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紙

美紙 Breathe art, make piece.
美,由紙起。

【CULTURE】打開「東九」——體驗藝術科技從Curation到Creation的冒險「藝術科技」(Arts Tech)離你很遙遠?那怕我們不是藝術家或科研者,但從古至今各種技術革新及科技發明,所掀動的一波又一波思潮演進,均默默影響人文社...
30/09/2025

【CULTURE】打開「東九」——體驗藝術科技從Curation到Creation的冒險

「藝術科技」(Arts Tech)離你很遙遠?那怕我們不是藝術家或科研者,但從古至今各種技術革新及科技發明,所掀動的一波又一波思潮演進,均默默影響人文社會的生活和風尚之變。

11月「東九文化中心」(東九)將全面啟用,大家不妨親臨這個嶄新的藝術科技地標,透過5個多元表演空間、頂尖的專業設備與配套,以及一系列豐富的開幕季節目,與藝術家、創意及技術團隊共同探索「藝術挑戰科技、科技啟發藝術」的樂趣,並從跨界互融的文化視野中,進一步認識自己、了解世界。

「牛下」變身 文化樞紐
東九原址為牛頭角下邨,中心建築設計由享負盛名的本地建築師嚴迅奇(Rocco Yim)操刀,以「文化核心與思想衝擊的實驗室」為概念,運用無縫接連周邊交匯人流的「架空藝術迴廊」、高採光的「藝術窗戶」和寛蔽場域,配合黑白灰沉穩色調,營造簡約俐落的風格與明亮清新的氛圍。致敬「牛下邨」歷史的裝潢彩蛋,例如外牆那些仿公屋鐵閘通花、局部的紙皮石地磚,還有陳設於戶外公共空間的《活在城中》藝術裝置,以活力的麻雀群象徵香港精神等,都使人感受到東九親近公眾的心思。

拉近距離的藝術科技空間
東九除了追求藝術上的連結、技術上的創新,亦重視作品與觀眾之間的互動和沉浸式體驗(immersive experience)。

東九5個全新的表演場地——「劇院」、「劇場」、「形館」、「創館」和「樂館」,均提供全方位沉浸式音響系統、4K高清投影系統、舞台自動追蹤系統、媒體伺服器及專業級高效能直播系統,以及當前頂尖的專業器材或舞台設備等,昇華舞台藝術及視覺效果。個別場地更設有三向舞台、可靈活配置的折合式座椅或跳舞專用的彈跳板,按節目需要拉近表演者與觀眾的距離,或提升互動體驗。

匯聚頂尖藝術家的開幕季
為配合盛大開幕,東九將由今年11月中起至明年2月中推出一系列開幕季節目,節目均由業界頂尖藝術家參與,匯聚本地與來自奧地利、澳洲、加拿大、新加坡及英國等海外創作力量,展現跨界合作的創意火花,共同探索藝術科技的無限可能。當中最矚目的莫過於由本地演藝精英攜手打造的原創粵語音樂劇《一束光 — 高錕的記憶》,這亦是東九第一個長演節目。

人機共舞的破格示範
另一個焦點節目是亞洲首演的《觸動浮光》(Lucie in the Sky),由澳大拉西亞舞蹈團與無人機技術權威瑞士Verity Studios合作的作品。平日常見的無人機表演,以電腦程式控制多架配置彩色LED燈的無人機,在空中編織各種圖案和視覺效果,而《觸動浮光》打破常規,讓無人機與真人聯袂演出,以特製感應器(Sensor)為無人機注入「生命力」和「性格」,模擬人類的複雜情感和回應舞步動作。

《炫光狂想派》的跨文化啟發
另一個由加拿大藝團「錄映飛旋」(Video Phase)呈獻的數碼科技與現場演奏《炫光狂想派》(Alt-escape),透過激光投影和自創樂器結合即興演奏,將音樂元素拆解再重組,創造層次豐富的聲音與影像,每分每秒都充滿變化和驚喜。

東九作為中介人的角色,身處「藝術家和技術人員」、「作品和觀眾」、「本地和海外」等界別之間,尋求藝術、科技與人性的平衡點。連串問題不易解決,也不免Trial & Error,這個從Curation(策展)到Creation(創作)的探索冒險之旅,隨着東九開幕正式展開!

