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匯流出版中心

新匯流出版中心 普通讀者以書為宇宙,以人為文本,真誠對待每位出版人的「閱讀注視」。
「新匯流出版中心」由楊照先生在2020年創設,是一個非營利文化服務組織,隸屬於「新匯流基金會」旗下,致力於扮演讀者與出版社之間的橋樑。

【 #認識七等生寫的詩:#但就生活而言詩是自古而今不變的道理罷】 七等生辭去教職期間,寫了不少詩,收錄在他1972年自費出版的詩集《五年集》。根據詩集〈自序〉,失業後的日子黯淡又辛苦:「失業多年了,生活依然無處歸依,窘困之狀使我悔不當初貿然...
16/05/2025

【 #認識七等生寫的詩:#但就生活而言詩是自古而今不變的道理罷】

七等生辭去教職期間,寫了不少詩,收錄在他1972年自費出版的詩集《五年集》。

根據詩集〈自序〉,失業後的日子黯淡又辛苦:

「失業多年了,生活依然無處歸依,窘困之狀使我悔不當初貿然離職。考進廣告公司企劃,上班三日就作罷。到《經濟日報》當會議速寫,好景卻不長。為咖啡室僕役一月,領薪九百,是經歷上的一個嚴肅笑料。」

後來輾轉回到家響通霄,終於在鄉下小學校回復教職。生活安定下來之後第二年,寫下〈值夜〉這首詩:

◉ 一

吃過晚飯,走出家門,
夜等著我步入。是一個
怎樣的夜?我無權計意;我喜愛的亦無從選取。
此時正值冬季,春節
剛過後,它顯出陰暗
不高興的氣象;難以置信
曆書如此誌記?我走向它深邃險惡的地域;
在這村落中,颳掃著
帶沙的冷風,巨樹排成黑牆
空曠裡似有樣像。我將
如一具冰冷的僵屍,
孤獨地睡著;睜開眼睛
且諦聽一切動靜。
但我不能明瞭為何
將渾沌無疆的巨物
交給一個渺小的男子?
看管它,且與它為伴;
而它靜靜地凝視如主人,
無動於我膽怯的哀吟。
它規律地遵循分秒的律令,
我在它逍然的幻變中,
飽嘗各種虛驚。它將我
全體摟在懷裡,任由我
蠢動扭曲;它沉默如無,
而我心中存有異象的盼望。

◉ 二

如此歷經萬年,
它恆如此對待吾們。
這現象諭示著何事:
能否展露真理的考驗;
或指一項澈骨的侮辱?
愚凡者永不自知,
永遠對它的凌虐默認,
甚或以讚美乞求寬恕,
在面對它時孤單無助。

誰能證明這關係應如此?
如若它反來看守我,
景象當否依然如故?
但我心應會開朗,
我會在廊下高唱。
我注視它如它之視我;
我將直搗它的深奧,
伸展雙臂──
盡情將它環抱。

如若這夜與我是一項職責,
它就個柔弱無能的孩子。
我為它看守星羣,
勿使它們走失道軌;
我將記錄竊竊飄過的雲彩,
我將感覺氣溫和風向,
它的淚滴……
用一個容器計量。
但在我與它融合之刻,
近旁斜臥著一個──
祂炯炯的目光審視,
會隨時站起奔幾步;
祂發出霹靂的控戒,
以及長聲的憐憫;
祂以削瘦優美的軀身,
看守世界雙方的俱存。

__

想更深刻地認識七等生、閱讀他所有作品,推薦報名:
#楊照導讀:【 】(全13講線上課程加贈全集一套+小說工作坊)

(課程連結見留言)

【如果你喜歡卡夫卡,也許七等生的作品會是你的閱讀書單之一】▶七等生作品入門課程:「 【靈魂的深謳- #閱讀七等生全集及其人生」托馬斯.曼曾經說「卡夫卡式」風格(Kafkaesque)是:「夢幻般滑稽、夢幻般高超且病態。」讀卡夫卡小說,人的心...
14/05/2025

