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論壇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Christian Times 疾風中企硬,戍樓匯眾聲。《時代論壇》,一個以基督教角度提供時事探討與信仰思考的平台,面向教會,面向社會。

創辦於一九八七年的《時代論壇》,是一份應時代需要而出版的週報,由一群對香港教會有承擔的牧者及信徒所發起,主要目標是在這急速轉變的時代中,提供時事和社會分析,輔助信徒洞察時變,積極回應時代的需要,發揮基督徒先知的責任;同時希望能建立資訊網絡,迅速傳遞信息,並促進教會彼此聯繫、建立共識、互相支援。

如欲投稿、查詢、提供意見、發佈新聞稿或採訪通知,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於本專頁的所有留言,文責由留言者自負。《時代論壇》保留刪改貼文及回應的權利。

【1975期 ‧ 頭版專題】請你留低一起做見證——古洞村清拆倒數從上水火車站下車,在旁邊的小巴站乘搭51K小巴,在古洞菜站下車,便抵達古洞村。現時村外的路段已開始施工,沿途能看見不少地盤和水馬。隨著政府收地計劃陸續推進,村內大部份商舖已結業...
15/07/2025

【1975期 ‧ 頭版專題】
請你留低一起做見證——古洞村清拆倒數

從上水火車站下車,在旁邊的小巴站乘搭51K小巴,在古洞菜站下車,便抵達古洞村。現時村外的路段已開始施工,沿途能看見不少地盤和水馬。隨著政府收地計劃陸續推進,村內大部份商舖已結業,只有零星幾間士多仍營業,主要招待附近的地盤工人。

政府在今年3月18日宣佈古洞北/粉嶺北(新界東北)新發展區餘下階段發展,根據政府公佈的最新遷出限期,餘下居民除了部份已在5月前遷出外,其餘須於11月前撤離。今期專題訪問了4位與古洞結下不解之緣的人,聆聽他們面對遷拆死線前的心聲。有留下來的居民擔心在搬遷後會失去多年的鄰舍關係;有年輕信徒選擇把握光陰,盡可能留下回憶;有牧師則表示有村民的遺願是在教堂舉辦安息禮;而服務村民多年的社工指,遷拆對村民如同喪親,希望陪伴他們到最後一刻。

▍ 何嫂:留下來的村民

今個月便99歲的何嫂,自1956年來到古洞,迄今將近70年,被稱為古洞的「活字典」。祖籍廣東興寧的何嫂,是上世紀50、60年代移居香港的客家人,跟丈夫和兒女一同搬到古洞,在昔日的墟市行人路旁養豬種菜,「自己種自己賣」,街坊稱呼她為「何師奶」。至於為何現在會叫「何嫂」,她笑言是菜檔搬進古洞街市的招牌名,因而得此稱謂。面對11月搬遷的死線,她仍舊跟其中一名女兒住在教堂旁的寮屋,甚少出門。

雖然何嫂生性樂觀,但也曾為收地一事發聲,其中一個原因是與村民之間的關係。她與其他長者組成「耆英組」,曾向時任房屋署署長羅淑佩遞交請願信,要求集體安置村民在上水彩石邨,惟政府未有理會。何嫂指,除了第一期的村民成功爭取集體安置在寶石湖邨,餘下她認識的,則分別遷到彩園邨、天平邨、翠麗花園、彩石邨等,各散東西。……

▍ 殷瑜:留存回憶 難忘鄰里關係

……教堂和古洞村將於11月清拆,殷瑜指難免感到不捨和無奈,「好似啲回憶冇晒」,惟事情發展至今,只能配合政府收地。新界東北發展已開展超過10年,但政府遲遲未向村民公佈具體搬遷日期,位於收地範圍內的靈合堂同樣受到影響,直到去年才獲告知須於限期內搬走。「你冇expect過會嚟得咁突然,係知道會收,當消息真係確實咁嚟到,你個感覺就會更唔同。」殷瑜的感受或許都是其他村民的心聲,「啲嘢真係冇啦喎,覺得個人好空,好似有啲嘢係補唔番,就算畀好多錢,呢啲都買唔番。」……

