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dy Lim

Mindy Lim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Mindy Lim, Digital creator, Petaling Jaya.

家有✅️学习者
父母✅️Goyang Kaki

【游戏式教养✖️科学育儿✖️教练型妈妈】
💕25年深耕幼儿教育工作者
💕累积了大量成功实践案例
🍀【Smart Start】探索教育•引导师
🍀【学习者养成计划】学习者教练 #222
🍀【亲子游戏教养/陪伴】家长讲师
🍀【结构式游戏治疗】雪隆檀香游疗义工
🍀【科学育儿计划】家长咨询师
🍀【AngelinChoice】儿童游戏咨询师
📧如您4-8岁孩子有学习上的挑战,欢迎联络我洽谈如何进行《补救计划》
🧸2.5-7岁《亲子游戏陪伴•引导班》

14/11/2025

「我要打S你!」那天,孩子大聲喊出這句話時,我整個人僵住了。

腦袋瞬間閃過無數念頭:「他怎麼會講出這種話?」「別人會不會覺得我是沒教好孩子的媽媽?」

太過焦慮的我,沒有意識到, #孩子說難聽的話, #不一定是品格問題。

我也曾經是個用語言挑戰世界的孩子,被要求「懂事」「聽話」「不能頂嘴」的我,心裡的壓抑太多,講髒話,成了我對自由的宣示。

我們常急著糾正、嚇阻,卻忘了想教出會好好說話的孩子,大人得先學會穩定地回應。

其實,不同年齡,孩子說「不當語言」背後的原因都不一樣。該如何分齡引導,有具體做法👇
https://fpeditor.pse.is/8bytv4

---
未來親子🧡最懂父母的親子媒體

13/11/2025

在这一集《自由时事》中,生命教育推动者、《亲爱的外婆》作者冯以量分享如何以温柔与陪伴,接住孩子的悲伤。他谈到自身经历如何启发创作,也指出色彩与故事能帮助孩子理解“告别”。节目带我们思考,当孩子面临喪親...

13/11/2025

#孩子前往成功, #需要的是好習慣。
從穩定的好習慣出發,好成績只是自然而然的結果。當孩子能夠自己開始、自己堅持,不必天天盯功課,真正的學習力也會慢慢長出來。

《 #未來親子週刊》品牌更名特別企劃


📘 第三輯|從好習慣開始,養出會學的孩子
✔ 專家教養心法,帶你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神隊友。

📬現在訂,11/12搶先看!
完全免費: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weekly

12/11/2025
12/11/2025
12/11/2025

老师发现一对兄妹行为异常,揭发了12岁哥哥和10岁妹妹模仿视频发生性行为,果断向警方报案。

还记得多年前,我跟友人透露,我要做性教育。友人说:“我儿子什么都懂了。他喜欢问,我们都会说给他听。”

很多人,把性教育理解成,性行为或其他入骨画面。孩子懂什么是性交,就是学会性教育了。

性教育,不止是性知识。
性教育,是一个必要的能力。

试想想一个孩子,
没有建立好性思维,
没有能力No Go Tell,
没有能力分辨健康、负责和自主。

在这个情况下,孩子看到色情影片,或同学教他什么是性交。没有足够的性教育培养,得到性交这个资讯时,他该怎么看待这件事?

也许他也去教别的同学什么是性交,
炫耀自己知道了一件很厉害的事,
也许会迎合教他色情内容的朋友,
也许会开始上网搜索色情内容,
又或许,回家拿弟弟妹妹来做实验,看看性交是什么感觉。

最近才看到一位妈妈,分享5岁儿子在商场厕所被11岁陌生男孩摸下体的事件。
今天,又看到这则12岁哥哥和10岁妹妹模仿视频性交的新闻,狠狠地敲响了,父母亲的警钟。

孩子准备好,应对种种影响和挑战了吗?
父母,都准备好了吗?

