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出版 文化起動

聯合出版  文化起動 ✻ 香港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綜合性出版傳媒集團,服務香港已逾百年歷史

🎁送好書 贈門票🎁【 #一本讀書會名家講座 之 名家文學季】「一本讀書會」隆重推出「名家文學季」系列活動,匯聚華語文學界極具影響力的三位作家——馬伯庸、蔡崇達、黎紫書,他們將以各自的文學視野與創作實踐,與讀者分享對歷史、人生與文學的深刻感悟...
03/10/2025

🎁送好書 贈門票🎁【 #一本讀書會名家講座 之 名家文學季】
「一本讀書會」隆重推出「名家文學季」系列活動,匯聚華語文學界極具影響力的三位作家——馬伯庸、蔡崇達、黎紫書,他們將以各自的文學視野與創作實踐,與讀者分享對歷史、人生與文學的深刻感悟。

一同走近名家,感受文字的力量。

—-----------------

【第一講】馬伯庸:歷史中的大與小

《長安的荔枝》《長安十二時辰》作者馬伯庸將從歷史的細節入手,通過一系列鮮活生動的史料和一幕幕生動詼諧的故事,講述隱藏在宏大歷史敘事背後有血有肉的小人物和小事件,並從歷史長河中的小事入手去挖掘歷史之大、洞察人性之真,以此來引領大家用小視角看大歷史,從而抵達意想不到的歷史深處。

🎤講者:中國内地知名作家 馬伯庸
📅日期:10月18日(六)
⏰時間:15:00 - 17:00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演講廳1

—-----------------

【第二講】蔡崇達:人生最開始的好朋友

《皮囊》《命運》《草民》等暢銷書作者蔡崇達,將圍繞其代表作及新作《我人生最開始的好朋友》,探討如何用質樸的文字刻畫生命的堅韌與溫度。

🎤講者:中國内地知名作家 蔡崇達
📅日期:10月19日(日)
⏰時間:11:00 - 13:00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演講廳1

—-----------------

【第三講】黎紫書:流俗地的奇幻與浪漫

馬華文學大獎得獎作品《流俗地》的作者黎紫書,以魔幻筆觸照亮市井小民的庸常生活。本次講座將聚焦《流俗地》中獨特的「在地魔幻」敘事——盲女銀霞如何以心靈之眼洞見世界的荒誕與溫柔?

🎤講者:馬來西亞華語文學代表作家 黎紫書
📅日期:10月19日(日)
⏰時間:15:00 - 17:00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演講廳1

—-----------------
講座詳情: https://www.mybookone.com.hk/static/activity_detail_w/YWxsLmlkLk1CQTAwNjcy.html

小編為大家爭取讀者福利,只需完成簡單步驟,即可參與抽獎活動。我們將分別在Facebook及Instagram挑選幸運粉絲(兩平台合共6位),每位贈送講座門票2張!其中2位最佳答案者更可獲得精選贈書乙本(《我人生最開始的好朋友》或《流俗地》)機會難得,歡迎各位踴躍參與!

💡參加抽獎方法:
1. 追蹤 聯合出版集團 Facebook專頁 / Instagram帳號
2. 按讚及分享此帖文
3. 留言分享:「您最想參加哪場名家文學季之講座及原因」,並 tag 2 位好友。

🎁獎品:講座門票 2 張(名額 6 名),最佳答案者可獲得精選贈書乙本(名額 2 名)
📅活動日期:2025年10月3日 - 10日
🎉公布日期:2025年10月11日
🎁領獎方式:以私訊通知得獎者

🔎抽獎活動條款及細則:
1. 每位參與者只限參加 1 次;
2. 聯合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對 閣下提供的個人資料絕對保密,只會用於通知得獎者之用途,以及確認得獎者身份;
3. 如有任何爭議,聯合出版(集團)有限公司擁有最終決定權。

#聯合出版集團 #名家文學季 #一本讀書會 #文化活動 #文學講座 #馬伯庸 #蔡崇達 #黎紫書 #抽獎 #圖書 #書籍 #文化 #閱讀 #出版

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祝福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聯合出版集團  #閱讀  #文化      #香港
01/10/2025

