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立身天地,安守邊緣,守先待後,不激不隨。
📚閱讀︱思考︱關注︱交流⛰️
———
小書店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五(10:30-12:30, 14:30-17:30)
linktr.ee/cuhkpress

本社一直均與本校的各部門如中國文化研究所、香港教育研究所、香港亞太研究所、新雅中國語文研習所、翻譯系等合作無間;此外,也與校外的學術及出版機構發展合作關係,務求拓展更大的出版空間。

本社經常與國際性出版社、學術機構及大學合作,並透過各個發行網絡,將本社的出版物發行至美國、日本、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英國、荷蘭、德國、澳洲等地。本社為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larly Publishers、Society for Scholarly Publishing之會員,每年均參加Association for Asia Studies的年會;亦為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y Presses之國際會員。

▸中大資訊日:小書店本周六特別開放🔑🚪店員平日經常都會聽到大家問,小書店周末會開放嗎?答案是:不會,特定日子除外。本周六就是這特定日子﹗🥂🎉 適逢10月11日(大後天)是一年一度的中大資訊日,小書店將由早上10點開放至下午5點,當日全場書籍...
08/10/2025

▸中大資訊日:小書店本周六特別開放🔑🚪

店員平日經常都會聽到大家問,小書店周末會開放嗎?答案是:不會,特定日子除外。

本周六就是這特定日子﹗🥂🎉 適逢10月11日(大後天)是一年一度的中大資訊日,小書店將由早上10點開放至下午5點,當日全場書籍一律 #八折發售,即使是非中大人亦可享有優惠。

另外,下午3點至4點,小書店將有一個「 #真人圖書館」環節。想親身了解本社的出版流程?同事將獨家為你拆解🧐﹗

到時見﹗

#學術書曬冷 #真人圖書館 #中大資訊日2025

⧉ 𝑻𝒉𝒆 𝑴𝒐𝒏𝒌𝒆𝒚 𝑪𝒉𝒓𝒐𝒏𝒊𝒄𝒍𝒆𝒔𝐁𝐲 𝐗𝐢 𝐗𝐢, 𝐭𝐫𝐚𝐧𝐬𝐥𝐚𝐭𝐞𝐝 𝐛𝐲 𝐉𝐚𝐬𝐦𝐢𝐧𝐞 𝐓𝐨𝐧𝐠 𝐌𝐚𝐧 & 𝐃𝐚𝐯𝐢𝐝 𝐌𝐨𝐫𝐠𝐚𝐧"Xi Xi documented 51 endearing ape and mon...
08/10/2025

⧉ 𝑻𝒉𝒆 𝑴𝒐𝒏𝒌𝒆𝒚 𝑪𝒉𝒓𝒐𝒏𝒊𝒄𝒍𝒆𝒔
𝐁𝐲 𝐗𝐢 𝐗𝐢, 𝐭𝐫𝐚𝐧𝐬𝐥𝐚𝐭𝐞𝐝 𝐛𝐲 𝐉𝐚𝐬𝐦𝐢𝐧𝐞 𝐓𝐨𝐧𝐠 𝐌𝐚𝐧 & 𝐃𝐚𝐯𝐢𝐝 𝐌𝐨𝐫𝐠𝐚𝐧
"Xi Xi documented 51 endearing ape and monkey puppets that she had sewn, weaving them into a series of insightful dialogues with her friend, the Hong Kong writer Ho F*k Yan."

⧉ 𝑻𝒉𝒆 𝑷𝒐𝒆𝒕𝒓𝒚 𝒐𝒇 𝒀𝒖𝒂𝒏 𝑯𝒂𝒐𝒘𝒆𝒏
𝐈𝐧𝐭𝐫𝐨𝐝𝐮𝐜𝐞𝐝, 𝐈𝐧𝐭𝐞𝐫𝐩𝐫𝐞𝐭𝐞𝐝, 𝐄𝐱𝐩𝐥𝐢𝐜𝐚𝐭𝐞𝐝 𝐛𝐲 𝐉𝐨𝐡𝐧 𝐓𝐢𝐦𝐨𝐭𝐡𝐲 𝐖𝐢𝐱𝐭𝐞𝐝
"John Timothy Wixted’s treatment of 150 of Yuan Haowen’s poems distills available scholarship on the poet in Chinese, Japanese, and Western languages."

