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7/2025
最近台灣午後常常下雨,雨聲搭著濕濕涼涼的空氣,就讓人忍不住想吃點熱呼呼的東西。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那碗熟悉又親切的——鍋燒麵。
這道料理幾乎是台灣人共同的成長記憶,不論是在早餐店、小吃攤還是便當店,總能看到那口滾著熱湯的小鋁鍋,裡頭放著油麵、雞蛋、蝦仁、火鍋料、青菜,有時還會有片雞胸或豬肉,整碗就是一個人的小火鍋。
其實「鍋燒」這名字,聽起來像中菜,其實不是;你說它是日式烏龍麵,好像也不全對。它的源頭可以追到日治時期的「鍋焼きうどん」,但台灣人改得很在地:麵條換成油麵(也可以換成我最愛的冬粉!)、配料台式化、湯頭加了蝦米與柴魚的香氣,最後變成一種台灣專屬的「偽洋風現煮麵」。
不論外面下不下雨,鍋燒麵永遠是一碗吃起來最安慰的湯麵。不只是熱,也很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