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 City Magazine

號外 City Magazine 《號外》官方 FACEBOOK PAGE

《號外》月刊一年出版12期,讀者可於便利店(7-11、CIRCLE K)、誠品書店、M+ Shop及各書報攤購買。每本定價為港幣50元。

全年12期《號外》的訂閱價為港幣600元,隨訂閱附送精美禮品。
(線上訂閱:https://bit.ly/2ZE1zJF)

查詢電郵:
[email protected]

𝘍𝘈𝘚𝘏𝘐𝘖𝘕珍藏級聯乘|NANA x Vivienne Westwood《NANA》迷注意!經典漫畫《NANA》25週年夢幻聯乘Vivienne Westwood  ,推出《NANA 25th Anniversary Edition Vo...
24/10/2025

𝘍𝘈𝘚𝘏𝘐𝘖𝘕
珍藏級聯乘|NANA x Vivienne Westwood

《NANA》迷注意!經典漫畫《NANA》25週年夢幻聯乘Vivienne Westwood ,推出《NANA 25th Anniversary Edition Vol.1》特別封面版。作者矢澤愛 親自操刀封面,讓娜娜與奈奈換上Vivienne Westwood的經典造型,重現漫畫中的浪漫龐克魂。紅黑格紋的書頁噴邊設計也十分搶眼,細節感滿滿,極具收藏價值。相信對於各位《NANA》迷而言,雖然還未能等來漫畫的結局,但這個驚喜聯乘總算能望梅止渴一番。

《NANA 25th Anniversary Edition Vol.1》普通版將於10月21日在各大書店上架,而Vivienne Westwood特別封面版則同日於美國Books-a-Million獨家發售。英國地區可於11月20日在Waterstones入手,或於10月30日起於Vivienne Westwood門店選購。

Photo&Video: Ai Yazawa,

#號外雜誌

𝘌𝘝𝘌𝘕𝘛歡迎來到魔幻城堡|香港藝術雙人組FAF讓想像化為有形的現實,香港藝術雙人組FAF(FingerAndFish) 舉辦首個個人獨立展覽《The Fever Castle of a Thousand Dreams》 ,在載浮載沉的城市...
24/10/2025

𝘌𝘝𝘌𝘕𝘛
歡迎來到魔幻城堡|香港藝術雙人組FAF

讓想像化為有形的現實,香港藝術雙人組FAF(FingerAndFish) 舉辦首個個人獨立展覽《The Fever Castle of a Thousand Dreams》 ,在載浮載沉的城市中,創建一個讓人脫離現實的奇幻城堡。

是次展覽的創作靈感源自FAF筆下角色——Tattsumi與一棵垂死無名仙人掌的故事,從垂死掙扎到動容真情,向觀者呈現一趟深刻的奇幻旅程。

FAF認為思想如熾焰的城堡,承載無盡變幻的想像,時而浩瀚無垠,時而混沌模糊,分裂拆解成無數幻影。他們以懷舊復古混合超現實主義、流行文化與神話色彩的創作風格,共同築構這色彩斑斕的美妙夢境,講述自信與自愛的故事。

🔻《The Fever Castle of a Thousand Dreams》
📅 即日起至11月2日
📍 地點:上環皇后大道西118號 – Ztoryhome 1/F

#號外雜誌 #香港藝術團隊 #香港藝術雙人組 #香港藝術 #展覽 #好去處 #超現實 #懷舊 #藝術 #雕塑

𝘔𝘜𝘚𝘐𝘊Cantopop懷舊黑膠|黃志淙的廣東流行曲派對感受一個城市,除了走走、看看,也要聽聽這裡的聲音。這趟城市藝術漫遊,邀請了著名DJ、音樂人黃志淙博士  將其位於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的黑膠唱片館(V Music Librar...
24/10/2025

𝘔𝘜𝘚𝘐𝘊
Cantopop懷舊黑膠|黃志淙的廣東流行曲派對

感受一個城市,除了走走、看看,也要聽聽這裡的聲音。這趟城市藝術漫遊,邀請了著名DJ、音樂人黃志淙博士 將其位於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的黑膠唱片館(V Music Library)移師日街畫廊,他亦親自策劃兩場經典廣東流行曲派對並現身打碟,讓人隨音樂節拍回到Cantopop的黃金年代。

