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5/2025
新書出版:《蒲陽之鷹》- 陳澤群和他的師兄弟們 上中下三冊
序
周志興
抗日戰爭,敵強我弱,這場戰爭,註定是長期的、慘烈的;為此,中國空軍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空軍軍官學校、空軍軍士學校,雖然培養了多期的飛行人員,但大多犧牲在戰場上了,後繼無人,在此生死存亡的關頭,高層想到:要從小培養飛行員,作為長期抗戰的打算。於是;應運而生的成立了空軍幼年學校。
我有幸能成為空軍幼年學校的一員,在此度過了五個年頭,對這個學校是熟悉的,在抗日戰爭的洪流中,空軍幼年學校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這朵浪花,也轉瞬而逝了。
事過了八十多年,居然還有人想起它、關心它、記述它;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空軍幼年學校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學校,而是一種精神,是一種「誓死報國不生還」的精神,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這種精神已經很少見了。
讀了這本書,讓我想起了這一代的熱血華夏兒女,在風雨飄搖,國家將亡的時刻,挺身而出,他們是我民族的脊樑!
歷史會記住他們的!
周志興,94嵗,空幼四期,當年空戰英雄「王牌飛行員」周志開之胞弟。周志開犧牲後,母親周王倩綺女士毅然將特優撫恤金轉贈空軍教育事業,並將年僅十三歲的幼子送入空軍幼校,時被稱之為「空軍母親」。
《蒲陽之鷹》讀後感
陳建北
放下著者奉獻給我們的浩瀚巨卷,首先我們腦海裏就浮現出這段關於一群十幾歲的「天之驕子」,在二次世界大戰全面開打的艱苦背景下,在中國偏僻的四川省灌縣,在國民政府的精心呵護和養成下,成為有獨立人格和體魄的青年軍人的有趣歷程。
他們的確是一群天之驕子,因為他們都是被空軍部門按飛行員養成標準 ,從中國非淪陷區的各個角落千挑萬選而淘洗出來的尖子。作者生動展現了他們成長中的有趣經歷:例如跌宕起伏的選拔經過、初中階段的童軍生活、求知和探索的趣味、同學和師長的教學相長、以及和社會的初步互動和接觸、高中階段準軍官氣質的養成。等等的記敘,讓我們可以共享他們的童年,瞭解戰時中國大後方的民眾生活,並給予我們很多啟迪。
這還僅僅是浩瀚巨著給我們帶來較為輕鬆閱讀感的上半卷;著者在下半卷中寫了這批青年在抗日戰爭勝利後經歷了國共兩黨因為政見不同而爆發的戰事,學子們分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而有了不同的人生際遇。而著者特別濃重的筆墨則落在現實體制下的那批同學的坎坷人生中。所以下半卷的閱讀則是一種沉重而更富有思索的體驗。
本書作者以全新的視角,將我們中華民族近一百年的滄桑史劃分為四個時代即救亡時代、信仰時代、知識時代及文藝復興時代。在下卷「知識時代」第二章補白性質的「似曾相識鷹歸來」這部分,隨著幼校兄弟在八、九十年代初的大團圓,那也就是涉及到相隔四十多載,在彼此的耄耋之年兄弟彼此相望,對未能相聚的袍澤的關懷,作者追記了,例如像陳懷,鄒寶書、李南屏,葛光遼、張立義、葉常棣、鐘天樂、王厚熾及蔣維宣、余建華、沈天鴻等同學的人生蹤跡,相信隨著本書的出版和作者的跟進,這份名單會越來越長。正如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所說:「人的一生就像一條河流,....., 最終無聲無息地融入大海。」 這將是一份涓涓細流的名單,一份人生四季生命的頌歌而長留讀者的心坎。我想起「約翰 克利斯多夫」結尾的鐘聲,英雄和平民的歸宿正是讀者期望看到的,也成為大作堂皇而餘音繞梁的結尾,也是作者在書中和採訪遊記中屢屢期望和殷切展望的真正意義上的中華民族的文藝復興時代。
此書以紀實文學題材,所述真人真事,是歷史,卻比經院歷史真情有趣;是文化,但比一般文化凝重豐盛。著者對抗日英雄高志航後代分居在臺灣和大陸兩姐妹的採訪、對飛虎隊英雄空幼一期陸建航的採訪及空幼校散佈在世界各地蒲陽前輩及台灣大鵬學弟諸如饒遠平、杜正華、田定忠的遊記採訪,也都在引領讀者走進歷史真相的梳理和中西文化的探索中,附錄文稿中作者對「派右」的動力來源及文革根源的追問和探索,更以廣闊的哲思及廬山之外的視角,為讀者展示出多方位的思考空間。讓我們感謝她篳路藍縷的求索,使其作品散發出史者的光芒。
近年來海峽兩岸社會跟隨著世界大勢的波瀾變幻,無論在政治、經濟、民生等各方面,都經歷著各種滌蕩起伏,無時無日沒有停止過。這不是壞事:民眾在其中學習民主,學習當國家的主人。歷史就是這樣:它的脈絡往往是隱藏在每日喧囂而光怪陸離的庶民生活中的。閱讀歷史,然後清晰地看清彌漫在周圍的氛圍,為了自己和後代,在需要你的時候做出你理智的決定。這是我的殷切期望。讓我們努力!
