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書釘 Nose in the Books

打書釘 Nose in the Books 香港首個對社區開放的人文圖書館
The First Library of Humanities Open to the Local Community in Hong Kong

打書釘是全港第一家人文圖書館,藏書由多名本地退休教授捐出,內容涵蓋性別研究、文化研究、城市研究、香港研究、文學、哲學、電影。

As the first library of the humanities in the city, the collection of Nose in the Books combines the donations of local retired professors. It covers a wide range of topics including Hong Kong, gender, culture, urban studies, literature, philosophy and cinema

上星期六,聲樂導師蔡澤夫(Jeffrey)來到打書釘,解構運用聲帶的學問,教我們先要好好發聲,才能好好唱歌。Jeffrey 由 Speech Level Singing 說起,這個概念著重發聲技巧而非唱歌技巧,重點在糾正發聲習慣,應用於所有...
30/07/2025

上星期六,聲樂導師蔡澤夫(Jeffrey)來到打書釘,解構運用聲帶的學問,教我們先要好好發聲,才能好好唱歌。

Jeffrey 由 Speech Level Singing 說起,這個概念著重發聲技巧而非唱歌技巧,重點在糾正發聲習慣,應用於所有歌唱風格。他後來因應這門學說加以改良自己的一套發聲技巧 Mix Voice Technique,教授控制音色的方法。而聲音的穿透性、音準等「聲質」源於聲帶,他特意帶來綁頭髮的橡筋,拉扯橡筋模擬聲帶的開合,形容聲帶就像橡筋一樣,透過特定的「拉筋」練習,能有效維持其柔軟度和彈性。

他亦藉此機會釐清一些聲樂保養的迷思,例如吃辣椒是否有助發聲、不同的食療能否潤喉等,笑說飲食對聲帶的直接影響有限,因為食物經食道而非氣管,反而蒸氣是滋潤聲帶的有效方式,例如洗澡時的蒸氣,或生理鹽水也能有效清除黏液和消腫。

Jeffrey 還分享了許多關於發聲治療的過程,內容豐富,未能盡錄。再次感謝 Jeffrey 的分享!

#聲樂 #真人圖書館

七月的Bookcast,我們邀請了饒啟璋(Keith)和饒啟芬(Fanny)兩姊弟,由參與出版《 #蔬果花木拾趣》出發,分享他們眼中作為作者、研究者、博物學家的父親, #饒玖才 的面貌。饒玖才先生早年在中國、新西蘭和美國接受農業、林業及自然...
29/07/2025

七月的Bookcast,我們邀請了饒啟璋(Keith)和饒啟芬(Fanny)兩姊弟,由參與出版《 #蔬果花木拾趣》出發,分享他們眼中作為作者、研究者、博物學家的父親, #饒玖才 的面貌。

饒玖才先生早年在中國、新西蘭和美國接受農業、林業及自然護理的教育。1955至1990年在香港政府漁農處工作,退休前擔任助理處長。退休後,他專注於香港及鄰近地區的歷史風物研究,著作甚豐。

2019年,他著手編撰《蔬果花木拾趣》,期間身體抱恙,一度考慮放棄。幸得家人、朋友鼎力協助,最終順利出版。

Keith憶述,兒時闖進爸爸的工作室「歎冷氣」,還能勾勒當時酸枝圓檯、收音機、書櫃的佈置。長大後,他跟爸爸出門搜集資料,一起拍攝香港各地的芒果樹和大樹菠蘿。Fanny形容,爸爸是個安靜的人,生活井然有序,熱愛觀察和閱讀,並透過寫作分享知識,希望人們「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嘉賓|饒啟璋(Keith) 、饒啟芬(Fanny)
主持|黃淑儀(Leanne)
技術|朱煒傑

書名|蔬果花木拾趣
作者|饒玖才
出版|郊野公園之友會、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23年7月)
ISBN|978-988-8551-02-6

👂收聽Bookcast HK 連結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id1649497480......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6REqdOAzjAWp0JmyYuBqnp?si=024b8fb8c1bc4e33

Captivate (desktop only)
https://feeds.captivate.fm/bookcast-hk/

#地方風俗 #蔬果花木 #文化歷史

How do you bridge the gaps between spaces, for your safety and that of others? What are the hidden gaps between places? ...
27/07/2025

How do you bridge the gaps between spaces, for your safety and that of others? What are the hidden gaps between places? Do you cover or learn from these gaps?