【如果你喜歡卡夫卡,也許七等生的作品會是你的閱讀書單之一】▶七等生作品入門課程:「 【靈魂的深謳- #閱讀七等生全集及其人生」
托馬斯.曼曾經說「卡夫卡式」風格(Kafkaesque)是:「夢幻般滑稽、夢幻般高超且病態。」
讀卡夫卡小說,人的心靈匱乏、現實生活中人與人的隔閡,以及官僚體制的荒謬景象,呈氣現在我們讀者眼前。卡夫卡筆下的小說人物,常常有「荒誕又怪異的情境,具噩夢般的性質」,卡夫卡讓我們思考:「人為什麼成為人」?
七等生也具有類似的特質,他常常是他小說中的人物,他是這些小說人物的化身,在七等生研究他自己的過程中,我們也看到一個格格不入的人,在社會中感受到的孤獨與疏離。七等生小說中的病態與瘋癲,很像是他在尋找「我為什麼是我」的過程中,發現人性的黑暗與光明。
閱讀卡夫卡留下的《給菲莉絲的情書》書信體告白寫作,也讓人聯想起七等生的《譚郎的書信》與《思慕微微》等作品。
__
沒有讀過七等生,等於錯失台灣文學精彩有趣的一章
七等生小說不讀可惜,推薦閱讀七等生全集的十大理由:
1️⃣ 第14屆藝文界最具指標性的獎項之一「國家藝文獎」得主。
2️⃣ 寫作者的指標──有被討厭的勇氣,即使作品不被文壇或部分讀者接受,也勇於做自己,相信自己作品的價值,最終成為台灣代表作家之一。
3️⃣ 現代主義的先驅,影響許多後輩作家的文青始祖。
4️⃣ 自律作家,用寫作證明自己,反擊文人同儕和衛道人士的偏見。
5️⃣ 誠實的寫作者,每天都在研究自己內心世界的黑暗,以「七等生體」成為台灣現代文學代表作家之一。
6️⃣ 追求自由精神,作品中可見威權時代的生活脈絡。
7️⃣ 苗栗縣通霄鎮人,位列台灣經典作家之一,以寫小說揚名國際,學者和研究生論文超過百餘篇。
8️⃣ 自由的靈魂,寫出所有社會局外人在現實生活中的人生經歷。
9️⃣ 在小說中尋找「我是誰?」,在試圖尋找「完整的我」的時候,寫出人性的幽微和善惡。
🔟 獨特的文學性:不按牌理出牌,在掏心掏肺的寫作中,傾盡一生去寫理想的戀人和愛情神話。
______
首先寫作是為要保全自我的記憶且一併對世界的紀錄,把我與本來是混在一起的世界試圖分開來,所以筆名對於我,是我對生活中普遍的一切要加以抗辯,尤其在我生活的環境裡,他們幾乎是集體地朝向某種虛假的價值的時候。──《情與思》〈五年集後記〉

我永遠尊重別人心有理想,不管他們想的是否和我一樣,但是當有人蓄意危害到我生存的權益時,我將會奮而戰鬥,或有人蓄意侵犯別人的人權時,也會喚起我的道義心。──《銀波翅膀》〈書簡〉

我其實每天都在研究我自己,都在認識一點我自己到底是什麼。──紀錄片《削瘦的靈魂》

我的寫作一步步地,在揭開我內心黑暗的世界,將我內在積存的汙穢,一次又一次地加以洗滌清除。──〈我年輕的時候〉

不能創作,就享受生活罷,不要把自己逼向絕境。──《重回沙河》

我喜歡冥想,這使我在寫出我的體驗時能出現另一組非真實(客觀地說)的人物和場景,來撰述整個的感受。──《離城記》〈後記〉

俗世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妻子,或一個丈夫,但不要否認幽深神祕的心中也有一位理想和仰慕的戀人。──〈理想的戀人〉

做為一位現代文學的寫作者的我啊,早就卑視那浮表的事件的記述的不能共鳴的事實,這使得我必須把心靈演化成形式,用幻想做內容直接來感應你,當你接住我的傳播的感應時,能使你從我的幻想再恢復到現實,那麼你看到的將不是發生在我身上的單獨的特殊遭遇,而是生命的你也同樣會遇到的普遍事實。藝術藉形式傳達,以便也使你也發現你的心靈的滄桑……。──〈致愛書簡〉

我永遠不會去接受人家要我寫這寫那,如果我不去寫自己想寫的,我就不寫。……我喜歡用自己的方式處理問題,我的這種態度等於讓別人來孤立我,我也有意地要過孤獨安靜的生活。──〈中國文學討論會講辭〉
_______
一共13堂線上課程,另外可加購楊照老師親授「4堂小說工作坊」(限額20名)。
*報名即可獲得《七等生全集》一套,點擊下方連結,了解課程資訊*↓↓↓↓↓↓↓
https://reurl.cc/K8lbWq

【 #認識七等生 ▶ #楊照_臺灣現代文學人物系列【靈魂的深謳-閱讀七等生全集及其人生】(全13講線上課程+小說工作坊)】講起七等生,熟識他的讀者,一定都會馬上想起那篇引起大眾熱議的小說〈#我愛黑眼珠〉,但在閱讀七等生所有作品時,〈 #散步...
30/04/2025