🧵 All about translation—we’re planning to publish reviews of the following titles in Cha: An Asian Literary Journal in 2026. If you’re interested in reading and engaging with any of these works, please get in touch by emailing [email protected]. We’d be delighted to discuss further.

⧉ 𝑶𝒍𝒅 𝑲𝒊𝒍𝒏
𝐁𝐲 𝐉𝐢𝐚 𝐏𝐢𝐧𝐠𝐰𝐚, 𝐭𝐫𝐚𝐧𝐬𝐥𝐚𝐭𝐞𝐝 𝐛𝐲 𝐂𝐡𝐫𝐢𝐬𝐭𝐨𝐩𝐡𝐞𝐫 𝐏𝐚𝐲𝐧𝐞, 𝐉𝐚𝐦𝐞𝐬 𝐓𝐫𝐚𝐩𝐩, & 𝐎𝐥𝐢𝐯𝐢𝐚 𝐌𝐢𝐥𝐛𝐮𝐫𝐧
"1966, China is on the cusp of a decade of upheaval, and the furnaces of Old Kiln have never been this cold.
🅛🅘🅝🅚: https://sinoistbooks.com/product/old-kiln/

⧉ 𝑪𝒉𝒆𝒓𝒓𝒊𝒆𝒔 𝒐𝒏 𝒂 𝑷𝒐𝒎𝒆𝒈𝒓𝒂𝒏𝒂𝒕𝒆 𝑻𝒓𝒆𝒆
𝐁𝐲 𝐋𝐢 𝐄𝐫, 𝐭𝐫𝐚𝐧𝐬𝐥𝐚𝐭𝐞𝐝 𝐛𝐲 𝐃𝐚𝐯𝐞 𝐇𝐚𝐲𝐬𝐨𝐦
"In one-child China, when a mother runs from home because of her illegal pregnancy, it’s Kong Fanhua’s problem."
🅛🅘🅝🅚: https://sinoistbooks.com/product/cherries-on-a-pomegranate-tree/

⧉ 𝑬𝒚𝒆𝒔 𝒐𝒇 𝒕𝒉𝒆 𝑶𝒄𝒆𝒂𝒏
𝐁𝐲 𝐑𝐚𝐩𝐨𝐧𝐠𝐚𝐧, 𝐭𝐫𝐚𝐧𝐬𝐥𝐚𝐭𝐞𝐝 𝐛𝐲 𝐃𝐚𝐫𝐫𝐲𝐥 𝐒𝐭𝐞𝐫𝐤
"[D]epicts Tao beliefs in ghosts, practices of exorcism, and the parallel worlds that exist alongside the human realm."
🅛🅘🅝🅚: https://cup.columbia.edu/book/eyes-of-the-ocean/9780231562904/

⧉ 𝑫𝒂𝒖𝒈𝒉𝒕𝒆𝒓𝒔
𝐁𝐲 𝐋𝐢𝐧𝐠 𝐘𝐮̈, 𝐭𝐫𝐚𝐧𝐬𝐥𝐚𝐭𝐞𝐝 𝐛𝐲 𝐍𝐢𝐜𝐡𝐨𝐥𝐚𝐬 𝐘. 𝐇. 𝐖𝐨𝐧𝐠
"... invites readers into meditations on feminine roles, family values, and the delicate balance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society."
🅛🅘🅝🅚: https://balestier.com/books/literature/daughters/

⧉ 𝑫𝒊𝒂𝒃𝒍𝒐’𝒔 𝑩𝒐𝒚𝒔
𝐛𝐲 𝐘𝐚𝐧𝐠 𝐇𝐚𝐨, 𝐭𝐫𝐚𝐧𝐬𝐥𝐚𝐭𝐞𝐝 𝐛𝐲 𝐍𝐢𝐜𝐤𝐲 𝐇𝐚𝐫𝐦𝐚𝐧 𝐚𝐧𝐝 𝐌𝐢𝐜𝐡𝐚𝐞𝐥 𝐃𝐚𝐲
"Suwei is a teenage hermit with an overprotective mother and an addiction to video games."
🅛🅘🅝🅚: https://balestier.com/books/literature/diablos-boys/

