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民社會新聞整理

香港公民社會新聞整理 「香港公民社會新聞整理」是一份電子月報,匯總影響本地公民空間的新聞,包括政府立法和政策動向,及民間團體、法庭、教育、媒體、藝文等界別消息。我們希望透過備份新聞為歷史留下紀錄,也令讀者更有效掌握社會脈動。

【4月月報已出爐!請見留言處電子報全文link和下方的每月新聞摘要,歡迎訂閱我們以即時收到月報!】政府動態方面, 立法會通過《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草案》,法例將在明年1月生效;司法機構則宣佈,終審法院4月起試行直播上訴案件,但不...
10/04/2025

【4月月報已出爐!請見留言處電子報全文link和下方的每月新聞摘要,歡迎訂閱我們以即時收到月報!】
政府動態方面, 立法會通過《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草案》,法例將在明年1月生效;司法機構則宣佈,終審法院4月起試行直播上訴案件,但不包括國安訴訟、受高度政治關注等案件,以免對訴訟人、律師造成過大壓力。另外,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稱,香港仍面臨包括「軟對抗」等國安風險,並點名鍾劍華、時事評論員蕭若元及社交媒體專頁《教育刺針》創辦人楊穎宇煽動分化。最後,就政府在 2023 年起擴大輸入外勞。香港勞權監察現發表報告,指外勞人數颷升 23 倍至最少71000人,其中建築、餐飲及零售的本港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大幅上升。

23 條生效至今逾一年,據《法庭線》整理,目前累計有 5 宗檢控個案,全部涉及「新煽動罪」,其中3案已審結,被告均已認罪;至少共 11 人被捕而未被檢控。此外,當局兩度動用 23 條,針對被通緝的海外港人撤銷特區護照、禁止向他們提供資金等。保安局回應查詢,稱被捕人數屬國安信息,不予公開。

在國安案件動向方面,首宗引用《國安法》實施細則的支聯會拒交資料案,在本月獲終審法院一致裁定,鄒幸彤、徐漢光、鄧岳君上訴得直,撤銷定罪及刑罰。終院裁定,控方須證明支聯會「事實上」是外國代理人,指兩個下級法院裁定警務處處長僅「合理相信」是外國代理人已屬「明顯錯誤」。終院又指,控方以「公眾利益豁免權」為由大幅遮蓋國安處調查報告,令被告無法得知控方案情性質,導致他們不可能得到公平審訊。 另外,反恐第二案本月控方傳召專家證人,分析涉案爆炸品情況;黎智英與《蘋果》3相關公司案,在本月正式完成舉證,將於 7 月底處理結案陳詞。

在反修例案件方面,社工陳虹秀被控暴動罪,原獲裁定表證不成立,律政司上訴得直。案件經重審後,陳被裁定罪成,案件至今歷時逾 5 年半。法官指陳當時叫喊的內容具挑釁性,以社工身分為示威者撐腰,推論陳有意圖參與暴動。《法庭線》統計,至少 12 名反修例暴動案的被告為社工或準社工。在不認罪的10人當中,其中 4 人的辯解是為履行社工職責,包括憑藉社工身分緩和警方情緒等,但僅有一人被判無罪。翻查判詞,法官據穿黑衣、在場徘徊等行為,推論社工有意圖參與暴動,協助及鼓勵示威者作出破壞社會安寧行為。

在民間社會和街頭行動方面,回收廠「喵坊 Mil Mill」原定舉行新廠開放日,但因食環收到關於臨時公眾娛樂場所牌照的投訴而取消;香港婦女勞工協會原定就婦女節到政總部請願,惟臨時改為在會址舉行記者會;反戰行動者到美領示威,抗議美國政府打壓校園聲稱巴勒斯坦的示威活動,期間領事館保安打斷及報警,警察到場查示威者身份證,並提醒不要干犯《國安法》。此外,記協早前因先後被不同場地拒絕租場舉辦春茗,改為網上拍賣活動,紀念品最後接近完售,籌得相當於半年預算的款項,是記協2021年後停辦晚宴後籌款表現最好的一次。

在海外,首屆「影意志獨立短片獎」公佈決選名單,並將在台灣、多倫多等地舉行實體放映會。在港人行動方面,月初,在英港人及中國海外民運團體於三八婦女節在倫敦中國大使館外示威,聲援中國及香港被囚的女性政治犯。月中,近6000人示威抗議中國計劃在倫敦興建「超級大使館」。月底,香港《基本法》23條通過1周年,在台港人組織聲援香港政治犯。而由羅冠聰成立的在英港人組織「香港協會」,因資源和組織營運困難,在本月宣佈解散。

【2月月報已出爐!請見留言處電子報全文link和下方的每月新聞摘要,歡迎訂閱我們以即時收到月報!】政府動態方面,立會的法案委員會正審議規管「關鍵基礎設施」營運者保護其電腦系統的草案。保安局指條例不具「域外效力」,但若涉事機構系統接連境外系統...
09/02/2025

