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y|40+ 慢慢亮 MenoGlow

Christy|40+ 慢慢亮 MenoGlow 🌿 陪你一起走过40+; 步入更年期的身心重养旅程
✨ 十年健康生活实践|吃得对, 心放松、睡得好
📌 相信: 女人40以后, 可以更轻松、自在
记录我的生活,也欢迎你一起打造属于自己的小事业。

EP41|年末小目标:和小肚腩说拜拜 🎄年底快到了,圣诞、新年聚会接连而来,说真的,最让我在意的,不是穿什么衣服,而是——那一圈越来越顽固的小肚腩。以前我会想着:少吃点就好吧?结果人是瘦了点,但却发现容易累,精神也差,体脂和内脏脂肪还偷偷升...
24/09/2025

EP41|年末小目标:和小肚腩说拜拜 🎄

年底快到了,圣诞、新年聚会接连而来,
说真的,最让我在意的,
不是穿什么衣服,
而是——那一圈越来越顽固的小肚腩。

以前我会想着:少吃点就好吧?
结果人是瘦了点,
但却发现容易累,精神也差,
体脂和内脏脂肪还偷偷升高。

这次,我换了方向。
不是只看体重秤上的数字,
而是专注 3 个重点:

1️⃣ 调好肠道
每天从一杯高纤维、高蛋白、有益菌的早餐开始。
(我的 Gut Pro 早餐,既简单又快,5 分钟搞定 👌)

2️⃣ 增加肌肉量
肌肉就像身体的「燃脂炉」,
我准备每周安排固定的阻力训练,
哪怕只是提水瓶、深蹲,也要坚持动起来。

3️⃣ 平衡血糖
不再为了减肥拼命挨饿,
而是学着稳定胰岛素,减少暴瘦暴胖的循环。

这一次,我的目标不是「变瘦」,
而是:穿衣更精神、聚会更轻盈、
明年能量满满地继续 Glow ✨。

💬 如果你也想在年底前轻松一点,
我正在启动「慢慢亮 Gut Pro 早餐小圈子」,
一起边喝边聊,
轻松把健康早餐变成习惯。

👉 想加入的,留言一个「🌸」,
我会把你拉进来~

#小肚腩计划 #女人40后的能量管理

EP40|情绪小宇宙 🌪️👩 她(40+ 姐妹):“昨天我居然对女儿吼了,就因为她把玩具弄得乱七八糟。明明不是什么大事,可是火一下就上来了,事后又很后悔。”✨ Glow Sis:“我懂,这种感觉不是你一个人有。很多 40+ 的姐妹都跟我说,...
17/09/2025

EP40|情绪小宇宙 🌪️

👩 她(40+ 姐妹):
“昨天我居然对女儿吼了,
就因为她把玩具弄得乱七八糟。
明明不是什么大事,
可是火一下就上来了,事后又很后悔。”

✨ Glow Sis:
“我懂,这种感觉不是你一个人有。
很多 40+ 的姐妹都跟我说,
自己好像变成了一颗随时会爆的小火山。
孩子、老公、甚至同事的小事,
都能突然点燃情绪。”

👩 她:
“对呀,我年轻时明明很能忍的。
现在怎么会变得这么容易爆炸?
是不是我脾气变坏了?”

✨ Glow Sis:
“不是你变坏啦~
是身体的荷尔蒙在玩过山车。
雌激素、黄体酮波动,
会影响大脑里调节情绪和幸福感的按钮。
所以很多时候,真的不是‘你想发火’,
而是身体制造的情绪波动。”

👩 她:
“那我该怎么办?
不能每天都怪荷尔蒙吧。”

✨ Glow Sis:
“当然~可以从几个小方法帮自己:
🌿 先原谅自己,别贴‘坏脾气’标签。
💪 动一动,运动能释放快乐荷尔蒙。
🥗 吃好一点,Omega-3、全谷物、益生菌都有助情绪。
😌 给自己一点空间,每天十分钟深呼吸或写日记。”

👩 她:
“听起来没那么难耶…
原来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样,
心里舒服多了。”

