,學生計劃$40/月,發燒友的最愛。
適合誰? 對音質超挑剔的音樂狂熱者。
小缺點:個人計劃$80-$160/月,偏貴。
省錢秘訣:學生註冊(www.tidal.com),驗證後享$40/月HiFi計劃,或與朋友開家庭計劃($120/月,6人)。

終極省錢攻略

試用期衝刺:Spotify的3個月免費試用最划算,其他平台也有1個月免費,先試後買不吃虧!
學生優惠:Spotify ($34)、Apple Music/KKBOX/YouTube Music ($38)、TIDAL ($40),學生身份是省錢神器,記得用學校電郵驗證!
家庭計劃:Spotify、Apple Music、KKBOX、YouTube Music、TIDAL的家庭計劃人均低至$18-$22,找朋友或家人一起訂,省到笑!
信用卡回饋:部分信用卡有音樂串流訂閱優惠,查Money101或銀行官網,省更多!
免費版嘗鮮:Spotify和JOOX的免費版適合先體驗,廣告雖多但能免費聽歌!

我們的推薦

預算超緊? JOOX或MOOV ($48/月),本地音樂聽到爽!
學生首選:Spotify學生計劃 ($34/月),3個月免費+超大歌庫,性價比爆棚!
音質控:Apple Music學生計劃 ($38/月),無損音質不加價!
多人共享:Spotify或Apple Music家庭計劃,人均$18,省錢又實惠!

準備好開啟你的音樂之旅了嗎?快選一個平台,註冊試用,找到屬於你的節奏吧!🎧 想了解最新優惠,點進各平台官網(Spotify: www.spotify.com;Apple Music: www.apple.com/apple-music)或查Fortress、MoneyHero,優惠不漏接!

https://btechmusichk.wixsite.com/btechmusichk/

#音樂串流 #省錢聽歌 #年輕人音樂

17/07/2025

男聲 Rock版 凡星 KarKu (黃家驅) AI cover - 你絕對沒聽過的演繹! 🎵 讓AI為你重新演繹經典!🎵

這次我們BtechMusicHK帶來了由AI製作的黃家驅 (KarKu) 翻唱版本《凡星》。沒錯,你聽到的是AI的聲音!透過AI技術,我們創造出一個獨特且令人驚豔的cover版本,希望能帶給你全新的聽覺享受。

✨ 這不只是一個cover,更是一場科技與音樂的完美結合!✨

黃家驅 (KarKu) 原唱的《凡星》已經深入人心,這次AI的演繹又會帶來什麼樣的火花呢?快來聽聽看,並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想法吧!

喜歡我們的AI音樂實驗嗎?記得訂閱BtechMusicHK,我們會持續帶來更多有趣的作品!

了解更多關於BtechMusicHK:
https://btechmusichk.wixsite.com/btechmusichk/

#凡星 #黃家驅 #香港音樂 #廣東歌 #人工智能音樂 #音樂科技 #音樂分享

15/07/2025

音樂插件使用心得

你係咪都曾遇過,面對新事物充滿期待,但一頭撞入困難的窘境?

我最近剛開始接觸虛擬樂器 (VST),本以為可以自在地在家裡做音樂,實現自己的音樂夢。但當我打開軟件,面對密密麻麻的按鈕和設定時,熱情瞬間被澆熄,那種迷失和挫敗感,令我一度想過放棄......

這部影片記錄了我學習虛擬樂器的真實心路歷程:
🔥 從滿懷期待到想放棄的掙扎
🤔 「係咪我唔適合?」的自我懷疑
💪 尋回初衷,決定再試一次的轉捩點
💡 慢慢摸索,從微小進步中找回樂趣
❤️ 給所有正在學習路上奮鬥的你一些鼓勵

我相信,無論是學習音樂製作,還是其他新技能,很多人都會有相似的經歷。希望透過我的分享,可以告訴你:你並不孤單!

學習過程雖然艱難,但只要心中的熱情還在,願意再試一次,奇蹟總會出現。
讓我們一起堅持,別讓困難打倒我們的夢想!

