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營聚樂部

午營聚樂部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 by 午營咖啡

是咖啡店也是podcast (feat致昕)
賣咖啡豆掛耳包
也記錄好故事
每集開錄前記得一起來提問

https://portaly.cc/abreakcafe
(303)

媒體報導:
Shopping Design 《午營某營就來坐的厝邊咖啡館》 https://goo.gl/q5k4QO

小日子:https://goo.gl/fmrxie

Pepe:https://goo.gl/pQ3I8m

美食饕客:《美好值得堅持》 https://goo.gl/TM5xZ6

 #20250916新集數   #失溫練習  #政論節目⠀ 【全台政論節目大調查 45個節目誰、最、狂?ft.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 ⠀ 如同上集我們預告的!⠀ 政論節目   全!面!襲!來!⠀ 你知道臺灣目...
19/09/2025

#20250916新集數 #失溫練習 #政論節目
⠀ 
【全台政論節目大調查 45個節目誰、最、狂?ft.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
⠀ 
⠀ 
如同上集我們預告的!
⠀ 
政論節目 全!面!襲!來!
⠀ 
你知道臺灣目前有多少政論節目嗎?
⠀ 
45!45!45! 你敢相信???
⠀ 
當你心裡在想,到底誰有在看政論節目,誰有美國時間一直在看政論節目的時候,從Youtube觀看次數發現,很大程度上政論節目是臺灣閱聽人獲取政治資料與時事議題中非常重要的管道,同時影響著議題的設定與發酵程度,甚至成為了擷取製作短影音的材料。
⠀ 
大家要猜猜哪個集團是政論節目的大爐主嗎?
⠀ 
#旺中集團? #茂德國際( #東森)? #三立? #年代?
⠀ 
在這集中你將會聽到,我們回顧了對45個節目播出時間都倒背如流的學沂,一些對於政論節目的童年(?)回憶。我們一一唱名這四十五個節目到底取了什麼名字,像是(以下沒有業配所以打碼一下):新聞面X面、突發X想、關X時刻、5X爆新聞、X康戰情室、庶X大X家、前X新台灣、X台灣加油、驚X新聞線、5X陪審團、X我什麼事、年X向前X、台X最前X、頭X來開X
⠀ 
上面這些節目如果有看到可以找我們業配一下啊!(開玩笑)
⠀ 
還有旺中集團底下的政論節目,也取了一個「綠###」諧音梗.......???
⠀ 
呼叫哈哈台台灣諧音受夠者協會!!!!
⠀ 
想知道到底這個節目叫什麼名字,大家可以來聽聽看本集的節目啊!
 
如果大家喜歡這集節目的話,歡迎大家寫信、留言、私訊都可以,這是我們第一次做「政論節目」的主題,我們很需要大家的回饋喔!
⠀ 
——————
⠀ 
⠀ 
節目在YouTube跟podcast平台上都聽得到,搜尋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
⠀ 

社群協力:一尾
 ⠀ 
|本集收聽連結:
⠀ 
(放在留言喔!)

 #20250916新集數   #失溫練習⠀ 【重磅回歸!8月YouTube觀看Top100____陣營全贏!?ft.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欸!大家真的還想看這集嗎?⠀ ⠀ 會不會做下去大家越來越討厭我們跟IORG,我們想...
17/09/2025

#20250916新集數 #失溫練習
⠀ 
【重磅回歸!8月YouTube觀看Top100____陣營全贏!?ft.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 
欸!大家真的還想看這集嗎?
⠀ 
⠀ 
會不會做下去大家越來越討厭我們跟IORG,我們想到大家聽到排名時翻白眼的表情了,希望聽完這集我們還是好朋友,打勾勾!
⠀ 
不會啦,本集保證:
⠀ 
⠀ ⠀笑料點:🌟🌟🌟🌟🌟
⠀ ⠀吐槽點:🌟🌟🌟🌟🌟
翻白眼指數:🌟🌟🌟🌟🌟
⠀ 
在這集我們發現不同陣營之間在Youtube上的觀看字數越差越大,綠色陣營的觀看次數只有一億多次,但是另一個陣營的觀看次數卻是三四倍以上。
⠀ 
上次我們邀請IORG來分享的是美國大選的時候,而這次再來看的時候發現了一些跟之前完全不一樣的趨勢,政治類影音減少非常多。
⠀ 
這些進入排行榜的Youtube影片裡面極少數是一般影片,大部分都是短影音(Shorts),同時IORG也發現,短影音裡頭的媒體報導越來越多是使用網友們自己拍攝放在社群平台上的短影片。大家會在滑Threads時會看到高流量的po文下面的留言,總是有留言說是某某台記者希望提供授權使用嗎?這可能代表什麼意思呢?
⠀ 
另外,有人知道「關稅帝君」是何方神聖嗎?叔叔們不知道的知識,請IORG兄弟們來告訴大家!
⠀ 
⠀ 
節目在YouTube跟Podcast平台上都聽得到,搜尋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
⠀ 
(然後我們還有下集喔!大家期待一下!)
⠀ 
---------------
⠀ 
|本集收聽連結:
⠀ 
(放在留言喔!)

