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營禁聞 中國禁聞 統派迷思 國民黨支持者所不能知道的事 Forbidden News‧媒體識讀 媒體素養 Media Literacy

  • Home
  • 藍營禁聞 中國禁聞 統派迷思 國民黨支持者所不能知道的事 Forbidden News‧媒體識讀 媒體素養 Media Literacy

藍營禁聞 中國禁聞 統派迷思 國民黨支持者所不能知道的事 Forbidden News‧媒體識讀 媒體素養 Media Literacy 本專頁為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CLM 建立。個人帳號:https://www.facebook.com/human.rights.front。更系統論述見個人 blog,網址:http://chenlihming1.blogspot.tw/。

本粉專為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CLM 建立

很不錯的一集,由光頭老王這位移民泰國的中國人製作。這分為三部份,0:30起是中國大學畢業年輕人十幾年洗腦教育後腦子裡裝的東西,要想想怎麼反駁他,能反駁他才能算是有比較大能力保衛台灣的人,06:37一位法律系畢業生職業的困境,最精采是9:39...
17/06/2025

很不錯的一集,由光頭老王這位移民泰國的中國人製作。這分為三部份,
0:30起是中國大學畢業年輕人十幾年洗腦教育後腦子裡裝的東西,要想想怎麼反駁他,能反駁他才能算是有比較大能力保衛台灣的人,
06:37一位法律系畢業生職業的困境,
最精采是9:39秒起9分鐘,一位大師級的中國女高級知識份子批中華文化的虛偽與暗批中共統治。

在这期节目中,台湾的“老王”针对大陆与台湾两岸关系,以及国家认同、民主自由、年轻人思维差异等议题,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谈。简体字网友涌入评论区掀起讨论风暴,爱与恨交织、现实与理想碰撞,激起无数共鸣与反思。...

1972年還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的南京與上海。
19/05/2025

1972年還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的南京與上海。

1972年外國人眼中的南京和上海,曾禁播30多年的珍貴影像珍贵影像 1972年南京上海珍视景,禁播30多年Rare Footage of Nanjing and Shanghai in 1972, Censored for Over 30 Years!女司機惡意別車被打真實影像,被打成腦震蕩,無數網友力挺男司機 ...

俄國侵佔中國土地俄國割占的中國領土是指俄羅斯在沙俄、蘇俄、蘇聯時期通過一系列條約、軍事或者外交手段割占大清帝國、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兩國領土本不接壤,17世紀沙俄東越烏拉爾山,征服西伯利亞後,兩國成為鄰國。自彼得一世開始,沙俄將...
10/03/2025

俄國侵佔中國土地

俄國割占的中國領土是指俄羅斯在沙俄、蘇俄、蘇聯時期通過一系列條約、軍事或者外交手段割占大清帝國、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

兩國領土本不接壤,17世紀沙俄東越烏拉爾山,征服西伯利亞後,兩國成為鄰國。自彼得一世開始,沙俄將擴張範圍指向蒙古高原、黑龍江流域和中國西北地區。大清帝國通過簽訂《尼布楚條約》、《布連斯奇界約》和《恰克圖界約》,暫時遏制沙俄的擴張。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大清帝國國力逐漸走向衰落,沙俄通過一連串的不平等條約(見列表),霸據中國外東北和外西北154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在蘇聯的支持下,外蒙古獨立,唐努烏梁海則被蘇聯兼併。

除此之外,1900年俄國在八國聯軍之外,並初次派大軍侵略了東北全境,後來因為俄方不撤軍引發日俄戰爭,被劃分為日本取得的利益,直到九一八事變後再度被關東軍佔領,不過最終沒有被併吞而是成立滿洲國,1945年又一度被紅軍佔領,直到東北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

與蘇俄交涉失去領土的歷史

現時名義上的中國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都已不再官方聲索歷史上被俄國割占領土的主權,對被割占領土產生質疑和聲索的主要為民間人士和團體。

