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07/2025
這兩天,我突然想清楚一件事:
我們常說要感謝宇宙的恩典
但要怎麼「實際地」表達這份感謝?
事情要從一週前的一通電話說起...
那是來自綠色和平組織的來電
說實話,一開始我沒接
因為現在詐騙太多
即使來電顯示某某單位的號碼
我也習慣選擇防衛
但後來我想起
上週我才剛參加他們一項關於海洋保護的跨國連署
這次的倡議已經超過200萬公眾連署
已成功促成24國政府宣布暫停或禁止深海採礦
所以我在第二通電話接了起來
他們一開始只是表達感謝
也做一些意見訪查
但很快地
對方也進一步邀請我參與每月捐款
老實說,我當下沒有馬上答應
不是不想
而是我還對這個組織的行動了解不深
於是從原本預計的五分鐘
聊了十幾分鐘…
那是一場格外誠懇的對話
對方也感受到我對這件事的關注
還驚訝我會主動點開他們的推播廣告
我說,因為我平常就很在意這些事
我也了解媒體充斥的時代
如果版面都被那些拉機廣告或不營養的訊息佔滿
實在太沒意義了
環保團體付費打廣告是很辛苦的
我跟他分享
我會自備環保杯、購物袋
教社會課時也特別留意政府推行禁塑政策
才恍然大悟
許多環保政策其實是綠色和平組織默默推動的
而所有募款完全不透過政府
全數由他們直接向民眾籌集
那一刻我們聊得很深
幾乎像朋友一樣
---
結束通話後,我其實很想捐...
但當時腦袋冒出的第一個想法是:
「我想要等我夠本,來幹一票大的!」
你有過這種想法嗎?
好像我們的善意,要夠大、才夠有感
但隔天醒來,我突然意識到一件事:.....
我們之所以無法回應內心的衝動
不是因為我們沒有能力
而是因為我們被「一次到位」的完美主義綁住了
事實上
小額捐款累積起來也是很大一筆
更重要的是:
金錢要流動,才能創造價值
這讓我想起財商教育裡的一個重要知識點:
「捐贈」
相信大多數家長都聽過
在兒童財商的課程裡
我們會教孩子除了儲蓄、消費、投資
還要預留一筆「給出去」的錢
這不只是行為訓練
更是價值觀的實踐
---
我突然想起:
我其實早就想回應宇宙...
想為那些我每天感謝卻無從回報的事做點什麼
像是陽光、空氣、身體健康
甚至是我現在能呼吸、能工作、能創作
這一切都是「免費的資源」
卻不是理所當然的存在
我們每天說要感恩
但那些感謝往往只存在於三秒鐘的雙手合十
然後就被生活的混亂沖淡了
如果可以用行動量化這份感謝呢?
這時我浮出一句話:
「祈禱是聲音,捐贈是行動。宇宙聽見的,不只是你說了什麼,而是你怎麼回應」
還有另一句,我深有共鳴:
「很多人都想當善良的人,但忘了~
『讓善良發聲』往往需要一點小小的勇氣」
所以我決定了...
開啟每月固定的小額捐款
不是因為有閒錢才做
而是我很清楚
讓錢流動、讓能量延續的道理
---
金錢從來不只是理財的工具
它是我們對宇宙的信任
而畫出的行動版圖
什麼樣的人使用金錢
就會讓什麼樣的意圖流動
而我選擇讓錢帶著感謝一起流動
現在的我,心情是開心到無法形容~
而這段經歷
也將成為接下來能和學生分享的財商教育實例
光是想到開學後可以把這個故事變成一堂有溫度的課
就讓我覺得今天的我,特別美麗~
---
如果你也正在思考:
「我該怎麼回應宇宙給我的善意?」
也許你可以從一杯手搖飲的價格開始。
"Giving is not just about making a donation. It is about making a difference."
「給予不只是捐出一筆錢,而是帶來一個改變。」
——Kathy Calvin(聯合國基金會前總裁)
#兔兔老師 #財商架構法 #金錢能量流動 #捐贈是實踐感謝的方式 #財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