👇 歡迎在下面留言分享你的學習經歷,或者你正在學習什麼新事物!我們互相打氣!

#虛擬樂器 #音樂製作 #新手入門 #編曲 #宅錄 #廣東話 #學習分享 #唔好放棄 #音樂夢

歌詞不必複雜,直接一針見血才有感情,你同意嗎?信息在我們聽歌時,常常會遇到不同的歌詞風格。有些歌曲用詞樸實無華,直白表達情感,讓人一聽就能感受到那份真摯。相較之下,也有人喜歡歌詞裡藏著豐富內涵,透過隱喻和深意激發更多想像空間。這其實是一個長...
14/07/2025

歌詞不必複雜,直接一針見血才有感情,你同意嗎?
信息
在我們聽歌時,常常會遇到不同的歌詞風格。有些歌曲用詞樸實無華,直白表達情感,讓人一聽就能感受到那份真摯。相較之下,也有人喜歡歌詞裡藏著豐富內涵,透過隱喻和深意激發更多想像空間。這其實是一個長期討論的議題:歌詞應該簡單直接,還是要深奧內涵?

很多人覺得,歌詞越簡單越容易打動人心。尤其是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一句直白的話就能觸動內心。比如一些經典的愛情歌曲,都是用簡單的詞彙描述純粹的情感,卻能穿越時間,感動一代又一代。這也符合大眾的心理:不需要太多包裝,真情直擊最能打動人。

但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內涵豐富的歌詞更具藝術價值。它們能讓人反覆品味,從不同角度理解歌曲背後的故事與哲理。這類歌詞常帶來更深層的共鳴,讓聽眾在音樂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解讀與感受。

我認為,這沒有絕對的對錯。歌曲的成功不在於詞彙的複雜程度,而在於它是否能傳達出真實的情感。有時候,直白的語言更能直接打動人心,有時候,內涵豐富的歌詞則能激發更深層的共鳴。最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歌曲的表達方式。

你覺得呢?你喜歡那種直白真摯的歌詞,還是偏愛內涵豐厚、耐人尋味的文字?或許,兩者都值得一試,只要能打動聽眾的心,就是成功的歌詞。

音樂本就多元,沒有一定之規。你的創作風格偏向哪一種?又會怎麼選擇歌詞的表達方式?快來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吧!讓我們一起討論,找到屬於我們的音樂語言。🎶✨

#歌詞風格 #音樂創作 #情感傳達

你知道嗎?許多音樂人都以為,只要有好作品,就一定能在現場表演中脫穎而出。結果卻常常事與願違。很多時候,技術再好、作品再棒,但在舞台上的表現還是差強人意,原因可能就在於缺乏正確的資源與指導。其實,很多人誤以為,建立一個專業的錄音室或表演空間需...
12/07/2025

你知道嗎?許多音樂人都以為,只要有好作品,就一定能在現場表演中脫穎而出。結果卻常常事與願違。很多時候,技術再好、作品再棒,但在舞台上的表現還是差強人意,原因可能就在於缺乏正確的資源與指導。

其實,很多人誤以為,建立一個專業的錄音室或表演空間需要高昂的成本與繁雜的設備。但我發現,真正的突破,來自於掌握一個良好的起點與方法。我自己也曾卡在創作瓶頸,直到我用「零成本雲端Studio啟動指南」中的技巧,讓我用最少的資源,快速搭建屬於自己的雲端音樂工作室。

這份指南,讓我意識到,提升舞台表現不一定要大規模投資。反而,專注在資源的最大化利用與技巧的精進,才是真正的關鍵。現在,我不只在表演中更自信,也能用更豐富的作品來震撼全場。

如果你也想突破現有的局限,讓你的音樂作品在舞台上閃耀,這個資源絕對值得一試。掌握正確的工具與方法,才能讓你的每一次表演都令人難忘,不再只是夢想,而是觸手可及的現實。🎶🔥

Address

Hong Kong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Btech Music HK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Btech Music HK: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