去年,HKDI成立V Music Library,其中收藏近八百張唱片、三百張黑膠,旨在引人深入認識黑膠唱片及音樂文化,而黃志淙是HKDI駐校創作家,經常於V Music Library舉行黑膠唱片體驗工作坊以及迷你音樂會,分享音樂知識。

自九十年代,黃志淙便開始在《號外》寫音樂,直至現在,所以當《號外》邀請他參與「Wander & Wonder」藝術展覽,他立刻便想到將音樂融入到城市漫遊之中,V Music Library於是出現在日街畫廊。他解說:「我一直很喜歡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提出的「Flâneur」(城市漫遊者)概念,日月星街給我一種身處歐洲的感覺,有點像倫敦小街、東京的代官山,都是我很喜歡的地方。今次展覽在這區遊走,可以看畫、聽黑膠、行小店,對我來說是help build a culture。」

《號外》明年踏入五十周年,黃志淙為日街畫廊的V Music Library特地選取了過去五十年一些重要歌手如張國榮、陳百強、梅艷芳等的經典廣東歌黑膠展出,觀眾來到這裡可以隨意翻閱黑膠之外,也可以「silent disco」的形式聽音樂。他說:「最重要是體驗!我經常在黑膠館跟學生、街坊互動,有人對黑膠很熟悉,有人很陌生,有人好怕整爛,但無論怎樣都是一種感受和體驗。」

除了將V Music Library帶到星街小區,黃志淙亦在展覽期間現身打碟,既是有關城市漫遊,選曲絕大部份是Cantopop,但融入嶄新風格,他說:「我會將City pop竹內瑪莉亞的<Plastic Love>mix梅姐的翻唱版本<尋愛>,但又會加入contemporary的廣東歌,我覺得要有不同類型、新新舊舊的mix才過癮!」用他的詞彙,這個city artwalk將城市mix音樂mix藝術,他又會怎樣形容這個關係?他笑說:「係愛呀!」

🔻黃志淙現場DJ表演
Wander & Wonder City Artwalk in Starstreet Precinct
📅日期:10月25日
時間:下午2至4時
📍地點:星街小區

#號外雜誌 #星街小區 #藝術地圖 #社區藝術 #展覽 #黃志淙 #音樂 #懷舊 #廣東歌 #流行曲 #黑膠

₅₈₇𝘌𝘊𝘏𝘖𝘚以氛圍作Storytelling|DIMORESTUDIO共同創辦人每一年的米蘭家具展最期待的,總是DIMORESTUDIO  的展覽,每一次都充滿詩意及故事性,每一次都像是夢幻般的驚喜。DIMORESTUDIO共同創辦人B...
23/10/2025

₅₈₇𝘌𝘊𝘏𝘖𝘚
以氛圍作Storytelling|DIMORESTUDIO共同創辦人

每一年的米蘭家具展最期待的,總是DIMORESTUDIO 的展覽,每一次都充滿詩意及故事性,每一次都像是夢幻般的驚喜。

DIMORESTUDIO共同創辦人Britt Moran 及Emiliano Salci 職業生涯中的關鍵時刻之一是PALMADOR。2015年, 他們與PIERRE FREY合作,創作了「PALMADOR」地毯, 靈感源自熱帶雨林的茂密圖案。這個項目讓他們能夠將自己的設計感性與這家法國知名品牌的深厚傳統融合。

同樣重要的,是在米蘭VIA JENNER設計自己的家。這個極具個人特色的項目,讓Britt Moran及Emiliano Salci能夠在私密的環境中自由探索設計理念,將個人品味與專業知識融為一體,打造出一個充份體現他們願景和美學的居住空間。

最後, TRATTORIA DEL CIUMBIA餐廳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機會,能夠透過自己的視角重新詮釋傳統的餐飲空間。室內設計營造一個融合溫暖、真實和強烈認同感的環境,打造令人難忘且獨特的用餐體驗,與DIMORESTUDIO的願景完美契合。

Text: Karen Tsang
Photo courtesy of Dimorestudio, Dimoremilano, Fendi, Trattoria del Ciumbia, Knoll, Fritz Hansen
Photo: Silvia Rivoltella, Andrea Ferrari, Paola Pansini, Stefano Galuzzi