社群協力:一尾

 #20250903新集數⠀ 【來自香港的500個箱子ft. 香港行動文獻庫 Hong Kong Action Archives 】⠀ 「記憶會擁抱歧異 或沒有記憶是少部分人記得太多 太多人忘記記憶是私密感 私密化做集體記憶」⠀ ⠀ 楊舒雅...
13/09/2025

#20250903新集數
⠀ 
【來自香港的500個箱子ft. 香港行動文獻庫 Hong Kong Action Archives 】
⠀ 
「記憶會擁抱歧異 或沒有記憶
是少部分人記得太多 太多人忘記
記憶是私密感 私密化做集體記憶」
⠀ 
⠀ 
楊舒雅在《記憶說》裡面唱出了我們想要記住什麼和忘記什麼,時常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記憶還是跟身體和私密感有關的一件事情。我們要記住一件事情,也不是僅僅只依賴著大腦,很常時候我們可能因為某個物品、某段文字、某道風景想起一件事,甚至是某些觸發身體感知的氣味,例如催淚彈的滋味。
⠀ 
香港反修例運動過了六年後,國安法實施、民主派政治人物與社運人士遭到清算、提堂檢控甚至被捕入獄,公民社會被全面壓制,許多香港人選擇移居海外,而離散的香港人要如何維繫香港的民主記憶呢?
⠀ 
成立於2024年的香港行動文獻庫(Hong Kong Action Archives),由在台港人與台灣人共同籌組,蒐集自2010年代開始的香港社會運動的文件、物品、照片等等,透過「物件」的收藏與策展來重塑香港民間的民主記憶,以抵抗當今香港政府的官方敘事。
⠀ 
在本集裡頭你會聽到,超過500箱從香港運至台灣的物件裡頭,每一個物品背後代表的故事,當人們離開香港時選擇拋棄什麼或留下什麼?那些寫著標語的布條、旗幟、徽章,一些2019年時街頭上的人們時常穿戴的安全帽、豬咀(防毒面具)、黑衣,這些物件有些還散發著刺鼻的氣味,靠近一聞身體還記得那時候的記憶。
⠀ 
還有一個「香港記憶互動地圖」,在一張在網站上展開的香港地圖,可能寫著某個人在屋邨居住的童年回憶、某個令人難忘的香港街市美食、街坊社區的日常、悼念逝去友人、青澀的甜蜜戀愛與失戀的苦楚。記憶是個人的私密,但「香港行動文獻庫」讓這些不同香港人的記憶匯聚,集結成了一個由下到上的香港民間記憶。
⠀ 
他們前陣子在英國辦的展,最近會回到台北舉辦,到時候我們打勾勾一起一起,不過我們先來聽聽這些「物件」背後的故事:
⠀ 
|本集收聽連結:

(見留言)
⠀ 

#香港行動文獻庫 #記憶 #物件 #香港 #社會運動
⠀ 
--------------------------

節目在YouTube跟podcast平台上都聽得到,搜尋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

請在不同平台上追蹤我們,保持聯絡。

|社群協力:一尾

19/08/2025

#20250819新集:
當中俄網軍,用AI化身你的朋友:
解密,那些在群組裡跟你聊天、幫你按讚留言的假帳號

在這一集裡,我們深入探討俄羅斯與中國如何利用 Telegram 機器人 和 生成式 AI 操控輿論、塑造假共識,甚至滲透到民主社會的日常對話中。以下是重點內容:

📡 俄羅斯的 AI 機器人大軍

節目中介紹了一個 3,600+ 帳號 的 Telegram 機器人網絡。

僅在烏克蘭被佔領區的頻道,就發出 316,000 條評論。

主題包含讚美普京、抹黑澤連斯基、指控烏克蘭納粹化、讚揚俄羅斯重建基礎設施。

⏱️ 一日閃電戰案例

帳號 在 一天內發了 1,391 則評論,平均每 36 秒一則。

訊息從誇讚普京到攻擊北約、宣傳俄非合作,幾乎涵蓋所有親俄敘事。

🧠 生成式 AI 的威脅

機器人能根據上下文回應,模仿人類對話,不再只是重複貼文。

研究顯示,約三分之一的評論經 AI 重寫,難以被平台偵測。

🌍 佔領 = 資訊控制

俄羅斯切斷烏媒、強推俄電信、建立數百個偽新聞頻道。

Telegram 成為主要新聞來源,評論區充斥「人為共識」,讓居民誤以為多數人支持佔領。

🔍 敘事框架

正面:歌頌俄羅斯、普京與基礎建設。

負面:攻擊澤連斯基、烏克蘭與「集體西方」。

中立:和平呼籲、表情符號、生活小訊息,營造「自然氛圍」。

🇨🇳 中國的 AI 宣傳技術 GoLaxy

2024 台灣大選期間,推廣假腐敗指控、製作深偽影片。

整合生成式 AI 與龐大數據庫,為使用者建立心理檔案,量身打造互動。

已蒐集 5,000+ 台灣帳號、117 位美國議員資料,進行輿論滲透。

⚠️ 為何重要

假訊息不只是「短暫風暴」,而是 持續滲透的客製化攻擊。

下一代 AI 機器人能分析你的情緒、習慣,像真人般與你互動。

民主社會的開放性,正被武器化。

👉 立即收聽這集節目,了解數位戰場上,AI 如何被用來重塑真實與共識。這不是未來,而是正在發生的全自動化貼身貼心的資訊戰爭。

#收聽連結見留言

你可能不知道,在那個台灣人口六百萬人的日治時代,有二十萬人被徵召上了戰場,打仗、當軍屬、進工廠或當慰安婦。每三十個台灣人,有一人在世界各地的戰場上。你可能不知道,八十年前的台灣人,接連經歷日本發動戰爭、二戰後台灣地位未定、國共內戰、韓戰等等...
04/08/2025

你可能不知道,在那個台灣人口六百萬人的日治時代,有二十萬人被徵召上了戰場,打仗、當軍屬、進工廠或當慰安婦。每三十個台灣人,有一人在世界各地的戰場上。

你可能不知道,八十年前的台灣人,接連經歷日本發動戰爭、二戰後台灣地位未定、國共內戰、韓戰等等,來自台灣的軍人,竟為了日本帝國在太平洋群島打二戰,而後成為中國人、去中國大陸替國民黨抗共,當國民黨撤離、他們被留下,於是他們又成為中共的軍人被派往韓國打韓戰。

那些台灣兵,你不知道的故事,這幾十年來,其實一直努力想要讓大家聽見他們的故事,很有可能,那也就是我們祖先、家人的故事。

本集我們與小說家黃崇凱一同拜訪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負責營運高雄市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的兩位青年,也替我們預告了八月,高雄,一系列紀念終戰八十週年的活動。報名連結見留言。

⎾ 歷史裂縫中的台灣與世界-終戰八十紀念 ⏌ #焦點論壇
時間|2025年8月16日(六)09:15–17:00
地點|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華立廳

⎾ 歷史裂縫中的台灣與世界-終戰八十紀念 ⏌ #文學沙龍論壇
時間|2025年8月17日(日)10:00–18:00

1. 放映影片:《插天山之歌》(改編自鍾肇政同名原著) +映後座談|黃玉珊(導演)
2. 講座:終戰延長中:在反事實的時間裡寫作 / 朱宥勳(台灣文學作家)、黃崇凱(台灣文學作家)
3. 講座:戰爭時的文藝選擇:從台灣到烏克蘭 / 盛浩偉(台灣文學作家)、劉致昕(作家、獨立記者)

這是一場夢幻的活動,我們帶著作者瞿筱葳的作品《留味行》、《訪父記》,向我們最愛的餐廳魚麗共同廚房許願,同時也問問筱葳,能不能一次談談這兩本相隔十年以上的作品,我們想聽聽她這兩本書組合起來的時空旅行。因為,那結合了奶奶的、爸爸的時空穿梭,認識...
15/07/2025

