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拾Jap

伍拾Jap 減少負能量,用籃球學習人生。

雜說一下,在學習帥,我這雜碎。

[ Money World ]J*p之前也寫過,Luka Doncic在8月2日確認與Lakers續約,簽下一份為期三年、價值1.65億美元的合約,而且第三年為球員選項。但為什麼不是簽4年,或者5年?Luka來季的合約仍是執行在Mavs時簽...
03/08/2025

[ Money World ]

J*p之前也寫過,Luka Doncic在8月2日確認與Lakers續約,簽下一份為期三年、價值1.65億美元的合約,而且第三年為球員選項。

但為什麼不是簽4年,或者5年?

Luka來季的合約仍是執行在Mavs時簽下的第4年合約,與Lakers的新合約將在2026年才開始。3年的合約,讓Luka可以在2028年再次與球隊談一份Max級別的合約。屆時,他已在湖人效力五個賽季,有資格獲得佔球隊薪資35%的頂薪條款;再加上10年的NBA資歷,屆時他可望簽下一份5年4.17億美元的合約。

What?即是平均每年8000萬美元的合約!但如果Luka減重成功,未來兩年打出MVP身手,球隊給他8000萬,真的值得嗎?

Lakers GM Rob Pelinka為Luka續約寫了一篇文章:

「今天是我們球隊的重要時刻。Luka Doncic的未來將會在Lakers發生。他是超凡脫俗的球員之一,在球場上的主導地位和激情無可比擬。從Luka成為湖人的那一刻起,他便與我們的球迷建立起聯繫。當你觀看Lakers的比賽時,你能感受到這一點。Luka在球場上是個絕對的殺手,亦對社區展現出慷慨與關懷。最重要的是,Luka將帶領球隊追求冠軍,這個目標將永遠證明Lakers的實力。」

Pelinka的說法,證明球隊對新「Luka時代」充滿希望。雖然3年約對球員來說有點冒險,畢竟傷病可能令他無法如預期爭取最大合約,但Luka近年在體能上的努力,亦代表他與Lakers已有共同目標,準備好真正接棒帶領球隊前行。

但問題來了:未來真的值得花8000萬年薪續留一位球星嗎?

來季NBA最高薪的是Stephen Curry的5960萬,其次是兩位中鋒——Joel Embiid與Nikola Jokic,各為5522萬,然後是Kevin Durant、Jayson Tatum、Giannis Antetokounmpo、Anthony Davis與Jimmy Butler等人。以上球員除了Tatum外,年齡都在30歲以上,甚至有人超過35歲。兩、三年後,Shai Gilgeous-Alexander或Luka這些年輕球星將會接棒。SGA剛簽下的新合約雖然要兩年後才開始生效,但第三年年薪也會超過7000萬。要留住這些球員,給出7000萬、甚至8000萬年薪,將不再罕見。

NBA從來就是個金錢遊戲。去季整個聯盟的球員薪資總額,不論是與美國其他三大職業運動,還是英超相比,都是最高。

儘管近年NBA比賽吸引力備受質疑,例如裁判水平、球員傷病、明星賽觀賞性下降等問題,我還是會想繼續探討:未來的NBA,真的還能越賺越多?

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NBA的吸金能力。

[ Badass ]Caitlin Clark、Angel Reese、Sabrina Ionescu、A’ja Wilson、Kelsey Plum 都是現在 WNBA 裡的人氣王,她們都是現時聯盟裡的代表人物,除了球技了得外,各自在社交...
02/08/2025

[ Badass ]

Caitlin Clark、Angel Reese、Sabrina Ionescu、A’ja Wilson、Kelsey Plum 都是現在 WNBA 裡的人氣王,她們都是現時聯盟裡的代表人物,除了球技了得外,各自在社交媒體上也是流量王。

這一季聯盟裡有一位冒起得很快的「異類」流量王——她就是 Fever 的 Sophie Cunningham。

快 29 歲的 Sophie 在過去六季都效力於 Mercury,是一位 3D 球員,除了防守夠硬朗外,她在 2024 年的 Catch and Shoot 三分球命中率高達 43%,在進攻上是一位能打無球的角色球員,生涯平均 7.7 分。

今年來到 Fever 後,她的 Instagram 追隨者人數從 35 萬急升至現在的 120 萬,成為 WNBA 現役球員中追蹤人數第十多的球員。

Sophie 能夠爆紅,絕對與她在場上場下的魅力息息相關。

之前 J*p 也寫過,6 月中旬 Fever 對 Sun 的比賽中,CC 被 Sheldon 緊防戳到眼睛,然後又被對方的 Mabrey 突然從後面把 Clark 推倒。而裁判最後只給 Sheldon 一次一級惡意犯規,被犯規的 CC 也吃了一次技術犯規。

