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 - Mill MILK

MM - Mill MILK 一個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台。

香港地生,香港地活。

欄目:700萬種生活|試一次|旅遊止癮|Pantry有嘢斟|美味道來 | 牌子嘢

30/07/2025

開關之後,因為內地的物價相對便宜一點, 有些香港人選擇北上買餸。去年全港的食環處街市有超過800個攤檔退租,加上原本已空置的檔位,整體街市空置率已升至17.6%,加上疫情之後 市民消費習慣改變,大家都習慣了網購。

HKTVMall街市即日餸最近就到全港不同街市與檔主合作推出直播賣餸服務,更將送貨服務拓展到跨區即日送,今集《試一次》,Natalie就跟直播主持Moon走入屯門新墟街市,了解直播買餸背後的運作,還跟隨幕後團隊走到青衣中轉倉庫,了解即日跨區送貨的服務如何完成。

而家仲有個Mill Milk觀眾獨家優惠✌️「街市即日餸」新客輸入優惠碼 MM110 *,即減$110!
即刻落單啦:http://bit.ly/3UyR2LO

*買滿$300方可使用,生效日期至2025年9月15日。

策劃:黃允鍶 Natalie
攝影:潘志恆 許先煜 梁芷澄 陳文正
剪接:梁芷澄
編審:黃碧珊
監製:鄭汝翹 Karen

   #700萬種生活 // 00後退學開清潔公司組年輕人班底 上一輩父母點睇?學歷貶值年代如何界定成功及生活?根據美國資料顯示,現在仍會修讀傳統4年制大學的年輕人較十多年前下跌了200萬人。當中不少人選擇投身藍領行業,跟上一代走上一條截然...
30/07/2025

#700萬種生活 //
00後退學開清潔公司組年輕人班底 上一輩父母點睇?
學歷貶值年代如何界定成功及生活?

根據美國資料顯示,現在仍會修讀傳統4年制大學的年輕人較十多年前下跌了200萬人。當中不少人選擇投身藍領行業,跟上一代走上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而香港00後的Jason,亦放棄了自己將近完成大專學位,用一萬元開設了自己的清潔公司。就連他的女朋友,即使她心理學畢業,仍跟Jason一起從事清潔工作。

但對Jason的父母來說,就不是那麼容易接受到兒子的決定,尤其是他們都是專業人士的身份。到底他們兩代人為甚麼會有這樣的價值觀衝突?這集《700萬種生活》,我們就一起了解年輕一代,為甚麼會走上這條不願讀書的路。

策劃:麥景朗
攝影:曾頌然 歐嘉鴻 許先煜 小輝
剪接:黃灝嵐
監製:陳慧敏
編審:黃碧珊

   #牌子嘢 // 辣到政府回收停售?韓國火雞麵攻陷歐美 累計賣出超過70億包 三倍辣度恐急性中毒?BTS帶動銷量 前總統帶頭試吃三養食品即食麵有一款麵的賣點居然不是好吃,而是令人難以忍受的地獄級辣度,說的就是近年攻陷歐美市場的韓國即食麵...
29/07/2025

#牌子嘢 //
辣到政府回收停售?韓國火雞麵攻陷歐美 
累計賣出超過70億包 三倍辣度恐急性中毒?
BTS帶動銷量 前總統帶頭試吃三養食品即食麵

有一款麵的賣點居然不是好吃,而是令人難以忍受的地獄級辣度,說的就是近年攻陷歐美市場的韓國即食麵——火雞麵。

作為背後的集團,三養食品是韓國首間生產即食麵的企業,然而卻因為多年來的保守作風,加上在90年代陷入法律風波之中,使其市佔率被競爭對手農心和不倒翁拋離,直到在約10年前推出這款火雞麵才一洗頹勢,更打開了歐美的龐大市場。到底這款火雞麵有甚麼魅力,為甚麼把人辣得「痛哭流涕」,想吃它的人還是多不勝數?這款產品又是如何把三養從劣勢中拯救過來?這一集《牌子嘢》將帶大家認識這款來自韓國的火雞麵!

