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孛羅文化

馬可孛羅文化 一本書啟動一次旅行、一次旅行打開一生的視野

禁地.聖地:那不容你坐、不容你站,只容你走的每一根刺走入泛南亞  #林玉菁 的旅行與翻譯行跡󠀠馬可孛羅「女力X旅力」最終場,邀請到同時是譯者、NGO工作者與策展人的林玉菁。講座以「刺」入題,象徵她走在南亞土地上的每一步、每個時刻,都如刺一般...
28/09/2025

禁地.聖地:那不容你坐、不容你站,只容你走的每一根刺
走入泛南亞 #林玉菁 的旅行與翻譯行跡
󠀠
馬可孛羅「女力X旅力」最終場,邀請到同時是譯者、NGO工作者與策展人的林玉菁。講座以「刺」入題,象徵她走在南亞土地上的每一步、每個時刻,都如刺一般,挑戰自己原先的知識與想法。她用「混」形容自己在南亞的行跡,反映這片優雅而複雜的大地,需同時以知識與身體去感受。

藝術作為觀看媒介:傳統、當代與性別
玉菁帶來尼泊爾攝影師的明信片,與印度傳統工藝的捲軸,前者透過照片,聚焦因戰亂或疫情而消失的人,後者是畫師吟唱故事的媒介,也是與時俱進、結合不同藝術與時事的創作形式。

印度有一項傳統習俗,是妻子須在丈夫過世後,自焚以表忠貞,這最終衍伸為社會對女性的期待與壓迫;但女性同時也有「女神」力量、降妖除魔的形象,兩種截然不同的女性期待,為何同時存在?玉菁表示,這是她二十多年前,因一部紀錄片而產生的疑惑,並開啟對印度的興趣,甚至到劍橋攻讀印度研究。

互相影響也互不理解:被劃分的國家邊界
2003年,玉菁到尼泊爾參與人權會議,接觸到內戰中的斯里蘭卡、政局動盪的孟加拉與巴基斯坦,以及流亡尼泊爾的不丹人……等議題,更首次被指著說「妳來自一個獨裁國家!」雖然當下深受衝擊,但期間的種種啟發,成為她未來重要的累積,例如多年後翻譯《 #中國的印度戰爭》時,就對夾在中、印之間的不同小國,有更多的先備理解。

在緬甸仰光,玉菁看到這座曾為亞洲的貿易大城,共存著多元宗教與族群:印度教寺廟建築內有漢人的會館,當地漢人社群比台灣更重視「初九天公生」的習俗,有伊朗什葉派清真寺,也有運作至今的猶太人會堂……。但自1962年進入軍事統治,緬甸已經歷了60多年困境。

相互交疊的文化提醒我們,南亞各國是二戰後才逐漸劃分的邊界,但長久以來,南亞人群更多的是相互滲透、影響。而我們習慣將「南亞」視為一個整體,但其實人群複雜多樣,即便相同國籍,也不一定彼此理解。

走不典型的路徑,與真實的社會相遇
玉菁喜歡緩慢、顛簸、困難與漫長的路徑。她在仰光搭乘久未維修、只有當地人會坐的火車,自英國殖民時即運作,是全世界最古老的鐵路之一。這段旅程,成為她日後創作的重要經歷。例如當地書報攤上,總有一本盜印書籍Land of Jade,出自瑞典記者與其撣族妻子,跨越國界的調查採訪,詳細紀錄緬甸各族人群的內戰經歷。2019年,她成為中譯本《 #直擊緬甸內戰現場》的譯者。

玉菁也搭乘慢船,航行伊洛瓦底江,河流兩岸最早是綠意盎然的農業區,但因森林砍伐嚴重,土地沙漠化,已變成廣大的乾燥區域。疫情期間,外國人無法入境,透過當地人的影像,紀錄了種植「檀那卡Thanaka」樹林所帶動的在地農業、編織等村落複合式經濟。這種經濟模式,也是南亞許多地方的寫照。

印度身世:藏在傳統編織中的細節
2010年,玉菁前往印度東南角的海濱小鎮,參與編織文化與產業會議。小鎮是在地編織產業鏈聚集地,她看到來自喜馬拉雅山麓的蕁麻,帶著羊群與會的羊毛從業者,以及傳統藍染等結合大自然的染料製法……。

傳統染織在印度文化、產業皆佔有一席之地,今日的傳統手工織者達五百萬名,甚至有傳承八百年的織者家族。在玉菁翻譯的《 #大亂局》一書中,也詳細梳理了東印度公司,在當地取得織品資源與貿易管道的歷程。

講座時間有限,二十多年前對印度的疑惑也未解開,但玉菁的南亞知識與情感,猶如她對當地的形容:優雅而複雜。例如2023年的譯作《 #朝聖者的印度》,就是展現她龐大知識量與文采的一部作品。

玉菁表示:「旅行、閱讀、翻譯之間,有很多彼此互相的提醒,有些事情會在不很刻意的情況下跳出來,讓你知道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而你,又曾遇過哪些來自旅行的提醒呢?

