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紙

美紙 Breathe art, make piece.
美,由紙起。

【ART】蘇富比 X 岡田美術館:珍稀中日韓名畫陶瓷近觀平日經過中環置地遮打的蘇富比旗艦藝廊,通常看到西洋名畫及雕塑等,近日卻換上了一幅幅日本屏風名畫、中國及高麗陶瓷等,緣於蘇富比最近與岡田美術館合作,拍賣精選館藏珍品,周六(11月22日)...
15/11/2025

【ART】蘇富比 X 岡田美術館:珍稀中日韓名畫陶瓷近觀

平日經過中環置地遮打的蘇富比旗艦藝廊,通常看到西洋名畫及雕塑等,近日卻換上了一幅幅日本屏風名畫、中國及高麗陶瓷等,緣於蘇富比最近與岡田美術館合作,拍賣精選館藏珍品,周六(11月22日)將於現場拍賣,現於拍賣前(至11月21日)藝廊公開展出。

岡田美術館坐落日本箱根,向來是匯聚亞洲傳統藝術精髓而聞名的私人藝術館,今次精選館藏共125件,拍品囊括逾70件中國陶瓷及藝術珍品,環跨商末青銅禮器至清代御瓷,同步亦展出超過50組件日本屏風、繪畫及高麗陶瓷,薈萃中日韓作品。

從今次展覽中,焦點可說是欣賞到浮世繪大師的作品。這次就有數件葛飾北齋及喜多川歌麿的藝術珍品,前者不用多介紹,北齋絕對是最偉大的浮世繪大師,最為人所知的作品屬《神奈川沖浪裏》,堪稱世界上曝光率和複製量最高的圖像之一。就在北齋的七十多歲,1830年開始繪製著名的風景木刻版畫系列《富嶽三十六景》,其中包括《神奈川沖浪裏》和《凱風快晴》(又名《赤富士》)連同《山下白雨》,三絕盡在今次展覽之中。

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共有46幅作品,於1830年至1834年間出版,甫在日本面世即大受歡迎。原本有三十六幅作品,描繪一年四季從不同地點和天氣下眺望富士山的景色,其後版畫深得好評,所以北齋追加十景,時至今日全球估計只有不足十套完整的《富嶽三十六景》,2002年完整版本於蘇富比以147萬美元成交;近年另一套完整於蘇富比亮相,成交價更高達為356萬美元,可見藏家對北齋重要名作的熱情只有增而無減。

隨著樓梯拾級而下,地下展區首入眼簾的作品,就是另一日本浮世繪大師喜多川歌麿的《深川之雪》,失蹤七十年後重現藝壇。這部浮世繪全景式巨構典範作品,以多層奢華礦彩繪於拼接宣紙之上,尺幅逾3米,自1948年於日本展出後一度失蹤,藝壇尋覓逾七十載,直至2014年箱根岡田美術館宣佈尋回此作。

喜多川歌麿是浮世繪名匠中的領軍人物,作品擅長描繪女子,以「美人畫」和「美人大首繪」聞名於世,作品清新細膩,呈現日本藝伎和遊女的私密世界,以「春畫」蜚聲藝壇,畫作赤裸地描繪日常的性事生活,流行於江戶時代,為浮世繪版畫開創全新局面,將目光投向遊廓、劇場、茶屋等娛樂場所的幕後世界。他筆下的女子或梳髮整裝準備新一天,或精心妝點容顏,或靜待時光流逝。從他的人物畫可見,他對於在德川幕府的森嚴階級制度下、強調享樂頹靡的「浮世」有親身的體會和深刻的理解。

今次岡田美術館展品中,巧妙融匯中國陶瓷傑作與日韓藝術瑰寶。其中拍賣薈萃中國藝術巔峰之作,由「清乾隆 鬪彩加粉彩描金纏枝蓮八吉祥天球瓶」領銜,飾以金彩點綴,充分展現乾隆時期景德鎮御窰匠人登峰造極的製瓷技藝。

另有私人收藏最大汝器之一的「北宋 汝官天青釉缽」,汝窰位列宋代五大名窰之首,正是中國陶瓷史上最為珍稀的御瓷,由於燒造時間極為短暫,普遍認為不超過二十年,正是千年以來令藏家魂牽夢縈的傳奇珍品。

