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05/2025
                                            【 #認識七等生寫的詩:#但就生活而言詩是自古而今不變的道理罷】 
七等生辭去教職期間,寫了不少詩,收錄在他1972年自費出版的詩集《五年集》。
根據詩集〈自序〉,失業後的日子黯淡又辛苦:
「失業多年了,生活依然無處歸依,窘困之狀使我悔不當初貿然離職。考進廣告公司企劃,上班三日就作罷。到《經濟日報》當會議速寫,好景卻不長。為咖啡室僕役一月,領薪九百,是經歷上的一個嚴肅笑料。」
後來輾轉回到家響通霄,終於在鄉下小學校回復教職。生活安定下來之後第二年,寫下〈值夜〉這首詩:
◉ 一
吃過晚飯,走出家門,
夜等著我步入。是一個
怎樣的夜?我無權計意;我喜愛的亦無從選取。
此時正值冬季,春節
剛過後,它顯出陰暗
不高興的氣象;難以置信
曆書如此誌記?我走向它深邃險惡的地域;
在這村落中,颳掃著
帶沙的冷風,巨樹排成黑牆
空曠裡似有樣像。我將
如一具冰冷的僵屍,
孤獨地睡著;睜開眼睛
且諦聽一切動靜。
但我不能明瞭為何
將渾沌無疆的巨物
交給一個渺小的男子?
看管它,且與它為伴;
而它靜靜地凝視如主人,
無動於我膽怯的哀吟。
它規律地遵循分秒的律令,
我在它逍然的幻變中,
飽嘗各種虛驚。它將我
全體摟在懷裡,任由我
蠢動扭曲;它沉默如無,
而我心中存有異象的盼望。
◉ 二
如此歷經萬年,
它恆如此對待吾們。
這現象諭示著何事:
能否展露真理的考驗;
或指一項澈骨的侮辱?
愚凡者永不自知,
永遠對它的凌虐默認,
甚或以讚美乞求寬恕,
在面對它時孤單無助。
誰能證明這關係應如此?
如若它反來看守我,
景象當否依然如故?
但我心應會開朗,
我會在廊下高唱。
我注視它如它之視我;
我將直搗它的深奧,
伸展雙臂──
盡情將它環抱。
如若這夜與我是一項職責,
它就個柔弱無能的孩子。
我為它看守星羣,
勿使它們走失道軌;
我將記錄竊竊飄過的雲彩,
我將感覺氣溫和風向,
它的淚滴……
用一個容器計量。
但在我與它融合之刻,
近旁斜臥著一個──
祂炯炯的目光審視,
會隨時站起奔幾步;
祂發出霹靂的控戒,
以及長聲的憐憫;
祂以削瘦優美的軀身,
看守世界雙方的俱存。
__
想更深刻地認識七等生、閱讀他所有作品,推薦報名:
 #楊照導讀:【 】(全13講線上課程加贈全集一套+小說工作坊)
(課程連結見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