我想大膽說一句: #千明官 的《 #鯨》,是今年最好看的小說。󠀠故事從一個身世成謎的女人春姬開始,她回到荒涼的故鄉,追溯母親奇幻的命運——那位曾經試圖打破枷鎖,卻終究像藍鯨拍擊海浪般,不敵命運的安排,將一切的喜樂華美捲走。讓我們更感動的是,...
27/09/2025

我想大膽說一句: #千明官 的《 #鯨》,是今年最好看的小說。
󠀠
故事從一個身世成謎的女人春姬開始,她回到荒涼的故鄉,追溯母親奇幻的命運——那位曾經試圖打破枷鎖,卻終究像藍鯨拍擊海浪般,不敵命運的安排,將一切的喜樂華美捲走。

讓我們更感動的是,《鯨》得到了作家陳思宏老師的真心推薦。他說:

「小說可微細,可大河。《鯨》則是多部合唱,多音繁複,簡直大漩渦,把荒村的故事捲啊纏啊繞啊,繞出辛辣的韓國現代小說。…《鯨》終於要在台灣出版了。拜託,請容許我搖晃大家,在大家的耳邊尖叫:『快去買這本書!』」
󠀠
謝謝陳思宏老師的文字,謝謝 OKAPI 的曝光、謝謝博客來的選書支持。身為出版社的行銷,我真心地想跟大家說:這本書真的不是蓋的,如果我只花兩天,就可以把18萬字的小說看完,你就知道這本書的功力與魅力了。

#絕對值得。

千明官寫這本,真的抵抗了「文學小說重節制」的創作警言。為什麼很多書評會說這本就是韓版...

【當月書報】📢馬可孛羅經典探險著作改版《阿拉伯沙地》📢📍「旅行的浪漫,一方面是來自於對冒險的期待,一方面則是潛意識裡的衝動」我想這句話可以很好地形容威福瑞‧塞西格,不管是他旅行的過程還是留下的文字,都在二十世紀留下了色彩濃墨的一筆。󠀠 🌞《...
23/09/2025

【當月書報】
📢馬可孛羅經典探險著作改版《阿拉伯沙地》📢
📍「旅行的浪漫,一方面是來自於對冒險的期待,一方面則是潛意識裡的衝動」
我想這句話可以很好地形容威福瑞‧塞西格,不管是他旅行的過程還是留下的文字,都在二十世紀留下了色彩濃墨的一筆。
󠀠
🌞《阿拉伯沙地》🌞
烏雲聚集,雨下了,人活了;烏雲不雨而散,人和牲畜就都死了。在阿拉伯半島南部的沙漠裡,見不到季節的更迭、草木的消長,只有一望無際的荒漠;在這裡,春夏秋冬的嬗遞僅僅表現在氣溫的升降上。這是一片乾旱不毛的大地,凌厲無情,絕不饒人。
󠀠
🔍一起來欣賞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旅行書籍」之一吧。
📖書籍可以在以下的通路進行購買,推薦給喜愛探險著作的你。
#馬可孛羅 #阿拉伯沙地 #探險著作 #九月新書
󠀠
博客來:https://pse.is/86a78x
讀書花園:https://pse.is/86a7cg
誠品:https://pse.is/86a7gd
讀墨:https://pse.is/86a7ka
KOBO:https://pse.is/86a7pp
MOMO:https://pse.is/86a7wh
金石堂:https://pse.is/86a7zj
讀冊:https://pse.is/86a84h

最後一站,我們把《曬.屏東》帶到金門!󠀠當時活動消息一出,很多人都跑來問:蛤?為什麼會有金門?你們真的要飛去金門辦嗎?其實很單純啦,因為鄭開翔老師現在剛好人在金門完成繪畫計劃嘛。所以乾脆就借這個機會,讓屏東的陽光、巷弄、夜市,來會一會金門的...
23/09/2025

最後一站,我們把《曬.屏東》帶到金門!
󠀠
當時活動消息一出,很多人都跑來問:蛤?為什麼會有金門?你們真的要飛去金門辦嗎?