策劃:林京賢
拍攝:潘志恆 馮國輝 黄灝嵐
剪接:黃君麗
監製:王秋婷
編審:黃碧珊

   #牌子嘢 // 丸亀製麵為日本票選最滿意烏冬連鎖店第一名 無中央廚房 即場製作烏冬 用快餐模式做烏冬 流水式工作線 開放式廚房 實測兩間分店由點餐到埋單有幾快?全日本僅一個員工做麵匠 每年會去400間分店試食日本網站早前就發起一項「最...
28/07/2025

#牌子嘢 //
丸亀製麵為日本票選最滿意烏冬連鎖店第一名
無中央廚房 即場製作烏冬 用快餐模式做烏冬
流水式工作線 開放式廚房 實測兩間分店由點餐到埋單有幾快?
全日本僅一個員工做麵匠 每年會去400間分店試食

日本網站早前就發起一項「最滿意烏冬連鎖店」的投票,在19間烏冬連鎖店中,根據湯底、價格及用餐體驗票選,第一名就是丸亀製麵。 今集《牌子嘢》,就拆解一下它為甚麼會在短短25年間,就成為全球最多分店的日式連鎖烏冬店。

策劃:黃允鍶 Natalie
攝影:潘志恆 小輝 陳文正
剪接:黃君麗
編審:黃碧珊
監製:陳靜雅

咩喎~我試過起棟樓出嚟㗎,叻唔叻先😬真係對做工程有興趣嘅話,啱啱放完榜嘅你就要留意香港建造學院嘅offer啦!�只要完成咗中六課程,DSE五科(包括中、英文)達到第二級成績,對建造業有熱誠嘅話,就可以報讀香港建造學院嘅高等文憑課程,畢業後可...
25/07/2025

咩喎~我試過起棟樓出嚟㗎,叻唔叻先😬
真係對做工程有興趣嘅話,啱啱放完榜嘅你就要留意香港建造學院嘅offer啦!
�只要完成咗中六課程,DSE五科(包括中、英文)達到第二級成績,對建造業有熱誠嘅話,就可以報讀香港建造學院嘅高等文憑課程,畢業後可即時成為建造業工程管理人員或工料測量人員,銜接香港本地或海外學士學位課程,向工程師 / 測量師嘅職業方向發展!

最重要係課程學費全免!仲有津貼同全方位就業支援!

香港建造學院高等文憑課程包括:
屋宇建造監工、屋宇裝備監工、土木工程監工及工料測量高等文憑

👇🏻即場報名及面試安排👇🏻
📆日期:即日起至8月29日
🕒時間:星期一至五︱9:00-12:00、14:00-17:00(公眾假期除外)
📍地點(面試課程):
九龍灣院校📚高等文憑(地址:九龍灣大業街44號)
上水院校📚建造文憑、建造證書(地址:上水鳳南路1號)
🔗 報名連結:https://go.hkic.edu.hk/3ICco8q
☎️ 查詢熱線:2100 9000�📱 WhatsApp專人諮詢:https://bit.ly/402H5cD

#香港建造學院 #高等文憑 #建造文憑 #建造證書 #免學費有津貼 #銜接學位 #就業支援 #建築科技 #升學出路

   #周圍黐餐 // 居港35年韓國媽媽 苦學廣東話成街市達人 用香港食材煮韓國菜 香港出生囡囡兩頭唔到岸 反學韓文證身份全媽媽35年前因為要跟全爸爸來到香港工作而第一次踏足香港,對香港沒有熟悉的印象,來之前也只知道成龍及張國榮,為了能夠...
23/07/2025

#周圍黐餐 //
居港35年韓國媽媽 苦學廣東話成街市達人
用香港食材煮韓國菜 香港出生囡囡兩頭唔到岸 反學韓文證身份

全媽媽35年前因為要跟全爸爸來到香港工作而第一次踏足香港,對香港沒有熟悉的印象,來之前也只知道成龍及張國榮,為了能夠融入生活,每晚苦學廣東話才懂得去買餸及搭小巴懂得叫落車,而這些年來全媽媽最大的工作就是每日尋找食材去製作不同的地道韓國菜式予家人,有時大排筵席、有時則簡單家常便飯。而她們的三個女兒則在香港出生及成長,從小讀本地學校,認識的都是香港朋友,廣東話成為了她們最舒服的語言。跟許多居港的外籍二代一樣,為了不失原本國籍的文化與傳統,全爸爸從小就自己製作韓文功課予三姊妹,希望她們也能維持韓國傳統文化,結果在這樣兩代互相學習語言的情況下,反而令她們更明白對方,成為予某種學習戰友,而女兒更從本來覺得自己「兩頭唔到岸」的身份認同,變成現在主打拍攝港韓文化的內容創作者,反成予自身優勢。

