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出版社Empress Culture Sdn Bhd

三三出版社Empress Culture Sdn Bhd 马来西亚优质华文出版

为什么三三?
1、由三个三十三岁的中文系女子创办。
2、三三,叠起来形成乾卦,寓意“自强不息”。
3、三三得九。九为至尊之数,也寓意长长久久。

为什么叫EMPRESS CULTURE SDN BHD?
1、塔罗三号牌The Empress,女皇。女皇代表收获和爱,意味我们仨一起迈向人生新阶段。
2、女皇为坤。与乾卦对应,寓意“厚德载物”。
3、PRESS是出版社,EM是不同姿势的33。EMPRESS即是三三出版社。

兩年前,在事業順遂的時候,孫瑋帆決然棄隨世界步伐,為自己而啟程。在他的著作《這個世界,真的可以稍微等你一下》裡,他分享了離開的緣由,以及旅途中的經歷與反思。如今,兩年過去,他重新回到工作崗位,面對一個似乎更加極化、善變且難以捉摸的世界,他將...
24/09/2025

兩年前,在事業順遂的時候,孫瑋帆決然棄隨世界步伐,為自己而啟程。在他的著作《這個世界,真的可以稍微等你一下》裡,他分享了離開的緣由,以及旅途中的經歷與反思。

如今,兩年過去,他重新回到工作崗位,面對一個似乎更加極化、善變且難以捉摸的世界,他將如何以溫和的姿態應對?

我們習慣聽見「離開」的故事——有人選擇休憩、有人找尋自我。但「回來」之後的故事卻鮮少被完整訴說:當旅程告一段落、自我探索的步伐暫歇,生活該如何繼續?這一次,瑋帆將娓娓道來他重返日常軌道的歷程。

這是一場對話,邀請我們一同探討,在這變幻莫測的時代裡,我們如何在資訊的洪流與價值的拉扯中,保持內心的清醒與堅定。

【Gap Year過後,如何重新找回職場節奏與生活平衡】

👩🏻‍🏫主講人:孫瑋帆(《這個世界,真的可以稍微等你一下》作者)
🗓日期:2025年10月18日(星期六)
⏰時間:3pm-4:30pm
📍地點:B612 Books & Space
🔗報名:https://forms.gle/YQW9bpAzRJBvkYRb8

🔔入場免費,歡迎walk in

🌿 三三出版社 X 新村好森活 🌿今天和明天,三三出版社都會出沒在古來新村的新村好森活市集。市集會有手作、二手市集、輕食、音樂、講座,當然也少不了我們帶去的好書。現場還設置了休閒區,大家可以愜意地坐著閱讀。古來的朋友歡迎帶家人朋友一起前來。...
19/09/2025

🌿 三三出版社 X 新村好森活 🌿

今天和明天,三三出版社都會出沒在古來新村的新村好森活市集。

市集會有手作、二手市集、輕食、音樂、講座,當然也少不了我們帶去的好書。

現場還設置了休閒區,大家可以愜意地坐著閱讀。

古來的朋友歡迎帶家人朋友一起前來。

日期:19/9(五)- 20/9(六)
時間:4pm - 10pm
地點:https://maps.app.goo.gl/y9TvSrHcHjggFWc79

#新村好森活
#好好森活 #柔佛 #古来 #新村 #市集 #表演

🌿 三三出版社 X 新村好森活 🌿這週五和週六,我們會在古來新村的新村好森活市集擺攤。現場除了有我們帶去的好書外,還會有手作、二手市集、輕食、音樂,以及一系列輕鬆有趣的講座。歡迎古來的朋友一起來參與。✨ 路線指南:📍 Lorong Kita...
17/09/2025

