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cy生活整聊室

Nancy生活整聊室 生活的意義在於你所給予的,一個練習用愛接住彼此的神聖空間。
在這裡我們是相互陪伴,一起走一段路。
人生由無數個交叉路口組成,而我們幸運的在這裡相遇,又幸運的一起走一段路,歡迎你來。

02/04/2025

#那些困住我們的不只是事件更是語言

有些人卡在內耗很久,不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也不是因為他們沒有成長,而是因為他們從小就活在一種讓人懷疑自己的語言環境裡。

這些語言不一定惡意,卻讓人日復一日地懷疑自己:

• 「你太敏感了吧?」
• 「你想太多了啦。」
• 「別人也沒這樣,只有你這麼玻璃心。」

久了以後,你會以為自己真的太敏感、太複雜、不夠穩定。
你不再信任自己的感覺,也不太敢表達自己的情緒。
你開始反覆自我檢討,甚至把被傷害的痛苦誤認為是自己不夠好的證明。

然後,你去找人傾訴,卻只收到這些回應:

• 「你就不要理他啊。」
• 「印心就會有答案了。」
• 「這就是你要學的功課啊。」

這些話聽起來像建議,但其實沒有真正接住你。
它們不但沒有幫助你釐清問題,反而讓你覺得自己更錯、更無能、更脆弱。

當我們長期活在這樣的語言裡,自卑感與內耗感就像一種默默內建的系統,不斷在背景中消耗能量。
你表面上看起來正常生活、好好說話,
但內心其實一直在壓抑、質疑、對抗、再壓抑。

最痛的,不是受傷本身,而是那種「我不能覺得痛」、「我不該說出來」的自我壓制。

但真正的轉捩點,是當你開始懷疑這整個語言系統:

為什麼我的感受會一直被貶低?
為什麼我的問題只被簡化成一句「你想太多」?
為什麼我那麼努力想成長,卻越來越覺得自己是問題?

當你能問出這些話,就代表你已經走出那個系統的控制了。
不是你太敏感,也不是你不夠成熟。
你只是清醒得比其他人早,而那份清醒,需要時間,也需要勇氣。

你不是卡住,而是你比別人更早看懂這個世界的語言陷阱。

你曾經困住,是因為太少人能聽懂你現在說的語言。
但你沒有停在那裡,你選擇了走出來。
這一次,你說的話,會接住真正需要的人。

生活整聊室|釋放內耗:拆解語言陷阱,回到自己的聲音

當你開始為自己的感受發聲,不再簡化、不再壓抑,
你就開始真正脫離那套讓人懷疑自己的語言系統,
你會發現,那些自卑感從來就不是你的錯,
你只是正在學習,用自己的語言,重新活一次。

30/03/2025

有時候,我會突然停下來想:

我是不是一直在等那個「更好的自己」出現?

等我變瘦一點,就開始穿想穿的衣服。
等我皮膚狀況穩定了,再來認真保養。
等我整體看起來不那麼糟了,再來試著喜歡自己。

結果這一等,就等了好幾個十年。

而我才終於發現——
原來,我一直沒有活在當下。

過去的我總以為「變好以後再開始」才安全,
但現在的我慢慢懂了,
如果一直等,人生會不小心錯過太多現在。

所以我開始練習動起來,不為了瘦,
只是想讓身體有力氣,心也能撐得住。
我開始穿舒服的衣服,讓自己自在,
不是為了誰看,而是為了好好生活在自己的樣子裡。

我開始學著接受當下的我,
不是最完美的樣子,但,是正在活著的自己。

如果你也曾不斷延後自己、
如果你也習慣「等好了再來」——
那也許,今天就是一個新的開始。

練習不再等,現在的你就值得好好活著。

生活整聊室

23/03/2025

#即使是父母你也不要期待他們足夠成熟。

有些話,聽起來像是抱怨。
但說出口的那一刻,你才知道,自己原來撐了這麼久。

那天只是家裡一個小話題,
你被問到想法,就順口說了句建議。
沒堅持、沒帶情緒,語氣也平靜。

但接下來的場面你熟得不能再熟:
他們開始吵,然後指責你:「都是你亂講話,才吵起來的。」

你愣住了。
不是你提起的,不是你做決定的,
但最終成為「被怪罪的那個」,又是你。

這不是第一次。
也許你在家中常常是那個:

最理性、最會傾聽、不會爆炸的人。
但也是那個最容易被忽略情緒、最容易被推出去背鍋的人。

後來你才明白:

不是你做錯了什麼,
是因為你「看起來最能承擔」。

懂事的人,容易被當成不需要安慰的人。
冷靜的人,容易被當成可以接下情緒垃圾的人。
不反擊的人,最容易被視為「無所謂」。

但你開始清醒了。

你開始明白:

成熟,不代表要吞下所有情緒。
溫柔,也不等於從不劃清界線。
你可以理解爸媽的局限,
但你不需要為他們的情緒反應負責。

那天,你淡淡地說:

「不是每個人都夠成熟,爸媽也是。」

你沒有激動,也沒有翻帳,
你只是靜靜地,看懂了他們的樣子,
然後放過了自己。

這不是控訴,這是某一種清醒。

我們都曾經期待爸媽應該懂、應該會處理、應該比我們穩定。
但當你放下那些「應該」,你才真正長出力量。

你不再需要做那個撐場面的人,
你只需要,成為願意為自己撐腰的大人。

#生活整聊室
#爸媽也可能不成熟
#懂事不是你的義務
#清醒不再等於孤單

22/03/2025

我媽坐沙發追劇,我一旁滑手機。
她邊看劇邊提起我弟「有求於人才會客氣」。

我沒多看她,只笑了笑說:

「這不是他個性差,是你們教出來的。」

她愣了一下,問我怎麼沒這樣?
我回得很輕:

「因為你們重男輕女。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你以為你很公平,但其實大家都看得出來。」

我媽:對啊,我覺得自己很公平。
我沒情緒、沒反駁,只淡淡說:

「局內人總是看不清。」

然後我就繼續滑手機,我媽繼續追劇。

沒有吵架,也不是要翻帳。

我知道我為什麼會變成今天這樣。
我只是分享了我看到的現實。

這不是傷感,也不是指責,
只是某一種清醒。

有些事,一旦被說出來,
就不用再壓著活了。

這段對話,看起來很日常。
沒情緒波動,也沒有誰說服誰。
但真正發生的,是一個內在深層的轉變:

#潛意識被意識化了。

我終於說出自己是怎麼被養大的,
也說出她一直沒看見的現實。

我沒有翻帳、沒有期待改變
我只是把壓在身體裡多年的真相,放進語言裡。

清醒,不一定要大聲說
有時候,只是輕輕說出來,就夠了。

21/03/2025

你也會這樣嗎?

不想答應,還是笑著說「好啊」
很委屈,卻說「沒事啦」

不是你不誠實,
是你太習慣演得懂事、配合、體諒。

久了,你會忘了自己原本的樣子,
只剩一個「大家都說你很乖」的殼。

很多人走上療癒,不是因為多正向,
而是因為太痛了,想找答案。

只是後來發現——
連難過都不能有,連生氣都要轉念,
你以為你在成長,
但其實你只是學會了更溫柔地壓抑。

真正的療癒,是你敢說一句:

「我真的有受傷,而且那真的不容易。」

每天一小步,喚醒真正的你
#生活整聊室

20/03/2025

你今天開心嗎? #肯定自己的三個小方法

你今天過得怎麼樣?有沒有哪個瞬間讓你感到開心?還是覺得一整天都很普通,甚至有點厭世?

有時候,我們並不是過得不好,而是習慣性地忽略那些值得肯定的時刻。所以,今天給自己三個小練習,幫助你找回對自己的肯定感:

1. 回想今天做對的一件小事
也許是準時完成了一件工作,也許是沒有滑手機拖延,或是吃了一頓營養的早餐。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它依然值得肯定。

2. 說一句「我做得很好」
即使只是對著鏡子,對自己說:「今天的我,已經很不錯了。」不需要完美,也不需要達到什麼標準,只要承認自己的努力就夠了。

3. 給自己一個溫柔的收尾
不管今天過得如何,結束前做點讓自己舒服的事:聽首喜歡的音樂、泡個熱水澡、或是發呆五分鐘,讓自己在平靜中結束這一天。

每天一小步,喚醒真正的你。 #生活整聊室

19/03/2025

你是真的懶,還是太聰明?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時候?
明明知道「再努力一點」就能多賺一些,但就是不想拼死拼活?
甚至會想:「多做這些,結果也沒差多少,幹嘛折騰自己?」

但這真的只是懶惰嗎?還是你其實已經精準計算過「努力的成本效益」?