【 #認識七等生 ▶ #楊照_臺灣現代文學人物系列【靈魂的深謳-閱讀七等生全集及其人生】(全13講線上課程+小說工作坊)】

講起七等生,熟識他的讀者,一定都會馬上想起那篇引起大眾熱議的小說〈#我愛黑眼珠〉,但在閱讀七等生所有作品時,〈 #散步在黑橋〉令人眼前一亮。

對照看 ,更是覺得文學大師說進了心坎裡:

*「七等生藉幻想與現實之交替消長把生命的斷片結合在一起,試圖重組世界的真面貌,使其儘可能接近完整的型態,使這世界不致過份出人意表。」

他舉出1978發表的短篇小說〈 #散步去黑橋〉(先是刊登在《現代文學》,後來由遠景出版),做為例子,並說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大作品」:

*「這是一篇典型的七等生小說,帶著濃厚深沉的鄉愁──對於曩昔世異的懷想。童年之於七等生,一如童年之於華茨華斯(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象徵天真無邪的心情和意志,接近著永恒。敘事者和他童年的靈魂在小說中討論過去和現在的歧異差別。」

*「敘事者和他童年的靈魂(名「邁叟)的立場分明;後者因為天真,自由,浪漫,所以堅持通過幻想來觀察人間世界,前者是歷盡滄桑的成人,乃以他所目睹三十年台灣的社會經濟問題相制衡。我們知道七等生一向避不寫作一般雜感的社會批評文章,但他卻在〈散步去黑橋〉中完成了一篇強烈動人的社會批評,同時更在這極富抒情趣味的小說中描繪出人的期望,追尋首幻滅的歷程。」

__

「邁叟」就是My soul,很像是我們小時候那個「幻想的朋友」(Imaginary friend),等我們長為成人,被社會現實鞭笞,「邁叟」好像從來沒有離開過童年,凍結在那個純樸的時空裡,保有童年的純真。

於是七等生在〈散步在黑橋〉中,有這樣童話繪本般的描述:

* 煙囪高過附近的山丘;邁叟說在我們家門前觀望,飄飛的雲彩好像棉花糖纏在那高聳的煙筒上端。雨後天青,彩虹總是從窯子的壁角升起,弧跨過小山樹林的末梢。小邁叟曾跑過去想摟抱彩虹。

* 「你捉住了嗎?邁叟。」

* 他從家門開始奔跑,一面跑一面盯著彩虹。當他還距離幾十步遠的時候,猶清楚地看見彩虹像煙柱的模樣,虹色最為清晰可辨,但再向前走幾步,便突然在臨近時看不到它的影子了。

* 「它一定害怕小孩,」邁叟說。

* 「沒有抱住彩虹總是可惜。」我說。

* 「不要說了。」邁叟失望極了。

__

認識七等生的文學線上課程:#楊照_臺灣現代文學人物系列,課程管道詳見留言資訊欄↓↓↓↓↓↓↓

 #認識七等生▶ #楊照_臺灣現代文學人物系列【靈魂的深謳-閱讀七等生全集及其人生】(全13講線上課程+小說工作坊)七等生寫在〈沙河悲歌〉裡,文龍愛侶彩雲說的一段話,活生生呈現台灣50~60年代,女性戀愛惱中占據慈母光輝的聖母面:彩雲說:「...
25/04/2025

#認識七等生▶ #楊照_臺灣現代文學人物系列【靈魂的深謳-閱讀七等生全集及其人生】(全13講線上課程+小說工作坊)

七等生寫在〈沙河悲歌〉裡,文龍愛侶彩雲說的一段話,活生生呈現台灣50~60年代,女性戀愛惱中占據慈母光輝的聖母面:

彩雲說:

「我們做個情侶,我們想像要怎麼做就怎麼做,任何人不能干預我們。我們永遠在一起,現在我發現我多麼喜歡你,比你需要我更愛你。過去我的自尊心使我過寂寞的生活。現在你要我做什麼,我便服從你,我賺的錢也和你共同花用。我們應該相愛,能有一刻就愛一刻,能有一世就愛一世。」

#伊底帕斯情結 #理想戀人 #不完整的人

__

認識七等生的文學線上課程:#楊照_臺灣現代文學人物系列,課程管道詳見留言資訊欄↓↓↓↓↓↓↓

 #認識七等生▶ 【靈魂的深謳-閱讀七等生全集及其人生】(全13講線上課程+小說工作坊)*七等生書寫〈沙河悲歌〉「存在」與「欲望」:二郎說,現在已不是在二個女人中選擇那一個的問題,是到了生命開始認知的真正課題。他想:二郎的確說得正確,的這位...
24/04/2025

