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攝 Philosophy Photography

哲攝 Philosophy Photography 關注當代影像動態和趨勢並參與其中,致力攝影、閱讀與獨立出版的哲學討論、行動。實踐台灣攝影書共創與獨立出版,推動攝影書閱讀交流,規劃影像學習課程,提供影像企劃與執行。

致力攝影書共創與獨立出版,推動攝影書閱讀交流,規劃影像學習課程,提供影像企劃與執行。

主理人余志偉,新聞大眾傳播背景,主攻攝影,進修應用媒體及藝術。從事攝影記者工作超過20年,歷經台灣日報、蘋果日報、風傳媒和報導者,並且積極投入新聞攝影教育與推廣,見證台灣媒體數位化及社群時代轉程。

喜愛閱讀與思考,對學識的追求充滿好奇與企圖心;勇於接受挑戰與創新,樂於分享,期待透過人與人的對話,創造不同的生活樣態與生命價值,讓世界更加美好。

❍ ❍ 孤獨儀式 — 創作合輯 ❍ ❍  ❝ 城市晃遊的記憶,在場所及身體的交織流動中,逐漸形塑出影像肌理,隱約隨著靈的囈語,走向彼時未竟的孤獨。 ❞  本次哲攝【孤獨儀式】攝影書合輯,選錄七位創作者的作品,內頁採用璞麗輕塗紙與草香紙,以紙...
01/08/2025

❍ ❍ 孤獨儀式 — 創作合輯 ❍ ❍
  
❝ 城市晃遊的記憶,在場所及身體的交織流動中,逐漸形塑出影像肌理,隱約隨著靈的囈語,走向彼時未竟的孤獨。 ❞
  
本次哲攝【孤獨儀式】攝影書合輯,選錄七位創作者的作品,內頁採用璞麗輕塗紙與草香紙,以紙材的冷暖調性作為轉折,將孤獨的路徑——從身體出發,穿梭至空間,並轉向對土地與死亡的凝視,夾藏於書中。
  
書末另收錄七位創作者的創作理念、完整圖錄,及【孤獨儀式】主題推薦書單,延伸對於孤獨與儀式的閱讀與理解。
  
哲攝《孤獨儀式》
開本:17 × 23 cm
頁數:112 頁
年份:2025
  
⠃⠃⠃⠃⠃⠃⠃⠃⠃⠃⠃
  
▷ 哲攝【孤獨儀式】攝影書發表會 
報名:https://forms.gle/nSVRDVmTpTmqvUwU8

▶ 𝟴/𝟭(五)𝟭𝟵:𝟬𝟬-𝟮𝟮:𝟬𝟬
.哲攝|孤獨儀式
.陳子皓|恍惚
.簡紫婷|地上遺民
.紀建廷|柔情
  
▶ 𝟴/𝟮(六)𝟭𝟵:𝟬𝟬-𝟮𝟮:𝟬𝟬
.何予|當我即將成為
.翁藝嘉|𨑨迌(tsh*t-thô)
.曾原信|自身難保
.趙世勳|ISOLNATION
  
入場費:單場 200元 / 人,現場收費。(可折抵當日購書100元)
地點:哲攝(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四段106巷2弄11號3樓)
報名:https://forms.gle/nSVRDVmTpTmqvUwU8
  
#哲攝 #孤獨儀式 #攝影書發表會 #攝影創作 #合輯

❍ ❍ 孤獨儀式 — 徵件評圖分享❍ ❍  💫陳子皓 《恍惚》  ❝ 這件作品並未直接描繪孤獨的具象意象或明確儀式場景,而是在空間中  #遊走、拍下看似日常卻微妙連結的影像組合,構築出一種低語的敘事節奏。透過窗景、人物、風景與物件的交錯編排...
31/07/2025

❍ ❍ 孤獨儀式 — 徵件評圖分享❍ ❍
  
💫陳子皓 《恍惚》
  
❝ 這件作品並未直接描繪孤獨的具象意象或明確儀式場景,而是在空間中 #遊走、拍下看似日常卻微妙連結的影像組合,構築出一種低語的敘事節奏。透過窗景、人物、風景與物件的交錯編排,他細膩地處理了影像間的 #視覺連貫,不是構圖的延續,而是 #對感受與記憶的提問。前段影像帶有時代感與懷舊氛圍,彷彿在召喚某個已經消逝的精神狀態。拍攝的行為本身,就攝影師的儀式性凝視,靜靜回應自身關於孤獨、關於失落的內在命題。 ❞
  