這是一場夢幻的活動,我們帶著作者瞿筱葳的作品《留味行》、《訪父記》,向我們最愛的餐廳魚麗共同廚房許願,同時也問問筱葳,能不能一次談談這兩本相隔十年以上的作品,我們想聽聽她這兩本書組合起來的時空旅行。因為,那結合了奶奶的、爸爸的時空穿梭,認識的是許多個台灣家庭都不陌生的路徑,但我們沒有機會用兩本書的時間去走、去看、去體會,自己如今的生活從何而來。

這也是一場重本、豐富的活動,奶奶煮的飯,爸爸的論文,台灣第一版的公民課本,這些都來自於瞿家,這些,都將在那天晚上跟我們相遇,每一個報名的人,將帶走書中的兩道菜色回家,由魚麗共同廚房與筱葳討論後,重現瞿奶奶的手藝。

#報名連結見留言

⭓ 關於書:

瞿筱葳連續兩本創作,《訪父記》、《留味行》,是與爸爸的口述歷史檔案兩次搭檔。

奶奶過世的時候,她用爸爸替奶奶做的口述歷史資料,剪輯出十五分鐘的影片,從小三歲被奶奶帶大的她,覺得不夠,又用三個月的時間,跟著奶奶的腳步,從上海、南京、重慶、緬甸到台灣,尋找奶奶端上餐桌的味道,她在奶奶曾經躲空襲的廟前,在空襲下奶奶往工廠裡打工的路上,流淚,流浪。那路讓她回家,在奶奶空掉的房間裡,完成了《留味行》。

《留味行》問世十四年之後,瞿筱葳從李登輝的口中、野百合的現場紀錄片、還有中研院對爸爸的口述歷史檔案,加上一年與爸爸固定的對話訪談,拜訪了瞿海源,完成了《訪父記》。

要寫那位台灣民主運動圈和社會學界人人都知道的「瞿教授」,瞿筱葳用什麼方法訪父?為什麼要訪父?從廣場上的瞿爸爸、為絕食學生向總統請命的瞿教授,到黑客松現場的g0v共同發起人瞿筱葳,《留味行》之後的《訪父記》,瞿筱葳拾起的、回顧的、探問的,是爸爸的這一生的付出跟沿路風景,也可能是她自己所踏著的節奏,廣場上的瞿爸爸、為絕食學生向總統請命的瞿教授,到黑客松現場的瞿筱葳,這之中,有關連嗎?

7/25號,我們一起上桌,聽瞿家人的歷史散步,也跟筱葳走進現在。

▍票種介紹
⭓ 單人留味票 $900
-票券內容包含:
⬮ 活動單人入場
⬮ 瞿奶奶の無名小黃瓜醃×4條
⬮ 瞿奶奶の辣油是無敵救星×60ml

⭓ 單人留味讀者票 $1314
-票券內容包含:
⬮ 活動單人入場
⬮ 無名小黃瓜醃×4條
⬮ 辣油是無敵救星×60ml
⬮ 《訪父記》x1本

五六月,我們在台灣、美國碰見了好多人,我們在烏克蘭的紀錄片後對話,我們在公開的、閉門的空間裡交換想法。吸收了各式各樣的情緒跟疑問。我們最近,J&H,一起休息了幾天,休息是為了更確定想往哪裡去。實體活動都是賠本的,但為什麼我們還要做?硬的內容...
03/07/2025

五六月,我們在台灣、美國碰見了好多人,我們在烏克蘭的紀錄片後對話,我們在公開的、閉門的空間裡交換想法。吸收了各式各樣的情緒跟疑問。

我們最近,J&H,一起休息了幾天,休息是為了更確定想往哪裡去。實體活動都是賠本的,但為什麼我們還要做?硬的內容沒有業配、沒有流量,為什麼我們還要正職工作之外一集一集的錄?就像很多人說,你為什麼要去烏克蘭,可能冒著危險自願的進去、把內容擴散到不同的媒介,有人會覺得你一定別有用心吧,否則為什麼這麼積極呢?