✨ Glow Sis:
“对,这就是关键。
情绪不是敌人,
它只是提醒你——要多照顾自己。”



💬 我是 Slow Glow Sis,陪你慢慢亮。
如果你也常常被“小火山”困扰,
欢迎加入我们的 Glow 社群,
一起聊情绪、分享小习惯,慢慢找回自在的自己。

👉 想加入的话,留个「🌸」,我会邀请你进来。

#情绪波动 #女人40后的新生活

EP39|睡不回去的夜晚有位 40 出头的姐妹分享:自从生了第二个孩子以后,她的睡眠就不再像年轻时那么沉了。孩子现在已经上小学了,按理说,她的工作和生活应该比以前更平衡。可是,这两年,她发现自己每个月总有 1–4 天,半夜醒来上厕所后,就很...
16/09/2025

EP39|睡不回去的夜晚

有位 40 出头的姐妹分享:
自从生了第二个孩子以后,她的睡眠就不再像年轻时那么沉了。

孩子现在已经上小学了,按理说,她的工作和生活应该比以前更平衡。
可是,这两年,她发现自己每个月总有 1–4 天,半夜醒来上厕所后,就很难再睡回去。

“我以前啊,最自豪的一点,就是能睡得像猪一样沉,
20 多岁的时候,躺下去就可以一觉到天亮。
现在,想要那样的深睡眠,好像变成了奢侈。”

她说,最近这种“不深睡”的情况更频繁了。
她也试着避免咖啡、让自己保持平静,
而且她的事业发展顺利,压力也算可控,
但夜里还是会莫名醒来。

她开始担心:
“是不是会越来越严重?
感觉身体正走在一个下坡路上。”

其实,这并不是她一个人的困扰。
进入 40+,荷尔蒙波动就会影响到我们的睡眠节律。
有时,不是压力大,也不是喝了咖啡,
而是身体在悄悄提醒我们——要开始更细心照顾自己。

✨ 下一篇,我会分享几个简单的方法,
让这种“不深睡”慢慢变得更好。



💬 我是 Slow Glow Sis,陪你慢慢亮。
我也开了一个 Glow 社群,
大家一起聊睡眠、早餐、运动和小习惯,互相支持,
不孤单地度过这段“半夜醒来的日子”。

👉 想加入的话,在评论留个「🌙」或「💪」,
我会邀请你进来!

#睡眠困扰 #女人40后的新生活

EP38|运动真的必要吗?补充品不行吗?很多姐妹常常会问:“到了这个年纪,还真的需要去运动吗?尤其是重训 🏋🏻‍♀️?如果平时都有吃钙片、蛋白粉,可以吗?再不然,走走路、做点瑜伽,不也很好?”有一位姐妹,也曾经用自己的妈妈和阿姨来比较。她们...
10/09/2025

EP38|运动真的必要吗?补充品不行吗?

很多姐妹常常会问:
“到了这个年纪,还真的需要去运动吗?
尤其是重训 🏋🏻‍♀️?

如果平时都有吃钙片、蛋白粉,可以吗?
再不然,走走路、做点瑜伽,不也很好?”

有一位姐妹,也曾经用自己的妈妈和阿姨来比较。

她们都已经 70 多岁,身形依然苗条,还能走路、旅行,看起来很自在。

她心里也想过:“咦?她们也没什么运动习惯啊,为什么还可以这样好?”

可后来她发现了差别:
✔ 她们的“自由”,很多是靠年轻时的体力存款在撑。
✔ 一旦遇到跌倒、骨折、开刀恢复慢,就明显拉开差距。
✔ 有些人表面看瘦,但其实是“肌少症”,肌肉量不足,行走没力。

还有姐妹会说:
“哎呀,等到 70 岁再算吧~

反正到时也玩够了,看开了,就待在家就好啦。”