其後 Fever 把勝局穩住,在完場前,Sun 的 Sheldon 一次快攻上籃時,被 Sophie 狠狠地攔下來。賽後這次防守被視為替隊友 CC 出氣的一球,Sophie 的人氣也因此急升,一晚之間 IG 漲粉 60 萬。

一直以來 Sophie 在場上的打法強硬、敢於與對手肢體碰撞,有時會與對手起衝突,可說是聯盟裡的「壞女孩」代表。在 WNBA 這樣偏保守的聯盟裡,她絕對更能吸引球迷。

在場下,她經常在社群媒體上分享穿搭與訓練片段,而且金髮外型亮眼,被媒體稱為「WNBA 最性感球員之一」,這也是她能吸引大量粉絲的原因,當中也包括許多男球迷。

但我個人覺得,Sophie 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她敢言的態度。最近她在 Podcast 節目中談及隊友 Caitlin Clark 時,直接表示:

「當人們說她不是聯盟的代言人時,這真的讓我很生氣。你們究竟在講什麼?…當他們說聯盟就算沒她也可以變得更好時,這些人是名副其實的蠢貨。

如果你夠聰明,也明白自己正因此而得益時,請對別人好一點,為什麼就不能好好對待別人?」

相信這種「俠女」性格,才是 Sophie 最吸引人的地方。

[ Why Ben? ]今天的焦點NBA新聞,應該是Mikal Bridges與Knicks達成了延長合約,但我更在意的是,Knicks正在考慮簽入Ben Simmons。Knicks上季用三位球員加五個首輪籤從Nets換來Bridges,...
01/08/2025

[ Why Ben? ]

今天的焦點NBA新聞,應該是Mikal Bridges與Knicks達成了延長合約,但我更在意的是,Knicks正在考慮簽入Ben Simmons。

Knicks上季用三位球員加五個首輪籤從Nets換來Bridges,經過慢熱開季後才逐漸融入。整季三分命中率降至生涯新低的35.4%,平均17.6分,季後賽攻守表現中規中矩,未完全達到球迷預期。

他現以4年1.5億美元續約,少拿約600萬,為球隊預留薪資空間。雖然表現未算突出,但與“Nova兄弟”的情誼也是他願意提前續約的關鍵,這價碼在NBA算是中上水平。

但當我今天不是主力寫Bridges,而是在看到Knicks有意簽下Ben Simmons時,我覺得這個想法挺有趣。

上季Simmons被Nets買斷後,由Clippers簽下,並在18場比賽中平均上場16.4分鐘,交出2.9分、3.8籃板、3.1助攻的成績,與他巔峰時期的表現有很大落差,這與他的背部傷勢不無關係——他曾因此缺席整整一季。

據消息指出,Celtics、Suns、Kings與Knicks都有興趣簽下他,主要原因在於他6呎10吋的身高、出色的臂展與防守對位能力仍在,加上他依然具備良好的傳球視野與助攻判斷。若以底薪簽下他作為側翼或控球替補,仍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

對於Simmons的發展,不少球迷已感失望。曾是NBA防守一隊的他,如今卻未能走出低潮,甚至讓人質疑他是否缺乏積極爭取上場的心態。而這點,也正是我認為Knicks有意簽下他的原因之一。

Knicks今夏請來Mike Brown擔任主教練,他除了是著名的防守型教練,亦曾在Kings帶出流暢的進攻體系。若陣容中加入Simmons,雖然他的外線投射仍不被重視,但他在切入方面依然有威脅。若以替補甚至第十人的角色來使用他,仍可能發揮作用。

然而最令人擔心的,還是他會否影響球隊的化學作用。Simmons在76ers季後賽的失常表現打擊了他的心理狀態,也成為他離開費城的導火線。現在的他,是否能適應Knicks這支充滿熱血的球隊,仍是未知數。畢竟,去年NBA出場時間最多的兩位球員就是Knicks的Bridges和Josh Hart。

另外,紐約是全聯盟媒體壓力最大的城市之一,若Simmons再度出現表現起伏、受傷或態度問題,將會被媒體無限放大。他過去曾因輿論壓力而請假、逃避比賽,心理層面是否準備好重返高壓環境,依然是一個問號,也可能影響更衣室氣氛。

從現時Knicks的陣容來看,除了Jalen Brunson之外,Miles McBride與新加盟的Jordan Clarkson,都是偏向得分型的後衛,因此GM Leon Rose若考慮簽下Simmons,也是在尋求補足組織能力的不足。據悉,Knicks會在Landry Shamet與Simmons之間作出選擇。