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

祝福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聯合出版集團 #閱讀 #文化 #香港

【離不開留不低:🐉九龍城寨的前世今生】📸附展覽打卡攻略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掀起全球熱潮!🎬 這部香港電影不僅橫掃香港電影金像獎,更讓九龍城寨的傳奇故事重新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 海外影迷為香港電影着迷,各地旅客紛紛來港打卡!📸 想揭開九...
29/09/2025

【離不開留不低:🐉九龍城寨的前世今生】
📸附展覽打卡攻略

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掀起全球熱潮!🎬 這部香港電影不僅橫掃香港電影金像獎,更讓九龍城寨的傳奇故事重新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 海外影迷為香港電影着迷,各地旅客紛紛來港打卡!📸 想揭開九龍城寨的傳奇秘密?快來一起探索這個神秘地方的獨特故事!🗝️✨

龍蛇混雜的傳奇九龍城寨🐉
九龍城寨,原名「九龍寨城」,於1847年由清廷興建作為軍事要塞,1899年英國接管新界,寨城官兵撤離,變為民居。1942年日軍拆毀城牆以擴建啟德機場。戰後至60年代人口激增,超過三萬人擠在僅6.5英畝的土地上,使九龍城寨成為當時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樓房緊貼,巷弄狹窄,幾乎不見天日。🌃黃賭毒活動猖獗,變成無政府狀態的「三不管」地帶,無牌牙醫診所林立,但同時也有魚蛋廠、燒味工場等民生行業。1994年清拆後,遺址改建為九龍寨城公園,但城寨的傳奇故事豈能三言兩語能夠說完🔥

「九龍城寨光影之旅」沉浸式展覽:重返昔日城寨!🎥
想親身體驗城寨的神秘?立即前往九龍寨城公園的「九龍城寨光影之旅」電影場景展覽!🎞️ 📷 走進《九龍城寨之圍城》的經典場景:七記冰室☕、龍城髮廊💈、魚蛋工場🐟,還有「城寨光影天台」,透過投影和聲效感受飛機低空飛過的聲音,想像在城寨天台「看飛機肚腩」!🌆 展覽更加入許多傳統工藝的元素,包括人手書寫的大型傳統花牌、80年代大廈鐵閘、部分地磚是從舊建築物回收再用,非常懷舊!😍

想更深入了解九龍城寨?小編推薦兩本好書! #魯金 著,三聯書店出版的《九龍城寨簡史》本書透過史料與實地考察,追溯九龍城寨歷史,從建城背景、戰略地位到黑暗時期面貌,詳述街道命名由來,揭開其神秘面紗!🕵️‍♂️ 另外 #陳天權 著,中華書局出版的《城市拾遺:探尋港九歷史遺跡》則帶你遊走港九,尋找隱藏的歷史遺跡,包括九龍城寨及其他歷史痕跡的故事,還有八角形鐵水缸、子午線標記石柱等冷知識,讓你重新認識香港!🏙️

🛒歡迎到「一本」選購:https://www.mybookone.com.hk

小編的爸爸兒時曾是九龍城寨居民,早前一同觀看《九龍城寨之圍城》電影時,爸爸曾說過電影場景造得維肖維秒。想親身感受當時城寨居民的居住情況,快去展覽打卡感受一下🚶‍♂️或者翻開推薦書籍再探入了解城寨。留言分享你對九龍城寨有什麼回憶或者想像。💬

#聯合出版集團 #香港 #九龍城寨 #九龍寨城 #九龍城 #光影之旅 #香港歷史 #香港電影 #新書推介 #新書推薦 #香港出版

【📚9月新書速遞】9月新書精彩紛呈,涵蓋香港專題、歷史文化、文學、親子共讀及生活實用,小編精心挑選了一系列重點新書,總有一本適合你!🔎香港專題|  #香港藝術中心 策劃, 、 ,《路漫漫2025》:本書透過與多位漫畫家對談,剖析香港漫畫在 ...
26/09/2025

【📚9月新書速遞】
9月新書精彩紛呈,涵蓋香港專題、歷史文化、文學、親子共讀及生活實用,小編精心挑選了一系列重點新書,總有一本適合你!