同場矚目之「明成化青花萱草紋宮盌」,亦屬彌足珍罕之作,過去十五年,市場僅見六次成化青花宮盌釋出,均經香港蘇富比成交,因此今次這三件毫無懸念,位列中國陶瓷史上至珍至罕之瑰寶。

最後不得不提,「高麗十三世紀 青釉象嵌團花紋淨瓶」,正是韓國陶瓷藝術與佛教儀式文化之重要範例,展現高麗青瓷的極致工藝與深厚的宗教意涵,淨瓶最初為佛教僧侶常用的十八種法器之一,主要用於盛水,其設計兼具實用性與象徵意義,瓶上裝飾完美體現了十三世紀盛行的「象嵌」(sanggam)工藝,瓶身以白色化妝土象嵌出盛開的牡丹、枝葉等圖案,下部則飾以回紋圖案。

拍賣將於11月22日假香港蘇富比舉行,預展則於10月28日至11月21日在蘇富比旗艦藝廊率先登場。

蘇富比旗艦藝廊
地點:中環干諾道中8號置地遮打

Photo Courtesy of 蘇富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llow us on:
www.instagram.com/artandpiecehk
#美紙 #蘇富比 #蘇富比旗艦藝廊 #岡田美術館 #葛飾北齋 #浮世繪 #富嶽三十六景 #神奈川沖浪裏 #凱風快晴 #赤富士 #山下白雨 #喜多川歌麿 #深川之雪

【EXHIBITION】香港地圖畫家Angryangry東京個展——外来者の輪郭長年描繪香港地貌和文化產物的地圖畫家,Angryangry繼年初香港誠品的個展後,將於11月29日至12月7日,在東京Parts Studio迎來其首個海外個展...
15/11/2025

【EXHIBITION】香港地圖畫家Angryangry
東京個展——外来者の輪郭

長年描繪香港地貌和文化產物的地圖畫家,Angryangry繼年初香港誠品的個展後,將於11月29日至12月7日,在東京Parts Studio迎來其首個海外個展《外来者の輪郭(Outsiders' Outlines)》,Parts Studio Tokyo是香港人在東京開設的藝術展覽工作室,期間畫家將會即席示範作畫,免費入場。

《外来者の輪郭》不僅是 Angryangry 首次於海外舉辦個展,更是一場文化與視覺語言的對話。作為長年描繪城市肌理和文化產物的畫家,Angryangry以不同媒介細緻勾勒社區的紋理與記憶,其作品曾見於《美紙》、《就係香港》和《Hiragana Times》,並參與本地及海外的展覽。

本次展覽將展出多幅關於香港的手繪原稿,並首度公開以日本文化觀察為靈感的新作。從東京街角的日常,廣島的恬靜,到古今異地旅人視角下的宗教狂熱、文化衝擊的獵奇,畫家以其一貫細膩筆觸,描繪出「外来者」在異地所感知的邊界與連結——就像是次展覽中經常現身的鳥瞰天使。

日期:11 月 29 日至 12 月 7 日
地點:Parts Studio Tokyo(東京都台東区浅草橋1丁目7-7)
入場費用:免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llow us on:
www.instagram.com/artandpiecehk�
#美紙 #地圖畫家 #東京 #香港 #外来者の輪郭 #展覽

【FASHION】如詩如畫的CHANEL浪漫假日:Cruise 25/26系列亮相香港座落意大利北部的Lake Como,擁有如仙境般的大自然瑰麗景緻,一直以來都是不少創意萌芽的種子之地。對於CHANEL而言,這片象徵完美Dolve Vit...
14/11/2025

【FASHION】如詩如畫的CHANEL浪漫假日:Cruise 25/26系列亮相香港

座落意大利北部的Lake Como,擁有如仙境般的大自然瑰麗景緻,一直以來都是不少創意萌芽的種子之地。對於CHANEL而言,這片象徵完美Dolve Vita生活的絕美之地,更是夢幻時尚的聖地。