听起来很洒脱,但现实却常常是——
不是想不想出门的问题,
而是想去也没力、怕跌倒、走几步就气喘。
到那时,就算心里年轻,身体也追不上。

所以答案很清楚:
补充品是“原料”,但运动才是“工厂”。

钙片、蛋白质、营养进来,如果身体没有肌肉去抓住、利用,
很多都会“过站不停”,效果打折。

走路和瑜伽很好,但不足以阻止肌肉流失。

尤其是 40+ 以后,每 10 年大约会掉 8% 肌肉,到 70 岁时,差不多已经少掉 1/3。

如果不做一点阻力训练,
就会发现——
从前轻松提的米袋,要两个人一起抬;
旅行时爬几个楼梯,就气喘到怀疑人生。

✨ 未来的行动力,取决于今天的每一点点坚持。

💬 这里是 Slow Glow Sis,陪你慢慢亮。
我也开了一个小小的 Glow 社群,
姐妹们一起分享简单的营养早餐、轻运动习惯,
互相鼓励,把“肌肉 EPF”慢慢存起来。

👉 想加入的话,在评论留个「💪」,我会邀请你进来!

EP37|美丽退休金:为什么要在更年期前先存?👩🏻‍🦰 前几天,一个 49 岁的姐姐跟我说:“我还没到更年期啦,还在来月经,等真的停了才管咯。现在的斑还算可以,不明显。”过几天她又笑着说:“可以去激光啊,我已经有做治疗了。你叫我吃营养、顾饮...
06/09/2025

EP37|美丽退休金:为什么要在更年期前先存?

👩🏻‍🦰 前几天,一个 49 岁的姐姐跟我说:
“我还没到更年期啦,还在来月经,等真的停了才管咯。
现在的斑还算可以,不明显。”

过几天她又笑着说:
“可以去激光啊,我已经有做治疗了。
你叫我吃营养、顾饮食,很麻烦咯。”

我听了只是笑笑:
“姐,其实现在就是黄金过渡期。
等到完全停经,雌激素掉到最低,皮肤修复力会突然减一大半。

那时候要淡斑、要拉紧,就好像等骨头掉密度了,才来补钙 —— 很难追回。

激光当然可以淡斑,可是它就像是擦掉表面的墨水。

如果身体里面的墨水瓶(荷尔蒙波动、自由基、生活习惯)还是漏,斑还是会再印出来。

简单的营养习惯,不是麻烦,而是帮你把墨水瓶盖好。

这样你的激光效果能维持更久,也不会那么快反弹。

所以不是二选一,而是内养 + 外治,才是最省钱、最持久的方法。
就像为未来的自己存一笔‘美丽退休金’。” 🌿✨

👉 姐妹们, 你们会等到完全停经后才开始保养吗?
还是现在就想先“存一点美丽退休金”?
留言告诉我,你是哪一种。💬

EP36|肌肉就是我们的 EPF 💪✨今天中午和一位姐姐聊天,她笑着说:“哎呀,最近开始觉得自己坐在地上要爬起来,好像比以前难了。”她明明才 45 啊!听到这句话我心里咯噔一下。其实,从 40 岁开始,每 10 年会自然流失 8–10% 的...
02/09/2025

EP36|肌肉就是我们的 EPF 💪✨

今天中午和一位姐姐聊天,她笑着说:
“哎呀,最近开始觉得自己坐在地上要爬起来,好像比以前难了。”
她明明才 45 啊!听到这句话我心里咯噔一下。

其实,从 40 岁开始,每 10 年会自然流失 8–10% 的肌肉量。
到 60 岁以上,流失速度更快,每 10 年可能高达 15%。
如果平时没有运动或足够营养,到了 70 岁,有些人甚至会失去超过 一半的肌肉存款。

这意味着什么呢?
• 本来可以轻松提米袋,现在要两手一起抱。
• 原本走商场几个小时没问题,现在半小时就腰酸脚痛。
• 更重要的:想抱孙、追孙子?没力气。
• 想退休后多去旅行?走几步就气喘。

所以,肌肉就像我们的 EPF 账户。
你今天不动、没去存,将来老了就真的见底。

💡 好消息是:
我们随时都能开始存款!
每天多走路、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轻负重运动;
再加上好的营养(蛋白质、钙镁、维 D),
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的自己。

我是 Slow Glow Sis,陪你慢慢亮 ✨
今天,就为未来的自己开始存一点“健康 EPF”吧。

我开了一个 慢慢亮 · 健康社群,
一起从早餐、运动、心情小习惯开始,把基础打好。

想加入的,➡️🌈🌸
https://chat.whatsapp.com/HkN1ATbgDlfJeD6bEt0KAC?mode=ems_copy_c

我会把方式分享给你。



Muscle is like your EPF.