🔎香港專題
| #香港藝術中心 策劃, 、 ,《路漫漫2025》:本書透過與多位漫畫家對談,剖析香港漫畫在 21 世紀的創作自由與現實枷鎖,從傳統出版困局到網絡訂閱、跨界合作新機遇,勾勒產業軌跡,為關心香港創意文化者提供業界前線的思考與展望。

| #廖迪生《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澳端午龍舟遊涌》:大澳龍舟遊涌逾百年歷史,端午節巡遊水道祈福,凝聚社區。因財政與人手不足,傳承面臨挑戰。2011年列為國家級非遺,經協會與居民努力,活動復興。本書結合文獻與口述,闡述其歷史、文化及社會意義。

🔎歷史文化
| #蕭國健《無妄之災:香港古今災患紀略》:本書全面回顧香港的古今災患,當中既有風災、火災等天災,亦不乏堂匪、海寇等人禍,關乎市民性命財產。作者從獨特視角構築香港社會民生圖景,透過歷朝政府積極應對,傳遞「制天命而用之」的精神。

| #顧誠《明末農民戰爭史》:全書15章,32萬字,述明末農民戰爭至李自成、張獻忠政權失敗。作者對「流寇主義」、起義軍封建化、李自成敗退原因等問題提出獨到見解,證偽李岩、解構滎陽大會,嚴謹且趣味盎然。

🔎文學
| #黎紫書《流俗地》:馬來西亞錫都,近打河畔「樓上樓」,俗人俗事浸潤熱帶雨林。盲女銀霞與大輝、拉祖等人在各自的命運洪流中掙扎。黎紫書以「流俗」為鏡,映照出個體的微光;以女性視角,細密縫綴歷史,拓展馬華文學,為故鄉存史,繪就文學浮世繪。

| #劉亮程《大地上的家鄉》:作者在天山南麓原始村莊菜籽溝十年的耕讀生活為背景,通過細膩描寫鄉村自然景象與日常勞作,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命觀。書中融合鄉野日常與神秘元素,探討時間流逝與萬物衰老的主題,2021年獲豐子愷散文獎評委獎。

🔎親子共讀
| #梁雅怡 著、 #蔡詠欣 繪《小物品大中華系列:中國象棋大作戰》:本書以象棋為主角,通過紅黑棋對戰故事,展現團隊合作與體育精神。紅棋助黑棋尋回將軍,揭示棋局僅為遊戲,完整棋盤缺一不可,帶孩子感受中華棋藝魅力,傳承文化智慧,體會勝敗意義與合作價值。

| #香港聯合培進教育 出版《培進升小預備系列:幼兒5合1全科活動冊》:本書對應小一課程,涵蓋中文、英文、數學、科學、人文,設68個親子練習,融入中華文化及價值觀。提供粵語、英語朗讀QR code,開放式題目培養高階思維,附家長天書、科學任務及完成證書,助幼兒全面準備升小。

🔎生活實用
| #七仙羽《七仙羽教你馬年開運招福》:七仙羽2026馬年運程書詳析局勢、九宮風水、12生肖運勢及化太歲法,新增MBTI開運指南與每週身心靈貼士,助增健康、財運、事業、姻緣運。附送加持揮春,助你趨吉避凶,馬到功成!

| #中原一雄《超實用!攝影技巧全書:從初級知識到進階修圖,44堂課晉升達人行列》:本書結合知識與技巧,教你活用相機與鏡頭,從初級構圖、中級功能到上級創意,拍出亮眼照片。RAW顯影篇指導修圖,讓作品更符合個人風格,助你無限擴展攝影世界!

🛒歡迎到「一本」選購:https://www.mybookone.com.hk

#聯合出版集團 #九月新書速遞 #新書速遞 #香港專題 #歷史文化 #文學 #親子共讀 #生活實用 #閱讀 #出版

香港因「香」得名?香港的香文化📖✨ 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原來與「香」有著不解之緣!💨 傳說「香港」一名源於沉香,昔日沉香樹遍佈大嶼山,香料貿易熱鬧非凡,港口因此得名!如今雖化身繁華都市,香文化仍滲透日常,從祭祀到靜心,線香、盤香無處不在...
24/09/2025

香港因「香」得名?香港的香文化📖✨

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原來與「香」有著不解之緣!💨 傳說「香港」一名源於沉香,昔日沉香樹遍佈大嶼山,香料貿易熱鬧非凡,港口因此得名!如今雖化身繁華都市,香文化仍滲透日常,從祭祀到靜心,線香、盤香無處不在!想了解線香的歷史、成分與妙用?快來跟我們探索香港的香氣故事,嗅出城市獨特魅力!😍