💫簡紫婷 《地上遺民》
  
❝ 透過對 #身體與姿態的細膩捕捉,構築出一場 #戲劇化 又情緒濃烈的孤獨敘事。從 #舞蹈現場、表演場域到劇場氛圍,他不僅描繪身體本身,更觸及 #拍攝者與被攝者之間的關係、情緒流動與觀看的交會。作品的影像編排宛如 #電影分鏡,從廣角到特寫,讓觀者一步步靠近畫面情緒的核心,再緩緩退場。這樣的節奏編排,強化了儀式感,也讓作品不只是關於觀看他人,更關乎觀者如何在每一張影像中,與創作者一同進入、又走出。 ❞
  
💫紀建廷《柔情》

❝ #裁切大小不一、節奏忽快忽慢、模糊與清晰的並置,使這系列影像成為一次關於觀看、節奏與 #詩意的編輯實驗。建廷在畫面大小、框景與視角切換中,營造出類似詩句的起伏,讓觀者的情緒時而靠近、時而遠離。他的照片排列,模糊而不自溺,細膩卻不封閉。整體風格完成度高,氛圍與調色處理都獨具特色,是一部視覺與敘事皆具張力的作品。 ❞

💫何予《當我即將成為》
  
❝ 相對於用鏡頭直接記錄祭祀儀式,這件作品以靈骨塔、墳場、街頭場景為線索,勾勒出一條觀看之路。身體與記憶在這些空間的停留,使影像成為某種軌跡、某段內心路徑的暗示。觀音、花和香等等的信仰物件,都暗自存在,引導觀者不停沿著它們向後走。這些 #空間的構圖與觀看的節奏,使畫面呈現出既不紀實也不虛構的質地,而是某種回應個人無聲的孤獨與 #死亡悼念。

💫翁藝嘉《𨑨迌》

❝ 這系列影像對 #風景的觀察是長時間相處後,將情感化入影像之中的結果。畫面有著鬆軟、抒情的質地——過曝的光、模糊的面孔,跳脫對曝光與構圖的制式標準,將觀看轉為與自身情感共鳴的緩慢步調。他邀請觀者與自己一同走進影像,而非僅僅觀看影像。這些影像成為了一種 #私密且真摯的邀請,讓我們得以在朦朧與柔軟中,走進他的感知與孤獨。 ❞
  
💫曾原信 《自身難保》
  
❝ 這件作品沒有祭儀現場,也不直指孤獨,卻在 #符號與畫面 之間鋪設了引發想像的線索。他透過動物、假人、鏤空的表情等微妙意象,組合出一種模糊卻引人好奇的觀看體驗——讓觀者不只是感受創作者的世界,更 #被邀請猜想、共構畫面中的脈絡。作品中的「孤獨」或許不直接、不抒情,卻在一張張看似無關的影像中緩緩浮現。是什麼讓這些照片被歸在一起?它們究竟描繪的是儀式,還是 #情緒的殘影?在這些提問與思索中,我們也重新對孤獨與生活中無聲卻熟悉的時刻,有了更多的想像與理解。 ❞
  
💫趙世勳《ISOLNATION》
  
❝ 這件作品在風格與類型上相對多元,他關注那些日常裡「 #不太對勁」的小細節,像是在魔幻時刻拍下的墳墓、理髮廳地上的散髮、或是某個空地中的艾菲爾鐵塔複製品。這些畫面雖無劇烈情緒,卻帶有私人微妙的觀察,他不是在論述個人創傷,而是試圖從生活與城市的細節裡尋找一種情感的共振與 #島嶼的集體狀態。這些畫面中的異樣,是他對孤獨與社會的提問。
  
  
  