今年五月,品牌設計團隊邀請眾嘉賓到訪Lake Como擁有超過450年歷史的文化瑰寶Villa d’Este酒店,,在滿載詩意的景色當前迎接全新Cruise 25/26系列的登場。一系列豐富色彩,與及富有質感和細節的服飾工藝,彷彿在酒店裡建構出獨一無二的CHANEL假日時分。充滿浪漫氣息的Cruise 25/26系列,不經意流露出CHANEL女生的活力,甚至從部分形象中感受到她希望把握夏日之夜狂歡一番的敢為個性。手工針織背心、間紋休閒套裝,搖身一變成為金屬絲錦與黑色喇叭褲、斜紋軟呢搭配亮片刺繡,藤籃也換成了金屬色的CHANEL 25。此時開始感受到,原來眼前是個俏皮而可愛、迷人而獨立的女生。

充滿渡假風情的設計,日前正式啟航來到香港,CHANEL特意在今天選址了非常寫意且充滿假日氣氛的場地進行展示會,首次在香港展示品牌Cruise 25/26的完整系列,讓大家近距離欣賞一下品牌設計團隊的功力。

回到五月那場發表,品牌再次邀來導演Sofia Coppola拍攝先導預告大片,透過其獨有的電影語言將是次發表設計成一段劇場,既令Villa d’Este酒店成為經典黑白電影裡的夢幻場景,捕捉這座文化古蹟的張力。而在場景中出現的模特兒,穿上了CHANEL Cruise 25/26系列服飾遊走不同角落,散發出一絲漫不經心的優雅魅力,再次彰顯出CHANEL的女性美態。

本來充滿渡假風尚的時刻,在Sofia Coppola的鏡頭下,卻成為了一幕幕戲劇演出。穿起了系列服飾的女生,卻漸漸地成為了昔日的Grace Kelly、Romy Schneider,將觀眾們就這樣代入角色,被身邊的浪漫氣氛所吸引。由此可見,即使不列入於CHANEL的成衣系列,Cruise早春系列的想像空間甚至擁有更大的創造性,同時也令人再次感受到CHANEL眼中的女性魅力,每天每季都在演變,充滿細膩的魅力,就如Lake Como、Villa d’Este酒店般洋溢著優雅的力量,成為CHANEL的夢幻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llow us on:
www.instagram.com/artandpiecehk
#美紙

【EXHIBITION】細味香港光影回憶:香港電影資料館「75載銀光萃影——銀都電影劇照及海報展」銀都電影的魅力,從來不止於鏡頭內外的故事——它是香港影史的「活檔案」,承載著跨越地域的文化共鳴,也用劇照和海報編織時代記憶。自一九五零年至今,...
14/11/2025

【EXHIBITION】細味香港光影回憶:香港電影資料館「75載銀光萃影——銀都電影劇照及海報展」

銀都電影的魅力,從來不止於鏡頭內外的故事——它是香港影史的「活檔案」,承載著跨越地域的文化共鳴,也用劇照和海報編織時代記憶。自一九五零年至今,銀都及其前身三間電影公司:長城電影製片有限公司、鳳凰影業公司和新聯影業公司(合稱「長鳳新」),75年來持續記錄香港的社會變遷,為影壇帶來無數經典作品,在香港電影業界地位舉足輕重。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電影資料館於十一月七日至明年七月五日舉辦「75載銀光萃影——銀都電影劇照及海報展」,展出由五十年代至今銀都機構有限公司(銀都)出品電影的珍貴劇照、近年難得一見的海報及其他宣傳品。展覽分為「長鳳新作品」、「銀都成立 繼往開來」、「黃金的藝術創作」、「預告片巡禮」、「口述歷史:影人談銀都」五個主要展區,把沉甸甸的影史展示成可看、可感、可互動的細節,以不同角度引領觀眾感受銀都不同年代電影的獨特魅力。

「長鳳新作品」聚焦長鳳新從創立至七、八十年代的珍貴電影劇照及海報,包括有最早期前赴內地取景的香港電影《蘇小小》(1962)、首部在內蒙古實地拍攝將壯麗的草原景色呈現幕前的《金鷹》(1964)及集合內地武術名家粉墨登場的《少林寺》(1982)的海報及劇照。

「銀都成立 繼往開來」則是銀都承前啟後的證明,展出一系列長鳳新於一九八二年合併後成為銀都所出品的電影海報及劇照,包括有改編自金庸經典武俠小說的電影《書劍恩仇錄》(1987)在韓國發行時的海報和劇照,以及榮獲第1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四項殊榮的電影《籠民》(1992),由知名插畫家阮大勇繪畫的海報。