✍︎ 完整文章刊於 ISSUE 587

#號外587 #號外雜誌 #設計 #家具 #室內設計 #藝術 #創意

𝘈𝘙𝘛《日》與《月》|利志達早於八十年代,利志達  已開始在《號外》連載漫畫,這深厚淵源令他毫不猶豫參與今次展覧,他特地以星街小區  為靈感,創作全新作品《日》、《月》。「八、九十年代,我年青時幫《號外》畫了很多漫畫,對我來說有點感情,好多...
23/10/2025

𝘈𝘙𝘛
《日》與《月》|利志達

早於八十年代,利志達 已開始在《號外》連載漫畫,這深厚淵源令他毫不猶豫參與今次展覧,他特地以星街小區 為靈感,創作全新作品《日》、《月》。

「八、九十年代,我年青時幫《號外》畫了很多漫畫,對我來說有點感情,好多年沒交稿,今次再交稿,是有點懷舊。」利志達笑說。今趟CITY ARTWALK圍繞星街小區,對他而言,這裡是很舒服的地方,時不時會來走一走,慢慢吃東西、喝咖啡,不知不覺就逗留了很長時間,他便以日、月、星街為靈感創作全新漫畫《日》、《月》。

在太古廣場三座,先見到《月》的局部,以大型漫畫裝置的方式展出,再走到日街畫廊,才會欣賞得到《日》、《月》的全貌。如此看來,利志達對「月」似乎情有獨鍾,他解釋:「我先畫《月》,我的很多作品裡經常都有月亮,我不知為何好像跟它分不開似的。明明月亮很近,我們很容易看到它,卻又帶著很多傳說,很神秘又浪漫,吸引著人類對月球產生各種盼望,一直想爬上去。」他在《月》以標誌線條掃出一個朦朧夜色,中央的一個圓球體之下,穿插隨不同時間而變化的月亮,四周滿是想爬上月亮的人,帶點浪漫詩意。另一邊廂的《日》則是截然不同的感覺,太陽呈放射形,像一枝枝箭直刺下來,而在陽光底下,人們快樂熱切地奔跑接收它的光和熱,充滿正能量。他說:「太陽不可以碰,但要享受,因為它是賜予生命的。我見很多人很害怕太陽,不敢曬,但我見難得有太陽都會站在下面讓它曬,精神又有活力一點。」三光者,日月星。有《日》和《月》,那麼星星呢?他分享:「其實在月的左邊,會見到星星!」

在日月星街看日月星,在利志達筆下,這城浪漫不少。他說:「這個城市太急太侷促,需要放點藝術去舒緩、點綴,就會美一點。」

🔻Wander & Wonder City Artwalk in Starstreet Precinct
📅日期:即日起至10月30日
📍地點:星街小區

#號外雜誌 #星街小區 #藝術地圖 #社區藝術 #展覽 #利志達

₅₈₇𝘛𝘙𝘈𝘝𝘌𝘓日本第一酒鄉|「灘」之散策紀行日本現存最早的詩集《万葉集》曾有這一句短歌:「與其想那些毫無意義的事,不如喝一杯濁酒。」我有時喜歡做毫無意義的事,有時也愛喝酒;在神戶閒著幾天,天氣太熱,鑽進百貨公司避暑,在賣清酒的角落看到「...
22/10/2025

₅₈₇𝘛𝘙𝘈𝘝𝘌𝘓
日本第一酒鄉|「灘」之散策紀行

日本現存最早的詩集《万葉集》曾有這一句短歌:「與其想那些毫無意義的事,不如喝一杯濁酒。」我有時喜歡做毫無意義的事,有時也愛喝酒;在神戶閒著幾天,天氣太熱,鑽進百貨公司避暑,在賣清酒的角落看到「灘五鄉」三個大字,忽然撩起我到灘區走走的念頭,來一趟日本酒鄉之旅。

兵庫縣「灘五鄉」包括了西鄉、御影鄉、魚崎鄉、西宮鄉及今津鄉五個酒造之鄉,共有二十六藏,不少更超過三百年歷史,初起之時,正值江戶時代。典籍記載,江戶人愛喝酒。幕府時代人口百萬的江戶城(今東京)就有二千間居酒屋。江戶需求量極大的酒從何處來?就是近畿。現今兵庫縣東部內陸的丹波地區,是當時酒的主要供應地。那時的農家男性,在秋收後的冬季閑著沒工開,就到酒造兼職釀酒補家計,稱為「百日賺」 。這些酒造用上兵庫縣盛產的酒造好適米,釀造出江戶人喜歡的酒味。

