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今藝術&投資 (Artco Monthly & Investment)

典藏.今藝術&投資 (Artco Monthly & Investment) Artco Monthly & Investment is an international magazine specializing in Asia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中友時尚藝廊|夢窻-曾肅良2025年書畫創作展​文、攝|莊棨惟​中友時尚藝廊迎來藝術家曾肅良的最新個展「夢窗」。身兼文物鑑定專家、詩人及藝術史學者等多重身份,曾肅良仍持續創作與論述不輟。他於今秋匯集近年創作的43件絹本、彩墨及書藝作品,在台...
29/10/2025

中友時尚藝廊|夢窻-曾肅良2025年書畫創作展

文、攝|莊棨惟

中友時尚藝廊迎來藝術家曾肅良的最新個展「夢窗」。身兼文物鑑定專家、詩人及藝術史學者等多重身份,曾肅良仍持續創作與論述不輟。他於今秋匯集近年創作的43件絹本、彩墨及書藝作品,在台中展出至11月24日。

曾肅良深厚的佛學與禪學底蘊,為其作品賦予東方超寫實主義的獨特語境。他將繪畫比作現實與夢境間的窗櫺,這扇窗不僅反映了畫家如何思索自我與世界的關係,更引領觀者穿透潛意識的荒原,抵達畫面中靜謐、悠遠,且被他自呈為「新現實」的超越之境。

具文人風範的曾肅良,常以唐宋詩詞情境入畫。題材雖不離傳統的山水花鳥,其筆下的水蓮、朱槿、百合等花卉,卻以近乎植物圖鑑的寫實筆法細膩刻畫。這些花卉彷彿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佈局,在畫中密砌地盛開,卻呈現一種與時空背景抽離的懸置感,創造出介於寫實與虛幻間的微妙張力。

在山水系列如《雲山月影》中,曾肅良承襲北宋全景式密體山水的雄偉,卻巧妙地「平抹」傳統透視構圖。山巖皴法因此不再單純表現量體,而是化為一層縹緲薄霧,而山澗則成為貫穿山脈的「氣」與「呼吸」。這種消解透視的手法,將畫面前沿壓縮,如同在《古月照京城》和《秋光雲影》中的表現,巨大城樓或巨木被安置於畫面正中,與背景隱沒的月亮光暈互映,使畫面產生紀念碑式的崇高又神祕的意象。

展期:2025年10月2日至 2025年11月24日
地點:中友百貨A棟12F中友時尚Gallery

皮膚と內臟──自己、世界、時間​文|施友傑圖|臺南市美術館​臺南市美術館持續深耕當代工藝領域,於今年秋季特別推出「皮膚と內臓──自己、世界、時間」大展。本次展覽特邀日本金澤21世紀美術館前館長、直島藝術計畫重要推手——秋元雄史擔任策展人,並...
29/10/2025

皮膚と內臟──自己、世界、時間

文|施友傑
圖|臺南市美術館

臺南市美術館持續深耕當代工藝領域,於今年秋季特別推出「皮膚と內臓──自己、世界、時間」大展。本次展覽特邀日本金澤21世紀美術館前館長、直島藝術計畫重要推手——秋元雄史擔任策展人,並集結十位日本當代女性藝術家,開啟一場外在身體與內在感官的深度交流。

這十位女性藝術家的作品風格各具特色,媒材涵蓋了纖維、陶瓷、玻璃、鐵與漆器等不同類型。同時,作品蘊含了許多對於外在環境、生命與感官之間的思考,讓觀眾能一睹日本藝術家們,是如何表現在這些與自己息息相關的課題中所獲得的個人啟發。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更巧妙地以動漫《葬送的芙莉蓮》敘事結構作為串連展場的語彙,此一設定引導觀眾體驗「打敗魔王之後的旅程」。十位藝術家的作品化身為芙莉蓮與勇者一行人所留下的各種故事,而觀眾則成為重新踏上旅途的主角,在四個子題中探索人類生命的累積、身分認同、對話交流,以及心靈與身體的連結,藉此加深觀者與展覽的連結。