要處理很多的猜測,要確認我們自己想做什麼,要再看不見成效的當下享受沒有回報的耕耘,這些都不容易。

回頭看我們做的內容,都聽過了,答案其實就出來了。

烏克蘭在回應俄羅斯的侵略跟壓迫,三年多來有許多發現、經驗、找到的對應方式,如何細緻地聽見他們的經驗,細緻不暴力的用一句「今日XXX明日XXX」帶過,真的去討論政策的制定、民間的心理、多方協力的機制等等的,這是我們想持續關注的,例如資訊戰的這集。

台灣之所以無法有效的回應資訊戰,是因為我們對敵手的理解不一、民眾不一定有資訊管道、甚至沒有空間可以討論,所以我們成立了新單元「中國?」雙週報,選讀來自全球與中國有關的研究、報導,也提供來自中國的聽眾,分享的平台。讓人的聲音被聽見,讓全球理解中國的多元視角,有更多機會存在於華語的資訊環境裡。

得這麼做,是因為有更多行為者,想要霸佔我們對中國的認知,而他們是與中國政權協力的。說得出這句話,是因為有數據作為證據。請聽,「中國官媒如何使用館長?」那集。

最後,我們察覺到被國際孤立了許多年的台灣,有些人實在不了解國際組織是什麼,建議可以聽聽行內人行內話那一集,或許可以理解J之前的工作。放在那些扎扎實實建立民主底蘊的工作之前,不必要的言論跟口水,該蒸發。

錄著錄著,每一集都是學習,我們在變動快的世界中每一天可能都遇到問號,我們一起找答案、找資料,然後分享給更多人吧。

就像做了共筆分享給大家的那種同學一樣,如果你也覺得想在這個時代中,活得有底氣,遇到莫名其妙的帳號跟言論時,心裡有底、有依據,於是情緒跟認知可以踏實,歡迎收聽,歡迎一起,讓這個社群、這個節目,成為我們幫助彼此陪伴彼此的地方。

這也是我們沉澱之後的答案,更明確認識自己想做的是什麼,或是說,回到午營咖啡剛成立時的初心,是的,我們一直以來就是那樣的人吧,也希望交到更多這樣的朋友。

節目在YouTube跟podcast平台上都聽得到,搜尋 #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

請在不同平台上追蹤我們,保持聯絡。

20/06/2025

昨天上架的那集,叫做中國官媒怎麼使用館長,爬梳了IORG建立的資料庫,2022年至今,中國官宣上出現的館長,是什麼樣子。

1600多條內容,有一千條,來自過去這幾週的館長中國行。

我們請chatgpt替我們摘要了節目內容作介紹,以下給大家參考:

---

**🎧 節目名稱|中國官媒怎麼使用館長**
*── 解析 2022 年至今,中國官宣平台上「陳之漢/館長」形象演變*

---

**🔹 一、節目緣起與目標**

* 🎯 **研究範圍**:

* 運用 IORG 大數據,蒐集 2022 年初至今,中國政府支持的官媒(官方網站、社交帳號)中,所有提及「陳之漢」或「館長」的報導,約 1,600 多條。
* 🔍 **兩大研究脈絡**:

1. 2025 年 6 月 15 日起的「館長中國行」報導焦點
2. 2022–2025 年間,館長在中共官媒上的角色演變
* 💬 **延伸觀察**:

* 選取具代表性的官媒報導,追蹤中國網友在微博、評論區的真實反應,嘗試還原「資訊高牆」背後的多元聲音。

---

**🔹 二、本次「館長中國行」重點報導**

1. ❤️ **人情溫度篇**

* 「台灣網紅館長被大陸同胞暖到想哭」
* 「大陸最美風景是人」
* 粉絲親手寫家書,館長感動落淚:「兩岸血脈相連」
2. 🏗️ **基礎建設篇**

* **高鐵體驗**:稱讚「比台灣機場更大更舒適」、全程直播打卡
* **宮廷宴**:沉浸式古裝體驗,館長驚嘆「開眼界」
3. 🇨🇳 **愛國愛家篇**

* 館長怒轟台灣政府:「台灣也是我家,不准我回不去」
* 在四行倉庫前感慨:「兩岸和平最可貴」
4. 🕵️ **政治隱喻篇**

* 透過館長言論,間接批評民進黨、唱和「非綠陣營要整合」、「美國賣台廢鐵」等論調

> *出現平台:人民日報海外版/北京日報/海峽導報/環球網等,皆以「商品化」手法放大館長形象。*

---

**🔹 三、角色演進回顧(2022–2025)**

* 📅 **2022 年初(14 篇)**:首見「館長請雞排慶祝蔡英文勝選」,被定位為「綠營一隅」。
* 🕶️ **2022 年底**:塑造成「黑網紅」,帶有「黑道背景」、成為攻擊工具。
* 🗳️ **2023 年 8 月**:大選前大量登版,館長呼籲「非綠陣營整合」,被廣泛轉載。
* 🎉 **2024 年各大事件**:

* 支援韓國瑜、柯文哲、黃國昌語錄引用
* 批評台海軍演、嘲諷台制潛艇「永不下潛」
* 推薦「政治不正確」遊戲《黑神話:悟空》
* 對台灣媒體、政客情緒化開嗆
* ✈️ **2025 上半年**:行前多次喊話「要去中國旅遊」、擔憂被抹紅,成為官宣熱點。

> *館長從健身房老闆、網紅,逐步成為「兩岸議題代言人」、官媒的「輿論放大器」。*

---

**🔹 四、中國網友回應**

* 🙄 負評:

* 「館長早被收編,只圖流量」
* 「牆頭草、投機分子」
* 👍 正評:

* 「浪子回頭金不換」
* 「讓台灣人認識真實大陸」
* ⚖️ 整體兩極對峙,但共識是——館長話題性十足,帶來廣泛討論。

---

**🔹 五、節目思考:資訊高牆與「兩個中國」**

* 🛡️ **官方新三樣+AI 引擎**:在欠薪失業、消費疲軟並存的現實中穿針引線。
* 📵 **50 年來的兩岸隔閡**:網路、手機並未完全突破資訊高牆。
* 🌉 **網紅跨境行走**:館長、鍾明軒等人仍受官方行程牆限制。

> *真正認識中國,需要更多元、公開的管道,才能看見被官方「牆」隔絕的另一面。*

---

**🔹 六、結語與呼籲**

* ⏱️ **40 分鐘高效剖析**:1,600+ 條官宣資料,一次看懂:

1. 網紅如何被國家機器「綁架」
2. 兩岸輿論場的操弄邏輯
3. 資訊開放的重要性與網紅×官媒合作的反思
* 🙋‍♂️ **邀請討論**:香港、台灣、大陸的朋友,你們如何看待館長此行?

* 在這「雙向高牆」中,怎樣才能讓資訊更自由、更真實?

---

🔗 **收聽連結見留言** | 🎧 **訂閱我們,不錯過更多深度解析**

夏天準備來了,我們準備已久的  #南方週末 要登場了。來高雄過週末,這一次,想約你到高雄文學館聽故事。在超過七十歲的古典建築裡,這裡曾經是高雄市的總圖書館,也是葉石濤當時主張並爭取出的「地方文學館」。什麼是地方?什麼是文學館?走進生活跟校園...
12/06/2025

夏天準備來了,我們準備已久的 #南方週末 要登場了。

來高雄過週末,這一次,想約你到高雄文學館聽故事。在超過七十歲的古典建築裡,這裡曾經是高雄市的總圖書館,也是葉石濤當時主張並爭取出的「地方文學館」。

什麼是地方?什麼是文學館?走進生活跟校園的文學館員是怎麼樣豐滿著我們的生活?在工業區、港口、民主聖地的幾種地景之間,藏著你不知道的高雄:出禁書的在地出版社、勞工之間的文學雜誌、港口跟眷村為背景的創作故事。

第一場對話除了文學館資深企劃蔡宜家,我們也邀請到文史工作者陳坤毅。坤毅是午營的老朋友,更是高雄在地研究建築地景的重要專業工作者,他與文學館的關係始於對這棟建築的興趣和期許,接著與文學館團隊以出版、考察、建檔等方式,記錄高雄城市的發展,映照文學裡地方的身影,連結過去、現在、未來。

而在地緣政治衝突加劇的時代之下,地方和文學,是什麼樣的意義?

第二場活動,我們邀請在地刊物《誌村鑑》書系顧問謝仕淵老師、衛城出版總編輯洪仕翰,在致昕分享了烏克蘭戰爭下出版業的現況跟行動後,我們開始對話。

拿著筆的人們在這個時代,從地方出發,耕耘、瞄準著什麼?我們將完成什麼任務或寫下什麼故事?烏克蘭、台灣、俄羅斯的寫作者們,彼此交出什麼作品,在這個時代定位自己、與讀者共度?