【2月月報已出爐!請見留言處電子報全文link和下方的每月新聞摘要,歡迎訂閱我們以即時收到月報!】

政府動態方面,立會的法案委員會正審議規管「關鍵基礎設施」營運者保護其電腦系統的草案。保安局指條例不具「域外效力」,但若涉事機構系統接連境外系統,政府有權要求營運者向境外系統索取資料,不遵從要求可被罰款最高50萬元。另外,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指,過往公務員有「政治中立」的錯誤觀念,然而根據現時《國安法》,公務員有責任主動維護國安。當局更將於第一季推出指引解釋國安範疇與公務員工作的關係。

本月,國安處兩度帶走民研主席及行政總裁鍾庭耀,以及其辦公室物品,指他涉協助被通緝在逃人士,前後共邀請至少8 位鍾劍華前同事、親人協助調查。與此同時,鍾劍華按原計劃宣佈成立「海內外香港人民意研究計劃」,稱將就港人身份認同、對六四看法等進行民調。

在司法界,法官賀輔明獲特首李家超延任 3 年,為終院歷年任職時間最長的海外非常任法官。他曾審理「雙學上訴案」及2019年的攝影師非法集結案,並裁定兩案被告罪成。律政司司長表示,近 5 年有 61 宗政府被指稱過度限制人權的司法覆核案。在47宗已有判決的案件中,42 宗政府勝訴或申請人撤回訴訟。就此,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關注,明知勝算不高但堅持上訴的官員需否問責。

在法庭動向方面,一名男子被指於去年至今年,於 FB發布過百則煽動帖文,被控《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下的發佈具煽動意圖的刊物罪。黎智英繼續就《蘋果》案作供,回應控方就其訪談節目言論的提問,亦在控方盤問下,承認曾支持《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及跟美前官員通訊。反恐第二案「口岸爆炸品案」在高院續審。第四被告張家俊稱,被捕時遭警方踩致骨折,在以女友作威嚇下,簽署警方編作的口頭招認;首被告何卓為則聲稱在警員毆打下交出手機密碼。相關警員均否認相關指控。值得關注的是,譚得志舊煽動罪案件,以及支聯會拒交資料案在終院的終極上訴開審。譚得志案是本港首宗上訴至終院的煽動罪案件,爭議煽動罪須否由陪審團審訊,以及控方須否證明煽暴意圖。控辯雙方完成陳詞,法官押後裁決。而在支聯會拒交資料案,法官則關注支聯會若能證明事實上不是代理人,定罪仍否維持,亦質疑大幅度遮蓋文件後,辯方可如何抗辯。法官押後裁決。

在媒體方面,中大新傳系學生媒體《大學線》揭露,關愛隊活動期間派發背心予參加者「充撐場面」,及民政處拒絕公開其工作報告,民青局副局長指報道以偏概全。有建制FB群組發起聯署向中大投訴,指該報導指導老師煽動學生反政府。另外,本月房屋局局長去信《澳洲廣播公司》及《衛報》,駁斥其「簡樸房」報導曲解香港房屋情況、危言聳聽。而記協原定在賽馬會傑志中心舉行的足球賽,突然被通知不予租用。

在公民社會,已解散的囚權組織「石牆花」創辦人、前立法會社福界議員邵家臻因胃癌離世,社福界及社運圈在社交媒體發文悼念。月初,「守護大嶼」聯盟召集人、社工謝世傑被以涉嫌詐騙,申請津貼及公屋時作虛假陳述而拘捕;謝早前就新田環評報告入稟司法覆核,申請法援數月未有結果,後在法援署提交審批結果的限期前被捕。月底,關注勞工權益的藝術家兼麥當勞員工程展緯,在發表公開信呼籲麥當勞恢復有酬用膳時間後,被以違反員工使用社交平台指引為由解僱。

在藝術界,攝影團體「光影作坊」在月中被賽馬會藝術中心通知不獲續約;該團體承租場地17年,是中心首批租戶,2021年曾被官媒批評為「反政府」藝團。此外,獨立敍事讀物節主辦方「原圈」,在活動前一日被場地營運方要求移除部分創作人攤位,否則將取消活動。「原圈」後得知該要求由場地營運方提出,有關政府部門並未對參展名單提出異議,認為該要求打破雙方的合作和信任。月底,曾因在街頭塗鴉「$自$由」 而被控刑事毀壞的藝術家陳勁輝,於擺檔寫揮春時再被以涉刑事毀壞罪被捕。

【1月月報已出爐】請見留言處電子報全文link和下方的每月新聞摘要,歡迎訂閱我們以即時收到月報!政府動態方面,港府高層出現多個人事變動,包括國務院應特首要求任命陳美寶為運輸及物流局長,羅淑佩為文體旅遊局長,並分別免去林世雄和楊潤雄的職務。政...
10/01/2025

【1月月報已出爐】請見留言處電子報全文link和下方的每月新聞摘要,歡迎訂閱我們以即時收到月報!