▍ 陸振耀:村民遺願是在靈合堂辦安息禮

……不少村民在古洞度過大半生,靈合堂作為村內唯一能舉行安息禮的教堂,假如隨著古洞村一同被清拆,村民便如同被奪去歸宿。陸振耀指,曾有幾位村民向他表示想在靈合堂舉行喪禮。「他們未必是在古洞出生,但在村裡活了過半人生,有些更活了超過60年,這裡便是他們的家,在這裡辦安息禮會很開心,村民的家屬也會感覺較舒服。」……

▍ 呂家進:陪伴村民至最後一刻

……政府收地意味著整條村的人都需要搬遷,失去家園。村民能夠順利安置,便視乎政府能否提供妥善的安排。呂家進表示,政府原先並沒有妥善的安置方案,現時搬遷安排的改善都是由村民自發爭取。由於當時安置房屋尚未完成興建,第一期居民爭取集體安置在寶石湖村,以「免入息審查」的方式上樓。現時專用安置房屋快將興建完成,寶石湖村的居民可以選擇搬至專用安置房屋,或以正式租約入住寶石湖村。目前政府提供給餘下村民3個方案:第一是申請輪候公屋,第二是可遷往房協轄下於粉嶺百和路及洪水橋的專用安置房屋,第三是現金賠償。惟呂家進指,中心早前曾收集村民的意願,發現沒有長者選擇房協轄下的專用安置房屋,原因是「租金對長者太貴,而且冇收入,政府嘅津助得4,000蚊,成副身家就攞晒嚟交租,但仲未計水電煤」。根據房協公佈的資料,以洪水橋的安置房屋為例,1至2人單位的租金約3,700至4,000元,即使長者依靠政府資助,也難以應付生活開支。……

……古洞村餘下的逾千戶居民須在11月前遷出,中心也將完成歷史任務。呂家進表示在搬遷的最後一天,正打算舉辦一個告別會,邀請舊同事、街坊一同見面。不論有信仰與否,他鼓勵人們在清拆前到訪古洞,留下紀念,指記憶是一種歷史的見證和承傳,正如電影《玩轉極樂園》(Coco)中的信息,「真正的死亡是當你被忘記。古洞可以不死,當有人做記錄或見證,或口傳歷史……最少你把重要的事流傳下去。」

訂戶閱全文:
———
|訂閱《時代論壇》,盡覽全部內容|
http://subscribe.christiantimes.org.hk

https://subscribe.christiantimes.org.hk 疾風中企硬,戍樓匯眾聲。訂閱《時代論壇》,盡覽印刷網上版。

【勞碌不庸碌】何浚羲:讓傷疤被記著過去兩個月,我與同仁們在奔波於個案跟進的同時,亦傾盡心力籌辦「載傷.言殤」職安教育相片展。這是工權會創立40餘載以來,首次以如此大膽而新穎的方式,將勞動者的傷痛與堅韌,化作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畫卷…………我們在...
15/07/2025

【勞碌不庸碌】
何浚羲:讓傷疤被記著

過去兩個月,我與同仁們在奔波於個案跟進的同時,亦傾盡心力籌辦「載傷.言殤」職安教育相片展。這是工權會創立40餘載以來,首次以如此大膽而新穎的方式,將勞動者的傷痛與堅韌,化作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畫卷……

……我們在展區的竹棚上懸掛了數頂附有全罩式耳機的安全帽,參觀者戴上後,耳畔響起致命意外遺屬對逝去親人的深情傾訴,聲聲泣血,字字椎心。在這6頂安全帽之間,一個陳列箱靜靜訴說著兩宗意外中逝者的故事。……

為了讓參觀者更真切地感受到勞動者的工作環境,我們還以香薰精油調製出不同行業的氣味,從建築工地的塵土到垃圾房的刺鼻氣息,無一不挑戰著感官。其中,垃圾房的氣味尤為震撼,參觀者或掩鼻皺眉,或驚嘆連連,卻無不在離開展場時,對勞動者的辛勤多了一份敬意。這些氣味將勞動者的日常化為一場感官的旅程,讓公眾在震撼中生發共鳴:就如同箴言廿二章2節所說「富戶窮人在世相遇,都為耶和華所造。」勞動者與你我無異,皆為溫飽與家庭而奮鬥,他們的付出理應被尊重……