Join us for a special evening of poetry featuring Jennifer Wong, Eddie Tay, and Louise Leung. What are their unique perspectives on this theme? We’d love to hear your thoughts and ideas as well.


Mind the Gap: A Poetry Reading Session with Jennifer Wong, Eddie Tay, and Louise Leung

Date | 7 August 2025 (Thursday)
Time | 7:00 - 8:30pm
Venue | Nose in the Books (3/F, 54 Yun Ping Road, Causeway Bay, Hong Kong)
Guests | Jennifer Wong, Eddie Tay and Louise Leung
Language | English
Registration | https://forms.gle/4huiRVcrNS1sudPA6
Free of charge



Jennifer Wong is the author of some poetry books including more recently Letters Home and Time Difference (Verve, 2023). She is working on her next collection, Light Year (Nine Arches Press, 2026). She is the editor of Woman, Mapped (Fly on the Wall), the new Rebecca Swift Foundation women's poetry anthology.

Eddie Tay is a poet and street photographer. He teaches courses on creative writing and poetry at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ouise Leung (b. Hong Kong, 2000) is an internationally published Hong Kong English poet whose works usually cover postcolonialism, cultural politics and family history. Their poems have been featured in Ricepaper Magazine, Ideas Journal, Voice & Verse Poetry Magazine, Cha: An Asian Literary Journal and multiple poetry readings. They wish to give voice to Hong Kong's localism through Kongish literature.

一連兩個星期日,香港青年詩人李顥謙來到打書釘,主持「還有化石,還有草」梁秉鈞(也斯)詩作讀書會的第一、二節聚會。每節讀書會,李顥謙都會先簡介詩人生平、源流養分,說明其創作與該次討論主題的關係。參加者掌握了作品的文學及文化脈絡,之後才進入約9...
13/07/2025

一連兩個星期日,香港青年詩人李顥謙來到打書釘,主持「還有化石,還有草」梁秉鈞(也斯)詩作讀書會的第一、二節聚會。

每節讀書會,李顥謙都會先簡介詩人生平、源流養分,說明其創作與該次討論主題的關係。參加者掌握了作品的文學及文化脈絡,之後才進入約90分鐘的文本討論。

第一節的主題為「城市與街道」,李顥謙選取了可能是梁秉鈞最膾炙人口的城市詩帶領討論,如〈北角汽車渡海碼頭〉、〈新蒲崗的雨天〉、〈形象香港〉等。參加者熱烈探討詩人眼中的香港都市地貌,觀察情感的顯與隱,並留意他書寫城市的寫法如何隨時間改變。

第二節的主題為「自然、鄉愁與生活」,李顥謙聚焦梁秉鈞一系列以自然及鄉愁為題材的早期作品。從〈樹的槍枝〉與〈青果〉,參加者能讀出一個青年的憤怒,以及面對成年的焦慮與哀愁。讀〈夏日與煙〉、〈突發性演出〉,又見卜列維(Jacques Prévert)般富電影感,清新而玩味跳脫的轉向。談到經典詩作〈雷聲與蟬鳴〉,眾人對「遠的雷聲/近的蟬鳴」、「室外/室內」、牛與女子的意象等,均有不同解讀,討論豐富。

再次感謝李顥謙的分享。誠邀各位讀者報名參與未來的梁秉鈞詩作讀書會,一同感受詩人的語言魅力。詳情敬請留意打書釘發布的宣傳資訊。

另外,打書釘藏有梁秉鈞的初版《雷聲與蟬鳴》和《形象香港》,歡迎大家預約閱讀。
lhhwriting

#也斯 #梁秉鈞

如果一生人要選擇自己最喜愛的職業,蔡澤夫(Jeffrey)選擇了音樂。修讀建築系的他,在學時期已被察覺音樂天賦,一路學唱歌,不過畢業後沒有走到舞台前,反倒享受幕後工作,一路擔任聲樂導師至今。他笑說看到學生在台上獲獎一刻,快樂滿滿,故此走上為...
11/07/2025