五十年代初,畫師黃金遷居香港,從事繪畫戲院外牆大型廣告畫並成為業界翹楚,隨後亦投入電影海報設計,長鳳新不少海報均出自其手筆。展區「黃金的藝術創作」展出他的珍貴宣傳手稿及作品,包括以水彩畫呈現《屈原》(1977)主人翁肅穆悲壯的原裝海報、富抽象色彩與神秘氣氛的《碧水寒山奪命金》(1980)的手稿和劇照,及以奪目彩虹展現年輕人追夢的《鼓手》(1983)手稿和劇照。

多件精挑細選的電影宣傳品真本亦會在展覽中展出,分別有著名舞蹈家毛妹主演的《三戀》(1956)電影特刊、曾刊出著名藝術家黃永玉為《兒女經》(1953)角色繪畫的素描作品的《長城畫報》雜誌、宣傳由影星夏夢飾演刁蠻公主的越劇電影《金枝玉葉》(1964)賀年卡,以及粵劇名伶紅線女首部主演國語片《我是一個女人》(1955)在東南亞上映時,由當地戲院印製以宣傳電影的戲橋。

「預告片巡禮」精選20多部橫跨一九五八年至一九九二年的電影預告片,從黑白影像到彩色畫面,從激昂旁白到畫面敍事,讓觀眾品味預告片如何捕捉電影的精彩之處,並一睹不同年代的影星綽約風姿,包括《同命鴛鴦》(1960)的夏夢、傅奇;《蘇小小》的白茵、周驄;《金鷹》的朱虹、高遠;《白髮魔女傳》(1980)的鮑起靜、方平等。

「口述歷史:影人談銀都」則放映由珍貴訪談影像剪輯成的三段短片,闡述銀都影人的歲月故事。新聯影業公司創辦人盧敦、導演鮑方、胡小峰、張鑫炎、演員夏夢、白茵、朱虹、高遠、鮑起靜、鄭裕德、許素瑩等多位台前幕後影人娓娓道來,暢論行業今昔,回味舊情;更會放映畫家黃金的專訪。

展廳亦設有兩個「打卡位」,分別是讓參觀者親身走進電影世界,與經典電影劇照合影的「真人版劇照」,以及集合多個早期的電影特刊封面的「特刊打卡牆」。展覽期間還將舉行免費放映,放映精選銀都電影,以及舉辦兩場座談會。詳情請留意香港電影資料館網頁(www.filmarchive.gov.hk)公布。

「75載銀光萃影——銀都電影劇照及海報展」
日期:2025年11月7日至2026年7月5日
地點:香港電影資料館展覽廳(西灣河鯉景道50號)
詳情:www.filmarchive.gov.hk/tc/web/hkfa/2025/75-sil-metropole-e/pe-event-2025-75-sil-metropole-e.html
夥伴機構:銀都機構有限公司

__________
Follow us on:
www.instagram.com/artandpiecehk
#美紙 #康文署 #香港電影資料館 #香港電影 #75載銀光萃影 #銀都電影劇照及海報展 #專題展覽 #影人講座 #口述歷史

【ARCHITECTURE】安藤忠雄公布杜拜作品  大海上的一顆珍珠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公布了他在杜拜設計的杜拜藝術博物館(Dubai Museum of Art)方案,建築將以一座圓潤、扭轉造型的建築體呈現,俯瞰當地的天然鹽水溪。安藤忠雄的...
14/11/2025

【ARCHITECTURE】安藤忠雄公布杜拜作品 大海上的一顆珍珠

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公布了他在杜拜設計的杜拜藝術博物館(Dubai Museum of Art)方案,建築將以一座圓潤、扭轉造型的建築體呈現,俯瞰當地的天然鹽水溪。安藤忠雄的建築語言向來以融合光、寂靜與靈魂見稱,這次在杜拜他為藝術博物館構思的設計,將成為自然、水與人類精神之間的一場靜謐對話,一件以克制與情感交織而成的經典之作,充分體現他的哲學深度與永恆的優雅。