今集《周圍黐餐》我們就跟著這對帶韓國血統的母女,看看她們的生活和吃她們煮的傳統韓式家常便飯。

策劃:Chucky 陳靜雅
攝影:許先煜 陳文正 陸羽
剪接:黎正怡
編審:黃碧珊
監製:王秋婷

   #700萬種生活 // GenZ醫科生研發AI溫書App 兩年就有40萬人用朝早讀醫 夜晚創業 分身學剪片做Creator 塞爆行程全為興趣社會傳統上對醫科生都有一個既定印象,就是他們會把心力全情投入在學習上,每日埋頭讀書。但Z世代的...
22/07/2025

#700萬種生活 //
GenZ醫科生研發AI溫書App 兩年就有40萬人用
朝早讀醫 夜晚創業 分身學剪片做Creator 塞爆行程全為興趣

社會傳統上對醫科生都有一個既定印象,就是他們會把心力全情投入在學習上,每日埋頭讀書。但Z世代的醫科生不一樣,學業以外還會積極發展自己的興趣。以Calvin為例,他與同學Jason一起研發人工智能溫習程式,只要把課堂內容置入,便會自動生成筆記和問答卡,能夠加快學習速度。短短兩年間,透過社交平台,順利把程式推廣到全球,吸引了接近40萬用戶。

到底這位醫科生是如何分配時間,一邊讀醫,一邊創業,同時經營四個Instagram,成為Content Creator?今集《700萬種生活》,一起看Z世代的醫科生,如何打破「死讀書」的形象。

策劃:陳雯懿 Manyi
攝影:陳文正 潘志恆
剪接:梁詩聰
編審:黃碧珊
監製:梁中勝

21/07/2025

#1分鐘嘟嘟嘟
仲記唔記得細個牙科保健教你點刷牙呢😬
不過就算識刷牙,都要用埋枝專業嘅牙刷先夠全面㗎!🦷

Oral-B iO電動牙刷分3種刷頭
冇錯!刷頭都要分「專科」!

3種刷頭分別專攻3種口腔問題

「深層清潔刷頭」有超過4000條刷毛
可以精準貼合牙齦邊緣,深入死角清除牙菌膜

「清潔護齦刷頭」嘅刷毛超細
好似氣墊咁柔軟,溫和呵護牙齦

「美白至臻刷頭」有橡膠拋光設計
可以美白拋光,唔再擔心有牙黃問題

牙刷刷頭唔係配件,係主角嚟㗎
揀啱刷頭,打造A++口腔!



4000+刷毛指P&G研發數據
死角指牙齦線和牙齒鄰間隙

   #牌子嘢 // 密實袋拉鏈 傳說由50年代發明時 目標係真空上太空最後進入廚房大紅大紫 繞個圈 又回到太空 近代研究過度加熱冷凍會釋放微塑膠 要小心使用 你以為自己很少買密實袋,其實現在很多大包裝零食、藥物、凍肉,都會用這種密實拉鏈密...
21/07/2025