🌿 三三出版社 X 新村好森活 🌿

這週五和週六,我們會在古來新村的新村好森活市集擺攤。

現場除了有我們帶去的好書外,還會有手作、二手市集、輕食、音樂,以及一系列輕鬆有趣的講座。

歡迎古來的朋友一起來參與。

✨ 路線指南:
📍 Lorong Kita —— 從二手市集開始慢慢逛
📍 籃球場 —— 熱鬧的文創市集與聚點
📍 古來國際俱樂部 —— 相聚談天,分享故事

日期:19/9(五)- 20/9(六)
時間:4pm - 10pm
地點:https://maps.app.goo.gl/y9TvSrHcHjggFWc79

#新村好森活
#好好森活 #柔佛 #古来 #新村 #市集 #表演

感谢《联合早报》报导《  #新加坡模特经纪是这样炼成的!》作者   创业及将新加坡模特带往国际的艰钜历程,同时推介此书。 旗下模特从组屋走廊走上国际T台 金牌经纪马咏贤修炼之路 | 联合早报 https://share.google/kH5...
17/09/2025

感谢《联合早报》报导《 #新加坡模特经纪是这样炼成的!》作者 创业及将新加坡模特带往国际的艰钜历程,同时推介此书。

旗下模特从组屋走廊走上国际T台 金牌经纪马咏贤修炼之路 | 联合早报 https://share.google/kH5lmH1OiZOwdtaeD

《  #黃沙 》作者  #章楷治 近日在季風帶大稻埕舉辦了兩場分享會,分別是8月24日的「從艾略特〈棋局〉到《黃沙》— 談感情創傷後的敘事詩創作 」以及9月13日的「 敘事中我們在瞭望什麼 」。分享會中詩人們相聚對談,談詩歌賞析、談為何書寫...
14/09/2025

《 #黃沙 》作者 #章楷治 近日在季風帶大稻埕舉辦了兩場分享會,分別是8月24日的「從艾略特〈棋局〉到《黃沙》— 談感情創傷後的敘事詩創作 」以及9月13日的「 敘事中我們在瞭望什麼 」。

分享會中詩人們相聚對談,談詩歌賞析、談為何書寫、談內心渴求,使《黃沙》得到更多延伸。

感謝讀者們出席,也歡迎還未購買《黃沙》的馬來西亞朋友們到三三官網或各大通路詢問及購書。

《乡土、饮食与记忆: #跨南洋田野笔记》书评 | 墨咖工作室 2025.09.07京天已读 /走访民间,探索美食,寻找古老的印记——我读安焕然《乡土、饮食与记忆:跨南洋田野笔记》❝ 或许因为书封面的肉骨茶和封底的海南面包、海南咖啡,让一些人...
07/09/2025

《乡土、饮食与记忆: #跨南洋田野笔记》书评 | 墨咖工作室 2025.09.07

京天已读 /走访民间,探索美食,寻找古老的印记——我读安焕然《乡土、饮食与记忆:跨南洋田野笔记》

❝ 或许因为书封面的肉骨茶和封底的海南面包、海南咖啡,让一些人误以为这是一本美食介绍的书,但事实上,正如作者所言,这更像是一本本土文化爱好者的南洋田野笔记,一本南洋文化的记录。透过这本书,我们看到作者如何成为如今的安焕然,也看到了在这片土地上,有一群人,正默默地为本土历史与记忆,做着详尽而深刻的记录和研究。❞

完整文章请见评论区链接。

✦  三三官网正式启用  ✦━━━━━━━━━━━󠀠󠀠在这里——你可以一次搜获  #三三出版社  #季风带文化  #草根书室 历年出版品;获得自费出版的基本详情,填写简单资讯即可联络我们;阅读三三出版社与季风带吉隆坡的最新活动资讯。󠀠󠀠ᴄʟ...
04/09/2025

✦ 三三官网正式启用 ✦
━━━━━━━━━━━
󠀠
󠀠
在这里——

你可以一次搜获 #三三出版社 #季风带文化 #草根书室 历年出版品;

获得自费出版的基本详情,填写简单资讯即可联络我们;