子題以「記憶與情感」開場,確立傳統媒材與個人想像的深度探索。如牟田陽日巧妙融合了陶瓷傳統圖騰與個人化的自然觀,而小林萬里子與綿結,藉由自然的媒材進行創作,探索根源性的美來表現對生命循環的追尋。第二子題的「旅程」,關注創作的方法學與地域之間連結,如佐佐木類採集自然植物進行創作,來回應了土地與旅行的經驗對藝術家身分產生的影響。

子題三的「邂逅」,藉由四位藝術家在藝術工藝與造型表現上的諸多可能,表現與他人相遇後的共鳴。例如三嶋律恵與義大利穆拉諾島工匠共創玻璃新語彙、中田真裕以色層堆疊象徵時間沉澱的軌跡。或是佐合道子透過觀察與造形反思生命本質,以及留守玲則從日常素材中提煉出不同原先媒材的質感與特性。最後的子題「生與死」,再次回應展覽主題「皮膚與內藏」。山下茜里運用鮮烈色彩解構身體表象,質問「人」的本質為何,而宮田彩佳將原本帶有死亡預兆的醫學MRI影像轉化為圖像,以視覺化的方式應對身體的不確定性。

「皮膚と內臓──自己、世界、時間」是臺南市美術館在當代工藝展覽的重要里程碑,策展人秋元雄史以及十位藝術家各具特色的創作,將傳統工藝技法推向當代思辨的前沿。透過對外在與內在感官的連結,直面自我的存在狀態,從中獲得專屬於個人的藝術啟發與啟示。

皮膚と內臟──自己、世界、時間
日期:2025/10/03-2026/01/18
地點:臺南市美術館2館展覽室A-D

📢📢📢 徵件開跑 📢📢📢曜畫廊「1111 project」與其弱水三千,不如深交一作​在一件藝術作品前,你通常會待上多久?英國Tate美術館公布的統計是:每人平均八秒鐘。在短短的時間內,你閱讀畫面、試著理解、判斷作品帶給你的感受、決定離開的...
15/10/2025

📢📢📢 徵件開跑 📢📢📢

曜畫廊「1111 project」
與其弱水三千,不如深交一作

在一件藝術作品前,你通常會待上多久?英國Tate美術館公布的統計是:每人平均八秒鐘。在短短的時間內,你閱讀畫面、試著理解、判斷作品帶給你的感受、決定離開的時機,有時候能喚起某些共鳴,有時候你與作品的頻率沒有對到。然而八秒之後呢?如果你看著一件作品整整五分鐘,甚至十五分鐘,會有什麼不同?

以學術性及藝術史觀為策展核心的曜畫廊,在成立第七年的2025開始了一個滿懷理想的計畫:「1111 project」,註腳是「一室、一作、一期一會」,在白色牆面包覆圍塑的展間裡,僅會出現一件作品,等待著觀眾的停留與凝視。畢竟有些作品內斂如同低語,要能聽見它的聲音,需要遠離外界喧囂一小段時間,以及一顆沉靜下來的心;更有些作品如湧浪,在層層堆疊的拍打中,才會逐漸進到觀者的內在,然而一旦進入,便會在心中佔有一席之地。這樣的作品,如果匆匆一瞥後就此別過,不免令人惋惜。

除了少數小型替代空間外,商業畫廊鮮少出現這類「一室一作」的展呈方式,主因是在講求「坪效」的世界,大幅壓縮展售的空間,只為成就一件作品的氛圍,是極不符合商業邏輯的舉動。這個計劃看似尊榮奢華,事實上也的確可說是成本高昂,但出發點極為單純——每一件作品都是藝術家的一段人生,而如何讓這些作品好好地講話,則是畫廊所能做到最誠摯的一件事。因此曜畫廊也公開邀請藝術家投件,不設定任何媒材與形式上的限制,但每位藝術家只能選擇一件作品送件,像是對藝術家提問:「倘若只能僅此一件,你會選擇哪件作品代表自己?」

曜畫廊位於頂級的文華東方酒店裡,讓人不禁好奇,如果在這個充滿古典精緻品味的空間中放入一個前衛的當代藝術作品,是否帶有某些社會實驗的意味?總監張雅晴博士表示,曜畫廊本身就是她實驗及實現自己各種任性想法的場域,當然會有經營壓力,但是只要這個畫廊還在,就不會停止嘗試好玩的事情,因此「1111 project」也將持續下去,希望能遇見觸動內心的未知作品,與藝術家一起策一檔不只八秒的展覽。