Simmons並非沒有下家,他依然有留在NBA的價值,只是球迷不應對他寄予過高期望,只要把他視為一位角色球員,他還是有貢獻的空間。

TPBL 與 PLG 兩大台職籃聯盟的合併談判,最終的結果是:終止討論。從7月中旬開始談判,到首次召開由十支球隊參與的合作會議,再到期間傳出拉攏宏國進入PLG的消息,說實話,我一直都不認為這兩個聯盟能夠談成合作。我說要透過外籍生制度提升比賽...
31/07/2025

TPBL 與 PLG 兩大台職籃聯盟的合併談判,最終的結果是:終止討論。

從7月中旬開始談判,到首次召開由十支球隊參與的合作會議,再到期間傳出拉攏宏國進入PLG的消息,說實話,我一直都不認為這兩個聯盟能夠談成合作。

我說要透過外籍生制度提升比賽水平,你卻說外籍生不是對台灣籃球長遠發展有利的制度;
你說要共同打造台灣唯一的職籃平台,我則不太想回應這樣的合作方式;
而且,你是協會,我是企業。

既然彼此已經嘗試接觸、溝通過,卻談不攏,那就別再浪費時間了。倒不如專心準備下一季的比賽,來得更實在。

雖然PLG目前尚未正式宣佈高雄鋼鐵人已經解散,但如果下季真的只剩三支球隊參賽,我個人覺得,這很可能會是「野獸」林志傑的最後一舞。沒機會再看到他和林書豪正面交鋒,的確有點可惜。另外,也無法看到PLG的衛冕冠軍領航猿,與國王、海神再交鋒幾個回合,是球迷的損失。

更關鍵的是,就算PLG再找來一支新球隊湊足四隊,整體比賽會變得更精彩嗎?球迷還會照樣支持嗎?特別是在合併談判破局之後,PLG始終沒有對TPBL關於「不再邀請第四隊參與合併」的提問作出任何官方回應,這難免會對PLG的品牌形象帶來影響。或許,他們很快就需要為台灣球迷提供一個合理的解釋,說明為什麼無法與TPBL合併,我也希望他們會這樣做。

無論如何,PLG的確是率先開啟了台灣職業籃球這一道門。但回顧這三星期的談判進程,我更加明白一件事:要讓所有人都一起做一件事,從來都不容易。

特別是——當「商業」與「老闆」的利益出現在桌面上時。

圖:自由體育

#台職籃 #台灣籃球 #林書豪 #林志傑 #台籃 #台灣職籃

[ Response ]Luka Doncic被交易到Lakers,已經快將6個月。可能自從2月發生交易案後,J*p就一直在每次有新進展或新聞時,以文章形式更新Luka轉投Lakers的情況。其實這段時間內,一直有不少球迷私訊我,綜合起來大...
31/07/2025

[ Response ]

Luka Doncic被交易到Lakers,已經快將6個月。

可能自從2月發生交易案後,J*p就一直在每次有新進展或新聞時,以文章形式更新Luka轉投Lakers的情況。其實這段時間內,一直有不少球迷私訊我,綜合起來大多是在問同一個問題:

「我不明白為什麼Mavs可以決定把自己培養的自家球星,就這樣交易出去?」

其實從交易案發生的第一天起,我和許多球迷一樣都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GM Nico會將這位被譽為NBA未來門面的球員交易走?尤其是Luka在Mavs球迷心目中,一直被視為球隊傳奇Dirk Nowitzki的繼承人。這次交易對球迷而言,幾乎等同於將Mavs一部分的文化也一併交易出去。

如果有一直留意Luka動向的球迷,大都會發現「Luka 2.0」的出現——減重後的他讓我想起當時Nico在交易記者會上所說:「我們深信防守贏得冠軍。」當時很多消息指出,Nico對Luka的體重狀況感到不滿,認為他未有做好飲食與身體管理,也不夠自律,因此才被球隊交易。瘦身後的Luka在《Men’s Health》的專訪中說:

「從外表上看來,我整個人都處於非常好的狀態。但這才剛開始。我不能停下來,一停下來,一切就白費了。」

其實在Lakers於季後賽首輪不敵Timberwolves後,Luka就立刻傳短訊給經紀人,表示準備投入休賽季訓練。物理治療師Javier Barrio說:「我覺得今年夏天他真的看到成果,這讓他非常開心。」

最近兩天,Luka為Jordan Brand到訪紐約和洛杉磯進行宣傳活動,所到之處人山人海,讓更多人看到煥然一新的Luka。我認為,這幾乎是一場對GM Nico的「示威」。

