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²文創誌

C²文創誌 《C²文創誌》是一本關於文化創意產業的電子刊物。
C² is an e-zine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Produced by Like Entertainment & Production Co. Ltd. de Macau

關於我們

C²意指文化(Culture)與創意(Creativity)之結合,C²亦可解讀為“Communication Square”的意思,即溝通的廣場,作為一個文創訊息交流的匯聚點,具有雙重意涵。
《C²文創誌》於電子平台刊載,每期探討澳門文創產業發展動向、蒐羅外地產業資訊,旨在促進澳門文化創意產業資訊交流、呈現當前文創發展現況、推廣展示澳門文創品牌的內涵,藉此豐富城巿的文創氛圍,加強大眾對文化創意產業的認識和關注。

製作:讚娛樂製作有限公司
出版: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
────────────────────────────
About Us

C² is a magazine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The word C² is a combination of “culture” and “creativity”,

it also sees as a platform for the exchange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formation. C² is published in e-zine format,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Macao’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collecting and publishing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industries. It aims to exchange information among Macao’s cultural and creative peers, while revealing the trends and charms of local creative brands. All in all, the objective is to enrich the city’s cultural and creative atmosphere, while promoting a general awareness to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Published by Cultural Affairs Bureau of the Macao S.A.R. Government
────────────────────────────
Sobre nós

C² é uma revista das indústrias culturais e criativas. A palavra C² é uma síntese de “cultura” e “criatividade”, significa uma plataforma para o intercâmbio de informações culturais e criativas já que a mesma pode ser considerada como communication square em inglês. C² publica-se em formato de e-zine e explora as tendências mais recentes das indústrias culturais e criativas de Macau, coligindo e publicando informações internacionais actualizadas sobre estas áreas. Dedica-se a promover o intercâmbio de informações entre as indústrias culturais e criativas de Macau, revelar as últimas tendências e novidades, bem como os encantos das marcas criativas locais. Em resumo, o objectivo da revista é enriquecer o ambiente cultural e criativo da cidade ao mesmo tempo que procura sensibilizar o público em geral para estas indústrias. Produzida pela Companhia de Produção Entretenimento Like Lda. Publicada pelo INSTITUTO CULTURAL do Governo da R.A.E.

【澳門電影產業與世界接軌——「Macao Day」登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每年夏末,意大利的威尼斯總會因電影而閃耀。作為全球矚目的電影盛事,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影像語言與敘事實驗。今年,來自澳門的光影也投射進水都的銀幕之中。由澳...
18/11/2025

【澳門電影產業與世界接軌——
「Macao Day」登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每年夏末,意大利的威尼斯總會因電影而閃耀。作為全球矚目的電影盛事,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影像語言與敘事實驗。今年,來自澳門的光影也投射進水都的銀幕之中。

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與銀河娛樂集團聯合主辦的「第二屆銀河娛樂集團澳門國際短片節」與威尼斯影展的平行單元「威尼斯日」(Giornate degli Autori)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並於8月29日至30日在威尼斯舉辦以「Macao Day」(澳門日)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將澳門的影像、故事與創作人才推向世界舞台。

本澳導演黃榮俊和文化局代表梁英華也親身參與了「Macao Day」活動,向外推廣澳門的影視創作。

全文:https://www.c2magazine.mo/report_info/54/1254.html

【音樂與生活交融:冼星海紀念館文創空間】冼星海紀念館位於美副將大馬路與俾利喇街交界別墅群,選址旨在豐富區域文旅設施,打造具文旅魅力和歷史脈絡的文化博覽區。為紀念冼星海誕辰120周年,文化局於館內新增文創及外賣輕食銷售空間,將紀念館升級為多功...
11/11/2025

【音樂與生活交融:冼星海紀念館文創空間】

冼星海紀念館位於美副將大馬路與俾利喇街交界別墅群,選址旨在豐富區域文旅設施,打造具文旅魅力和歷史脈絡的文化博覽區。

為紀念冼星海誕辰120周年,文化局於館內新增文創及外賣輕食銷售空間,將紀念館升級為多功能文旅活動空間,8月1日已正式營運。

📍地址︰澳門俾利喇街151-153號
開放時間︰10:00-18:00(17:30停止入場),逢星期二休館,公眾假期照常開放,免費入場。
www.icm.gov.mo/cn/XianXinghai