南方週末,透過兩場以上的連續對話,環繞著關鍵字一起聊聊想想。首發活動,邀請你來到高雄文學館,讓週末美好。

報名連結見留言。

設計:胡筱琪
合作夥伴:高雄文學館

各位早安,好久沒發文了。J編過去兩週在美國,有幸去了西雅圖、灣區、華盛頓特區跟紐約,共六場活動,認識了不少朋友。在那之前,我們在台灣也有六場,五週之內聽見了好多不同的想法,有台灣的、中國的、香港的朋友,跟我們看著烏克蘭的紀錄片,討論現在跟未...
11/06/2025

各位早安,好久沒發文了。J編過去兩週在美國,有幸去了西雅圖、灣區、華盛頓特區跟紐約,共六場活動,認識了不少朋友。在那之前,我們在台灣也有六場,五週之內聽見了好多不同的想法,有台灣的、中國的、香港的朋友,跟我們看著烏克蘭的紀錄片,討論現在跟未來。

其實每次出國工作,都更期待回來。在美國的時候就開始期待本週末高雄文學館的開館活動。

這是我們最近實現了一個願望。有聽節目的大家應該記得,我們回到高雄時立下心願,想多跟在地夥伴一起做些什麼。老天爺應該有聽我們節目吧(?),留言一,是我們走進高雄文學館的開箱特集,文學館員的一天長什麼樣?高雄的文學館,去旗津、在工業區的歷史文物、在眷村的作家們,還有在地的出版社的書庫裡,創造了找到了好多好像是文學、好像是生活、全都是故事的寶藏,然後用靜態的展覽、動態的活動,以及一年一年的青年文學獎,讓好的東西豐滿大家的生活,讓大家的生活用圖像、散文、小說等等的,落成生活裡的顏色。

這個週末,我們跟文學館討論了許久,開了幾次會,準備了連續兩場活動,邀請大家一起來高雄過週末。( 見留言二: 高雄文學館開幕對話:世界與在地、文學與生活、台灣與烏克蘭 ft. 陳坤毅、謝仕淵、洪仕翰、高雄文學館團隊 )

我其實想起在美國華盛頓特區最喜歡的一個地方,馬丁路德圖書館。

去的那天,在圖書館的門口,有一個攤位,放著一疊一疊的CD,一個媽媽帶著兩個幼稚園左右的小朋友,聽著攤位上的哥哥講什麼是饒舌、什麼是soul。攤位旁邊,一個非裔女性跟著音樂的節奏、拿著麥克風隨意吟唱,要大家靠過來。走進圖書館,全透明的一樓,圖書館的角落是一場活動在進行,新書的作者就在那裡舒服的跟市民們聊聊。往上走,一層一層空間介紹著非裔族群的文學、音樂、藝術。

我其實是要到樓上的一個空間,與一群LGBTQI社群的夥伴碰面,他們要帶大家做音樂劇的初體驗,當天要唱的歌是吉屋出租的主題曲,市民們就在圖書館裡的不同空間,把生活變得惹人喜歡。

如果你還沒去過高雄文學館,如果你還沒有看過他們的活動,歡迎一起走進來,跟我們聊聊。從台語課到讀書會,從圖像創作的工作坊到各類文學創作的對話,這裡都有,就在高雄中央公園的一角,生活在這裡的冷氣房跟古典的建築、大片的落地窗下,熱熱的發光。

真的,很喜歡在台灣不同角落歡喜地耕耘著的朋友們,那種快樂好踏實,不管是看著國中生寫出了自己的詩,還是聽見了高雄工業區裡的勞工文學雜誌的故事,一直一直有人在我們的家園裡好好的整理、耕耘、讓文化開花,很希望更多人聽見這些一點一滴的故事,這是我們準備了週末的兩場活動和開箱文學館的初衷,也是收穫。

#往美國出發了(舊金山、西雅圖、紐約、華府)各位週末好。昨天是我們烏克蘭巡迴六場的最終場,從嘉義回到高雄的車上,塞車,到家都凌晨了,但也在車上好好的回味了一下昨天到討論。五座城市、六場放映,每一場都不同,氣氛、題目、實體活動大家彼此協作出的...
25/05/2025

#往美國出發了(舊金山、西雅圖、紐約、華府)

