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評論

大公評論 大公報評論精萃

28/07/2025

萬億雅魯藏布江水電站,開工第一吊

【銳評】成劍:美西方可笑的「國安雙標」  美西方向來有兩種標準,一種是自己的標準,另一種是攻擊別人的標準。在國家安全問題上,美國有着全世界最嚴密、最嚴苛的國安法律,「長臂管轄」無遠弗屆,甚至連國際刑事法院的檢察官和法官也敢「全球通緝」。如此...
28/07/2025

【銳評】成劍:美西方可笑的「國安雙標」

  美西方向來有兩種標準,一種是自己的標準,另一種是攻擊別人的標準。在國家安全問題上,美國有着全世界最嚴密、最嚴苛的國安法律,「長臂管轄」無遠弗屆,甚至連國際刑事法院的檢察官和法官也敢「全球通緝」。如此無惡不作的美國,英、澳、加等國家不敢吭一聲、不敢質疑一句,如今卻對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通緝令「火冒三丈」、兇神惡煞作出言語威脅。這樣的「西方民主」,除了可恥二字,還能用什麼來形容?

  香港警方日前通緝19名涉及危害國家安全的疑犯,這幾人中,有些是「老熟人」,有些則是「新面孔」,但無一例外,都參與了「香港議會」的顛覆活動。但凡對政治有最基本常識的人都會知道,不論放在西方哪個國家,這類顛覆組織都絕不可能放任存在。

  所謂的「香港議會」不是什麼「正常行使自由的組織」,其根本宗旨是要顛覆國家政權,目標包括推動「自決」;制定所謂「香港憲法」;以非法手段推翻、破壞《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所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本制度或推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權機關或特區政權機關等。

  美國會容忍顛覆組織存在?

  而被通緝的這19人真的是「無辜」嗎?包括袁弓夷、何良懋等人,在香港境外組織「香港議會」選舉以成立所謂「香港議會」;包括錢寶芬、夏海俊等人,作為候選人參與「香港議會」選舉,並在當選後宣誓就任所謂「香港議會議員」。這些人所作所為,已明顯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第22條「顛覆國家政權罪」。

  假若將香港換作美國,將袁弓夷換作是蓬佩奧,成了所謂的「美國議會」,旨在推翻特朗普政府、創建新的「美國憲法」,試問美國當局會否允許其存在?假若蓬佩奧等人逃亡到加拿大,試問美國會否發出通緝令?如果連美國當局都不會允許存在的行為,他們又有何資格、理由、權力去攻擊其他人?

  尤其可笑的是,加拿大、澳洲的一些官員及政客,忙不迭地發出聲明,對香港特區政府維護國家安全和法治的行動作出惡意的抹黑,一副義正詞嚴之狀,仿若自己是「民主判官」,有權對他國的行為作出「審判」。但如果他們還有起碼的廉恥,就應當看看美國都做了些什麼?

  美國行使「長臂管轄」的個案成千上萬,遠的不說,僅在2023年便拘捕了超過1000名國際或海外逃犯。特朗普上台後,甚至威脅對國家組織發出通緝令。今年2月,美國聯邦眾議院表決通過,同意制裁國際刑事法院(ICC),以反制國際刑事法院就以色列在加沙軍事行動,對以色列總理和前國防部長發布逮捕令。

  又比如,美國財政部一個部門實施的制裁就涉及27個國家或地區以及超過6300個個人和實體。美國的「長臂管轄」嚴重違反國際法一般管轄原則,對國際法合則用不合則棄,推行「強權即公理」的霸權做法,破壞了國際社會對國際法治的期待和信念。

  面對美國這些惡行,加拿大、澳洲的政客裝作瞎子,不僅沒有發出任何譴責聲明,甚至明裏暗裏做幫兇。說到底,他們要不是被美國豢養的政客,就是反華意識形態作祟。但不論是何種理由,都不可能改變得了反中亂港分子違法的事實,也撼動不了香港維護國安的決心。

  國安越穩香港發展越好

  事實上,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實施後,即使反華勢力不斷唱衰、恐嚇、制裁,香港的發展不退反進,有了更加矚目的成就。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公布《2025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排名較去年上升2位,於全球69個國家地區中排第3位,是2019年以來,首度重返三甲。這些事實恰恰是對反華勢力抹黑攻擊作的最好反擊。

