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族語言推動組織

鄒族語言推動組織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鄒族語言推動組織, Alishan.

原住民族委員會教育文化處主推「原住民族語言推動組織補助計畫」。
依據:《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第6條:中央主管機關應協助原住民族各族設立族語推動組織。
目標:1.提供各族由下而上的資源與人力,共同推動各項族語復振工作。2.培植原住民族團體具備復振族語之能力,培養族語文化涵養與族群認同。3.透過原住民族各族所凝聚之共識及設立之民間團體,帶動原住民族各族致力於語言研究、族語振興人員培訓、傳承與發展之風氣。

🍶【釀製ieu|一起學 tunva 和 sinva】小米收穫祭與 mayasvi 剛結束,你是否還記得圍舞之後,大家一起圍著火、喝著香甜 ieu 的那一刻?那甕酒的味道,來自家家戶戶的經驗與手感。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兩個釀酒會用到的重要族語單...
02/09/2025

🍶【釀製ieu|一起學 tunva 和 sinva】

小米收穫祭與 mayasvi 剛結束,你是否還記得圍舞之後,大家一起圍著火、喝著香甜 ieu 的那一刻?

那甕酒的味道,來自家家戶戶的經驗與手感。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兩個釀酒會用到的重要族語單字👇

🔸tunva|搗碎但未煮熟的米
例句:feʉ’san’a ‘o tunva ci tesis’a su’si to yoi.
把搗碎的米粒蓋起來,不然蟲子會跑進去。

🔸sinva|搗碎且已煮熟的米
例句:lea aʉlʉ yoseʉ homo bonʉ to sinva.
吃 Sinva 會吃得飽足。

🪵【釀製ieu】

1️⃣ 白米泡水泡軟
2️⃣ 用杵搗碎成粉
3️⃣ 分成兩份:
▪️ tunva:未煮熟的米
▪️ sinva:煮熟後的米
4️⃣ 等 sinva 放涼後(這一步最重要),再與 tunva 混合
5️⃣ 裝入甕中密封、等待發酵
⏳ 約 3~5 天後,就是香氣濃郁的ieu
🌡️【釀酒時要記得溫度】
• sinva 太熱不能混 tunva,會影響發酵
• 最佳混合時機是「冷卻不燙手」
• 發酵期間要保持乾淨、密封、避風避濕
• 天氣變冷時,可用布包甕幫助保溫

📹 如果你也正在釀製 ieu,記得拍下你的製作過程,從搗米、煮熟、封甕、開蓋,說一句族語、教一句給孩子,讓這甕酒不只是味道,更是語言的容器。

#溫度會說話 #釀酒智慧

21/08/2025

🎵 唱祭歌|來學幾個跟祭歌有關的族語單字!

這幾天,達邦社的 mayasvi 正在進行,趁這段時間,我們來學幾個「祭歌相關的族語單字」,我們也用鏡頭記錄下來前陣子練習的片段,幫助你從聲音中學習,不只是聽得懂,更要慢慢說得出口、唱得出來。

📚 小小詞彙庫:

🎶 pasunaeno|唱歌
🎶 pasumayasvi|唱祭歌(mayasvi 專屬的歌)
🎶 tohpʉngʉ|領唱者/讚美主唱
🎶 eyana|主歌,整場 mayasvi 最重要的歌,從大人到孩子都要會唱
🎶 kuba|聖所,也是祭歌中讚美的對象之一
🎶 peispak’i|變化段落/即興唱詞,從主歌與家族歌中擷取

📌 小提醒
•eyana 主歌 是整場祭歌的靈魂。家族歌唱完後要回到 eyana 結尾,才算結束。
•自家家族的祭歌不可由自己唱,這是為了謙卑與尊重,避免 bitano(自誇)。
•若聽到變化段的自由唱詞,那就是 peispak’i —這是長輩們記憶力與靈感的結晶。

🎤 不會唱沒關係,但要開始學。

可以從一句句 eyana 開始背,
可以問問家中長輩:你還記得我們家的歌詞嗎?
也可以把握最後幾天,來到達邦社的yoyasva圍舞。

今年的mayasvi因遇上不乾淨的月亮,所以歌舞祭將持續至8/22(五),無論颳風下雨晚間7:00聚集!

