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上文化網

形上文化網 醫家言四體不仁,最能體仁之名也。無惻隱之心非人也; 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人智之端也。

04/08/2025
04/08/2025

美國麻塞諸塞州的非營利性組織Evelyn Lilly Lutz基金會以「電子煙背後靈」(Vape Off Your Back)為主題推出了四部公益短片,影片中青少年的背上都有一名男性-正是扮演成尼古丁成癮的角色,精確地描述吸食電子煙產生的嚴重危害。...

02/08/2025

暑假是預防網路成癮的重要時段,尤其是下面這兩個暑假:

• 國三升高一
• 高一升高二

這兩個暑假之所以特別容易沉迷,首先是因為此時的孩子年紀比較大了,你覺得他有足夠的自制力;其次是這兩個暑假通常沒有暑輔可參加,等於是所有時間都讓他自行管理。

然後全國輔導老師就會在開學的一個半月後接到各種電話:我的孩子起不來了,他不想來學校。

如果是我,我也不想來學校。

因為網路太好玩了,家裡的冷氣太涼了,而學校的考試又太難了。網路成癮總是與拒學/懼學共病,這兩個情況一旦兜在一塊,神仙難救。

你應該把網路/手機視為高度成癮物質,如果你不希望孩子在成年前吸毒喝酒抽菸,那我建議你用相同的規格看待網路與手機。

不要以為可以用意志力簡單控制你的上網時間,大人不能,孩子也不能。許多研究都說明:意志力是一個有限量,它很容易枯竭。

確實也有研究指出意志力可以透過鍛鍊而增加。但我誠摯建議,沒必要把珍貴的意志力用在跟網路成癮對抗。因為你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它。

對於網路成癮與拒學,最好的方式永遠是「預防」,因為沒人確切知道它該怎麼治療。

幾個建議先給孩子即將放暑假的家長:

▋趁暑假開始前預先管制家中的wifi

學生暑假不上學,家長暑假要上班,白天外面熱,晚上你不准他出門,他整天待房間的結果,就是無節制地使用網路。

你以為他很乖都沒出門,實際上他正準備要出事。

今天下班就去把家裡的wifi供應時間改掉,晚上10點到隔天9點不准使用。上網這件事千萬不要仰賴人的意志力,控制環境比什麼都有效。

永遠不要給孩子網路吃到飽,要限制它的流量上限,越低越好。寧願讓他四處跟同學借流量,跑麥當勞用wifi,都不要讓他舒舒服服躺在房間床上上網。

寧願讓孩子當頻寬的窮人,也別讓他當網路成癮的病人。

▋用平板與筆電取代手機

12歲以前你不該讓他接觸3C,15歲以前你不該讓他有手機。因為高中以前我們採取學區制,你接送不到孩子的機會並不高。

如果非有必要,那就讓孩子帶平板或筆電上學,他同樣可以透過平板跟你聯繫放學時間,可以用平板加入社群媒體跟同學朋友互動。

比起手機,使用平板或筆電是麻煩多了,因為體積大,上課偷拿出來玩也容易被老師抓包。越麻煩越好。

只要一件事越麻煩,你就越不容易對它成癮。

▋不要迷信網路成癮會慢慢好

待在教學現場將近20年,我從沒看過慢慢好的成功案例。如果慢慢好指的是從他15歲等到45歲,那就叫做沒有好。

網路成癮不會慢慢好,只會慢慢死,做為家長的你會慢慢心死,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你若捨不得在控制網路時間這件事情上與孩子溝通(甚至對抗),那就有很大機率要準備承擔孩子人生報廢的苦果。