獨特的輪廓靈感來自大海與珍珠,並將建於延伸至杜拜溪上的圓形平台之上。這座五層高的杜拜藝術博物館外觀以純白牆面構成,牆上點綴著三角形窗戶,隨著建築的曲線與扭動而向上延伸,成為一座矚目的存在,有別於安藤忠雄過去相對較低調的設計。此作品是安藤忠雄為杜拜本地企業 Al-Futtaim集團設計,博物館亦被簡稱為DUMA,期望成為藝術家與藝術愛好者的重要文化地標。回到館內,熟悉的安藤風回來了,清水混凝土的牆壁將人們帶回實而不華的氛圍。

展覽空間位於一、二樓,由中央圓形天窗引入自然光,光線如珍珠般柔和閃耀。頂層將設有貴賓休息室與餐廳,落地玻璃窗通向室外露台,可飽覽杜拜的全景景致。此外,館內亦設有圖書館、研習室,以及為年輕創作者培訓而設的多用途空間。杜拜藝術博物館將展出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涵蓋新銳與資深創作者;同時,館內活動空間將用於舉辦藝術家講座、座談會、教育活動及藝術博覽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llow us on:
www.instagram.com/artandpiecehk
#美紙 #安藤忠雄

【FASHION】進入誇世紀的時尚劇場:由Louis Vuitton授教的Cruise 26歷史時尚課這場Louis Vuitton女裝2026初春系列展,探討了女裝美態,視覺觀點卻由歷史角度出發。即使來到澳門上演,藝術總監Nicolas ...
13/11/2025

【FASHION】進入誇世紀的時尚劇場:由Louis Vuitton授教的Cruise 26歷史時尚課

這場Louis Vuitton女裝2026初春系列展,探討了女裝美態,視覺觀點卻由歷史角度出發。即使來到澳門上演,藝術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仍然想完完整整訴說這個課題。

今年五月,Louis Vuitton女裝藝術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在法國亞維農世界文化遺產教皇宮榮譽庭院,進行了2026初春系列的發表,透過一個戲劇性女裝系列,再次探討了女裝服飾的可塑性。相隔多個月後,他再次帶領團隊遠赴大中華區,選址澳門倫敦人綜藝館重演了這場匯演。

此系列由Nicolas Ghesquière精心打造,整體風格偏向正式,散發濃烈的舞台服風格,試圖將中世紀武裝與搖滾華麗服裝雙面化,大量運用華麗元素,創作出相當大膽的「Daily Armour」。披風瀰漫、肩部尖銳、披風瀰漫,伴隨柔軟織物、金屬感面料與繁複刺繡,塑造出風格鮮明的女性形象。一向敢於創造的Nicolas Ghesquière,讓本來象徵悠閒寫意的初春系列,變成一系列運用不尋常材質和紋理製作而成的誇張服飾。

他在五月時分享:「我對舞台服裝非常感興趣。音樂家、演員、舞者等群體,對整個時尚界產生了巨大影響。這是一種非常集體化且非常鼓舞人心的事物。」因此,當日他決意將發表搬到教皇宮榮譽庭院上演,利用這個國家級劇場為Louis Vuitton、女裝時尚帶來一場時尚課。初春系列本來的獨有氣色,卻在Nicolas Ghesquière的處理下,營造出充滿古舊與前衛的張力,現代且華麗的風範,塑造了既有儀式感亦具街頭態度的形象。

這種富有膽色和視野的創造力,隨著這些年來由Nicolas Ghesquière一一演繹後,慢慢成為了Louis Vuitton女裝的獨特風尚。幸運的是,這一夜在澳門倫敦人綜藝館裡,又再完完全全地呈現了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llow us on:
www.instagram.com/artandpiecehk
#美紙 #澳門倫敦人 #倫敦人綜藝館

【INTERVIEW】 「糖不甩表面上的糖粉,是我們心中的童真」 專訪李心潔《Childtopia糖不甩》全文:https://bit.ly/47ERM9M「當時完成這系列的畫作後,我便告訴我的藝術經紀人,很想帶作品回香港展出。因為我曾在香...
13/11/2025

【INTERVIEW】 「糖不甩表面上的糖粉,是我們心中的童真」 專訪李心潔《Childtopia糖不甩》
全文:https://bit.ly/47ERM9M

「當時完成這系列的畫作後,我便告訴我的藝術經紀人,很想帶作品回香港展出。因為我曾在香港生活七年,我的先生也是香港人,對我說來,香港不僅是個重要的地方,更是生命中一段珍貴的回憶。」