香港地名由來?
「香港」二字最早見於明朝至清嘉慶間的一個小海港(今香港仔附近),以運香木(檀香、伽楠香、沉香等,統稱『莞香』)出口著名🌳 東莞南部及今新界所產之香,從尖沙咀用小舟運至香港仔石排灣的一小港,名香港者,再轉乘鰽船至廣州或蘇州,貿易盛況空前!香港灣香業凋零後,於清乾隆間在港灣附近開村,名香港村。而大嶼山的沙螺灣於嘉慶年間亦有種植和出產沉香的歷史。然而,學者對地名由來眾說紛紜,另有阿群帶路說、甘露說、紅香爐說、海盜說,你覺得哪個說法最有道理?香港真是一個「香」港嗎?🤔

香品種類多元
線香(又名:骨香、竹簽香)是祭祖禮佛的常客,沉香、檀香、柏香香氣濃郁,穩插香爐,氣氛莊嚴。玉香無香骨,煙少味清,燃燒時焦味輕,香氣溫醇,是靜心品香不二之選。盤香呈螺旋狀,視乎大小可燒一小時至一個月,農曆年三十點燃至年初一,寓意祈福綿長。塔香形如圓錐,濃煙四散,驅除異味一流,燃燒約20分鐘,覆蓋範圍廣。香丸則以香藥粉混蜂蜜製成,用炭薰出清雅香氣,無煙且持久,適合冥想或放鬆。每款香品各有特色,無論祭祀、靜修還是品香,都能為生活添一抹香氣!

新書推介:《港香情》
想一探香港香文化嘅奧秘?📚 三聯書店出版、鄧皓荃著的《港香情》帶你細味香港香的輝煌歷史!從從前的香料貿易,到五六十年代香莊的黃金歲月,本書詳述香港作為國際香料重鎮的傳奇!作者訪問多位香業前輩,記錄老香舖如梁永盛、永利檀香莊的光輝故事,以名製香工藝和香具的魅力。書中亦有教授如何分辨天然和化學香,還介紹沉香、檀香等成分和使用方法,例如焚香、篆香同香囊。香港首本專題講述製香業的書籍,是對香文化有興趣的必讀之選!想知香港如何由「香」港變成今日嘅大都會?立即入手,聞香更識香,感受香港的香文化!😎

點擊連結了解更多: https://shorturl.at/wx2AX

留言分享你最愛哪款香品?喜歡甚麼香氣?😊

#聯合出版集團 #香港 #香文化 #港香情 #線香 #玉香 #沈香 #檀香 #新書推介 #新書推薦 #香港出版

🌀 颱風樺加沙來勢洶洶!準備好迎戰風暴了嗎? 🌀了解颱風多一點才能將颱風帶來的破壞盡可能減少。颱風不止是天文現象,還是考驗應變能力的時刻!想知颱風的科學秘密、香港風災的歷史,或者想入門成為「天氣師」?立即繼續閱讀!👇🌪 颱風如何形成?颱風(...
22/09/2025

🌀 颱風樺加沙來勢洶洶!準備好迎戰風暴了嗎? 🌀

了解颱風多一點才能將颱風帶來的破壞盡可能減少。颱風不止是天文現象,還是考驗應變能力的時刻!想知颱風的科學秘密、香港風災的歷史,或者想入門成為「天氣師」?立即繼續閱讀!👇

🌪 颱風如何形成?
颱風(熱帶氣旋)從何而來?由溫暖海洋上低壓區開始,海面受熱,水汽蒸發上升,凝結成積雨雲,釋放潛熱,這些熱能就是颱風的「動力」!低壓區吸引周圍空氣流入,地球因自轉為氣流加點「扭力」,形成螺旋狀颱風。有六大條件非常有利形成颱風:海溫達26°C、水汽充沛、大氣不穩定、垂直風切變低、氣旋式匯聚,離赤道5度以上。

🏙 溫黛與山竹
要說最有名的風災,不得不說1962年超級颱風溫黛,最高陣風高達每小時259公里,氣壓低至953.2百帕斯卡,風暴潮令沙田、大埔水浸,183人喪生,7萬人無家可歸!而到近年2018年的山竹同樣非等閒之輩,帶來35年來最強風力及嚴重風暴潮,458人受傷,6萬棵樹倒塌,將軍澳、杏花邨變「澤國」!🌊