(圖:工權會FB)

訂戶閱全文:
———
|訂閱《時代論壇》,盡覽全部內容|
http://subscribe.christiantimes.org.hk

https://subscribe.christiantimes.org.hk 疾風中企硬,戍樓匯眾聲。訂閱《時代論壇》,盡覽印刷網上版。

【是師記】雁冬臨:老師是做功課專家教書──正確來說應是教人──在傳道解惑的同時,老師也要不斷學習,提升專業能力,適應時代變遷……最近我也在進修,亦有一些有趣的觀察……我跟組員吃飯或坐車時傾談,發現各人都說很忙很忙,一邊上課一邊收到學校的「奪...
15/07/2025

【是師記】
雁冬臨:老師是做功課專家

教書──正確來說應是教人──在傳道解惑的同時,老師也要不斷學習,提升專業能力,適應時代變遷……

最近我也在進修,亦有一些有趣的觀察……我跟組員吃飯或坐車時傾談,發現各人都說很忙很忙,一邊上課一邊收到學校的「奪命追魂call」,因此大家都說進修課業只求「過關」,不會認真去做云云……

不過,到做分組功課時,我又發覺大家都很積極:純熟地分工、各司其職……或許,這就是受過專業訓練的老師!我們都是派功課專家,因此也是做功課專家……

訂戶閱全文:
———
|訂閱《時代論壇》,盡覽全部內容|
http://subscribe.christiantimes.org.hk

https://subscribe.christiantimes.org.hk 疾風中企硬,戍樓匯眾聲。訂閱《時代論壇》,盡覽印刷網上版。

【德父道中】鄭量之:牛柔,你是我的人生讀伴我是一個很喜歡睡覺的人。假如「睡覺」是我的核心價值,女兒「牛柔」的出生便「破壞」了我的核心價值。女兒的來臨固然是令人喜悅,卻也是我吃苦的開始。記得當時我仍在全職讀神學,女兒卻遲遲未睡過夜,一晚起床7...
14/07/2025

【德父道中】
鄭量之:牛柔,你是我的人生讀伴

我是一個很喜歡睡覺的人。假如「睡覺」是我的核心價值,女兒「牛柔」的出生便「破壞」了我的核心價值。女兒的來臨固然是令人喜悅,卻也是我吃苦的開始。記得當時我仍在全職讀神學,女兒卻遲遲未睡過夜,一晚起床7次是常事,每晚只睡1至4個小時,成為我當時的日常時間表。日間上課,放學湊女,晚上湊女和做功課;唧唧復唧唧,女兒直到快3歲才開始睡得穩定。

那些年,實在不想回憶,卻又未敢忘記:準備趕出門牧會實習前,女兒「放煙花」,弄污了我全身西裝;寒冬凌晨剛換完片穿好新衣,女兒「獲利回吐」,嘔得全身是奶……

在照顧女兒這段陌生的路程上,太太總擔當我的軍師。有時候我很想快點捱過這階段,直接跳到女兒長大成人的那天,卻忘記把握當下的幸福。太太提醒我:「父母的保質期只有10年,不能只向前看!」……

(網上圖片)

訂戶閱全文:
———
|訂閱《時代論壇》,盡覽全部內容|
http://subscribe.christiantimes.org.hk

https://subscribe.christiantimes.org.hk 疾風中企硬,戍樓匯眾聲。訂閱《時代論壇》,盡覽印刷網上版。

【職場伏事】何詮義:滿分的見證?……小馬還在基督教機構事奉時,曾經出現一些無心之失,結果被罵得「狗血淋頭」。在一次書攤外展服務中,因顧客太多,又過於急忙,小馬在現金找換和銷售記錄上出現失誤。為了不讓機構蒙受損失,小馬自己補貼了中間的差價,但...
14/07/2025

【職場伏事】
何詮義:滿分的見證?