現實社會每天的變動印證著本書提供的養料永遠對我們有益;本書展現的歷史記錄,特別是那些充滿血淚的細微回憶,鋪就了民眾對未來的期待和借鏡,是不會改變的。
我不信奉社會發展決定論,但古今中外、歷史給於人們的借鏡已經足夠足夠。關鍵同樣是在我們自己,在學會基本思考邏輯之後,值得以我們的所聞所學,將歷史的借鏡織補到我們自己的知識經緯中。思考,再思考,來踐行我們的人生,而這將是有價值和樂趣的人生體驗。
在這方面,要再一次感謝作者提供給我們進行思考的豐富養料。請記住她艱辛的求索,並等待她有更多新作和新的思考成果將奉獻給我們!
【上冊】
救亡時代
目錄
序言 周志興 /1
《蒲陽之鷹》讀後感 陳建北/3
代前言 蒲陽英傑,生命之重/7
第一章 烽火童年,遙望父愛/13
(一)天澤生靈,潤物無聲/13
(二)遙望父愛,讀魯迅文章/16
(三)燈火闌珊處/19
(四)相遇鳳凰裡/24
(五)女扮男裝/28
(六)一個時代(日本集體精神 VS中國自由精神)/29
(七)「五月雪花」/32
(八)驚醒駙馬夢—「相思鬼」的來歷/36
(九)遙相祝福/39
(十)第一篇雜文/41
(十一)永固我金湯/44
(十二)竹林世界,戰歌鏗鏘/47
(十三)滅此朝食/49
(十四)永世情義/50
(十五)責己進德/51
(十六)倭寇不滅,何以爲家/53
(十七)壯志凌霄/55
(十八)青青子衿,悠悠我心/62
第二章 青蔥少年,志在衝天/79
(一) 雛鷹的搖籃/79
(二)「君子協議」-作育群雄/81
(三) 交通路9號體檢站/92
(四) 金榜題名/96
(五) 踏上蒲陽之路/99
(六) 相送小壯士,別離情無限/101
(七)蒲濱之路/104
(八) 蒲陽號角/116
(九)丙種空勤/124
(十)同樂會/128
第三章 德與時進/131
(一)朝斯夕斯/131
(二)錦心繡口/134
(三)逼上梁山/135
(四)登峻嶺,親近鄰/138
(五)「邵寶」區隊長/140
第四章 蒲陽魔果/143
(一)踏雪尋梅/143
(二)蒲陽魔果/147
(三)半夜槍聲/149
第五章 學與歲馳/151
(一)葡萄的味道/151
(二)雛鷹的詩篇/155
(三)豪邁似劉過/160
(四)一管在握,玉出昆山/164
(五)蒲陽一景/167
(六)化險爲夷 情同手足/171
(七)幼校四川話/173
(八)鴨子上樹/176
第六章 蒲陽春秋/181
(一)老狼和小狼們/181
(二)元宵燈謎/190
(三)青城山螢火會/191
(四)捉蝨燙蟲/197
(五)枉爲人師/198
(六)「開明專制」/200
(七)開堰盛典/201
(八) 論年則幼 用志不岐/206
(九)宏爾造詣/208
第七章 小工神聖,創造世界/213
(一)沖大河/213
(二)興建游泳池/217
(三)小工神聖,創造世界/221
(四)入水典禮/224
(五)勇者必勝/226
第八章 風雲際會/233
(一)空軍新生社/233
(二)彭行被捕/235
(三)題秋鷹圖/236
(四)名士風流大不拘/239
(五)驪歌初唱,勞燕分飛/244
(六)大家庭/248
(七)仙樂飄飄/256
(八)風雲際會/264
(九)禁閉室詠嘆調/268
(十) 虎賁少年,赳赳雄鷹/272
第九章 二期滄桑/279
(一)投石運動/279
(二)逼上梁山283
(三)2.5期事件/287
(四)送別恩師/290
(五)自治隊/293
第十章 青春之歌/295
(一)北斗讀書會/295
(二)蒲濤讀書會/299
(三)虹社/302