阅读三三出版社与季风带吉隆坡的最新活动资讯。
󠀠
󠀠
ᴄʟɪᴄᴋ ᴍᴇ

https://empressculture.com.my/
󠀠
󠀠
三三出版社 • 𝐄𝐦𝐩𝐫𝐞𝐬𝐬 𝐂𝐮𝐥𝐭𝐮𝐫𝐞
马来西亚优质华文出版

▌《 #那些进化了的,以及……》书评󠀠那些不忍直视的,以及……文/陈煜澔󠀠牛油小生这本《那些进化了的,以及……》(以下简称《那些》),早在繁体版的时候我就写过一些粗糙的阅读心得,比如那些需要花上许多时间破译的意象,或是反复Google确认其...
26/08/2025

▌《 #那些进化了的,以及……》书评
󠀠
那些不忍直视的,以及……
文/陈煜澔
󠀠
牛油小生这本《那些进化了的,以及……》(以下简称《那些》),早在繁体版的时候我就写过一些粗糙的阅读心得,比如那些需要花上许多时间破译的意象,或是反复Google确认其笔下的物种究竟是何等习性。那时仅觉得这本以疫情为基底的小说集,大量探讨着“生存”(而非“生活”)的各种经验:〈维贞玛丽〉里尽管被评为C级“生育机器”但仍为“终于有价值而喜极而泣”的“我”;〈茧〉里头那三位设法留在城市的外劳……以那时所见的“后疫情”作品而言,反思“活着”这回事的作品太多,我就粗暴地将这本书归类于此。若非学姐俐彦邀稿,或许这本书在我心中就是一本“后疫情书写”之作品,顶多再加上“动物书写”的标签,划入如果以后讨论张贵兴时得以相互比较的对象。

时隔两年重读。我不再是处于“后疫情”时空的读者了,忽然便在意起无论是朱嘉汉或是贺淑芳两位作家在序文所提到的叙事笔法:那些断裂的、空白的——经常在中途岔出一条支线,或单纯是不同视角,或开展全新故事,紧接着反复在主、副几条之间来回跳跃——然后戛然而止。(这会是一种附会、过度的诠释吗?)仿若在呼应“进化”的不确定性,永远不知什么时候便走上了这条路,也不晓得何时就结束。哪里是尽头,结局是什么?许是:荒诞(如〈金鱼少女〉)。疯癫(如〈大迁徙〉)。虚无(如〈变形记〉)。

我很喜欢牛油小生采用的腔调、口吻。那些断裂处和空白的地方,经常让我感受到一种“不忍”的温柔(本想用“怜悯”,但好像写观音菩萨哈哈),尽管他全书都很尖锐地在戳破“人性”——弗洛伊德曾如此描述“文明”:文明使我们生活的区别于动物祖先的生活的所有成就和规范的综合。俨然,只有克服本能里的野蛮,才能“进化”成更高等的存在——《那些》却将人类类比动物,直言不讳地描述人类兽性的、本能的那面,像是〈无脸男异闻录〉里露出阴茎,暴露欲望的无脸男、〈维贞玛丽〉里的“优生”社会。然而,另一边牛油小生又为他们的下场、他们的压抑,施以同情。职是,在虚伪的“进化”之路上,荒诞、疯癫、虚无,反倒让这些生命得以暂时挣脱被压抑的消声状态,“赎回声音”(借贺淑芳推荐序之语)。

牛油小生这种“不忍”,给我、我们带来了有别于张贵兴(至少是《野猪渡河》阶段)动物书写的视域。张贵兴擅长解放人体里的兽性,借此处理历史的暴力以及历史留下的满目疮痍,读来让人过瘾;《那些》走的却是另一条路数。他着眼的是当代。牛油小生在意的是经常被结构性漠视的那些人、事、物。

《那些进化了的,以及……》2025年重出简体版,作者自言这是“让观者有机会从不同的形象去认识这一物种”(〈跋〉)。脱离了2023年“后疫情”的语境,这本书仍然有其生命力。《那些》里对“生存”、对“进化”的思考,与书名里的“……”一般,无法言尽。未完待续。

