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5/2023
美國打壓對俄無人機,美國將對俄羅斯實施新出口管制。中國無人機源源不絕。俄建設全新自殺無人機生產線已啟動,美國制裁俄羅斯難以奏效。
日前美國反對伊朗提供俄羅斯無人機、但全無用處。俄羅斯建設全新自殺無人機工廠生產線正式啟動、應付烏克蘭龐大需求。
布林肯:美國將對俄羅斯實施新的出口管制美國。
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表示,美國將採取新措施收緊對俄羅斯的出口管制,其中將涉及無人機技術。此外,布林肯還表示將採取措施打擊“俄羅斯的虛假信息”,以“保護互聯網上的人權捍衛者”。
美國「紐約時報」報導,致力於遏止俄侵烏,美國政府上月誓言要制裁出售關鍵科技給俄羅斯的企業,但自俄烏戰爭爆發迄今,中國已向俄國出售價值逾千萬美元的無人機,凸顯西方制裁難奏效。
紐時(The New York Times)21日的報導說,根據第3方提供俄羅斯官方的海關數據,自俄羅斯、烏克蘭衝突以來,中國賣給俄羅斯的無人機與零組件價值超過1200萬美元(約港幣一億元)。
難以斷定中國供俄的無人機是否運用違反或合乎華府規範的美國技術,而且輸送給俄羅斯的無人機與零組件,包括來自「大疆創新」(DJI)及諸多規模較小的公司,並透過不起眼的仲介穿梭其間。
複雜的銷售管道和產品標示不清的報關資料,也造成難以辨識是否中國製產品內含美國零件,以及有沒有違反美國出口管制的規定。
而(中俄)官方公布的交易數額極可能並非全貌,因更大規模產品與技術的外流是透過非官方管道,以及藉由其他和俄羅斯友好國家如哈薩克、巴基斯坦與白俄羅斯。
即因如此,穩定供貨的無人機源源不絕交給俄羅斯,並運抵俄烏戰爭的前線,這些四軸無人機(quadcopter)在戰場上通常只凌空數次就被擊落,因此補足即使是最陽春款的無人機庫存日益關鍵,重要性不下於取得砲彈與子彈等基本軍需。
當前北京在政經軍方面的支持對於俄國的作戰可說是日益重要的靠山,中國仍是俄羅斯原油的最大買主之一,並且金援俄侵烏,兩國還舉行聯合軍演,並沆瀣一氣抨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
美國力阻俄羅斯取得亟需的技術與資金,皆因中國支配著全球電子產品供應鏈而窒礙難行。
俄羅斯知名軍火廠商卡拉希尼科夫集團,近日在境內建設的全新自殺無人機工廠產線正式啟動,目標是在 2024 年將俄羅斯國產滯空攻擊彈藥產能增加數倍,以應付烏克蘭戰場的龐大需求。
自俄羅斯於 2022 年 2 月 24 日在烏克蘭採取特別軍事行動後,各種形式無人機成為本世紀戰爭的標誌性裝備,而俗稱自殺無人機的滯空攻擊彈藥(Loitering munnition)目前也成為俄軍空襲烏克蘭境內目標的主力武器之一。
但由於開戰後遭到全球經濟制裁,俄羅斯無人機產業受到打擊嚴重影響產量,因此從去年底開始變大量向伊朗購買「見證者」(Shaheds)系列無人機,其中 Shahed-136 滯空攻擊彈藥,在近日烏克蘭空襲相關影像中,與口徑巡弋飛彈(Kaliber)、匕首(Kinzhal)空射極音速飛彈、伊斯坎德短程彈道飛彈並列為主要攻擊武器之一。
根據美國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 John Kirby 指出,目前俄羅斯大約已從伊朗獲得超過 400 架以上的 Shaheds 系列無人機,但由於戰爭彈藥需求量龐大,因此莫斯科仍然需要重整國內無人機產能。
因此知名企業卡拉希尼科夫集團(Kalashnikov Concern)建造了全新滯空攻擊彈藥的產線,並於近日宣布啟動生產,集團主席 Alan Lushnikov 表示,新產線目標是在 2024 年前將滯空攻擊彈藥產量提高數倍。
俄羅斯總統普京上個月曾表示,該國無人機產值在新的擴產計劃下,能夠提升到 120 億美元規模,副總理 Andrei Belousov 則指出,有了卡拉希尼科夫集團的新產線,2026 年俄羅斯無人機年產量可達到 18,000 架。
由於近期西方媒體紛紛指出俄羅斯雖遭到經濟制裁,但仍然透過中亞和高加索地區國家輾轉取得西方晶片,因此卡拉希尼科夫集團的新無人機產線,顯示俄羅斯仍然有能力在被制裁情況下擴充產能。
責任編採:Roxy yuen_洛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