金馬影后李心潔近年從影壇跨界藝術界,舉辦過好幾次個人畫展,如今展覽終於著陸香港,也是她首度在香港舉辦個人展覽。是次香港個人藝術展《糖不甩 Childtopia》的名稱由李心潔親自命名,以家傳戶曉的甜點「糖不甩」為靈感,將圓潤的糯米球化作可愛的圓形孩童面譜。

「因此,當我們成功籌備這次畫展時,我便想為它取一個能讓香港人一聽就感到熟悉與親切的名字——「糖不甩」。糖不甩是圓的,我的畫也是圓的;糖不甩外表沾上的糖粉,就像我們心中藏著的童真。我覺得這個比喻十分貼合。後來,我更決定為每幅畫都取一個香港甜品的名字,希望香港觀眾欣賞時,能感受到那份熟悉與溫暖。」

《糖不甩》-李心潔個展
展期:即日起至11月30日
地點:13A New Street Art Gallery (香港太平山新街13A號)
時間:下午 12 時 至 下午 7 時 (每週三至週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llow us on: www.instagram.com/artandpiecehk
#美紙 #李心潔 #糖不甩

【DESIGN】重六鎊的手機殼還原「大哥大」設計精神手機殼本來的用途固然是為了保護智能手機,避免因跌壞而造成損失,但這款由Matter Neuroscience設計的手機殼卻徹底顛覆大家的想像力,因為它重達六磅(超過2.7公斤),比一台La...
13/11/2025

【DESIGN】重六鎊的手機殼
還原「大哥大」設計精神

手機殼本來的用途固然是為了保護智能手機,避免因跌壞而造成損失,但這款由Matter Neuroscience設計的手機殼卻徹底顛覆大家的想像力,因為它重達六磅(超過2.7公斤),比一台Lap Top還要重,彷彿是對當年「大哥大」的設計精神隔空致敬。

科技的初衷,是為了令生活更輕鬆和方便,然而在智能手機主宰整個地球之後,人類卻愈走愈累。不少人想戒掉漫無目的的滑動、無限的通知和無聊的留言,但Matter Neuroscience團隊已用盡了一切方法,包括所有減壓App、冥想神器或限時鎖屏,最終都敵不過一個「解除」按鈕。最終,他們想出了「六鎊的手機殼」這個終極點子——儘管概念近乎荒誕,卻是最可行的解決方案。

產品概念是把整台手機包裹在兩塊實心的不鏽鋼板之間,組裝時要用到六角匙,完全不適合追求快速方便的用戶。一旦裝好,手機即時升級為一塊好像啞鈴一樣重的鐵磚,當然沒法被塞進褲袋,只能放在背包裡或者書桌上。當你費盡力氣把它舉到面前,不消數分鐘,前臂就會變得酸軟無力,而這正是設計
師最想達到的目的。任何引誘最終都會因為手部疲勞而失效,從而達到減少使用手機時間的正面效果。

從另一個角度觀看,這個手機殼也是向1980年代流行的「大哥大」手提電話致敬。那個時代,拿著厚重的「水壺」形電話是權力與地位的象徵,也是現代即時通訊的起點。「六鎊手機殼」採用具有濃厚工業感的直線外形,上下兩部部分尤其誇張和突出,正是要將智能手機還原為一台需要雙手握持的通話儀器,讓通訊產品回歸其原始目標和單純功能。

這台手機殼的售價高達210美元,只因它是為iPhone 13至17系列度身訂造,準確保留所有按鍵、相機孔和充電的位置,不會阻礙手機的一切正常功能。團隊表示,本來嘗試直接將一個啞鈴裝置在手機的背面,但是發現這樣會阻擋拍攝鏡頭。經過反覆的失敗、測試和改良,後來才發展出現在這個最接近完美的設計。所以210美元的價格並不是謀取暴利,只能勉強收回成本而已。

Matter Neuroscience很清晰這個項目最終可能要賠本收場,但他們認為仍然值得繼續進行,因為它能夠讓現代人好好反思:到底該讓生命虛耗在手機屏幕上,還是應該把自己帶回真實的生活?如果你認同他們的理念,可在眾籌還未結束之前經以下連結訂購手機殼,或者以課金5美元購買一張「I hate my phone」的貼紙以示支持:

https://www.kickstarter.com/projects/458223518/6-pound-phone-ca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llow us on:
www.instagram.com/artandpiecehk�
#美紙 #手機殼 #大哥大 #智能手機

