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時光會客室

燦爛時光會客室 《燦爛時光會客室》為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獨立製作,由中正大學管中祥老師主持,透過人物的專訪、議題的整理、新聞的回顧,了解爭議性事件背後的問題。

【 #公庫報導】2025礦工回家音樂會🔎影片:https://youtu.be/sopMpe5iPd4?si=PbfeZIIOVx2Pl2tl報導全文▶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135129周朝南...
14/09/2025

【 #公庫報導】2025礦工回家音樂會

🔎影片:https://youtu.be/sopMpe5iPd4?si=PbfeZIIOVx2Pl2tl

報導全文▶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135129

周朝南說礦工們「艱苦賺」,休坑後幾乎沒有領到退休金及遣散費,只留下一身的病痛,是用鮮血及生命創造了台灣的經濟奇蹟,雖然都是過往的故事,但他要代表一萬多個礦工的心聲,疾呼政府的幫忙與照顧。「訴求爭取相關補助,也代表政府對礦工過去的肯定,這是我們礦工最大的希望,也是最大的懇求。」

戴伯芬表示,1984年發生3大礦災,40年間官方未公布礦災發生原因及調查報告,當時台灣社會捐款5億元,在過去國民黨政府較威權體制底下,其實有很多礦工家庭領到的是不成比例的補償金。許多礦工家庭2000年陸續收坑後,經濟陷入困境,那特別以原住民礦工最為弱勢,因為他們的平均年紀比漢人礦工要年輕8歲,還不到退休年齡,那之後轉入木工或者遠洋漁業,其勞保年資完全無法接續,所以他們變成台灣一群沒有辦法領到勞保退休金、落在國家安全制度網底下的一群弱勢者。

#燦爛回顧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451集|關心礦工僅是總統大選的意外插曲?老礦工如何找回失去的正義|專訪 周朝南

🎧 Podcast:https://reurl.cc/v0W3b1
📟 全網收聽:https://reurl.cc/bDE4mX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472集|不只是生命故事:《末代女礦工》與背後的政商同盟|專訪 戴伯芬

🎧 Podcast:https://reurl.cc/kOjmzr
📟 全網收聽:https://reurl.cc/70vOAl

 #燦爛回顧 本期《燦爛時光會客室》主持人管中祥專訪許雅筑老師,深入探討遊擊文化出版的書籍《菁英媽媽想上班》。節目中,許老師分享了該書作者 Stone 與 Lovejoy 的研究,探討美國菁英女性在職場與家庭間的掙扎與選擇。研究發現,許多菁...
13/09/2025

#燦爛回顧

本期《燦爛時光會客室》主持人管中祥專訪許雅筑老師,深入探討遊擊文化出版的書籍《菁英媽媽想上班》。節目中,許老師分享了該書作者 Stone 與 Lovejoy 的研究,探討美國菁英女性在職場與家庭間的掙扎與選擇。研究發現,許多菁英媽媽並非自願回歸家庭,而是受制於職場文化及社會結構。儘管回歸家庭有助於鞏固階級地位,但她們仍渴望重返職場,尋求工作上的成就感。節目還討論了台灣女性勞動參與率的現況,以及如何透過政策和改變傳統觀念,創造更友善的工作環境,讓不同性別者都能在職場和家庭中獲得滿足。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497集| 當「愛家庭」成為枷鎖 《菁英媽媽想上班》女性的職場、家庭與矛盾|專訪 許雅淑|20241124
🎧Podcast:https://linkingourlives.pse.is/6r8l66
📟 全網收聽:https://linkingourlives.pse.is/6r8l39

#本集精彩聽點

🙍‍♂️ 既然是菁英媽媽,那她的先生應該可能也是菁英爸爸,既然是菁英,他們的所得應該是不錯的,家庭環境應該是不錯的,為什麼不交給別人帶?

