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嘛嘛档

理财嘛嘛档 这是一个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页面,涵盖社会时事,财经新闻,投资理财相关内容

💰马股30家股息股2024年成绩单回顾2022年股息股的表现(3 Jan 2023文章):📌30家股息股的平均回报为📈7.19%,上升与下跌比例为20:10📌同年美国S&P500📉下跌19.44%📌马股FBMSCAP📉下跌5.30% 来到2...
31/12/2024

💰马股30家股息股2024年成绩单

回顾2022年股息股的表现(3 Jan 2023文章):
📌30家股息股的平均回报为📈7.19%,上升与下跌比例为20:10
📌同年美国S&P500📉下跌19.44%
📌马股FBMSCAP📉下跌5.30%

来到2023年股息股的表现(31 Dec 2023文章):
📌30家股息股的平均回报为📈13.82%,上升与下跌比例为23:7
📌同年美国S&P500📈上升24.23%
📌马股FBMSCAP📈上升9.57%

🧐2024年总成绩单:
📈30家有29家录得上涨,胜率为97%
📈27家的上涨幅度达到5%或以上
📈24家的上涨幅度达到10%或以上
📈2024年30家的平均回报为30.36%
📉只有1家下跌幅度达到5%以上
📌马股FBMSCAP📈上升9.85%

2024年如果你是个纯股息派投资者的话,我相信今年你的表现将会是意外的好,亏损的机会也很小。也许这就是所谓的 "慢慢来有时比较快"。

股息股超越大市的表现主要是这些派息丰厚,根基稳固的公司很好的成为了市场没有明确方向时资金的避风港。

此外,2025年股息税的到来也让许多上市公司在2024年尾派发了一次性的特别股息,从而带动了股价的动能。

2024下半年市场的低迷主要还是发生在市值较小的小型股,而这30家股息股却拥有多达23家是马股市值前200大的公司。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今年的表现可以如此的突出,尤其在本地基金大量的加持之下是更加的明显。

----------------------------------------------

🧐2025年?

马股的股息股在被拉升后其实风险已经相对提高不少,机会当然是有的,只是肉已不多,还得等待业绩慢慢跟上股价才能有另一番的作为。

股息股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
业绩增长>股息派发数增加>带动股价增长>股息股价双赢
(图里你也可以发现到股息表现与投资回报是相当一致的)

换言之投资股息股还得看公司在接下来能否继续维持派息与保持成长步伐,避免落入股息陷阱,赚了股息却赔了股价。

展望2025年呢我的投资策略会更加趋向于保守,主要还是会以中短期债券基金,马股股息股,新加坡产托,美国与中国ETF为主。

----------------------------------------------

迈入2025年,30家名单的公司依然保持不变,不过每一季度我依然会根据财报表现进行汰弱留强。

2025年我的主要目标依然着重在资本的累积,其次才是股票回酬。很幸运的2024在工作上得到了晋升的机会,换言之工作内容也增加了,也导致今年文章的产量大大减少。

赚钱>投入>赚钱>再投入,不断扩大我的投资组合就是我现阶段在专注的目标。拿着老板给的薪水,打造属于自己的投资组合,把自己当成一家投资公司来经营。

当工作渐渐成为一种乐趣,生活就是一种享受。

进入2025年,理财嘛嘛档依然与你们同在。祝大家投资表现更上一层楼,知足感恩奋进,平安健康快乐。

免责声明: 本文为个人投资记录与知识分享,文中任何看法均可能充满作者个人的偏见与错误。请坚持独立思考,万万不可依赖我的判断或行为做出买卖决策。祝大家投资愉快

---------------------------------------------

#股息股筛选条件是根据以下几点

1. 股价的波动性不大,不容易成为炒股对象,以稳重为主
2. 拥有稳定的股息派发政策,派息次数在2次以上最好
3. 派发的股息必须是从生意中创造,而不是通过吃老本/集资/借贷来派息
4. 必须拥有相对健康的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保证持续派息能力
5. 未来的业绩就算不成长,也要尽可能维持现状

“慢就是快” 股息投资法讲求的就是慢稳忍,追求的就是企业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与慷慨稳定的派息。当然如果有资本增值就是额外的花红。

SWKPLNT很典型的由股息的增长驱动股价的上升。盈利改善,现金流强大,股息由5仙增长至15仙。另一家同行SOP的债务在近几年显著减少,目前已成为净现金公司。如果派息开始跟上,看来也有机会。在马股的股息股中金融,种植,产托与产业就占了大部分...
25/11/2024