……小馬還在基督教機構事奉時,曾經出現一些無心之失,結果被罵得「狗血淋頭」。在一次書攤外展服務中,因顧客太多,又過於急忙,小馬在現金找換和銷售記錄上出現失誤。為了不讓機構蒙受損失,小馬自己補貼了中間的差價,但卻漏算了交易而被會計發現。最終小馬選擇坦白從寬,希望能得到原諒。然而,他卻遭行政經理嚴厲指責,在經理辦公室待了兩個小時。……

後來,小馬轉職到一所基督教中學工作……那天是上學期測驗的第二天,兩位擬卷同事同時來到試場,跟負責網上監考的小馬道歉說需要修改試題。當時正值疫情,需要在網上監考,而考試時間僅餘5分鐘,兩位老師滿臉歉意,向小馬道歉。……

在教會工作不像返教會,在教會以外工作卻有如返教會。兩位向小馬道歉的前輩和接納他們的副校長所留下的榜樣,在家長和校長看來又是否一個「滿分的見證」?……

訂戶閱全文:
———
|訂閱《時代論壇》,盡覽全部內容|
http://subscribe.christiantimes.org.hk

https://subscribe.christiantimes.org.hk 疾風中企硬,戍樓匯眾聲。訂閱《時代論壇》,盡覽印刷網上版。

岑樹基:AI新時代,我們或會失去甚麼……2月12日,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露絲奧克迪吉(Ruth Okediji)在香港大學主講了"God and AI: Who's in control?"。4她引用了創世記第一章,以世界及人類按照上帝的...
13/07/2025

岑樹基:AI新時代,我們或會失去甚麼

……2月12日,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露絲奧克迪吉(Ruth Okediji)在香港大學主講了"God and AI: Who's in control?"。4她引用了創世記第一章,以世界及人類按照上帝的形像被造,指出上帝和AI的不同。筆者嘗試分述並增潤她以下這4點:

1. 上帝是始創者(God authors)

……創作需要靈感和目的。AI可以學習人類語言、程式設計語言、藝術、化學等任何複雜的主題,重複運用所知來解決新的問題,甚至製作全新內容和想法,但它缺乏意識和導向,不能「從無到有」,它也不能取代上帝創作,也離不開被人類的限制所制限。

2. 上帝是創造者(God creates)

……AI可以根據我們的喜好,創造一些看起來「好」的東西,但不能宣告「它是好的」,它無法定義甚麼是好甚麼是不好(cannot qualify what is good or not good)。AI可能會指令它所創作的,按照複雜的約章(protocol)達成目標,但不能賦予價值、責任或使命。作為上帝的創造的高峰,人類承擔了管家職份,有責任掌管和照顧上帝所創造的一切。(28節)

3. 上帝是連結者(God relates)

……今天,抑鬱症已經蔓延全球,而孤獨是首要原因之一。AI其中一個最大的賣點,就是它能模仿人類的情感,更貼心、不帶偏見。當我們愈來愈依賴AI來解決情感需求,我們是否正在失去與真人交流的耐性和能力?人與人之間的真實關係包含著給予和接受,而與AI的關係卻是單向的獲取,AI可能會「接受」人付出的感情,但這也只是虛擬冰冷的程式。以AI取代人際關係將對社會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4. 上帝是掌管者(God governs)

……AI在不久將來會發展成為自主決策者,在醫療、政治、教育,優化生產力和效率等各方面作出決策。但AI自決的行動無法包含善良的目的、作出道德判斷、自我反省及監督。反之,人性和人的經驗有其不完美的部份,人類必須自行抉擇來克服,擇善固執,以善勝惡,以道德抉擇來承擔上帝賦予全人類的價值和尊嚴。……

全文:

https://subscribe.christiantimes.org.hk 疾風中企硬,戍樓匯眾聲。訂閱《時代論壇》,盡覽印刷網上版。

【哀思敬意】黃吳劍麗:謝謝你,曾立華牧師收到曾立華牧師安返天家的消息,深感不捨。在神學院學習時領受曾牧師的教益,畢業後偶爾聯繫,仍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六年前有機會訪問曾牧師,細聽他道來一生事奉的歷程,他美好的的見證和榜樣刻印心中。謹以此文表達...
13/07/2025

