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族語言推動組織

鄒族語言推動組織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鄒族語言推動組織, Alishan.

原住民族委員會教育文化處主推「原住民族語言推動組織補助計畫」。
依據:《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第6條:中央主管機關應協助原住民族各族設立族語推動組織。
目標:1.提供各族由下而上的資源與人力,共同推動各項族語復振工作。2.培植原住民族團體具備復振族語之能力,培養族語文化涵養與族群認同。3.透過原住民族各族所凝聚之共識及設立之民間團體,帶動原住民族各族致力於語言研究、族語振興人員培訓、傳承與發展之風氣。

✨ 族語學習|形容詞篇語言裡的形容詞,藏著族人看待人的方式與價值觀。今天要一起認識三個鄒語詞彙——它們不只是描述性格,更是一種生活態度與文化價值的映照。🔹 suaemi — 被眷顧、被祝福的人 ✨在過去,這個詞多用來形容受到山林與神靈眷顧的...
14/10/2025

✨ 族語學習|形容詞篇

語言裡的形容詞,藏著族人看待人的方式與價值觀。
今天要一起認識三個鄒語詞彙——它們不只是描述性格,更是一種生活態度與文化價值的映照。

🔹 suaemi — 被眷顧、被祝福的人 ✨
在過去,這個詞多用來形容受到山林與神靈眷顧的男性,特別是那些能成功獵到山豬的獵人,象徵他的勇氣、能力與好運。
隨著時代變遷,suaemi 的意涵逐漸轉化,如今不再侷限於男性或狩獵情境,而是泛指「被祝福、被眷顧的人」,無論男女,都可用來表達一種被賦予好運與平安的生命狀態。

🔹 teoteoe’iva — 內向的人 🌙
形容性格含蓄、溫和的人,習慣先觀察、再行動,情感多內斂於心。這類人通常具有深思與洞察力,像山霧般沉靜而柔軟。

🔹 ma’mameumeusu — 外向的人 ☀️
活潑開朗、充滿能量,喜歡表達與分享,總能讓周圍充滿笑聲與活力。這類人像陽光一樣,把溫暖帶進群體。

📌 想一想
如果用鄒語來形容自己,你會是 suaemi、teoteoe’iva,還是 ma’mameumeusu 呢?留言告訴我們,也歡迎標記朋友,一起看看誰是「被祝福的人」、誰是「沉靜的思考者」、又是誰「讓氣氛亮起來的人」。

今年,語推組織也以這三個詞為靈感,設計了相關文宣品 ——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以族語表達自己的特質,讓語言不只存在於課本或祭典,而是走進每個人的日常。

#鄒族語學習 ’mameumeusu #文化中的形容詞 #語言走進生活

14/10/2025

🎤 鄒語小勇士集合囉!
阿里山鄉公所「114年鄒族族語競賽—單詞競賽暨鄒語朗讀競賽」開始報名✨

這不只是比賽,更是一次學習、交流與傳承的舞台🌾
誠摯邀請各校學童報名參加,一同在競賽中學習、交流、傳承鄒語之美。

📅 報名時間:114年10月13日(星期一)上午9時起
至114年10月24日(星期五)下午17時止

🗓 競賽日期:114年11月4日(星期二)

📍競賽地點:阿里山鄉災變庇護所2樓

📍競賽組別與內容:

單詞競賽:分為國小組、國中組,測驗「聽、說、讀、寫」能力。

朗讀競賽:分為國小組、國中組,以鄒語朗讀篇目為題材。

🧾 下載簡章+報名表 👉 阿里山鄉公所官網
🔗 https://alishan.cyhg.gov.tw/News_Content.aspx?Create=1&n=102929&state=F5D336F102ACBC68&s=1265514&ccms_cs=1&sms=111420

#阿里山鄉公所 #單詞競賽 #鄒語朗讀 #鄒族語競賽

📖 祭典儀式使用植物(下)    在上一篇,我們認識了 ton’u(小米)、haengu(五節芒)、fkuo(山芙蓉)、fiteu(金草蘭)、yono(雀榕) 這五種祭典植物。這一篇要繼續介紹另外四種同樣重要的植物,它們共同構成了鄒族祭儀中...
23/09/2025

📖 祭典儀式使用植物(下)