  唯有堅定維護國家安全,香港發展才能破局向前,港人的根本和切身利益才能有效維護。對於任何破壞國家安全者,絕不會容忍其在。此次通緝的19名逃犯,不要以為有反華勢力的包庇就能逃之夭夭,最終都需要為其危害國家安全的嚴重犯罪行為負上責任,受到法律制裁。

  昨日特區政府重申,以失實言論抹黑香港特區維護國安工作的都是偽善和不負責任的行為,不得人心。外國或外部勢力企圖詆毀香港情況,只會理屈詞窮,絕不會得逞。特區政府定當繼續堅定履職,維護國家安全。

  在事實面前,美西方政客的「聲明」,不過是幾隻蒼蠅的嗡嗡叫而已,改變不了香港由治及興的必然大勢。

井水集/全力以赴全運會https://www.tkww.hk/epaper/view/newsDetail/1949541759314956288.html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於今年11月9日開幕,下月2日進入倒數100天,意味着各項籌...
28/07/2025

井水集/全力以赴全運會
https://www.tkww.hk/epaper/view/newsDetail/1949541759314956288.html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於今年11月9日開幕,下月2日進入倒數100天,意味着各項籌備工作進入最後衝刺階段。承辦8個比賽項目及協助舉辦跨境馬拉松和單車賽事的香港,準備好了嗎?

  這是香港首次與廣東和澳門承辦全運會,意義重大,體現國家對港澳的信任和支持。特區政府高度重視籌辦工作,在國家體育總局的關心和支持下,香港為舉辦全運會賽事作出精心準備,一切進展順利。

  就賽事場館和設施來看,包括啟德體育園、紅磡體育館、香港單車館、粉嶺高爾夫球場、維多利亞公園等都已準備就緒。挑起大樑的啟德體育園自今年3月份啟用以來,已舉辦了多項活動,進行了多次人流疏散測試。就在上周六,啟德體育園承辦了英超利物浦隊與意甲AC米蘭的友誼賽,可容納5萬人的主場館接近滿座。觀眾對場內環境和比賽安排均予以高度評價。

  義工招募和培訓非常順利。第一期義工招募收到超過3000份申請。第二期針對青少年的義工招募得到2000人響應。他們將支援運動員抵港接待、觀眾服務、嘉賓接待、人流管制等工作,展現香港社會對全運會的熱情參與。

  香港賽區門票銷售系統已進入測試階段,分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宣傳和推廣工作亦在有條不紊地展開,官方吉祥物「喜洋洋」和「樂融融」已亮相,官方網站和社交平台持續更新全運會資訊,提升市民的參與感。特區政府將在8月2日舉行全運會100天倒數活動,包括「全運100全民共創百萬公里大挑戰」,鼓勵市民參與跑步、單車等運動,推廣全民運動精神。火炬跑活動已初步規劃,選取香港不同地標作為路線,增強活動象徵意義。

  香港全運會準備工作迄今進展順暢,令人鼓舞。在接下來的100天內,特區政府及有關方面更要全力以赴,在一些細節方面進一步打磨、完善、提高,密切與廣東及澳門協同合作,確保賽事安全、高效、精彩地呈現在全國人民面前。

社評/傾聽市民聲音 推動破局發展https://www.tkww.hk/epaper/view/newsDetail/1949541740650303488.html  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司局長出席2025年施政報告首場地區諮詢會,聽取市民...
28/07/2025

社評/傾聽市民聲音 推動破局發展
https://www.tkww.hk/epaper/view/newsDetail/1949541740650303488.html

  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司局長出席2025年施政報告首場地區諮詢會,聽取市民意見。李家超指出,現時香港經濟正面發展,但個別行業有壓力,政府要「做大個餅」,也要照顧每個市民在「餅」中分得的部分,共同推動香港渡過經濟轉型期。李家超的表態展現出特區政府的未來施政思路:在發展中碰到的問題,需要用發展來解決;在經濟轉型中碰到的困難,需要用破局發展來解決。

  香港經濟呈現穩步復甦的好勢頭。今年首季經濟增長3.2%,較上一季2.5%的升幅有所擴大。特區政府本周將公布今年第二季經濟表現,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預告,經濟將連續10個季度錄得增長。美國當局發起全球貿易戰、關稅戰,連奉行自由市場、實施零關稅的香港也被針對,在全球經濟不確定、不穩定性增加之際,香港經濟仍然保持着持續擴張的勢頭,實在是難能可貴,充分彰顯了香港經濟的韌性,也反映特區政府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積極作為,施政有方。