【哀思敬意】
黃吳劍麗:謝謝你,曾立華牧師

收到曾立華牧師安返天家的消息,深感不捨。在神學院學習時領受曾牧師的教益,畢業後偶爾聯繫,仍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六年前有機會訪問曾牧師,細聽他道來一生事奉的歷程,他美好的的見證和榜樣刻印心中。謹以此文表達對曾牧師的感激和懷念。

|成長蒙召的歲月

曾立華牧師出生在一個基督教家庭,是家族中第四、五代的基督徒,外公是港九培靈研經大會的創辦人之一卓恩高長老,父母敬虔愛主。曾牧師的父母於1949年後從中國大陸來港,在長沙灣落腳。由於最近的教會就是當時位於黃竹街的深水埗崇真堂,他們又是客家人,順理成章地就在深崇聚會。崇真會對曾牧師的信仰基礎有關鍵的影響。曾牧師在崇真小學幼稚園讀書,再升讀小學;從小就參加崇真堂的少年團契和主日學。曾牧師幼承庭訓,自小六始就建立了靈修習慣,《每日讀經釋義》是每天必讀的,沒想到後來竟成為讀經會總幹事。⋯⋯

|由入讀建道到投身FES

既清楚蒙召,曾牧師中學畢業後,隨即申請神學院,裝備自己成為傳道人。作為崇真會會友,理所當然是入讀樂育神學院;完成四年神學學士課程後,可獲保送到德國進修,甚至有機會跟隨巴特(Karl Barth)門下。不過,曾牧師從來沒有報讀樂育神學院的念頭,原因與幾位屬靈長輩有關。⋯⋯

|赴美進修,以及在讀經會的服事

在FES事奉約3年後,曾牧師感到有再進修的需要。1971年,在劉牧師和滕牧師的保薦下,決定遠赴紐約乃役學院(Nyack College)補修學分以完成學士課程。臨行前,父親叮囑他:「我只能夠資助你去程的機票,但既然上帝帶領你去,祂必會負責。」曾牧師就憑信心出發。當時的計劃是補修一些科目,取得文學學士學位。唸了半年後,一天收到中國神學研究院副院長張子華牧師的長途電話⋯⋯

|神學教育與牧會這里路

早於FES年代,在褚永華牧師的邀請下,曾牧師已開始在香港神學院兼教讀經法等科目,其後也教授系統神學。1981年,曾牧師回到母院任教,以教授新約科目為主。曾牧師還記得在教牧主任鄭貽富博士的要求下,第一年就要教授啟示錄和但以理書,其後又教授福音書、羅馬書、普通書信,還有舊約的小先知書等。曾牧師退休時,點算一下多年來的講義,發現歷年來共教授了33門科目!反映當時發展中的建道,一位老師往往要包辦不同範疇的科目,師資極待加強。⋯⋯

|眾人以為美的事,留心去作

在訪談中,有一節經文曾牧師提說過好幾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羅十二17)在曾牧師50多年的事奉生涯中,有些事工不是他個人最樂意承擔的,例如籌款和實習部工作等,但他順服這個聖經教導,總是盡力而為⋯⋯

全文:

https://subscribe.christiantimes.org.hk 疾風中企硬,戍樓匯眾聲。訂閱《時代論壇》,盡覽印刷網上版。

【1976期 ‧ 社評】關注在囚人士權利被收窄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並不在乎這個社會如何看待強者,而是在乎如何看待弱者,特別是那些在社會裡最受客觀條件所壓制,又最不能為自己發聲的群體,就好像太廿五31-46所記載,在耶穌的喻道故事所枚舉的那些...
13/07/2025

【1976期 ‧ 社評】
關注在囚人士權利被收窄

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並不在乎這個社會如何看待強者,而是在乎如何看待弱者,特別是那些在社會裡最受客觀條件所壓制,又最不能為自己發聲的群體,就好像太廿五31-46所記載,在耶穌的喻道故事所枚舉的那些貧寒者、離散者、病患者、被囚者等等。按耶穌所說,那些曾經給上述弱勢者支援的,在將來的審判裡會蒙受賜福,承受那創世以來就為他們所預備的國。這些事做在祂弟兄裡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祂身上。