在上一篇,我們認識了 ton’u(小米)、haengu(五節芒)、fkuo(山芙蓉)、fiteu(金草蘭)、yono(雀榕) 這五種祭典植物。這一篇要繼續介紹另外四種同樣重要的植物,它們共同構成了鄒族祭儀中不可或缺的自然知識體系。

🔎 族語詞彙與用途

6. ’ue(黃藤)
’ue 在鄒族生活中極為重要,被稱為「眾藤之冠」,在祭儀中更是不可或缺。mayasvi 前夕修繕 kuba 時,梁柱與桁架的結合全靠 ’ue 綁結與捆紮,確保這個神聖空間的穩固與完整。

7. tapanzou(特富野社)/tapaniou(達邦社)(小舌菊)
在 homeyaya 儀式中,所有盛裝祭品的容器必須先用 tapanzou/tapaniou 潔淨。族人進入神聖場所前,或在 aoyocʉ 準備階段,也需用它來淨身。它能除去穢氣,即便不慎觸碰禁忌物,也可依靠此植物潔淨。同時,它也是yoifo(巫師)的重要法器之一。

8. veiyo(白茅)
與 haengu(五節芒)的粗放相比,veiyo 更顯細膩。兩者常互補運用,veiyo 是 kuba 屋頂的重要鋪材,用來止水防漏;haengu 則用於鋪底,兩者搭配確保kuba結構與功能完整。

9. humu(野桐)
鄒族人認為 humu 是潔淨的植物。
在 su’tʉ 儀式中:
• 男子以 humu 葉包裹 ton’u(象徵祈願),逐一祈願並插入五節芒草梗,將新收穫的小米獻給獵場的土地神。
• 女子同樣用 humu 葉包裹 ton’u,口中念誦祈語,向 ba’eton’u 祈求庇佑,盼望農作、飼養牲畜繁盛,所做之事能順利平安。

📌 延伸學習
鄒族人們眼裡的植物,可能和你所理解的並不同。一般人以為平凡無奇的haengu、veiyo或humu,卻因族人的細膩區分了用法,並賦予神聖性,並且在祭典與生活裡展現其不可替代的角色。當我們願意換個角度看待身邊的草木,就能更靠近鄒族人與自然共生的生活智慧。

透過這兩篇文章,我們整理了九種在鄒族歲時祭儀中被廣泛使用的植物,從祭祀、建材到潔淨與靈性保護,它們不僅是自然資源,更是連結神靈、土地與儀式秩序的重要媒介。

👉 在這份清單之外,是否還其它你所知道、曾經在家族儀式中見過的祭儀植物?歡迎族人們踴躍留言分享,讓我們一起把更多珍貴的知識補充進來。

目前,語推組織已在 #鄒族自然與文化中心 製作完成「 祭典植物書牆」,將這些植物的族語詞彙與文化意涵完整呈現,誠摯邀請大家踴躍前來參觀,進一步認識鄒族的植物知識體系。

參考資料:
高德生(2021)。鄒族植物書。Plants book of Cou。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
浦忠勇、方紅櫻(2022)。鄒族的植物世界--在花草樹木之間探尋文化軌跡。致出版。

 #轉「 #114年度第2次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測驗」 #開始報名囉!報名時間自114年9月12日(五)10:00至114年10月3日(五)23:59止(通訊報名以郵戳為憑)。測驗級別為初級、中級、中高級、高級,測驗日期為114年12月6日...
22/09/2025

#轉「 #114年度第2次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測驗」 #開始報名囉!

報名時間自114年9月12日(五)10:00至114年10月3日(五)23:59止(通訊報名以郵戳為憑)。

測驗級別為初級、中級、中高級、高級,測驗日期為114年12月6日(六)。

報名詳細資訊請參閱簡章 https://reurl.cc/3erdlM

欲報名原住民特考、原住民公費留學考試及原住民師資培育公費生皆須取得「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測驗」之證書喔!詳細規定說明請點選 https://lihi1.com/woGzy