🙍‍♀️ 離職通常就是家庭通常是一個藉口,不是真正的原因。女性辭職是我們表面上其實,我自己也經歷過就是我想要離開一個我不想做的工作,我會說因為家庭因素。全職媽媽是她們辭職以後做的事,而不是她們辭職的原因。她們一開始辭職都不是,譬如她裡面就舉了幾個證明,證明她們不是因為家庭而離職,其實她們離職前他們平均工作了十年,所以當媽媽他們其實大部分都不是嬰兒時期離職,而是小孩子上小學以後才離職,所以真的需要照顧的反而不是那個嬰兒階段。照顧家庭其實都是一個保有顏面跟留有後路的講法。作者論證,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職場文化其實不利於女性兼顧家庭跟職場,而且它其實不是一個很良性的競爭文化。

👀 完整內容:https://linkingourlives.pse.is/6s8nuk
👉打包燦爛去:https://linktr.ee/linkingourlives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539集|三峽高齡駕駛啟示(二) 超高齡社會如何保障長者的移動安全?|專訪  曾德平、陳郁婷|20250914🎧 Podcast:https://linkingourlives.pse.is/852tae📟 全網收聽:h...
12/09/2025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539集|三峽高齡駕駛啟示(二) 超高齡社會如何保障長者的移動安全?|專訪 曾德平、陳郁婷|20250914

🎧 Podcast:https://linkingourlives.pse.is/852tae
📟 全網收聽:https://linkingourlives.pse.is/852t98

🎥直播連結:https://youtu.be/Ed7yuo3Xxck

在《燦爛時光會客室》第537集裡,我們從駕照管理出發,談到台灣現行駕駛能力檢測的制度缺口與執行困境。本集節目將從交通設計與移動人權切入,探討當長輩們失去駕駛權,台灣的公共運輸資源是否做好充足的準備?

對許多長輩而言,日常採買、就醫、參與社區活動等日常生活,皆需要交通工具方能運作。交通工具已經超越「移動」的意義,是維繫生活的重要工具。然而,城市與鄉鎮交通設計、公共運輸資源的不足,往往迫使高齡者不得不依賴自駕維持日常生活自主。一味限制駕駛資格,卻缺乏配套,恐怕只是將風險與困境轉嫁到其他層面,無法解決問題。

中南部民眾高達 85% 依賴私人運具,是「不得不」的選擇?高齡長輩為什麼不能沒有車?失去移動權利,他們將面臨哪些困境 ?眼花撩亂的招牌、缺乏一致性的交通標誌會對用路人造成什麼干擾?國外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交通規劃?如何培養個人的「移動韌性」,找到更多元的選擇 ?本集《燦爛時光會客室》邀請台南社大綠交通研究社社長曾德平,以及職能治療師陳郁婷,一起聊聊移動人權。

❤️節目將於本周日(09/14)晚間八點,在燦爛時光會客室YouTube頻道直播!

製作人、主持人:管中祥
企劃製作:黃苡甄
影片後製:鄭綺元
製圖宣傳:鄭綺元
Podcast 製作:王翔宥
-
👉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 podcast,線上隨時聽
🦻https://reurl.cc/n0Kzl1
👉捐款支持好節目
👊🏻http://donation.civilmedia.tw
👉燦爛時光會客室IG開張啦!
https://www.instagram.com/linkingourlives/
👉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 Youtube頻道
🎥https://reurl.cc/V36gDy

「若濁水溪沒水,台灣超過三分之一的糧食將沒辦法供應。」許震唐沉重地說,濁水溪是中台灣重要的農業水源供給來源,河川附近的平原多種植西瓜或葉菜類等,更供應著全台最大產地市場一西螺果菜市場。此外,嘉南大圳部分水源也是從濁水溪引水,許震唐提到,由於...
11/09/2025

「若濁水溪沒水,台灣超過三分之一的糧食將沒辦法供應。」許震唐沉重地說,濁水溪是中台灣重要的農業水源供給來源,河川附近的平原多種植西瓜或葉菜類等,更供應著全台最大產地市場一西螺果菜市場。此外,嘉南大圳部分水源也是從濁水溪引水,許震唐提到,由於濁水溪含沙量大,當年八田與一在設計嘉南大圳時,為避免泥沙淤積,不建攔沙壩,只建取水口。不料在1987年,政府卻建了一座集集攔沙壩,讓他感嘆,日本人當時的想法,比台灣人看得更長遠。

《追一條溪》書中,在上、中、下游各有不同靈魂人物。許震唐回憶,在濁水溪中游的「原料車」砂石車司機讓他印象深刻,他們不在一般道路出沒,主要在濁水溪溪埔工作,司機來自全台各地,以車為家,他們看待濁水溪的方式,以及與這條河川共同生活的樣貌,讓他著迷。另外,在濁水溪上游,他遇見一位原住民退休護士,曾向他說:「土地是我們的生命,我們(原住民)不會買賣。」這句話刺進他的內心,也讓他重新思考自己與土地的關係。

