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品味

戲曲品味 創刊於2000年12月,發行二十多年與時並進,是香港唯一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國戲曲網上雜誌

《戲曲品味》創辦於2000年,宗旨在傳承及發揚中國戲曲文化,業務包括:戲曲雜誌、叢書出版、節目宣傳、表演項目及慈善活動策劃統籌。

2000年12月《戲曲品味月刊》創刊,在香港出版發行,讀者遍粵港澳、美加、星馬、新加坡、台灣、日本、澳洲等華人地區。

2008年《戲曲品味》開通網頁。https://www.operapreview.com
2009年《戲曲品味》網上電子版同時面世。
2011年《戲曲品味》電子版同步上載於平板電腦、華藝電子圖書館、Mag V線上閱讀網
2013年《戲曲品味》全新網頁登場。
2014年Facebook專頁登場。同年8月《戲曲品味》轉型網上出版,全數碼運作。
2020年建立YouTube頻道,攝製及發佈影片160部。https://www.youtube.com/user/lgcopera

廿多年來本刊對戲曲發展及各項傳統文化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對本港以及內地

藝術文化界有一定影響力,受到特區政府和內地各級文化單位重視。香港藝術發展局於二零一零年度「香藝術發展獎」中,特別給本刊頒發「藝術推廣獎」,為歷來香港出版雜誌唯一獲此殊榮的刊物。
詳見香港藝術發展局網頁2010香港藝術發展獎www.hkadc.org.hk

《戲曲品味》以現代化出版技術,著重紀錄、保留資深藝人的表演作品,對新晉演員提供戲劇知識、經驗和舞台示範;對觀眾給予欣賞和學習的正確指引;鼓勵年輕人進入中國傳統藝術的世界,尋找文化的根源,豐富現代生活。  

內容方面,既探索中國戲曲藝術的文化、歷史源流,廣涉京劇、崑曲、越劇、川劇、粵劇、潮劇、梨園戲及地方戲等不同劇種。亦透過演出現場的實地報導、演員及劇界專業人士的專訪、嚴肅的評論、演藝生活情趣的特寫,圖文並茂展現戲曲藝術的現代面貌。戲劇以外,加強本地的演藝文化資訊,書畫、音樂、舞蹈、戲劇等相關藝術表演,以提昇讀者的觀賞品味,擴闊視野,增加悠閒生活的情趣。

期間舉辦各類型文化活動。其中重要項目包括:

一、 2006年首次組織本港學生赴北京參加全國青少年曲藝大賽,獲得優異成績;歷年支持不少業餘成人及青少年粵劇粵曲比
賽。

二、 多次在本港各大學舉辦大型學術講座;與本地媒體合辦數碼課室論題;與香港電台及跨國傳媒機構組成「全球知識中心」網上平台。

三、與內地媒體關係密切,與廣東電視、廣東電台、南方電視等合辦粵劇發展研討會、省港交流座談會,策劃粵港澳三地聯演節目,舉辦大型籌款演出,推動省港校園粵劇工作坊等。

四、為香港及內地多位名伶舉辦粵劇及曲藝專場演出。

五、多次為慈善機構(包括紅十字會賑災基金、泰北華文教育基金、長者安居協會等)主辦籌款義演。

六、多次與茶具文物館樂茶軒合辦復古堂會式音樂會,例如:中醫學專家與香港中樂名家合作,一連三輯的「藝術養生」音樂會;連續三年與國畫、書法、音樂大師、文化界、教育界學者及粵曲演唱家合作舉辦藝術生活題材的「曲韻茶香」節目等。

七、2008-2009年應香港藝術發展局邀約,進行為期一年的「觀眾拓展計劃-粵劇觀眾調查」,成功完成一項全港業餘粵劇曲藝界的問卷及專訪調查。所得市場數據,成為政府相關部門及業內的重要參考資料。詳見 : 《戲曲品味》網頁www.operapreview.com粵劇觀眾拓展計劃調查報告。

八、與讀者保持密切聯繫及溝通,成立讀者會,舉辦多次讀者旅遊團,訪問參觀內地有關粵劇文化機構及觀賞表演。舉辦創刊一百期匯演、創刊十週年讀者聯歡會,包括紅伶與觀眾座談會、聯歡聚餐、書畫、攝影、粵劇文物展覽、紅伶紀念品拍賣等。

本刊將持續與學界合作,配合學校教育方針,以知識性與趣味性並重的課餘活動,積極推廣中華文化。

李居明全力策劃的「新光黃埔影藝城」8月16日開幕,邀得多位重量級嘉賓主禮剪綵,包括電影界吳思遠、田啟文、黎筱娉,影星羅蘭、薛家燕、米雪,以及霍啟剛、譚智輝、鄭丹瑞等。同日舉行名人明星書畫展,象徵香港娛樂文化薪火相傳。「新光黃埔影藝城」打造為...
18/08/2025