---
📚 新書推介:齊做「天氣師」
想更了解颱風與香港的天災?以下介紹三本圖書: 萬里機構 wanlibk.com出版的《颱風解密:你也可以做天氣達人!》由香港天文台前台長岑智明與香港氣象學會編寫,用豐富圖表解構颱風形成、路徑及影響,破解「李氏力場」等迷思!而 三聯書店 Joint Publishing出版的《無妄之災:香港古今災患紀略》由蕭國健撰寫,回顧香港風災、火災和海寇等災患,從歷史角度帶你看看香港如何應對天災人禍。 新雅文化 Sun Ya Publications出版的童書「好奇水先生」系列《風暴來了》,融合趣味故事、科普知識與小實驗,跟水先生和空氣小姐一起揭開風暴形成之謎,颱風天激發孩子好奇心!

📖點擊前往 一本 My Book One購買以上書籍: https://www.mybookone.com.hk/

颱風樺加沙風雨欲來,在窗戶貼膠紙、準備應急食材,窗台防滲漏秘訣?留言分享你有甚麼防風貼士?

#聯合出版集團 #颱風 #樺加沙 #溫黛 #山竹 #三聯出版 #萬里出版 #三聯出版 #新書推薦 #香港出版

【外國人學廣東話入門神器是?】🗣️廣東人「我手寫我口」源遠流長,但原來早在16世紀就已經開始用廣東話著述。💬外國人在19世紀來到廣東後,亦開始用廣東話寫作。想知當時如何跟外國人用「廣東番話」做生意、傳教、甚至寫聖經?全靠早期廣東話及英語書,...
19/09/2025

【外國人學廣東話入門神器是?】🗣️

廣東人「我手寫我口」源遠流長,但原來早在16世紀就已經開始用廣東話著述。💬外國人在19世紀來到廣東後,亦開始用廣東話寫作。想知當時如何跟外國人用「廣東番話」做生意、傳教、甚至寫聖經?全靠早期廣東話及英語書,這是中西文化交匯神器,由商用英語教材到拼音聖經,不但助人溝通,還記錄了當時的貿易、稅制和生活點滴。

清末商務英語天書
當時廣東人同外國人做生意,不懂ABC?無問題!這本1862年清朝同治元年(1862 年)出版的《英語集全》,有中文、廣東話拼音、英文和英文注音,幫買辦、通事同看銀師與外商傾生意。例如「棉花」(min fá / cotton)同「白魚翅」(pak üchi / white sharks’ fins)等詞語,非常實用!而且更記錄了清朝稅制同貿易情況,是研究當時社會狀況的寶典,世界各國不少圖書館都有收藏!📚

外國人廣東話入門神器
除了廣東人想學英語,外國人都想學廣東話。《廣東省土話字彙》是第一本外國人編寫的英粵雙向辭典,教他們「糴米」(tek mei)、「買雞項」(mai kei hong),甚至如何問「有疋頭冇呢?」(Yǎw pǎt tǎw mow ne ),非常貼地!還有廣東話常有的一字多用法,都有向外國人解釋,例如「child」一詞,不但可以找到相對應的廣東話「細蚊仔」(Sei mǎn tsei),還有相關詞,例如「姑娘仔」(Koo neong tsei)的廣東字、拼音、英文解釋。📝

新書推介:《我手寫我口:中外人士廣東話書寫(1535-1935)》
想再深入探索廣東話的前世今生?三聯出版《我手寫我口:中外人士廣東話書寫(1535-1935)》,載你穿梭1535-1935年間,盡覽60部中外人士的廣東話作品,涵蓋辭書、文學、商貿、宗教同生活。從明朝廣東地方志《廣東通志初稿》到《你噲講唐話咩》清末美國人的廣東話教材,再到廣東話聖經,本本都是文化珍品!📖作者 #李燕萍 同 #片岡新 用輕鬆筆觸,帶你「睇真啲」廣東話,發掘中西語言交融嘅絢爛火花!