19世紀中葉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引發太平天國、雲南回變、同治陝甘回變、同治新疆回變。大清帝國國力逐漸走向衰落,導致英俄等外國勢力趁虛而入展開大博弈。由於中華民國成立以後並沒有實力完全控制大清疆域,1917年沙俄滅亡後,蘇俄在十月革命和俄國內戰逐漸控制原沙俄領土,並通過蘇俄對華宣言宣稱廢除與日本、中國和以前各協約國所締結的一切秘密條約,要把沙皇政府獨自從中國人民那裏掠奪的或與日本人、協約國共同掠奪的一切交還中國人民以後,立即建議中國政府就廢除1896年條約、1901年北京條約、1907年至1916年與日本簽定的一切協定進行談判。但由於北洋政府內部持續軍閥混戰,中國沒有穩定的中央政府與蘇俄和蘇聯簽訂條約。

1928年完成北伐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1932年與蘇聯復交、並於1945年通過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承認外蒙古獨立。中華民國政府在1949年後因中國內戰而無法統治中國大陸而遷往台灣,其歷屆政府僅名義上維護中華民國主權,事實上擱置領土爭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一年內便已經實際繼承了中華民國除西藏和台灣以外的全部疆域,196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蒙古人民共和國簽訂邊界條約正式解決了中蒙邊界問題。

1960年代中共與蘇共歷經中蘇交惡,一度爆發邊界衝突。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最終仍與蘇聯以及蘇聯解體後形成的俄羅斯聯邦、哈薩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國簽訂了邊界條約,從而幾乎解決了所有陸地邊界問題。根據條約和國際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法理上和事實上都不再對沙俄、蘇俄、蘇聯以及俄羅斯聯邦侵占和繼承的領土持有主權爭議。

與其他國家割讓領土比較

1980年代中英談判有關中國收回香港問題,《明報》社長金庸批評,中國不去收回俄羅斯侵佔170萬平方公里的外東北和外西北,卻要收回香港這1,100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據香港文匯報駐北京站主任程翔在2018年憶述,當年外交部朋友跟他說「金庸怎麼老是給外交部出難題?」,「外交部組織了清史學家與邊疆問題學者研究[...],最終學者感覺難以反駁,只能找鄧小平『做金庸的工作』」。1981年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接見金庸,金庸沒有再公開拿蘇聯割地來比較,金庸並於1984年成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

圖表為中國歷年失去給俄羅斯土地列表。

(維基百科)

2024年底中國兩位經濟家,傅鵬與高善文,的演講獲得廣泛注意,但卻被中共下架。付鹏2024年11月24日HSBC汇丰内部演讲完整重置版《2024年年终回顾与2025年展望——对冲风险 VS 软着陆》演讲的核心内容总结:1. 全球政治与经济周...
08/01/2025

2024年底中國兩位經濟家,傅鵬與高善文,的演講獲得廣泛注意,但卻被中共下架。

付鹏2024年11月24日HSBC汇丰内部演讲完整重置版《2024年年终回顾与2025年展望——对冲风险 VS 软着陆》

演讲的核心内容总结:
1. 全球政治与经济周期的变化
右翼化浪潮:全球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政策向右翼化转移,强调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这一趋势可能加剧地缘政治风险与经济割裂。
意识形态影响:付鹏指出,意识形态是经济周期和市场变化的顶层逻辑,左右派之间的交替深刻影响政策方向及市场表现。
全球化的逆转:全球化进程在2016年后逐渐逆转,各国更注重内部分配和保护本国利益,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政策收缩。

2. 利率与贫富差距
利率与社会分配:低利率通常导致贫富差距扩大,而高利率有助于缩小这一差距。当前全球利率环境的变化(如美国利率上升)将重塑资本市场的逻辑。
中国与海外利率对比:付鹏提到,中国利率正从高位向低位转变,而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正经历利率从低位向高位的调整,这种反向趋势对经济结构和投资策略有深远影响。

3. 中国经济的挑战
人口与内需问题:
中国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对经济增长和消费形成长期压力。
有效需求不足从2019年开始逐渐显现,当前问题尤为突出。
杠杆问题:
加杠杆的传统经济刺激手段正失去效果,例如通过降低首付比例或增加贷款刺激消费的策略已难以持续。
他建议更关注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减杠杆政策,直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4. 日本模式的参考
存量财富的分配:
日本经济模式强调存量财富的再分配,而非增量增长。巴菲特投资日本商社的案例正是参与这一过程的典型策略。
付鹏提出,未来中国经济可能会参考这一模式,尤其在内需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分配存量资源将成为关键。