#認識七等生▶ 【靈魂的深謳-閱讀七等生全集及其人生】(全13講線上課程+小說工作坊)

*七等生書寫〈沙河悲歌〉「存在」與「欲望」:

二郎說,現在已不是在二個女人中選擇那一個的問題,是到了生命開始認知的真正課題。他想:二郎的確說得正確,的這位老弟是我真正的知己。他又想:我已經到了清醒的時候,我的徬徨的生命應告終結了,應該開始進入真正認知的時候,雖然我隨時會嘔血而死,畢竟讓我活著獲得這一覺悟。

二郎說的對,我承認現在愛樂器克拉里內德比愛女人、財富、名譽更甚,他想:我的克拉里內德和我內心的靈感便是我的女人、財富和名譽,他這樣想。

________

▶ 從《七等生全集》13本書,認識複雜又多面向的七等生,看他怎麼在小說中,追求理想的世界↓↓↓↓↓

https://reurl.cc/K8lbWq

#戰後台灣社會 #不完整的人 #伊底帕斯情結

#世界閱讀日:開啟你的文學閱讀計畫,認識本土作家七等生 :靈魂的深謳- #閱讀七等生全集及其人生(全13講線上課程+小說工作坊)◉ 學者馬森曾經寫了一篇文章,評價七等生是「隱藏在本土的一塊美玉」,認識七等生,等於理解七等生小說一貫的主題:追...
23/04/2025

#世界閱讀日:開啟你的文學閱讀計畫,認識本土作家七等生
:靈魂的深謳- #閱讀七等生全集及其人生(全13講線上課程+小說工作坊)

◉ 學者馬森曾經寫了一篇文章,評價七等生是「隱藏在本土的一塊美玉」,認識七等生,等於理解七等生小說一貫的主題:追求真實的生命,批評社會規範對個人價值不合理的壓抑與掌控。

七等生1967年發表短篇小說〈結婚〉,諷刺傳統社會無情、荒謬。

小說描寫台灣從前曾經發生過的「殉情」事件,這類社會事件來自於雙方父母破壞青年男女自由戀愛。〈結婚〉的小說主線大致上說來,就是寫曾美霞「愛著較慘死」的悲慘命運:

曾美霞愛上渣男羅雲郎,但是羅雲郎軟弱無能,在女方未婚懷孕後,又不能違背母親因為記仇而不肯迎娶美玲(美霞母親曾經因為羅家家窮,推拒了羅家媒人上門說親的親事)。最後,美霞在成為鎮上許多人的笑柄之後,質問羅雲郎,要求羅雲郎:「在大家的面前……說你愛我。」

但羅雲郎沒有理她,美霞絕望之餘,飲下農藥自殺。她死後,結婚的願望得以實現,羅家安排了一場「冥婚」,「曾美霞死後安設在供桌上的神主牌,就當做她的本人一樣進轎內,用著紅色緞帶綁牢在坐墊上,搖搖擺擺地抬回北勢窩羅家的農莊去了。」

◉ 〈結婚〉曾經被改編為同名電影〈結婚〉(1985,陳坤厚導演),還有單集電視劇:民視「臺灣作家劇場 EP5」,戲劇淡化了七等生對渣男羅雲郎的批判、對傳統社會觀念的諷刺,但七等生本人曾在電影上映之後表示:

「真正的愛隱去或死亡時,面具的假情上場和替代。我對我略有所知的家鄉的某一家族也在扮演同樣的戲劇而感到悲哀,我對傳述過來的這一消息日夜做著對它的凝注,我用我的想像去模擬整個的情景和表達他們的心靈事實,於是我把一個似乎是寫實而實際是浪漫的故事發表了出來;〈結婚〉的確充滿了幻想和喜樂,同時也充滿了荒唐和疼痛,那時的人們幾乎逃不出這種戲劇式的命運。」(1986/1《光華雜誌》)

◉ 七等生在他30年的寫作生涯中,一直保有他的「獨特」、「殊異性」,學界或稱他為「文壇怪傑」,即使有的人不認同他的寫作風格,但他還是寫出了一片天;他的作品值得我們持續閱讀。

現在報名 【靈魂的深謳-閱讀七等生全集及其人生】(全13講線上課程),可加購實體小說工作坊(500元/堂)。 訂購本課程即贈送《 #七等生全集》乙套!

