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品味

戲曲品味 創刊於2000年12月,發行二十多年與時並進,是香港唯一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國戲曲網上雜誌

《戲曲品味》創辦於2000年,宗旨在傳承及發揚中國戲曲文化,業務包括:戲曲雜誌、叢書出版、節目宣傳、表演項目及慈善活動策劃統籌。

2000年12月《戲曲品味月刊》創刊,在香港出版發行,讀者遍粵港澳、美加、星馬、新加坡、台灣、日本、澳洲等華人地區。

2008年《戲曲品味》開通網頁。https://www.operapreview.com
2009年《戲曲品味》網上電子版同時面世。
2011年《戲曲品味》電子版同步上載於平板電腦、華藝電子圖書館、Mag V線上閱讀網
2013年《戲曲品味》全新網頁登場。
2014年Facebook專頁登場。同年8月《戲曲品味》轉型網上出版,全數碼運作。
2020年建立YouTube頻道,攝製及發佈影片160部。https://www.youtube.com/user/lgcopera

廿多年來本刊對戲曲發展及各項傳統文化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對本港以及內地

藝術文化界有一定影響力,受到特區政府和內地各級文化單位重視。香港藝術發展局於二零一零年度「香藝術發展獎」中,特別給本刊頒發「藝術推廣獎」,為歷來香港出版雜誌唯一獲此殊榮的刊物。
詳見香港藝術發展局網頁2010香港藝術發展獎www.hkadc.org.hk

《戲曲品味》以現代化出版技術,著重紀錄、保留資深藝人的表演作品,對新晉演員提供戲劇知識、經驗和舞台示範;對觀眾給予欣賞和學習的正確指引;鼓勵年輕人進入中國傳統藝術的世界,尋找文化的根源,豐富現代生活。  

內容方面,既探索中國戲曲藝術的文化、歷史源流,廣涉京劇、崑曲、越劇、川劇、粵劇、潮劇、梨園戲及地方戲等不同劇種。亦透過演出現場的實地報導、演員及劇界專業人士的專訪、嚴肅的評論、演藝生活情趣的特寫,圖文並茂展現戲曲藝術的現代面貌。戲劇以外,加強本地的演藝文化資訊,書畫、音樂、舞蹈、戲劇等相關藝術表演,以提昇讀者的觀賞品味,擴闊視野,增加悠閒生活的情趣。

期間舉辦各類型文化活動。其中重要項目包括:

一、 2006年首次組織本港學生赴北京參加全國青少年曲藝大賽,獲得優異成績;歷年支持不少業餘成人及青少年粵劇粵曲比
賽。

二、 多次在本港各大學舉辦大型學術講座;與本地媒體合辦數碼課室論題;與香港電台及跨國傳媒機構組成「全球知識中心」網上平台。

三、與內地媒體關係密切,與廣東電視、廣東電台、南方電視等合辦粵劇發展研討會、省港交流座談會,策劃粵港澳三地聯演節目,舉辦大型籌款演出,推動省港校園粵劇工作坊等。

四、為香港及內地多位名伶舉辦粵劇及曲藝專場演出。

五、多次為慈善機構(包括紅十字會賑災基金、泰北華文教育基金、長者安居協會等)主辦籌款義演。

六、多次與茶具文物館樂茶軒合辦復古堂會式音樂會,例如:中醫學專家與香港中樂名家合作,一連三輯的「藝術養生」音樂會;連續三年與國畫、書法、音樂大師、文化界、教育界學者及粵曲演唱家合作舉辦藝術生活題材的「曲韻茶香」節目等。

七、2008-2009年應香港藝術發展局邀約,進行為期一年的「觀眾拓展計劃-粵劇觀眾調查」,成功完成一項全港業餘粵劇曲藝界的問卷及專訪調查。所得市場數據,成為政府相關部門及業內的重要參考資料。詳見 : 《戲曲品味》網頁www.operapreview.com粵劇觀眾拓展計劃調查報告。

八、與讀者保持密切聯繫及溝通,成立讀者會,舉辦多次讀者旅遊團,訪問參觀內地有關粵劇文化機構及觀賞表演。舉辦創刊一百期匯演、創刊十週年讀者聯歡會,包括紅伶與觀眾座談會、聯歡聚餐、書畫、攝影、粵劇文物展覽、紅伶紀念品拍賣等。

本刊將持續與學界合作,配合學校教育方針,以知識性與趣味性並重的課餘活動,積極推廣中華文化。

25/09/2025
粵劇前輩李奇峰先生,9月16日在紐約安詳辭世,家人訂10月3日於華埠設靈弔祭,翌日舉殯,遺體安葬於長島。奇哥畢生為粵劇貢獻良多,培育新秀演員不遺餘力,受到業界的尊敬和愛戴,更為粵劇青年的前途開拓一片新天地。生於粵劇世家的奇哥,是文武生和班政...
23/09/2025

粵劇前輩李奇峰先生,9月16日在紐約安詳辭世,家人訂10月3日於華埠設靈弔祭,翌日舉殯,遺體安葬於長島。

奇哥畢生為粵劇貢獻良多,培育新秀演員不遺餘力,受到業界的尊敬和愛戴,更為粵劇青年的前途開拓一片新天地。

生於粵劇世家的奇哥,是文武生和班政家,也是成功的企業家。千禧年後偕妻子余蕙芬、女兒李沛妍自美返港,為香港粵劇的傳承發展出謀獻策,2016年獲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家年奬。晚年返回美國頤養天年,享壽94歲。

粵港澳三地戲曲院校青年演員首次合作排演,著名導演周龍親自執導,香港利文喆、梅蕊盈擔演其中場次的冒辟疆和董小苑,與廣州、澳門演員深入交流,互相學習,體驗深刻。
23/09/2025

粵港澳三地戲曲院校青年演員首次合作排演,著名導演周龍親自執導,香港利文喆、梅蕊盈擔演其中場次的冒辟疆和董小苑,與廣州、澳門演員深入交流,互相學習,體驗深刻。

粵劇《白門柳》根據劉斯奮的長篇歷史小說《白門柳》改編而成。青春版《白門柳》在經典劇目《白門柳・董小宛》的基礎上再度創作,演員陣容更是大膽創新,集結粵港澳三地戲曲院校的青年演員擔綱主演(平均年齡不足十七...