點擊連結 https://shorturl.at/SzsHz 了解更多。

在留言分享你覺得哪些廣東話最妙趣、最「到肉」?有試過教外國朋友講廣東話而發生的趣事嗎?🗣️💬

#聯合出版集團 #廣東話 #香港歷史 #中西文化 #粵語 #白話 #出聯出版 #新書推薦 #香港出版

【榫卯間的匠心:香港非遺No. 5.81  木家具製作技藝】🪵✨  香港非遺「木家具製作技藝」中的千年智慧!從明式圈椅到港式碗櫥,每件家具都刻畫匠人與城市的動人故事。P.PLUS 出版的《木匠說》與「木匠說:麥手成規」展覽(9月12日至10...
18/09/2025

【榫卯間的匠心:香港非遺No. 5.81 木家具製作技藝】🪵✨

香港非遺「木家具製作技藝」中的千年智慧!從明式圈椅到港式碗櫥,每件家具都刻畫匠人與城市的動人故事。P.PLUS 出版的《木匠說》與「木匠說:麥手成規」展覽(9月12日至10月13日,DX設計館)帶你走進木藝世界,探訪老中青木匠的匠心。想知道木頭如何化身藝術?快來探索榫卯的香港情懷,感受非遺的永恆魅力!😍 準備好敲開木藝的秘密了嗎?

非遺木藝:榫卯嵌出的香港精神 🪑
2014年列入香港非遺清單的「木家具製作技藝」,是匠人與木頭的絕妙對話!🛠️ 選材時,師傅敲木聽聲,辨別質地;切割後畫一比一圖樣,再用榫卯拼接,凸凹相扣,無需一釘卻穩若磐石!從明清的椅凳桌案到香港的西式抽屜,傳統與歐式風格交融,輝映港產木家具的黃金歲月。如今,木匠用回收木材創新,賦予這門非遺新生命!🌳

展覽「木匠說:麥手成規」:傳統與創新的盛宴 🎨
2025年9月12日至10月13日,深水埗DX設計館化身木藝舞台!「木匠說:麥手成規」展覽呈獻麥貫權師傅與門生的五組作品:黑胡桃木圈椅、兒童迷你圈椅、樟木儲物坐具,還有燈具、傘架等小家品🌟 想親近木藝?「師傅有約」讀書會與「同師傅飲茶」活動,讓你與木匠圍桌聊木頭故事,點燃創意火花!

《木匠說》:香港木藝的文化記憶 📖
一枱一椅,承載家居生活的同時,也蘊含香港木家具工藝的深厚歷史與文化。這門非遺技藝見證城市經濟起飛,卻隨現代化漸被遺忘。《木匠說》由翁泳恩、梅詩華執筆,走訪老中青木匠,記錄「香港製造」的木家具故事,涵蓋中西工藝、物料關懷與創新思考。這本文化誌訴說香港記憶與木匠精神,展望傳承與未來。🪵

想知更多,點這連結:http://bit.ly/41TW9um

#聯合出版集團 #香港非遺 #木家具製作 #木匠說 #麥手成規 #香港製造 #香港出版

【失而復得的古蹟:主教山前深水埗配水庫】深水埗,藏著無數故事與驚喜!從喧鬧的鴨寮街到文青聚集的創意中心,這裡是傳統與現代的交匯點。每一條後巷、每一口小吃,都訴說著香港的溫暖與活力。三聯出版的《深水埗101》帶你走進這片土地的101個精彩瞬間...
15/09/2025

【失而復得的古蹟:主教山前深水埗配水庫】

深水埗,藏著無數故事與驚喜!從喧鬧的鴨寮街到文青聚集的創意中心,這裡是傳統與現代的交匯點。每一條後巷、每一口小吃,都訴說著香港的溫暖與活力。三聯出版的《深水埗101》帶你走進這片土地的101個精彩瞬間,當中主教山前深水埗配水庫更是失而復得的古蹟傳奇!準備好來一場穿越古今的City Walk,發現深水埗的無盡魅力了嗎?

市井文青,共冶一爐 🎉
鴨寮街的電子零件攤、基隆街的布藝市場,深水埗是「亂中有序」的寶藏地!📻🧵 從李鄭屋漢墓到霓虹燈招牌,這裡藏著香港舊時光與新創意。淘二手相機、啖米芝蓮腸粉,還是偶遇街頭塗鴉?🎨 每條後巷都是異次元冒險,手機存滿復古濾鏡照!📸 公和荳品廠的豆漿暖胃,蘇屋邨的街坊故事暖心。🥛❤️ 從天光墟及午夜墟地攤到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傳統與潮流的混搭派對在這開騷!