灘五鄉釀好的酒,會放在稱為「樽」的木製巨型酒桶,用樽迴船由關西徐徐運到江戶城,據說,那時江戶人消耗的灘酒足足有一百萬桶。為了保護樽內的酒,酒造會在樽外包著用稻草(藁)織成的「菰」 ,再用版畫方式印上自家商標,演變成現今我們常在酒造看見的菰樽。

查看灘區的酒造地圖,發現灘五鄉其實距離神戶市中心不遠。由神戶三宮坐阪神電鐵,約數分鐘至二十分鐘車程,就能抵達灘五鄉不同地區,再徒步到各大酒造參觀,確很方便。步出車站,時會看見豎立的看板,標示出周邊的酒造。據日本酒造組合中央會2022年統計,日本全國約有一千六百家酒藏,包括清酒,本格燒酌、味醂和泡盛,灘五鄉酒藏數目看似不多,日本酒產量卻佔了全國四份之一,難怪一直被譽為日本第一酒鄉。

只是遊走在紀念展覽館之間,滿足不了我的灘酒之旅,飲酒也是我此行目的。灘五鄉對外開放的酒造和商店,基本都有提供試酒,一般會有一兩款免費試飲推介,部份如白鶴,甚至有四至五款自助試飲;一些限定口味或價位較高的,很多酒造都能付費試飲。在菊正宗,我參觀完酒杯導賞,就喝了一酒兩杯的試飲,用不同杯品嘗風味變化;在承傳至第十一代的安福又四郎商店(大黑正宗),酒單上能找到「牛與鐵板」的熟成酒可以品嘗。部份酒造如泉酒造和福壽等還配備了AI唎酒師,輸入個人喜好,由AI挑選適合的酒。

Text & Photo: Joanne Cheuk(www.joannecheuk.com)
Support: PAM Holidays, PEACH
✍︎ 完整文章刊於 ISSUE 587

#號外587 #號外雜誌 #日本旅遊 #兵庫縣 #灘五鄉 #酒鄉 #酒藏 #日本酒 #旅遊

𝘗𝘏𝘖𝘛𝘖𝘎𝘙𝘈𝘗𝘏𝘠90年代坂本龍一肖像|顯影堂 《間まMA:Ryuichi by Rensis》已逝日本音樂巨匠坂本龍一曾於1998年,來港出席活動時,由攝影師Rensis Ho  為其攝下珍貴肖像照。27年後,由顯影堂  首次完整展示...
22/10/2025

𝘗𝘏𝘖𝘛𝘖𝘎𝘙𝘈𝘗𝘏𝘠
90年代坂本龍一肖像|顯影堂 《間まMA:Ryuichi by Rensis》

已逝日本音樂巨匠坂本龍一曾於1998年,來港出席活動時,由攝影師Rensis Ho 為其攝下珍貴肖像照。27年後,由顯影堂 首次完整展示這些珍貴影像,以「間ま MA」為主題的展覽,旨在呼應教授的獨特氣質,同時傳遞照片深意。在日語中,「間」由「門」與「日」組成,象徵陽光穿透門扉灑進室內的意境, 如同坂本龍一的音樂,在喧囂世界中,帶來溫暖與內心的平和。

Rensis 90年代的作品,以簡約攝影風格突顯教授的氣質與神情,而照片由日本和紙印製而成,與坂本龍一的淡然與禪意不謀而合。用攝影與教授「相遇」,讓我們再次向坂本龍一深厚音樂哲學致敬,。

🔻《間まMA:Ryuichi by Rensis》
🗓️ 日期:2025年10月23日至11月29日
📍地點:黃竹坑業勤街33號金來工業大廈二座6J室「顯影堂」

#號外雜誌 #坂本龍一 #教授 #日本音樂 #音樂 #攝影 #攝影藝術 #影像 #藝術

𝘈𝘙𝘛在城市遊花園|Michael Lau在太古廣場三座、五座及六座,Michael Lau  不同時期、系列、主題、媒介的作品散佈不同角落,帶人「遊花園」。回到最初,當Michael Lau知道「Wander & Wonder」展覽是一個...
22/10/2025