SWKPLNT

很典型的由股息的增长驱动股价的上升。

盈利改善,现金流强大,股息由5仙增长至15仙。

另一家同行SOP的债务在近几年显著减少,目前已成为净现金公司。如果派息开始跟上,看来也有机会。

在马股的股息股中金融,种植,产托与产业就占了大部分。

换言之要以股息为主要策略就必须对这几个领域有一定的认识才能选出这当中的佼佼者。

不要停,我要看到血流成河🤡🤡🤡
20/11/2024

不要停,我要看到血流成河🤡🤡🤡

🇲🇾产托24Q3财报一览第三季的财报季又到了。趁这个周末有点时间更新一下watchlist里产托的最新表现与进展,再稍加整理与读者们分享。年尾工作真的好忙,还请读者们多多见谅最近的更新速度急剧下降了😅其实相比起新加坡的产托,马来西亚各产托在...
18/11/2024

🇲🇾产托24Q3财报一览

第三季的财报季又到了。趁这个周末有点时间更新一下watchlist里产托的最新表现与进展,再稍加整理与读者们分享。年尾工作真的好忙,还请读者们多多见谅最近的更新速度急剧下降了😅

其实相比起新加坡的产托,马来西亚各产托在近几年的表现其实是相当稳定的,甚至可以说是超出大市的表现。手头上追踪的产托在2020covid后每股派息数其实都是一直稳定复苏中的,甚至大多已超越了疫情前的表现。

就拿我追踪的产托2024年初至今的表现(含股息回报)来说,这当中:
✅PAVREIT: 33.66%
✅CLMT: 28.41%
✅IGBREIT: 28.11%
✅SUNREIT: 25.19%
✅ALAQAR: 15.55%
✅KIPREIT: 8.28%

这样的表现可以说是挺夸张的,股价甚至感觉都有点过于高估了,对我来说这时候入场的选择真的不多。其实除了产托外,今年很多股息股都取得了近几年最大的年涨幅。也许是大市不稳,股息股变成了市场的避风港?

以下是各产托的数据与前景:

1. PAVILION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
股价: RM1.51
TTM DPU: 9.36仙
扣税后股息率: 5.64%
Gearing: 38%
前景: 接下来还有一轮的private placement会稀释派息数。接下来的成长还得看Pavilion Bukit Jalil能不能争气点,主要是距离管理层当初收购时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当时候PBJ的目标是在2025年6月前取得annualized RM146m的净产业收入,不过2024首三个月仅仅取得RM77.8m, 距离目标着实还相当远。

2. CAPITALAND MALAYSIA TRUST
股价: RM0.67
TTM DPU: 4.62仙
扣税后股息率: 6.27%
Gearing: 42%
前景: 出租率92.9%,槟城的商场出租率都在99%以上,主要是雪隆区的商场拖累这个数据。CLMT把发展重心从雪隆移到槟城的策略在近几年开始结果,业绩也开始结果。不过随着槟城接下来会迎来越来越多的新商场,CLMT还能不能站稳阵脚,这点是必须留意的。今年股价着实涨了不少,不过估值其实还算可以的,并没有偏离太多。

3. IGB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
股价: RM2.08
TTM DPU: 10.90仙
扣税后股息率: 4.77%
Gearing: 22%
前景: 股价已经fully priced in, 如果收购新山的mid valley southkey将是接下来股价的催化剂,这点也是我乐于见到的。除了可以多元化租金收入不再依赖单一地区,新山的Southkey也是当地目前最火的商场。出租率目前达到99.97%, Gearing也只有22%, 债务利率未来固定在4.49%,简单一个字形容的话就是稳。

4. SUNWAY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
股价: RM1.82
TTM DPU: 9.42仙
扣税后股息率: 4.71%
Gearing: 43%
前景: Sunreit近年的收购案是蛮多的,2027年的发展规划也打算大大增加旗下的资产数,从目前的约RM9.6b增加至RM15b。比起其它商场类产托,Sunreit的资产着实是更加多元的,可以分为四大种类的商场。对比其它产托,接下来的成长是相对令人期待的。