在活動上有記者問到Luka,會否把現在的外表照片傳一份給Mavs時,Luka回應:「他們應該都看到了,我不用太著意這一點。」Luka將會在8月10日起為國家隊上陣,參與FIBA EuroBasket 2025的賽事。而在此之前,有傳Lakers將與Luka展開續約談判,為迎接「Luka時代」作好準備。

Luka正面積極的回應,與Mavs管理層至今仍未能給出明確交代,形成強烈對比。

去年12月加盟Mavs的CEO Rick Welts,最近在財經媒體《彭博電視》上提到球隊與球迷的關係時說:「在這項業務中,不能有任何恐懼或遺憾,只需專注於如何向前邁進。……我瞭解Mavs球迷與球隊之間深厚的聯繫。對我來說,那是一個裝著半杯水的杯子,因為我相信隨著時間推移,我們可以修補這段關係。我沒想到事情會像現在這樣迅速發展。」

某程度上,我是認同Welts的“Move on”看法。Mavs的老球迷仍難以接受Luka離隊,是可以理解的。如今的NBA,已經是一場比商業更商業的籃球娛樂。近年來NBA新老闆頻頻進場,現在有多少球隊像Lakers的Buss家族,或以前的Mark Cuban那樣,把打造球隊文化視為重心?不少球隊一奪冠後就急於脫手出售,已不是新鮮事。

或許新合約裡的確有要求Luka控制體重。不過,我欣賞Luka對交易案與未來所展現出來的積極態度。

[Contract Extensions?]在NBA球員市場開啟一個月後,海裡還有魚嗎?目前完全自由身的球員,大多數已經名花有主。而市場上仍未續約的幾位受限自由球員中,以Jonathan Kuminga、Josh Giddey、Cam Th...
30/07/2025

[Contract Extensions?]

在NBA球員市場開啟一個月後,海裡還有魚嗎?

目前完全自由身的球員,大多數已經名花有主。而市場上仍未續約的幾位受限自由球員中,以Jonathan Kuminga、Josh Giddey、Cam Thomas與Quentin Grimes四位最具簽約價值,但也同時是最難匹配合約的類型。

這四位球員同為同屆新秀,去年皆未能與原屬球隊提前簽下延長合約。他們正面臨著抉擇與談判的拉鋸階段。

Quentin Grimes在去年並未於原球隊Knicks上陣,改為效力Mavericks與76ers,攻守兩端皆有所進步。然而擁有多份大合約的76ers,目前距離第一道豪華稅線僅不足800萬美元,難以滿足Grimes希望簽下一份年薪逾2000萬的期望。

Cam Thomas雖然上季場均攻下24分,但據報Nets已不再將他列為年輕核心之一。球隊認為其進攻效率不夠穩定,防守也有所欠缺,傳出僅願意提供一份年均1400萬左右的中產合約;相較之下,Thomas的期望年薪則落在2000至3000萬之間,雙方差距不小。

Josh Giddey在被交易至Bulls後迎來大爆發。在Zach LaVine離隊後,他於22場比賽中繳出場均20分、9.9籃板、8.5助攻與1.4抄截的全能表現,投籃命中率達49.2%,三分命中率更高達45.3%,一度幫助球隊接近季後賽門檻。然而,儘管Giddey開價年薪約3000萬,Bulls開出的報價僅為2000至2500萬美元之間,仍未達成共識。

值得注意的是,Bulls季尾的表現,讓大家看到Giddey的打法與主教練Billy Donovan的體系非常契合。Bulls近日剛與Donovan續約,這或許意味著雙方仍有空間拉近分歧。況且球隊目前距離第一稅線仍有超過4000萬的空間,四人之中,Giddey續約的可能性或許最高。

至於Kuminga方面,他期望獲得年薪3000萬的合約,但Warriors目前僅距第一稅線約2500萬美元。更重要的是,自從球隊交易來Jimmy Butler後,Kuminga的角色進一步被邊緣化,加上季後賽期間教練Steve Kerr對他依舊信心不足,這份期望中的合約恐怕難以實現。

這四位球員目前都是受限自由球員,若他們與球隊不能達成協議,而想在2026年成為完全自由球員,就必須在2025年10月1日前接受球隊開出的 Qualifying Offer,金額為790萬美元。

球員們當然渴望爭取理想合約,但我認為他們未必會直接拒絕球隊提出的報價。在距離10月1日還有一些時間的情況下,雙方仍會持續談判。不過,現行的後新人合約制度,確實限制了這類年輕球員的談判籌碼與選擇自由。

你認為,這四位球員最終會與球隊簽下怎樣的合約條件?