  有目共睹的是,香港在許多領域進展良好。港股今年來上升近三成,在全球金融市場位居前列;香港新股集資額至今超過1240億元,超過去年全年總和,重奪全球新股集資額第一寶座。證監會最新調查顯示,截至去年底,香港管理資產總值大增13%,至35.1萬億元,資金淨流入飆升81%,重新確立了香港作為亞洲首選資產管理中心的地位。特別是在「東升西降」的國際大勢中,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地位具有天然的政治避險所效應,國際資金進一步加大在港的資產配置是必然趨勢,香港取代瑞士成為世界第一資產管理中心,指日可待。

  公司註冊處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成立的公司總數達到84293家,截至六月底的註冊公司總數攀升至149.48萬家,創下歷史新高。同時,今年上半年有761家非香港公司完成註冊,截至6月底的非香港公司註冊總數達到15509家,同樣刷新歷史紀錄。這兩個歷史紀錄,是本地及國際企業用真金白銀對香港投下的信心票。這一數據與外資大行日前發表的專題研究報告相符合,該報告指出,在參與香港新上市公司的基石投資者中,外資佔三分之二,本地資金佔三分之一,外資是香港新股熱潮背後的主要推動力。

  但香港經濟復甦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在經濟整體向好的同時,各行各業受惠程度不同,一些行業在經濟轉型期遇到困難。一些開業數十年的老字號也不適時代洪流而執笠,每每引起關注。政府公布今年4至6月的失業率為3.5%,略高於2至4月數據,香港零售、飲食、建造等行業承受壓力,是不爭的事實。但要客觀看到,香港就業狀況遠遠好過歐美、英國、加拿大等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

  香港經濟面臨的一些挑戰,部分是外圍大環境變亂交織所致,部分是香港經濟轉型的反映。面對新形勢,李家超一早表明「寧做艱難的改革者,不做躺平的停滯者」,表達了迎難而上、擔當作為的精神。當然,解決問題不能靠政府單打獨鬥,而是需要群策群力。新一份施政報告展開諮詢,就是為了傾聽市民的意見,匯聚眾智,為未來施政決策提供參考。

  特區政府迄今已舉行30場諮詢會,收集逾4500份意見,數量按年增加31%。李家超冀盼市民繼續建言獻策,強調和團隊會細心研究,繼續創新求變,為市民做實事,一同締造更美好的生活。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推動香港求變創新發展,需要聚眾智、凝眾力,團結一致!

英國國防大臣聲稱「準備為台灣而戰」,不知道的以為「第三次鴉片戰爭」爆發,英國要進攻中國,嚇死人了
27/07/2025

英國國防大臣聲稱「準備為台灣而戰」,不知道的以為「第三次鴉片戰爭」爆發,英國要進攻中國,嚇死人了

什麼叫不負責?「綠營」天下第一☝🏻
27/07/2025

什麼叫不負責?「綠營」天下第一☝🏻

「卡牌屋」音樂聲又起?美國國務卿盧比奧在接受特朗普兒媳訪問時,被問到下屆總統規劃時,大讚副總統萬斯,是2028年總統「絕佳候選人」。
27/07/2025

「卡牌屋」音樂聲又起?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在接受特朗普兒媳訪問時,被問到下屆總統規劃時,大讚副總統萬斯,是2028年總統「絕佳候選人」。

26/07/2025

一位香港市民,帶上糖果,遠赴雲南保山「娃娃兵烈士陵園」拜祭

林夕做的幾乎每一件事都是錯的:「撐佔中」、「撐旺暴」、「反修例」,逃到台灣「撐罷免」又失敗。這樣的「敗類」,一開口就是個笑話。
26/07/2025

林夕做的幾乎每一件事都是錯的:「撐佔中」、「撐旺暴」、「反修例」,逃到台灣「撐罷免」又失敗。這樣的「敗類」,一開口就是個笑話。

「大罷免」的主要推手,未來應如何踐行諾言?
26/07/2025

「大罷免」的主要推手,未來應如何踐行諾言?

玩弄民意的必然下場
26/07/2025

玩弄民意的必然下場

一到重要事件,「台獨」就會拿出這類照片來騙人。26號是所謂「大罷免」,「台獨」想騙更多票。問題是,6年來,「台獨」說的哪句話是真的?「台獨」說的話,就是騙人的鬼。
26/07/2025

一到重要事件,「台獨」就會拿出這類照片來騙人。26號是所謂「大罷免」,「台獨」想騙更多票。問題是,6年來,「台獨」說的哪句話是真的?「台獨」說的話,就是騙人的鬼。

Address

Aberdeen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大公評論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