主教山古蹟,穿越古今 🏛️
前深水埗配水庫,1904年建成,1970年停用後沉睡多年,2020年街坊芳姐晨運時發現這古羅馬式蓄水池,108根花崗石柱與紅磚拱券超有氣勢!💪 如今活化成藝術空間,英國室內設計師Sacha Yasumoto的藝術裝置《傳承之鏡》水池配燈光音樂,紅藍光影超夢幻!✨ 古老建築與現代創意碰撞,歷史在這裏重生!

@三聯書店 出版、 #劉智仁 著的《深水埗101》,訴說出101個深水埗的故事,從東漢遺跡到創意中心,見證香港變遷。本書精選101元素,涵蓋市井、藝術、古蹟與人情味等等,展現傳統與現代交融的魅力,邀你探索這片充滿故事的土地。

想知更多,點這連結: http://bit.ly/4nwggak

正如《深水埗101》所說:「愛上深水埗區的理由,又豈止101個?」 你最愛深水埗哪個角落?快留言分享你的獨家發現!👀✨

#聯合出版集團 #深水埗 #基隆街 #李鄭屋 #鴨寮街 #深水埗配水庫 #三聯出版 #好書推薦 #香港出版

【🌱黃豆般的大事:香港非遺No. 5.2  豆品製作技藝】香港的街頭巷尾,總藏着令人心動的味道,而非遺飲食正是這些味道的靈魂!從茶樓點心到街市小吃,每一口都承載了香港人的回憶與匠心。當中,豆品製作技藝以一粒黃豆,化出千變萬化的滋味,從早餐到...
12/09/2025

【🌱黃豆般的大事:香港非遺No. 5.2 豆品製作技藝】

香港的街頭巷尾,總藏着令人心動的味道,而非遺飲食正是這些味道的靈魂!從茶樓點心到街市小吃,每一口都承載了香港人的回憶與匠心。當中,豆品製作技藝以一粒黃豆,化出千變萬化的滋味,從早餐到宵夜,無處不在!😋 準備好來一場舌尖上的文化之旅,感受香港非遺的獨特魅力了嗎?

🌟一粒黃豆的非遺滋味
2014年「豆品製作技藝」列入香港非遺清單,豆品看似不起眼,卻無處不在,早已融入生活:早餐的豆漿、午餐的豆腐火腩、晚餐火鍋的鮮腐竹,甚至甜品的豆腐花,還有豆干、豆卜、腐乳,樣樣皆是經典!🥛 豆品甜鹹皆可,滋味無窮,看似平淡的豆品製作過程卻是工序繁複又細緻,承載中華飲食文化的精髓。要成功做出完美的豆腐,需要「天時」:天氣的濕度、「地利」:黃豆的產地、「人和」:撞豆腐、壓豆腐等工藝。而豆品中以豆卜工序最繁複,在做好豆漿後就要立即做,用鹽水凝固後切塊,再逐粒「啤水」,之後油炸,最後風乾,費時費功,但公和荳品廠堅持自家製作豆卜,保留古早味!😍

💖街坊情懷,味蕾傳承
公和荳品廠傳承多年,製作豆品的方法始終如一,保留古早味。公和荳品廠第二代負責人Renee分享,他們製作豆品的方法僅從生鐵鑊換成銅鑊,避免豆腐「黐底」帶燒焦味,銅鑊煮出的豆漿濃度與味道更迎合香港人口味,令人回味無窮。😋 豆漿做法因店而異,稀稠與風味各有千秋,後續配搭更是多樣化,可加肉鬆、榨菜,調出鹹甜滋味。Renee強調,公和堅持傳統,專注做好自家風味,即使珍珠、芋圓、黑糖近年流行,公和依然不隨波逐流。「香港人喜歡這種口味。」她笑說,公和的豆品承載的不僅是味道,更是對傳統的執著與對街坊的用心。🥛 每碗豆漿、豆腐花,都是香港非遺飲食文化的縮影,讓人一啖接一啖,沉浸在熟悉的市井溫暖中。

除了豆品, 萬里機構 出版、 蕭欣浩 所著的《尋味非遺》,帶你走進九項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典港式美食世界。深入訪談多位資深師傅與傳人,從各自的飲食故事到不同傳統技藝的展現,串連出中華飲食文化在香港的演變與傳承。