After 40, we lose 8–10% every decade. By 70, without care, half may be gone.

That means less energy to play with grandkids, less strength to travel.

Start saving now — move daily, eat well, and
your future self will thank you. ✨

EP35|「运动?哎呀,我都离开学校二十年了咧!」上次聚会,几位姐妹聊到运动的话题。结果一开口,马上就炸出一堆心声:「我上一次运动,是中学的体育课咧!之后工作、结婚、生小孩,20 年没碰过了……要我现在动起来,根本不可能吧?」「哎,妳那么喜...
23/08/2025

EP35|「运动?哎呀,我都离开学校二十年了咧!」

上次聚会,几位姐妹聊到运动的话题。
结果一开口,马上就炸出一堆心声:

「我上一次运动,是中学的体育课咧!之后工作、结婚、生小孩,20 年没碰过了……要我现在动起来,根本不可能吧?」

「哎,妳那么喜欢流汗当然可以啦。可是我真的不爱运动欸,看见哑铃就想逃。」

「时间也不够啊!早上要赶上班,下班还要管孩子功课,根本没空动啦。」

大家七嘴八舌地吐槽着,笑声里带点无奈。

我听着她们的声音,忍不住说:
「其实妳们的想法我都懂,因为我以前也一样。总觉得运动是‘奢侈’,只有有空的人才做。
但慢慢走到 40+,身体会开始‘小小抗议’,膝盖酸、腰背痛、睡不好……到时才想补救,就更辛苦了。」

有姐妹白眼笑说:
「哎哟妳讲到这样严重,难道要我们明天就跑去健身房?」

我摇头:
「不用那么快啦。第一步很简单,先去买一支计步手表。真的,不要依赖手机。

因为手机不是时时在身边,数据不准,妳也不会信。像小米(Mi)这种品牌 RM 百多就有了,很实用。

妳只要戴上,看看自己一天走多少步,保证会吓一跳!」

我记得自己第一次戴的时候,心里还很有信心,觉得自己每天东跑西跑一定不少。

结果一看……哎呀,原来我以为的“忙碌”,其实都是“坐着忙”。
数字直接打脸,那一刻我才发现:原来我真的很懒!

姐妹们听到这,眼睛一亮:
「真的啊?那这样倒是有点意思。」
「对咯,有数据才不会骗自己。」

有人又问:
「那要怎么开始啊?我根本不会。」

我说:
「其实不用复杂,从最简单的走路、伸展开始。每天 10 分钟,慢慢变成 15 分钟。

如果愿意,加入一点点重量训练——不用去健身房,拿水瓶也可以。肌肉和骨头就像银行存款,平时多一点存款,未来才有本钱花。」

另一位姐妹插话:
「可是我真的不喜欢流汗……」

我笑着说:
「那妳就找‘不流汗’的方式啊!比如伸展、瑜伽、核心练习,这些也能让骨头和关节受益。
重点不是一定要举重或跑马拉松,而是找到妳能坚持的小习惯。」

最后我补了一句:
「记住,运动不是比谁做得多,而是比谁做得久。就像煮汤一样,不是火开得越大越好,而是小火慢炖,才会香。」

姐妹们听了,笑着点点头。有人说:
「好啦,明天我就先买个手表看看我一天到底走几步,不然真的会被妳说中,等老了才后悔。」

🌿 小提醒

如果你也常常说「没时间」「不喜欢流汗」,那就从第一步:买个计步手表开始。
👉 看清楚自己一天到底动多少,你会吓到。
👉 然后慢慢加:走路、伸展、核心训练。
👉 一点点重量训练,对未来骨骼是最好的投资。
👉 最重要:持续比强度更关键。



Step 1: Get a pedometer watch.
You’ll be shocked to see how little you actually move daily.
From there, start small — walk, stretch, light weights.
Exercise is not about doing more, but about doing it long enough.