想知道更多報名資訊,請上官方網站查詢喔~
https://exam.sce.ntnu.edu.tw/abst/

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測驗

22/09/2025

📢 【協助公告】 #114年鄒族族語競賽- #鄒族朗讀題目

為協助各校參賽學生提前準備,阿里山鄉公所公布 114年度鄒族族語競賽朗讀題目。請參賽同學依公告內容進行準備,並於競賽當日依規定朗讀。

📌 本年度題目:
🔸國小組:共 4 題(請至附件下載題目檔案)
🔸國中組:共 4 題(請至附件下載題目檔案)
(更多題目請至阿里山鄉公所網站查閱)

📞 洽詢專線:05-2562547 #144 (承辦人:羅慧君)

🔗 詳細資訊請見:阿里山鄉公所最新消息 https://alishan.cyhg.gov.tw/News_Content.aspx?Create=1&n=102929&state=F5D336F102ACBC68&s=1262826&ccms_cs=1&sms=111420

📖 祭典儀式使用植物(上)鄒族歲時祭儀中,植物不只是自然資源,更是文化規範與神靈信仰的載體。以下五種是最具代表性的祭典植物:🔎 族語詞彙與用途 1.ton’u(小米) 作物核心,象徵生命延續與ba’eton’u小米女神的恩澤。廣泛用於miy...
19/09/2025

📖 祭典儀式使用植物(上)

鄒族歲時祭儀中,植物不只是自然資源,更是文化規範與神靈信仰的載體。以下五種是最具代表性的祭典植物:

🔎 族語詞彙與用途
1.ton’u(小米)
 作物核心,象徵生命延續與ba’eton’u小米女神的恩澤。廣泛用於miyapo播種祭、homeyaya小米收穫祭,亦作為供品與釀酒原料。
2.haengu(五節芒)
 homeyaya 中的重要植物,用於聖粟田建造「小米女神之屋」,並製作 vomʉ(象徵家族生命)。同時界定儀式空間、具潔淨與祈福功能。
3.fkuo(山芙蓉/護身籤條)
 mayasvi 戰祭中勇士胸前繫綁的護身籤條,象徵抵擋惡靈,承載勇士的守護力量。而fkuo的分發則是各氏族於各自的emoonopeisia(祭屋)集合時,由長老分發給參與祭典的男性族人,隨後各自帶隊至kuba參與祭典。
4.fiteu(金草木槲蘭)
  i’afafeoi 戰神辨識鄒族男性的標誌。具有驅邪、祈福與空間淨化作用,強化靈性保護。在mayasvi時,達邦社負責採取fiteu氏族為peongsi(汪氏)、noacachiana(莊氏)及e’ucna misi(溫氏)。採取者於祭典前一天,便會入山尋花,並夜宿山中。待次日清晨,爬上樹摘採fiteu並回到部落外待命,等候傳統領袖跟長老們在kuba上的呼喚。負責的族人聽到後便會回應呼喊聲並護送fiteu進入kuba,之後長老便會分送fiteu給予參與儀式的男性族人配戴。
5.yono(雀榕樹)
 yono是連結戰神的媒介,因此族人在 mayasvi 中,將刀尖沾上牲血,塗抹擦拭在樹幹後,並上樹修剪神樹枝葉,做為儀式進行的神聖空間。

📌 引導學習
你認識這些植物嗎?
哪一種植物在你的生活中最常見?
你知道它們在祭典裡的用途與象徵意涵嗎?
歡迎在留言中分享你的觀察與想法,一起透過族語學習加深對祭典文化的理解。

參考資料|暗示感應教學法(以鄒語為例)理念:1.視學生為師生的「心靈旅行」,再目標語言中扮演新角色。2.提供學生長篇幅目標語對話及共通語翻譯,進行學習。3.容忍學生偏誤,事實說明語法和詞彙。4.強調內容,而非結構。特色:1.建立舒適環境(如...
08/09/2025

參考資料|暗示感應教學法(以鄒語為例)

理念:
1.視學生為師生的「心靈旅行」,再目標語言中扮演新角色。
2.提供學生長篇幅目標語對話及共通語翻譯,進行學習。
3.容忍學生偏誤,事實說明語法和詞彙。
4.強調內容,而非結構。

特色:
1.建立舒適環境(如:柔軟坐椅和柔和光線),促進學習。
2.播放背景音樂,讓學生放鬆,提高吸收新知的淺力。
3.鼓勵「周邊」學習,環境中展示目標語法訊息(如:海報、裝飾)。
4.教師在課堂中,扮演威權者和控制者的角色。
5.移除所有影響對學生淺在學習及心理層面的障礙。

影片製作:財團法人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

暗示感應教學法理念:1.視學生為師生的「心靈旅行」,再目標語言中扮演新角色。2.提供學生長篇幅目標語對話及共通語翻譯,進行學習。3.容忍學生偏誤,事實說明語法和詞彙。4.強調內容,而非結構。特色:1.建立舒適環境(....