[ The Captain ]當一位老球員,最終能回到他成名之地,該有何感覺?昨天Clippers特別為Chris Paul舉行歡迎儀式,而且這不只是一場記者會,球隊更邀請了大批球迷參與。當主持人請CP3上台時,球迷不斷高喊:「CP3!CP...
29/07/2025

[ The Captain ]

當一位老球員,最終能回到他成名之地,該有何感覺?

昨天Clippers特別為Chris Paul舉行歡迎儀式,而且這不只是一場記者會,球隊更邀請了大批球迷參與。當主持人請CP3上台時,球迷不斷高喊:「CP3!CP3!CP3!」令他在台上十分感動。

CP3在2011年到2017年間效力Clippers,在他效力的六個球季中,球隊全數打進季後賽。他不僅是球隊歷史上的助攻王,場均抄截亦為隊史最高。他更在這段期間三度入選NBA年度陣容第一隊,並五度入選年度防守第一隊。這段時期讓Clippers球迷最難忘的,莫過於CP3、Blake Griffin與DeAndre Jordan攜手製造了無數精彩灌籃的highlights,共同締造「Lob City」盛世。

之前也寫過,Clippers與James Harden達成「折扣」合約後,補強了Brook Lopez與John Collins兩位內線球員,Harden更成功說服Bradley Beal加盟。三天後,CP3以40歲之齡,透過一紙360萬美元的老將底薪合約,與Clippers簽約一年。Harden與CP3這對後衛曾於Rockets並肩作戰兩季,可惜最終都敗給當時如日中天的Warriors。那也是CP3首次踏上西區決賽的舞台。如今兩人在Clippers重聚,自然讓球迷充滿期待。

有「Point God」之稱的CP3,在2020-21球季率領Devin Booker、DeAndre Ayton與Mikal Bridges等年輕球員打進總決賽,最終仍敵不過35歲的身體負荷,將冠軍拱手讓給Bucks。儘管CP3仍未奪下冠軍指環,但他在場上的節奏掌控能力無可挑剔。

前兩天,我才看過一條關於CP3的影片,記錄了他如何在場上影響比賽——像是當Karl-Anthony Towns在讀秒階段準備罰球時,他提醒裁判對方球衣未整理好,結果裁判吹罰KAT延遲比賽,最終讓球隊追平比分;又或者拉著Victor Wembanyama的手,希望由他來爭跳球;再例如與Warriors的季後賽,剩1.4秒時需與比他高出7吋的Klay Thompson跳球,他刻意多次起跳試圖迷惑對手,最終成功搶得球權進入延長賽。這段影片合集充分展現CP3是一位極具籃球智慧的球員,能以各種方式幫助球隊取勝。

CP3絕對是我看過最聰明的NBA控衛之一。

雖然Clippers的陣容可能略顯年長,但當穿上3號球衣的「船長」回到銀河戰艦,即使身處西區強敵環伺,相信也不會有球隊敢輕視他們。

不過對CP3而言,來季未必是他的告別球季。在回應ESPN主持Malika Andrews關於「最後一舞」的提問時,他表示:「我不知道。可能很多人認為會是這樣,但我去年感覺很好,時間會告訴我這是否終點。但我不會把這機會視為理所當然,我只會心懷感激。」

「最終我回家了,是來完成未完成的任務。」CP3在記者會上這樣對球迷說。

期待來季看到「船長」能帶領Clippers航向奪冠之路。

[ Just play on the court ]等了這麼久,終於有Russell Westbrook的消息,多個消息指出,他的下一站很大機會會是Kings。為什麼他會離開上季打進季後賽的Nuggets?他又為什麼會選擇加盟Kings?雖...
28/07/2025

[ Just play on the court ]

等了這麼久,終於有Russell Westbrook的消息,多個消息指出,他的下一站很大機會會是Kings。

為什麼他會離開上季打進季後賽的Nuggets?他又為什麼會選擇加盟Kings?

雖然Westbrook沒有公開說明離開Nuggets的主要原因,但觀乎他在Nuggets的表現,可說是好壞參半。除了在高壓的季後賽中,以老將身份和充滿能量的打法支撐球隊外,第二輪面對應屆冠軍Thunder時,他在延長賽最後一擊的快攻裡,冷靜地把球交到Aaron Gordon手上,後者命中絕殺三分球,顯示了Westbrook的經驗絕對能幫助球隊。然而在整個季後賽中,他的表現起伏不定,也讓球隊教練David Adelman在中途嘗試改以年輕球員作支援。

當Adelman教練在球隊季後賽出局後獲得續約,Westbrook多少也明白Nuggets未來的方向與自己的風格有出入,因此他毅然跳出第二年的合約,選擇離開Nuggets。