政府動態方面,港府高層出現多個人事變動,包括國務院應特首要求任命陳美寶為運輸及物流局長,羅淑佩為文體旅遊局長,並分別免去林世雄和楊潤雄的職務。政府亦引23條刊憲,將已被以《國安法》通緝的許智峯、郭鳳儀等七人, 列為指明危害國家安全罪行的潛逃者,撤銷其特區護照。警方則懸紅各 100 萬元,通緝劉珈汶、鍾翰林、鍾劍華等六人,指他們涉煽動分裂國家、勾結境外勢力等罪。

在經濟發展和營商環境方面,就特首李家超引述統計處數字,指駐港公司數目創歷史新高。《集誌社》翻查有關統計報告,發現2024年外資駐港的「地區總部」和「地區辦事處」數目高峰是2019年,之後一直回落;當中内地公司比例上升至26%。媒體亦發現,在85 間早前簽署北部都會區發展意向書的企業當中,近七成有中資背景。

法庭動向方面,反恐第二案「口岸爆炸品案」在高院續審。拘捕及查問李的警員接受辯方盤問,辯方指曾被警員毆打及以女友作威脅,遊說他指證「五飛」和供稱受其指使參與明愛醫院炸品案,以換取減刑。辯方又指警員在搜屋時放下化學物,要求被告承認管有物品;警員更曾在搜身時露出槍袋,要求李提供手機密碼,李唯有屈服。警員一律否認指控。在國安案件方面,黎智英繼續就《蘋果》案作供,回應控方提及違法的文章、國際戰線,及《國安法》實施後的言論等。47人案則共有14名被告提上訴。早前法官在判詞指其中8人具真誠悔意,相信懲教署衡量獄中減刑時會考慮;但至少有10名服刑被告親友向《法庭線》確認,已獲懲教通知不會給予行為良好減刑。此外,元朗 721 事件至今逾 5 年,林卓廷等 7 名「非白衣人」被裁定參與元朗站大堂暴動罪成,令罪成非白衣人增至8人。法官指林卓廷發文曾煽風點火,亦不信納其餘6名被告稱擲物等是為阻止白衣人。

在社工界,社工註冊局改組後首次選舉,投票率為6.63%,較去屆大跌17%。註冊局主席承認投票率較預期低,但未回應低投票率會否影響局方認受性。就註冊局改組以來,已有 21 名社工遭停牌或永久註銷牌照。《集誌社》分析,至少逾七成(15宗)停牌涉社運案件。社總促請當局交代停牌期限及準則,並認為被判囚社工已承擔刑事責任,不應一罪兩罰,否則有違社工容許改過自新的精神。此外,香港社會服務聯會高層改組,由議員管浩鳴接任執委會主席。

在媒體及信息流通方面,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在社交網站透露,其電台節目全部正式被停播。美國喬治城大學亞洲法中心發表報告,剖析《願榮光歸香港》禁制令案對香港司法制度的影響,指法庭容許港府就國安以民事訴訟作打壓工具,而科網公司為求自保配合打壓,港人未來要自由瀏覽被禁制資訊將成角力。

在藝文界,香港舞台劇獎連續兩年不獲撥款資助頒獎禮及遭康文署拒絕租場。主辦方香港劇協指,將繼續籌募經費舉辦頒獎禮。「藍藍的天」聯同其他獨立出版社,舉辦「太平山街閱讀香港另類風景」活動,期間數十名警員及食環在附近巡查。在公民社會,民主黨舉行中央委員會改選,主席羅健熙和副主席莫建成連任。關注基層住屋聯席、全港劏房居民大聯盟,聯同數十名劏房居民,在立會外就簡樸房政策請願,要求「先安置、後取締」及訂立起始租金。

10/01/2025

【2024年回顧④——環境x土地篇】

2024年,明日大嶼延遲但非「擱置」,北部都會區的收地來勢洶洶,然而與此同時,民間亦持續以扎實的研究,叩問和大自然共存的發展選項。

🌳🌳🌳即刻去片,睇下2024年既香港發生左啲咩「環境x土地」大小事!


#2024
#2024回顧
#環境
#環境保護

【2024年回顧③——✈️出入境自由篇】2024年的香港盛事繽紛,卻也見到千億財赤和結業潮。港府在年初迅速通過23條立法,並在數月內拘控多人。年中,社工註冊條例修訂,改組後的註冊局DQ數名社工。下半年,法庭則作出立場案、47人案的歷史性判決...
09/01/2025

【2024年回顧③——✈️出入境自由篇】

2024年的香港盛事繽紛,卻也見到千億財赤和結業潮。港府在年初迅速通過23條立法,並在數月內拘控多人。年中,社工註冊條例修訂,改組後的註冊局DQ數名社工。下半年,法庭則作出立場案、47人案的歷史性判決。

在這些備受矚目的事件外,我們亦想為讀者們紀錄同梳理香港社會上微細卻又重要既變化。2024年回顧第三彈以「出入境自由」為主題。

一直以來,香港有國際金融中心、「自由港」的美名,在2024年的香港,有邊啲同出入境有關既大小事發生左?今個post回顧同出入境相關既新制度、監控/騷擾/拘捕、以及工作簽及入境被拒的案例🛂。


#2024
#2024回顧
#出入境自由

09/01/2025

【2024年回顧➁——性 / 別平權篇】

隨著盛事繽紛,卻又暗潮洶湧的2024年已成歷史,我們為讀者紀錄同梳理2024年香港社會上微細卻又重要既變化。

🌈🌈即刻去片,睇下2024年既香港發生左啲咩「性 / 別平權」大小事!