如果一生人要選擇自己最喜愛的職業,蔡澤夫(Jeffrey)選擇了音樂。修讀建築系的他,在學時期已被察覺音樂天賦,一路學唱歌,不過畢業後沒有走到舞台前,反倒享受幕後工作,一路擔任聲樂導師至今。他笑說看到學生在台上獲獎一刻,快樂滿滿,故此走上為音樂人排難解憂之路。他學生眾多,當中不乏著名流行歌手。

七月的真人圖書館,Jeffrey將會為我們分享他選擇教唱歌的故事、何謂聲音的穿透性,以及多年前在外國開始流行的 Speech Level Singing 如何為歌手們改善唱歌的聲線。

除了教聲樂外,他亦不時接到由言語治療師轉介的個案,協助有需要人士進行發聲治療及矯正,特別針對經常需要說話的職業,例如教師、律師、演員等。要數「最極端的個案」,還得說起多年前,有即將表演的音樂人向他求助,因為有單側聲帶無法郁動,需要在數個月內訓練聲帶,回到可以唱歌的狀態。

誠邀閣下參加這次真人圖書館,聽他怎樣教、怎樣唱。

真人圖書館:一位聲樂導師的發聲藝術
日期|2025 年 7 月 26 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 2 時 30 分至 4 時 30 分
地點|打書釘(銅鑼灣恩平道 54 號唐四樓)
嘉賓|蔡澤夫
語言|粵語
費用|免費
報名|https://forms.gle/984811LzQm8PSKTf6

#打書釘 #真人圖書館

打書釘的其中一位創辦人黎穎詩博士將於 7 月 12 日到中電鐘樓文化館分享打書釘的源起及故事、Bookcast HK的構想,以及社區項目「銅鑼灣企鵝」。歡迎各位參加! #打書釘
05/07/2025

打書釘的其中一位創辦人黎穎詩博士將於 7 月 12 日到中電鐘樓文化館分享打書釘的源起及故事、Bookcast HK的構想,以及社區項目「銅鑼灣企鵝」。

歡迎各位參加!

#打書釘

【公眾講座:「在銅鑼灣社區打書釘」】

如何圍繞文學建立一個充滿活力的社區?在本次講座中,黎穎詩博士將以創辦人身份闡述城中唯一非牟利人文圖書館「打書釘」的誕生歷程、願景和使命,並重點介紹該機構的播客「Bookcast HK」以及創意社區建設項目「銅鑼灣企鵝」。

如你希望到場參加,馬上填妥文化館網頁上的報名表格登記留座!
🔗https://www.clpulse.com/zh/what-s-on/event.html

未能親身出席的朋友亦可於活動當日透過本專頁的網上直播參與。

日期:2025年7月12日(星期六)
地點:中電鐘樓文化館二樓活動室(九龍何文田亞皆老街147號)
時間:上午11時至下午12時30分(1小時30分鐘)
語言:廣東話
【Public Lecture –“Nose in the Books and the Causeway Bay Community”】

What does it take to build a vibrant community around literature? In this lecture, Dr. Chloe Lai, founder of “Nose in the Books”, will explore how the only non-profit humanities library in town came to life. She will explain the organisation's vision and mission and highlight their podcast, “Bookcast HK”, as well as their creative community-building project, “Causeway Bay Penguin”.

To attend the lecture in person, enrol using the form on CLP Pulse website.
🔗https://www.clpulse.com/en/what-s-on/event.html

To join online, please visit our page on event date.

Date: 12 July 2025 (Saturday)
Location: Multi-purpose Room, 2/F CLP Pulse (147 Argyle Street, Ho Man Tin, Kowloon)
Time: 11:00am – 12:30pm (1 hour 30 minutes)
Language: Cantonese

#中電鐘樓文化館 #何文田 #旺角

被香港推理小說作家陳浩基形容:「就算不談推理,也是驚人的歷史小說」。耗時超過一年作前期資料搜集,推理小說作家莫理斯在2017年起陸續推出 《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系列,至今已推出三集,第四集亦可望今年年底面世。莫理斯模仿  #福爾摩斯 探案...
30/06/2025