誰要是跟你舉了反例,就請他就近找學校隨機認領兩個網路成癮的孩子回家救。我等他發表治療報告拯救全世界。

例外只會證明規則。

▋為孩子安排各種戶外活動,注意留白

如果孩子有喜歡的運動,請大力資助他,從球鞋到球衣,從教練到團練。願意運動的孩子,跟願意念書的孩子一樣值得支持。

不僅是運動,包括營隊、環島、科研、藝術,照顧動植物,凡是孩子願意參與的都值得安排。不要讓孩子習慣待在家。內省是中老年人的工作,不是年輕孩子的。

你不是非得安排文理補習班衝刺升學進度。

記得讓他留白。網路成癮最大的問題就是它佔據了我們所有零碎的留白時間。

你不再看向窗外,不再發呆或一個人靜靜躺著,而是把它都用在社群媒體上看誰又發表了什麼,遊戲中有誰對你發出了戰鬥邀請?

我們每個人年輕時都經歷過那麼幾個沒完沒了的夏天。

但現在的孩子已經失去了跟空白相處的能力,他們會迫不及待地大喊好無聊,並尋求廉價多巴胺所提供的立即滿足。



雖然如此,為孩子安排暑期活動對許多家長來說還是不容易,那麼也可以在情況允許的情況下帶著孩子一起工作,顧店、整理、後廚、清洗等等。

你還可以要求他們去打工,用時間換取金錢,第一線瞭解金錢這回事。



重申一次:暑假是網路成癮的高峰期。特別是那些不需要暑輔的高中生(國三升高一,高一升高二)。

如果孩子在學期中對學校就已經有愛去不去,無法穩定出席課堂的情況,暑假就是個關鍵期。

守住暑假,你就先穩了一半。

預祝所有同學暑假期間充實平安,所有家長健康愉快~

#理解黑暗心存光明
#網路成癮

🎈既然要成癮,不如對學習成癮~最心理學的占星學,最看重個體化的榮格視角。【占星小白ABC:榮格、原型、共時性】,錯過這次,再等五年~

(報。名。請。見。B1)

02/08/2025

對容貌感到焦慮並不是你的錯。因為整個社會機制都會獎賞那些外表好看,身材符合「標準」的人。

你之所以對外表焦慮,是因為「生存」的需要。

受「月暈效應」(Halo effect)的影響,好看的人在求職、求偶、人際關係中都比較吃香,因為我們會在潛意識中假定,帥哥美女比較聰明、和善、甚至有愛心。這個動力是隱微的,也是多數人不會說出口的默契。

外貌會帶給我們很大的優勢。但是第一印象並非無法扭轉,因為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我們不僅會一見鍾情,也會「日久生情」。有能力、性格穩定的人會持續性地在人際評分中得分,從而扭轉外表的印象。

要知道,大腦是喜新厭舊的,它會追逐新刺激。所以只要時間一久,帥哥美女也會被這個天生的機制給降分。因此無論是職場還是親密關係,最重要的絕非外表,而是個人成長的意願,它會強化實力,帶來深度,這才是你最大的底氣。

容貌焦慮這個議題之所以需要被重視,是因為我們活在一個過度曝光的時代。在「向上比較」(upward comparison)心態未能受到個人妥善控制之前,我們都會持續把社群媒體上面光鮮亮麗的藝人偶像視為自己效法的對象。