在剛過去的星期天下午,《鄉土、飲食與記憶:跨南洋田野筆記》作者安煥然教授在新加坡草根書室舉辦新書分享會,全程毫無冷場,非常精彩。 安煥然教授首先分享說他一開始並不是研究人類學,也沒有做過田野調查,是半路出家,也轉型得很辛苦。剛讀完碩士回到馬...
21/08/2025

在剛過去的星期天下午,《鄉土、飲食與記憶:跨南洋田野筆記》作者安煥然教授在新加坡草根書室舉辦新書分享會,全程毫無冷場,非常精彩。

安煥然教授首先分享說他一開始並不是研究人類學,也沒有做過田野調查,是半路出家,也轉型得很辛苦。剛讀完碩士回到馬來西亞的前五年,當時還找不到自己的研究方向。一直到2001年的時候,當時在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執教的鄭良樹教授(出生於馬來西亞新山)關心馬來西亞南部的歷史文化,便呼籲柔佛新山的潮州八邑會館出資和大專院校合作,研究潮州人大遷徙的歷史。鄭教授因此邀請安教授進行研究,研究完成後也出版了三本書。後來柔佛客家會館和海南會館也各別找上門,出資邀請安教授研究柔佛客家人和海南人的歷史,他就此踏上田野調查的旅途。

在研究時,安煥然教授覺得這些文化、文史需要能夠傳承下去,加上會館提供的資金也充裕,於是他就從資金中抽出一筆「培訓費」,帶領一批學生一起進行田野調查。安教授在帶領學生的時候,也逐漸總結出他的「田野調查三口訣」:要能睡、要能走、要能吃。如果前一晚不睡,第二天哪來的精神進行調查和口述歷史呢?而且能睡也代表對環境的適應。要能走不僅代表調查的過程時要有耐力,要能夠走很長的時間,也包括安排交通以及確保自己不會暈車等事情的安排。至於要能吃,則是因為去田野調查時,常常會有人請他們吃飯,那出於禮貌,無論對方請吃什麼都要吃下去。而吃也是一種接受,安教授說糾結食物是否好吃,有時候其實是自己的味蕾放不下、放不開。因此田野調查不僅僅是學術的研究,也是一種對我們人格的修行,從中可以學會聆聽,也學習和採訪者友好相處。

另外,書中有提到他帶領學生尋找甘蜜的過程,原本柔佛多地都種植甘蜜,但因為甘蜜的經濟價值不再,於是甘蜜就逐漸從柔佛消失了。安煥然教授和學生找到疑似甘蜜的植物,但在學校嘗試種植兩次都失敗了。本來書中的記錄就到這裡結束,但後來他的一名學生以一股傻勁,認識了陳厝港當時的村長,而這位村長又認識印尼廖內島的人,得知廖內島還有製作甘蜜的工廠。於是他們就去到廖內島學習,並把甘蜜帶回來新山試種成功。在試種成功後,安教授的學生又去找新山中華公會和新山的好幾間學校,邀請他們一起種植甘蜜,後來更是衍生到整個柔佛、一直往北蔓延到森美蘭。這個尋找甘蜜的過程從開始到最後種植成功,整整花了10年左右的歲月,令人非常感動。

安煥然教授也分享自己為何用「邊緣」來作為專欄的主題,雖然很多人說「邊緣」是矮化,但安教授並不認為邊緣可悲,相反,他認為站在邊緣看事物才可以看得更加開闊。他當年去台灣申請大學的時候,申請到第四個志願的台南成大歷史系。有人就覺得台北才是文化的中心,勸他等多一年再申請,但安教授卻覺得台南雖然處於邊緣,但成大很早就開始專注台灣本土的研究,對他影響很大。他後來回到新山,新山也是同時處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一個「邊緣」,才決定以「邊緣」為專欄名字。但他也說,邊緣反而讓他看待事物時不會受到主流的束縛,讓他可以看到更多方面。