在下游種植香菇的越南新住民則向他分享:「種田在越南是本能。」對台灣竟然還需要食農教育,感到非常訝異,也強調農業需從土地的觀點去實踐。這番話讓許震唐對新住民很是尊敬,認為他們對台灣農業的付出十分偉大。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538集|《追一條溪 》看見台灣母親的美麗與哀愁|專訪 許震唐

🎧 Podcast:https://linkingourlives.pse.is/84c9hl
📟 全網收聽:https://linkingourlives.pse.is/84c9jf

👀 完整內容: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135117
👉打包燦爛去:https://linktr.ee/linkingourlives

【 #燦爛轉發】英國跨黨派小組連署致函,促首相施凱爾爵士立即會見黎智英之子,無國界記者表示歡迎文 / RSF  七個跨黨派國會小組的領導人聯名致函英相施凱爾爵士,促其會見黎崇恩,其父英籍出版人黎智英葬身香港牢中的風險日增。無國界記者(RSF...
09/09/2025

【 #燦爛轉發】

英國跨黨派小組連署致函,促首相施凱爾爵士立即會見黎智英之子,無國界記者表示歡迎

文 / RSF

七個跨黨派國會小組的領導人聯名致函英相施凱爾爵士,促其會見黎崇恩,其父英籍出版人黎智英葬身香港牢中的風險日增。無國界記者(RSF)對此信表示歡迎,並再次呼籲當局立即准許黎智英保外就醫,讓他返回英國與家人團聚。

「這封信再次展現出黎智英獲得政界的廣泛支持,長期受審與單獨監禁已對其生命安全構成實質威脅。如英國政府所言屬實,將確保黎智英重獲自由視為英國的優先要務,則首相便須立即接見黎崇恩。黎智英無辜遭受任意監禁,其子有權直接瞭解政府採取哪些行動確保其父不致葬身牢中」。

兩年多來,黎崇恩一直試圖與施凱爾會面。七個跨黨派國會小組(APPG)的主席與副主席連署致函首相,關切七十七歲黎智英的健康狀況,以及1700多天單獨監禁對他造成的影響。

他們在信中寫道,「黎智英雖以媒體老闆與企業家身分為人所知,但他首先是一名父親與祖父,他持續遭受的非法拘禁使其家人痛苦不堪。黎崇恩在自己父親囚禁牢中的期間初為人父,與他會面可讓您直接瞭解黎智英遭到持續關押的影響,並展現政府保護被任意監禁海外之英國公民權益的承諾」。

向聯合國提出緊急申訴

黎智英自2020年12月起便遭香港任意囚禁,當局因政治性動機而以國安罪名提出指控,他可能因此被判無期徒刑。黎智英長期遭受單獨監禁、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近期更需佩戴心臟監測設備與服藥。他目前正在等待判決結果,其審判過程屢次延宕且嚴重違反正當程序。

在跨黨派國會小組致函英相前,黎智英國際法律團隊才向聯合國提出緊急申訴,指出持續監禁已對黎智英造成嚴重且迫在眉睫的生命威脅。其團隊向酷刑問題特別報告員、健康權特別報告員,以及法外處決、即決處決或任意處決問題特別報告員提交申訴,詳述香港當局對年長及糖尿病囚犯的照護存在明顯系統性失職。

無國界記者曾多次呼籲施凱爾會見黎崇恩,並於八月帶領七十多個非政府組織聯署致函首相,促其為黎智英爭取緊急保外就醫。施凱爾於2024年10月表示,確保黎智英獲釋為「優先要務」。

2020年至今,香港政府已起訴至少28名記者,其中8人目前仍遭拘押。在短短20年內,香港的排名從第18名大幅下滑,在2025年無國界記者世界新聞自由指數中名列第140。中國在指數所調查的180個國家地區中排名第178。

【 #公庫報導】 #專案教師  #團體協約🎯工會與東華大學簽團協保障專案教師  🎯教育部兩度未核可、遭批打壓勞權報導全文▶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134967高教工會副理事長張鑫隆,也是東華大學...
08/09/2025

【 #公庫報導】 #專案教師 #團體協約
🎯工會與東華大學簽團協保障專案教師
🎯教育部兩度未核可、遭批打壓勞權

報導全文▶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134967

高教工會副理事長張鑫隆,也是東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長年在校內推動保障專案教師勞權,本次推動雙方合意的團協成果。張鑫隆說專案教師是編制外教師,其「一年一聘」的勞動契約,只要時間一到,校方連召開教評會審議都不用就可以終止契約,因為專案教師「非勞非教」,不適用《勞基法》及《教師法》,缺乏法律明文保障權益,往往淪為各大專剝削壓榨的對象。