📌東九文化中心開幕季
📆日期:2025年11月中至2026年2月中
🎟️門票發售:2025年10月3日
💻購票網站:城市售票網 www.urbtix.hk
💻活動網站:https://bit.ly/ekcc-open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llow us on:
www.instagram.com/artandpiecehk
#美紙 #東九文化中心 #東九開幕季 #一束光高錕的記憶 #炫光狂想派 #觸動浮光 #表演藝術 #藝術科技 一束光:高錕的記憶 The Highlights: The Memories of Charles Kao 鄭君熾 Jordan Cheng 葉巧琳 Mischa Ip Gigi炎明熹 Hedy Chan Brian Chow Chow Video Phase

【ARCHITECTURE】福島聯新球場  全日本首個全木造球場福島聯足球會(Fukushima United FB)近日於威尼斯雙年展中公布了新體育場的構思,此舉不僅標誌著球隊發展的願景,也象徵著對地方重建與環境永續的承擔,目前正在尋找適...
30/09/2025

【ARCHITECTURE】福島聯新球場 全日本首個全木造球場

福島聯足球會(Fukushima United FB)近日於威尼斯雙年展中公布了新體育場的構思,此舉不僅標誌著球隊發展的願景,也象徵著對地方重建與環境永續的承擔,目前正在尋找適合場地的階段。設計方案融合了完全木造、能源循環、區域參與等多重要素,展現出相當具有前瞻性的建築與社群理念。福島聯將它定位為「從福島向世界傳達希望與重生訊息」的象徵,在此願景下,體育場將採用100%木造結構,這在日本尚屬首例,更具野心的是球場希望做到能源自給自足、資源再利用與循環利用。

設計靈感來自來自日本神社的「式年遷宮」和福島鄉村的茅草屋頂連續構型,呼應地方傳統與地域風貌,屋頂採用雙曲拋物面殼體設計,安全穩固的同時亦保留了傳統茅草屋的感覺。福島聯表示,此次變革適逢球隊迎來成立第15周年與J -League賽制轉換的節點,是借此契機重塑未來形象的時機。新體育場計畫大量使用福島縣產木材,並強調構件的可拆卸設計,便於未來回收或再利用。這樣的設計不僅降低浪費,也強調建築在生命週期中的延續性。

計團隊充分考量福島的盆地型氣候,使用了被動式設計以調控室內熱環境。屋頂形狀將於夏季遮蔽強陽光、冬季阻隔冷風,外牆則依季節變化,採取不同開閉或通風策略。 體育場還將配備雨水收集系統與雪水蓄存機制,雨水經過過濾後可用於灌溉或其他用途,而冬季積雪則可能被運用於夏季冷房系統中,形成自然冷卻的機制。體育場為雙層、四面看台設計,強調觀眾與球場、選手之間的親近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llow us on:
www.instagram.com/artandpiecehk
#美紙

【EXHIBITION】韓國最大規模Jean-Michel Basquiat展覽當代美國藝術家Jean-Michel Basquiat,雖然只渡過了短暫的人生(1960年12月22日-1988年8月12日),但他璀璨又傳奇的一生時至今天仍然...
29/09/2025

【EXHIBITION】韓國最大規模Jean-Michel Basquiat展覽

當代美國藝術家Jean-Michel Basquiat,雖然只渡過了短暫的人生(1960年12月22日-1988年8月12日),但他璀璨又傳奇的一生時至今天仍然影響了不少人。

生於紐約布魯克林區的Jean-Michel Basquiat,母親是波多黎各人,父親則是海地人,曾擔任海地內政部長。Jean-Michel Basquiat的母親很喜歡藝術與時尚,經常帶他去美術館。雖然Jean-Michel Basquiat未受過專業的藝術訓練,但卻能畫出一幅又一幅天馬行空的作品。17歲時離家出走到處留宿,當時Jean-Michel Basquiat和朋友以SAMO「Same Old Sh*t」的名義在SOHO區塗鴉畫畫,已甚具知名度。直到1982年,Annina Nosei為他舉辦了首個個人展覽,及後參加了第7屆德國文獻展,也入選美國惠特尼雙年展,是當時最耀眼的藝術家新星。而當時年僅25歲的他更曾登上《紐約時報》雜誌封面,可見風頭一時無兩。可惜後來Jean-Michel Basquiat染上毒癮,在1988年因服用過量海洛英於工作室中過世,終年27歲。

