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2025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借助 AI 工具加快寫程式、產出架構,結果越做越複雜、維護越來越痛苦?最近我讀了一篇論文,標題是 The Impact of AI-Generated Solutions on Software Architecture and Productivity,裡面的發現幫我對這類問題有了更清晰的理解。我把這篇論文的研讀心得整理成一篇文章,希望你也能從中得到啟發。
我在文章裡重點分享了這些:
📌生產力提升的真實範圍 — AI 在什麼樣的任務上能幫你提升多少,以及什麼情況下提升變得微乎其微。
📌架構品質 vs 任務尺度 — 小功能 vs 大架構,差異有多大?哪裡開始會有問題?
📌架構師角色的重要性被放大了 — 不只是寫程式的人要懂得拆問題,更要懂得設計模組邊界、維護性與後續演進策略。
📌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是:將大問題分解為小任務,讓 AI 生成高內聚力的小片段,然後由人類工程師進行架構整合和品質保證。
論文研讀:AI 工具對軟體開發與架構的影響 由於一場災難(詳見: 我的AI寫程式慘痛經驗),我閱讀了這一篇論文,在此整理成一篇文章來做分享 The Impact of AI-Generated Solutions on Software Architecture and Productivity: Results from a Survey Study 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