⠃⠃⠃⠃⠃⠃⠃⠃⠃⠃⠃
  

▷ 哲攝【孤獨儀式】攝影書發表會 
報名:https://forms.gle/nSVRDVmTpTmqvUwU8

▶ 𝟴/𝟭(五)𝟭𝟵:𝟬𝟬-𝟮𝟮:𝟬𝟬
.哲攝|孤獨儀式
.陳子皓|恍惚
.簡紫婷|地上遺民
.紀建廷|柔情
  
▶ 𝟴/𝟮(六)𝟭𝟵:𝟬𝟬-𝟮𝟮:𝟬𝟬
.何予|當我即將成為
.翁藝嘉|𨑨迌(tsh*t-thô)
.曾原信|自身難保
.趙世勳|ISOLNATION
  
入場費:單場 200元 / 人,現場收費。(可折抵當日購書100元)
地點:哲攝(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四段106巷2弄11號3樓)
報名:https://forms.gle/nSVRDVmTpTmqvUwU8
  
#哲攝 #孤獨儀式 #攝影書發表會 #攝影創作 #評圖

30/07/2025

❍ ❍ 孤獨儀式 — 評圖預告 ❍ ❍
  
哲攝【 #孤獨儀式】徵件計畫,在初期 #評圖 時,即為各位創作者邀請到 #陳含瑜 進行回饋,分享不同觀看作品的觀點與更多可能開展的面向,一起來聽聽看看吧!🤩🤩

  
⠃⠃⠃⠃⠃⠃⠃⠃⠃⠃⠃
  

▷ 哲攝【孤獨儀式】攝影書發表會 
報名:https://forms.gle/nSVRDVmTpTmqvUwU8

▶ 𝟴/𝟭(五)𝟭𝟵:𝟬𝟬-𝟮𝟮:𝟬𝟬
.哲攝|孤獨儀式
.陳子皓|恍惚
.簡紫婷|地上遺民
.紀建廷|柔情
  
▶ 𝟴/𝟮(六)𝟭𝟵:𝟬𝟬-𝟮𝟮:𝟬𝟬
.何予|當我即將成為
.翁藝嘉|𨑨迌(tsh*t-thô)
.曾原信|自身難保
.趙世勳|ISOLNATION
  
入場費:單場 200元 / 人,現場收費。(可折抵當日購書100元)
地點:哲攝(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四段106巷2弄11號3樓)
報名:https://forms.gle/nSVRDVmTpTmqvUwU8
  
#哲攝 #孤獨儀式 #攝影書發表會 #攝影創作 #評圖

 #八月  #週年重整🌟https://forms.gle/KR1dPsY9eJCaPuPX7台北共讀閱覽室落成週年,開放時數超過 250 小時。帶著攝影書走入地方的  #新台灣影像共讀  ,舉辦了35 場(台北、台中、嘉義、台南、高雄),...
30/07/2025

#八月 #週年重整
🌟https://forms.gle/KR1dPsY9eJCaPuPX7

台北共讀閱覽室落成週年,開放時數超過 250 小時。帶著攝影書走入地方的 #新台灣影像共讀 ,舉辦了35 場(台北、台中、嘉義、台南、高雄),525 本攝影書,350 人次一起共讀交流。在嘉義和台南進行了閱讀和製書的嘗試。這些數字都很小,但一切是從 0 開始的。

推動 2 個獨立出版的集資計畫,第 2 號作品 @蔡定邦《絨邦》進行中,目前進度 13.5%,集資進入第二個月,也是最後一個月,未達標將全額退費不印製,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謝謝第 3 號作品《容顏寫真》再版的作者 @曾敏雄 和支持的讀者,未能達標,好作品等待資金再上市。

開啟 #孤獨儀式 徵件和編輯、製書工作坊,為創作者舉行分享會,自費出版徵件作品合輯,推廣台灣的精彩作品和優秀創作者。參加 Photo Go 和熱吵集攝影書講座和擺攤,連結更多攝影書愛好者。

邁向第二年,我們給自己一個八月的時間,重整未來的路,希望與您繼續走下去。

1️⃣哲攝第二號作品《絨邦》預購分享會:
.8/16(六)14:00 - 16:00 | 台中 | @白水 SpringBao
作者蔡定邦、編輯陳含瑜、設計賴柏燁分享共創製書過程。
.8/23(六)10:00 - 12:00 | 嘉義 | @國王蝴蝶咖啡 Roicafe
作者蔡定邦、編輯陳含瑜、攝影師馬雨辰分享個人生命史的創作路徑。
.8/30(六)14:00 - 16:00 | 台北 | 哲攝台北共讀閱覽室
作者蔡定邦、出版顧問傅爾得、編輯陳含瑜分享《絨邦》的概念發展。