#牌子嘢 //
密實袋拉鏈 傳說由50年代發明時 目標係真空上太空
最後進入廚房大紅大紫 繞個圈 又回到太空
近代研究過度加熱冷凍會釋放微塑膠 要小心使用

你以為自己很少買密實袋,其實現在很多大包裝零食、藥物、凍肉,都會用這種密實拉鏈密 封,不用換多個瓦位的密實罐,又可重複使用。一直都好想知,這條小小的密實袋拉鏈條,到底有多少不同款式,又如何運作。放大看。可能有些有兩個扣,有些有三個扣,令其氣密程度好一點。第一代的互鎖塑膠拉鏈,是在1951年由丹麥工程師Borge Madsen發明的。放大看,當時的密實拉鏈有三個扣那麼多。官方說,他想製作衣服上的拉鏈。而1950年代,美國和蘇聯正熱衷於Space Race(太空競賽年代)。除了圓潤的太空設計,大家都想製造真空,可以氣密的東西。室內設計、時裝、太空行李箱、衣服等,通通有太空風格。所以大家都猜想,這條拉鏈的誕生,可能有製作太空衣、潛水衣,軍事用品等的遠大的理想據消委會及多個科學實驗指出,密實袋建議可裝約一半至七成水。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高級講師湯兆昇博士解釋說,基本情況是兩條膠條有個像蘑菇的大頭扣,及C型爪子。利用塑膠的彈性,擠壓時爪子被擠開,拉開時會有一個壓力摩擦力,令它們難以拉開,變成氣密效果。這種基本款多用在藥袋、棉花棒等短期保存的乾貨上,較簡單。想加強氣密效果,出現雙封條設計。兩條拉鏈的間距是緩衝區,第一條爆開了,還有第二條,都有用的。兩條拉鏈間距太窄密封效果會較為集中。但若其中一層未關好就很容易一起爆開。有些有拉鏈扣在上面的密實袋,適合經常開合的用法。而且拉鏈結構可以去到三個扣那麼細。雖然只得一條拉鏈,但都更緊密。三個扣扣漏了一個,都無有怕。我們做了兩次水袋測試,分別找女拳手庾滺珮,幫忙打破密實袋。也找主持們互掟水彈。結果都是膠袋本身率先爆破。

1951年羅馬尼亞鋼鐵商Max Ausnit,跟他的兒子Steven Ausnit,買了這條密實膠條的專利,後來把設計用在筆袋、文件袋等生活用品上。那個年代沒有太多人懂用,曾想找 Columbia Records用密實袋包裝專輯,都聊得差不多了,惟唱片公司老闆請他的秘書來,秘書不懂打開還扯爛了密實袋,件事就不了了之。其實在60年代初,密實袋出現之前,已出現一些用鐵線封口的保鮮袋,Ausnit家族後來與日本人研發便宜一半的生產技術,然後被Dow Chemical得到Ausnit批出,其在美國超級市場銷售的獨家專利,把它轉型做生活用品。1968年推出Ziploc開始大事宣傳。變成為冷凍食物保鮮的必備品。 2006年恐怖分子把液體炸彈當成飲料帶上飛機後,大家都要用透明密實袋,把隨身液體用品帶上飛機。雖然當年Borge Madsen的發明做不成衣服拉鏈,做不成太空衣,沒想到變成家品後,太空人的食物、工具、垃圾,甚至尿液樣本都會用密實袋封存。袋上有感應器,如果太空人沒收拾好弄丟東西,在地球太空總署的同事。可以追蹤物件去向。繞了個大圈,它終於以另一個身分真的上了太空。2024年密實袋的市場規模,大概是21至23億美元,預測去到2032年增至約34至37億美元。

但是近年研究指出,生活中用太多塑膠用品,令我們的身體多了微塑膠。湯博士說,研究指 出我們的腦袋、肝臟及腎臟,都有微塑膠存在:「有一個研究發現,我們頸動脈裡面的斑塊,亦有一些聚乙稀微塑膠的成分。即是這些微塑膠和心血管疾病可能有一定關係。那些密實袋,都會有一個溫度限制,溫度太高,它會開始釋出微塑膠粒,如果你真的要放進微波爐或極速冷凍,最好就不要用塑膠。而油分在加熱時,也會把微塑膠熔掉。希望將來有些天然的、降解的物料,即使有微微塑膠進入人體,都有機會在我們的身體裡面分解,其影響可能就會減少。

17/07/2025

#1分鐘嘟嘟嘟

即使科技進步,可以用虛擬解剖系統同VR多角度睇人體結構,但能夠同大體老師一齊上堂,係對一眾醫學生將來行醫時,能夠更關顧病人好重要嘅一課(*´∀`)~♥

想知多啲大體老師嘅資訊,就去 香港大學「大體老師」 遺體捐贈計劃 睇吓啦~

#港大遺體捐贈計劃 #大體老師

中學嘅遺憾,除咗後悔當年冇同暗戀嘅同學表白😔 同埋後悔冇趁放榜前規劃吓。不過依家都仲有機會,放榜日拎到成績就即刻衝衝衝,報讀自己想讀嘅科!VTC有超過 100項高級文憑、文憑課程,提供多元嘅升學出路,同學可以按自己興趣揀心儀嘅學科💁🏻‍♀️...
14/07/2025