「一室一作 一期一會」 徵件計畫

徵件條件|1.成為曜畫廊官方Line好友,隨訊息附上一件作品圖像與創作理念。
​ ​ ​ ​ ​ ​ ​ ​ ​ ​ ​ ​ ​ ​ ​ ​ ​ 2.媒材不拘,形式不限。
​ ​ ​ ​ ​ ​ ​ ​ ​ ​ ​ ​ ​ ​ ​ ​ ​ 3.一人限投一件,展期三週。

徵件期限|即日起可投件,暫無截止日。如入選會由畫廊與藝術家逐一聯繫,討論時程與合作方式。

➤➤了解更多徵件詳情,請前往:​ https://gallerydesol.com.tw/1111-project/

2025臺中彩墨藝術節盛大開幕 「異想.幽浮」展現國際彩墨新視野​文|編輯部圖|大墩文化中心​2025第24屆臺中彩墨藝術節於9月27日於大墩文化中心揭幕,以「異想.幽浮」為年度主題,舉辦「國際彩墨藝術大展」及「彩墨新人賞」聯展,集結來自2...
13/10/2025

2025臺中彩墨藝術節盛大開幕 「異想.幽浮」展現國際彩墨新視野

文|編輯部
圖|大墩文化中心

2025第24屆臺中彩墨藝術節於9月27日於大墩文化中心揭幕,以「異想.幽浮」為年度主題,舉辦「國際彩墨藝術大展」及「彩墨新人賞」聯展,集結來自22國、131位創作者參展,呈現東方彩墨藝術在當代語境下的多元與創新。

臺中市文化局指出,本屆主題象徵在變動劇烈的時代中,以藝術想像突破現實限制,「幽浮」意象呼應探索未知與文化交流。藝術節自2002年創辦以來,持續與國際社群交流,已成為臺中市重要的文化品牌。

「彩墨新人賞」鼓勵青年創作,展現世代交替的創意活力。今年「新銳獎」由陳軒祺《盼望》奪得,以凝視遠方的女子形象展現技法與意境兼具。謝家苡《犧牲.換來日常》、陳羿豪《無常》與王逸家《夢見九色鹿》則分別描繪都市時間感、生命無常與神話精神,各具特色。

開幕當日並舉辦彩墨講座,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名譽教授、世界彩墨藝術總會總會長李振明主講,促進專業與大眾對話。藝術節持續推動國際創作交流,為臺中奠定彩墨藝術全球據點的地位。

2025國際彩墨【異想.幽浮】藝術大展
日期:2025.09.27 - 2025.10.15
地點:大墩藝廊(一~二、五)

眼皮下的奇異花園|齊簡 ‧ 李佩姍 雙個展​文.攝影|莊棨惟​臻品藝術中心推出雙個展《眼皮下的奇異花園》,邀請藝術家齊簡與李佩姍發表最新創作。展覽名稱來自一種微妙的觀看姿態——當我們在視線與意識之間半闔雙眼,花園的意象在現實與夢境中交錯生成...
08/10/2025

眼皮下的奇異花園|齊簡 ‧ 李佩姍 雙個展

文.攝影|莊棨惟

臻品藝術中心推出雙個展《眼皮下的奇異花園》,邀請藝術家齊簡與李佩姍發表最新創作。展覽名稱來自一種微妙的觀看姿態——當我們在視線與意識之間半闔雙眼,花園的意象在現實與夢境中交錯生成。

李佩姍的創作充滿想像力,揉雜個人記憶、文化符號與情緒碎片,並以多變媒材詮釋豐沛的內心世界。作品標題如《黃色》、《雲狀小狗》、《蚵仔彩虹熊》,以童趣之姿引導觀者走進一個又一個關於「Y2K」時代的想像小宇宙。她筆下的花卉與叢林特寫泛著奇異而綺麗的螢光色調,彷彿熱帶日光覆照下的夢境;她並運用霓虹燈、紗網等現成物,營造甜美卻具張力的視覺感官經驗。