直至今天,Jean-Michel Basquiat仍然有一定的號召力,韓國東大門設計廣場DDP現正舉辦《Jean-Michel Basquiat:連接過去和未來的象徵性符號》的展覽,以紀念這位當代美國藝術家。Jean-Michel Basquiat的作品綜合了歷史、種族、身份和不同語言,展現了多層次的藝術世界。此次的展覽從「符號和象徵」的新視角審視Jean-Michel Basquiat的作品世界,展示包括繪畫和素描在內的70多幅作品,還有Jean-Michel Basquiat親自制作的230多幅作品,是韓國最大規模的Jean-Michel Basquiat展覽,有興趣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Jean-Michel Basquiat:連接過去和未來的象徵性符號》
地址:東大門設計廣場展示 1 館
日期:即日起至2026年1月31日(星期六)
時間:10:00 - 19:00
------------------------------
Follow us on:
www.instagram.com/artandpiecehk
#美紙 #旅行 #旅遊 #旅行 #展覽 #藝術 #文化空間 #文化藝術 #時裝飾物 #韓國展覽

【CULTURE】浪人劇場藝術總監專訪|譚孔文:把香港文化帶出去全文:http://bit.ly/46yjRix即將走過二十個年頭的浪人劇場,今年可說驛馬星動,5月先把《暗示》帶到「會昌戲劇季003」演出三場,接着剛於8月攜《一劍蜀山》參與...
28/09/2025

【CULTURE】浪人劇場藝術總監專訪|譚孔文:把香港文化帶出去
全文:http://bit.ly/46yjRix

即將走過二十個年頭的浪人劇場,今年可說驛馬星動,5月先把《暗示》帶到「會昌戲劇季003」演出三場,接着剛於8月攜《一劍蜀山》參與「愛丁堡國際藝穗節」,一口氣演出十五場,貫徹從香港出發到處闖的「浪人」精神,收穫豐富,「很想把有香港特色的作品,帶到不同地方演出,讓更多觀眾認識我們的文化、根源、血脈。」浪人劇場藝術總監譚孔文,希望繼續把香港文化、香港文學,以當代劇場的方式,向外輸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llow us on:
www.instagram.com/artandpiecehk

#美紙 #浪人劇場 #譚孔文 #暗示 #會昌戲劇季 #一劍蜀山

【ARCHITECTURE】台灣百大美建築:彰化忠孝國小行政辦公室 —— 共享通廊隨著社會人口結構、環境變遷,校園空間建築設計有著新面貌。台灣彰化縣的忠孝國小,因應彰化縣美感校園環境營造計畫,在永哲和語建築制作操刀之下,校內變奏出一處師生共...
28/09/2025

【ARCHITECTURE】台灣百大美建築:彰化忠孝國小行政辦公室 —— 共享通廊

隨著社會人口結構、環境變遷,校園空間建築設計有著新面貌。台灣彰化縣的忠孝國小,因應彰化縣美感校園環境營造計畫,在永哲和語建築制作操刀之下,校內變奏出一處師生共享的通廊。

這個改造個案位於彰化縣忠孝國小教學大樓內的行政辦公區,建築團隊透過對空間的拆解,將本來陳舊的校園辦公環境重新改造成一處共享、共樂以及共學的新型行政空間。

原有辦公區模樣是典型單邊走廊的行政區,由四間傳統型教室組成。團隊思索如何結合「日常辦公的機能性」與「師生互動的交流性」﹐令空間符合師生需求,並能夠促進師生情感交流的互動空間。

團隊遂提出三條「水平帶狀的軸線空間系統」,試圖將辦公空間調整為水平向配置,設計出一條師生互動的共享空間,以兩進(外部的綠廊-白的交流廊道-木色的工作廊道)的向度關係,重新梳理教師辦公以及師生互動的空間關係;運用清晰簡潔方式重新塑造一處校內師生共享空間。

此外,透過大面積的窗戶引入自然光,令原先陳舊封閉空間變得明亮;亦透視戶外學生活力,塑造一處充滿能量、活力的工作環境。這個項目還獲得金點設計獎、TID台灣室內設計大獎。

Photo Courtesy to 台灣金點設計獎網站(攝影:原間影像工作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llow us on:
www.instagram.com/artandpiecehk