其實很單純啦,因為鄭開翔老師現在剛好人在金門完成繪畫計劃嘛。所以乾脆就借這個機會,讓屏東的陽光、巷弄、夜市,來會一會金門的城鎮、老屋、風景。

黑珍珠蓮霧配高粱,屏東遇上金門,會蹦出什麼滋味?
來蓊蓊書店,現場開翔老師說給你聽!

📍《曬.屏東》新書分享會(金門場)
時間|9/28(日)14:00–15:30
地點|蓊蓊書店(金城鎮光前路29巷2號)

一年環球,一年環島:從旅行到旅行書寫之路拿下記者證開始旅行 曹馥年如何丈量世界󠀠「提到冒險家,你第一個會想到誰?」在9月18日的講座中,曹馥年向大家拋出這個問題。她說,準備這場「女力X旅力」講座時,思索「女性視角為旅行文學帶來哪些不同樣貌?...
21/09/2025

一年環球,一年環島:從旅行到旅行書寫之路
拿下記者證開始旅行 曹馥年如何丈量世界
󠀠
「提到冒險家,你第一個會想到誰?」在9月18日的講座中,曹馥年向大家拋出這個問題。她說,準備這場「女力X旅力」講座時,思索「女性視角為旅行文學帶來哪些不同樣貌?」才發現,腦海中浮現的人名,清一色為男性。然而,即便在出行不易的時代中,仍有勇於前往未知之地的女性探險家。
󠀠
♀女性,說故事的人
珍妮・芭蕾(Jeanne Baret),以植物學研究的成果著名,旅程中,她為避免流言側目,甚至喬裝為男性。亞歷珊卓・大衛尼爾(Alexandra David-Néel),從雲南前往拉薩,入住藏人家庭,在《拉薩之旅》一書中,寫下藏人女性在家庭社會中的樣貌,為男性旅行者觀察不到的面向。

而視野拉回當代,「女性不再是在家等待的伴侶、被觀看的客體、旅途中的點綴,而是說故事的人。」經由「記者、登山家、探險家、人類學家、女兒與母親等角色,深入男性未必能企及之處,採集女性能共鳴的聲音,讓人看見世界的多重面貌。」例如,《鏡頭背後的勇者》作者琳賽・艾達里歐(Lynsey Addario),便從女性戰地記者的角度,觸及了男性記者看不到的阿富汗切面。

曹馥年說,記者是她唯一做過的職業,自外文系畢業,就無縫接軌進入報社,成為任務包山包海的地方記者。經過多年消磨,她決定「站在世界的現場投資自己」,將視角從別人看的世界,轉為從自己的角度看世界,2014年開啟「一年環球」的旅程,以紐西蘭為起迄點,沿途抵達世界各洲。

🌎一年環球:語言不是障礙,過程比抵達更珍貴
「語言確實是了解對方文化與思考的媒介,但絕非旅行的障礙。」馥年表示,她在南美洲期間的行程,是以所知甚少的西班牙語單字所完成的,且仍能在錯綜的亞馬遜河獨木舟四日旅程中,透過手繪與肢體語言,認識到嚮導的捕魚技術,悉心記下物種的當地名稱。

她在空中,看到安地斯山脈的尾巴;在30幾個小時的巴士車程,打破體感丈量世界的尺度;抵達阿根廷Ushuaia,卻發現這所謂「世界的盡頭」與「地球是圓的」理論根本相悖……。馥年引用《老巴塔哥尼亞快車》表示,最有趣的事情,往往不是發生在目的地,而是在前往的過程途中。就像南極,是個即便搶到12萬台幣船票,也不保證能順利抵達的地方。

「旅行之前,我是鑽牛角尖又認真的人;旅行之後,學會接受即便準備充分,事情仍不會按自己的期待走。」她在厄爾瓜多被偷竊,電腦、相機、鏡頭全都遺失,但也因此遇到當地家庭、台商最真誠的協助。就像《何苦去旅行》作者所說:「每次糟糕的經驗,都讓我成為一個更好、更堅強的旅行者,更對所擁有的一切感恩……。」

📚環島讀冊:以書店為據點,仔細認識台灣
馥年曾在西班牙的背包客棧,遇到一位喜愛在宜蘭外澳衝浪的背包客,對方口中的「亞洲最美浪點」,自己卻一無所知!於是馥年決定,啟動「環島讀冊」計畫,造訪全台18間獨立書店。