【文創博客】不賣水果的水果店──梁飛燕//在這裡,真實的代價是時間;假的優勢是效率。本地藝術家吳敏慧《真與假的輪廓——不賣水果的水果店》選址在澳門茨林圍古井旁。她把一間「能被相信的店」搭進了一個「需要被相信的社區」。紅燈、凍櫃、紙箱、貼紙、...
06/11/2025

【文創博客】

不賣水果的水果店──梁飛燕

//在這裡,真實的代價是時間;假的優勢是效率。

本地藝術家吳敏慧《真與假的輪廓——不賣水果的水果店》選址在澳門茨林圍古井旁。她把一間「能被相信的店」搭進了一個「需要被相信的社區」。紅燈、凍櫃、紙箱、貼紙、櫃台、膠袋、果籃……所有零售的信任符碼被精準地調度,唯一被抽離的是交易與食用。觀眾只能看,不能摸,不能吃;這種被延遲的驗證,正是深偽時代的日常。

這個作品是吳敏慧為「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5」其中一個展覽《她們來到言說的地點》創作的裝置。當觀眾走進被紅光渲染的店舖,一箱箱排列整齊的蘋果、凍櫃的低頻噪音、放置顯眼的登記證明、舊市場的色調等等都在努力增加物件的可信度,這種操作其實與社交媒體的圖像工程同構。作為「以假亂真」的主體元素——蘋果——其實有四版:可食用的真蘋果、以陶泥仿製的蘋果、量販店的塑膠蘋果,以及牆上經AI修圖生成的影像蘋果。

自德國留學期間,吳敏慧便開始以「何謂藝術的真實」為題,創作了不同系列的作品。個人認為,敏慧這次的操作已經不是簡單的真假二分,而是呈現出一道供應鏈譜系:真蘋果攜帶時間成本與腐敗風險,卻在展覽期間被默默替換,以免腐敗進入觀眾視線;塑膠蘋果靠着規模複製相似;陶泥蘋果以手工複製差異,讓「假」帶着作者性(Auteur theory);影像蘋果則以演算法複製典型,把獨一無二的瑕疵修成模板式完美。四種層級映對四種生產邏輯、四種建構「似真」的方式。//

圖為吳敏慧與她的作品《真與假的輪廓——不賣水果的水果店》

全文:https://www.c2magazine.mo/blogs_info/419.html

【UNFOLD藝術書展:書展市場的興起、轉變與多角度拓展】//有別於傳統的書籍交易展會,以書籍藝術創作和小眾出版物為核心的「藝術書展」,自2006年的「紐約藝術書展」誕生以來,近二十年間於世界各地催生一系列以城市命名的藝術書展,如柏林、東京...
04/11/2025

【UNFOLD藝術書展:
書展市場的興起、轉變與多角度拓展】

//有別於傳統的書籍交易展會,以書籍藝術創作和小眾出版物為核心的「藝術書展」,自2006年的「紐約藝術書展」誕生以來,近二十年間於世界各地催生一系列以城市命名的藝術書展,如柏林、東京、新加坡及曼谷等。

創立於2017年的「UNFOLD上海藝術書展」是中國具有代表性、較早出現的展會。書展的兩位創辦人蘇菲和關暐,也是上海知名藝術書店「香蕉魚書店」的創辦人。關暐回憶UNFOLD創立時的情景:「當年的經濟環境不錯,新一波地產熱將至,大家對實體商品消費很有熱情;香蕉魚書店也慢慢聚集了國內外的藝術家、設計師、插畫師、小型藝術出版機構等,而且讀者對於藝術書籍也有了一定的概念。」而藝術書展這種形式最打動關暐的,是不論新人還是名家,大家都擁有同樣大小的展位空間,和讀者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今年,UNFOLD最後一站將於11月底移師澳門,為期三天的活動將匯集近百家展商。UNFOLD希望借助澳門特殊的地理位置,與亞洲各地的藝術創作者建立交流。//