被香港推理小說作家陳浩基形容:「就算不談推理,也是驚人的歷史小說」。耗時超過一年作前期資料搜集,推理小說作家莫理斯在2017年起陸續推出 《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系列,至今已推出三集,第四集亦可望今年年底面世。

莫理斯模仿 #福爾摩斯 探案的風格,不過其筆下的福爾摩斯和華生,則由英國人換成光緒年間的中國人福邇和華笙,既推理亦述說香港在晚清時期的歷史。

今集Bookcast,我們邀請了莫理斯來分享他由法律學者轉為作家的心路歷程、親解推出 #福爾摩斯 探案仿作的難度。莫里斯亦分享了其結合偵探、武俠與本土歷史的創作理念。至於推理迷最關心的「推理偵查」,莫理斯也有各種巧思 ,包括將《推理十誡》融入其作品,將英式幽默與香港歷史連結。在此,亦提醒各位聽眾,本集含有劇透,敬請留意。

嘉賓|莫理斯(Trevor Morris)
主持|葉真真
技術|朱煒傑

書名| 《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系列
作者|莫理斯
出版|遠流出版
ISBN|第一集:978-957-32-9268-5、第二集:978-957-32-9588-4、第三集:978-626-361-450-5

👂收聽Bookcast HK 連結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bookcast-hk-ep-32-%E9%A6%99%E6%B1%9F%E7%A5%9E%E6%8E%A2%E7%A6%8F%E9%82%87-%E5%AD%97%E6%91%A9%E6%96%AF%E7%B3%BB%E5%88%97-%E5%98%89%E8%B3%93-%E8%8E%AB%E7%90%86%E6%96%AF/id1649497480?i=1000715077294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5AHn28DSUNZJHS2nBnHkh1?si=5eb342b7fa7d43fb
Captivate (desktop only)
https://feeds.captivate.fm/bookcast-hk/

#香江神探 #莫理斯 #推理 #香港歷史

推理經典巨著《Canon of Sherlock Holmes》(福爾摩斯探案),作者柯南.道爾以 19 世紀末英國為背景,創作出多部繪炙人口的偵探故事,慕名而閱者不絕。百年之後,以現代華文為創作起點的《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系列橫空面世,...
16/06/2025

推理經典巨著《Canon of Sherlock Holmes》(福爾摩斯探案),作者柯南.道爾以 19 世紀末英國為背景,創作出多部繪炙人口的偵探故事,慕名而閱者不絕。百年之後,以現代華文為創作起點的《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系列橫空面世,來自香港的作者 #莫理斯 以仿作形式,模仿 #福爾摩斯 探案的風格。故事背景同樣都是定格於 19 世紀末,不過場景則由英國倫敦市貝格街 221 號 B,挪移到上環荷里活道貳佰貳拾壹號乙、晚清時期英國殖民統治的香港。兩位主角-福爾摩斯和華生,則由英國人換成光緒年間的中國人福邇和華笙。

我們邀請到作者莫理斯來到打書釘,主持兩節讀書會,與讀者一同細讀《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系列的部分章節,細談文裡所帶出屬於香港的大眾文學以及如何將經典偵探故事融入香港獨有的歷史文化,一同探索晚清時間的香港,在歷史巨輪下扮演的角色,以及與世界歷史格局的共生轉變。


《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系列讀書會:香港歷史與現代華文解謎

第一、二節聚會日期| 2025 年 7 月 5 日及 8 月 2 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 2 時半至 4 時半
地點|打書釘(銅鑼灣恩平道54號唐四樓)
主持|莫理斯
語言|廣東話
筆記費|$200(不設單節報名)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5fGdiXeGdtT5fyzb7



【主持簡介】

莫理斯,1965 年出生於香港,演員、歌手莫文蔚兄長。

高中時榮獲《南華早報》1984 年度最傑出學生獎,同年以優異成績考人英國劍橋大學攻讀法律。於 1988 及 1989 年攻讀博士期間,曾任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研究員及翻譯之職。

畢業後在英國講學多年,2001 年回港轉投影視幕後工作,先後參與製作多部在國家地理及發現頻道等平台播放的紀錄片,亦為第一部全香港創製 3D 電腦動畫《龍刀奇緣》(2005)編寫劇本及擔任監製。2008 年受迪士尼片廠所聘,負責中美合拍電影事項。現為獨立影視創作人及監製。