他提到2022年時教育部公布〈專科以上學校進用編制外專任教學人員實施原則〉,明訂專案教師要比照同職級專任教師的「授課時數」與「薪酬」,也就是兩類人員應當「同工同酬」。然而專案教師的「不續聘」要件與程序並未規範,聘約期限維持最長兩年,是否再聘需經重新審核,以教師評量作為參考。

「團協是正向的!」羅德水說所有工會的主要任務就是簽訂團協,目的在於保障勞工基本勞動權益、改善勞動條件並提升工作品質,所有勞動機關都鼓勵工會簽團協,但是教育部作法與勞動部背道而馳,違反團協誠信協商、勞資自治的精神。而非典雇用的老師,例如大專的專案教師、中小學的代理教師等,其被法律保障的程度遠遠不及編制內專任教師,更需要透過團協的保障,獲得較為合理的勞動條件,提升教學品質。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538集|《追一條溪 》看見台灣母親的美麗與哀愁|專訪  許震唐|20250907🎧 Podcast:https://linkingourlives.pse.is/84c9hl📟 全網收聽:https://linking...
06/09/2025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538集|《追一條溪 》看見台灣母親的美麗與哀愁|專訪 許震唐|20250907

🎧 Podcast:https://linkingourlives.pse.is/84c9hl
📟 全網收聽:https://linkingourlives.pse.is/84c9jf

🎥直播連結:https://youtu.be/9BtwB7Vj6Kc

濁水溪,台灣的母親。但,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與濁水溪漸行漸遠,甚至,非親非故?

紀實攝影家許震唐耗時12年,越過峽谷與高山,從出海口到山嶺,以鏡頭紀錄濁水溪的日常與變化,出版《追一條溪:濁水溪河畔記事》一書,這是他繼《南風》之後,另一部震撼人心的影像鉅作。

50歲返回故鄉台西村的許震唐,發現自己竟是村裡的「年輕人」。從年少時期拿起相機開始,他將鏡頭對著孕育自己成長的土地,記錄逐漸消逝的菸業榮景,以及工業巨獸到來後所帶來的環境衝擊。

三百年來,孕育農業發展的母親之河--濁水溪如何滋養台灣人的生活?有什麼不可忘記的動人故事?為求經濟發展而設六輕與集集攔河堰造成濁水溪什麼樣的衝擊與傷害?是什麼因素與力量讓許震唐堅持記下這一條溪的生命與命運?許震唐曾說,「我的攝影初衷是透過攝影發現社會問題,藉由影像的力量,喚起政府當局重視改變政策」,這真能做到?從《南風》到《追一條溪》的出版,對濁水溪、對許震唐,帶來什麼改變?本集《燦爛時光會客室》邀請《追一條溪:濁水溪河畔記事》的作者許震唐,一起來認識台灣的母親之河。

春山出版


❤️節目將於本周日(09/07)晚間八點,在燦爛時光會客室YouTube頻道直播!

製作人、主持人:管中祥
企劃製作:管中祥
影片後製:鄭綺元
製圖宣傳:鄭綺元
Podcast 製作:王翔宥
-
👉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 podcast,線上隨時聽
🦻https://reurl.cc/n0Kzl1
👉捐款支持好節目
👊🏻http://donation.civilmedia.tw
👉燦爛時光會客室IG開張啦!
https://www.instagram.com/linkingourlives/
👉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 Youtube頻道
🎥https://reurl.cc/V36gDy

【燦爛轉發】六輕產能降用水減+海淡廠九月啟用 集集攔河堰供水契約應下修 還水於農文/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全文: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135013農業部農田水利署與經濟部工業...
06/09/2025

【燦爛轉發】

六輕產能降用水減+海淡廠九月啟用 集集攔河堰供水契約應下修 還水於農

文/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

👉全文: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135013

農業部農田水利署與經濟部工業局(現由產業園區管理局主責)所簽訂的「集集攔河堰工業用水調度使用農業用水契約」即將於今年底到期,而拖延多年的六輕海水淡化廠終於將在今年九月正式運轉供水。由於兩單位即將簽訂新約,長期關注六輕搶水的環保團體呼籲應考量六輕海淡廠啟用後可日供水10萬噸,加上六輕產能下降,近三年日用水量在19~21.5萬噸之間,平均20.4萬噸,此次新約應於此基礎下再調降10萬噸,從目前契約日供33.6萬噸降為10.4萬噸,還水於農,讓雲彰農民減少抽取地下水灌溉,以減緩雲彰地區地層下陷問題!