他在書中也寫了很多「邊緣」的主題,其中一個就是肉骨茶。2008年的時候,他就曾經聽陳漱石稱肉骨茶的「茶」是指「湯藥」的意思。後來安教授去查了許多方言字典,都有「茶乃湯藥也」的記錄,而《水滸傳》也把「喝湯藥」說成「喝茶」,於是2008年的時候安煥然就寫了相關的專欄文章,但因為找不到更多證據,加上這篇文章後來也被林金城反駁,說只看過菊花茶、涼茶等飲料會冠上「茶」的名字,但沒有看過有「肉」的湯藥被冠上「茶」的名字,於是他沒有把這篇文章收錄在任何出版的書籍中。直到前年2023年,安教授才在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的網上資料找到1930年代的新加坡碼頭工人吃肉骨茶的舊報紙,也找到了香港一種叫做「牛肉茶」的湯藥,於是他才把這篇文章放入書中。安煥然最後說,很多時候馬來西亞對食物的研究都是聽店家或顧客的說法,那是不是可以花一些時間在翻閱資料上呢?這才是他寫這篇肉骨茶文章的初衷。

來自巴生的主持人最後略帶玩笑地問安煥然教授覺得巴生肉骨茶還是新加坡肉骨茶比較好吃時,他回答說只要用心煮的都好吃,也順帶解釋巴生肉骨茶的特點在於湯,而新加坡肉骨茶的特點則是在於正排骨的肉。他也提到從文獻來看,新加坡肉骨茶以往的湯底可能也是黑色,只是後來才研發成白色的湯底。他最後總結,人的嘴巴要多元一些,而要是我們的嘴巴可以接受更多種類的食物,我們也就更加大氣一些。

整場分享會,安煥然教授分享了田野的經歷,以及自己的很多觀點和反思,讓現場的讀者獲益無窮。《鄉土、飲食與記憶:跨南洋田野筆記》書中還有收錄更多安教授的田野調查經驗以及他對許多事物的看法,有興趣的讀者歡迎買一本來閱讀。

【《鄉土、飲食與記憶:跨南洋田野筆記 》新書分享會】日期:8月17日(星期天)時間:15:30-17:00地點:草根書室(新加坡)作者:安煥然(《鄉土、飲食與記憶:跨南洋田野筆記 》作者、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報名連結:http...
07/08/2025

【《鄉土、飲食與記憶:跨南洋田野筆記 》新書分享會】

日期:8月17日(星期天)
時間:15:30-17:00
地點:草根書室(新加坡)
作者:安煥然(《鄉土、飲食與記憶:跨南洋田野筆記 》作者、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ejDVWVFEZvU8NfzS8

▍内容簡介:
《鄉土、飲食與記憶:跨南洋田野筆記 》聚焦於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地方史料、飲食文化與族群記憶。透過安煥然多年的田野經驗,讀者可以看見族群變遷、文化融合與記憶斷裂的痕跡,同時思考「文化邊緣」與「主流敘事」之間的關係。

在本次新書分享中,安煥然老師將分享他的歷史啟蒙、田野經驗與寫作觀點,並談及自己如何從飲食記憶與日常生活細節中,理解多元文化下的華人處境。

▍作者簡介:
安煥然(Onn Huann Jan)

新紀元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原南方大學學院副校長。曾獲(台灣)僑務委員會遴選為首屆「全球傑出僑生校友」(學術成就類,2021)、第一屆南方大學學院卓越教學獎(2013)。曾為《星洲日報》〈言路〉版「邊緣評論」專欄作者。著作包括Sejarah Pertukaran Budaya Antara Malaysia dengan China(2024,馬來文譯本)、The History of Ancient Cultural Interactions between Malaysia and China(2024,英文譯本)、《海洋與南洋:海南人的歷史與文化》(2024)、《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邊緣評論:文化漫步》(2019)、《邊緣評論:吾土吾民》(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Address

1st Floor, 605, Jalan 17/12, Seksyen 17
Petaling Jaya
46400

Opening Hours

Monday 11:00 - 18:00
Tuesday 11:00 - 18:00
Wednesday 11:00 - 18:00
Thursday 11:00 - 18:00
Friday 11:00 - 18: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三三出版社Empress Culture Sdn Bhd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三三出版社Empress Culture Sdn Bhd:

Share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