#2024
#2024回顧
#性別平等

【2024年回顧➀——新聞自由篇】2024年的香港盛事繽紛,卻也見到千億財赤和結業潮。港府在年初迅速通過23條立法,並在數月內拘控多人。年中,社工註冊條例修訂,改組後的註冊局DQ數名社工。下半年,法庭則作出立場案、47人案的歷史性判決。在這...
07/01/2025

【2024年回顧➀——新聞自由篇】

2024年的香港盛事繽紛,卻也見到千億財赤和結業潮。港府在年初迅速通過23條立法,並在數月內拘控多人。年中,社工註冊條例修訂,改組後的註冊局DQ數名社工。下半年,法庭則作出立場案、47人案的歷史性判決。

在這些備受矚目的事件外,我們亦想為讀者們紀錄同梳理香港社會上微細卻又重要既變化。

未來幾天,我們將以:
🗞️「新聞自由」
✈️「出入境自由」
🌈「性/別平權」
🌳「環境X土地」
四個角度,盤點過去一年值得香港人關心既事!

在記協公佈的《新聞自由指數調查報告》中,業界對新聞自由的評分自2019年起連續五年下跌,創下歷史新低。2024年,傳媒界並不平靜,這個post盤點該年度同新聞自由相關既民間行動,及傳媒、記者、記者行業組織受壓的情況,以綜觀本地新聞環境的變化趨勢。


#2024
#2024回顧
#新聞自由

【12月月報已出爐!全文請見story】政府動態方面,政府指為加強反恐準備,將引入「三層防範機制」,設立出入境查控、情報、資訊安全等7個工作小組,並加強跨部門反恐演練。在立法修法層面,政府擬立法容許本港法院使用遙距聆訊,然而草案建議不適用國...
09/12/2024

【12月月報已出爐!全文請見story】

政府動態方面,政府指為加強反恐準備,將引入「三層防範機制」,設立出入境查控、情報、資訊安全等7個工作小組,並加強跨部門反恐演練。在立法修法層面,政府擬立法容許本港法院使用遙距聆訊,然而草案建議不適用國安案及刑事案正審;政府亦將修例,賦權調查人員就懷疑樓宇滲水及冷氣機滴水等情況進入單位。在政治表態方面,全國人大官員在本地國家憲法日致詞,並提出「中央也要治港」的論述。同時,在政府和工商界支持北部都會區發展的動員下, 85 間中港企業簽署意向書和參與書,投資總金額超過一千億港元。

法庭動向方面,前社民連成員周劍豪,涉在社交平台發佈光時、推翻中國等訊息,被控發佈具煽動意圖的刊物罪,是23條下的第四宗「新煽動罪」案。反恐首案「屠龍案」宣判,認罪的 6 人及受審後定罪 1 人,被高院判囚5 年 10 個月至 23 年 10 個月;反恐第二案「口岸爆炸品案」在高院開審,部分被告至今還押 4 年 8 個月。控方開案陳詞指,各被告計劃於 2020 年 3 月,於將軍澳悼念周梓樂處放炸彈。在《蘋果》案,在休庭數月後,本月黎智英首次出庭,就《蘋果》的編採方針、反修例運動及國際游說作供。

本月47人案的45 名罪成被告判刑。被指為初選主謀的戴耀廷判囚 10 年,其餘 44 人判囚 4 年 2 個月至 7 年 9 個月。在宣判後,梁國雄、鄒家成、何桂藍等被告在社交媒體發文,講述對香港的想法。其後,鄒家成、黃碧雲、楊雪盈、余慧明、何桂藍5名不認罪被告提出定罪及刑期上訴。此外,不少公眾連夜排隊旁聽,警員一度在排隊期間,帶走截查多名社運人士;其中一名被告呂智恆的養母,在庭外舉標語後,涉在公眾地方行為不檢被捕。政府和國際社會回應裁決。保安局長鄧炳強稱會就個別刑期研究是否上訴;美國國務院發聲明譴責判刑,並宣布將向執行《國安法》的官員,施加簽證限制;歐洲議會通過不具約束力的決議,要求歐盟國家撤銷香港的特殊關稅待遇,制裁有關中港官員,限制向香港出口可用於鎮壓、監視通訊之設備等措施。