2️⃣孤獨儀式攝影手工書分享會:(哲攝台北共讀閱覽室)
8/1(五)19:00 - 22:00(尚可報名)
.哲攝|孤獨儀式(合輯)
.陳子皓|恍惚
.簡紫婷|地上遺民
.紀建廷|柔情
8/2(五)19:00 - 22:00(尚可報名)
.何予|當我即將成為
.翁藝嘉|𨑨迌(tsh*t-thô)
.曾原信|自身難保
.趙世勳|ISOLNATION
入場費:單場 200元 / 人,現場收費。(可折抵當日購書100元)

3️⃣台北共讀閱覽室開放:
8/11、8/18、8/25(一)11:00 - 20:30(需 24 小時前預約)
純閱讀單日入場費 200 元,兩人同行折扣 50 元。
*單日入場可不限次數自由進出,可自由選擇閱讀在庫或預約攝影書,入場有 5 分鐘攝影書介紹。無網路,可用電,有飲用水,可飲食,不接受食物垃圾。
加值服務:
*主題策展攝影書導讀(任選一本,30 分鐘 200 元,3 本 500 元)。
*個人攝影作品討論(30 分鐘 800 元,可延長)。

4️⃣2025 熱吵集攝影書市集:(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聯合餐廳 1 樓 B01 攤位)
8/15(五)17:00 - 21:00
8/16(六)10:00 - 19:00
8/17(日)10:00 - 17:30(特別講座 15:30 - 17:00 主持:▖書盒子獨立出版主理人 李俐亞 與談:▖哲攝主理人 余志偉 ▖白水報發行人 陳彥呈)
*免費入場,現場展示、售書,出版洽詢。

5️⃣香港攝影師羅雪寶攝影書發表分享會:(哲攝台北共讀閱覽室)
8/28(四)19:30 - 21:30
羅雪寶以異性戀常態殘疾攝影師的身份深入跨性別群體,運用相機學習邊緣身體與身份多元交織的生活經驗,創作出融合攝影藝術、田野調查與社會觀察的影像作品。在為期三年的攝影出版企劃中,她與社群一同在鏡頭前後探討性別操演與身份建構的複雜性,同時反思主流文化對邊緣群體的詮釋框架。她專注於挖掘人像創作的本質以及主流視角與身份建構的互動,以此揭示多元性別身體的自我整合過程。在持續三年的研究企劃裡,羅雪寶投身一場文化深耕的旅程 —— 架起理解與對話的橋樑,同時展現藝術創作在創傷療癒中的深刻詩意。
*免費入場,須事前報名,15 名額滿。

八月活動報名:
🌟https://forms.gle/KR1dPsY9eJCaPuPX7

哲攝 x Undertones 造影所在   #台中  #面對面   #新台灣影像共讀本次以人像主題為選書標準,帶大家看看不同領域和世界的人們,透過閱讀和討論,回應自己的拍攝創作主題和生活態度。本次攝影書單:1. 曾永楷《留守兒童》2. 林...
27/07/2025

哲攝 x Undertones 造影所在
#台中 #面對面 #新台灣影像共讀

本次以人像主題為選書標準,帶大家看看不同領域和世界的人們,透過閱讀和討論,回應自己的拍攝創作主題和生活態度。

本次攝影書單:
1. 曾永楷《留守兒童》
2. 林亦非《陳諾琪》
3. 徐曉曉《This looks better irl – Exploring Cosplay Cons》
4. 張乾琦《Double Happiness》
5. 何經泰《木棉的顏色──工殤顯影》
6. 沈昭良《SINGERS & STAGES》
7. Emily Stein《Bubblegum》
8. Harry Borden《Single Dad》
9. Peter Zelewski《Twins》
10. Alec Soth《I Know How Furiously Your Heart Is Beating》
11. 謝至德《九十年代香港面孔》
12. 張哲榕《發光體 lLuminophore》
13. Bieke Depoorter《As it may be》
14. Malerie Marder《Anatomy》
15. Bruce Gilden《Bruce Gilden:Cherry Blossom》