5. KIP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
股价: RM0.90
TTM DPU: 6.64仙
扣税后股息率: 6.71%
Gearing: 39%
前景: KIPREIT是唯一一家分享中我没有持有任何一股的产托,其实也是要趁这次分享看看有没有买进的价值存在,毕竟其它四家都不便宜了。相比起其它四家,KIPREIT主打社区型的商场,接下来3年也打算把目前RM1.06b的资产组合翻倍至RM2b。注入新资产也代表公司需要通过融资/集资来完成,而新资产带来的收入必须抵消集资导致的股息派发数的稀释才可以算是好的收购。此外,管理费在该季度大幅度的增加也是需要注意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 本文为个人投资记录与知识分享,文中任何看法均可能充满作者个人的偏见与错误。请坚持独立思考,万万不可依赖我的判断或行为做出买卖决策。祝大家投资愉快

马股下半年的表现虽然一般般,不过以全年来看的话表现是真的不错的。就以我追踪的30家股息股来,年初至今上涨20%的就占了大多数。我个人的组合也早早就达到了我设下12%年增长的目标。相信大家都提早过年度假去了,也是个好时机沉淀下来思考明年的部署...
29/10/2024

马股下半年的表现虽然一般般,不过以全年来看的话表现是真的不错的。就以我追踪的30家股息股来,年初至今上涨20%的就占了大多数。我个人的组合也早早就达到了我设下12%年增长的目标。

相信大家都提早过年度假去了,也是个好时机沉淀下来思考明年的部署了。等待也是一种修行。

目前新加坡产托,股息股,债券依然是我主要部署资金的地方。比起激进的策略,我觉得目前的大环境更适合打好组合的地基等待机会。

 ASNB旗下的固价基金ASM 3宣布每单位派息4.75仙,比起去年的4.50仙提高了0.25仙。以目前的大环境来说纳入资产配置的确是不错的。 国民信托基金分为两种, 一种是固定价格的,而另一种则是浮动基金。浮动基金和你一般买的基金没什么不...
30/09/2024



ASNB旗下的固价基金ASM 3宣布每单位派息4.75仙,比起去年的4.50仙提高了0.25仙。

以目前的大环境来说纳入资产配置的确是不错的。



国民信托基金分为两种, 一种是固定价格的,而另一种则是浮动基金。浮动基金和你一般买的基金没什么不同,回酬都是依据市场表现。而固价基金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其基金价格永远维持在RM1,通俗点说就叫保本,而投资者获得的报酬就是每年派发的股息。

固价基金有一个最大的坏处就是基金的单位有限,投资者必须等到有人卖出后才能购买,而非土著能购买的固价基金也只有ASM, ASM 2 WAWASAN, 以及 ASM 3。不过近期ASM固价基金都在大幅度开放认购,所以这个问题其实不大。

在过去固价基金的回酬可以高达6%,随着回酬在近几年已降低至4%,很多人开始把资金转向进出更方便,且回酬相当的货币市场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固价基金的利息每个财政年只派发一次,利息是基于每个月的平均持有单位计算,而且网站提款每个月只能提取2000令吉,想要取出所有资金则需要到柜台处理。

💰ASM固价基金适合纳入资产配置中

如果你还记得我曾经发布的4个篮子资产配置分配法的话,我一共把资产分成4个篮子去进行资产分配,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去做改变。

第一个篮子:基本保障
第二个篮子:被动懒人投资
第三个篮子:主动投资(分为资本增值与股息收入)
第四个篮子:物质的追求

而国民信托固价基金(ASNB Fixed Price)就正好适合作为第一个篮子的投资工具之一。

💰EPF约6%的派息不是更香吗?

基本保障建立的主要是财务的稳定性,避免发生预料之外的事情。所以这一个篮子投资工具的流动性与安全性必须够高,必须要在紧急需要钱时短时间就能拿出来。而EPF的低流动性就正无法符合这一个条件,只能说各有各的优势。

所以除了货币市场基金(money market fund)外,没有锁定期的国民信托固价基金就成了另一个选择。

风险方面还是有的,只不过真的很低,就看你多信任你的政府,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名字叫做大马国民信托基金。

17/09/2024

⛔️年轻人到新加坡打工千万不要先急着买车买房

很多人可能会奇怪,车子就先不说,房子不是应该越早买越好吗?为什么有能力贷款了还不要赶快买?