𝘈𝘙𝘛
在城市遊花園|Michael Lau

在太古廣場三座、五座及六座,Michael Lau 不同時期、系列、主題、媒介的作品散佈不同角落,帶人「遊花園」。

回到最初,當Michael Lau知道「Wander & Wonder」展覽是一個CITYWALK的概念,他立刻便想到要藉著作品帶人「遊花園」,過往他曾做過很多以花園、PARK為主題的展覽,他說:「就是希望人們能夠在不同地方輕鬆地欣賞藝術。」

Michael Lau將不同時期、系列、主題、媒介的作品,散佈在這區的不同地方展出,如太古廣場三座有初見系列的《花樣小狗》,走出三座大堂轉左,一個巨型玩具盒展示「花園人」系列的《Tatto》藝術雕塑,再去到日街畫廊,會見到花卉系列的《愛慕之花》 ,接著於太古廣場五座及六座,又有《創玩米高之愛》、花卉系列的《擁抱內在的橙》和《零散思緒》,他直截了當:「我想帶大家遊遊我的花園。」

這趟「遊花園」理所當然從他的經典作品「花園人」系列開始,他於1999年以「花園人」系列引領全球藝術玩具現象,今次以巨型玩具盒展示系列之中的《Tatto》藝術雕塑,重申他的理念:藝術玩具若以大規模創作,無疑等同當代藝術雕塑。既是遊花園,當然要有花,Michael Lau亦展示了近年創作的花卉系列。

「如果有些作品能夠令人感到開心、輕鬆、舒服的話,已經是我要的效果。」這是Michael Lau帶人遊花園的目的。 「有句話幾有趣: 『The Earth without Art is just eh.』 ,我覺得城市和藝術必須共存,但又不是每個人都會欣賞,所以我盡量遊走在這個空間去創作,希望讓人暫時離開地球一會(笑)。」

🔻Wander & Wonder City Artwalk in Starstreet Precinct
📅日期:即日起至10月30日
📍地點:星街小區

#號外雜誌 #星街小區 #藝術地圖 #社區藝術 #展覽 #劉建文

₅₈₇𝘈𝘙𝘛移動家園|韓裔藝術家徐道獲徐道獲  在首爾出生,曾到美國求學,在紐約工作,現定居倫敦,展覽名為「WALK THE HOUSE」 。其中一件作品叫《HOME WITHIN HOME》 ,利用3D打印技術,按九份之一比例,將自己在首...
21/10/2025

₅₈₇𝘈𝘙𝘛
移動家園|韓裔藝術家徐道獲

徐道獲 在首爾出生,曾到美國求學,在紐約工作,現定居倫敦,展覽名為「WALK THE HOUSE」 。其中一件作品叫《HOME WITHIN HOME》 ,利用3D打印技術,按九份之一比例,將自己在首爾的童年舊居,與他在美國留學時期租住的樓房合而為一,屋中有屋,外面是三層高的十九世紀西方建築,裡面則嵌入了一座傳統韓屋。這彷彿是兩段生活軌跡的重疊,也似是身份的隱喻,表面是西方生活模式與習慣,內裡是他在韓國的成長印記。

最震撼是名為《RUBBING/LOVING PROJECT : SEOUL HOME》 的作品,是一座實物原大的紙屋。徐道獲回到童年時居住的傳統韓屋,用紙張把建築物完全覆蓋,包住了外牆、木樑、瓦頂和門窗,以石墨在紙上摩擦,一磚一瓦的紋理、牌匾上的刻字、窗框、石階和地基,所有細節都拓印出來。拓印的過程,像是透過雙手重塑童年記憶,也似是一張立體的炭筆素描。之後再等了九個月,令紙張經歷風吹日曬,開始斑駁泛黃,充滿時間痕跡,才小心逐一剝下。他就用這些拆下來的紙,重新砌回房子的外貌。於是童年舊居成了一個可以移動的家,飄洋過海、離鄉別井、拆開重組。

還有一件作品關於光州,同屬《RUBBING/LOVING》系列,但這 次拓印的不是舊居,而是一個空房間。1980年韓國發生光州事件,當時全斗煥派軍隊鎮壓光州民主運動,向示威民眾開槍。徐道獲應光州雙年展邀請,來到當年鎮壓後一直空置的劇院宿舍房間,以紙張覆蓋四面牆壁及天花,帶著學生和年輕藝術家團隊,全部蒙上眼睛,一同用石墨拓印。