試著問自己這四個問題:

1️⃣ 這件事值得我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嗎?
👉 如果回報和付出不成正比,那「維持現狀」或許才是最聰明的選擇。

2️⃣ 我現在的狀態是舒服,還是只是習慣了?
👉 有時候我們不是不想進步,而是卡在「這樣也可以啦」的慣性裡。

3️⃣ 有沒有更有效率的方法,能讓我用更少的努力換取更好的結果?
👉 不是只有「更拼命」才能成功,找對策略,或許能更輕鬆地達到目標。

4️⃣ 我願意為了多賺一點,犧牲時間和精力嗎?這個代價對我來說合理嗎?
👉 多賺的錢,能帶來等值的滿足感,還是只是換來更多的疲憊?如果額外的努力不會顯著改善你的生活品質,那就算了。但如果你覺得值得,那就去做,不用糾結。

#生活整聊室|人生不只是努力,更要懂得選擇值得努力的方向!

18/03/2025

你是不是一直在「等」?

早上上班,泡杯咖啡,一邊滑手機,一邊想著:「今天要撐過去。」
午休時間,吃著飯,卻沒真的嚐出味道,心裡想著:「好像也沒什麼好期待的。」
工作結束,看看今天的業績,好像還行、好像不行,但無論如何,明天還是要繼續。
週末到了,朋友約吃飯、去放鬆,過程很開心,可回到家,還是覺得「就這樣嗎?」

生活好像變成了一個無限循環,沒有特別差,但也沒有特別好。
總覺得自己在等什麼—— 等業績變好?等更好的機會?等家人狀況穩定?等某一天,生活突然變得更有意義?

但現實是,這一天就是人生本身。
它不是過渡期,不是前奏,也不是準備階段,這就是「正式版的生活」。

所以,我決定開始改變:
✔ 喝咖啡時,不滑手機,閉上眼睛感受它的溫度與香氣。
✔ 吃飯時,慢慢咀嚼,真正嚐出味道,而不是只是填飽肚子。
✔ 走在路上,抬頭看看天色,而不是只盯著手機。
✔ 工作時,不只是完成任務,而是專注於與人對話的當下。

或許未來還是未知,但至少這一天,我不想再讓它變成「過場」。
因為這不是人生的等候室,這就是人生。

#生活整聊室

#每天一小步喚醒真正的你。

17/03/2025

當我說想去微整形時,老公的反應…可以直接滾了🙄

我:「我想去微整。」
老公震驚:「可是你長得很有天賦啊!」
我:「長相有啥天賦?」

一小時後,我又提了一次。
這次老公直接衝過來抱住我,眼神超級迫切,語速飛快地說:

「我怕你整了會更醜!!!」

……???
什麼叫「更醜」???

老公:啊⋯不是,我太急口誤

🙄🙄🙄

生活整聊室|自我風格
我管你覺得醜不醜,
我自己覺得漂漂亮亮最重要!