原因就是接下来你最重要的十年都会被这套房产卡死!这些承重的负担会让你在人生这条路的选择越来越少,无论是在个人进修或职场发展的抉择方面都会处处受到限制。

尤其是买房自住的年轻人往往会因此陷入"老鼠圈", 为了这套房必须委屈自己日复一日重复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你的人生也就此被限定在哪里了。更别说很多年轻人缺乏足够的房地产知识,只是单凭销售员的花言巧语,担心房价会越涨越高因此贸然出手往往会衍生很多问题。

比起房子,到新加坡打工就急着换/买车子绝对是更糟糕的事。房子如果买的地点好,即使是自住,未来要脱手时至少还会增值;而车子糟糕就糟糕在他会随着时间的迁移不断贬值。

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刚到新加坡打工就急着换车子的年轻人呢?答案就是年轻人爱比较,爱面子,即使打肿脸皮充胖子回到马来西亚都要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结果1年365天,真正用到这辆车的时间就连65天都不到,名副其实的用钱买了个面子。

在新加坡打工那么多年,遇到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可是我发现很多人都面对到共同的一个问题就是“工作了很多年依然无法存到钱”。

很多“马劳”其实都希望早日脱离他乡打工的生活,可是现实是很多人往往只是嘴上说说,实际行动却是在一步步把自己推进死胡同。比如工作几年存款投资没累积多少,却累积了越来越多的债务。

因为新币换回马币是以x3计算,因此就买了与自己能力不相符的车子与房子,丝毫没有思考过后续的负担,更别说如果以后回马来西亚不要靠x3的汇率是否还能拿到相似的薪水?

的确买豪车大房的感觉很爽,但是问题是后续的负担很多人没有认真去思考过,尤其房子是长达30余年的负担。如果马币兑新币持续节节攀升,你又该如何是好呢?

我看过很多人新币约3000的薪水,却买了上百千的车与7百千以上的屋子,这样又如何能存到钱呢?更别说很多人其实是靠一个月加班6,70小时才勉强能够负担。可是这样的生活又能维持多久?你的身体又可以坚持多少年?

很多年轻人选择到新加坡打工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加快累积资本的速度,让自己早日实现财务独立自主。可惜的是很多人却落入了资本社会的陷阱,透支自己的体力把赚的钱都用来还利息。身为银行的小股东我还真得向你们说声谢谢。

最后的最后就只能怎么办?那就是每天到Singapore Pools幻想中TOTO来实现脱离马劳的生活。

😔这也难怪现在的社会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很努力拼命加班,又会赚钱,但工作了几十年却依然存不到钱的人。

年轻要开始累积的是能带来现金流的投资,而不是债务。​要拼的并不是房子与车子,而是个人的能力与事业。

别让自己过早承担债务的压力,限制了你未来的发展。

【20240915🇲🇾股息股数据更新 "慢慢来有时比较快"?】投资股息股最讲求三个字"慢稳忍"。这三字看似简单却鲜少人能做到,因为比起抢进杀出获得的刺激感,这种投资方式真的太无趣。回顾2022年终股息股的表现(3 Jan 2023文章),3...
16/09/2024

【20240915🇲🇾股息股数据更新 "慢慢来有时比较快"?】

投资股息股最讲求三个字"慢稳忍"。这三字看似简单却鲜少人能做到,因为比起抢进杀出获得的刺激感,这种投资方式真的太无趣。

回顾2022年终股息股的表现(3 Jan 2023文章),30家股息股的平均回报为7.19%,上升与下跌比例为20:10,同年美国S&P500📉下跌19.44%,马股FBMSCAP📉下跌5.30% 。不少读者留言到单纯幸运,股息股年尾刚好被橱窗粉饰。

来到2023年终股息股的表现(31 Dec 2023文章),30家股息股的平均回报为13.82%,上升与下跌比例为23:7,同年美国S&P500📈上升24.23%,马股FBMSCAP📈上升9.57% 。还是有不少读者留言到单纯幸运而已。

时间来到2024年9月15日,截至目前30家股息股年初至今平均回报为22.25%,上升与下跌比例为28:2,这当中:
📈15家的上涨幅度达到20%或以上
📈8家的上涨幅度达到10%或以上
📈5家的上涨幅度达到5%或以上
📉只有2家下跌幅度达到5%以上

2024年股息股的表现只能说是真的意外的好,主要是这些派息丰厚,根基稳固的公司很好的成为了市场低迷时资金的避风港。

2024下半年市场的低迷主要发生在市值较小的小型股,而这30家股息股却拥有多达23家是马股市值前200大的公司,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今年的表现可以如此的突出。