❍ ❍ 孤獨儀式 — 攝影書發表會 ❍ ❍報名:https://forms.gle/nSVRDVmTpTmqvUwU8  攝影書發表會第二天,從  #親人 、 #家鄉 、 #社會 及  #國家 等不同切面對於「孤獨」的創作發表及對談,現場也...
27/07/2025

❍ ❍ 孤獨儀式 — 攝影書發表會 ❍ ❍
報名:https://forms.gle/nSVRDVmTpTmqvUwU8
  
攝影書發表會第二天,從 #親人 、 #家鄉 、 #社會 及 #國家 等不同切面對於「孤獨」的創作發表及對談,現場也有哲攝官方為所有創作者整理的 #合輯 ,來看看吧!
  
📖何予 《當我即將成為》
➡ 一場關於 #哀悼 的 #臨界 旅程
📖 翁藝嘉《𨑨迌》
➡ #晃蕩 的視線中,召喚出 #家鄉 與 #信仰 的記憶
📖 曾原信 《自身難保》
➡ 直面現實的 #苦痛 與 #無常,永無止盡的 #命運 困境
📖 趙世勳 《 ISOLNATION 》
➡ 在 #孤島 般的影像中 #與自己對話,攝影成為持續 #修行 的方式
  
歡迎點閱 #孤獨儀式 的其他貼文,看看創作者書籍的詳細介紹!
  
⠃⠃⠃⠃⠃⠃⠃⠃⠃⠃⠃
  
▷ 哲攝【孤獨儀式】攝影書發表會 
報名:https://forms.gle/nSVRDVmTpTmqvUwU8
  
▶ 𝟴/𝟭(五)𝟭𝟵:𝟬𝟬-𝟮𝟮:𝟬𝟬
.哲攝|孤獨儀式
.陳子皓|恍惚
.簡紫婷|地上遺民
.紀建廷|柔情
▶ 𝟴/𝟮(六)𝟭𝟵:𝟬𝟬-𝟮𝟮:𝟬𝟬
.何予|當我即將成為
.翁藝嘉|𨑨迌(tsh*t-thô)
.曾原信|自身難保
.趙世勳|ISOLNATION
  
*發表會每場限額 15 人,報名請盡速~>

❍ ❍ 孤獨儀式 — 關於創作的是... ❍ ❍  趙世勳 《ISOLNATION》  ❝ 這個場景如果不拍,將來可能不再有機會。 ❞  在《ISOLNATION》一書中,孤獨的尺度從個人、他者或社會延伸至國家——一整個島嶼的孤獨,影像由大...
25/07/2025

❍ ❍ 孤獨儀式 — 關於創作的是... ❍ ❍
  
趙世勳 《ISOLNATION》
  
❝ 這個場景如果不拍,將來可能不再有機會。 ❞
  
在《ISOLNATION》一書中,孤獨的尺度從個人、他者或社會延伸至國家——一整個島嶼的孤獨,影像由大量的肖像和地景交織,情緒時而濃烈又轉為靜僻,在視角和場景間多重變換,使人不禁自問:究竟該將自己置身何處?又該以哪種心情面對這樣的困惑?
  
「有時潛意識會指引我去拍攝那些即將消失的場景。」
世勳大學時期的第一份影像作品是從拍攝移工肖像開始的,當時的經驗使他體會到,原來攝影首先能作為人和人對話的介質。後來,他轉向關注具時間流動性、無可回復的現場。對他來說,時間驅使他於內在湧起一股義無反顧的責任感,為那些將不復存的場景留下影像,像是大園航空城或其他社會運動現場;影像則另被他賦予外在的意義,必須有超越時間的價值、符號與社會性,那些現場會成為可一再被觀看、記得並傳承的記憶。
  
在這本書中,圖片編輯強調時間的流動性和人物情感的延續。在處理肖像的編排時,不僅需思考肖像人物的社會身分與其所處環境,也得考量人物與其他地景照片之間的串聯能否激發新的解讀。在製書方面,世勳則非常注重材質的選擇,《ISOLNATION》的內頁採用銅版紙,想精準傳達拍攝現場所見的鮮豔色彩,且手感具有一定份量,另也有一張影像以描圖紙印刷,希望呈現疫情時期被層層包覆的模糊與淡漠,喚醒集體印象。
  