#美紙 #台灣百大美建築 #彰化 #忠孝國小行政辦公室

【MUSEUM】與寵物小精靈跨越時空  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Pokémon期間限定店明年開幕 來年1月,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將化身為全球《寵物小精靈》愛好者的朝聖之地。 為慶祝Pokémon三十週年,The Pokémon Company ...
28/09/2025

【MUSEUM】與寵物小精靈跨越時空 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Pokémon期間限定店明年開幕

來年1月,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將化身為全球《寵物小精靈》愛好者的朝聖之地。

為慶祝Pokémon三十週年,The Pokémon Company International與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將攜手於2026年1月26日至3月22日推出第一間在英國博物館內開設的Pokémon期間限定店。試想像在維多利亞時期古典建築的拱頂下,當遠古巨型恐龍化石與大大小小的寵物小精靈展開超跨時空對話,一定會使人極度興奮。

這次聯乘的契機,其實早已隱藏在Pokémon與博物館之間的共通點上。在Pokémon的世界裏,每隻精靈都懂得不斷進化以適應不同生態;而博物館則可以讓參觀者深入了解從恐龍時期到21世紀每個不同年代的生命演化旅程。館方負責人Adam Farrar坦言:「Pokémon和自然歷史博物館都熱衷於生命的多元與變化,今次合作不但讓科學教育滲入流行文化,更希望喚起大家對自然界及身邊生物的好奇心。」

這間限定店由館內的Cranbourne Boutique改造而成,將融合博物館的經典建築線條,以及以博物學素描、化石圖像為主題的場景設計。遊客走進店內,會感受到真實與奇幻交錯,並發現眾多專為這場聯乘而推出的Pokémon限定商品:包括服飾、文具、家品、插畫,而最受矚目的,莫過於一系列只於現場及官網售賣的比卡超博物館毛公仔。

遊客進入限定店前需要預約,門票將於今年10月1日起網上公開接受登記,費用全免,希望搶先入場的Pokémon迷記得早作準備。如未能於這段期間親身到訪倫敦,你亦可以同步於Pokémon Center UK網店及自然歷史博物館官方網店購買相關產品,不用錯過收藏稀有珍品的好機會。

限定店的銷售營利將全數用作支持博物館超過400位科學家的研究工作,以解決氣候危機、生物多樣性保育等迫切議題,進一步將「知識回饋社會」的理念落實。

自然歷史博物館本身就是讓人們認識地球生命演化史的經典地標,今次與《寵物小精靈》聯乘,不但為博物館注入年輕活力,更讓傳統科學教育與當代流行文化破天荒地融為一體。
------------------------------
Follow us on:
www.instagram.com/artandpiecehk

#美紙 #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 #寵物小精靈 #比卡超 #期間限定店 #博物館毛公仔

【ART】親睹一棵樹的療癒 韓國三所美術館的心靈森林除了漢南洞、聖水洞,首爾有幾所美術館可逛,有果川國立現代美術館,或者景福宮右手邊三清洞前國立現代美術館 (首爾 MMCA),更可走出市廳站直接走入德壽館𥚃面的首爾市立美術館。三間美術館絕不...
27/09/2025

【ART】親睹一棵樹的療癒 韓國三所美術館的心靈森林

除了漢南洞、聖水洞,首爾有幾所美術館可逛,有果川國立現代美術館,或者景福宮右手邊三清洞前國立現代美術館 (首爾 MMCA),更可走出市廳站直接走入德壽館𥚃面的首爾市立美術館。三間美術館絕不只是後花園,交織着韓國藝術森林,到底這些美術館有哪些作品看?

韓國當代藝術在整個世界,一直交出最亮麗的成績表。在日本瀨戶內海直島上,整座安藤忠雄專為韓國李禹煥 Lee Ufan設計的個人美術館,早己成為地標。李禹煥60年代為日本物派(Mono-ha)的藝術運動加入理論基礎,探討材質及其特色,運用天然物和未加工的人造物,以最原始的「物件」形態呈現。

名氣太大,成了國寳,所以在全球美術館,看到大石壓着甚或壓裂玻璃,有可能就是李禹煥的《現象與知覺B》展品,待你感受單純力量外,更體驗那極簡主義的美感,亦再一次把人工和天然物放在一起,叩問何為創造?冥冥中,誰在創造?