不僅是青少年,許多成年人也受到了容貌焦慮的影響。相信讀者也注意到了,即便許多人的IG雖然字裡行間寫的全是「健康」與「健身」,但照片裡顯露的訊息卻是「瘦身」。

把健康窄化為「瘦」是容貌焦慮者最常見的自我欺騙手法,我們四處可見這類錯誤訊息的傳遞。

女性通常追求「瘦」,而男性比較可能追求「壯」。透過發達的肌肉來確立或說服自己擁有男性氣質,這件事情給某些男人帶來的壓力可能不比追求瘦的女人低。

尤有甚者,容貌焦慮雖然多數時候是個人議題的延伸,但它有時候會成為壓迫他人跟自己看齊的手段。

當老師就要有老師的樣子,當XX就要有XX的樣子,這個「樣子」指的有時不是行為舉止,而是外表穿著。

因此個人經常在「做自己」跟「做別人想像中的自己」中拔河,為了把自己放進社會的標準中而疲憊不堪。

當有一群人為了讓自己像別人而焦慮的時候,另外有一群人選擇了退縮。

關於這一點,只要看看有多少人會整天戴著口罩跟人互動就知道了。正如書中所言,他們經常用的說詞是「過敏」或「感冒」,但有時也會說是自己臉上長了東西。

我會特別關心將口罩戴一整天的學生,鼓勵他們拿下口罩做報告或與同學自在聊天,你會發現他們的問題不見得是出在外表,而是覺得口罩更能給他們某種說不出的安全感。

換言之,即便看似是容貌焦慮,也可能還有其他議題所造成的對於自己的不信任。他們通常有自卑或內疚的狀況,因此嫌棄自己的臉上長了東西。但那些東西(例如青春痘或痣)其實並不明顯。

容貌焦慮因此也可以是我們判斷一個人是否適應良好,他對自己是否有足夠信心的指標。

這個議題之所以值得我們重視當然是因為我們活在一個很躁動的時代,受到強大的「一致化」的傾向所影響,每個人都害怕做自己,想要躲在「集體」中迴避自我認識的焦慮。

大家追求一樣的興趣,做一樣的打扮,享受一樣的娛樂,追同一部劇,藉此逃避「分裂」與「孤獨」。只要我跟大家一樣,那我就不孤單了。不僅要做一樣的事,也要長一樣的臉。

著名的反烏托邦小說《我們》就曾描述了這樣的「大同世界」,每個人都長一樣,身高一樣、智商一樣,能力一樣,裡頭不再有「我」,剩下的只是「我們」。

容貌焦慮所反應的,其實是人的個體化需求並未被「做自己」、「愛自己」這類空洞的口號給真的滿足,我們的特立獨行依舊只是假模仿,從來沒有落實為「向內看」,向陰影處探求的真功夫。

我們以為逃離了家庭,迴避了關係與責任就能成為自己,其實沒有。因為我們一個轉身,就擁抱了更大的虛假,再次將自己從屬於由政治身分所建構出來的集體。

作者王昱勻心理師對此議題的重視再次揭開了當代文化對「個體性」(individuality)的誤解。這本書屬於新的時代。

#理解黑暗心存光明
#容貌焦慮

艾彼諮商心理師
遠流粉絲團

🎈聽神話,學榮格~台灣神話史上最大的一次神明械鬥案,南鯤鯓代天府建廟傳說,【榮格觀點的臺灣神話:王爺大戰囝仔公】線上講座~

(報。名。請。見。B1)

02/08/2025

來自平鎮國中的巫少妍、黃宗煥在2025年古晉亞洲青少年跆拳道錦標賽,替中華隊奪下1金、1銅,其中奪下女子55公斤級封后的巫少妍今年更橫掃3面國際賽金牌。

暑假結束後要升上國三(9年級)的巫少妍,5月在富吉拉世界青少年錦標賽摘下55公斤級金牌,此次亞青少掄元,加上世界中學生U15運動會登頂,1年內橫掃3面國際賽金牌。