原意是用紙張重新砌回立體的房間,可能因展場空間所限,現於一面牆上攤開來展覽,成了一件好像平面圖的「黑鼆鼆」作品,卻是象徵那段黑暗無光、血腥鎮壓消息被嚴密封鎖的日子,也是團隊在漆黑之中,用雙手摸索曾被掩蓋的歷史傷痕。

大型作品《NEST/S》的概念亦近似,他使用紗網般半透明的人造纖維物料,把自己在不同城市住過的房間連接起來,以不同顏色代表不同時期的居所,結合編織元素,編成一條混合不同建築風格的時空隧道。

✍︎ 完整文章刊於ISSUE 587

Text: 陳志華

#號外587 #號外雜誌 #徐道獲 #韓國 #藝術 #藝術家 #家 #展覽 #서도호

𝘈𝘙𝘛經典封面與流動影像|Wing Shya與《號外》不解之緣WANDER & WONDER 是《號外》與星街小區  攜手策劃的社區藝術展覽。此次展覽邀請了著名創作人夏永康 《號外》的不解之緣⋯⋯張曼玉、鄭伊健、Tilda Swinton·...
21/10/2025

𝘈𝘙𝘛
經典封面與流動影像|Wing Shya與《號外》不解之緣

WANDER & WONDER 是《號外》與星街小區 攜手策劃的社區藝術展覽。此次展覽邀請了著名創作人夏永康 《號外》的不解之緣⋯⋯

張曼玉、鄭伊健、Tilda Swinton······夏永康為《號外》拍攝了不少一眼就認得的封面。對他而言,每一次創作都是一場實驗,今回他便嘗試一個新的方法──錄像──來回顧《號外》,他與新一代攝影師Mario Chui一同創作藝術錄像《圍》,集結這些靜止的經典肖像,幻變為一場跳動的數位蒙太奇。

《圍》於日街畫廊展出,夏永康說,他向來很喜歡這附近小街的獨特氛圍:「這裡有代表性的PP,但又有大排檔,是靜靜的幾特別的社區,女兒小時候我也很喜歡帶她來散步。」他近幾年一直都有做群展的念頭,所以當他知道《號外》與星街小區合作策劃展覽,集合Michael Lau、利志達等藝術家,他立刻便答應參與。

他選在日街畫廊設展,他說:「我尤其喜歡它不是很『gallery』,我覺得這樣反而更好,不像一般畫廊那麼冷、heavy,卻有一種有型、摩登、friendly的感覺。」踏進這裡,先是看到牆上滿是夏永康為《號外》拍攝封面的相片,而在畫廊的盡頭則是一個漆黑的空間,裡面播映著集合這些經典肖像的藝術錄像《圍》,塑造一種沉浸式視聽體驗。

錄像中,張曼玉、鄭伊健等經典硬照全都因AI而變成流動影像,是他與新一代攝影師Mario Chui(Mario為錄像導演)一同創作的「實驗」:「之前我們曾合作做個一個錄像,今次再找他一齊玩!我想做一個video去回顧我為《號外》拍攝的相片,於是我們用AI將它們變成郁動的,其實是我想實驗!」

在這個過程中,讓他回想起與《號外》那麼多年的合作。回到1992年,那時他是設計師,在香港藝術雙年展獲得冠軍,《號外》訪問了他,又邀請他設計一些collage,就這樣展開與《號外》的淵源。他說:「那年代,入《號外》好像入了奧運!你沒什麼水準的話是不能入到《號外》的,我很榮幸入到《號外》的圈子!」

🔻Wander & Wonder City Artwalk in Starstreet Precinct
📅日期:2025年10月15日至10月30日
📍地點:星街小區

#號外雜誌 #星街小區 #藝術地圖 #社區藝術 #展覽 #夏永康 #攝影 #攝影藝術 #號外封面 #經典封面

Address

Hong Kong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號外 City Magazine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號外 City Magazine:

Share

Category

號外

可親臨便利店(7-11、CIRCLE K)、各大書店(KUBRICK、三聯書店、商務印書館等)、K11 DESIGN STORE、 KAPOK及各書報攤購買。每本定價為港幣40元。如欲訂閱/購買《號外》IPAD版,即可於APP STORE下載「VERY CITY/非常號外」及「IMAGAZINE/現代誌庫」。 在線訂閱:https://forms.gle/wCtkTKVFgdxknKv49 查詢: 訂閱 2250 8090(發行部) 廣告 2250 8098 / 2250 8086(客戶部)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