從空間,李禹煥引申把時間放在畫作中,每一筆觸都赤祼地見到時間由生到滅,他成為了單色派Dansaekhwa的大堆手,以單一顏色去直接感受東方留白美學,每一筆也充滿療癒反思。當然李之前,有金煥基Kim Whan-Ki,他是歌手T.O.P.外祖父的舅父,他畫的「宇宙」拍賣出1.01億港元,成韓國歷史最高價值藝術品。

金煥基晚年在紐約生活,見過 Mark Rothko,卻也從高麗青瓷和朝鮮白瓷汲取養分,由自己的根尋出美感核心。果川館只有他的作品禁止拍攝,確實用心去看,他每幅畫都帶你去不同維度。他長期站立而彎着腰細謹地作畫,導致晚年脊椎出大問題,以泥菩薩心腸,卻只把療癒帶給世人。

Dansaekhwa亦有人譯作丹色派,代表用上純淨大地顏色,其中一個最精彩畫家是金的女婿尹亨根Yun Hyong-keun,首爾 MMCA有,果川館更有他的獨立展廳。看着有些年輕母親,帶着子女靜靜地在畫前倚着細看,她們就不是在考子女到底畫家畫甚麽。而只是靜靜地一起感受着。看他的畫,有人感受如同親眼目睹一棵樹,感受那份根連土土連根的牽連,但亦有人看出棕色代表士地,藍色代表天空,直通天地,減少所有繁瑣的構圖設計。他最想創造與大自然一樣,永不看膩的作品。

尹亨根說世上萬物,遲早回歸塵土,年青時因為政治動蘯而被四度關押,45 歲才開始投身於畫畫。所以他會用多重單色,令顏色深深滲透麻布,而變暗變濃的色塊,漸漸褪去而融入四週,令自己在有限人生,留下一個記錄。韓國美術館,總是一個個的心靈森林,一代一代人,看着他們給予的空間而想像,得到療癒。去旅遊,好好再想像一下,你想單純去明洞購物,定是半夜逛教堂給推着BB車的流浪漢嚇一跳,還是可以容許自己去一下美術館。在人生旅程中,自己最想得到甚麽支持?

TEXT 一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llow us on: www.instagram.com/artandpiecehk
#美紙 #南韓 #首爾美術館 #國立現代美術館 #果川國立現代美術館 #首爾市立美術館

【美紙 ISSUE 31】封面背後的故事:陳奕迅 Eason Chan今期是美紙5周年,而今年也是陳奕迅入行30年。去年踏入50大壽,長達3年的陳奕迅《FEAR and DREAMS》亦終歸落幕,總共完成182場世界巡迴演唱會,開騷途中更發...
27/09/2025

【美紙 ISSUE 31】封面背後的故事:陳奕迅 Eason Chan

今期是美紙5周年,而今年也是陳奕迅入行30年。去年踏入50大壽,長達3年的陳奕迅《FEAR and DREAMS》亦終歸落幕,總共完成182場世界巡迴演唱會,開騷途中更發現自己患有焦慮症,引致杭州站失聲,回港後打網球亦失神中暑,跌傷下巴見骨。

1995年自參加新秀後入行的第30年,雖然早已「封神」,但他認為自己並非一入便爆紅,反而是一匹長途馬,直至《幸福摩天輪》才正式登頂。隨著一首首年度金曲如《K歌之王》《Shall We Talk》等,他逐年步上「歌王」寶座,但真正成為「歌神」,極可能是從英皇轉投新藝寶後,2005年《U87》大碟的成功,讓大眾知道《夕陽無限好》及《葡萄成熟時》,還有《浮誇》的厲害。

人生走過50歲,近年每星期飛到大江南北,唱遍歐美日本,他學會了留力的好處,也開始不介意向眾人展示脆弱一面。事實上,近年陳奕迅不只一次受到網上抨擊,他看留言看得上心,當然也開不了心,就連出街買咖啡都不敢,坦言自己很在乎評論,他更說:「香港是我出生,亦都是我離開的地方,我在這裡來,就在這裡走,因為這個地方太美了。」

訪問及詳盡內容請參閱今期《美紙》ISSUE 3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llow us on:
www.instagram.com/artandpiecehk