正因如此,當特區政府以「先訂立,後審議」的方式火速修訂《監獄規則》,收窄在囚者於獄中所享的權利(見今期第3版報道),就實在值得信徒教牧高度關注……

……我們的信仰,並非與強者無干。以囚徒的處境為例,昔日使徒保羅被囚時有一句廣為傳頌的福音宣告:「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十六31),此話的對象正正就是那些看管他的獄警……

全文:
╔════════════════════╗
✩‧₊˚ 奉 獻 支 持 基督教《時代論壇》
✧ 捐 款 方 法:
► PayMe / 信用卡 http://bit.ly/CT-donation
► 轉數快FPS +852 51100803(註明奉獻,如需收據請附姓名及電話)
╚════════════════════╝

https://subscribe.christiantimes.org.hk 疾風中企硬,戍樓匯眾聲。訂閱《時代論壇》,盡覽印刷網上版。

2025.07.13❐1976期《時代論壇》⭓ 頭版專題請你留低一起做見證 古洞村清拆從上水火車站下車,在旁邊的小巴站乘搭51K小巴,在古洞菜站下車,便抵達古洞村。現時村外的路段已開始施工,沿途能看見不少地盤和水馬。隨著政府收地計劃陸續推進...
13/07/2025

2025.07.13❐1976期《時代論壇》

⭓ 頭版專題
請你留低一起做見證 古洞村清拆

從上水火車站下車,在旁邊的小巴站乘搭51K小巴,在古洞菜站下車,便抵達古洞村。現時村外的路段已開始施工,沿途能看見不少地盤和水馬。隨著政府收地計劃陸續推進,村內大部份商舖已結業,只有零星幾間士多仍營業,主要招待附近的地盤工人。

政府在今年3月18日宣佈古洞北/粉嶺北(新界東北)新發展區餘下階段發展,根據政府公佈的最新遷出限期,餘下居民除了部份已在5月前遷出外,其餘須於11月前撤離。今期專題訪問了4位與古洞結下不解之緣的人,聆聽他們面對遷拆死線前的心聲。有留下來的居民擔心在搬遷後會失去多年的鄰舍關係;有年輕信徒選擇把握光陰,盡可能留下回憶;有牧師則表示有村民的遺願是在教堂舉辦安息禮;而服務村民多年的社工指,遷拆對村民如同喪親,希望陪伴他們到最後一刻。

⭔ 報道
◌ 政府修訂《監獄規則》 專職教士接觸在囚者或受限
◌ 港府擬設同性伴侶登記機制 多個基督教機構發聲明回應
◌ 英華辦李清詞追思禮 300人溫馨緬懷恩師兼牧者
◌ 機構女同工投訴職場遇性騷擾被冷待 信仰論述或成受害者枷鎖

⭓ 時代跨頁
【區區老教會遊蹤】
黃彩蓮:重建前訪尋基督教足跡 古洞的一杯涼水

⭔ 眾議園
岑樹基:AI新時代,我們或會失去甚麼
李天佑:Chiikawa x Labubu 萌世解剖與反思
樊詩琪:《虎毒不》 ──這是個吃人的世界
龔立人:吾是吾身
梁國全:也談《不赦之罪》 ──充滿試探的窄路

⭓專欄
情牽一線 / 陳惠琳:(再)記躲避伊朗飛彈襲擊
鄭量之【德父道中】 牛柔,你是我的人生讀伴
勞碌不庸碌 / 香港基督教工業委員會:屋邨清潔工的減薪故事
職場伏事 / 馬斯特:誰的職場?誰的神學?
我的閱讀筆記 / 黃樂祈:「以另一個『上帝」來取代上帝」的國王新衣
═════════════════════
✺ 瀏覽今期目錄 ☞ 訂戶閱全文……
http://bit.ly/ctweekly
✺ 付費訂閱,守護自由空間
http://bit.ly/CT-subscribe
✺ 網上版 + 本港郵寄印刷版 ► 一年訂閱只需$690
查詢: 27857688 whatsapp/Signal: 51100803
╔════════════════════╗
✩‧₊˚ 奉 獻 支 持 基督教《時代論壇》
✧ 捐 款 方 法:
► PayMe / 信用卡 http://bit.ly/CT-donation
► 轉數快FPS +852 51100803(註明奉獻,如需收據請附姓名及電話)
╚════════════════════╝