5. 投资策略与全球布局
不站队的投资哲学:作为全球投资者,应避免陷入意识形态的对立,而是灵活应对左翼或右翼政策带来的市场机会。
国际化税收与资本流动:中国企业正通过国际化战略向海外市场收税,同时国内市场需要通过有效的供需调节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应对周期性变化:
当前的经济周期已进入存量分配阶段,增量机会减少。投资者需要调整策略,关注结构性机会,而非整体市场的全面增长。

总结
付鹏的演讲核心强调:
1. 当前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正在快速演变,各国右翼化趋势将深刻影响市场表现。
2. 中国经济面临结构性调整,重点在于需求侧的对冲政策与长期人口挑战。
3.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基于宏观逻辑和周期变化调整投资策略,避免惯性思维。
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2W1CzRL0nU

2024年12月高善文高善文12月3日演讲摘要:
生机勃勃的老年人、生无可恋的中年人、死气沉沉的年轻人

1.⁠ ⁠经济转型取得进展,但周期性压力更显著
中国经济转型从2018年开始摆脱债务驱动模式,向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迈进。上市公司数据显示,政策支持行业占比增加,限制类行业萎缩,反映了经济转型的确定性。但中性行业的表现显示,当前经济增速下滑更多由周期性压力引起,而非转型代价。

2.⁠ ⁠疫情后的消费分化与信心不足
疫情后,人口年轻化的省份消费下滑显著,而老龄化省份消费稳定。年轻人因收入预期下调、就业难、消费信心不足,形成消费萎缩。而老年人因收入预期稳定,生活幸福感较高。此外,疫情后消费与房价紧密相关,房价下跌严重地区消费表现更差。

3.⁠ ⁠就业数据异常与结构性问题
疫情导致4700万劳动力从城镇转移至乡村或退出劳动力市场,表明城镇就业能力显著下降。就业质量同步恶化,第三产业吸收就业能力降低,反映就业与经济增长间的反常关系,问题根源是周期性压力而非转型。

4.⁠ ⁠房地产泡沫破灭与总量数据的乖离
2020年后房地产泡沫破灭是经济压力的主因。经济增长与消费、投资的关系显著偏离,GDP增速可能被高估约3个百分点,与就业数据吻合。国际经验表明,泡沫破灭后经济恢复需要较长时间,中国仍处于后泡沫调整期。

5.⁠ ⁠政策展望与后泡沫时期挑战
926会议开始正视经济问题并采取措施,未来需要大规模降息、金融稳定和政府扩张以支持经济恢复。预计2025年或成为经济转折点,宏观环境趋于稳定,股票市场将更具可预期性。后泡沫时代需面对温和增长的长期挑战。

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TiZCP5Mnms

更早,大概在2014年北大教授稱中國為權貴資本主義、權控經濟,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YRFFA51si8

中共思想控制人民的方法之一。The smart way to keep people passive and obedient is to strictly limit the spectrum of acceptable opinion,...
04/09/2024

中共思想控制人民的方法之一。

The smart way to keep people passive and obedient is to strictly limit the spectrum of acceptable opinion, but allow very lively debate within that spectrum. That gives people the sense that there's free thinking going on, while all the time the presuppositions of the system are being reinforced by the limits put on the range of the debate.
~Noam Chomsky
(Book: How the World Works https://amzn.to/3KjErHQ )

保持被動和服從的聰明方法,就是嚴格限制了可以接受的意見的光譜,但允許在該光譜內非常熱烈的辯論。 這讓人們感覺到自由的思考正在進行,而系統的預設卻一直被爭論範圍的限制加強。
~諾姆·喬姆斯基
(書籍:世界如何運作 )

The smart way to keep people passive and obedient is to strictly limit the spectrum of acceptable opinion, but allow very lively debate within that spectrum. That gives people the sense that there's free thinking going on, while all the time the presuppositions of the system are being reinforced by the limits put on the range of the debate. ~Noam Chomsky

(Book: How the World Works https://amzn.to/3KjErHQ )

Address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藍營禁聞 中國禁聞 統派迷思 國民黨支持者所不能知道的事 Forbidden News‧媒體識讀 媒體素養 Media Literacy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ortcuts

  • Address
  • Alerts
  • Claim ownership or report listing
  • Want your business to be the top-listed Media Company?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