12/11/2025

【INTERVIEW】Stephy首次開展覽專訪:「畫家」鄧麗欣訴說藝術之美

大眾熟悉的Stephy,即將以畫家身分「出道」!從後日(11月14日)至明年1月4日,將於啟德零售館2的4樓,舉辦首個個人畫展「Step into the Secret Garden」,透過藝術形式與大眾分享一個屬於她的「秘密花園」。

較早前,Stephy接受《美紙》專訪,談到自己從小學畫畫,長大後修讀藝術,入行後放下畫筆,疫情期間再次接觸畫畫,感覺比冥想更冥想。專訪中,Stephy分享了第一次覺得「美」是甚麼時候、「美」的定義,以及今次舉辦個展的起點。

「我覺得『美』是要從心去感受,好像和藝術一樣沒有對與錯,沒有一定的標準,而是你自己怎樣去感受那一樣東西。」——畫家 鄧麗欣

鄧麗欣展覽 - Step Into The Secret Garden
日期:2025年11月14日至2026年1月4日
地點:啟德零售館2, 4樓

On Stephy Tang
Makeup.Cyrus Lee
Hair.Ritz Lam
Stylist.Queenie Yu
Wardrobe.NET-A-PORTER、POSSE、Paris Texa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llow us on:
www.instagram.com/artandpiecehk

#美紙 #鄧麗欣 #畫家 #秘密花園

【ART】 用兩張平凡照片重構視覺宇宙神秘藝術家Fontanesi的魔幻拼貼拼貼藝術家Fontanesi在Instagram擁有近25萬followers,然而身份一直保持神秘。他/她/他們隱身於網絡之中,卻靠著一個近乎兒戲、又極具視覺衝擊...
12/11/2025

【ART】 用兩張平凡照片重構視覺宇宙
神秘藝術家Fontanesi的魔幻拼貼

拼貼藝術家Fontanesi在Instagram擁有近25萬followers,然而身份一直保持神秘。他/她/他們隱身於網絡之中,卻靠著一個近乎兒戲、又極具視覺衝擊力的公式——兩張相片,一次切割、無限的想像力,把本來風馬牛不相及的場景縫製成令人神往的超現實畫面。

Fontanesi這個名字既像真名也像假名,可能是向同名的19世紀浪漫派畫家致敬。無論其背後是一人還是集體,都無損其話題性,儘管從未露面,鮮有接受訪問,連一張自拍都欠奉的創作者,卻成為純以內容取勝的當代藝術界神話。

Fontanesi的創作工序極為簡單,只是將兩張全無關聯的普通照片(有時甚至同一場境中的不同視角),上下組合、直線切割,產生一個嶄新的「平行世界」,例如公廁廁格的上方竟出現一條隧道;騎單車的男子上半身變成了小狗;鴨子的頭被換成了白雲⋯⋯其剪貼方式樸拙無華,從未經過電腦修圖,反倒成了一種風格;箇中的錯位視覺與天然破綻共冶一爐,卻令人會心微笑、過目難忘。

有評論形容,這份古怪的視覺短路,正好用來解構社交媒體時代的過度包裝——Fontanesi不靠AI,也非PS大神,只靠日常的創意和偶然。他的拼貼既帶出現實荒謬,也讓我們在資訊氾濫的年代尋回簡單的喜悅。

Fontanesi自2012年起活躍Instagram,至今已製作逾三千張作品。他更推出了攝影書及印刷作品,也曾經舉辦公開展覽。無論是線上抑或線下,他的作品已啟發了年輕一代觀眾對於數碼語言、當代審美,與超現實主義的認識和理解。

Fontanesi提醒我們,無論生活有多無聊,想像力也能讓平常瞬間分裂成萬千可能。當你下次輕按手機快門,看似尋常的鏡頭未必不能打開一條意想不到的空間裂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llow us on:
www.instagram.com/artandpiecehk�
#美紙 #拼貼藝術家

【DESIGN】模仿太陽公轉的燈燈光經常被比喻為太陽,然而大部分的照明只是固定在某一個地方,光線的方向也不會移動,相反太陽穿過天際,照遍大地,不同的時間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景。從這一點看來,今天要介紹的燈或許是與太陽最相似的照明。因為地球自轉的...
11/11/2025