⧉ 𝑵𝒆𝒘 𝑺𝒕𝒐𝒓𝒚 𝒐𝒇 𝒕𝒉𝒆 𝑺𝒕𝒐𝒏𝒆: 𝑨𝒏 𝑬𝒂𝒓𝒍𝒚 𝑪𝒉𝒊𝒏𝒆𝒔𝒆 𝑺𝒄𝒊𝒆𝒏𝒄𝒆 𝑭𝒊𝒄𝒕𝒊𝒐𝒏 𝑵𝒐𝒗𝒆𝒍
𝐁𝐲 𝐖𝐮 𝐉𝐢𝐚𝐧𝐫𝐞𝐧, 𝐭𝐫𝐚𝐧𝐬𝐥𝐚𝐭𝐞𝐝 𝐛𝐲 𝐋𝐢𝐳 𝐄𝐯𝐚𝐧𝐬 𝐖𝐞𝐛𝐞𝐫
"One of China’s first works of science fiction[.]"
🅛🅘🅝🅚: https://cup.columbia.edu/book/new-story-of-the-stone/9780231203470/

⧉ 𝑻𝒉𝒆 𝑴𝒐𝒏𝒌𝒆𝒚 𝑪𝒉𝒓𝒐𝒏𝒊𝒄𝒍𝒆𝒔
𝐁𝐲 𝐗𝐢 𝐗𝐢, 𝐭𝐫𝐚𝐧𝐬𝐥𝐚𝐭𝐞𝐝 𝐛𝐲 𝐉𝐚𝐬𝐦𝐢𝐧𝐞 𝐓𝐨𝐧𝐠 𝐌𝐚𝐧 & 𝐃𝐚𝐯𝐢𝐝 𝐌𝐨𝐫𝐠𝐚𝐧
"Xi Xi documented 51 endearing ape and monkey puppets that she had sewn, weaving them into a series of insightful dialogues with her friend, the Hong Kong writer Ho F*k Yan."
🅛🅘🅝🅚: https://cup.cuhk.edu.hk/TheMonkeyChronicles

⧉ 𝑻𝒉𝒆 𝑷𝒐𝒆𝒕𝒓𝒚 𝒐𝒇 𝒀𝒖𝒂𝒏 𝑯𝒂𝒐𝒘𝒆𝒏
𝐈𝐧𝐭𝐫𝐨𝐝𝐮𝐜𝐞𝐝, 𝐈𝐧𝐭𝐞𝐫𝐩𝐫𝐞𝐭𝐞𝐝, 𝐄𝐱𝐩𝐥𝐢𝐜𝐚𝐭𝐞𝐝 𝐛𝐲 𝐉𝐨𝐡𝐧 𝐓𝐢𝐦𝐨𝐭𝐡𝐲 𝐖𝐢𝐱𝐭𝐞𝐝
"John Timothy Wixted’s treatment of 150 of Yuan Haowen’s poems distills available scholarship on the poet in Chinese, Japanese, and Western languages."
🅛🅘🅝🅚: https://cup.cuhk.edu.hk/ThePoetryofYuanHaowen
。。。。。

07/10/2025

【 #商務印書館中文大學書店|一本讀書會x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娜拉走出的路:五四女權主義先行者

講座將聚焦二十世紀初一群被遺忘的職業女性——校長、律師、主編、教育家、革命家。她們不是歷史中的配角,而是主動打破傳統桎梏、重塑民國社會的關鍵力量。王政教授將通過口述史與文獻對讀,重現五位女性的生命軌跡,揭示中國早期女權運動被遮蔽的歷史。

✨活動詳情:
🔖主題:《五四女性》新書講座——娜拉走出的路:五四女權主義先行者
📅 日期:10月18日(六)
⏰ 時間:14:30-16:30
🎤 講者:美國密西根大學婦女與社會性別學及歷史學榮休教授 王政
📍 地點:商務印書館·中文大學書店(香港新界沙田中文大學康本國際學術園一樓101 室)
🔶語言:普通話
💰費用:免費