用一個夏天,閱讀臺灣文學史上最具爭議的作家──七等生的所有作品,在他的作品中得到新的啟發,並且將閱讀的領會轉化為自己作品的養分,刺激出新的風格、新的寫法。

▶ 進入課程報名連結,享早鳥優惠↓↓↓↓↓↓↓
豐盛你的文學閱讀▶

ACCUPASS 活動通集結論壇、展覽、講座、免費體驗及各式有趣活動資訊;無論您想要找活動或者辦活動,方便的線上售票及活動報名功能都是您事半功倍的好幫手。

七等生五年祭最深刻的致敬--楊照:臺灣現代文學人物系列【靈魂的深謳-閱讀七等生全集及其人生】(全13講線上課程+小說工作坊)報名全期十三堂課程,即贈印刻精編出版,原價3870元的十三冊『七等生全集』,報名相關資訊連結貼在留言中。以一個夏季體...
22/04/2025

七等生五年祭最深刻的致敬--

楊照:臺灣現代文學人物系列【靈魂的深謳-閱讀七等生全集及其人生】(全13講線上課程+小說工作坊)

報名全期十三堂課程,即贈印刻精編出版,原價3870元的十三冊『七等生全集』,報名相關資訊連結貼在留言中。

以一個夏季體會七等生的幽微深情──楊照導讀『七等生全集』

七等生於2020年去世,同年年底一共十三冊的『七等生全集』出版,一方面送別這位如此特別的作家,另一方面將台灣現代文學上的一份重要資產鄭重予以保存,當作是對逝者的最高致敬。

七等生紀念五年祭,懷念他最好的方式,是認真閱讀他的作品,從中吸取極為深邃,以致於必須以非日常語法來表達的人間體驗,擴大我們對於現代、對於台灣、對於文學、乃至對於生命意義的認知。

這門課程屬於「陪讀」性質,其形式並不是由講者單面提供自己的閱讀理解與感受,而是假設上課的學員也讀了作品,提示也許有些可以讓閱讀經驗更開放、更豐富的可能。重點在於閱讀七等生作品,因而取得了「新匯流基金會」的贊助,每位購買課程的學員,都能獲贈整套印刻版的『七等生全集』,希望藉此方式讓更多人有機會被七等生作品迷惑、吸引、感動、乃至震撼。

課程另外附設四堂小說工作坊,提供有心從事文學創作的朋友,不只可以從七等生那裡得到啟發,還能將閱讀的領會轉化為自己作品的養分,刺激出新的風格、新的寫法。

(純線上課程) 13講上課日期:
6/3, 6/10, 6/17, 6/24, 7/1, 7/8, 7/15, 7/22, 7/29, 8/5,8/12,8/19,8/26

【課程費用】
全系列十三講(贈《七等生全集》乙套) 早鳥八折 優惠價 4,160元(至 5/ 25 止)

【#元宵節(#上元節),唐宋兩代帝王都超級重視、男女老少都超愛過的節日】*年輕人約會的好日子,國定假日連放三天*今年元宵節過後第2天就是2月14日西洋情人節,唐宋詩詞寫到元宵節時,也有浪漫、思念情人的感受:「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
12/02/2025

【#元宵節(#上元節),唐宋兩代帝王都超級重視、男女老少都超愛過的節日】

*年輕人約會的好日子,國定假日連放三天*

今年元宵節過後第2天就是2月14日西洋情人節,唐宋詩詞寫到元宵節時,也有浪漫、思念情人的感受: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宋朝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歐陽修這闕詞雖然很可能是懷念已逝的第二任妻子,但是詞句上寫的是約會,非常浪漫。辛棄疾的「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在花燈下找情人的情景,更是浪漫。

宋代上元節開宵禁三天(正月14、15、16日),年輕男女都會趁著節日出門約會去。

唐代帝王很愛過元宵節,最知名的,就是唐玄宗和他的父親,唐玄宗的父親唐睿宗李旦曾經在元宵節太過於享樂,被大臣勸諫。唐玄宗和他父親一樣,非常喜歡元宵節的歡樂氣氛,沉迷於在元宵節夜游。

近期看過古裝劇《國色芳華》的人對於唐代有所謂的宵禁(禁止在晚上隨意走動)、犯夜(夜間在街上走動),一定不陌生。這一天和元宵前後2天沒有宵禁的規定,男女老少通宵達旦的玩樂。

唐玄宗本人也曾經留下很多「夜游」的傳說,《太平廣記》曾描述唐玄宗某年元宵節本來在上陽宮觀燈觀得好好的,觀賞讚嘆上陽宮樓高150尺的「燈樓」,上面有數不盡的金翠珠玉,風一吹過,就有叮叮鐺鐺、金和玉互相撞擊的聲音。唐玄宗高興之餘,找來道士葉法善來觀首,沒想到這道士跟玄宗說:西涼府今晚的燈不比皇上你的燈樓遜色。為了證明所言不虛,道士葉法善帶著玄宗飛天,不一會就從上陽宮飛到西涼府,看當地的上元影燈(影燈就是走馬燈)。
__

