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花水月

空花水月 善待自己 善待他人

19/07/2025
【这四句偈赞在过去称为破地狱真言】《无量寿经》说:“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这四句偈赞在过去称为破地狱真言,就是一切世间障碍都可以破除,因为他所缘的是“其佛本愿力”。其佛的愿力,这是他的开章,就是依阿弥陀佛愿力故产...
02/05/2025

【这四句偈赞在过去称为破地狱真言】

《无量寿经》说:“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这四句偈赞在过去称为破地狱真言,就是一切世间障碍都可以破除,因为他所缘的是“其佛本愿力”。

其佛的愿力,这是他的开章,就是依阿弥陀佛愿力故产生事实。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我们听到阿弥陀佛名号与愿望等等,就会产生往生彼国的强烈愿望,无论从世俗见、正见或意乐中谈,都来自于阿弥陀佛的愿力。

世俗见、正见与意乐的产生极不稳定,需要正确引导,所以这三个是自力分。自力有进有退,时而起作用,时而退失作用。

在随顺佛愿的作用下,“往生彼国意”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这种往生彼国意是随顺佛愿产生的意,是不退转的,是佛力住持。

——节选自2011年夏安居慈法法师于鸡足山放光寺开示

#净土 #净土宗 #佛教

『故道白雲』滿臂姑屍草、受傷的天鵝
26/02/2025

『故道白雲』滿臂姑屍草、受傷的天鵝

『故道白云』一行禅师著作 为步行而步行、牧牛
25/02/2025

『故道白云』一行禅师著作
为步行而步行、牧牛

慈法法师开示《净土生活》:有一念真诚引发出来,你了解了这个真诚是什么感受与体验,再去做其他事情你就知道:我在犯业习,他人在犯业习,这业习是不可得的。你事事都可以觉悟。因为你真诚照见,真诚相续,真诚不泯,你就安心不坏,如实踏实。你就理解什么叫...
20/02/2025

慈法法师开示《净土生活》:

有一念真诚引发出来,你了解了这个真诚是什么感受与体验,再去做其他事情你就知道:我在犯业习,他人在犯业习,这业习是不可得的。

你事事都可以觉悟。

因为你真诚照见,真诚相续,真诚不泯,你就安心不坏,如实踏实。

你就理解什么叫无间修,什么叫恭敬修,什么叫毕命修,什么叫长时修。

要不然我们不理解何为恭敬修、无间修、长时修,怎么修?

有人每天念十个小时佛,别人说另外十四个小时怎么办?他就害怕了,念二十个小时佛。但还有四个小时怎么办?就逼自己。

逼得得当,还能勉强凑合下去,突破一些障碍;若不得当,就谤佛谤法谤僧,精神分裂。

嘴上念佛,心里骂佛,拜一下佛骂一句佛。

因为太累了,太苦了。自己不能释怀,不知道怎么做才好,不念佛不拜佛就怕六道轮回;拜佛念佛又感到很苦,突破不了。

过去人的善根与资粮深厚,有人教导,有好方法与得当指导,所以容易突破。

我们这个时代大家要审视自己的因缘。

所以善.导.大.师.提出:“上尽一形,下至一声十声,亦得往生。”是为安心、起行、作业的方法。

这一念十念,安心最重要,清晰、透彻、真诚最重要。

不在于做的数量多少,昙鸾法师《往生论注》上讲十念不为头数,只为真诚与决定。

多少没有用,你决定的那一念,真诚的那一念,才真正有意义。

就像我们开灯时候拉开关一样,一拉灯就亮了。

你站在一边说把灯拉亮,把灯拉亮,把灯拉亮……你说一万遍,但不去拉它,依然不起作用。

你真诚相应就起作用,否则就不起作用。

#佛陀 #四摄法
26/12/2024

#佛陀 #四摄法

【减劫中做增劫事】 #慈法法师开示要学会善良的善缘,学会给人善缘,这个减劫中给人一次善缘,你的福德就不可思议。给人恶缘特别普遍,哪怕意识、语言、做事情,就是身口意三业,你不相信你看一看,给人善缘的机会、愿望。为啥大家唱这个歌,你就唱我也好唱...
30/07/2024