她在新竹城隍廟附近的「中外書店」,深入認識了出生在鼓浪嶼的老伯伯,他輾轉來台、經歷二二八,數十年如一日地販售外文書,滋養了許多在台外國人的心靈。高雄「等閑書房」,由一對熱血浪漫的父女檔所經營,女兒從小就喜歡看書,原來完全不在出版業工作的爸爸,竟然跨界鼓勵女兒開書店,於是等閑書房的陳設,也結合家中先前五金行事業的元素,不知不覺,已經營了十多年。

無論出發到何處,她都偏好以「老派」方式做行前準備,閱讀書籍、文字來認識目的地,以保留對當地的驚喜;到了現場,她喜愛與人交談、提問,每日書寫日記。馥年回想,環球旅行像是一場校外探索,環島讀冊則像一場反思人生的旅程,兩者的後座力,都讓她學會接受,事事並非盡如人願,學會看開,放過別人,也放過鑽牛角尖的自己。

⚠️ 報名即將額滿,開講倒數計時中!󠀠如果你對印度或南亞有興趣,這場講座千萬別錯過。󠀠玉菁是我們出版社長期合作的譯者,他的名字幾乎等於「知識的立體投影」。他翻譯過我們出版著作《 #直擊緬甸內戰現場》《 #大亂局》,那種考究與融會貫通,讓人讀...
19/09/2025

⚠️ 報名即將額滿,開講倒數計時中!
󠀠如果你對印度或南亞有興趣,這場講座千萬別錯過。
󠀠
玉菁是我們出版社長期合作的譯者,
他的名字幾乎等於「知識的立體投影」。
他翻譯過我們出版著作《 #直擊緬甸內戰現場》《 #大亂局》,那種考究與融會貫通,讓人讀起來就像走進一座 3D 百科全書。

當他站在台上,更是把這份能量放大。不是枯燥的史料堆疊,而是帶你重回現場:戰爭的廢墟、殖民勢力的角力、宗教的呼吸,彷彿親眼所見。
󠀠
這次,他將讓我們一窺〈禁地.聖地〉究竟,從印度的神話到地景,從朝聖者的足跡到現代人的旅行渴望,他將帶我們看見一片真正鮮活、複雜而迷人的大地。

📌
時間:週四(9/25)19:30–21:00
地點:現流冊店
報名連結:https://www.accupass.com/go/nlll2025

《每周一畫》--4有句話說得好「甜點是裝在第二個胃」,所以最後一篇《每周一畫》就用「阿良綜合冰」收尾吧!因為我家附近有類似的店家,所以很喜歡這種古早味的冰品,特別是配料是店家自己做的,不過更讓我驚喜的是這裡冬天會賣白糖粿!酥脆的外皮加上軟糯...
18/09/2025

《每周一畫》--4
有句話說得好「甜點是裝在第二個胃」,所以最後一篇《每周一畫》就用「阿良綜合冰」收尾吧!
因為我家附近有類似的店家,所以很喜歡這種古早味的冰品,
特別是配料是店家自己做的,不過更讓我驚喜的是這裡冬天會賣白糖粿!
酥脆的外皮加上軟糯的口感,一口下去就是極大的滿足,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美食,真是太棒了。
󠀠
🔻《曬屏東》書籍連結🔻
博客來:https://pse.is/7zc9jg
讀書花園:https://pse.is/7zc9k5
誠品:https://pse.is/7zc9kz
誠品(作者親簽版):https://pse.is/7zc9n2
讀墨:https://pse.is/7zc9nf
KOBO:https://pse.is/83g8ra
MOMO:https://pse.is/7zc9p5
金石堂:https://pse.is/7zc9sn
讀冊:https://pse.is/7zc9q2

📖【當月書報】📖《碎片少年》中那些失去存在感的人,主角成齊聲稱呼他們為「薄餅」,因為他們就像餅乾一樣,脆弱、易碎、難以保存。他甚至依照碎裂的程度,把他們分為三個階段:🍪一級餅乾:像斷成一半的餅乾,還有形體,存在感卻極低,經常被忽略。 🍪二級...
17/09/2025