機構女同工投訴職場遇性騷擾被冷待信仰論述或成受害者枷鎖……約6年前,J小姐(化名)遭機構的男同工言語性騷擾,又不時被投以猥瑣目光,對方又作出狀似不經意的身體接觸。持續個多月後,她向任職機構舉報。機構其後成立了獨立調查小組,卻得到令她失望的結...
12/07/2025

機構女同工投訴職場遇性騷擾被冷待
信仰論述或成受害者枷鎖

……約6年前,J小姐(化名)遭機構的男同工言語性騷擾,又不時被投以猥瑣目光,對方又作出狀似不經意的身體接觸。持續個多月後,她向任職機構舉報。機構其後成立了獨立調查小組,卻得到令她失望的結果。雖然男同工道歉,卻表示:「我真係唔知我幾時做過呢啲嘢,我唔知原來傷害咗你。」而上司以事件「破壞公司氣氛」為由,要求J小姐在男同工生日當天購買蛋糕哄他開心。

事件令她對基督信仰感到質疑,因機構標榜「基督的愛」,但過程中她卻感受不到愛與包容,甚至質疑信仰所說的公義在哪裡……

曹曉彤認為,教會有關「愛和寬恕」的教導本意是好,但卻可能成為受害者的枷鎖,如「神要求我要原諒佢」、「神會審判」:「受害人會想:究竟她相信的主,是否這樣理解事件?抑或是人以信仰論述,達成他們想達到的結果?」……

全文:
╔════════════════════╗
✩‧₊˚ 奉 獻 支 持 基督教《時代論壇》
✧ 捐 款 方 法:
► PayMe / 信用卡 http://bit.ly/CT-donation
► 轉數快FPS +852 51100803(註明奉獻,如需收據請附姓名及電話)
╚════════════════════╝

https://subscribe.christiantimes.org.hk 疾風中企硬,戍樓匯眾聲。訂閱《時代論壇》,盡覽印刷網上版。

【時代講場】樊詩琪:《虎毒不》──這是個吃人的世界……虎毒不吃兒,對,她沒有吃兒,但她卻一口一口的把自我吃掉。電影刻意突顯生產後母親身體上的變化,例如體態變化、脫髮、失禁,透過這些有形可見的變化,帶出無形的身份轉變。孩子出世以後,淑貞多了一...
12/07/2025

【時代講場】
樊詩琪:《虎毒不》──這是個吃人的世界

……虎毒不吃兒,對,她沒有吃兒,但她卻一口一口的把自我吃掉。電影刻意突顯生產後母親身體上的變化,例如體態變化、脫髮、失禁,透過這些有形可見的變化,帶出無形的身份轉變。孩子出世以後,淑貞多了一個身份,而這個身份似乎凌駕並顛覆了她的人生。當人人都把母親的犧牲看為理所當然,生兒育女以後,她不再是她,她的渴望、追求,甚至需要,都變得奢侈與自私。十月懷胎,足以讓淑貞接受一個新的身份嗎?答案顯然是「不」。在身份建立與認同這條漫長的路上,處處動魄驚心,時刻挑戰著自己作為「個體」的體認。面對「母親」與「自我」的衝突、母親責任與自我需要之間的張力,淑貞一口一口的,把自我吃掉。她不是故意的,也並不樂意,但就像潮汐漲退般自然而然,又無聲無息,一口接一口的,吃著。淑貞總是帶著一貫空洞洞的眼神,正好演活了一種自覺個性的消失,從靈魂之窗中窺見自我的永恆缺失。