性教育,是个赋能的教育。
赋于家长能力,
赋于孩子能力,
让家长与孩子有足够的能力,
应对种种挑战。

我们不教,总有一天,就会有网络或“旁人来“教”。

性教育需要大家的力量,一起大力推广。
愿我们的下一代的世界,会更健康,更安全。
***************************************
性教育,讲的不只是性。
这个生命课题 ,是必修课。
我们线上见。

下一个讲座(今年最终场):
《我的身心我做主》16.0 性教育思维培养讲座已经来到第16场, 这次是线上zoom平台。
报名链接:https://forms.gle/E3NMyQa67VAXdRyb9
时间:730-1030pm
日期:29/11/2025 星期六
对象:家长、教育工作者、长辈、各界社会人士

点击这个链接购书(陈颖惠医生作品)
Search “颖惠”即可
Tracking link
https://bigtree.sasbadionline.com/index.php?route=common/home&tracking=yinghui

discount code: yinghui5

#陈颖惠医生性教育导师
#急救教员
#医生请回答 #不能上学的孩子 #医生也抓狂 #掉牙怕怕 #缺乏医学常识真可怕 #再原谅我一次

11/11/2025

今天跟一位大学生辅导
谈到她跟父母少交流的原因
她突然冒出一句:「可能是耐心值用完了吧!」
我当场忍不住笑了 不是嘲笑
而是他形容的太贴切了! 😁

年青人自述过去和父母的互动是那种
「我才说两句,爸妈就开始进入“输出模式”」
造成孩子不想跟父母多说话。

📍举例说:「某某同学令我有点烦……。」
父母就条件反射式地回应:「你不要太在意朋友!你知道爸妈那个年代连饭都没得吃吗? 哪会在意朋友怎么样……!」

孩子尝试解释:「我们是有些误会……」
结果被反呛:「我们生你,还不知道你是什么个性吗?」

孩子其实不是“不沟通”,而是内心已经烙印 ——
开口就等于 被误解+被教育+被否定 😳💢💢💢
于是乎大脑自动归纳弹出系统提示:「⚠️耐心值已耗尽❗️」

因此,当我听到这句「耐心用完了」笑了。
真的,年青人不是冷漠无情,而是用了精准的形容词描述内心状态。

其实我们每个人 ~ 无论年幼、年轻、成年或老人长辈
大家都想被理解,而不是被修理。

由于说话不洽当,纵然父母的出发点是「关心」,
孩子的感受点却是「被踩扁」;
有时候爸妈以为在讲道理,
但孩子听到的却是:「唉,又犯病说教了……」🙉

🌱 所以呀爸爸妈妈们,下次孩子开口时,
先别急着给建议、说道理,
可以试试以下的句式:

🟢「哇,发生什么事? 那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听得出你有点不舒服 / 或你很开心哦。」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你会怎么做?」
🟢「你希望我们父母能为你做些什么事吗?」
🟢「我想如果我是你的话,或许我会这样这样想、那样这样做……, 当然只是给你作参考,最后怎么做由你决定。」😊

以上这类开放的问句没有评断、没有压迫,比任何大道理都有疗效哦
并且自赠一种神奇的疗效 ~
当孩子感受到被聆听
他们的“耐心储值”也会自动回满。🌻

顺带一提,那位大学生后来补了一句超有哲理的总结:
「其实我也不是不要跟他们聊天,只是我怕一讲就要吵!」

—— 感恩我得到当事人的同意分享上述片段;
—— 期待,有更多家长能看到,听到孩子的心声。🙏

#亲子沟通 #亲职话术 #亲子关系 #心理辅导

10/11/2025
10/11/2025

Address

Petaling Jaya
47300

Opening Hours

Monday 12:00 - 18:00
Tuesday 12:00 - 18:00
Wednesday 12:00 - 18:00
Thursday 12:00 - 18:00
Friday 12:00 - 18:00
Saturday 12:00 - 18:00
Sunday 12:00 - 18:00

Telephone

+601116862168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Mindy Lim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Mindy Lim: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