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2025
鄉音暖歸途——海內外漳州人故鄉行「漳浦——古雷線」考察側記
山海阻隔,難擋遊子歸鄉步;歲月留痕,訴盡故人戀土情。10月5日至6日,數百名回鄉參加漳州人聯盟大會海內外的漳州籍鄉親,回到故鄉漳州,踏上了「故鄉行」的溫暖之旅。其中「漳浦——古雷線」的行程特色鮮明,嘉賓既踏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觸摸家鄉的文化根脈,又走進蓬勃興起的產業園區,見證故土的發展活力,在行走中感受「漳州之美」與「漳州之變」。
5日下午,考察團首先來到漳浦縣。在湖西畲族鄉,大家參觀了「一門祖孫兩提督」的藍廷珍府第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趙家堡,這些古建築承載着漳浦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人文內涵,讓鄉親們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過去。隨後,考察團前往赤湖工業園聯盛漿紙(漳州)有限公司,實地了解漳浦縣產業發展的強勁脈動。漳浦縣招商服務中心還圍繞漳浦縣產業的發展優勢、規劃佈局以及投資機遇做了招商推介。漳州市政協委員、澳門漳州同鄉總會監事長許文城表示,這次回到漳浦,他深切感受到家鄉在營商環境、工業、農業及文創領域的顯著進步與巨大變化,未來計劃帶領澳門老鄉及外商再來考察,進一步了解漳浦的發展潛力與投資價值。美國中醫藥中心主任、美國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張群豪則感慨,海外參訪人員均為漳浦日新月異的發展面貌和愈發優美的城市環境感到欣喜,大家由衷喜愛這片故土,更期待漳浦未來各項事業能持續蓬勃發展,再創佳績。
6日,正逢中秋佳節,考察團步履不停,迎着晨光來到古雷半島。車窗外,銀白色的塔罐如林立的巨人,縱橫的管道似延伸的脈絡,一座拔地而起的現代化工業新城,以蓬勃的姿態撞入眼帘。近年來,多個投資超百億元的大項目在此落地開工,曾經的海濱一隅,如今已成為漳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作為陸台合資的標杆項目,福建古雷石化有限公司的古雷煉化一體化一期項目,以278億元總投資、達產後310億元年產值的規模,成為當前兩岸合資合作最大的石化項目,為區域經濟注入強勁動力,也讓鄉親們倍感振奮。古雷石化安環部總經理陳家洪向考察嘉賓介紹,規劃中的煉化一體化工程二期項目,將佈局年產1600萬噸煉油、150萬噸乙烯等核心裝置,項目建成後,不僅能推動古雷石化基地實現產業鏈上下游的閉環發展,更將加速其向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邁進的步伐。
在中沙古雷乙烯項目現場,墨爾本福建同鄉會名譽會長蘇方華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1997年離開漳州赴上海打拼,後旅居澳大利亞近20年的他,記憶里的古雷還是個靠海吃海的小漁村,「如今再看,漁網換成了管網,漁船變成了巨輪,昔日漁村蛻變成產值超千億元的產業園區,漳州的發展讓我驚嘆,作為海外漳州兒女,我倍感自豪。」
當天,考察團還了解了福建福海創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發展情況。作為古雷開發區引進的首個石化企業,福海創不僅是國內首家實現PX、PTA上下游產業鏈整合的企業,更以國內領先的裝置規模,為福建現代服裝製造業提供高品質滌綸原料,持續帶動紡織、化纖下游產業集群發展。
古雷的產業集聚效應與科技創新蝶變,不僅撐起了漳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頂樑柱」,更點燃了海內外賢達回鄉投資興業的信心。巴西中國文化交流協會會長李正斌就看到了合作的契機,他認為巴西作為農業大國,輕工業發展空間廣闊,而這正是漳州企業的優勢所在。「希望能搭建橋樑,助力漳州企業走進巴西、紮根南美,在海外市場綻放光彩。」
此次「漳浦——古雷線」的考察行程時間雖短,但嘉賓收穫頗豐,感觸良多。正如漳州市朝興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建成所說的:「走一趟漳浦,感受到古建里的文脈傳承;訪一回古雷,見證了園區裏的產業騰飛。作為土生土長的漳州人,既為家鄉守住了文化根脈而自豪,更被這份日新月異的發展活力所打動。」他堅信,未來一定會有更多遊子帶着智慧與力量回到家鄉,共同書寫漳州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