【DESIGN】模仿太陽公轉的燈

燈光經常被比喻為太陽,然而大部分的照明只是固定在某一個地方,光線的方向也不會移動,相反太陽穿過天際,照遍大地,不同的時間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景。從這一點看來,今天要介紹的燈或許是與太陽最相似的照明。

因為地球自轉的關係,從地球遠眺太陽時,太陽仿似每天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讓人暫忘太陽也有著自己的軌道。成立於英國的設計品牌Studio Rhythmics就設計了一款模仿太陽公轉的燈,讓人即使在家裡抬頭也可以欣賞到有如置身於星際的觀感。

這款名為「環」(The Loop)的圓形計時燈具,可在室內空間內旋轉。它模擬太陽的運行軌跡,利用光影變化來指示時間。對於「環」而言,其在軌道上的位置代表著一天的流逝。設計師旨在將時間融入空間,使計時成為一種體驗。 「環」以柔和的方式指示時間,旨在減輕傳統時鐘及其刻板數字帶來的壓力,重新構想時間、空間和人之間的關係。燈光穿過空間,在空間的影子發生了變化,從而知道時間,感受一整天的流動。這是不用數字,而是用動感和光去感受時間的原始方法。

Studio Rhythmics
IG
------------------------------
Follow us on:
www.instagram.com/artandpiecehk
#美紙 #旅行 #旅遊 #旅行 #展覽 #藝術 #文化空間 #文化藝術 #時裝飾物 #太陽公轉 #燈 #家品

【DESIGN】收拾不了的床鋪再整潔的朋友,也有懶得收拾雜物的時候,看到這張堆滿衣服的床,就好像你我早上趕著換衣服上班或是下班回家的寫照,把衣服脫掉懶得收拾,堆積在床邊的一角。然而,有潔癖的人一定很想馬上幫忙收拾,可是這套床鋪卻是收拾不了的...
10/11/2025

【DESIGN】收拾不了的床鋪

再整潔的朋友,也有懶得收拾雜物的時候,看到這張堆滿衣服的床,就好像你我早上趕著換衣服上班或是下班回家的寫照,把衣服脫掉懶得收拾,堆積在床邊的一角。然而,有潔癖的人一定很想馬上幫忙收拾,可是這套床鋪卻是收拾不了的。

在法國南部長大的設計師Lola Mayeras,父親是一位陶藝家,從小耳濡目染,對形狀和色彩非常有興趣,也塑造了她獨特的藝術視角。在巴黎從事了六年時裝設計工作後,她於2020年創立了自己的設計工作室。Lola Mayeras的作品展現了形式與視覺錯覺的巧妙融合,並以靈活的曲線為特色。陶瓷是她作品的核心,但她也正在拓展自己的創作領域,將金屬、木材和織物等多種材料融入其中。隨著Lola Mayeras探索日常生活的設計領域,她的作品體現了一種獨特的視角,將當代藝術和時尚元素融合在一起,並不斷探索演變的美學。

而這張名為「ITS A MESS」的被鋪則是Lola Mayeras最近的作品,作品有如其名,亂七八糟的衣物和雜物堆在牀上。 實際的衣物原封不動地印在被套上,即使想收拾也無法收拾。然而,奇怪的是一想到不用收拾,就突然感到放心,是讓人心情變得奇妙的被鋪。

Lola Mayeras更提到關於這套被鋪的小故事:「第一次收到試製品的時候,在確認作品的質量時,誤以為牀上的鑰匙是真的,無意中就伸手去拿了。我從小就喜歡被鋪,總會想著有一天我一定要親手做一套。所以這次清空了巴黎的小公寓,並由我的攝影師男朋友NAHMLOS拍攝作品。」在葡萄牙製造的這套「ITS A MESS」被鋪,現正在官網發售,每套為330歐羅,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

Lola Mayeras
網址:https://lolamayeras.com/
IG

------------------------------
Follow us on:
www.instagram.com/artandpiecehk
#美紙 #旅行 #旅遊 #旅行 #展覽 #藝術 #文化空間 #文化藝術 #時裝飾物 #家品

Address

Hong Kong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美紙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美紙: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