我想这样的表现很好的诠释了为什么我总是说"慢慢来有时比较快"。这世上真的没有那么多的幸运,有的只是坚持与相信,不断的重复再重复去做好一件事。

比起股市里的抢进杀出,“细水长流”才是我更想要追求的投资目标。

话虽如此这一年其实我新的资金大多都流入债券基金,新加坡产托与银行,主要是我觉得马股的股息股在被拉升后风险已经相对提高。

除了看股息率之外,投资股息股还得看公司在接下来能否继续维持派息与保持成长步伐,避免落入股息陷阱,赚了股息却赔了股价。

比如FPI目前的股息率高达7.99%,但却可能是今年潜在会被我踢出名单的公司之一。主要是FPI 1年只派息1次,且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力成本,外汇波动将影响盈利表现并导致派息受影响。

如果大家觉得有那些更加值得纳入的公司也欢迎留言在下方。

*这一次30家股息股的更新已把CHINWELL和ALAQAR移除,并加入TIMECOM与CLMT。
*产托的股息率已去除10%的Tax
*一些股息股的股息率并不包括一次性特别股息
*下一次更新会把观察名单纳入

❗免责声明: 本文为个人投资记录与知识分享,文中任何看法均可能充满作者个人的偏见与错误。请坚持独立思考,万万不可依赖我的判断或行为做出买卖决策。祝大家投资愉快

--------------------------------------------------------------------

#股息股筛选条件是根据以下几点
1. 股价的波动性不大,不容易成为炒股对象,以稳重为主
2. 拥有稳定的股息派发政策,派息次数在2次以上最好
3. 派发的股息必须是从生意中创造,而不是通过吃老本/集资/借贷来派息
4. 必须拥有相对健康的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保证持续派息能力
5. 未来的业绩就算不成长,也要尽可能维持现状

“慢就是快” 股息投资法讲求的就是慢稳忍,追求的就是企业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与慷慨稳定的派息。当然如果有资本增值就是额外的花红。

近期马股可以说是蛮低迷的,不过不得不说这些股息股无论是业绩,股息派发数,还是股价都好都是依然那么的稳。以前初入股市总想去找潜在会开番几倍的黑马,后来慢慢发现到开番股总是捉不住涨少少就卖,反而是套牢的股票越握越多。最后赚钱的反而是这些看起来很...
10/09/2024

近期马股可以说是蛮低迷的,不过不得不说这些股息股无论是业绩,股息派发数,还是股价都好都是依然那么的稳。

以前初入股市总想去找潜在会开番几倍的黑马,后来慢慢发现到开番股总是捉不住涨少少就卖,反而是套牢的股票越握越多。最后赚钱的反而是这些看起来很慢的股息股。

慢慢的在马股我只开始收稳定成长的股息股,新加坡只收银行和产托,美国只收ETF。

神奇的是花费在股市的时间越来越少,可是投资表现却反而更好了。

这也印证了股市不是一个空努力就有回报的地方。如果用错方法努力,又或者选择不适合自身情况的投资方式,到头来很可能只会是白费心机。

*下一次30家股息股的更新会把CHINWELL移除,加入TIMECOM。
*产托方面则把ALAQAR移除,加入CLMT。

前几年的股王一个个跌下神坛,先是Genetec, 再到UWC。UWC与Greatec可以说是前几年表现最好的IPO公司之一,深受投资者的追捧。大马科技股一直以来都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享有着更高的估值,这点我是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其实想投资科技股...
05/09/2024

前几年的股王一个个跌下神坛,先是Genetec, 再到UWC。

UWC与Greatec可以说是前几年表现最好的IPO公司之一,深受投资者的追捧。

大马科技股一直以来都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享有着更高的估值,这点我是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

其实想投资科技股,还不如去买美国的半导体etf。毕竟美国半导体表现差,大马科技股大概率也好不到哪里去,美国半导体表现好,大马科技股却未必受益。

 是人都想漂漂亮亮的站上舞台,老板也一样会选择在市场最好的时候进行IPO。而这时大部分公司都是估值最昂贵,业绩开始放缓的时候。从2023年30家IPO的表现来看:📈假设IPO认购成功,首日开盘就卖出的胜率是76.66%,30家公司中有高达2...
31/08/2024



是人都想漂漂亮亮的站上舞台,老板也一样会选择在市场最好的时候进行IPO。而这时大部分公司都是估值最昂贵,业绩开始放缓的时候。

从2023年30家IPO的表现来看:

📈假设IPO认购成功,首日开盘就卖出的胜率是76.66%,30家公司中有高达23家上市第一天开盘都会录得上涨。

📈假设IPO认购成功,持有至今的胜率则会下降至60%,30家公司只有18家依然高于IPO价格。

📉假设IPO首日开盘才冲进去并持有至今的胜率则会大幅度下降至43.33%,30家公司有高达17家跌破IPO价格。

非常有趣的一点是几乎80%的公司上市前5年的业绩都能表现出惊人稳定的成长,上市后则有超过一半的公司开始倒退而行,甚至出现亏损。这点正好印证了我开头的第一句话。

这也是为什么我时常和读者笑说大部分公司的上市之路5步曲就是:

1. 首先制定5年上市计划
2. 再创造逐年双位数成长的业绩,奋力扩张做好公关
3.上市前一年全力冲刺粉饰业绩,再派息榨干现金
4.成功上市
5.成长开始放缓或倒退,停止派息

看了2023年30家上市公司的表现后,我的结论就是IPO可以抽,但是要选对行业,比如只要跟科技二字有关的如半导体,IT,软件就可以去认购。而第一天开盘就赶快卖出,普遍回报是直接开翻的。建筑,产业与家私这些则能免则免。

最最最需要避免的就是IPO上市首日冲进去买入,因为下场大概率都是入住5星级最高楼套房。基本上上市第一天也许就是这些公司股价最巅峰的一刻。

此外有趣的一点是IPO第一年通常是炒作之年,之后就会慢慢变成默默无闻被市场淡忘。

以上言论均是2023IPO公司所展现的数据说的,与我无关。我个人的感觉是每年上市的公司越来越多,门槛也是越来越低,可是素质却越来越差,可以投资的公司真的少之又少,基本都只有炒的份。

不如等待这些公司至少上市3年后我们再来仔细研究吧。

 ASNB旗下的固价基金ASM 2 Wawasan宣布每单位派息4.75仙,比起去年的4.50仙提高了0.25仙。 国民信托基金分为两种, 一种是固定价格的,而另一种则是浮动基金。浮动基金和你一般买的基金没什么不同,回酬都是依据市场表现。而...
31/08/2024



ASNB旗下的固价基金ASM 2 Wawasan宣布每单位派息4.75仙,比起去年的4.50仙提高了0.25仙。



国民信托基金分为两种, 一种是固定价格的,而另一种则是浮动基金。浮动基金和你一般买的基金没什么不同,回酬都是依据市场表现。而固价基金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其基金价格永远维持在RM1,通俗点说就叫保本,而投资者获得的报酬就是每年派发的股息。

固价基金有一个最大的坏处就是基金的单位有限,投资者必须等到有人卖出后才能购买,而非土著能购买的固价基金也只有ASM, ASM 2 WAWASAN, 以及 ASM 3。不过近期ASM固价基金都在大幅度开放认购,所以这个问题其实不大。刚刚试了试买入ASM与ASM3都成功买进。

在过去固价基金的回酬可以高达6%,随着回酬在近几年已降低至4%,很多人开始把资金转向进出更方便,且回酬相当的货币市场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固价基金的利息每个财政年只派发一次,利息是基于每个月的平均持有单位计算,而且网站提款每个月只能提取2000令吉,想要取出所有资金则需要到柜台处理。

💰ASM固价基金适合纳入资产配置中

如果你还记得我曾经发布的4个篮子资产配置分配法的话,我一共把资产分成4个篮子去进行资产分配,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去做改变。

第一个篮子:基本保障
第二个篮子:被动懒人投资
第三个篮子:主动投资(分为资本增值与股息收入)
第四个篮子:物质的追求

而国民信托固价基金(ASNB Fixed Price)就正好适合作为第一个篮子的投资工具之一。

💰EPF约6%的派息不是更香吗?

基本保障建立的主要是财务的稳定性,避免发生预料之外的事情。所以这一个篮子投资工具的流动性与安全性必须够高,必须要在紧急需要钱时短时间就能拿出来。而EPF的低流动性就正无法符合这一个条件,只能说各有各的优势。

所以除了货币市场基金(money market fund)外,没有锁定期的国民信托固价基金就成了另一个选择。

风险方面还是有的,只不过真的很低,就看你多信任你的政府,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名字叫做大马国民信托基金。

Address

Johor Bahru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理财嘛嘛档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理财嘛嘛档: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