🎁 參加者專享
👉 所有讀者現場購買活動用書享88折
👉「一本讀書會」會員現場購買活動用書享79折

#一本讀書會 #五四運動 #女權主義 #女權運動 #啓蒙運動 #思想啓蒙 #職業女性 #文化 #歷史 #中國歷史 #講座

▸書評:魏綺珊評《從彼島到此島》 #糊塗人生📰《明報》〈時代〉  #20251002▴ #移民這個命題,在每一個年代都會出現,選擇從一個地方轉到另一個地方居住,生命的軌迹從此變得很不一樣,命運也從此改變。上世紀五十年代,一批十幾歲的  #印...
07/10/2025

▸書評:魏綺珊評《從彼島到此島》

#糊塗人生
📰《明報》〈時代〉 #20251002

▴ #移民這個命題,在每一個年代都會出現,選擇從一個地方轉到另一個地方居住,生命的軌迹從此變得很不一樣,命運也從此改變。

上世紀五十年代,一批十幾歲的 #印尼華僑,帶着無比的決心及勇氣,離開家人,隻身走到從未踏足過的中國,從此再沒有返回印尼生活。

資深傳媒人張宏艷的新作《 #從此島到彼島》,記錄她的父母及上一代的家族故事,經歷多年的訪問及資料蒐集,讓我們看到印尼華僑在內地的經歷,當中提及父母的故事最為引人入勝。

全文🔗見留言

▸中秋讀「月」🌕——《 #字字有源:基礎漢字300個》何大齊著▴月亮是地球的衛星,本身不發光,只是反射太陽光,所以月光十分柔和令人舒服。月球繞地球轉一圈,大約二十九天。如「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引申「月光」之義:「帶月荷鋤歸」、...
06/10/2025

▸中秋讀「月」🌕
——《 #字字有源:基礎漢字300個》何大齊著

▴月亮是地球的衛星,本身不發光,只是反射太陽光,所以月光十分柔和令人舒服。月球繞地球轉一圈,大約二十九天。如「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引申「月光」之義:「帶月荷鋤歸」、「花前月下」等。🌚

▴月相的變化,由圓到缺,一年十二次,每個週期為一個月,因此又引申為時間單位。如「一個月的時間」。🌕

中大出版社祝大家 #人月兩團圓( #也有更多時間讀書!)

🌚

▸晉身2025 PROSE Award「世界歷史」決選名單🎖《Form Follows Fever》奬狀到達出版社之際,Form Follows Fever的中文版  #因疫制宜 亦已正式出版。這是一本關於  #香港社會及其城市化起源 的 ...
05/10/2025

▸晉身2025 PROSE Award「世界歷史」決選名單

🎖《Form Follows Fever》

奬狀到達出版社之際,Form Follows Fever的中文版 #因疫制宜 亦已正式出版。

這是一本關於 #香港社會及其城市化起源 的 #深度歷史記述。建築歷史學者寇維結合建築史、製圖學、流行病學等專業學科,搜集曾經散佚各處的城市水彩插圖、地圖、建築圖例等視覺證據,重構一段攝影術尚未曾介入的香港歷史。

香港是如何從 #1840年代的瘧疾 後重建起來?這場疫病又是如何重塑香港面貌 ?

希望Form Follows Fever中文版的面世,能讓更多 #殖民時期建築 或 #香港城市歷史 的愛好者,更容易接觸到這本書。

📘Form Follows Fever: Malari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ong Kong, 1841–1849

📘《因疫制宜:瘧疾與香港的建構(1841–1849)》

▸媒體剪報:《信報》專訪《種植生活》作者梁雅達《 #種植生活》☘️ 醫生變栽種聖手+中譯本誕生📰〈訪談錄〉  #20250929▴梁雅達醫生擁有逾50年行醫經驗,同時醉心園藝、種植,2013年曾出版有關種植的英文書籍Growing Your...
04/10/2025

▸媒體剪報:《信報》專訪《種植生活》作者梁雅達

《 #種植生活》☘️ 醫生變栽種聖手+中譯本誕生
📰〈訪談錄〉 #20250929

▴梁雅達醫生擁有逾50年行醫經驗,同時醉心園藝、種植,2013年曾出版有關種植的英文書籍Growing Your Own Food in Hong Kong,兩年後推出增訂版,以英文寫成,鼓勵了一批讀者加入 #種植行列。