相較之下,齊簡的視覺語彙更為內斂與簡約。他於展覽中帶來《後花園》、《影子》、《黃線》等系列,詩意地探討後設的存在主義思考。在〈鹿〉一作中,藝術家取材於手影遊戲,呼應柏拉圖的洞穴寓言,將觀看行為轉化為一場彼此凝視的思辨。於《後花園》系列中,他將丙烯顏料覆蓋在花布拼貼上,並以均質的平塗與色塊之間的留白,讓文化與個人記憶的符碼猶如被一陣風輕拂而過。他並以磁鐵固定小型戰鬥機於畫面上,輔以陰影描繪,讓看似靜謐的畫面中湧現潛在張力。

若「花園」象徵一種被時間包覆的停滯空間,那麼李佩姍以記憶與現成物迫近那段甜美的停留——重現為對色彩與繪畫充滿熱情的少女時光;齊簡則以花布的重複與遮蔽,在形式流動的節奏中揭示時間的層疊。兩者相映,一靜一動之間構築出花園的雙重寓言:它既是凝結的夢,也是一場緩慢流轉的觀看。

「眼皮下的奇異花園」齊簡 ‧ 李佩姍 雙個展
展期:2025/9/13 (六) - 10/11 (六)
地點:臻品藝術中心(台中市西區忠誠街35號)

藝術作為築居心神交會之所袁金塔「詩草精靈:數位藥方的情緒煉金術」​文|徐婉禎​「詩草精靈:數位藥方的情緒煉金術」展覽源自袁金塔《本草綱目》與《離騷》。紙漿是作品主要的載體,其上乘載著水墨用墨運筆的深厚功力,或書或畫以挪用自原典再創造的符號圖...
20/09/2025

藝術作為築居心神交會之所
袁金塔「詩草精靈:數位藥方的情緒煉金術」

文|徐婉禎

「詩草精靈:數位藥方的情緒煉金術」展覽源自袁金塔《本草綱目》與《離騷》。紙漿是作品主要的載體,其上乘載著水墨用墨運筆的深厚功力,或書或畫以挪用自原典再創造的符號圖像與各式異材質結合,並相互堆疊組合、擴大為整個場域的空間建構。

作品《本草綱目》以養身為出發、反思食安問題,本策展則延伸為「象徵對肉身失衡的草本調和智慧」,是「提供人體調和的草木密碼」;作品《離騷》以花草樹木作為社會運動的隱喻,以和平穩定或民主自由為名,卻遂行政治鬥爭算計之實,其中暗藏的竟是追逐私利的爾虞我詐,本策展則延伸視之為「承載靈魂漂泊的詩性自救語境」。

在作品《本草綱目》與《離騷》的基礎上,策展團隊邀請袁金塔以水墨紙漿裝置重塑「新本草園」,創作《詩草精靈》。紙漿裝置是可視的、可步入觸摸的有形實體,輔以人體心率、呼吸偵測運算,生理數據轉化為驅動變形的影像,原典詩句被拆解為音節與意象單元,輸入生成式 AI 模型,以432 Hz基頻聲場、可變彩溫LED、超聲波草本霧化及微振動地台,藝術展場因此被構築成一座多感官聯覺的浸浴之所。

《詩草精靈》企圖以藝術提供一帖「數位藥方」,將展場以水墨紙漿裝置與互動演算影像交織,所打造的能呼吸、能聆聽、能回應的數位場域,引領觀者之視覺觀看、嗅覺呼吸、聽覺聆聽、觸覺觸摸,在多感官療癒技術的運用下,並以光、影、香、聲等四維形式回饋,觀者的身體反應即時轉化為詩句與草藥符號,使身處其中心靈精神得到撫慰,觀展的過程猶如完成一趟洗滌身心靈的旅程。

藝術,從來都不是有形物理性形體的製作而已,媒材使用的適切有度、技巧操持的純熟精妙,所製造而成的物理性作品或許獲得了觀者站在面前的高聲讚嘆,卻最終還得讓觀者從身歷其中到心歷其中,獲得無形精神性的心領神會。

因此,藝術就不在搭建宏偉或細緻的有形建築,或說,這座宏偉或細緻的有形建築的搭建,只是用來接引的手段,是接引觀者從有形通往無形的橋樑,藝術作品所要滿足的不是面對面存在於前的觀者的感官,而是透過觀者感官的滿足獲致難以言喻、僅能心傳的靈性獲得。

袁金塔的療癒藝術與身心靈藥方
日期:2025.9.19-2025.9.25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香港銅鑼灣高士威道 66 號)