在地層下陷和地下水管制區的共同目標就是不要抽地下水,因此六輕必須還水給農民!林聖崇指出,濁水溪是雲林彰化的母親河,餵養雲彰人口,無論是攝影師許震唐花12年「追一條溪」的影像,還是蔡嘉陽空拍濁水溪的紀錄,都在解析紀錄濁水溪的生態環境變遷,以及扼殺濁水溪的罪魁禍首-集集攔河堰,並記錄枯水期濁水溪奄奄一息的慘狀。希望環境部的環評委員能檢討1993年六輕環評的用水量,讓六輕搶水造成雲彰地層下陷的歷史共業不要再擴大,問題也不能再拖,解決一個算一個!海淡廠啟用要日扣10萬噸供水量,加上六輕近年減產再扣14萬噸,因此新契約只能給六輕10萬噸!未來還應年減20%供水量!

多起高齡駕駛所釀的交通意外事件,引發媒體與大眾關注,因高齡駕駛年齡較大,普遍被認為判斷能力下降,需要更嚴格篩檢限制。曾德平表示,當看到高齡駕駛相關報導時,不禁憂心會標籤化高齡者,事實上邁入65歲的前後,長者的身體狀況並沒有太大差異。陳郁婷則...
04/09/2025

多起高齡駕駛所釀的交通意外事件,引發媒體與大眾關注,因高齡駕駛年齡較大,普遍被認為判斷能力下降,需要更嚴格篩檢限制。曾德平表示,當看到高齡駕駛相關報導時,不禁憂心會標籤化高齡者,事實上邁入65歲的前後,長者的身體狀況並沒有太大差異。陳郁婷則認為,臺灣高齡者事故的肇事原因未經研究調查,在未清楚判定當事者身心狀態、事發環境下,輿論直接判定高齡者不該開車,容易形成雙面刃。一方面促使政府更積極推動高齡族群定期換照等政策,降低事故風險;另一方面,恐造成該族群有移動需求遭限制,減少社會參與機會。

陳郁婷接著表示,美國與歐洲關於駕駛年齡層及事故的相關研究頗多,發現剛考到駕照的18至24歲駕駛的事故肇事率最高,75歲以上的肇事率也有上升的趨勢。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統計上高齡當事者是肇事者還是事故涉入者,其結果將完全不同。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537集|三峽高齡駕駛啟示(一) 年齡是檢測高風險駕駛的唯一標準嗎?

🎧 Podcast:https://linkingourlives.pse.is/83qcvv
📟 全網收聽:https://linkingourlives.pse.is/83qcul

👀 完整內容: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134962
👉打包燦爛去:https://linktr.ee/linkingourlives

【燦爛轉發】金華國中老樹受保案 樹團於審議前提樹齡五十年可信度高新證物👉全文: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134918今(2025)年8月初,歷史悠久具良好學風校譽的金華國中,校方因風雨操場與光電板...
03/09/2025

【燦爛轉發】金華國中老樹受保案 樹團於審議前提樹齡五十年可信度高新證物

👉全文: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134918

今(2025)年8月初,歷史悠久具良好學風校譽的金華國中,校方因風雨操場與光電板工程,擬移除金華國中操場邊信義樓前的32棵校樹,另移植7棵樹。於8/5已砍除五棵後,因補送文化局農林航測所圖資作業、金華國中校友護樹團發公開信致金華國中榮譽校友林奕華副市長,獲善意回應,交辦文化局及教育局,停工迄今。金華國中校友護樹團持續訴求為希望促成風雨操場、綠能光電、學生安全、老樹保護的多贏方案 !

