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7/2025
▏既乾淨又凌亂的心?
以前媽媽還能夠隨意走動、在家坐大位、指揮若定的時候,農曆過年前就是家中的戰亂期。
超愛乾淨,甚至到了潔癖的程度,她注意的物品或區域,絕對是一塵不染,每天重複擦拭,但除此之外的部分,棉絮可以收集起來彈棉被了。
既乾淨又凌亂的空間比比皆是,而且只要幾天不打掃就會變成骯髒又凌亂,除夕前在媽媽的口頭指揮下,我和爸爸必須沒日沒夜的打掃一個禮拜,疲憊不堪、火氣全開,但沒有人可以勸得動媽媽,因為她是女王,要掌控一切。
對《 #整理是愛的語言》這段文字很有感:「從長遠的角度來思考,囤積不穿的衣服,遠比穿了沒洗的衣服更有害、更需要優先處理;而常常大發雷霆的你,需要從俯瞰的角度來想想,眼前的煩躁是來自被空間和時間壓到喘不過氣來的壓力,而非一件小孩亂丟的玩具。」
空間都是堆滿了她在意的東西,一串又一串的衛生紙、一件又一件的抹布、一支又一支拖把… …,近年來折迷上了摺衛生紙,到處都可見她折的豆腐塊,像鈔票般被珍惜,誰都不能動她的寶貝。
我逐漸長大,也進入半老,慢慢可以理解媽媽的心情和過不去,這些東西都是她安全感的來源,也是安定的力量,更是逐漸衰老的她,僅剩一點點可以掌控的部分,所以就理解她、隨她吧!
但對於感情,媽媽應該是最懂得 #斷捨離 的人。為什麼?請看 #舊時代奇女子的三段情史⬇️
🙏感謝 #投稿 獲得 聯合報 #聯合副刊 #家庭版 #琅琅悦讀 編輯 的青睞, #愛自己 才能 好好生活
#樂讀一冊得觀點 #愛自己的好分享 #閱讀生活味 #美好親密提案 #愛自己的小練習 #家之書 #家庭 #愛 #家人關係 #婚姻 #投資自己的富足人生
#閱讀推薦 幸福文化.幸福之書出版 #作者 #吳敏恩 #空間整理師
⋯⋯⋯⋯⋯⋯⋯以下是刊載原文⋯⋯⋯⋯⋯⋯⋯⋯
[舊時代奇女子的三段情史]
2025/07/24 #聯合報/ 小愛
我有三個父親,這在數十年前的南部鄉下應該相當罕見,更直白地說,五十八年前的媽媽,並非國色天香、沒有家產靠山,既不識字、性格又不好相處,在普遍早婚的年代,年滿三十歲竟然還能將自己嫁出去,而且陸續有三個男人罩她。
第一段婚姻是嫁給「田僑仔」,但一年多後以家暴結束,據說是婆婆跟前妻孩子聯手作亂。離了婚又帶著我回到娘家依親,當然備受保守的家族議論,但不到兩年就尋得更理想的夫婿,至少不是務農耕田,而是在都市「坐辦公桌」的公務員,不僅幽默風趣且出手大方,媽媽的地位如旭日東昇,但也在八年後迅速墜落。
二爸在我國小六年級突然於睡夢中過世,媽媽手足無措也失魂落魄,無法再回到雙親過世的娘家,第一次進工廠負擔家計。我的國中青春期在媽媽唉聲嘆氣及頻繁相親中度過,准駁權竟交給提早長大的我。專一時三口之家重組,三爸忙著工作養家,媽媽卻常對他惡狠狠地大小聲,嘴裡常提到她第二個老公如何如何,心還掛在前任身上,沒說的是當年她會拿衣架跟二爸對打。
媽媽會愛上怎樣的人(或被怎樣的人愛)一直讓我困惑,感覺不完全是為了取得長期飯票而結婚,但如果因愛而勇往直前,為何會精神「加暴」對方,到底面臨了什麼相處的困境?後面這兩位男士又如何被媽媽吸引,願意接收拖油瓶,甚至沒有親生子嗣?這些都是難解的關係習題,或許媽媽曾花了心思,卻總是讓別人在愛裡受傷,在關係中受挫。
記得有本書中提到:「親密關係是一種等價交換。你要讓對方知道,你多愛他,取決於他對你多好;你要讓對方曉得,他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但也就只是一部分而已。」或許我們都在學習,在關係中留住對方,也不失去自己的獨立。
三個爸爸都在天國,媽媽也逐漸衰老,從青少年般的驕傲女子,變成需要協助的任性孩童,到現在像嬰幼兒必須被照顧。多年來努力理解、同理她,老媽的眼神更溫和,情緒也較穩定,我願意陪著她直到最後一刻,雖然她已沒有夫君在旁,卻也少了關係的羈絆,只留情感的美好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