IG:https://www.instagram.com/shanghaiartbookfair/

全文:https://www.c2magazine.mo/report_info/54/1252.html

【文創博客】從「用」到「善」:AIGC賦能文創領域的三重人文叩問──楊欣欣//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深度融入文化創意產業的今天,技術為創意生產帶來效率與靈感的同時,也引發了著作權模糊、文化同質化與價值分配不公等極待討論的時代命題。從創...
31/10/2025

【文創博客】

從「用」到「善」:AIGC賦能文創領域的三重人文叩問──楊欣欣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深度融入文化創意產業的今天,技術為創意生產帶來效率與靈感的同時,也引發了著作權模糊、文化同質化與價值分配不公等極待討論的時代命題。

從創作與審美的角度看,AIGC技術的核心在於模仿,它能通過重組既有的圖像、語言與風格,創造出表面新穎但內部高度依賴數據集的作品。這種「生成性模仿」使作者身份從單一的人類創作者,轉化為人機共創的複合主體。在這一轉變中,創作者不再只是作品的作者,而是算法的設計者、審美的策劃者與倫理的監護者。我們應警醒的是:文化創意的深層價值在於表達人類的存在經驗與文化意識,而非僅僅生成風格化的內容。因此,「善用AI」的創作實踐,應是一種基於反思與對話的創作——它要求人在創作過程中保持文化語境的敏感與審美判斷的主導意識,使AI成為延展人類想象力的工具,而非取代人類情感與經驗的替身。//

全文:https://www.c2magazine.mo/blogs_info/418.html

圖為由Leonardo.Ai生成的圖片

【心口上的澳門風景雷家純以金工探索本地城市意象】//本地金工創作者雷家純一直以澳門的歷史和文化為創作主題。在她眼中,本地建築具有中西文化交融的獨特元素,期望透過創作將澳門的文化帶到世界各地,「盡可能地向世界呈現我心中的這片土地,我認為這是我...
28/10/2025

【心口上的澳門風景
雷家純以金工探索本地城市意象】

//本地金工創作者雷家純一直以澳門的歷史和文化為創作主題。在她眼中,本地建築具有中西文化交融的獨特元素,期望透過創作將澳門的文化帶到世界各地,「盡可能地向世界呈現我心中的這片土地,我認為這是我應做的事。」

雷家純於2018年開始接觸金工設計,先後於2023年在日本「伊丹國際工藝展」榮獲「伊丹賞」,及2025年韓國的「清州國際工藝競賽」獲得榮譽獎。兩次參賽,雷家純都以澳門建築為設計概念,以銀白色的金屬與藍白色的琺瑯為媒介。整個系列名為「藍與白.建築之詩句」,現時共有16件作品,包括龍環葡韻、鄭家大屋、紅街市等,並曾於上海及台灣地區展出。//

全文:https://www.c2magazine.mo/report_info/60/1251.html

【策展為徑,開拓澳門新視角——藝文薈澳「本地策展計劃」單元】//「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今年邁入第四屆,除了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共襄盛舉,亦持續設有「本地策展計劃」單元,着力培育本地策展與藝術人才。有份參與此單元的策展人表示,這...
21/10/2025

【策展為徑,開拓澳門新視角
——藝文薈澳「本地策展計劃」單元】

//「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今年邁入第四屆,除了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共襄盛舉,亦持續設有「本地策展計劃」單元,着力培育本地策展與藝術人才。有份參與此單元的策展人表示,這次經驗不僅深化他們的策展實務,也促成與海內外藝文單位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擴展其人際網絡及提升專業能見度。

今屆「本地策展計劃」由上屆四個名額增至六個,並於年初公開徵集策展方案,共收到34件投稿。經雙年展總策展人馮博一領銜的評審團嚴格遴選,最終選出六組方案,圍繞澳門的歷史記憶與全球化處境展開對話,亦呼應本屆總主題:「嗨,你幹甚麼來了?」