▴今年7月,其著作首度披上中文外衣──《 #種植生活: #我的五十年城市耕種札記》亮相香港書展。

▴清晨的黃竹坑,車流尚未甦醒,退休外科醫生梁雅達已在他的「小農場」裏俯身除草。昔日白袍換成沾泥的圍裙,聽診器變成一把鏽跡斑斑的剪刀。 「六七歲時, #我就在騎樓種花。」那時陽光映照在盆栽上,大概是他最早的「診療室」,他笑着撥開一片爆竹花的藤蔓,橙紅色的花朵如燈籠般垂落。

全文🔗見留言

樂見當天許多新舊讀者出席📚
04/10/2025

樂見當天許多新舊讀者出席📚

▸ 小書店的讀者都是誰?🧍🏻‍♀️🧍🏻🧍🏻‍♂️轉個眼👀開學已經一個月, #小書店 迎來好多讀者來臨,參加  #開學急救計劃, #書僮 十分安慰!除了派福袋,看留言,書僮還趁大家到來,跟讀者小Mi及Kevin聊天。▴ 👧🏻讀者小Mi 原來是...
03/10/2025

▸ 小書店的讀者都是誰?
🧍🏻‍♀️🧍🏻🧍🏻‍♂️

轉個眼👀開學已經一個月, #小書店 迎來好多讀者來臨,參加 #開學急救計劃, #書僮 十分安慰!

除了派福袋,看留言,書僮還趁大家到來,跟讀者小Mi及Kevin聊天。

▴ 👧🏻讀者小Mi 原來是大學的同事!活動第二天,跟朋友👩🏻小黑來買書。

小Mi購入英文版詩經《The Classic of Poetry》。她說 #讀不懂中文文言文,反而英文更容易。小Mi跟小黑也搶了留言大賽紀念冊的「沙發(頭香)」,為首兩名參賽者。小黑就購入《中國近代史》上冊和下冊,說自書展起將它們加入購物清單,留著念想至今。即場,她倆又再跟來自杭州的讀者討論買書二三事。

▴ 👦🏻歷史系本科新生Kevin,剛從海南來港留學。「 #近代古代史都喜歡」,也喜歡東南亞歷史上的交流,最近親身到雲南了解過佤族,於是入手一本《陸海之間》。

知道小書店,Kevin是因為同學提到,從小書店特價書領養區挖到寶,活動第一周趕緊來看看。

🏷️開學選書、折扣活動已經完結,但中大人(學生、教職員和校友)買書,仍有 #八折~~~~~

▸ 張愛玲誕辰105週年🌹尋覓複雜世界的起點「張愛玲的香港  #是起點也是路程, #是途徑也是框架,曾經埋下的每一條線索,都將提領起一個  #繁複的世界。」——《緣起香港:張愛玲的異鄉和世界》黃心村著。✻ 今天是  #張愛玲誕辰105週年。...
30/09/2025

▸ 張愛玲誕辰105週年🌹尋覓複雜世界的起點

「張愛玲的香港 #是起點也是路程, #是途徑也是框架,曾經埋下的每一條線索,都將提領起一個 #繁複的世界。」
——《緣起香港:張愛玲的異鄉和世界》黃心村著。

✻ 今天是 #張愛玲誕辰105週年。1920年出生於上海的她,與香港淵源最深。

因戰事無法赴英留學,張愛玲在1939年轉而來到香港大學文學院,居於寶珊道宿舍,每日沿着蜿蜒山路往返校園,這段生活形塑了她筆下的世界。期間,她接觸西方歷史文學,廣泛閱讀現代文學作品。

1977年,跟友人、翻譯家宋淇夫婦的書信中,她說初到香港,在炎陽下山道走過,「中間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片空白,十分輕快」。實然,那段日子對她影響良多;路過樹影婆娑,對未來充滿期許,與此後受戰事衝擊,遷徙異地成對照。香港的生活,是她書寫人性的重要資源。