回想起拍攝,世勳經常從帶有距離感的視角,試著融入空蕩的地景或熱絡的人群,走一走,再退個幾步,呼吸,以身體的動態找出自己與外部的心理平衡。《ISOLNATION》以國家為核心,呈現島嶼上不同人物、事件、場景間的孤獨,影像反映了攝影者的姿態,也召喚同在島嶼生活的我們,而我們能用何種方式去應對這份孤獨呢?
  
#請記得出門投票!
    
趙世勳 《ISOLNATION》
開本:21 x 29.5 cm
頁數:72 頁
年份:2025
翻書影片: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2LD5foVKVR/
  
⠃⠃⠃⠃⠃⠃⠃⠃⠃⠃⠃
  
▷ 哲攝【孤獨儀式】攝影書發表會 
報名:https://forms.gle/nSVRDVmTpTmqvUwU8

▶ 𝟴/𝟭(五)𝟭𝟵:𝟬𝟬-𝟮𝟮:𝟬𝟬
.哲攝|孤獨儀式
.陳子皓|恍惚
.簡紫婷|地上遺民
.紀建廷|柔情
  
▶ 𝟴/𝟮(六)𝟭𝟵:𝟬𝟬-𝟮𝟮:𝟬𝟬
.何予|當我即將成為
.翁藝嘉|𨑨迌(tsh*t-thô)
.曾原信|自身難保
.趙世勳|ISOLNATION
  
入場費:單場 200元 / 人,現場收費。(可折抵當日購書100元)
地點:哲攝(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四段106巷2弄11號3樓)
報名:https://forms.gle/nSVRDVmTpTmqvUwU8
  
#哲攝 #孤獨儀式 #攝影書發表會 #攝影創作 #趙世勳

❍ ❍ 孤獨儀式 — 關於創作的是... ❍ ❍  曾原信 《自身難保》  ❝ 這個世界,我認為它是具備一定的殘酷與現實。 ❞  證據式的照片總要人向外看,看這個社會發生了什麼,苦痛的、壓抑的、激烈的...,作為新聞攝影記者的原信身處於現場...
24/07/2025

❍ ❍ 孤獨儀式 — 關於創作的是... ❍ ❍
  
曾原信 《自身難保》
  
❝ 這個世界,我認為它是具備一定的殘酷與現實。 ❞
  
證據式的照片總要人向外看,看這個社會發生了什麼,苦痛的、壓抑的、激烈的...,作為新聞攝影記者的原信身處於現場,最關鍵的時刻、最近的距離,這些感受多少會和個人經驗重疊、共鳴四起,卻不見得能在那其中看見自己。
  
「我覺得,我這幾年有越來越往自己的方向看。」
《自身難保》源於原信對個人創傷的接納和內心遲來的解放。影像得要誠實,他認為比起用攝影來修飾、轉化情緒,如實展現無常、孤獨和殘酷,是突破現實困境的一種方式。不過在圖片編輯討論時,也發現誠實不必全然依附於有力的證據,影像的多重解讀空間,同時也是讓自己能稍稍喘息,將個人的多種面向敞開、分享。
  
原信也認為,書本比展覽更能展現創作者的世界觀。
在《自身難保》的世界裡,內頁採用觸感明顯、色彩鮮明的紙張,無畏於直面生死和個人苦痛。全書由紅色貫穿所有細節:封面的紅,強烈的視覺張力搭配精裝的慎重,使人不安,卻又不自禁翻入內頁;影像的紅,象徵生命中的殘酷與無常,接二連三地讓觀者無法掉以輕心;書側縫線的紅,牽緊了所有苦難,並留下未知的命運。
  
封面上嵌著的落難神像照片,則是本書的情感中心,預告了無論人神皆難逃脫的結界。
    
比起在個人的影像裡不斷打轉、閉關練功,書搭建了一個讓人走入、相互交流的世界。書頁的開與闔,使影像不僅是個人對外部世界的反應,於內在也不斷相互投映新的意義與可能,即便是永無止盡的自身難保。
  