而消息指Westbrook將加盟Kings,也讓不少球迷感到意外。上季Kings經歷了大換血,把過去的主力控衛De'Aaron Fox交易到Spurs,換來Bulls雙星DeMar DeRozan與Zach LaVine,搭配Domantas Sabonis、Keegan Murray和Malik Monk,最終卻在附加賽中敗給Mavs,無緣季後賽。若Westbrook真的加盟Kings,球隊的爭冠機會可能會進一步降低。

這個休賽期,Kings並沒有進行太多大型交易或簽約,在選進兩位新秀後,他們從Pistons交易來Dennis Schroder,解決了球隊缺乏真正組織後衛的問題。而再找來Westbrook,自然是希望他在場上能改善球隊自Fox離隊後球速過慢的問題,也希望他能提升進攻時的球流動性。

若傳言屬實,Westbrook選擇在沙加緬度開啟他第18個球季,最主要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沙加緬度距離他的家鄉洛杉磯較近。對一位老將而言,尤其是一位愛家庭的男人,這樣的選擇非常合理。

「我在球場上是瘋狗,但回家我就是個爸爸。」他曾這樣對記者說。

我當然很希望看到Westbrook能夠得到冠軍指環,但我更想看到他在下一季於一支真正需要他的球隊中,在球場上盡情發揮自己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無論外界怎樣看扁他,我仍然希望在來季繼續看到他打球。

28/07/2025

當 Nikola Jokic 的愛馬贏出比賽時,他真的流出男兒淚來,看出他真的對愛馬很驕傲。

記得他為Nuggets贏得冠軍時,FMVP也拿下,都沒有興奮得像這樣。

有時天賦、職業跟愛好可以不一樣。

祝大家星期一快樂。

[ Meteor ]最近,Kyrie Irving 在 Twitch 的直播中回顧了他在 Nets 時期的種種。他的分享,讓我想起當年 Nets 組成「三巨頭」時,真的如流星般的盛況,讓球迷對他們有極高的期待。James Harden、Ke...
27/07/2025

[ Meteor ]

最近,Kyrie Irving 在 Twitch 的直播中回顧了他在 Nets 時期的種種。他的分享,讓我想起當年 Nets 組成「三巨頭」時,真的如流星般的盛況,讓球迷對他們有極高的期待。

James Harden、Kevin Durant 和 Kyrie 這三位明星球員曾同時出現在 Nets 的球員名單中,但在不到兩年的合作中,三巨頭實際上只合體出賽了 16 場。

Kyrie 在直播中提到,他認為當初 Nets 找他,是希望藉由他招募 KD 加盟。當時,Kyrie 在 Celtics 遇到些許挫折,而他對從小就喜愛的 Nets 有深厚好感,最終在 2019 年暑假與球隊簽約,KD 也在差不多的時間加盟。不過,KD 加盟的第一年因為阿基里斯腱傷勢整季報銷。球隊隨後在 2020 年休賽季,利用雙星效應吸引當時在 Rockets 感到失意的 Harden 加盟,正式組成 Nets 隊史上最具星味的「三巨頭」。

Kyrie 和 KD 是透過自由市場簽下的球員,但交易 Harden 的代價則是「以現在換未來」。當時球隊送出了 Jarrett Allen、Taurean Prince、Caris LeVert 和 Rodions Kurucs,還包括 3 支首輪籤與 4 次首輪互換權,將重資押在 Harden 身上。

事後來看,我仍認為用 7 個首輪資產換 Harden 的代價過高。Rockets 也確實透過這些資源選進新人,重新站穩西區強隊之列。這筆交易當然是為了爭冠而來,但在 2021 年季後賽第二輪對上 Bucks,Harden 首戰便拉傷腿筋,系列賽中帶傷上陣;而 Kyrie 則在第四戰踩到字母哥的腳受傷退場。雖然 KD 在 G5、G7 分別砍下 49 分與 48 分,但仍難敵孤掌難鳴,球隊最終遭淘汰。

更令人意外的是,Harden 在隔季中段便向球隊提出交易請求。

21-22 賽季,由於疫苗爭議,Kyrie 有超過一半比賽無法出賽,Harden 感到自己天天都在撐場,孤軍奮戰。他曾公開暗示:「我來這裡是為了贏球,但這裡的環境變得很混亂。」KD 當時傾向與 Kyrie 繼續合作,對 Harden 抱持保留態度。而 Harden 也對當時主帥 Steve Nash 的能力有所疑慮,認為球隊戰術整合不佳。Kyrie 在直播中也談到這段過往:「我和 KD、Nash 沒什麼私人恩怨,但我認為當時找教練應該選有冠軍經驗的人,那才更符合我們爭冠的目標。」

