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9/2025
🗺️ 裸辭創業第六年,我的一人創業繞路地圖 🗺️
🚶 四個繞路的教訓,陪你勇敢踏上自己的路🚶
六年前,
我裸辭離開科技業,懷抱熱情踏上創業路
我也曾短暫放棄過,回到朝九晚五的職場
網路上充斥
「六個月賺百萬」「一年暴富千萬」的創業神話
讓我無數次問自己:「我真的適合創業嗎?」
現在,我知道了這些故事美化了成功
輕描淡寫地略過了真實的投入與犧牲
那些犧牲,對有些人或許輕鬆
但對我來說,
是一次次重新校準價值與邊界的過程
🚶 🚶 🚶
六年前的我,根本無法想像
誠實面對自己「做不到」的事
竟然是一場更深的修煉
如果你也覺得迷茫,好像落後別人
我想告訴你:你並不孤單
繞路並不可怕,而是更有趣:
開放心態嘗試,同時清楚哪些道路不屬於我
很多人害怕繞路,急著找最短捷徑
但我發現
繞路有時正是避開錯誤直線的智慧
接下來,我要分享那些失敗教我的真相
🚶 🚶 🚶
2019 年,我滿腔熱血推出第一個產品:
CampsiteWatch — 幫露營族搶訂營地的App
結果?10 人註冊、0 人使用
我的創業,從一場徹頭徹尾的失敗開始
我那時不懂:別讓產品找客戶,
先讓客戶告訴你要不要這個產品
🚶 🚶 🚶
我以為答案是:再開發下一個產品
於是打造了 PhotoCopyThis —
圖片轉文字的工具
初期靠廣告獲利,月收入不到一美元
即使有使用者,依然沒辦法獲利
後來改成付費模式,才開始有微薄收入
這讓我學到:省時間的生產力工具,
根本不適合走廣告商業模式
🚶 🚶 🚶
後來,我選擇回到新創職場,加入早期團隊
從 0 到 1 打造產品、組建團隊
這不是我最初的夢想
但簽下第一位大客戶的那一刻
我學到了幾個改變我創業思維的道理:
貼近客戶,了解他們的痛點:
遠離客戶的生意,注定走不遠。
服務比產品更容易入門:
服務能帶來穩定現金流,
為後續產品開發奠定基礎。
商業模式決定收入:
選對市場和模式,比單純做好產品更重要。
這些經歷就像拼圖
逐漸拼湊出我對創業的理解
繞路?或許正是這些「錯誤」,讓我找到自己的路
🚶 🚶 🚶
回顧六年,我走過五個階段:
創作者 → 實驗者 → 實踐者 → 創業者 → 倍增者
一開始,我急於成為「倍增者」
只顧打造產品,卻忘了客戶才是起點
失敗後,我回到「創作者」階段
開始專注於內容創作和社群參與
每篇內容、每次分享
都是我向潛在客戶發出的訊號
每一次與人的互動
都是在提供價值、建立信任
我發現:創作者的日常,就是創業者的縮影
行銷吸引對的人,用價值建立連結
🚶 🚶 🚶
六年的繞路,我的四個關鍵心得:
1. 貼近你的客戶:
了解他們的痛點,做他們身邊的生意。
2. 商業模式決定收入:
選對模式,才能讓好產品變現。
3 從服務開始:
服務是穩定的起點,產品是擴展的下一步。
4. 不要想要嘗試複製成功:
成功不能複製,但失敗可以避免。
🚶 🚶 🚶
六年來
我沒有「六個月百萬」「一年千萬」的傳奇故事
我的路不完美,但走得踏實
從探索中長出屬於自己的模樣
如果你創業也教你了什麼
歡迎你留言或私訊跟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