各位週末好。昨天是我們烏克蘭巡迴六場的最終場,從嘉義回到高雄的車上,塞車,到家都凌晨了,但也在車上好好的回味了一下昨天到討論。

五座城市、六場放映,每一場都不同,氣氛、題目、實體活動大家彼此協作出的結果,我們有機會成為六場四百多人的共同交集,有幸成為那個聽見了六場討論的節點,很開心。

六場的大家有共識:這次的放映只是開始,雖然我們兩個累到癱,但接下來的計畫已經展開,台灣本島和離島的朋友們,請期待。

但首先,明天我們要先往美國前進,以下是接下來兩週,致昕在四座城市的相關活動,有兩天的睡覺時間是在飛機上度過的,希望屆時臉色不要太蒼白、腦袋清晰。

美東、美西的大家,在想什麼、想討論什麼呢?很期待聽聽大家的想法。

以下為活動訊息,相關報名請見留言區或洽各主辦單位:

🌎 5/27 舊金山灣區

來自戰地的箴言:極權侵略,自由社會如何長出韌性與防線?(華語)

🌏 5/31 西雅圖

民主韌性X數位真相 :劉致昕 X 杜奕瑾
(華語+即時英語字幕翻譯)

🌍 6/1 華府@季風書店

資訊高牆下的故事使者們:德國、烏克蘭、巴勒斯坦的真實故事
(報名請洽季風書店)(華語)

🌎 6/2 華府

Technology and Civilian Innovation in Defense: Rethinking Resilience in the Taiwan Context (英語)

🌏 6/7 紐約@熱風

從世界現場到台南咖啡店,午營致昕的紐約分享

02/05/2025

這是一個帶點歉意的活動前通知:

#在飛彈掉下來和沒掉下來的時候:烏克蘭街訪&紀錄片放映映後talk系列活動,六場活動於開放報名兩天後已全數額滿。

我們收到不少訊息,以及表明站著也要來的朋友訊息,心裡感覺複雜,但烏克蘭朋友們知道了很暖心,謝謝地球這一端的人們,願意付出時間心力關心戰事的進行。

也謝謝台北場的陳方隅、台中場的吳曉樂,出人出力,主動協辦台北台中場次,讓我們人到、把分享做好就好。謝謝嘉義的勇氣書房、台南的Room A、筱琪、高雄的in89駁二電影院,以及應邀的講者們:哈哈台、高雄好過日、陳冠彰、阮劇團品潔、阿愷之聲。

謝謝你們願意來,明天(5/3)是第一場了,希望六場活動都順利,期待相見。

#注意事項

*來之前先看一下哈哈台的烏克蘭街訪,除了高雄5/17那場,其他都不會在現場重播。

*兒童可來,但烏克蘭紀錄片有描述戰爭罪、戰爭畫面,請未滿十八歲者由監護人同行,不適合的內容可先迴避。

*活動現場不附飲食,也不鼓勵飲食,紀錄片不適合。

*現場「不開放」站票,現場沒有售票。要照顧大家的安全、報名者的權益。

*有看到訊息喔,但我們必須顧顧荷包、找機會睡飽,才會思考加場的可能。有場地的夥伴可以先跟我們聯繫。

#各場活動資訊

🍀 5/3 台中 feat. 吳曉樂 14:00 - 16:00 (13:30進場)地點:南園酒家
🍀 5/7 台北 feat. 陳方隅 19:00 - 20:30(18:30進場) 地點:思享森林咖啡共享空間 (有報名問題請洽粉絲頁:週三青年日x台灣公共策益)
🍀 5/17 高雄 feat. 哈哈台 Lawrence 19:00 - 21:00(18:30進場)地點:高雄in89駁二戲院
🍀 5/18 高雄 feat. 高雄好過日 Claudius 19:00 - 21:00(18:30進場)地點:高雄in89駁二戲院
🍀 5/21 台南 feat. 午營好朋友 19:30 - 21:30 (19:00入場) 地點:臺南市康樂街21號3F Room A
🍀 5/24 嘉義 feat. 阮劇團余品潔、陳冠彰、阿愷之聲 19:00 - 21:00 (18:30入場) 地點:勇氣書房

See you soon囉 :)

Address

East District
Tainan City

Website

https://portaly.cc/abreakcafe, https://abreakcafe.oen.tw/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午營聚樂部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午營聚樂部:

Share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