🍶【釀製ieu|一起學 tunva 和 sinva】小米收穫祭與 mayasvi 剛結束,你是否還記得圍舞之後,大家一起圍著火、喝著香甜 ieu 的那一刻?那甕酒的味道,來自家家戶戶的經驗與手感。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兩個釀酒會用到的重要族語單...
02/09/2025

🍶【釀製ieu|一起學 tunva 和 sinva】

小米收穫祭與 mayasvi 剛結束,你是否還記得圍舞之後,大家一起圍著火、喝著香甜 ieu 的那一刻?

那甕酒的味道,來自家家戶戶的經驗與手感。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兩個釀酒會用到的重要族語單字👇

🔸tunva|搗碎但未煮熟的米
例句:feʉ’san’a ‘o tunva ci tesis’a su’si to yoi.
把搗碎的米粒蓋起來,不然蟲子會跑進去。

🔸sinva|搗碎且已煮熟的米
例句:lea aʉlʉ yoseʉ homo bonʉ to sinva.
吃 Sinva 會吃得飽足。

🪵【釀製ieu】

1️⃣ 白米泡水泡軟
2️⃣ 用杵搗碎成粉
3️⃣ 分成兩份:
▪️ tunva:未煮熟的米
▪️ sinva:煮熟後的米
4️⃣ 等 sinva 放涼後(這一步最重要),再與 tunva 混合
5️⃣ 裝入甕中密封、等待發酵
⏳ 約 3~5 天後,就是香氣濃郁的ieu
🌡️【釀酒時要記得溫度】
• sinva 太熱不能混 tunva,會影響發酵
• 最佳混合時機是「冷卻不燙手」
• 發酵期間要保持乾淨、密封、避風避濕
• 天氣變冷時,可用布包甕幫助保溫

📹 如果你也正在釀製 ieu,記得拍下你的製作過程,從搗米、煮熟、封甕、開蓋,說一句族語、教一句給孩子,讓這甕酒不只是味道,更是語言的容器。

#溫度會說話 #釀酒智慧

21/08/2025

🎵 唱祭歌|來學幾個跟祭歌有關的族語單字!

這幾天,達邦社的 mayasvi 正在進行,趁這段時間,我們來學幾個「祭歌相關的族語單字」,我們也用鏡頭記錄下來前陣子練習的片段,幫助你從聲音中學習,不只是聽得懂,更要慢慢說得出口、唱得出來。

📚 小小詞彙庫:

🎶 pasunaeno|唱歌
🎶 pasumayasvi|唱祭歌(mayasvi 專屬的歌)
🎶 tohpʉngʉ|領唱者/讚美主唱
🎶 eyana|主歌,整場 mayasvi 最重要的歌,從大人到孩子都要會唱
🎶 kuba|聖所,也是祭歌中讚美的對象之一
🎶 peispak’i|變化段落/即興唱詞,從主歌與家族歌中擷取

📌 小提醒
•eyana 主歌 是整場祭歌的靈魂。家族歌唱完後要回到 eyana 結尾,才算結束。
•自家家族的祭歌不可由自己唱,這是為了謙卑與尊重,避免 bitano(自誇)。
•若聽到變化段的自由唱詞,那就是 peispak’i —這是長輩們記憶力與靈感的結晶。

🎤 不會唱沒關係,但要開始學。

可以從一句句 eyana 開始背,
可以問問家中長輩:你還記得我們家的歌詞嗎?
也可以把握最後幾天,來到達邦社的yoyasva圍舞。

今年的mayasvi因遇上不乾淨的月亮,所以歌舞祭將持續至8/22(五),無論颳風下雨晚間7:00聚集!