想知更多,點這連結: http://bit.ly/42rJHSu

你最愛哪款港式非遺美食?快留言分享你的味蕾故事!👀✨

#聯合出版集團 #香港美食 #香港非遺 #非遺 #公和 #豆品 #茶餐廳 #絲襪奶茶 #萬里機構 #香港出版

【🚪穿越百年!藏在唐樓裡的香港秘史,你行過幾多間? 】「它們見證了香港從漁村發展到國際都市的歷程,也承載着數代香港人的生活點滴。香港唐樓故事,是平凡中的不平凡。」——《尋蹤覓蹟:香港唐樓故事》香港唐樓,乍看普通,實情是記錄百年香港的活歷史!...
10/09/2025

【🚪穿越百年!藏在唐樓裡的香港秘史,你行過幾多間? 】

「它們見證了香港從漁村發展到國際都市的歷程,
也承載着數代香港人的生活點滴。
香港唐樓故事,是平凡中的不平凡。」
——《尋蹤覓蹟:香港唐樓故事》

香港唐樓,乍看普通,實情是記錄百年香港的活歷史!19 世紀中,青磚木梯唐樓冒頭,到後期發展到「騎樓」的出現,為居民遮風擋雨又出現種種民生商舖。 20 年代,從外牆延伸出的一個個懸挑陽台別有情趣,讓外人想一探住客們的唐樓生活。到 30 年代,裝飾藝術風吹到,九龍雷生春堂的圓柱門廊型是當時最美的唐樓!🌟 戰後人口暴增,唐樓分租成「騎樓房」、「閣仔」等,十足《 72 家房客》中熱鬧又富人情味的生活。

🕰️永和號:第一代唐樓傳奇
中環威靈頓街 120 號是第一代香港唐樓,於戰前 1880 年代建成,而永和號雜貨店於 1930 年在上址開業,賣茶仔粉、雙喜火柴,甚至罐裝鮑魚,連官商藝人都來幫襯!😮全盛期有 12 個員工、數千種貨品,經過數十載的輝煌後於 2008 年結業,老店結業但這座一級歷史建築依然訴說香港開埠傳奇!

📚 想深度遊唐樓?小編私心推薦以下兩本 @非凡出版 好書:

👉《尋蹤覓蹟:香港唐樓故事(增訂版)》
本書圖文並茂記錄不平凡的唐樓故事。既是看建築,也是讀人,藉此將香港人的生活態度和對家園的感情呈現。增訂版新增三個章節,領讀者繼續訪尋更多舊唐樓。✨

👉《尋蹤覓蹟:香港唐樓故事2 消逝中的唐樓美學》
延續《尋蹤覓蹟:香港唐樓故事》以文字和影像結合的形式,拆解隱藏在混合建築風格中的唐樓美學,也道出戰前和戰後香港不同階層的艱辛和苦樂。

近年保育計劃令舊唐樓重生,化身文青cafe、創意小店、服務住宅等等,變身「舊香港」文化icon!留言分享你有沒有走訪過香港哪幢唐樓令你印象難忘?

#聯合出版集團 #香港唐樓 #香港建築 #老香港 #文化保育 #唐樓 #騎樓 #閱讀 #好書推薦 #香港出版

Address

中國香港北角英皇道75-83號聯合出版大廈26樓
Hong Kong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聯合出版 文化起動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聯合出版 文化起動:

Share

Category

Our Story

聯合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系1988年在香港三聯書店、香港中華書局和香港商務印書館等多家知名出版機構基礎上組建而成,服務香港已逾百年歷史,現已發展成為香港最具規模的綜合性出版集團。集團總部設在中國香港,在中國內地和港澳台地區,以及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設有子公司和分支機構。

集團堅持「以文化人、以書立社」,深耕香港,面向世界,注重原創,兼顧引進,身體力行「中華文化傳播者、世界文明融合者、香港社會建設者」社會責任,努力體現「全球視野、世界格局、中國氣派、香港特色」,現已發展成為集「出版主業、現代印刷、新零售、新媒體與新業態、資產經營與資本經營」五大業務板塊和北京紫荊文化廣場、廣州南沙出版物與文創產品保稅物流中心兩大產業基地為一體的現代出版傳媒產業體系,致力於實現以香港本土為產業中心,以粵港澳大灣區為發展半徑,以大中華區為影響力領域,主業突出、品牌優秀、業態先進、產業鏈完整、核心競爭力強勁的出版傳媒產業運營機構的宏偉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