曾原信 《自身難保》
開本:19.8 x 26.2 cm
頁數:69 頁
年份:2025
翻書影片: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WEwZ2fhmH/
  
⠃⠃⠃⠃⠃⠃⠃⠃⠃⠃⠃
  
▷ 哲攝【孤獨儀式】攝影書發表會 
報名:https://forms.gle/nSVRDVmTpTmqvUwU8

▶ 𝟴/𝟭(五)𝟭𝟵:𝟬𝟬-𝟮𝟮:𝟬𝟬
.哲攝|孤獨儀式
.陳子皓|恍惚
.簡紫婷|地上遺民
.紀建廷|柔情
  
▶ 𝟴/𝟮(六)𝟭𝟵:𝟬𝟬-𝟮𝟮:𝟬𝟬
.何予|當我即將成為
.翁藝嘉|𨑨迌(tsh*t-thô)
.曾原信|自身難保
.趙世勳|ISOLNATION
  
入場費:單場 200元 / 人,現場收費。(可折抵當日購書100元)
地點:哲攝(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四段106巷2弄11號3樓)
報名:https://forms.gle/nSVRDVmTpTmqvUwU8
  
#哲攝 #孤獨儀式 #攝影書發表會 #攝影創作 #曾原信 #自身難保

 #哲攝第2號作品  #絨邦  #預購中☝☝☝💦如果說想媽媽的話,是會挨打的💦《絨邦》作者 蔡定邦 接受 Hang TV - 越南夯台灣 的訪談,談到自己和媽媽的故事,小時候吃苦不知苦,台越之間的情感拉扯,定邦覺得都是自己創作的養份。《絨邦...
24/07/2025

#哲攝第2號作品 #絨邦 #預購中☝☝☝

💦如果說想媽媽的話,是會挨打的💦

《絨邦》作者 蔡定邦 接受 Hang TV - 越南夯台灣 的訪談,談到自己和媽媽的故事,小時候吃苦不知苦,台越之間的情感拉扯,定邦覺得都是自己創作的養份。

《絨邦》的內容就是定邦與媽媽的故事,用影像和母子通信的對話,以書籍的形式折疊起來,濃縮十多年來的家庭起伏。新書預購中:
https://www.philosophyphotostudio.com/second-work-warm-ice

🌞感謝三週來預購朋友,目前進度 21,960 元(10.6%)🌞

#預購現場分享會:(現場購書附贈小禮)
❤️8/16(六)14:00 - 16:00 | 台中 |(地點近期公布)
作者蔡定邦、編輯陳含瑜、設計賴柏燁分享共創製書過程

🧡8/23(六)10:00 - 12:00 | 嘉義 | 國王蝴蝶咖啡 Roicafe
作者蔡定邦、編輯陳含瑜、攝影師馬雨辰分享個人生命史的創作路徑

💚8/30(六)14:00 - 16:00 | 台北 | (地點近期公布)
作者蔡定邦、編輯顧問傅爾得、編輯陳含瑜分享《絨邦》概念發展

🍧週邊商品樣式照片上架中
1. 《絨邦》5 張明信片組(蔡定邦直選,內含 2 張書中未登錄影像)
2.《絨邦》復古手帳記事本(仿攝影書樣式設計,皮質手感,B5 大小)
3.《絨邦》布質托特包(蔡定邦直選封面,書中未登錄影像,簡約設計)

🛎現在優惠 1,440 元,免運費 (定價 1,600 元)
限量 300 本,集資目標 216,000 元。(可匯款或 Line Pay)
集資期:2025. 07. 01 - 2025. 08. 31。(未達門檻將全額退費)

蔡定邦訪談影片:
https://youtu.be/bGpZQuZMrp0?si=oPSI_FqNlJHZfn2h

好感人的一集訪談

之前因拍攝化外之醫影集
認識了越南新二代蔡定邦
聊天以後對於他的身世印象深刻
父母離異、因貧窮而到處遷移、幼年失學、到處打工...