香港曲協連日參與多項跨地區活動:千珊晉身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文藝新星舞台並獲嘉獎。鄧美玲和梁燕斌代表香港曲協參加第八屆中華港澳情專場演出。
23/09/2025

香港曲協連日參與多項跨地區活動:千珊晉身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文藝新星舞台並獲嘉獎。
鄧美玲和梁燕斌代表香港曲協參加第八屆中華港澳情專場演出。

青年京崑演員聯袂演出《尤三姐》、《艷陽樓》、《鐵弓緣》、《女殺四門》、《擊鼓罵曹》、《遊園驚夢》六齣折子戲,作為第二屆中華文化節壓軸戲曲表演。劇目文武兼備、角兒唱做各有特色,兩場演出精彩紛呈。 #京崑劇場  #山東省京劇院  #煙台市文化藝...
22/09/2025

青年京崑演員聯袂演出《尤三姐》、《艷陽樓》、《鐵弓緣》、《女殺四門》、《擊鼓罵曹》、《遊園驚夢》六齣折子戲,作為第二屆中華文化節壓軸戲曲表演。劇目文武兼備、角兒唱做各有特色,兩場演出精彩紛呈。
#京崑劇場 #山東省京劇院 #煙台市文化藝術中心

香港「京崑劇場」聯同山東省京劇院、煙台市京劇院演出兩場共六齣折子戲,展示京崑各行當角色、以及多樣性的表演面貌。全場以青年演員擔綱,劇目包括閨門旦、刀馬旦、花旦、小生、老生、武生應功的戲碼,有觀眾熟悉的...

21/09/2025

《十五貫》又名《雙熊夢》,清代劇作家朱素臣根據馮夢龍《醒世恒言》中的《十五貫戲言成巧禍》改編成劇本,故事寫熊友蘭、友蕙兄弟遭冤案,雙雙被判死刑,監斬前夜,蘇州知府况鐘夢見兩隻熊前來向他乞哀,於是上奏請...

香港電台第四台將於9月25日假港台一號錄播室舉行「傳統廣東說唱—南音」示範音樂會。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阮兆輝教授、梁凱莉將會聯同一眾樂手,為觀眾獻上《客途秋恨》、《嘆五更》等經典南音名曲。阮教授更會即場講解南音的歷史淵源與藝術特色,讓粵樂迷近...
19/09/2025

香港電台第四台將於9月25日假港台一號錄播室舉行「傳統廣東說唱—南音」示範音樂會。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阮兆輝教授、梁凱莉將會聯同一眾樂手,為觀眾獻上《客途秋恨》、《嘆五更》等經典南音名曲。阮教授更會即場講解南音的歷史淵源與藝術特色,讓粵樂迷近距離感受本土說唱藝術的獨特魅力。

示範音樂會的限量門票可透過香港電台第四台網站,登記免費索取。

「紅線女藝術印記圖片展」地點:沙田文化博物館展期:一個月。9月13日至10月13日
17/09/2025

「紅線女藝術印記圖片展」
地點:沙田文化博物館
展期:一個月。9月13日至10月13日

15/09/2025

紅線女誕辰百周年紀念藝術印記圖片展暨座談會,九月十三日假香港文化博物館開幕,是日下午二時於劇院舉行開幕剪綵儀式後,隨即展開座談會。 出席主禮嘉賓有: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香港文聯副會長余昭科、中.....

紀念紅線女誕辰百周年活動9月13日於香港文化博物館正式開幕,隨即舉行座談會,阮兆輝、郭鳳女、馬鼎盛、吳雨、蒙菁、駱慶兒、林穎施分別發言。郭鳳女和林穎施分別示範演唱紅腔名曲《崔鶯娘》和《昭君出塞》。蒙主任並以紅線女藝術中心出版的紅線女專書送贈...
13/09/2025

紀念紅線女誕辰百周年活動9月13日於香港文化博物館正式開幕,隨即舉行座談會,阮兆輝、郭鳳女、馬鼎盛、吳雨、蒙菁、駱慶兒、林穎施分別發言。郭鳳女和林穎施分別示範演唱紅腔名曲《崔鶯娘》和《昭君出塞》。蒙主任並以紅線女藝術中心出版的紅線女專書送贈大會。

絲語•琵琶 - 香港中樂團開季節目,在悠揚樂韻與繽紛色彩中展開序幕。
12/09/2025

絲語•琵琶 - 香港中樂團開季節目,在悠揚樂韻與繽紛色彩中展開序幕。

Address

Rm 918 9/F Youth Square 238 Chai Wan Road
Hong Kong

Opening Hours

Monday 10:00 - 18:00
Tuesday 10:00 - 18:00
Wednesday 10:00 - 18:00
Thursday 10:00 - 18:00
Friday 10:00 - 18:00
Saturday 10:00 - 13:00

Telephone

+85261627797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戲曲品味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