受兩個哥哥影響成為跆拳道選手的巫少妍,近兩年國際賽未嚐敗績,去年摘下全青冠軍,今年也全中運鍍金,未來性極被看好。

雖然戰績耀眼,但過程非一帆風順,176公分的巫少妍征戰55公斤,加上全中運後就進入國際賽備戰期,需長時間將體重維持在55公斤以下。

平鎮國中教練梁品諭透露,雖然巫少妍體質容易出汗,有利於降體重,但要長時間維持,尤其這次亞青少選拔,要給第2名挑戰機會,延長控制體重時間,曾在訓練場崩潰落淚。

「另一次是出發前最後調整,她在訓練場旁邊哭,有降體重的艱辛,也有比賽成績的壓力。」

平鎮國中由梁品諭和楊建治夫妻檔執掌兵符,並有校長李培濟大力支持,世中運由楊建治帶巫少妍,此次由梁品諭帶,她坦言不論自己還是巫少妍,都有不小壓力。

「世青少奪金後,大家普遍認為,回來亞洲比應該也要金牌,少妍說大家都在關注她,怕自己打不好,我當然也希望她金牌,但都說比賽盡力,享受過程就好。」

梁品諭笑說:「我也怕她輸,但只跟她說冷靜就好,贏的那一刻她說她還在發抖,其實我手也在抖。」」

由於今年國際賽任務暫告一段落,巫少妍不用刻意維持體重,之後國內賽事會視情況選擇參賽量級。

在男子65公斤級奪得銅牌的黃宗煥,與巫少妍同屆,不同於巫少妍幼稚園就啟蒙,黃宗煥小學練田徑,國一才開始接觸跆拳道。

梁品諭提到,原本是黃宗煥的弟弟報名學校的育樂營,他陪著看兩天,就把他拉進來一起動,「他說國小是田徑隊,我說你踢踢看,他素質不錯也產生興趣,就考我們的體育班。」

不過黃宗煥性格調皮,但楊建治鎮得住他,梁品諭沒好氣說,每次搗蛋看到楊建治來,都直接認錯道歉,可是跟她就一堆理由,但他與巫少妍同樣對練習很用心,才能在啟蒙晚的情況下拿下國際賽獎牌。

(文/Line Today,圖/梁品諭教練)

29/07/2025

利他能其實是用來治療注意力不足 (ADHD) 的藥物,讓注意力不足的孩子能專注課業。「利他能」並不是大雄的記憶吐司,對一般人而言也沒有迅速提升智商,達到頭好壯壯的效果。

小心偽裝的有害藥物💊
29/07/2025

小心偽裝的有害藥物💊

作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 陳裕雄醫師近年來,不時有歐美的學生或運動員誤用俗稱聰明藥「利他能」的新聞。究竟利他能是什麼?它真的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嗎?利他能(Ritalin)是一種短效的中樞神經活化劑,它的主...

18/04/2025
05/03/2025

【章魚的年假】

「你不結婚老了死在家裡都沒人知道。」

這句話對章魚來說,其實毫無殺傷力。

雄章魚在交配後,便會被對方生吞活剝,而雌章魚在吃完這最後一餐後也會開始絕食、直到孩子孵化前把自己餓死。因此,章魚生下來便是孤兒、不存在任何長輩晚輩,既不必盡孝道也不用發紅包。

除此之外,章魚也是自然界有名的獨居動物,沒室友沒朋友也沒有男女友(除非哪天他不想活了),是死是活都沒人知道,如果想從除夕睡到元宵,基本上也不會有任何人打擾——即使有,牠也能透過強大的匿蹤能力閃掉,根本就是所有 I 人的靈魂動物。

05/03/2025

【貓從來沒有被馴化】

科學家透過基因定序發現,現代家貓的基因組,其實跟始祖野貓沒有差太多。除此之外,家貓保有許多野性:比如喜好殺戮、拒絕服從指令等等;就連牠們打死不喝水這點,也跟始祖野貓生活在沙漠地區、習慣節約用水如出一轍。

狗狗在被人類馴化了數千年後,早就按照工作性質分化出不同品系(牧羊鬥牛搜救),反觀貓咪看似也有許多品系,實際差異卻只是長得不太一樣,骨子裡都還是除了可愛一無是處。

也因此有科學家認為,人類從沒有真正馴化貓,人貓之間不過是習慣了彼此的同居關係而已。

Address

雲林縣水林郵政第8 號信箱
Yünlin
652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形上文化網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形上文化網:

Share

用藝術溫暖每一個人的心 用美學彩繪每一維度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