張愛玲的作品曾被視為「 #鴛鴦蝴蝶派」消閒文學,未能在當時文壇獲得應有重視。直到1961年,夏志清教授在《中國現代小說史》中為她獨立立章,才真正改寫她在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

今天,我們 #不只是懷念,還要 #重新閱讀她,重新理解她。

📘 《緣起香港:張愛玲的異鄉和世界》黃心村 著
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教授黃心村透過大量檔案資料,重構張愛玲在香港的生活、閱讀與思想,細緻描繪她如何在港大建立對歷史與世界的感知。此書不僅是文學研究,更是一場關於城市、文化與個人命運的探索。

📗 《愛玲說》劉紹銘 著
著名學者劉紹銘以知音之筆描寫張愛玲晚年在美國的孤獨與堅持,呈現她冷淡背後的溫柔與韌性。

📕 《零度看張:重構張愛玲》沈雙 主編
本書收錄多位學者與張迷的深度對話,從不同角度重新理解張愛玲的文字與世界。

📙 《中國現代小說史》夏志清 著、劉紹銘等 譯
首度在學術專著中為張愛玲立章,奠定她在現代文學史中地位。

從自傳體長篇《小團圓》到紅學著作《紅樓夢魘》,從英譯《海上花》到重寫〈色,戒錄〉,張愛玲始終在文字中觀望世界,洞察歷史。

閱讀張愛玲的書時,亦看不同「 #張迷」如何思索歷史、城市、女性、語言與孤獨。困頓時代的文字, #仍在低語, #仍在發光。

💐

▸媒體剪報:毛升✍️悼柯文《明報》文章悼🕯️在中國發現歷史的人走了📰〈星期日生活〉▴9月15日,美國歷史學家柯文(Paul A. Cohen)在波士頓的長者服務中心離世,終年91歲。▴生前,他喜歡講一個冷笑話:在香港大學跟伴侶冼玉儀教授一起...
29/09/2025

▸媒體剪報:毛升✍️悼柯文《明報》文章

悼🕯️在中國發現歷史的人走了
📰〈星期日生活〉

▴9月15日,美國歷史學家柯文(Paul A. Cohen)在波士頓的長者服務中心離世,終年91歲。

▴生前,他喜歡講一個冷笑話:在香港大學跟伴侶冼玉儀教授一起等候電梯時,曾碰到一位牧師,他讀過柯文研究中國與基督教的專著,亦與冼教授熟識;幾天前當他從冼教授那裏得知,柯文不久將來訪香港,曾大驚失色,他一直以為,柯文早已離開塵世,進了天堂!

▴之所以有此誤會,是因為柯文 #成名太早。

▴85歲時,柯文出版了回憶錄《 #走過兩遍的路:我的中國歷史學家之旅》,分享一生從事歷史研究所得的愉悅和滿足,以及對中國研究之理路的反思。

▴柯文並非中國文明所化之人,可謂文化「 #局外人」。正因視野不為中國所限,他對中國的觀察反而展現了難得的洞見。對同行而言,他是一位成就斐然、愛說愛笑、心思純粹的學人;在晚輩眼中,他是一位和藹可親、喜歡自嘲、有求必應,還能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條,沒有一點「老人味」的長者。在紛爭不已的今日,他倡導的「 #人類中心觀」提醒我們,既要反思西方中心觀,亦不為中國中心觀所限, #多強調人性之同, #而非突出文化差異,庶幾可以減少衝突。歷史學是一門尊重人類生活經驗多樣性的學問, #不該被用來建構任何一種文化優越論,更不應是鼓吹狹隘民族主義的工具。

全文🔗見留言

同頁見 亞然「 #開門讀書」文章〈生前存在,身後依然存在〉

▸ 開學活動 \\ 倒數 // 兩天!🤫來看看75折選書~
29/09/2025

▸ 開學活動 \\ 倒數 // 兩天!

🤫來看看75折選書~

Address

Lady Ho Tung Hal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 Clinic Road
Hong Kong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7:30
Tuesday 09:00 - 17:30
Wednesday 09:00 - 17:30
Thursday 09:00 - 17:30
Friday 09:00 - 17:30

Telephone

+852394398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