#美紙 #美紙雜誌 #陳奕迅 #入行30年

【ARCHITECTURE】北歐建築設計新地標芬蘭建築及設計博物館新貌正式揭曉 最近,芬蘭建築及設計博物館的新館設計方案終於正式公布,結果由赫爾辛基頂尖事務所JKMM Architects奪得國際設計大賽桂冠。這消息意味著一座位於赫爾辛基南...
27/09/2025

【ARCHITECTURE】
北歐建築設計新地標
芬蘭建築及設計博物館新貌正式揭曉

最近,芬蘭建築及設計博物館的新館設計方案終於正式公布,結果由赫爾辛基頂尖事務所JKMM Architects奪得國際設計大賽桂冠。這消息意味著一座位於赫爾辛基南港口的文化新地標即將於2030年落成,不僅將成為北歐規模最大、藏品最豐富的建築設計寶庫,新館更以嶄新美學理念開拓未來公共空間的想像。

JKMM Architects於1998年成立,四位創辦人Asmo Jaaksi、Teemu Kurkela、Samuli Miettinen及Juha Mäki-Jyllilä均為出身芬蘭本土的建築精英,作品橫跨公共建築、教育、美術館到住宅項目。團隊以「幸福感建築」為設計哲學,重視自然採光、社群流動、環境永續和在地文化對話。代表作有赫爾辛基Amos Rex美術館、芬蘭國家博物館新館、Tammela體育場等,屢獲歐洲建築界大獎,被譽為北歐新一代都市美學的引領者。

JKMM的得獎方案命名為「Kumma」,最大特色是三角形建築基座,巧妙嵌入碼頭地景,展現隨性流動之感。館舍建構於南港歷史區,外牆採用回收磚材建造,雕塑感與質樸並重,同時帶出堅守環境責任的永續精神。寬闊露台及大片落地玻璃,不僅連結城市與海港景觀,更成為市民、遊客與創作者的聚腳點。館內空間無縫連接展廳、論壇、教學區、咖啡室與互動交流區域,積極促進多元社群參與,讓建築成為活化城市的「幸福客廳」。

方案評審特別指出,JKMM參考了城市發展脈絡,將館舍融入港口的歷史風貌,同時保留充足公共空間與生態綠意。設計追求簡潔線條與層次感,在視覺及動線上兼顧流動性與親切感。一如團隊一貫作風,此建築不是徒具外表的戶外雕塑,而是讓人們停留和交流的理想場所。

新館由原有的芬蘭建築博物館與赫爾辛基設計博物館合併而成,項目涉資1.05億歐元,館址佔地10,050平方米,藏品超過90萬件,涵蓋建築設計、時尚、家居、公共藝術等範疇,常設展覽聚焦芬蘭建築史、經典設計與當代設計,目標是讓不同年齡層、不同背景的觀眾均能享受深刻的藝術與文化體驗。

這座令人期待已久的新地標落成後,不僅是全球建築設計愛好者的必到之地,更將成為連結城市、歷史與大眾的靈感樞紐。

------------------------------
Follow us on:
www.instagram.com/artandpiecehk

#美紙 #芬蘭建築博物館 #赫爾辛基設計博物館 #北歐 #建築 #設計

【EVENT】城中藝遊《南本日常》|專訪創作團隊「深食」Deep Food :可食用南區體驗全文:https://bit.ly/46kE9Ma香港十八區,區區有故事——香港藝術發展局由2023年開始舉辦「城中藝遊」文化藝術項目,為本地市民及...
26/09/2025

【EVENT】城中藝遊《南本日常》|專訪創作團隊「深食」Deep Food :可食用南區體驗
全文:https://bit.ly/46kE9Ma

香港十八區,區區有故事——香港藝術發展局由2023年開始舉辦「城中藝遊」文化藝術項目,為本地市民及遊客打開全新視角,聯同藝術家及不同單位以不同角度探索香港。繼大坑、元朗和大埔,計劃即將在10月中推出全新藝遊路線。「城中藝遊」第四站——「南本日常」聚焦南區,由一口設計工作室 One Bite Design Studio 策劃,召集了在南區居住、成長和工作的藝術創作者,以「漁」、「愉」、「隅」三大面向描繪南區日常。其中創作組合「深食」(Deep Food) 設計並籌備計劃《漁嚐夢遊》,包括沉浸式食藝表演及在街渡上展示的藝術裝置《七彩漁樂無窮》,以南區水上人飲食文化與生活作為故事的切入點,不僅追溯南區的歷史,也彷彿在追溯自身家庭的歷史。