曾在香港大學兼任法律系客席副教授,於《文匯報》撰寫「東拉西扯」專欄,部分輯錄成書。2021 年起,陸續在台灣出版《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系列小說。

「香港的故事,為甚麼這麼難說?」如果我們把  #也斯 的這句九十年代名言,放在此時此城細讀,仍可以說毫不過時。自 1963 年於《中國學生周報》發表詩作,也斯就一直以原名  #梁秉鈞 寫詩,以現代詩尋找最適合言述香港的語言。在 1978 年...
09/06/2025

「香港的故事,為甚麼這麼難說?」如果我們把 #也斯 的這句九十年代名言,放在此時此城細讀,仍可以說毫不過時。自 1963 年於《中國學生周報》發表詩作,也斯就一直以原名 #梁秉鈞 寫詩,以現代詩尋找最適合言述香港的語言。在 1978 年,他更出版首本詩集《雷聲與蟬鳴》,影響本地內外數代詩人,至今仍為香港文學經典。從《雷聲與蟬鳴》到後來的《游詩》、《游離的詩》、《東西》、《蔬菜的政治》、《普羅旺斯的漢詩》,不同時期風格的也斯詩作,均在香港文學的發展裡擔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近年也斯的相關研究蓬勃,去年《雷聲與蟬鳴》亦復刻再版,乘著這陣重讀也斯的氛圍,九十後詩人 #李顥謙 將根據也斯的創作歷程及轉向,在一共六節的讀書會裡,跟大家文本細讀,發現也斯詩作的特色、感受香港詩的魅力、梳理香港詩的脈絡變化。

*題「還有化石,還有草」出自梁秉鈞詩作〈夏日與煙〉。

【詳情】

第一、二節聚會
   6 月 29 日 城市與街道
   7 月 6 日    自然與鄉愁

*有關第三至六節的主題,以及第一、二節主題解說,詳見報名表。

每次讀書會開首 30 分鐘為詩人背景及創作時期回顧時間,輔以簡報簡單討論 ; 之後 90 分鐘為文本討論時間,討論四至五首詩作。成功報名的讀者,將於每節聚會前,收到文本電子檔。請先閱讀文本,聚會時我們將補充更多資料,並引領討論。



還有化石,還有草——
梁秉鈞(也斯)詩作讀書會

第一、二節聚會日期| 2025 年 6 月 29 日及 7 月 6 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 2 時半至 4 時半
地點|打書釘(銅鑼灣恩平道54號唐四樓)
主持|李顥謙
語言|廣東話
筆記費|$200(不設單節報名)
報名|https://forms.gle/sUGjQpwo8npUY8rz9



【主持簡介】

李顥謙

李顥謙,九十後詩人、作家,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文學碩士,曾獲青年文學獎、大學文學獎等獎項,發表散見《明報》、《號外》、《字花》等報刊平台,作品收錄於《水母與搖滾——字花十年選詩歌卷》、《我香港,我街道2:全球華人作家齊寫香港》、《聲韻詩刊十年選》、《香港電影2023:覓路尋光》等編著。2022年出版詩集《夢或者無明》。

#香港詩

In this episode of BookcastHK, we spoke to maritime historian Dr Stephen Davies. He talked about the books he had wrote ...
27/05/2025

In this episode of BookcastHK, we spoke to maritime historian Dr Stephen Davies. He talked about the books he had wrote and a podcast about Hong Kong histories.

For the older generations, Stephen is not an unfamiliar name. He used to be a host of RTHK programmes. He was appointed a Chevalier de l’Ordre du Mérite Maritime by the Government of France in 2009 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cross-cultural maritime scholarship and education. In 2020, he was made a Fellow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Hong Kong. Between 1990 and 2004 he and his partner Elaine Morgan sailed 50,000 miles, visiting 32 countries in their 11.8m sailing boat.

After living in HK for half a century, in 2022, Stephen relocated to Europe, half a year in England and half a year in France. He was in town for holidays in February, we had the pleasure to speak to him during his brief visit in Hong Kong.