📖【當月書報】📖
《碎片少年》中那些失去存在感的人,主角成齊聲稱呼他們為「薄餅」,因為他們就像餅乾一樣,脆弱、易碎、難以保存。他甚至依照碎裂的程度,把他們分為三個階段:
🍪一級餅乾:像斷成一半的餅乾,還有形體,存在感卻極低,經常被忽略。
🍪二級餅乾:碎裂成片,即使站在身邊也無人認出,彷彿早已不屬於任何地方。
🍪三級餅乾:只剩粉末,連自己也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將被世界完全拋下。
󠀠
齊聲能聽見他們,並不代表他擁有什麼英雄般的能力。相反地,他也脆弱、膽怯,甚至不太會表達情感。他只是比別人更早知道那種「被當作不存在」的感覺──所以他不願坐視他們慢慢碎裂。他傾聽、靠近、記住,試圖把這些人從「被消失的邊緣」拉回日常。
󠀠
📘購書連結:
博客來:https://pse.is/84vcz8
讀書花園:https://pse.is/84vd23
誠品:https://pse.is/84vd2r
讀墨:https://pse.is/84vd3e
MOMO:https://pse.is/84vd4j
金石堂:https://pse.is/84vdap
讀冊:https://pse.is/84vdbs

󠀠【當月書報】📣馬可孛羅全新時尚文化著作《口袋沒你想得那麼簡單》📣🔍口袋,這個看似稀鬆平常的部分,現在已經完美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但是在這之前呢?有沒有思考過口袋從何而來,為什麼男女服飾的口袋有差異?這本書不只講述了口袋的演進,其中還有許...
15/09/2025

󠀠【當月書報】
📣馬可孛羅全新時尚文化著作《口袋沒你想得那麼簡單》📣
🔍口袋,這個看似稀鬆平常的部分,現在已經完美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但是在這之前呢?有沒有思考過口袋從何而來,為什麼男女服飾的口袋有差異?
這本書不只講述了口袋的演進,其中還有許多相關的其他議題,是相當精彩的著作。
󠀠
📒《口袋沒你想得那麼簡單》📒
從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出發——誰擁有口袋,為什麼?——然後層層揭露出歷史、性別政治、社會規範與個人自主之間的關係,從而看透「口袋從來不只是功能性的設計,它們承載著文化意義與權力結構」。
這是一部關於服裝中口袋的微觀歷史,揭示這個看似日常的設計,如何深刻反映性別、權力、身分與文化變遷。
󠀠
🔍本書獻給那些對「口袋有無」執著不已的人,也獻給每一位關心服裝如何形塑我們在世界中行走方式的讀者。
📖書籍可以在以下的通路進行購買,推薦給喜愛時尚文化的你。
#馬可孛羅 #口袋沒你想得那麼簡單 #時尚文化著作 #九月新書
󠀠
博客來:https://pse.is/854qpg
讀書花園:https://pse.is/854qqg
誠品:https://pse.is/854qrj
讀墨:https://pse.is/854qsd
KOBO:https://pse.is/854qt6
MOMO:https://pse.is/854que
金石堂:https://pse.is/854qv9
讀冊:https://pse.is/854qwa

難以抵達的地方:出發是為了與自己相遇聆聽山女孩,成為彼此的樹洞󠀠「旅行不是我的主業,而是在登山過程中,必經的路途。」山女孩Kit在9月11日的「女力X旅力」講座開場,訴說自己與山、步道、旅行之間的關係。這個夜晚,她以三場直面生命的登山經歷,...
14/09/2025

難以抵達的地方:出發是為了與自己相遇
聆聽山女孩,成為彼此的樹洞
󠀠
「旅行不是我的主業,而是在登山過程中,必經的路途。」山女孩Kit在9月11日的「女力X旅力」講座開場,訴說自己與山、步道、旅行之間的關係。這個夜晚,她以三場直面生命的登山經歷,帶出感性的自我剖析,也帶著現場60位聽眾,共同思考了自己與身邊之人及內在的議題,共同成就了一場關於旅行與心靈樹洞相聚。
󠀠
⛰️尼泊爾的教導:不要想一次完成所有的事
過去幾年,Kit分別前往了安納普納大環線、安納普納基地營、聖母峰基地營,完成六條步道,適應五千公尺以上高海拔與零下十度雪地的挑戰。她先後在尼泊爾停留超過100天,而安納普納大環線的經歷,更催生了Kit日後的小說作品《腹語山》。

在安納普納,她以超前的進度,走完預估的所需天數,因而決定繼續前往聖母峰基地營,但輕忽了自己的經前症候群,僅將一切身體不適,簡單歸因於連續多日登山的體力耗損。接著經歷了全世界最危險飛機起降的盧卡拉機場,近乎昏厥的登山過程,以及因為快速高海拔升降所造成的潛水夫病癥狀……。她體悟到「冒險,本來就夾雜很多因素與困難」,但也在親歷命危後,一度下定決心,再也不前往尼泊爾。