【减劫中做增劫事】 #慈法法师开示

要学会善良的善缘,学会给人善缘,这个减劫中给人一次善缘,你的福德就不可思议。

给人恶缘特别普遍,哪怕意识、语言、做事情,就是身口意三业,你不相信你看一看,给人善缘的机会、愿望。

为啥大家唱这个歌,你就唱我也好唱谁也好,我就随喜呢,因为这些都是善缘,善缘。

这个时代的善缘哪,减劫中呢,这不是我说的,就是恶缘炽盛,大家可以看看,所以说我们在一起呢,尽量地在减劫中做增劫事。

增劫事就是给人善缘,这个福德就大了,就是活在减劫的增劫中的人。

为什么我们活到减劫了呢?就是恶缘越来越多,大家危害的意识,恶缘啊、恶意啊、恶事啊,伤害的东西越来越多,它就开始减劫了。

什么叫减劫呢?人的道德越来越薄,伤害越来越多,灾难越来越多,寿命越来越短。

这是我们应该警惕的地方,十分应该警惕这个地方!

我们现在身居减劫,共业就是减劫,就是越来越恶,道德、善缘越来越少,大家的交流,恶意相加的就多,恶语、恶事。

所以减劫中人就是恶意相加,恶言相加,恶事相加;那么增劫呢,就是善意、善为、善行、善语了,它这个善呢,就是增劫之相,所以在这个共业中大家要谨慎自己,挺好的。

我们要是在减劫,我们就做减劫的事,那就是沉沦;我们在减劫做增劫的事,那就是出离。

这没啥啊,这个应该看清楚。

要是在减劫中,你做一个增劫的人,你的心念、你的事情、你的作为、你的口业,你不知道这个世界多需要!因为啥呢?共业都是一样的——减劫!

所以立誓这个主题,特别重要。

——节选自2011年1月慈法法师木香坪随缘开示

【心智圆明,时时一乘】 #慈法法师开示南传佛教把这个波罗蜜细分了,它分上品十般若密、中品十波罗蜜、下品十波罗蜜。南传佛教这个整体机制是十分厚重的。像我们看到的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的大成,现在缅甸的蒲甘,像这些地方有大量的古代佛教建筑。实际在...
19/07/2024

【心智圆明,时时一乘】 #慈法法师开示

南传佛教把这个波罗蜜细分了,它分上品十般若密、中品十波罗蜜、下品十波罗蜜。

南传佛教这个整体机制是十分厚重的。像我们看到的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的大成,现在缅甸的蒲甘,像这些地方有大量的古代佛教建筑。

实际在南传的这些地区,早期是三乘教法都十分厚重的。

到后期,尤其近代,这些地区的这些叫什么——统治者,或者说管理者,为了管理的方便呢,基本上在民间只有上座部的教法,其他教法它都给遮起来了。

像一些皇室,他们像我们汉传的一些教法,或者说一些密法,在皇室还都是有的。

像现在在南传国家,你像大量的经典,你现在一看哈,还都特别多的这种密乘或者大乘的一些气息,很重的。

大家可以去阅读他们的经典,大量的。但是这个整体的管理者——东南亚的这些皇室,过去都是一家人,就是像欧洲的皇室是一样的,大部分相互都是亲属关系。

所以他们为了这一带的管理方便,就制定了一个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现在南传这个格式。

历史一考察,一返回去,不用返太多,三百八十年以前,它的机制就很复杂的。

现在你可以大量的文物一看,过去他们这个教法密度很大的,像吴哥窟比较集中地表现了一些,就是坛城设置。

像我们到泰国的大成,那些建筑,就是跟吴哥窟那个时代差不多那个建筑,都是很漂亮,但都是坛城设置,很完整的。

像这一个圈圈,中间一个塔,很多佛像,然后大家就在这里面有一些灌顶修持什么的。

那么现在为什么这个南传我们说称为上座部,巴利语系,它有一个特定的这么个修法了呢?