「風起火行:穿越抽象的的形與光」揭開大象藝術空間館抽象語境的新維度圖|大象藝術空間館​「風起火行:穿越抽象的形與光」揭開大象藝術空間館對於抽象藝術半世紀的語境,展期自2025年8月26日起至11月22日止,並於今日(8月30日)下午三點舉行...
04/09/2025

「風起火行:穿越抽象的的形與光」揭開大象藝術空間館抽象語境的新維度

圖|大象藝術空間館

「風起火行:穿越抽象的形與光」揭開大象藝術空間館對於抽象藝術半世紀的語境,展期自2025年8月26日起至11月22日止,並於今日(8月30日)下午三點舉行開幕式。此次展覽匯聚來自東西方共十三位藝術家,包含里查.塞拉(Richard Serra)、伯納德.奧貝坦(Bernard Aubertin)、園山晴巳、李芳枝、陳貽僮、陳銀輝、蘇信義、陳艷淑、尹明老、侯珊瑚、林學明、奧拉齊奧.巴奇(Orazio Bacci)、埃澤奎爾•塔維拉斯(Ezequiel Taveras)。作品跨越1960至2020年代,呈現抽象藝術如何在不同文化與時代背景下生成、轉化,並在今日持續展現活力。

開幕式首先由大象藝術空間館創辦人鍾經新引言分享策展緣起,及過往參與國際藝術博覽會的趣聞;再邀請陳艷淑老師、蘇信義老師各自分享創作的思維理路,及與大象藝術的展覽緣分。西屯國小家長會長孫學良談及,每次參與大象藝術的活動都是一種享受及吸收,也開拓了他的美學觀點。藝術家馮慧中分享美學應該從自身開始,把自己整理妥當在美學𥚃,也才能夠影響於外。開幕式的下半場由深諳AI知識的陳建大明教授分享「雙AI時代的統合協作——以美學智慧善用人工智慧」,闡述AI能夠協作美學提升的重要性。

抽象藝術不只是形式上的簡化或去除,而是一種能量與感知的語言。「風起火行」以「形」與「光」作為策展主軸,分為五大子題,帶領觀眾從原始動能出發,進入筆觸、幾何、水墨、科技等多層次的抽象探索,形成一場跨越半世紀的藝術對話。展覽以五大子題串聯東西方抽象藝術的多重樣貌。

第一部分「火的筆觸」由里查.塞拉(Richard Serra)、伯納德.奧貝坦(Bernard Aubertin)與園山晴巳呈現,他們以金屬重量、火焰燃燒與紙張折痕喚起原始能量,創作不在於敘述,而在於行動本身,留下時間與物質的痕跡。第二部分「筆痕視界」由李芳枝、陳貽僮與陳銀輝展開,透過符號化水墨、科技幻境與詩意色層展開,筆觸成為心靈節奏的延伸。

第三部分「秩序之外」則由蘇信義與陳艷淑解構幾何,符號與草書筆意交織,顛覆理性秩序,轉化為流動能量。第四部分「墨的生成」延續水墨傳統卻進入當代表述,尹明老以風象徵筆墨速度,侯珊瑚的墨線如脈搏般躍動,林學明則引入感官觸感,使畫布成為動態空間。最後「未來圖層」由奧拉齊奧.巴奇(Orazio Bacci)與埃澤奎爾•塔維拉斯(Ezequiel Taveras)帶來對科技的回應,透過線條、拼貼與數位印刷,建構資訊時代的抽象地景,開啟對未來感知的新想像。

大象藝術空間館指出,本展覽試圖呈現抽象藝術如何跨越地域、世代與媒材,並持續成為藝術家探問世界、回應時代的方式。從火與金屬到墨與數位層次,抽象藝術的語言始終在轉變,也在今日依然能觸動我們的感知。「風起火行:穿越抽象的形與光」是一場邀請觀者穿越抽象風景的旅程。風起之時、火行之處,抽象不再只是圖像,而是一種與世界相遇的方式、一次深入感官與思維的探險。


「風起火行:穿越抽象的的形與光」
日期:2025/08/26-2025/11/22
地點:大象藝術空間館

鑲嵌恆續的目光:Ümit Turgay Durgun首個展​​文.攝|陳賦​​長居義大利的土耳其雕塑家杜爾甘(Ümit Turgay Durgun),在美洲、歐洲、土耳其都有豐富的聯展經歷,此番受到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邀請來臺,是其職業生涯中...
20/08/2025

