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09/2025
8個跡象說明:原生家庭傷害過你
这是理解事情原委,而不是找人怪罪。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继续生活,只会像老鼠一直轮回重复跑回同一个赛道而已。
痛过后,了解后,清醒多了,才能盡自己所能改善自己,充實自己,完整自己,成熟自己,成为自己的新父母,教育自己,过着自己想要过的人生。
所以,我觉得最好是在自己还未成熟完整以前,不要結婚不要生小孩,不然原生家庭現象和問題只会一再循环重復發生,代代相傳。
当然当你觉得自己没问题ok也可以有另一半,但现实有时很残酷,你想的、你觉得的未必是真实的。
若你意识到与另一半相处久了,会与另一半争吵不休,意见不合,经常不开心。。。那,恭喜你哦~他是你自己未完善的那一面镜子,你自己内心要成长的人生功课。这时害怕离开很正常,你可以做的是勇敢正视问题,搞好自己,重新认识自己,学会与自己共处,重建后的你,自然会知道这个缘份是不是你要的、这个人是否值得。选择权重新回到你手里。
若选择离开,会痛,但你心里是踏实的,再也不那么害怕失去了。因为你没有失去自己,你已找回你自己。自己好了,才能在对的时间,吸引到对的人。
如果做不到,就寬心看待,以愛為心,保持警觉、覺知,隨時調整,能改多少算多少。一代一代下去,整體來說,還是在進化、进步的。
了解自己的8個跡象表现:
1. 淚失禁體質
淚失禁體質與人起沖突或爭論的時候,常常眼淚控制不住的向外流,感覺自己不被理解了,被誤會,越想越委屈~
🥺原因:從小不被父母理解,不被看見,長大後小時候所壓制的委屈情緒總是不經意間跑出來,如洪水一樣控制不住的向外流。
2. 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在外人面前是溫和的,但面對自己最親的人時,或者獨處時,情緒總是無緣無故爆發,難以控制~
🥺原因:從小在責罵和貶低的環境中去壓制情緒,只是懂得了壓制情緒,而沒有學到如何正確去表達情緒,導致情緒越積越多,稍微一定不愉快就爆發,這才形成了邊緣型人格障。
3. 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很容易內耗,時刻擔心別人不喜歡自己,不愛自己,經常通過委屈自己來換取別人的認可,明明自己不開心,卻還是那樣做~
🥺原因:從小父母對你的愛都是有條件的,你學習好、懂事、聽話,父母才會表揚你,給你想要的東西,否則,就是懲罰、指責,慢慢的,你就養成討好型性格。
4. 自卑、敏感、多疑
習慣跟別人比較,把別人隨口說的話放在心上,並認為是針對自己的,開始失落、沮喪,陷入自我懷疑中~
🥺原因:從小被打壓式成長,父母習慣了將你和別人家孩子比較,但忘了你的缺點怎麼比得上別人的優點啊!
5. 不會表達自己
壓制自己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需求~
🥺原因:從小當你說出自己的想法時,父母總說你不聽話,後來,你只需按照他們的來,因為不管你說什麼,他們都不會考慮你,長大後,就成了別人眼中的爛好人。
6. 總是悲觀厭世
經常覺得人生沒有什麼意思,一遇到事情,總是會想到最壞的結果,很容易悲觀~
🥺原因:從小在缺乏愛、鼓勵和消極的環境中長大,根本看不到自己的好,也不相信人生是美好的。
7. 渴望被認可
希望通過自己的優秀來獲得別人的認可,可是,現實是不管你再怎麼努力,總有人否定你,不認可你~
🥺原因:因為你從小缺乏鼓勵,沒有被好好愛過,長大後,別人的一點愛對你來說都是久違依舊,於是便不斷的努力,通過別人的認可,填充自己內心缺愛的杯子。
8. 不配得感
別人的示好,總是讓你不知所措
別人給你送一份禮物,你總是想著加倍還回去~
🥺原因:因為你覺得自己不配,這些美好的事情,因為你從小沒有免費得到過,而是有條件的。
童年的经验形塑出我们大脑中的地图,变成了我们成年以后“自动驾驶”的行走途径。如果要前进,就必须好好检视那份童年情绪地图。
理解后,才能开始重新走自己想走的路,才能真正拥有翻篇的能力。加油↖(^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