我們當初留下了社群聯絡方式
近年看到他持續獲得國際級的攝影獎項
包含巴黎光圈攝影獎、哈蘇攝影獎出版獎金(約30萬台幣)
都是台灣人初次入圍及得獎的至高成就

看到蔡定邦將過去的苦難化為創作能量並獲得肯定
為他感到十分開心
也覺得這是許多辛苦的年輕人的榜樣
特別約他來訪談
分享他精彩的人生經驗給大家

影片在留言處

❍ ❍ 孤獨儀式 — 關於創作的是... ❍ ❍  翁藝嘉 《𨑨迌》  ❝ 整個家好像變得有點薄掉了。 ❞  從小地方裡扎實長出身體,她帶著底片機一路拍到現在。種種生活切片,起初是因為「好看」而按下快門,回頭一看,才發現這十多年來的情感都被...
23/07/2025

❍ ❍ 孤獨儀式 — 關於創作的是... ❍ ❍
  
翁藝嘉 《𨑨迌》
  
❝ 整個家好像變得有點薄掉了。 ❞
  
從小地方裡扎實長出身體,她帶著底片機一路拍到現在。種種生活切片,起初是因為「好看」而按下快門,回頭一看,才發現這十多年來的情感都被包容在這裡。
  
《𨑨迌》以大開本呈現,翻閱時,整個視線被頁面包覆,身體也不自覺地隨著影像的牽引穿入藝嘉的世界,一個眾生、眾靈皆自若遊動的小地方。路途與風景是日常必經,神明、信仰、儀式總隱隱現身其中。

藝嘉的影像來自雲林,參與徵件前,她從未想過要讓這些照片說些什麼,直到【孤獨儀式】徵件計畫成為契機,那些沉潛已久的檔案再度被打開。未經整理的影像,早已藏著難以言說的情緒,當它們並列時,便產生了自己的語言——跨度十多年,關於地方、信仰和生命的喃喃細語。
  
「(每張照片)我一定要都很喜歡它,翻的時候我自己才會心情很好。」藝嘉挑選影像的標準,不只是畫面本身,更在於是否能勾動情感,深深確定自己也正如拍攝當下,愛著某張照片以及那裡面的一切。在圖片編輯過程中,她無數次地調整順序,也來回抽換許多影像。直到有一次,家人的身影被放了進去,細語在相片之間終於順流成一條記憶的通道。
  
近年,兩位重要親人相繼離世後,藝嘉也經歷了完整的祭祀儀式。然而,「整個家好像變得有點薄掉了」,至今,家中留下的人都仍各自整理心中那處空下的位置,卻沒有人真正說出口。
  
書,是另一種說話的可能。在《𨑨迌》裡,影像的架構重塑了生靈之間的意義,在風景裡編排方向,原本散落的形體,於路徑中一點一點重整、集合,再回到家裡,緩緩落定於空下的位置。那個變得薄掉的家,也許不會很快就飽滿起來,但可以從這本書開始,讓對話和情感,再次小小地、實在地長出來。
  
翁藝嘉 《𨑨迌》
開本:19 x 27 cm
頁數:64 頁
年份:2025
翻書影片: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8g5TJK3XQ/
  
⠃⠃⠃⠃⠃⠃⠃⠃⠃⠃⠃
  
▷ 哲攝【孤獨儀式】攝影書發表會 
報名:https://forms.gle/nSVRDVmTpTmqvUwU8

▶ 𝟴/𝟭(五)𝟭𝟵:𝟬𝟬-𝟮𝟮:𝟬𝟬
.哲攝|孤獨儀式
.陳子皓|恍惚
.簡紫婷|地上遺民
.紀建廷|柔情
  
▶ 𝟴/𝟮(六)𝟭𝟵:𝟬𝟬-𝟮𝟮:𝟬𝟬
.何予|當我即將成為
.翁藝嘉|𨑨迌(tsh*t-thô)
.曾原信|自身難保
.趙世勳|ISOLNATION
  
入場費:單場 200元 / 人,現場收費。(可折抵當日購書100元)
地點:哲攝(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四段106巷2弄11號3樓)
報名:https://forms.gle/nSVRDVmTpTmqvUwU8
  
#哲攝 #孤獨儀式 #攝影書發表會 #攝影創作 #翁藝嘉 #𨑨迌

Address

Taipei

Opening Hours

Monday 11:00 - 20:3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哲攝 Philosophy Photography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哲攝 Philosophy Photography: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