原遭文化局否決具有50年樹齡,且受保申請人屢次補件相關圖資,均遭文化局駁回,未經樹保條例程序排入幹事會及樹木保護委員會審查;終於經受保申請人援引樹保自治條例第2條第1項第四款「具歷史文化珍稀價值」而排入9月2日市府樹木保護幹事會審查,讓本案露出曙光。9月2日樹保幹事會審查結果很關鍵,將影響後續樹保委員會樹保審查方向。

金華校友護樹團及台灣樹人會等十三個聲援護樹團體,審查會前將於市府召開記者會出示新事實,訴求幹事會應審查樹齡佐證資料,另引用樹保自治條例第2條第1項第三款「樹齡50 年」與第四款「歷史文化珍稀價值」、第四款「群體樹木」(於郝龍斌市府時代有三個受保案例),從三大方向論述,希望未來能依程序提交樹保委員會,進行公開、透明的專業審查。

【 #公庫投書】前人種樹,後人奮起,金華國中老樹讓民主與文化風景成蔭!文/陳歆怡(文字工作者、金華校友護樹團發起成員)▶️閱讀全文: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134862🌳金華國中是個有歷史且各方...
02/09/2025

【 #公庫投書】前人種樹,後人奮起,金華國中老樹讓民主與文化風景成蔭!

文/陳歆怡(文字工作者、金華校友護樹團發起成員)

▶️閱讀全文: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134862

🌳金華國中是個有歷史且各方面具指標性的校園,今年8月,校方因工程需要擬移除金華國中操場邊信義樓前的32棵校樹,另移植7棵樹,原遭文化局否決具有50年樹齡,因陳情人援引樹保自治條例第2條第1項第四款「具歷史文化珍稀價值」而排入9月2日市府樹木保護幹事會審查,讓本案露出曙光。9月2日樹保幹事會審查結果很關鍵,將影響後續樹保委員會樹保審查方向。

🌳1980年代的金華女中,操場在夜晚經常擠滿人潮,那是解嚴前後,黨外人士舉辦演講的寶地。

🌳「在解嚴前後的那段時間,黨外人士都透過林一雄老師幫忙跟金華國中校方申請演講場地,組黨前夕,一九八六年九月,林正杰的街頭狂飆、民進黨成立的新黨晚會,一九八七年老兵的返鄉運動、歡迎黃信介與政治犯出獄歡迎會、台獨運動聲援活動,一九八八年國會全面改選運動、客家人的還我母語運動,一九九一年廢除刑法一百條的『反閱兵、廢惡法』等演講會,都是在金華國中舉辦。」

今天是九一記者節,一起回顧威權時代的記者如何挑戰當道、爭取自由、促成民主。 #燦爛回顧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535集|他們用相機寫歷史、改變社會  鏡頭後的「民主之眼」|專訪  鍾宜杰🎧 Podcast:https://linkingour...
01/09/2025

今天是九一記者節,一起回顧威權時代的記者如何挑戰當道、爭取自由、促成民主。

#燦爛回顧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535集|他們用相機寫歷史、改變社會 鏡頭後的「民主之眼」|專訪 鍾宜杰

🎧 Podcast:https://linkingourlives.pse.is/826kgl
📟 全網收聽:https://linkingourlives.pse.is/826kem

導演鍾宜杰與片中的九位主角,全都是攝影記者出身。相較文字記者,攝影記者的工作更依賴現場,不僅呈現事件細節,也能展現大格局的變化。他們正好在四十年前的解嚴前後入行,置身於台灣民主轉型的關鍵時刻。

鍾宜杰表示,1980年代,台灣社會衝撞激烈,僅在1983年至1988年間,全台就發生超過4000起自力救濟與抗爭行動,新聞攝影記者幾乎天天奔走在街頭,直接面對群眾、親身參與其中。

這些攝影記者如同「街頭俠客」,不僅在新聞現場奔走,也將社會事件視為自身責任,不停紀錄台灣社會的痛癢與脈動,即使面對動盪、風險與有限資源,仍以滿腔熱情與堅毅精神,在光影中追尋真相。

👀 完整內容: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134684
👉打包燦爛去:https://linktr.ee/linkingourlives

Address

高雄市
62152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燦爛時光會客室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燦爛時光會客室:

Share

Category

Our Story

《燦爛時光會客室》為公視新聞議題中心PNN與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共同企劃製作的網路節目,由中正大學管中祥老師主持,每集為您訪問在線的社運行動者、觀察者或相關當事人,探討公民運動或抗議事件的論述及思考,讓您不是只看到表象的熱鬧,也能理解背後的門道。延伸單元《管見新聞》為管中祥老師評論當週新聞事件,分析事件相關的公共議題。

《燦爛時光會客室》雙週日晚間八點在Facebook專頁線上播出。《管見新聞》每週日晚上八點(與燦爛同週播出時為八點半)播出,敬請收看。


  • 官方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U6lw1puMoFTG-bxfPF_HpA

  • 2019年7月14日以前的集數,可在公視新聞網或公民行動影音資料庫Youtube頻道播放清單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