(四)公章風波/303
(五)四民主義/304
(六)「滿載」而歸/310
第十一章 蒲風節沐/313
(一)「迷你」惹笑聲/313
(二)闖牆記/315
(三)作壁上觀/317
(四)三進三出(禁閉室)/318
(五)禮義廉恥,兄友弟恭/320
(六)龍蛋精神/322
(七)球來,瘋了!/323
(八)不言之教/327
第十二章 第二課堂/331
(一)會飛的滑翔機/331
(二)航模飛機大賽/333
(三)飛機哥哥/338
(四)飼養熱/343
(五)校鷹/345
(六)「波士哥」們/347
(七)風塵三俠/350
(八)悸動的春/352
(九)義演話劇/355
(十)宰豬插曲/358
(十一)舉賢不避親/361
第十三章 蒲水浪花/363
(一)「別吹燈!」/363
(二)臘肉失蹤記/364
(三)懸案/366
(四)魚水情深/368
第十四章 蒲陽外篇/371
(一)河畔葬禮/371
(二)三星伴月/377
(三)依依姐弟情/379
(四)精神庇護所/383
(五)鴿市奇遇/386
(六)少年大爺/387
(七)教官俱樂部/390
(八)殘荷月夜/392
(九)七人伙食團/394
(十)可愛的小蜜蜂們/398
(十一)限時離境/400
第十五章 蒲陽弦歌/403
(一)劍外忽傳收薊北/4073
(二)《吃飯歌》/408
(三)音樂人生/410
(四)薪火相承/414
中冊第二部 青春時代
目錄
第一章 十字岔道/1
(一)書畫情緣/1
(二)小人物狂想曲/3
(三)AlohaOe,何時再相見?/4
(四)擷英送別/8
(五)蕭隨曹規/12
(六)虹社畫展/14
(七)先知後覺/15
(八)分道揚鑣/17
(九)畢業小傳18
(十)告別蒲陽/19
第二章 青年時代,夢載遠方/23
(一)築新夢/23
(二)離經叛道/25
(三)在朝飛將,在野作家/26
(四)放跑汪魯子/28
(五)蔚藍色的深情/32
(六)遠方的夢/35
第三章 夢裏花開/39
(一)特別的一天-中國農民會/39
(二)實業救國/42
(三)秋波餞行/44
(四)夢裏花落/47
第四章 風聲鶴唳 蒲情依依/49
(一)「6.25」之夜/49
(二)報考大學/52
(三)軍統調查/60
(四)蒲情依依/61
(五)巧遇李才/64
第五章 梳翼筧橋/67
(一)岔路口上/67
(二)梳翼筧橋/70
(三)薇園聚會/73
(四)南國春夢/75
第六章 時代洪流/79
(一)誰識時務?/79
(二)送走學弟/81
第七章 火種/83
(一)駐守敵人心臟/83
(二)旖旎春光不勝情/85
(三)一起到台灣臥底去/86
第八章 瞬間風雲/89
(一)羽翼初折/89
(二)瞬間風雲/91
(三)飛向台灣/92
(四)東窗事發/93
(五)告別台灣/94
(六)抉擇/96
(七)爭取停飛/97
第九章 蒲陽學潮/101
(一)杭州飛鴻/101
(二)患難見真情/102
(三)中秋風波/105
(四)成都太平寺/107
(五)三.七學潮/109
(六)不說,就是你!/118
(七)古怪歌/120
(八)禍從天降/121
第十章 金蟬脫殼/125
(一) 絕處逢生謝恩師/125
(二)金蟬脫殼/127
(三)蒲陽情緣/129
(四)「胡志明小道」/130
(五)「誓詞」何去?/132
第十一章 抉擇/135
(一)抉擇/135
(二)賈善人「大開天路」/137
(三)有家不得歸/140
(四)Cowboy - 考大學的牛仔/141
(五)重慶易幟 /144
第三部 信仰時代/149