對於 Harden 的突然離開,Kyrie 在直播中表示非常驚訝:「Hey,前兩天我們還說要一起拿冠軍呢!」更令人錯愕的是,Harden 轉投 76ers,而 Nets 則從交易中得到 Ben Simmons、Seth Curry、Andre Drummond 和兩支首輪籤。Harden 因傷導致身價下滑,這可理解,但球隊當時竟選擇相信 Ben Simmons——這位因「長期背傷」整季未能為 76ers 出賽的前明星球員,還是交易案中的核心籌碼。

Kyrie 在直播中坦言:「我直接說好了,這筆交易發生後,當我們得到了 Ben,我們球隊的壓力就變大了。」Simmons 交易後也未能即時上場,而 Nets 在失去 Harden 後,再度在季後賽首輪出局。

Nets 在 7-11 的組合下,終於打出穩定球季。即使 Simmons 在開季時仍是缺陣,球隊仍找到老中青融合的方式。但 Kyrie 因轉發一部含有反猶言論的紀錄片,在社群媒體上與老闆蔡崇信關係破裂,也影響了續約進度。最終,Kyrie 主動提出交易,轉投 Mavs;KD 也隨後被送往 Suns。這兩筆交易中,Nets 再次收回大量選秀籤,選擇重建。

從現在這個時間點回望,Nets 的三巨頭組合確實如流星般耀眼。他們雖然僅合體 16 場,卻拿下 13 勝,場均能合得 80 分,全隊得分達 121.2 分,進攻效率破 120,可說是歷史級的火力表現。

然而,「Nets 三巨頭」也就像流星般短暫而絢爛,對球隊而言,確實如夢一場。

[ Face of Lakers? ]下一季的 Lakers 門面是誰?當 LeBron James 團隊發聲明表示 LBJ 依然渴望爭取勝利的同時,最近卻有消息指出 Luka Doncic 將會與 Lakers 簽下延長合約。據報導,Lu...
26/07/2025

[ Face of Lakers? ]

下一季的 Lakers 門面是誰?

當 LeBron James 團隊發聲明表示 LBJ 依然渴望爭取勝利的同時,最近卻有消息指出 Luka Doncic 將會與 Lakers 簽下延長合約。

據報導,Luka 將會以 4 年 2.2 億美元續約。其實他原來的合約要到 2027 年才結束,最後一年為球員選項,薪資達 4,900 萬美元。由於這次續約必須在 8 月 2 日後才能正式執行,目前 Lakers 和 NBA 均未正式對外公布細節。

今季 Lakers 的補強,率先找到了 Deandre Ayton,就是為了配合 Luka 的打法而簽下的中鋒。Ayton 在 22-23 球季 ,他在Suns的擋拆切入次數每場達到 4.8 次,是全聯盟第二高,命中率更達 61.7%。在每場出手 8 次、距離籃框 10 呎以內的球員中,他排名第 4。當時 Suns 擁有「Point God」Chris Paul 作為球隊大腦,也讓 Ayton 打出生涯最佳表現。

Ayton「吃餅」的打法非常仰賴身邊有優秀的組織者,才能發揮最大效能。而在 Lakers 為 Ayton 舉行的加盟記者會上,他直言選擇 Lakers 的主因就是因為有 Luka 和 LBJ 這兩位頂尖的組織者,也非常期待與 Luka —— 這位同年進入 NBA 的隊友 —— 一起並肩作戰。

Lakers 的另一位新成員 Marcus Smart,則多少能補上 Dorian Finney-Smith 離隊後的防守空缺。現年 31 歲的 Smart,憑藉其防守經驗能有效提升球隊的穩定性,也將成為球隊的「更衣室領袖」。這位前年度最佳防守球員在談到加盟 Lakers 的原因時,同樣提到能與 LBJ 和 Luka 打球是重要因素。其實當 Smart 被 Wizards 買斷合約後,有多支球隊向他招手,而 Luka 更是親自出馬,主動為 Smart 介紹加盟 Lakers 的好處,並積極聯絡 Smart,最終成功招募他來到 LA。

令人意外的是,Luka 才剛加盟 Lakers 不到一年,竟然已經如此主動招募 Smart。近期從他在國家隊的訓練畫面中也可以看出,他的身形明顯消瘦,似乎更為認真投入。

Lakers,甚至整個 NBA 的門面當然仍是 LBJ,但球隊與 Luka 本人都明白,一旦 LBJ 離隊,Luka 就會成為繼 Magic Johnson、Shaquille O’Neal、Kobe Bryant 和 LBJ 之後,下一位 Lakers 的門面人物。