本期文創誌採訪了其中兩個方案的策展人,包括策劃《濕件半島》的黃美婷,以及《語言之海——澳門街語言研究計劃》的張可,與大家分享是次的策展經歷。//

全文:https://www.c2magazine.mo/report_info/55/1250.html

【文創博客】為高奢時尚加一點「書生氣」──余盈//為品牌添上「書生氣」,是當今消費市場為顧客提供情緒價值的「至潮」市場手段之一。去年曾寫過一期關於知名生活品牌如「觀夏」和「Starbucks」等扎堆做雜誌的熱潮分析文。今年發現,這股熱潮不但...
17/10/2025

【文創博客】

為高奢時尚加一點「書生氣」──余盈

//為品牌添上「書生氣」,是當今消費市場為顧客提供情緒價值的「至潮」市場手段之一。去年曾寫過一期關於知名生活品牌如「觀夏」和「Starbucks」等扎堆做雜誌的熱潮分析文。今年發現,這股熱潮不但並未退減,反而處於慢慢「向上」生長的態勢,開始蔓延到高奢時尚圈,成為國際大牌搶佔年輕人心智的一項重要風向指標。

時尚一直是一個圓,兜兜轉轉致敬經典,樂此不疲,而高奢品牌向來對紙本出品情有獨鐘,也可以被視作是一種潮流的回溫。今年6月,CHANEL推出一本整整有250頁厚度,採用三種藝術紙張裝幀的大size雜誌《Arts & Culture》,光聽名字會覺得和香奈兒沒太大關係,好像是甚麼學術機構發行的嚴肅書本。仔細翻閱,原來內有乾坤,驚喜連連!//

全文:https://www.c2magazine.mo/blogs_info/417.html

【文創博客】如何創造新鮮的觀影體驗──林明傑//在長影片內容努力跟短片爭奪觀眾的時間和注意力的時代,作為創作者除了要苦心編寫令人意想不到的劇本、製作讓人耳目一新的畫面之外,另一個關鍵的要素是如何在電影院以外,提供令觀眾有意欲反覆前往場地觀看...
14/10/2025

【文創博客】

如何創造新鮮的觀影體驗──林明傑

//在長影片內容努力跟短片爭奪觀眾的時間和注意力的時代,作為創作者除了要苦心編寫令人意想不到的劇本、製作讓人耳目一新的畫面之外,另一個關鍵的要素是如何在電影院以外,提供令觀眾有意欲反覆前往場地觀看內容的硬件?

近期我在美國洛杉磯出差之際,前往Inglewood區參觀了剛開業不久的觀影場館COSM。跟傳統影院有所不同,COSM標榜的是新概念「共享現實」(Shared Reality),是屬於傳統美式體育酒吧的升級版。它的定位在幾百名觀眾共同參與沉浸式體驗線上直播,同時場地設置線下酒吧,提供啤酒、雞尾酒、爆米花和各種小吃等。在它270度的穹頂LED巨幕,主要上映的是歐美體育賽事直播,比如NFL和NCAA美式足球、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WWE摔角等。而且COSM跟這些直播比賽取得授權多角度拍攝,接近地平線的鏡頭在穹頂巨幕放映時,讓觀眾的視角平行,就像觀眾置身在比賽場地一樣。//

全文:https://www.c2magazine.mo/blogs_info/416.html

【突破悶局 協助創意從蘊釀到長成——新興藝術空間巡禮3】(butter room)天色漸暗,在東望洋斜巷的街角,一間小屋亮起燈來,遠遠看去像是個發光的小盒子。這裡是butter room,一個容許各類型創意提案在此成真的藝術空間。butte...
10/10/2025

【突破悶局 協助創意從蘊釀到長成
——新興藝術空間巡禮3】(butter room)

天色漸暗,在東望洋斜巷的街角,一間小屋亮起燈來,遠遠看去像是個發光的小盒子。這裡是butter room,一個容許各類型創意提案在此成真的藝術空間。

butter room由Celeste一人自資創辦,碩士於英國修讀美術的她,疫情期間某次經過這個轉角,發現正在招租,她覺得這個當眼的位置「應該可以漂亮一點」,忽發奇想想在這裡舉辦自己的作品展,也覺得這裡的落地光線正好與其作品展出所需要的自然光吻合,一時衝動聯絡了地產經紀,地方就租下來了。從去年10月至今,butter room已成立了接近一年。這裡地方小小,是個一眼就可以看穿的小單位,卻盛載了很多人的創意與巧思,為這個充滿特色的街區注入活力與文藝氣息。