在公民社會,政府就早前三宗和同志平權有關的司法覆核勝訴案件提出終極上訴,包括公屋和居屋政策拒絕承認同志伴侶被裁違憲,以及《遺產條例》排除同志伴侶被裁違憲,本月終院 5 名法官一致駁回,同志一方全部維持勝訴。古洞北及洪水橋/廈村發展收地在即,部分居民仍未獲安置及賠償。約30名受影響村民與議員狄志遠,從金鐘一帶遊行至政總部請願。狄表示一個月前已通知警方遊行目的及人數,並與警「踩線」試行,並應警方要求村民貼上貼紙識別。民主黨將改選中委會,主席羅健熙稱將競逐連任。有多名現屆中委及其家人和公司收到滋擾訊息。

在媒體界,今年中出任記協主席後,被《華爾街日報》解僱的鄭嘉如,就事件到勞工處提出申索;無國界記者組織以鏡像網站技術,恢復《如水》網站於香港境內的瀏覽權。在藝文界,由香港記者陳卓斯及王紀堯執導的《顏色擷取樣本.mov》,奪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短片」。另外,本月有兩宗藝人表演被場地取消的事件,包括KOLOR 的演唱會,以及藍奕邦的音樂會;在作家薯伯伯在兩次新書分享會上,出現不明人士滋擾。

在國際社會上,兩個海外港人組織發表報告:香港監察分析跨境鎮壓延申至香港數碼空間;香港人權資訊中心指,港府按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須提交定期報告,然而港府延誤五年仍未有報告,本港制度內防止酷刑的保障措施被削弱。美國眾議院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發表年度報告,引述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民主派初選案,指香港司法獨立持續遭破壞。報告又指控香港成為規避美國對俄羅斯、伊朗等制裁及出口管制樞;美國眾議院中國事務專責委員會致函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指香港違反制裁令,促收緊對港金融及銀行政策。特區政府發聲明反對。

#香港公民社會新聞整理

【11月月報已出爐】請見留言處電子報全文link和下方的每月新聞摘要,歡迎訂閱我們以即時收到月報!政府動態方面,保安局將在提交的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安全條例中,要求八大界別重要機構和企業加強電腦系統保安,並成立專責辦公室執法,預計條例最...
08/11/2024

【11月月報已出爐】請見留言處電子報全文link和下方的每月新聞摘要,歡迎訂閱我們以即時收到月報!

政府動態方面,保安局將在提交的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安全條例中,要求八大界別重要機構和企業加強電腦系統保安,並成立專責辦公室執法,預計條例最快2026年生效。

截取通訊及監察事務專員向特首披露,去年執法部門向法庭申請1111宗截聽及41宗秘密監察,全數獲批;因截聽或秘密監察而遭逮捕的人數共300人。

在司法界,終審法院本地非常任法官包致金及鄧楨獲續任,兩人均未參與過國安法案件。

國安案件方面,前《立場》署任總編輯林紹桐,早前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並因健康情況獲判可即時釋放刑期,林現不服定罪提上訴。

涉支聯會煽動顛覆國家政權一案的鄒幸彤,現申請5名海外證人以視像直播作供,包括學者 Larry Diamond、國殤之柱雕塑家高志活、中國民運人士吾爾開希等人。鄒幸彤稱,23條立法修訂了現行法例,規定法庭審理國安案件時不可批准讓證人在海外透過視像直播作供,構成國安案與非國安案件的差別待遇;3 名法官拒絕鄒的申請。

公民社會方面,政府就早前兩宗同志平權司法覆核勝訴案件,提出終極上訴,包括房屋政策拒絕承認同志伴侶被裁違憲,以及《遺產條例》排除同志伴侶被裁違憲。

就李家超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社民連到政總請願,提出六項訴求,包括實行「雙普選」、保障新聞自由等;有團體表示政府以「簡樸房」之名立例規管劏房,會導致業主加租或逼遷,要求「先安置,後取締」以保障劏房居民;民主黨對政府沒有提及政治改革感失望,又稱曾約見政務司司長提意見被拒。

媒體及信息自由方面,記協早前表示有數十名記者遭受不同形式的滋擾及恐嚇。主席現稱警方重案組已接手調查,她亦已到警署錄口供。

海外港人創辦的《如水》雜誌網站無法在港瀏覽。《如水》表示其網絡服務供應商曾收到保安局來信,指《如水》涉嫌違犯《國安法》並要求將其下架,但供應商未有行動。

HKFP報導,香港各網絡供應商疑已封鎖台灣國防部、台灣海軍、陸軍等網站。

在社工界,社工註冊局將於12月舉辦經修例改組後的首次選舉,當選成員均須宣誓。社總早前指,由於註冊局組成不符社總價值取向,故不會派人參選。

註冊局新成員自上任以來,重新審視過往的續牌個案,並以可能令社工專業聲譽受損等理由,公布註銷 11 名社工的註冊,為期3個月至3年不等,當中8人涉反修例案件被定罪。

在藝文及出版界,曾為傳媒人區家麟出版書籍的出版社「藍藍的天」,涉沒將登記冊備存在其公司的註冊辦事處而被票控。出版社承認罪名,被罰款 1.6 萬元。

《綠豆》製作的《獄中信——鄒幸彤》,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短片」。

曾發行《理大圍城》等紀錄片的影意志於去年解散,現由已移居台灣的前藝術總監崔允信以個人名義重開平台並將舉辦獨立短片獎為獨立電影人提供發表平台。

#香港公民社會新聞整理

【10月月報已出爐】請見留言處電子報全文link和下方的每月新聞摘要,歡迎訂閱我們以即時收到月報!政府動態方面,李家超引述夏寶龍指,企業家不是旁觀者,希望工商界以行動推廣愛國愛港。入境處本月開始實施預先通報乘客資料系統,規定航空營運商須向處...
09/10/2024

【10月月報已出爐】請見留言處電子報全文link和下方的每月新聞摘要,歡迎訂閱我們以即時收到月報!