第一章 歸帆載夢辭崗山151
(一)天下更始/151
(二)凱旋的雄鷹/153
(三)踏上舟山/155
(四)偷渡火線/157
(五)以包裹寄回國/158
(六)重訪杭州/159
(七)創作團歌/161
第二章 朝聖之始/163
(一)相逢南大/163
(二)革命熔爐/163
(三)蛻變之旅/167
(四)革命「邏輯」/169
(五)「理性之光」/171
(六) 赤膽紅心/172
第三章 夢幻之間/175
(一)燈火闌珊遇故知/175
(二)夢幻之間/176
第四章 華東軍大/179
(一)相會上海 -牧野/179
(二)華東軍大/180
(三)凶吉難測/181
(四)「訴苦」教育/183
(五)皖北隔離/185
第五章 解甲歸田/189
(一)資遣復員/189
(二)藍天之夢,似近尤遠/189
第六章荒誕歲月/195
(一)橫禍飛來 -廣州 林釗落馬/195
(二)幽幽鬼門關/198
(三)神奇的釘子/201
第七章濺淚花 雜文人生 – 振翅初翔 –武漢/207
(一)鲁迅筆法/207
(二)淚灑未名湖/210
(三)披肝瀝膽 激揚文字/215
(四)微微暖風吹大地/218
第八章杜鹃啼血 刹羽陽謀 承欽頒桂冠-1957/223
(一)極目楚天/223
(二)陽謀中舉/224
(三)《倚牆為生的人》/224
(四)雙包案/227
(五)患難之緣/233
(六)高天滾滾寒流急/235
(七)牆上忙人/238
第九章 蜩螗之年/245
(一)弄巧者跋扈/245
(二)武漢三大右派之誕生/246
(三)緣何天外橫禍又飛來-廣州林釗/251
(四)極右分子,百死莫贖/255
第十章 改「善」歲月(1958-1962)/261
(一)陽謀陰謀皆是淚 -太淺,太淺!/261
(二)鐵山勞教/263
(三)天下興亡,「勞教」有責/267
(四)登上「紅專」講臺/268
(五)信差使者/269
(六)偷着「慶」國慶/271
(七)「愚君政策」/272
(八)堤上苤藍/274
(九)陳一言獄中離逝/276
(十)青春若再,我當何如?/279
(十一)鴻鵠將至乎?/280
(十二)演戲成真,勞教無期/282
第十一章 賤民生涯 長歌當哭(1963-1979)/285
(一)春秋筆法/285
(二)「鐵山歸僑」/286
(三)哀莫大於「心不死」/288
(四)欲加貓罪,何患無辭?/290
(五)此地無書三百卷/291
(六)下車伊始的「文化盲」/294
(七)更名風波/297
(八)謝少白猝然辭世/298
(九)渡盡劫波,人心在/301
(十)鄉下「黑郎中」/304
(十一)網開一面/305
(十二)《記取集》/307
(十三)皈依/309
(十四)青眼認舊容/310
(十五)長歌當哭盼天明/313
後記:討論 信仰時代 回顧「陽謀」實踐始末/ 315
下冊 知識時代
目錄
第一章 覺醒/1
(一)日落西山/1
(二) 恩宣改正,執教立人/2
(三)年輕的「白髮老師」/4
(四)復出文壇,馳騁長報/7
(五)歷經劫波初「相認」/10
(六)真金的光芒/11
(七)縱橫《武漢晚報》/12
(八)執教「太學生」/14
(九)紫氣東來/17
(十)黃鶴樓去人不空/19
(十一)向未來索賠/21
(十二)「無書三百卷」齋/22
(十三)無讀不丈夫/23
(十四)墾兒離世/24
(十五)埋葬一個時代/27
(十六)並非虛擲的青春/29
(十七)遺囑的遵違/30
(十八)戀山的小草/31
(十九)人生若衹如初見/33
(二十)哀莫大於心不死/35
(二十一)燕子/37