#祭歌文化 #族語學習

🌾 族語小學堂|達邦社 soekayo在 tapangʉ(達邦社)的 homeyaya 最後一天,soekayo 是感恩與祝願的時刻。13家族長老(主祭者)齊聚汪家祭屋,依循傳統依序完成每個步驟,向各神靈致敬,祈求社群平安豐收。🪶 儀式流程...
14/08/2025

🌾 族語小學堂|達邦社 soekayo

在 tapangʉ(達邦社)的 homeyaya 最後一天,soekayo 是感恩與祝願的時刻。13家族長老(主祭者)齊聚汪家祭屋,依循傳統依序完成每個步驟,向各神靈致敬,祈求社群平安豐收。

🪶 儀式流程

1️⃣ 換酒敬意
由 h’oema(五大家族)中的五位祭司,各自舀起一杯白米酒後交換,象徵彼此信任與團結。h’oema主要維繫決策整個 kuba 的大小事務,達邦社的h’oema為:
1. Uyongana 吳
2. Tapangʉ ne fiteoana 方
3. Yasiungu 安
4. Noacachiana 莊
5. Yakumangana 楊

備註:特富野社則由不同的家族組成,兩社不可合為一談。

2️⃣ 奠酒祈福
依序邀請神靈降臨:
① ak’e mameoi(土地神):祈求守護土地、眷顧族人。

②hio no aemana(各氏族守護氏族男性的神) 與 noachipa(留守在祭屋內的糧神):祈求守護族人、助事業興旺。

③posonghifi(留守在 kuba 的神):祈求庇佑族人平安。

3️⃣ tu’e(誇功頌):長老吟誦祖先事蹟與歷史史詩,延續部落的記憶與榮耀。

4️⃣ toʉsvʉsvʉtʉ(討論):大家共同討論社務與未來方向,確保部落共識與凝聚力。

📚 今日族語筆記
🔸 soekayo:集體祭儀/新酒祭祀祈福
🔸 h’oema:五大家族
🔸 ak’e mameoi:土地神
🔸 hio no aemana:各氏族守護氏族男性的神
🔸 noachipa:留守在祭屋內的糧神
🔸 nivnu:生命的賜予者;我們的生命源自nivnu
🔸 ba’eton’u:小米女神;接手照顧所有社群族人的生命
🔸 posonghifi:留守在kuba的神
🔸 tu’e:誇功頌,讚頌祖先事蹟
🔸 toʉsvʉsvʉtʉ:討論/ 很多人一起決定

🌙 文化小知識
在鄒族的信仰體系中,生命的循環與守護是由不同的神祇所共同維繫,在soekayo中,向這些神祇獻酒與祈福,不只是感恩,也是重新再確認社群與神靈之間的連結與守護。族人們從集結、共飲分享、祈福到共議未來,每一個環節都在提醒我們——土地、神靈與族人,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

以上文章特別感謝 #安孝明老師 協助撰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關於 soekayo 儀式的小提醒
達邦社與特富野社雖然同樣在 homeyaya 的最後一天舉行 soekayo,但細節與流程並不完全相同,這與各社的氏族組成、神祇觀念與傳承方式有關。

今年,小編先分享 tapangʉ(達邦社) 的 soekayo 文化脈絡與族語詞彙,讓大家先認識我們在祭屋中如何向神祇獻酒、祈福、討論社務。

至於 tfuya(特富野社) 的 soekayo,等到資料確認完整、流程與文化背景更齊備之後,我們會再安排一篇「文化講堂特輯」,並分享兩社的異同,體會鄒族文化的多樣性與深度。

#達邦社 #新酒祭祀祈福 #鄒族文化 #族語學習 #語言就是文化

一起來使用族語辭典,把語言說回來,用生活講出來!你的族語秘書:https://e-dictionary.ilrdf.org.tw/
08/08/2025

一起來使用族語辭典,把語言說回來,用生活講出來!
你的族語秘書:
https://e-dictionary.ilrdf.org.tw/

當你開始說族語、查族語、學族語,
你就是在為延續文化的生命,
為未來寫下更多的記憶。
8月9日 #世界原住民族日
我們迎來族語線上辭典的新版本:
查詢更快,設計更直覺,使用更順手!
願這份更新,不只是網站效能的提升,
也能成為族語文化傳承的加速器,
讓每一個人都能自由地學習語言、理解語言文化。
語言是文化的種子,
辭典是灌溉的雨水。
一起來使用族語辭典,把語言說回來,用生活講出來!
你的族語秘書:
https://e-dictionary.ilrdf.org.tw/
#族語線上辭典 #學族語
#原語會 #原住民 #世界原住民族日