政府動態方面,李家超引述夏寶龍指,企業家不是旁觀者,希望工商界以行動推廣愛國愛港。入境處本月開始實施預先通報乘客資料系統,規定航空營運商須向處方傳送相關資料,以阻截不受歡迎人士來港。在司法界,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范理申宣佈不再續任,是今年內第五名離任的海外非常任法官。

本月法庭就多起重大國安案件作出裁決。當中,涉巴士塗鴉、網上言論等行為的首3宗《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新煽動罪案件結審,被告分別被判監10至14個月。在《立場》案,前總編鍾沛權被判監 21 個月,其量刑起點為監禁23 個月,為舊煽動罪下「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件中最高;前署任總編林紹桐因病被判處可即時釋放刑期。記協發聲明指,判決反映新聞自由衰落及傳媒履行職責的風險;法律評論員黃啟暘質疑由法庭斷定新聞編採決定優劣是否妥當。就該裁決,有前媒體總編在《明報》撰文指煽動罪對新聞界造成壓力、《華爾街日報》發表評論文章、「媒體自由聯盟」發起聯署。當局皆予以反駁並表示反對。

法庭動向方面,47人案的最後一批被告在月初完成陳詞。當中何桂藍沒有求情;鄒家成指想像不到參選已構成危害國安,但不願因恐懼而離棄群眾。月中,正就支聯會案還押的鄒幸彤,就懲教要求女性囚犯夏天穿長褲涉性別歧視,入稟高等法院提司法覆核獲批。月底,港大學生會評議會案的被告之一張敬生,向高院申請人身保護令,指他在囚行為良好,應獲三分之一刑期扣減而即時釋放。然而在特首發出證明書指案件涉及國安後,聆訊改由《國安法》指定法官審理,懲教署代表更指,國安委及懲教署長認為若張獲釋會不利國安。最終,法官裁定懲教署繼續羈押張敬生屬合法。

本月媒體界有多個重要新聞。就通訊局早前裁定港台《頭條新聞》部分環節污衊警方,在歷經雙方幾輪上訴後,上訴庭現駁回通訊局的上訴,維持原審裁決,即有關環節均無違反《電視節目守則》,並下令撤銷相關警告。值得留意的是,本月有數則新聞工作者或媒體受到滋擾的新聞。記協在月中發佈調查,指有至少 15間媒體和新聞教育機構,共數十名記者、其家人及其所屬機構、業主及合作機構等,受到不同方式的滋擾。記協形容有關滋擾大規模針對傳媒行業,並呼籲執法部門調查,並已就事件向Meta及維基基金會交涉,並聯同記者,就滋擾行為報警、向私隱專員公署投訴。此外,《大紀元時報》宣佈,因香港印刷廠無法續約及「各種因素」,將暫時停止發行紙本;海外港人媒體《追新聞》指公司電郵疑被「國家級黑客」試圖入侵;另有一名曾拍攝黎智英在囚相片的外媒攝記,在申請工作簽失敗後被拒入境香港。

在社工界,繼《社工註冊條例》在數月前極速修例,註冊局亦改組。近日涉47 人案罪成的被告鍾錦麟和施德來,被註冊局引用條例永久除牌。另外至少有兩名曾涉反修例案件的社工,包括罪成及未有被控者,均被局方拒絕續牌。此外,陳虹秀、謝世傑被踢出新的註冊局紀律委員會備選委員小組名單,謝指局方未有解釋原因,並去信申訴專員公署投訴。

在公民社會,香港大型同志嘉年華 「Pink Dot HK 一點粉紅」舉行十週年活動;就城大博士生涉在校園向女子潑混有精液的液體,認罪後被判罰款 5000 元,有關注組在社交媒體發佈事主的公開信,指對判罰感到失望和憤怒。而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亦認為刑罰不相稱,促請律政司提出上訴。此外,關注學童自殺學生聯席在旺角擺街站,盼大眾關注學生自殺問題,指政府早前推出的應急機制成效不大。最後,社民連在街站展示 Patreon 二維碼,被指非法籌款案的上訴在本月被駁回,判詞指,條例列明未持許可證收集金錢,即屬違法。
本月社會上有數起和警權相關的新聞。一名患思覺失調男子懷疑襲擊其親人,遭警員開槍擊斃。死者家屬到警總抗議,質疑警方使用過度武力;精神健康倡議團體關注警員處理精神健康緊急情況時的指引是否有效。此外,區院就 6 名警員對露宿者施襲、誣衊藏毒等,裁定意圖妨礙司法公正罪成,判詞詳述其誣衊露宿者藏毒的過程。