李居明全力策劃的「新光黃埔影藝城」8月16日開幕,邀得多位重量級嘉賓主禮剪綵,包括電影界吳思遠、田啟文、黎筱娉,影星羅蘭、薛家燕、米雪,以及霍啟剛、譚智輝、鄭丹瑞等。同日舉行名人明星書畫展,象徵香港娛樂文化薪火相傳。

「新光黃埔影藝城」打造為超越傳統戲院概念的綜合娛樂殿堂,集多種文化藝術形式於一身,包括經典電影重現、戲院首辦演唱會、珍藏藝術展覽、創新科技互動等,以嶄新面貌即日投入服務。

16/08/2025

本劇以晚清歷史為背景,聚焦於光緒帝、珍妃与慈禧太后的宫廷恩怨。自戊戌維新失敗,光緒被禁,珍妃貶入冷宮;至八國聯軍壓境,慈禧太后倉皇出走,行前賜死珍妃。身為帝主無力護花,主題曲「光緒皇夜祭珍妃」遂成為戲...

慈禧太后與李蓮英形影不離,紫令秋與吳立熙首次合演此角色,培養默契。(YP Tong 攝)
15/08/2025

慈禧太后與李蓮英形影不離,紫令秋與吳立熙首次合演此角色,培養默契。(YP Tong 攝)

一曲《光緒皇夜祭珍妃》使這個犧牲於慈禧勢力的愛情故事傳唱下來。(YP Tong 攝影)
14/08/2025

一曲《光緒皇夜祭珍妃》使這個犧牲於慈禧勢力的愛情故事傳唱下來。
(YP Tong 攝影)

13/08/2025

「破鏡重圓」的典故來源:陳朝樂昌宮主與徐駙馬惜別於國破家亡之時,以銅鏡分為兩截各持一半,作為日後相認信物,其後果然憑破鏡團圓。唐滌生寫隋將破陳宮,樂昌與徐德言一別十年,最終相逢不能相聚,悲劇收場。 劇.....

11/08/2025
阮兆輝率老中青三代演員排演瀕臨失傳的傳統粵劇《三氣周瑜》,演出精彩。
08/08/2025

阮兆輝率老中青三代演員排演瀕臨失傳的傳統粵劇《三氣周瑜》,演出精彩。

傳統劇《三氣周瑜》取材自《三國演義》,粵劇版《三氣周瑜》近二十年瀕臨失傳,阮兆輝近年積極排演此劇,三場高潮迭起的戰事套用久違的經典排場,除了邀得多年舞台拍檔擔綱演出,更齊集本地粵劇界老、中、青三代精英...

吳鳳花、陳飛,演繹纏綿悱惻、傳頌千載的愛情悲劇。
07/08/2025

吳鳳花、陳飛,演繹纏綿悱惻、傳頌千載的愛情悲劇。

《孔雀東南飛》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古詩,同名的小說、戲曲、歌曲、影視等作品甚多,越劇《孔雀東南飛》已成為經典之作。舊傳統、老故事,卻因吳鳳花與陳飛的傾情演繹,其魅力與風采依然,古老的愛情故事依...

05/08/2025

廣東粵劇院優秀青年演員吳澤東,去年帶一齣《鍾馗》來港獻演,技驚四座;今年載譽重來,又告票房高企。繼裴艷玲、李秋元之後,這一股鍾馗風暴是怎樣刮起來的呢? 自小愛粵劇的吳澤東生於湛江,他沒有考當地的藝術學.....

藝•悅藝坊十七週年會慶,粵曲演唱助興,紅伶、唱家参與者眾,風雨無阻,會場熱鬧開心。
05/08/2025

藝•悅藝坊十七週年會慶,粵曲演唱助興,紅伶、唱家参與者眾,風雨無阻,會場熱鬧開心。

阮兆輝〈再進沈園〉演的是人生況味。(YP Tong攝影)
04/08/2025

阮兆輝〈再進沈園〉演的是人生況味。(YP Tong攝影)

香港八和會館「2025 會員周年大會」於8月2日暴雨警告中順利舉行,主席龍貫天及副主席新劍郎、陳鴻進、陳咏儀、杜韋秀明,先後宣讀2024-2025年度工作報告,圖片提供:香港八和會館簡介過去一年的會務及工作成果,涵蓋粵劇傳承、社區推廣及業界...
03/08/2025

香港八和會館「2025 會員周年大會」於8月2日暴雨警告中順利舉行,主席龍貫天及副主席新劍郎、陳鴻進、陳咏儀、杜韋秀明,先後宣讀2024-2025年度工作報告,圖片提供:香港八和會館簡介過去一年的會務及工作成果,涵蓋粵劇傳承、社區推廣及業界合作等範疇。核數師梁樹賢宣讀2024年度財政報告,獲全體出席會員通過。

Address

Rm 918 9/F Youth Square 238 Chai Wan Road
Hong Kong

Opening Hours

Monday 10:00 - 18:00
Tuesday 10:00 - 18:00
Wednesday 10:00 - 18:00
Thursday 10:00 - 18:00
Friday 10:00 - 18:00
Saturday 10:00 - 13:00

Telephone

+85261627797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戲曲品味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戲曲品味: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