*這一天曾經發生過很多風流韻事

在這一天,唐朝時候會放宮女出宮賞燈,但常常發生宮女逃跑、不回宮廷的事件。《舊唐書》曾經記載那一天帝后微服出行,「宮女數千,夜游縱觀,因與外人陰通,逃逸不還」,元宵節假日,宮女出宮約會,節日過後,不回宮廷上班,反而與人私奔。

__

*宋朝人開始連放6天假

宋朝人也很重視元宵節,宋太祖下詔,多放了元月17、18日兩天假,是為了點綴天下太平、五谷豐登的國泰民安景象。到了南宗理宗,又多放一天,從元月13日「預放元宵」,開始「上元六夜燈」的習俗。

__

*明朝人節慶觀燈時間延長到10天:上元十夜燈

明朝人過元宵,宮廷裡的上元慶典又是放煙火又是奏樂、做百戲,還有萬國來朝的燦爛景象。

不只宮廷熱鬧,北京的燈市,也熱鬧非凡,白天是集市,生意人做生意賺錢,平常百姓可以過足購物慾,舶來品、古董、日常用品一應俱全。晚上轉身一變為燈會。燈會上有煙火和雜戲可看。

繁華的景象,就連利馬竇看了,都嘖嘖稱奇:

「家家戶戶都掛著製作巧妙、用紙板、玻璃或布製成的燈籠,點得徹夜通明。市場上也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燈籠,大家都會購買自己喜歡的樣式。屋裡屋外點燃那麼多燈籠,簡直讓人以為失火了。晚間還會有狂歡,一隊隊人馬在街上耍龍燈,簡直像酒神的禮贊者那樣歡呼跳躍,燃放鞭炮和煙火,整座城市呈現一片彩色繽紛的耀目景象。」

__

下圖是《明憲宗元宵行樂圖》,來看看是不是都曾經出現在古裝劇裡、現代燈會和古代元宵節狂歡節,哪一種比較好玩?↓↓↓↓↓↓↓

宜蘭之於台灣,是一處特別的存在,那份實在的在地感,是風土、是海洋、是平原上一畦接一畦的農田以及人所匯聚而成的。新匯流基金會特別在一年將屆時,以【風起海洋的呼喚,夢織田野的詩篇── 與鯨共舞,與田共夢的生命旅程】  邀集在宜蘭的你一起分享兩場...
12/12/2024

宜蘭之於台灣,是一處特別的存在,那份實在的在地感,是風土、是海洋、是平原上一畦接一畦的農田以及人所匯聚而成的。

新匯流基金會特別在一年將屆時,以【風起海洋的呼喚,夢織田野的詩篇── 與鯨共舞,與田共夢的生命旅程】 邀集在宜蘭的你一起分享兩場講座。

報名連結: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411230613182131082126

和一般講座的時間不太一樣,那就帶著午餐來吧
場一
時間:12/15(日)11:30-12:30
地點:東區青聚點 (宜蘭縣五結鄉中正路二段6之8號)
主題:超過半個地球的抹香鯨故事
講者:金磊(水下鯨豚攝影師、黑潮現任董事)
場二
時間:12/16(一)11:30-12:30
地點:東區青聚點 (宜蘭縣五結鄉中正路二段6之8號)
講題:〈半農理想國:一群外地人來到宜蘭農村追夢的生命歷程〉
活動簡介:在廿一世紀初,有一群人陸續從台灣與世界各地來到宜蘭縣員山鄉,以深溝村為核心的近山平原地區,開啟了他們追求半農半X生活的生命歷程。他們一邊從事友善環境農耕的產銷工作,一邊發展他們自己的專業與興趣。廿多年下來,這裡已群聚上百位這類的生活者,發展出各式各樣有趣的個人與集體生活提案,如:穀東俱樂部、倆佰甲新農育成平台、一坪地主、酵哈哈實驗室…等等。
講師:楊文全
經歷: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倆佰甲新農育成平台創辦人、酵哈哈實驗室共同發起人、前宜蘭縣政府農業處長、前法鼓文理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風起海洋的呼喚,夢織田野的詩篇──與鯨共舞,與田共夢的生命旅程】 12月,讓我們相約宜蘭東區青聚點,一同走進人與自然交織的生命故事。兩場精采講座,帶你從遼闊的海洋到宜蘭的田野,感受追尋夢想的勇氣與自然的...