在國際社會上,本月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秘書長,在會議中報告有關與聯合國合作而遭到報復的案例時,提到鄒幸彤及黎智英案;美國政府更新香港營商警示,提及23條立法對在港美企的風險,及香港在美國制裁俄羅斯中扮演的角色。另外,8個在歐港人組織宣佈創辦歐洲香港人聯盟,以為港人爭取權益、進行倡議工作及推廣香港文化為宗旨。

【9月月報已出爐】請見留言處電子報全文link和下方的每月新聞摘要,歡迎訂閱我們以即時收到月報!政府動態方面,歷史博物館的國安展覽廳在上月揭幕,國安公署署長及外交部駐港特派員等官員出席典禮,鄧炳強指展覽成本屬國安開支不能透露,而展覽內容描述...
09/09/2024

【9月月報已出爐】請見留言處電子報全文link和下方的每月新聞摘要,歡迎訂閱我們以即時收到月報!

政府動態方面,歷史博物館的國安展覽廳在上月揭幕,國安公署署長及外交部駐港特派員等官員出席典禮,鄧炳強指展覽成本屬國安開支不能透露,而展覽內容描述反修例運動為顔色革命。上月國安處再以《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煽動罪拘捕兩人,分別涉就城大教授自殺事件發佈反修例相關的虛假遺言,及放置悼念燈箱。

上月法庭就多起重大案件作出裁決。《反恐條例》首案歷經數月審訊,最終陪審團裁定賴振邦串謀導致相當可能危害生命的爆炸罪罪成,其餘6 人全部控罪不成立;而前本民前成員鍾雪瑩承認無牌管有槍械及彈藥罪,被判囚 7 年 4 個月。黎智英、吳靄儀等 7 人就2019年流水式集會「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成,上訴至終院,5位法官一致裁定敗訴。案件引起國際關注,彭定康在訪問中批評裁決,指前英國高院院長廖柏嘉以非常任法官身份審理此案,令事件更差。廖柏嘉其後在英國輿論壓力下,宣佈辭任在「媒體自由聯盟」的職位。47人案繼續求情,當中伍健偉親自陳情,並在法官追問下確認對參與本案無悔意。就支聯會煽動顛覆案,鄒幸彤要求控方釐清支聯會煽動以何「非法手段」顛覆國家,另透露將申請傳召海外證人,法官引用《刑事訴訟程序條例》在23條立法後新修訂的條款,指無法受理,但將開庭處理該爭議。

在傳媒界,上月《立場》前總編鍾沛權、署任總編林紹桐及所屬公司被裁定煽動罪罪成,11 篇文章被裁定具煽動意圖。判詞指,「羊村案」對發佈煽動刊物罪的犯罪意圖定義已不能有效維護國安,需由「蓄意煽動」拓展至「罔顧煽動後果」,以符合對國安風險的「預防性質」。法官引用《立場》刊登的多篇社論,指其在2019「民粹年代」煽動市民對政府的不信任,裁定兩人知悉並同意有關文章的煽動意圖;而煽動罪的免責條文,不適用「無客觀事實基礎」、意圖破壞政府權威等言論。在陳情信中,鍾指如實紀錄和報道是「新聞工作者不可逃避的責任」;林稱新聞工作者效忠對象「只有公眾,只能是公眾」,因為新聞自由和傳播思想的自由是每個人的自由。港大法學院前院長陳文敏指,法庭將言論自由局限於建設性批評及有禮貌等,是狹獈詮釋,他認為即使是日常生活的謾罵發洩,均屬言論自由保障範圍,相信對政府的負面批評跟憎恨、煽動叛離「有距離」。

在公民社會,多個工會及長者關注團體就《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意見,包括增加最低工資、落實全民退保計劃、資助社福機構推出「日間暫託服務」等;就勞工處早前更新《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工權會的調查發現,近半受訪者曾因在暑熱環境工作感到不適;近四成人指,僱主沒有提供應對暑熱措施;守護大嶼聯盟召集人謝世傑提司法覆核,指新田科技城環評報告違反《環評條例》。此外,社民連陳寶瑩等人早前就無牌籌款罪成的上訴被駁回,陳打算上訴至終院。

上月亦有團體或個人受到壓力。在囚支援平台「候鳥」創辦人指月餅的本地製造商被各部門巡查及問話;餅盒生產商在內地的廠房則被查封,並宣佈停售月餅。在2019年沙田新城市廣場衝突中,被警方索償170萬元的梁柏添,在香港機場拍護照離境赴台時,閘口突然作響,並被要求檢查手機照片及通訊紀錄。他隨後發現銀行戶口被封,收到不明來歷的電話,社交媒體賬號亦被入侵。