過去一週更有多個傳言指出,LBJ 的名字出現在 Mavs 和 Lakers 的交易案中,甚至包含 Nets 的三方交易方案。若屬實,LBJ 將可與 Anthony Davis 和 Kyrie Irving 重聚,而 Luka 也可能迎來前 Mavs 隊友的支援。

若 Luka 最終順利續約,成為 Lakers 的門面只是時間問題。上述交易當然仍屬未經證實的傳聞,但可以肯定的是,LBJ 總會有離開 Lakers 的一天。

而這一天,可能比球迷預期的還要早來臨。

[ 十天之後 ]十天前,PLG的高雄鋼鐵人隊宣布解散,當時我預測這件事多少會影響台職籃兩聯盟的合併或合作發展,但我當時也下了一個註腳:不期不待。當時有些球迷會對我說:「吃瓜的人寫這麼一大篇文章幹什麼?」直到今天,TPBL發布聲明指出,在雙方...
25/07/2025

[ 十天之後 ]

十天前,PLG的高雄鋼鐵人隊宣布解散,當時我預測這件事多少會影響台職籃兩聯盟的合併或合作發展,但我當時也下了一個註腳:不期不待。

當時有些球迷會對我說:「吃瓜的人寫這麼一大篇文章幹什麼?」

直到今天,TPBL發布聲明指出,在雙方談合作期間,PLG卻主動尋找新球隊加盟。其實早在雙方展開合作細節討論前,PLG曾明確承諾:「若兩聯盟進行合作,將不會尋求成立第四支球隊。」因此TPBL宣布,未來僅以「兩聯盟合併」為前提與PLG繼續對話,不再採取「先合作、再合併」的階段性模式。

這樣的結果對台灣球迷來說當然仍是失望,但十天前那句「不期不待」,多半只是J*p給自己的一點心理準備,讓自己在收到這樣的結果時比較能釋懷。

即使TPBL曾宣布兩聯盟開始啟動「合作模式」,但要花十天時間去收集十支球隊的意向書,本來就充滿變數。其實早在7月6日,已經有消息指出宏國希望重返職籃,而PLG也積極展現歡迎態度,主動接觸並邀請宏國象加入。但當時中華奧會主席、也是宏國象創辦人的林鴻道回應傳聞時這麼說:

「如果組球隊加入職籃,我們的前提一定是 PLG 以及 T 聯盟雙方都同意且歡迎,那時我們才會提出申請。如果現在兩個聯盟已經在談合作了,這就不是單一聯盟可以決定的事情。如果沒有大家都同意,宏國也沒有加入的機會。」

宏國早已把話講得很明白。然而在7月15日正式宣布兩聯盟啟動合作後,PLG到24日才發出聲明,表示非常歡迎宏國「初步申請」加入PLG,但未來兩年仍會依已簽署的合作意向書繼續合作。直到今天,宏國正式宣布重啟籃球隊,如能取得兩聯盟一致同意,將用一年的時間展開籌備工作,並再次強調,前提是 PLG 和 TPBL 都同意並歡迎。

就時間序來看,TPBL本著先合作為契機,誰料PLG仍試圖尋找第四支球隊,尤其是價值極高的宏國。如果宏國最終加盟PLG,那在兩、三年合作期結束後,PLG至少仍能以四支球隊運行。因此TPBL今日也決定不再以合作為前提,並聲明若要再談,就必須以「合併」為基礎。

短短十天,兩聯的合作再次破局。

下一季的PLG暫時仍僅有三支球隊,這當然不能稱作一個完整的職業聯盟。宏國要一年後才可能加入,那PLG要如何撐下去?是去找財團拼湊一支新球隊?還是尋求國外球隊參賽?又或者就用三隊打完一季,等待下一年宏國「可能的加盟」?一切都有可能,PLG正在努力。

對於台灣籃球如同連續劇般的發展,J*p早已習慣。從上季的職籃鬧劇,到過去十天的「合作過程」,劇情何其相似?最終的劇情就是:每個老闆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合不來了。要合作,得有一致理念,但如今看來,十支球隊的老闆們在職籃方向上並無共識。

來季要看到十支球隊一起打的機會,基本上是很低了。想看林書豪對上林志傑,國王對領航猿的對賽?球迷還需要再等待一下,但合併仍未有時間表就是了。

不過,也要感謝這段「合作」。某程度上讓新北國王能夠在下一季出戰東超。這一點我倒是要感謝 PLG 與 EASL 的協調安排。至於 EASL 是否會收回國王的出賽權?我不這麼認為,EASL 是個非常看重票房的亞洲聯盟。

「不期不待,沒有傷害」,這仍是我對兩聯合併的態度。

#台灣職籃 #台灣籃球 #陳建州 #台籃

Address

Xinbei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伍拾Jap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