实际说就是时代变迁、人文的变迁的一种相续。

像在一些民间中,他们还有大量的密续、密派的一些修持的东西,只是湮没在民间了。这个呢,大家有个了解。

刚才都比(南传出家人)念的一段三十波罗蜜呢,比我们汉传、比藏传分得都细致得多。

好比说布施,这一个布施讲得很细致,下品布施,就是财布施;中品布施呢,就是亲属性的布施、依报性的布施;上品布施,是自身的布施,你把命布施出去。

它对布施的判断就更细分一些,实际这都是过去很细致的这种菩萨行为的一种细判,很细致了。

我们汉地所讲十波罗蜜,就是一般不多宣化了。

你说你大乘什么也好,什么也好,实际就是随着历史的演变、演化而产生的一个事实一样的。

像我们刚才唱那个《四季歌》,那是个大乘思想,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它这四句话讲个啥呢?“若无闲事挂心头”是最重要的。

啥叫闲事呢?就是是非。人的心里要没有是非,时时都是好时节。

我们可以尝试五分钟,就是我们把所有的是非、善恶、人我都放一放,五分钟就行,你看什么都是好东西,你看什么都是觉悟,你看什么都是很漂亮。

真是只有看到好地方了,为什么呢?

只看到觉悟的一面了,无对待的一面了,平等的一面了。

只是安心的,像月光一样这么灿烂,这么纯净。

为什么呢?没有是非,没有对待。

实际这个大乘思想就是这样一种思想,什么样的思想呢?时时皆是好时光!

这个地方是没有戒可犯的,没有戒可制的,没有对待可立的,所以“无诤无念,清净一如”,它是大乘思想。

这是大乘思想,通教之后的思想,是绝对摒除对待的。所以皆以佛智之圆明而朗耀于十方,它没有对待法则了。

那我们现在在藏、通,就是判教中说,就是藏教与通教中,尤其藏教中有持有犯,多有诤讼。

啥叫诤讼呢?就是你有持戒者,也有犯戒者,这一般在我们汉地称为所谓的声闻思想,也称为小教。

小教者,梵行即是梵行,恶行就是恶行,没有啥说的。

那大乘教言就是什么呢?莫看人过,莫言人过,即是觉悟。

但看人的佛性放光,不看人个过失之迷相,直指人心之究竟,就是“心如明月,常行毕竟空”。那他就是了无挂碍,朗照世间,一尘不染。

所以说刚才这都比给我们念的三十波罗蜜也是教育教育我们,不要张嘴小乘、大乘。

所以说这个心智圆明啊,时时都是一乘佛教。

就像佛说那个四句偈一样的,“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

你也不要吹你大乘、小乘,对不对?你要是佛种,你就相信诸法无性,那你就时时是好时光,你没有闲事挂心头。

闲事就是是非事、对待事、善恶事,持戒、犯戒事,人我是非事,那就是闲事。

我们没有闲事,五分钟,大家只会唱唱歌;要有五分钟的闲事,大家只有五分钟的烦恼。

所以大乘精神它没有啥,时时皆是好时光就是大乘。希望大家都做一个大乘菩萨,时时都是好时光。

因为这月亮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对不对?时时皆是好时光。

——节选自2010年中秋赏月慈法法师鸡足山随缘开示

Address

Lautoka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空花水月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空花水月:

Share

关于菩提眼

1.菩提眼小组是做什么的?是哪些人组成的?

我们都是主要学习净土的念佛同修,师从鸡足山放光寺慈法法师。平时根据慈法法师的讲课录音整理一些文字,也挑选其中的精华出一些书。有时候也配套师父讲法,印刷一些相关经文资料。

2.菩提眼小组的缘起是什么?

早年师父讲法时,有无量光净土论坛和普光明论坛承载师父一些讲法文字和录音录像资料,有很多无名的文字整理者得到师父的讲法录音如获至宝以最原始的方式听磁带将文字誊写在纸质媒体上,在2010年前,慈师开示的文字整理以这种无序但是自愿意乐的方式在各地默默地开展着。 2010年,在慈法恩师的开许下,我们组成了菩提眼小组,以共同协作的方式,来有序地储存、整理、文字化、出版师父的讲法开示,以期自利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