在基礎教育界,新版《學校行政手冊》要求圖書館若有不利國安的資料,應馬上移除。教育局更新初中《宗教教育課程指引》,提及宗教科教師應幫助學生培育國民身分認同;而中三公經社科的性教育教材備受爭議,中學生性別研究學會指,教材未能引導學生正面接受性知識,並忽略性小眾群體的存在。教育局亦發表多間學校的外評報告,並批評多間學校的教師及管理層對國安教育理解參差,或未完全按「國民教育活動年曆」進行規劃。

【8月月報已出爐】請見留言處電子報全文link和下方的每月新聞摘要,歡迎訂閱我們以即時收到月報!政府本月有多個修例和立法動態。《社會工作者註冊條例》在無反對下三讀通過修訂,而新社工註冊局成員在上任後,暫停涉暴動罪的紀律備選委員陳虹秀的委員資...
09/08/2024

【8月月報已出爐】請見留言處電子報全文link和下方的每月新聞摘要,歡迎訂閱我們以即時收到月報!

政府本月有多個修例和立法動態。《社會工作者註冊條例》在無反對下三讀通過修訂,而新社工註冊局成員在上任後,暫停涉暴動罪的紀律備選委員陳虹秀的委員資格。保安局提出《保障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草案》立法框架,建議立法要求特定界別營運者加強電腦系統保安能力。國際組織Article 19批評草案將賦予政府對網絡平台營運商更大調查權,進一步侵蝕言論和信息流通自由。另外,政府擬修例,限制僅香港法律執業者,方能獲委任為律政人員。國安副處長簡啟恩受訪時提及《國安法》等法例的實施情況。就過往參與示威的團體及個人被國安處約談,簡表示警方預料有違反《國安法》風險時對相關人士問話及警誡是「天經地義」,並反指妖魔化「國安搵上門」是別有用心。

在法庭動態方面,3 名男子於 2019 年涉試驗爆炸裝置以對付警方,被控串謀導致可能會危害生命或對財產造成嚴重損害的爆炸罪。其中兩人認罪,一人被裁定罪成,被判監8年4個月至12年。涉「屠龍小隊」的反恐條例首案續審,早前該案多名被告反映曾遭警方暴力對待,被告李家田在作供時表示,被捕時遭到水刑施襲,並被警員威脅或以同樣方式對待其母親,因而順從警員指示捏造口供及提供手機密碼。

民主派組織初選涉串謀顛覆國家政權案,截至7月已完成共26名罪成被告的求情,餘下19人的求情因法庭有「未能預見的情況」而須延期。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 間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一案。控方早前完成舉證,3 名法官裁定黎智英所有控罪表證成立,辯方指黎智英打算出庭作供。支聯會前成員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一案,鄒幸彤早前就法官黎婉姬曾在支聯會拒交資料案中閱覽被遮蓋的控方文件,申請黎避席該案,但被高院駁回;終審法院則向鄒幸彤3人,批下支聯會拒交資料罪成一案的終極上訴許可。另外,正就支聯會案還押的鄒幸彤,指其母親嘗試送入的民運相關書籍遭懲教署以「對社會事件存在偏頗描述」等理由扣起。鄒提出司法覆核,指該決定侵害《基本法》下的表達自由,要求法庭推翻署方決定。

今年為主權移交27周年,在香港本地,七一繼續沒有遊行,但社會仍有零星抗議行動。在海外,在台港人於台北舉行一連4日的展覽及七一追思會。而在元朗 721 襲擊五周年,有市民到元朗地鐵站默站和獻花,另有十多人快閃高舉五一手勢和「自由」橫額。針對不少721元朗襲擊的資料遭下架,有港人成立ArchiveHK,彙整已停運媒體的報導、被下架的紀錄片及書籍等。

在公民社會,本土研究社發表調查報告,質疑有人假借動物寄養為由,永久破壞農地後再申請作其他用途,批評規劃署和城規會把關不力。有36年歷史,曾是民陣和支聯會成員團體的「香港基督徒學會」通過解散,指因當下社會環境未能自由地履行使命而撤銷註冊。記協執委會早前舉行換屆選舉,由《華爾街日報》記者鄭嘉如當選主席,鄭同月内被《華爾街日報》辭退,她表示考慮就公司的做法提出申訴。

在藝文及出版界,發行逾15年《Breakazine 突破書誌》宣佈將在明年4月停刊。公共圖書館去年下架多本書籍,有傳媒發現圖書館最近將部分不涉政治題材的書籍重新上架,而政治、社運等題材的著作則維持下架。在今屆書展,貿發局以「有人投訴」等理由,要求界限書店和藍藍的天出版社下架至少8本書。獵人書店舉辦第二屆「小型出版銷售場」,邀請獨立出版社和小型書商參展。在體育界,香港阿根廷足球球迷會原定舉行巴士巡遊,慶祝阿根廷贏得美洲國家盃。但球迷會指與警方會面後,對方表達對參加者人數、身份、真實意圖的顧慮,認為獲批不反的機會甚微而取消活動。

Address

Hong Kong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香港公民社會新聞整理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香港公民社會新聞整理: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