全文:https://www.c2magazine.mo/focus_info/215.html

butter room
地址:澳門東望洋斜巷2J號地下
https://www.butter-room.com/

【突破悶局 協助創意從蘊釀到長成——新興藝術空間巡禮2】(雲上藝廊)雲上藝廊:冀打破藝術家發展僵局由黎小傑創辦的雲上藝廊於今年4月開幕,位於媽閣幽靜尋常的一隅,因為靠近媽閣廟,也鄰近由博企主導發展的媽閣塘片區,空氣中隱約帶著一股文化氛圍。雲...
08/10/2025

【突破悶局 協助創意從蘊釀到長成
——新興藝術空間巡禮2】(雲上藝廊)

雲上藝廊:冀打破藝術家發展僵局

由黎小傑創辦的雲上藝廊於今年4月開幕,位於媽閣幽靜尋常的一隅,因為靠近媽閣廟,也鄰近由博企主導發展的媽閣塘片區,空氣中隱約帶著一股文化氛圍。雲上藝廊裝載了藝術家的心血結晶,同時還有黎小傑的嘗試。從藝術家變身成畫廊總監,黎小傑認為,自己從事藝術創作多年,但仍覺得現狀是停滯不前,「一直沒有市場這一環,藏家亦很少」,同時亦看不到有幫助到藝術發展的政策,因此決定嘗試經營一家會代理藝術家的畫廊,希望可以帶起收藏文化。

全文:https://www.c2magazine.mo/focus_info/214.html

雲上藝廊
地址:澳門媽閣塘片區水手里7號銀信大廈地下A座
https://www.cloudgallerymo.com/

【突破悶局 協助創意從蘊釀到長成——新興藝術空間巡禮1】(蓮花藝術空間)蓮花藝術空間 Lotus Art Space:以專業觀眾為目標兩年一度的「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5」7月中開幕,多場展覽同步進行,對熱愛視覺藝術的朋友來說...
06/10/2025

【突破悶局 協助創意從蘊釀到長成
——新興藝術空間巡禮1】(蓮花藝術空間)

蓮花藝術空間 Lotus Art Space:以專業觀眾為目標

兩年一度的「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5」7月中開幕,多場展覽同步進行,對熱愛視覺藝術的朋友來說可謂大事。觀展熱潮方興未艾,除了這場大規模的雙年展,澳門藝術界近一兩年亦增加了數個新的藝術空間,他們各自的規模、成立背景、背後的目標都不一樣,卻同步帶給觀眾一幅更多元的藝術風景。

率先為大家介紹的是蓮花藝術空間,該空間於今年3月在澳門漁人碼頭正式開幕,由本地策展人林小雯擔任總監。成立至今,蓮花已成功舉辦了兩場展覽,吸引了不少來自內地和香港的觀眾。除了展出本地與海外藝術家的作品,蓮花也希望推廣本地藝術家。近期,畫廊便與倫敦與紐約的畫廊合作,展出本地藝術家的作品。未來,蓮花藝術空間計劃在策展和作品銷售等多方面發展,期望讓好作品得到更多被看見的機會。

全文:https://www.c2magazine.mo/focus_info/213.html

蓮花藝術空間
地址:澳門漁人碼頭勵宮酒店地下H號舖
營業時間:12:00-19:00(逢週一休息)
https://www.facebook.com/lotusartspace/

Endereço

Macao

Notificações

Seja o primeiro a receber as novidades e deixe-nos enviar-lhe um email quando C²文創誌 publica notícias e promoções. O seu endereço de email não será utilizado para qualquer outro propósito, e pode cancelar a subscrição a qualquer momento.

Entre Em Contato Com O Negócio

Envie uma mensagem para C²文創誌:

Compartilh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