「母親」這個身份,其實沒有惡意,也不是想要吃人。淑貞想逃離的,或許不是母親的身份,而是社會對母親身份的期望、要求與定型。淑貞也曾經出走,想自己租一個房子,抱回自己活下去,直至她在下雨時於公園看見孩子的手帶,就立時崩潰了。「母親」的身份,是透過關係建立的,惟有回歸關係的本質,我們才能體認這個身份的內涵。這位孩子「是」淑貞之女,這是她的存在(being),而並非取名(naming)。命名是社會化的表徵,無論她被稱作甚麼,即使在父系社會中孩子隨父姓,這些都不重要。在命名之前,這段關係早已確立。「母親」這個身份並非由外界所定義,而是透過「我—你」的關係(I-Thou relationship)來建立的,惟有重整「關係的本質」,我們才能觸及存在的核心,發現真正的自我。……

全文:

https://subscribe.christiantimes.org.hk 疾風中企硬,戍樓匯眾聲。訂閱《時代論壇》,盡覽印刷網上版。

【我的閱讀筆記】黃樂祈:「以另一個『上帝』來取代上帝」的國王新衣曾慶豹博士的著作《政治的神學通義》關注到德國法學家施密特(Carl Schmitt, 1888-1985,曾是納粹黨黨員)的想法:所有的權力機構根本無可避免要面對「誰來決斷權力...
12/07/2025

【我的閱讀筆記】
黃樂祈:「以另一個『上帝』來取代上帝」的國王新衣

曾慶豹博士的著作《政治的神學通義》關注到德國法學家施密特(Carl Schmitt, 1888-1985,曾是納粹黨黨員)的想法:所有的權力機構根本無可避免要面對「誰來決斷權力來源」的問題。這本書與同系列陳家富博士的《政治神學:關於拆卸神聖權力的思考》的部份見解可謂異曲同工,二人皆察覺到,施密特的「現代國家理論所有重要概念都是世俗化之神學概念」想法,與現今政治現實確有深刻的關係。觀乎現代大多數世俗權力,無論採納哪一種政治體制,固然不會像傳統的君權神授(divine right)般承認自己的權力來自上帝,卻巧妙把君權神授的神學理解來個偷梁換柱,企圖說服甚至要求被管治者認可自己有如同上帝般的超越性權力。

基於這種脈絡,當施密特認為自由主義所闡釋的民主制度,仍是一種「以另一個『上帝』來取代原來的上帝」的政治神學,這就值得教會群體進一步沉澱。這或許也是作者在第一章已經提及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原因。這位日裔美國政治經濟學者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主張西方自由民主體制可能是「人類意識形態演進的終點」和「人類治理的最終形式」,《政治的神學通義》一方面援引了法國哲學家德希達(Jacques Derrida)的回應,指這根本是一種政治神學的論調;另一方面則論到德國神學家莫特曼(Jurgen Moltmann)表示,此一歷史哲學只會導向把世界視作神聖。簡而言之,持有不同政治觀點的基督徒需要保持清醒:無論甚麼體制,現代的世俗社會依舊會以宣告「真理」的形式,來聲稱自己擁有受造物本質上不可能擁有的威榮。

這種政治神學的挑戰離我們其實不遠。譬如,當大眾關注特朗普再度上任後就俄烏戰局的種種言行,當中有很多問題值得信徒思考。我們應該如何理解《美國憲法》賦予美國總統之權力?《美國憲法》具神聖性嗎?如果有,其來源到底是甚麼?是否只要特朗普的政策沒有違憲,我們就沒有反對的理由?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面對一個現實,昭昭天命(manifest destiny)不會是美國獨有的政治哲學,這意味教會必須洞察到任何的政治權力皆存在聚焦於此世的自我斷言(self-assertion)、自我神聖化之論述,以及必須深思與這些權力的關係。……

訂戶閱全文:

https://subscribe.christiantimes.org.hk 疾風中企硬,戍樓匯眾聲。訂閱《時代論壇》,盡覽印刷網上版。

Address

Hong Kong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時代論壇 Christian Times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時代論壇 Christian Times: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