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2025
到現在,我還是經常會把一場演說到底是要「闡述」或「授課」搞混。多半時候請我去演講是讓我說明一件事。但一個現象的詮釋它本身就帶有立場,更別說解釋他跟其他事件的關聯、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都會帶有一些「想要說服」聽眾的立場
這其實蠻危險的。特別當聽眾與你的背景落差太大時,他其實無法理解講者詮釋的背後給定了哪些條件,還有業界的現實在甚麼程度框住了演說的可能性
所以,畢業的這些年來,我對大學/碩士博士的演講,力道總是越來越寬鬆。從我覺得「對方肯定事先準備過相關的領域才來聽我演講的」,到,對方或許只是想來拿這堂課的出席點名? (嗯?三學分的 1/16)
當然,面向就學的人演講也是一門學問。我自己也被迫去學習調整怎麼讓對方在很短的時間可以掌握應當掌握的、可以帶知識走,這也是我努力的目標及成就感所在。
所以說:教學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