🌄美國的啟發:職場轉念思考,決策者也有困惑
總長達380公里的約翰繆爾步道,因救援不易、沒有山屋、全程無訊號,在每日爬升行走15-25公里的情形下,需全程背負達25公斤的所有食物及野營裝備,通過至少7個3,300公尺以上的高峰,且有融雪河流暴漲,以及熊出沒的危險。

Kit表示,如此的登山情境,難度比尼泊爾的六條步道加總更困難,她三度抵達,分段完成步道全程,經歷了加州火燒山、大雪年、夥伴重病、迷路……等困難,踩下每一步之前,都不知路徑是否正確,底下是土地,或是結冰的河面?每次決策都是關鍵,如何在時程延宕與斷糧的壓力險勢下,與團隊保持良好合作,做出決策,持續前行?在講座中,她分享封存在手機中從未公開的影像,在那身心俱疲、崩潰的畫面中,她也拋出了一個叩問:在「生活」與「活著」之間,孰輕孰重?

🌈加拿大的拷問:因迷路而出發,與自己相遇
今年,Kit到班夫國家公園停留,在這全世界第三座成立的國家公園,有完善且平易近人的步道網,鄰近城鎮的交通接駁、住宿、野外活動都十分便利。然而,她卻在這裡直面了人生與關係的嚴酷拷問。

她在優美的路易斯湖,遇到不懼怕人類的各種動物,也因被松鼠包圍,失足掉下山崖。獨自成功脫困、返回住處後的後怕,勾起她對生命的各種情緒。那時她正處於一段迷路的關係,也難以自我辨認,甚至陷入自己是否存在的無盡困惑中。但就在當地教堂上方,她看到了一座彩虹,「重新體驗一朵花,重新體驗一座山。」這樣的靈感,讓她願意與自己的生命,一同繼續走下去,並在9月這天,與大家相見,分享這個與登山路線、登山裝備無關的主題,誠實坦承自身的脆弱,訴說這段努力讓現實與內心逐漸對齊的過程。
󠀠
🚶‍♀️ The Purpose of Adventure:新的我們,會一直在路上相遇
無論登山或旅行,每個人都曾有因「破裂」狀態而啟程過,那也是冒險的目的。她仍有許多待前往的夢想清單,試圖克服恐懼,擁有不同的旅遊體驗。然而,在「追尋什麼?逃避什麼?流浪什麼?」的疑問中,我們也須承認「迷路」的可怕,以及它能帶給我們的動力,因為只有走上難走的路,才可能抵達最難抵達的終點:自己的內心,並找到最愛的人:自己。

【當月書報】📢馬可孛羅全新小說《碎片少年》📢📙這本小說乍看之下是一本奇幻小說,但是深入觀看之後就會發現遠遠不只如此,它就像是包著糖衣的炸彈,撕開外層的奇幻設定之後,底下是令人省思的議題,但是卻不會過於沉重導致無法觀看。󠀠 🍪《碎片少年》🍪當...
12/09/2025

【當月書報】
📢馬可孛羅全新小說《碎片少年》📢
📙這本小說乍看之下是一本奇幻小說,但是深入觀看之後就會發現遠遠不只如此,它就像是包著糖衣的炸彈,撕開外層的奇幻設定之後,底下是令人省思的議題,但是卻不會過於沉重導致無法觀看。
󠀠
🍪《碎片少年》🍪
當我們像餅乾般一塊一塊地碎裂,該怎麼做才能恢復原樣?
《碎片少年》不是童話。而是一部介於幻想與現實之間的小說,用奇幻設定承載真實傷痕。書寫那些我們不願面對的情境──忽視、孤獨、霸凌、沉默,甚至是對自我的懷疑與否定。
󠀠
🔍這是一部讓人重新確認「我存在」的小說。
📖書籍可以在以下的通路進行購買,推薦給喜愛小說的你。
#馬可孛羅 #碎片少年 #小說 #九月新書
󠀠
博客來:https://pse.is/84vcz8
讀書花園:https://pse.is/84vd23
誠品:https://pse.is/84vd2r
讀墨:https://pse.is/84vd3e
MOMO:https://pse.is/84vd4j
金石堂:https://pse.is/84vdap
讀冊:https://pse.is/84vdbs

Address

Taipei
104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馬可孛羅文化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馬可孛羅文化:

Share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