鑲嵌恆續的目光:Ümit Turgay Durgun首個展


文.攝|陳賦


長居義大利的土耳其雕塑家杜爾甘(Ümit Turgay Durgun),在美洲、歐洲、土耳其都有豐富的聯展經歷,此番受到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邀請來臺,是其職業生涯中首檔個展,意義非凡。受到其祖父逝去的刺激,杜爾甘以其創作為生命存在的不朽證據,以魚、人、鳥為創作主體的他,尤其強調創作中「眼睛」的設置,多數作品都只有一顆眼珠——策展人王玉齡指出沒有雙眼就不成一張正臉——一如土耳其文化中視為護身符的「藍色邪眼」,以及古埃及中的荷魯斯之眼,目光得以獨立於生命體的存亡,而成為引導觀者動向的巧面安設。

新冠疫情期間,杜爾甘研究並加入機械元件,《遠眺》成為雕塑裝置,時不時一眨一眨地,講訴著遠古魚類索定獵物、伺機洞察的生猛精銳,並且以此吸引觀者目光,激發思考。以石材為創作主要媒材的他表示選材均有其意涵,宇宙大爆炸之後,原來都是液態的玄武岩、石英岩,經過長期演進產生了巨大的變化,更進一步指出符合社會科學對「有機」的定義,更接近「如同生命體一般互相依存、自然生長」,並非冰冷決絕的獨立存在。

在臺準備佈展期間,得知摯友過世的噩耗,遂決定再創作三幅繪畫作品:探討動靜在轉化過程中並存的《靜止之境》、多層次半透明人影疊合的《傳光》、脫離原先軀殼翅翼抽生羽化的《漸現 》均以青、黃為主色調,雜糅了扭曲的拱門等建築空間元素,彰顯了恆續生命境界轉換的通道。

「恒續之脈 The Enduring Thread——Ümit Turgay Durgune個展」
展期:2025/07/04 至 2025/09/19 ​
地點:彩雲藝術空間 Tsai-Yun Gallery(新北市新莊區中央路376-1號2樓)

Address

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85號6樓
Taipei
104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典藏.今藝術&投資 (Artco Monthly & Investment)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典藏.今藝術&投資 (Artco Monthly & Investment):

Share

典藏.今藝術&投資 (Artco Monthly & Investment)

《典藏.今藝術&投資》是一本關注亞洲現當代藝術,以及探究藝術收藏與投資的國際性專業雜誌,同步發行紙本和電子版本,並透過典藏ARTtouch.com、典藏臉書、微信公眾號,推送、發酵討論之議題。

在亞洲崛起的此刻,《典藏.今藝術&投資》為一放眼國際、領導產業前進的優質媒體,在堅守媒體超然立場的同時,也思考著如何透過一次次的議題討論,探究藝壇現況,將亞洲藝術產業導向健全發展的體質,連接全球脈動。《典藏.今藝術&投資》的發行影響力不僅涵蓋中國、台灣、港澳與新加坡等地的讀者,同時也包括海內外重要的藝術菁英,如策展人、美術館館長、藝評家、學者、藝術家、收藏家、畫廊主等。

《典藏.今藝術&投資》的內容主要包含新聞、評論、議題與產業四大主軸。除了全球的重要藝術新聞,《典藏.今藝術&投資》更為華文讀者篩選、整合、評論國際當下受關注及具啟發性的展覽、活動與思潮,同時搭建起立場超然的藝術批評與論辯的空間,以犀利的角度不斷地推出深具影響力的專輯,引發討論。此外,《典藏.今藝術&投資》更具備領先其它亞洲藝術媒體的優勢:以敏銳及專業嚴謹的態度,報導分析亞洲現當代藝術產業的現況和走向,從學術源頭的創作探討,到收藏市場的真實景況。《典藏.今藝術&投資》的目標,為扮演見證與記錄,乃至推動亞洲現當代藝術的時代角色。

Artco Monthly & Investmentis an international magazine specializing in Asia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art investment and collection. It is published in both print and electronic versions such as ARTouch.com, Facebook and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