Guest|Dr Stephen Davies
Moderator|Dr Chloe Lai
Technicians|Yip Chun Chun and Chu Wai Kit

👂Listen to Bookcast HK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bookcast-hk/id1649497480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2xqunH2uHlUcO1lmh5Iust......
Captivate (desktop only)
https://feeds.captivate.fm/bookcast-hk/

上周六,線上藝文節目平台 art-mate 創辦人盧敏樺(Jacqueline)來到  #打書釘,分享她對藝術界需求的觀察,以及如何透過設計網上平台,讓默默耕耘的藝術家被看見。Jacqueline 娓娓道來她由場地管理轉到藝術行政的經歷,並...
19/05/2025

上周六,線上藝文節目平台 art-mate 創辦人盧敏樺(Jacqueline)來到 #打書釘,分享她對藝術界需求的觀察,以及如何透過設計網上平台,讓默默耕耘的藝術家被看見。

Jacqueline 娓娓道來她由場地管理轉到藝術行政的經歷,並談到 art-mate 背後的理念——連結觀眾與藝術家。她憶起初接觸藝術工作者時,發現香港有一群「傻人」,在資源匱乏下仍堅持表演。為了與這群有夢想的人同行,她構想出 art-mate 平台,最初想法讓藝術工作者擺放自己的履歷、曾參與的表演等等,讓觀眾更了解他們,隨後更靈活加入票務功能,減輕他們的票房壓力,專注於表演。

分享會上,不少藝術工作者參與交流,既感謝幕後藝術行政的努力,也笑言擔心他們休息不夠。其實,除了藝術家,我們也幸運擁有無數默默付出的行政工作者,促成高質素的舞台演出。

今次分享的內容豐富難以盡錄,再次感謝 Jacqueline 的精彩分享!

#真人圖書館 #打書釘

常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但藝術行政工作,由場地租借、售票、宣傳,就足以令不少表演者被「破功」,資源匱乏下,時間都留給瑣碎雜務,可以用來專注於排練的時間所餘無幾。「記得好多年前,一位戲劇女主角話畀我聽,佢夜晚喺台上演出,第二日上晝要打...
05/05/2025

常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但藝術行政工作,由場地租借、售票、宣傳,就足以令不少表演者被「破功」,資源匱乏下,時間都留給瑣碎雜務,可以用來專注於排練的時間所餘無幾。「記得好多年前,一位戲劇女主角話畀我聽,佢夜晚喺台上演出,第二日上晝要打掃場地,下晝仲要提醒留咗內銷飛嘅觀眾,記得夜晚黎睇戲。」這就是art-mate誕生的源起,由看見藝術工作者的行政需要,到逐步建立網上售票平台、藝文資料庫,連結觀眾與表演者。

五月的真人圖書館, #打書釘 邀請到線上藝文節目平台 art-mate 創辦人盧敏樺(Jacqueline),談談她如何由地產行政工作走入藝術行政的世界,繼而找到合適切入點與藝術工作者並肩同行,讓更多觀眾認識他們之餘,亦令他們無後顧之憂,盡情投入表演,不浪費每次的舞台機會。

誠邀各位參加這次真人圖書館,在劇場以外,我們一起聚首,談談藝術與行政兩者共生的關係。

真人圖書館:art-mate 創辦人的故事
日期|2025 年 5 月 17 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 2 時 30 分至 4 時 30 分
地點|打書釘(銅鑼灣恩平道 54 號唐四樓)
嘉賓|盧敏樺(Jacqueline)
費用|免費
報名|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sJQvX-z8r9r3lFMn5ISCDbEv5Ql-ONBHOpq3xls2mFA/edit

Address

3/F, 54 Yun Ping Road
Causeway Bay

Website

https://forms.gle/7gAYdzRB52xUeWHv7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打書釘 Nose in the Books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打書釘 Nose in the Books:

Share

Category

Our Story

支持我們 Support us: paypal.me/NoseintheBooksHK

打書釘是全港第一家人文圖書館,藏書由六名本地退休教授捐出,內容涵蓋性別研究、文化研究、城市研究、香港研究、文學、哲學、電影。

As the first library of the humanities in the city, the collection of Nose in the Books combines the donations of six local retired professors. It covers a wide range of topics including Hong Kong, gender, culture, urban studies, literature, philosophy and cine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