要整不整,自己開心就好。

#每天一小步喚醒真正的你

17/03/2025

談判的藝術——讓對方自己說出你要的答案

週末帶乾女兒出門,我想去動物園,但她堅持要去親子館,甚至開始有點鬧脾氣。
我沒有直接反駁她,而是邊吃飯邊聊:「你最喜歡的動物是什麼?」

她:「大象!」
我:「我喜歡獅子,那還有什麼動物你喜歡呢?」
她:「長頸鹿!」
我:「那你喜歡吃什麼?」
她:「麥當勞!」

我:「哦~那有哪個地方,剛好有大象、長頸鹿,還有麥當勞呢?」

她眼睛一亮:「動物園!」
我笑了笑:「哇,你好厲害,那你想去嗎?」
她點點頭:「想!」

於是,我們就順理成章地去了動物園。

到了現場,她笑著對我說:「乾媽,明明就是你想來,我們才來的吧?」

我回她:「不是啊,是你告訴我這裡有大象、長頸鹿和麥當勞的啊!而且我還問你想不想來,你說想,所以我們才來的,對吧?」

她愣了一下,然後笑了出來,一整天都玩得超開心。

這個小故事讓我想到一個簡單但有效的談判技巧:
有時候,與其直接說服對方,不如讓對方自己說出答案。當選擇是「自己做的」,而不是被強迫的,人會更甘願接受,甚至還會樂在其中。這不只是對小孩有效,對大人也一樣適用。

—— 當你學會引導,而不是強迫,溝通會變得更輕鬆又順利!

16/03/2025

《說服,不是強迫,而是讓對方願意聽你說話》

很多人以為溝通就是「表達自己的想法」,但真正有效的溝通,是讓對方願意接受你的觀點,而不是讓對方覺得被壓迫。當對話卡住時,不妨試試這三個方法:

✅ 1. 提問式找需求(先了解對方的想法)
與其直接反駁,不如先問:「你為什麼這麼想?」、「你覺得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
▶ 好處:讓對話有空間,不會變成單方面的辯駁。

✅ 2. 先讓對方感受到價值
如果想讓對方接受你的提議,先讓他知道這對他有什麼好處。
▶ 例子:「這樣做不只是幫助我,其實對你也有好處,因為……」
▶ 好處:對方不會覺得是在迎合你,而是看見自己的得益。

✅ 3. 讓對方參與思考(不要急著給答案)
當對方猶豫時,可以問:「如果這是你的決定,你會怎麼做?」
▶ 好處:讓對方從「被動接受」變成「主動參與」,自然更容易接受你的觀點。

生活整聊室:真正的說服,不是讓對方屈服,而是讓他願意站在你的角度思考。

13/03/2025

《信任不是枷鎖,選擇才是力量——從 的故事看見突破的關鍵》

這兩天看了 Andy 老師的影片,也看到許多 YouTuber 公開表達對他的支持。這股聲援的力量深深觸動我,讓我意識到:當一個人選擇為自己站出來時,不僅是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點亮了更多人內心的勇氣。

其實,這不只是 Andy 老師的故事,而是我們每個人都可能經歷過的掙扎——我們曾經深深相信一段關係、一個團體、一份事業,直到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早已被困在原地,甚至連離開的勇氣都快失去了。

透過這個故事,我有幾個深刻的感受,想和你們分享:

✔ 1. 信任不該成為阻止你前進的枷鎖
很多人可能會問:「為什麼不早點離開?」但只有真正深陷其中的人才懂,當所有你在乎的人都告訴你「這樣才是對的」,你真的很難懷疑自己、很難勇敢地承認這條路可能是錯的。
但真正值得信任的環境,是讓你越來越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而不是讓你越來越懷疑自己,甚至開始消耗自己。

✔ 2. 承認現實需要勇氣,但這才是最重要的突破點
真正讓我們難以離開的,往往不是環境有多好,而是心裡總有一個聲音在說:「我已經付出了這麼多,怎麼可能現在放棄?」這句話就像枷鎖一樣,鎖住了我們最真實的自由。但其實,離開從來不是失敗,而是你終於願意看清現實,重新掌握自己人生的選擇權。

✔ 3. 被看見、被理解的力量,遠比想像中更溫暖、更強大
當我看著許多人公開力挺 Andy 老師,說出「我懂你,我願意支持你」的時候,我發現這樣簡單的一句話,竟然可以帶給一個人重新站起來的力量。因為在我們最痛苦的時候,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多道理,而是一句「我理解你,你並不孤單」。

這讓我更加相信:信任與堅持從來都沒有錯,真正重要的是,這條路要能讓你越走越輕鬆,而不是越走越疲憊。當你鼓起勇氣,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你會發現,你絕對不是孤單的。

世界上一定有人願意支持你、陪伴你,直到你重新找回那份屬於自己的力量。

Address

新北市新莊區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Nancy生活整聊室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