中學嘅遺憾,除咗後悔當年冇同暗戀嘅同學表白😔 同埋後悔冇趁放榜前規劃吓。
不過依家都仲有機會,放榜日拎到成績就即刻衝衝衝,報讀自己想讀嘅科!

VTC有超過 100項高級文憑、文憑課程,提供多元嘅升學出路,同學可以按自己興趣揀心儀嘅學科💁🏻‍♀️

✨DSE考生可以參加7月16日- 21日【VTC 中六統一收生計劃】,網上 或者 親身去到VTC院校報名,即刻睇定啲詳情啦 https://vtcstudy.info/MillMILK_FB_250714
-------------------------------------------------
🫵🏼 IVE/HKDI/HKIIT/ICI高級文憑 (HD)
涵蓋7大專業領域:
健康及生命科學|商業|幼兒、⾧者及社會服務|設計|工程|酒店及旅遊|資訊科技

除咗喺課堂學理論,仲有唔同職場體驗/實習同比賽機會
畢業後學歷獲政府以及本地同海外專業團體認可
選擇投身專業嘅畢業生 - 就業率約90%^
選擇繼續升學嘅畢業生 - 約96%成功銜接本地或海外大學學士學位^
仲有機會獲學分豁免,1-2年就可以完成學士學位!🥳

-------------------------------------------------
如果成績未達5科2都有理想升學路👍🏻
🫵🏼 IVE/HKDI/HKIIT基礎課程文憑(DFS)
設有10大專業分流:
健康及生命科學|商業|設計|工程|酒店、旅遊及康樂|零售及電子商貿|社會服務|資訊科技|數碼媒體學|運動

用一年時間打好專業基礎
政府認可學歷DSE = 22222
100%畢業生更可升讀VTC高級文憑課程*

--------------------------------------------------

^ 資料來源:過去3年 IVE / HKDI / ICI全日制畢業生就業調查(截至2025年3月)
* 同學需符合相關高級文憑課程入學要求

#中六升學 #文憑試 #升學部署 #高級文憑 #基礎文憑 #選科 #放榜

13/07/2025

大家平日食不同菜式或者煮餸時,最常會用甚麼醬料?原來不少人廚房都有一種醬料非常萬用,更可算是具香港特色的醬料—蠔油。只要有煮餸的都會知道一支蠔油有多重要,當問到大家加了蠔油的餸菜﹐跟平常的有甚麼分別,大家總答「鮮味」!這個鮮味究竟是甚麼味道?原來我們的味蕾是真的感受到鮮味,日本化學教授池田菊苗就在1908年提出「Umami 鮮味」,發現從不同食材中都能找到鮮味。而這支萬能的蠔油原來是因為「煮燶」了而發明?當年李錦記的創辦人在茶寮煮煮蠔湯給客人,但忘記了看火,最後蠔汁煮到濃縮了,但竟然出奇地美味,從此蠔油就誕生了。中菜、日韓台菜、甚至傳統燒味菜式都有它的身影。
一支蠔油到底有甚麼魔力?又可以如何提升菜式味道層次?一直以來你用蠔油又有甚麼特別方便?
娓娓地,美味地、今集為你道來一支蠔油的故事。

還停留在用玻璃樽舊庄蠔油的煩惱?現時李錦記特級蠔油有更方便的唧裝鮮味神器!無論是醃 、製、蘸、點、煎、炒、煮、炸,都可以一支搞定!

策劃:陳靜雅 Chucky
攝影:許先煜 張志孟 潘志恆 小暉 伍永健
剪接:鄧詠瑤
編審:黃碧珊
監製:王秋婷

Address

柴灣嘉業街12號百樂門大廈3樓
Chai Wan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MM - Mill MILK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MM - Mill MILK: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