【作家、編劇、影視製作人瓊瑤離世(1938~2024】又一顆文壇星星人間殞落。#瓊瑤 自傳《#我的故事》:❝ 我是一個標準的「夢想家」,整天生活在「雲裡霧裡」。我編織小說,編織故事,自己也生活在小說和故事裡。我永遠帶著一份浪漫的情懷,去看我...
04/12/2024

【作家、編劇、影視製作人瓊瑤離世(1938~2024】

又一顆文壇星星人間殞落。

#瓊瑤 自傳《#我的故事》:

❝ 我是一個標準的「夢想家」,整天生活在「雲裡霧裡」。我編織小說,編織故事,自己也生活在小說和故事裡。我永遠帶著一份浪漫的情懷,去看我周圍的事與物。我美化一切我能美化的東西,更美化感情。無論親情、友情、愛情……我全部加以美化,而且很迷信我所美化的感情。所以,我這個人是很不實際的、浪漫的、幻想的、熱情的。有時甚至是天真的,不成熟的。

鑫濤,他成為我生活中相當重要的一個人。他是我的「出版人」,也是我的「經紀人」,他是我的「讀者」,也是我的「評審」,他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老闆」,他是我小說的「支持者」,也是我夢想的「實現者」……我們開始受彼此的影響。我變得倚賴他,信任他,順從他。他變得也會做夢,也會糊里糊塗起來,當我在雲霧裡的時候,他也會陪我鑽進去,去體會我的境界:

我是一片雲,天空是我家,
朝迎旭日升,暮送夕陽下!
我是一片雲,自在又瀟灑,
身隨魂夢飛,來去無牽掛!❞

__

每個人的少年羅曼史時代,都有瓊瑤陪我們作愛情的夢……

❝ 多少的往事 已難追憶
多少的恩怨 已隨風而逝
兩個世界 幾許癡迷
幾載的離散 欲訴相思
這天上人間 可能再聚
聽那杜鵑在林中輕啼
不如歸去 不如歸去
啊啊 不如歸去❞
──同名小說改編電視劇《庭院深深》主題曲/作詞:瓊瑤

【文壇永遠的母親聶華苓逝世(1925/1/11~2024/10/21)】 #曾於1976年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作家在86歲那年出版回憶錄《 #三輩子》,她在這本書的序文〈三生浪跡〉中寫道:❝ 1964年,我從臺灣到愛荷華大學,是作家工作坊的駐...
22/10/2024

【文壇永遠的母親聶華苓逝世(1925/1/11~2024/10/21)】 #曾於1976年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作家在86歲那年出版回憶錄《 #三輩子》,她在這本書的序文〈三生浪跡〉中寫道:

❝ 1964年,我從臺灣到愛荷華大學,是作家工作坊的駐校作家。1967年我和安格爾(PAUL ENGLE)在愛荷華大學創立「國際寫作計畫」,1971年,我們結婚。兩人有談不完的話,一天工作之後,各自一杯在手,在長窗前坐下,無所不談。有一天,談到中國的事,兩人辯論。我強詞奪理地說:「你這個外國人,不懂中國的事。」他大笑:「你在我土生土長的愛荷華,叫我外國人!」我笑著說:「我才是外國人。」

我活過的20世紀,生活不斷變化,身分不斷變更。都離不了一個「外」字。

四十幾年以來,1千200多位作家從世界不同地區到過愛荷華,兩岸三地的華人作家,就有一百多位。我得過全美州長聯會的文學藝術獎,近年被選入愛荷華州婦女名人堂。我應該感到自己是美國人了吧。也不是。美國人仍然叫我「中國作家」。中文是他們覺得「有趣的」符號。他們不知道我到底寫了些什麼。在我居住了47年的愛荷華,前不久,有個郵差送掛號信到家,問我:「你從越南來的嗎?」我甚至連中國人也不是了。

我1964年從臺灣到愛荷華,已經出版了7本書。繼續中文寫作呢?還是用英文寫作?猶豫不決,非常困擾。幾年寫不出一個字。終於在1970年,我在書桌前坐下,拿起筆,在方格子紙上,寫出五個字:桑青與桃紅。我就那樣子寂寞地,孤獨地,寫下去了。我的母語就是我的根,是我可以抓得住的根。這些年,小說,散文,翻譯,出版了24本書。除了幾本翻譯作品,其他的書,都是用母語寫出的。

我在臺灣開始寫作,流浪半世紀,作為一個作者,東兜西轉,又回臺灣,出版我幾十年的浪跡生涯。那對我有特別的意義。❞

__

聶華苓的經典傳奇著作《 #桑青與桃紅》備受推崇:

◉「《桑青與桃紅》以近代中國政治動亂的時代為背景,敘述主角人格分裂的悲劇,『桑青』、『桃紅』其實同為女主角的名字,代表她兩種身分,整個故事正是她人格上分裂蛻變的經過。故事開始時她是桑青,一個中國內地的女孩子,一片純真,到故事結尾時她變成了桃紅,一個不折不扣的縱慾狂人,由美國中西部遊蕩至紐約。聶華苓並非單是刻劃一個性狂態者的病歷身世,這篇小說不是只宜作心理病理學臨床個案研究,作者其實以此寓言近代中國的悲慘情況,說明中國政治上的精神分裂正像瘋者混亂的世界。」──白先勇

◉「這本書的意義,隨時代的變遷而不同。七○年代初出版的時候,它的意義是政治性的……八○年代,這本小說又被視作探討女性心理的開山之作。……到了九○年代,《桑青與桃紅》又走入所謂Diaspora(離散文化)研究的領域。……在這個世界性的移民大地圖中,我們都是桑青與桃紅的子孫。值得我們慶幸的是,這本小說終能經得起時代的考驗而永垂不朽。」──李歐梵

◉「聶華苓的《桑青與桃紅》是放在世界文學之林,也可以比肩齊步的小說。它代表的,正是台灣文學的最高水準,是一座台灣小說家時時都要回訪的紀念碑。而希望這一次出版之後,可以讓一代代讀者都能在書店裡面找到它、閱讀它、乃至於帶到荒島上去。」──朱宥勳

◉「此書不僅在聶華苓全部作品中處於核心,也在當年的肅殺氣氛下顯得難能可貴。因為二十世紀民族國家的膨脹,正是一面吸收個體精血,一面壓制獨立反思的空間。小說潛藏著另類版本的歷史,在在以多聲道噪音挑戰、乃至突破了封印結界。」──黃崇凱

 #詩人瘂弦 辭世(1932年8月29日—2024年10月11日)以〈如歌的行板》感動一代又一代文藝青年,1977年,擔任《聯合報》副刊主編,長達21年,作為台灣文壇重要推手之一。__**以下摘錄自《 #瘂弦書簡.致楊牧》,悼念大詩人,在天...
12/10/2024

#詩人瘂弦 辭世(1932年8月29日—2024年10月11日)

以〈如歌的行板》感動一代又一代文藝青年,1977年,擔任《聯合報》副刊主編,長達21年,作為台灣文壇重要推手之一。

__

**以下摘錄自《 #瘂弦書簡.致楊牧》,悼念大詩人,在天堂的圖書館相會:

///一九六七.一.十四|愛荷華→柏克萊///

葉珊:

*《燈船》及《西班牙浪人吟》均收到,老實說比我自己出了書還高興。我剛剛從華盛頓D.C.回來,這次我一人從紐約出發,用早年流亡學生的作風,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地逛了費城、巴爾的摩和所謂的D.C.,在費城看了獨立紀念堂和自由鐘,在巴爾的摩看了據說是全世界最好的脫衣舞,在華盛頓住得最久,計五天,一個人跑到惠靈頓公墓去看越戰運回來的死人,安息號響,遺族失聲,而我鑽在人群中照像,弄得他們也莫明所以。D.C.所有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我都去了,花錢無數,簡直「喪心病狂」,有一晚白宮後面黑人為某項經濟立法示威遊行,我也舉了一個三角牌走在行列裡起哄,我是喪心病狂到家了。對了,還去了普林斯頓,與葉維廉作數夕暢談,一晚少愚也在座,他正在趕論文,精神甚佳。

*見到劉大任代我問好。我決定九月回國,參加反共救國工作,因為「國內青年需要我」,他們需要我去當指導員,做好指導員就行。延長一年之事,個人能力及軍中環境均不許可,我決定回國,銷假歸營上班,息事寧人,免得給「諸位長官」添麻煩。但回國前當再去加州,與你再磨姑幾天,享受享受友情。對了,我還在紐約見到王渝,他先生也見到了。還看了田納西威廉的《玫瑰紋身》和亞瑟密勒的The Crucible,帝國主義的戲是演得好,沒話說。

*你要為我寫長評,請即刻動筆,我已決定出集子,就快編好了,〈深淵〉等長詩均收容進去,不過〈給馬蒂斯〉我沒編入,那詩假得很,沒有靈魂,為我所棄。你寫時可以不必顧慮,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創世紀》出愛荷華特輯事,我正與張默商量,計畫定好,即請你執筆寫或譯。

瘂弦 元月十四日

Address

南京東路4段93號3樓
Taipei
105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新匯流出版中心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新匯流出版中心: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