🌧️ 回顧上週末|fkuo護身籤條文化見習|第三場次圓滿完成在連日西南氣流影響下,南部山區已停班停課整整一週,回顧上週末,我們選擇在雨勢趨緩之際如期辦理第三場文化見習,以下帶大家回顧。🌿7/26(六)這一場,我們做的不只是護身籤條,更是文化...
02/08/2025

🌧️ 回顧上週末|fkuo護身籤條文化見習|第三場次圓滿完成

在連日西南氣流影響下,南部山區已停班停課整整一週,回顧上週末,我們選擇在雨勢趨緩之際如期辦理第三場文化見習,以下帶大家回顧。

🌿7/26(六)這一場,我們做的不只是護身籤條,更是文化參與與角色突破。傳統上,fkuo 護身籤條的製作,往往是由具有儀式資格的族人進行,如各家主祭者、yoifo(巫師)等特定角色,並遵循嚴格禁忌與流程。它不只是物件,更是神聖物,是與神靈、儀式連結的媒介。

而在這次文化見習中,我們以教學目的帶領學員親手操作,讓更多族人與非族人理解 fkuo 背後的植物知識、染色智慧與儀式原則。
💡 我們也特別說明: , #並不具儀式護身功效。

這樣的設計,是為了在尊重傳統規範的同時,也讓文化知識能更廣為人知、被理解與珍視。

📚 課程亮點包括:
▫ fkuo 的文化意義與象徵
▫ 染料植物的辨識與應用(如石斛蘭、澤蘭、杜鵑等)
▫ yoifo對fkuo製作的禁忌與原則,以及在巫儀儀式中的神聖意涵
▫ 編織與染色體驗
▫ 關於「誰能製作」、「何時使用」的文化討論與反思

💬 學員回饋這麼說:

「才知道一條護身繩有這麼多禁忌與儀式感,不能隨便做也不能隨便戴。」
「謝謝你們開放這樣的學習課程,也不忘尊重神聖性。」
「fkuo 的製作過程讓我看見文化細節,也更懂得敬重。」
「這樣的課希望能帶孩子來參加,更早認識文化規範。」

本場為2025鄒族知識體系研習營的第三場次活動。從 mayasvi、homeyaya(小米祭)到 fkuo(護身籤條),我們一步一腳印地學,一句一句地記,身體力行、不斷突破自己內心的盲點。

#語言是文化的門, #文化是語言的根。

作為主辦單位,在連續三場的文化見習課程中,我們深刻體會——
語言學習與文化理解,缺一不可。

我們不斷看見這樣的情況:
當語言只停留在課本、認證、字詞記憶中,學得再快,也容易忘記。但當語言走進對神靈的祈願詞裡、在祭典的歌謠聲中、在編織籤條的雙手間流動,它就不只是語言,而是文化,是身體記憶,是世代連結。

我們辦理這三場文化見習的核心目的,從來都不只是「讓大家多會幾句族語」,而是要讓學習發生在家屋中、在祭屋之中、在植物之間、在與部落長輩互動之間。只有當語言回到文化裡,語言才會留下來,文化才會活下去。

期許這三場課程的結束,是我們能繼續走下去的起點。
在此我們特別感謝:
📌誠摯感謝所有參與授課的講師群,在知識、技藝與核心概念的無私分享,讓文化的厚度透過教學流動起來
📌 本次活動經費由嘉義縣阿里山鄉公所補助支持,特此致謝。
📌 三場次活動皆有語推人員從旁協助,穩定整體流程,協助文化說明與語詞引導。


最後還是要向所有參與的朋友說一聲:
謝謝你們,一路同行。

#鄒族知識體系研習營 #祖靈的繩結
#文化角色轉化 #教學與儀式分際 #嘉義縣阿里山鄉公所支持
#語推團隊感謝你 #文化不是名詞是動詞

Address

Alishan
605

Opening Hours

Monday 08:00 - 17:00
Tuesday 08:00 - 17:00
Wednesday 08:00 - 17:00
Thursday 08:00 - 17:00
Friday 08:00 - 17:00

Telephone

+88652511858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鄒族語言推動組織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