(二十二)真金的光輝/39
(二十三)人生是篇大文章/42
(二十四)脫「文化盲」/43
(二十五)詩書滋味長/45
(二十六)「破膜」之誼/46
(二十七)西窗新燭/47
(二十八)破冰之旅/49
(二十九)埋沒的蒲陽情,破土見光/52
(三十)朝聖之旅/55
(三十一)蒲陽還願/57
(三十二)離愁千滴淚/58
第二章 似曾相識鷹歸來/63
(一)似曾相識鷹歸來/63
(二)袍澤情深,傷悼戰友–陳懷、鄒寶書/71
(三)相逢一笑泯恩仇–余建華/80
第三章 夢裏花落知多少/83
(一)「衣冠塚」外的幸存者-張立義/83
(二)夢裏花落知多少–宋慈和、張子俊–黃京和/94
(三)假戲真演,戲中有戲–王厚熾/95
(四)上天無路,下地無門–王厚熾 /101
(五)重見光明-王厚熾107/
(六)澤群哭天樂/112
(七)癡情笑他早蔫華髮-蔣維宣/118
(八)「柔腸俠骨」-沈天鴻/123
第四章 破涕爲笑/131
(一)一介良民/131
(二)冷藏/133
(三)金蘭相會/135
(四)三面鏡子/137
(五)千里神交/140
(六)道義之交/143
(七)老湯之薑/147
(八)「沙洋歸僑」話新春/149
(九)求愛「註冊」/153
(十)破涕爲笑/159
第五章 夕霞滿天/161
(一)一錘定婚/161
(二)「心是口非」/164
(三)「林姑娘」禁煙/166
(四)靜穆的溫馨/169
(五)眼神的力量/171
(六)舉案齊眉/171
(七)不忍掛出的婚照/173
(八)天倫樂章/174
(九)送別舊友/176
(十)夕霞滿天/178
(十一)魯迅礦前一勺汲/179
(十二)秦淮河畔看輓聯/181
(十三)預製輓聯/183
(十四)吳開斌臨終贈書/186
(十五)雜差謝幕/188
(十六)靈堂續緣/190
(十七)澤被後繼/191
(十八)永恆的紀念/195
附錄一:空幼金秋旅及採訪文集/199
題記/199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有深度的文化旅行,不但能擴展我們生命視野的長度,也能擴展我們生命情感的寬度和厚度。
(一)繼往開來 - 記三峽之旅/199
1.聽父輩說抗日
2.初訪空幼,結「忘年交」
3.方巾一條,承蒲陽情,弘大鵬義
4.驚濤拍岸處,興千秋偉業
5.匡扶邦家,歌聲回響神州,盼家國統一
6.回眸百年滄桑,圓中國夢,重拾文化自信,走向世紀
輝煌
(二) 空幼青島滬杭金秋之旅-聆聽歷史故事和文化尋根
之旅 /215
1. 天涯此時,紅日鋪路
2.軍歌蕭蕭,仙樂飄飄
3. 快樂歌唱,詩意飛行
4. 聆聽經典歌曲,感悟歷史滄桑
5.「弘道門」前,文化尋根
6. 登泰山,望盡天涯路
7. 喜晤莫少瀾
8.人生易老心不老,青山依舊情更濃
(三)昆明訪問記--訪「飛虎隊」英雄陸建航先生和「空中
戰神」高志航之女高麗良、高友良女士-/262
1. 抗戰老兵,民族的脊梁
2. 敬懷父親,呼喚母親
3. 祝親人平安,盼家國統一,願世界和平
附錄二/313
1. 對朱修大哥的一點回憶 陳建北 /313
2. 一所消失的小軍校 饒遠平/319
後記一 醒來 迷誤有時/329
讀書討論:/339
後記二 空幼校名留青史 蒲陽情薪火相承/341
1.兩岸史話
2.歷史的連綫
3.論年則老 用志不移
4.九十自祭 心系故園
尾聲/365
參考文獻/367
讀書目錄/371
鳴謝/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