____
Follow us on:
www.instagram.com/artandpiecehk
#美紙 #深食 #城中藝遊 #南本日常 #南區 #香港仔 #鴨脷洲 #香港藝術發展局 #藝發局 #社區藝術 城中藝遊 Arts in the City One Bite Design Studio Deep Food

【JEWELRY】周大福「天圓地方」臻品文化展  承載東方美學東方之美不僅流轉於宮闕樓閣,亦永存於豐饒的華夏文明薪火相傳。周大福「天圓地方」臻品文化展於北京前門文華東方酒店啟幕,展覽以「天圓地方」之哲學智慧為靈感源泉,融匯四合如意的吉祥寓意...
26/09/2025

【JEWELRY】周大福「天圓地方」臻品文化展 承載東方美學

東方之美不僅流轉於宮闕樓閣,亦永存於豐饒的華夏文明薪火相傳。周大福「天圓地方」臻品文化展於北京前門文華東方酒店啟幕,展覽以「天圓地方」之哲學智慧為靈感源泉,融匯四合如意的吉祥寓意,薈萃其全新高級珠寶「和美東方Timeless Harmony」系列臻品。周大福故宮系列及諸多經典珠寶系列也於此次展覽同步亮相,共同詮釋東方美學的深邃意境。

作為承載東方美學的中國珠寶品牌,「天圓地方」既是此次展覽的核心主題,亦是「和美東方」系列的重點之作。作品以金玉為卷,鐫刻華夏文明對天地宇宙的永恆叩問,其靈感內核與形態意趣,恰與四合院的建築哲學遙相呼應。一方一圓,是中國人延續千年的宇宙觀,也是「天圓地方」最生動的空間注解。周大福珠寶集團高級珠寶創意總監劉孝鵬(Nicholas Lieou)先生亦即場深入分享系列靈感蘊含的東方文化內核,細數其中的工藝匠心與美學創新之處。

此外,適逢故宮博物院建院百年之際,周大福故宮系列亦推出多款全新臻品。「萬華如意」擷取故宮博物院建院百年文創標識,展現桂殿蘭宮之瑰麗,寓意幸福長久、萬事順遂。而同系列另一新作「平安如意」,靈感取自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款剔犀雲紋方盒,重現文物雍華本真的氣度,寄寓平安順遂、如意相伴的願景。

周大福更找來中國攝影詩人孫郡,以其獨特的個人簽名式替此故宮系列造像,放於北京頌藝術中心展出,盡顯精緻優雅的東方美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llow us on:
www.instagram.com/artandpiecehk�
#美紙 #周大福 #周大福故宮系列 #琢刻匠心 #天圓地方系列

【美紙 五周年ISSUE 31】《美紙》雙月刊雜誌今天出版,每本售價港幣68元。今期五周年號共有4個封面,包括:陳奕迅、世外、RESSENCE及DE BEERS,可於書報攤、誠品書店、Kubrick、M+、高先電影院及Circle K便利店...
25/09/2025

【美紙 五周年ISSUE 31】

《美紙》雙月刊雜誌今天出版,每本售價港幣68元。今期五周年號共有4個封面,包括:陳奕迅、世外、RESSENCE及DE BEERS,可於書報攤、誠品書店、Kubrick、M+、高先電影院及Circle K便利店購買。另有電子書版本,每本港幣50元,訂閱6 個月港幣120元、1年港幣200元。

訂購網頁:
https://artandpiece.com/product-category/magazines/

ISSUE 31部分內容:

。陳奕迅 代填詞人言志
。終須走一趟世外
。DE BEERS THE HEART'S BULWARK 守心之盾
。RESSENCE 轉出腕表新角度
。ART DECO 100 流光溢彩一百年
。新世紀鍊金術 MIKA ROTTENBERG
。PARK1538 流動鋼鐵美學
。LADY DIOR ART 十年藝術蛻變的華麗篇章
。CHANEL 羽翼之下 自由之上
。昭和器物的心動密碼
。ZANAT 薩拉熱窩木材韻律
。釀製石頭的螢火蟲 專訪藝術家張瀚謙與沈君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llow us on:
www.instagram.com/artandpiecehk

#美紙 #美紙雜誌 #陳奕迅 #世外 #張瀚謙 #沈君怡

Address

Hong Kong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美紙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美紙: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