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0/2025
⚠️做个负责任网民 勿造谣中伤他人
我们都是人类,是有情绪的动物。可是,如果每个人在发表任何情绪化的言论时,多花一分钟的时间想一下这所带来的后果⚠️
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或发布任何帖子时,你应该:
1. 不肆无忌惮地抹黑并中伤他人
2. 尊重别人的隐私
3. 转载前先确保资料的来源是正确的
4. 不随意转载不实的言论
5. 做个负责任的网民
究竟怎么样的言论,才会被定沦为网络造假、造谣、诽谤或是诬蔑呢?只要被传播出去的讯息是不确实、恶意中伤他人名誉、藐视、不尊敬的言论,都可以被视为网络造谣。
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实我国有很多的法律可以用来管制这样的造谣言论,如《1948年煽动法令》、《1984年出版及印刷法令》、《1998年通讯及多媒体法令》、诽谤法令,以及《刑事法典》。
煽动法令第4条文,就阐明初犯者将面对的刑法是罚款不超过5万令吉、或监禁不超过3年,或两者兼施。
⚠️做个负责任网民 勿造谣中伤他人
随著互联网的普及化,越来越多网民通过社交网站抒发己见,但网路的虚拟性在扩大了言论自由的当儿,也催生了网络造谣及传谣的行为。
究竟怎么样的言论,才会被定沦为网络造假、造谣、诽谤或是诬蔑呢?只要被传播出去的讯息是不确实、恶意中伤他人名誉、藐视、不尊敬的言论,都可以被视为网络造谣。
在网络上用词都必须非常小心,如果因为用词不当,会形成一种造谣外,更可能遭到别人的起诉。
此外,询及法庭的判决是否会根据起诉人的知名度,用作审判时的标准时,通常法官在裁决时,是会以起诉人的知名度作为考量之一,因为公众人物的名誉通常都比较重要。
⚠️转发谣言也有罪
“其次就是视乎谣言散播的严重性,要看有关言论被散播到多远,范围越大就越严重。然后还要看中伤的次数,是否每天重复又重复地在进行中伤的行为,这些都是法官在判决时,所要考虑的因素。”
将不实的资讯进行传播,无论是资讯的源头或是转发资讯的人,都是有罪的,因为这是在协助散播造谣的言论。
建议!大家做个负责任的网民,在不能证实所接收到的资讯是属实还是造谣时,就应该立即删除,不要传播出去。
#马来西亚法律 #网络文明 #拒绝诽谤 #法律后果 #保护权益
🌺Zenrich Laporan Integriti🌺
https://www.facebook.com/ZenrichLaporanIntegriti
#人民要人民定
#全民绿化新发展
#七大州见证讲解会
#官方文件见证讲解会
#全国专才招商招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