🌸

姐妹们,如果你想要有人陪着一起慢慢改变,不是孤单一个人硬撑——
欢迎加入我们的 40+「慢慢亮」群组 ✨
一起互相鼓励:
🥤 分享简单的 smoothie 早餐
👟 打卡每日步数
💪 轻松小运动

➡️ 点击加入我们 👉 https://chat.whatsapp.com/HkN1ATbgDlfJeD6bEt0KAC?mode=ems_copy_c

让我们一起慢慢亮,越活越有光 ✨

EP34 |    哎呀,怎么越来越容易酸痛了?」上个周末,Ann 跟朋友去上 Zumba。跳得很开心,流了汗,感觉自己又回到年轻时的活力。可是回到家,膝盖却酸痛到隔天。她心里想:「可能是跳太久吧?休息几天就好。」果然,过了两天,疼痛消失了...
20/08/2025

EP34 | 哎呀,怎么越来越容易酸痛了?」

上个周末,Ann 跟朋友去上 Zumba。跳得很开心,流了汗,感觉自己又回到年轻时的活力。可是回到家,膝盖却酸痛到隔天。她心里想:「可能是跳太久吧?休息几天就好。」果然,过了两天,疼痛消失了。

只是,她开始注意到一个细节:
几年前(大概 41、42 岁的时候),她也常常跳舞、跑步,但几乎没有这种“隔天痛”的情况。为什么现在只是运动量差不多,酸痛却越来越频繁?

另一位朋友 Mei 也分享:
「以前孩子小的时候,我常常抱他们上下楼梯,肩膀、背部都还撑得住。可是现在孩子大了,我早就不需要抱他们了……结果反而更常感到肩膀僵硬、背痛。偶尔吃颗止痛药或休息一下就缓解,可没多久又来了。」

大家笑着说:「是不是我们真的老了?」
气氛里带点自嘲,也有点「哎呀,怎么这样了」的无奈。

其实,这并不是单纯“老化”的问题。
在围绝经期,雌激素开始波动,骨密度逐渐下降,肌肉恢复力也不如从前。于是,以前能轻松承受的运动量,现在就更容易出现小伤、小痛。肩颈、腰背,也更容易僵硬或拉伤。

这些疼痛也许会自己恢复,但它们像一个小小的提醒:
「我们的骨头和关节,正在慢慢变得敏感。」

💡 小贴士|让骨骼与关节更轻松的小帮手

🔹 膳食纤维 (Fiber)
• 平衡肠道菌群 → 帮助雌激素代谢
• 稳定血糖 → 减少慢性发炎
• 提升钙 & 镁吸收率
👉 每天至少 5 种颜色蔬果 + 全谷类

🔹 镁 (Magnesium)
• 帮助骨骼矿化,提升钙利用
• 放松肌肉,减轻酸痛 & 抽筋
• 改善睡眠 & 神经放松
👉 深绿色叶菜、坚果、种子类,必要时可补充镁片

✨ 小动作 = 大存款
今天多一份蔬菜,多一把坚果,就是在为未来的骨头和关节添一笔“健康基金”。

🌿 小提醒

姐妹们,别等到真正跌倒或骨折才来后悔。
围绝经期,就是最好的“储蓄期”。
• 一点点力量训练
• 每天补足蛋白质、纤维与镁钙
• 规律活动 + 拉伸

就是在帮未来的自己,存下一笔不容易贬值的「健康基金」。

姐妹们,你最近有没有也发现——运动后更容易酸痛,或者休息一下就好的“小痛点”?

欢迎在留言里分享 👇
让我们一起提醒彼此:现在多一点储蓄,未来才会更轻松。

Address

Kuala Lumpur

Telephone

+60122330788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Christy|40+ 慢慢亮 MenoGlow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