#祭歌文化 #族語學習

🌾 族語小學堂|達邦社 soekayo在 tapangʉ(達邦社)的 homeyaya 最後一天,soekayo 是感恩與祝願的時刻。13家族長老(主祭者)齊聚汪家祭屋,依循傳統依序完成每個步驟,向各神靈致敬,祈求社群平安豐收。🪶 儀式流程...
14/08/2025

🌾 族語小學堂|達邦社 soekayo

在 tapangʉ(達邦社)的 homeyaya 最後一天,soekayo 是感恩與祝願的時刻。13家族長老(主祭者)齊聚汪家祭屋,依循傳統依序完成每個步驟,向各神靈致敬,祈求社群平安豐收。

🪶 儀式流程

1️⃣ 換酒敬意
由 h’oema(五大家族)中的五位祭司,各自舀起一杯白米酒後交換,象徵彼此信任與團結。h’oema主要維繫決策整個 kuba 的大小事務,達邦社的h’oema為:
1. Uyongana 吳
2. Tapangʉ ne fiteoana 方
3. Yasiungu 安
4. Noacachiana 莊
5. Yakumangana 楊

備註:特富野社則由不同的家族組成,兩社不可合為一談。

2️⃣ 奠酒祈福
依序邀請神靈降臨:
① ak’e mameoi(土地神):祈求守護土地、眷顧族人。

②hio no aemana(各氏族守護氏族男性的神) 與 noachipa(留守在祭屋內的糧神):祈求守護族人、助事業興旺。

③posonghifi(留守在 kuba 的神):祈求庇佑族人平安。

3️⃣ tu’e(誇功頌):長老吟誦祖先事蹟與歷史史詩,延續部落的記憶與榮耀。

4️⃣ toʉsvʉsvʉtʉ(討論):大家共同討論社務與未來方向,確保部落共識與凝聚力。

📚 今日族語筆記
🔸 soekayo:集體祭儀/新酒祭祀祈福
🔸 h’oema:五大家族
🔸 ak’e mameoi:土地神
🔸 hio no aemana:各氏族守護氏族男性的神
🔸 noachipa:留守在祭屋內的糧神
🔸 nivnu:生命的賜予者;我們的生命源自nivnu
🔸 ba’eton’u:小米女神;接手照顧所有社群族人的生命
🔸 posonghifi:留守在kuba的神
🔸 tu’e:誇功頌,讚頌祖先事蹟
🔸 toʉsvʉsvʉtʉ:討論/ 很多人一起決定

🌙 文化小知識
在鄒族的信仰體系中,生命的循環與守護是由不同的神祇所共同維繫,在soekayo中,向這些神祇獻酒與祈福,不只是感恩,也是重新再確認社群與神靈之間的連結與守護。族人們從集結、共飲分享、祈福到共議未來,每一個環節都在提醒我們——土地、神靈與族人,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

以上文章特別感謝 #安孝明老師 協助撰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關於 soekayo 儀式的小提醒
達邦社與特富野社雖然同樣在 homeyaya 的最後一天舉行 soekayo,但細節與流程並不完全相同,這與各社的氏族組成、神祇觀念與傳承方式有關。

今年,小編先分享 tapangʉ(達邦社) 的 soekayo 文化脈絡與族語詞彙,讓大家先認識我們在祭屋中如何向神祇獻酒、祈福、討論社務。

至於 tfuya(特富野社) 的 soekayo,等到資料確認完整、流程與文化背景更齊備之後,我們會再安排一篇「文化講堂特輯」,並分享兩社的異同,體會鄒族文化的多樣性與深度。

#達邦社 #新酒祭祀祈福 #鄒族文化 #族語學習 #語言就是文化

一起來使用族語辭典,把語言說回來,用生活講出來!你的族語秘書:https://e-dictionary.ilrdf.org.tw/
08/08/2025

一起來使用族語辭典,把語言說回來,用生活講出來!
你的族語秘書:
https://e-dictionary.ilrdf.org.tw/

當你開始說族語、查族語、學族語,
你就是在為延續文化的生命,
為未來寫下更多的記憶。
8月9日 #世界原住民族日
我們迎來族語線上辭典的新版本:
查詢更快,設計更直覺,使用更順手!
願這份更新,不只是網站效能的提升,
也能成為族語文化傳承的加速器,
讓每一個人都能自由地學習語言、理解語言文化。
語言是文化的種子,
辭典是灌溉的雨水。
一起來使用族語辭典,把語言說回來,用生活講出來!
你的族語秘書:
https://e-dictionary.ilrdf.org.tw/
#族語線上辭典 #學族語
#原語會 #原住民 #世界原住民族日

🌧️ 回顧上週末|fkuo護身籤條文化見習|第三場次圓滿完成在連日西南氣流影響下,南部山區已停班停課整整一週,回顧上週末,我們選擇在雨勢趨緩之際如期辦理第三場文化見習,以下帶大家回顧。🌿7/26(六)這一場,我們做的不只是護身籤條,更是文化...
02/08/2025

🌧️ 回顧上週末|fkuo護身籤條文化見習|第三場次圓滿完成

在連日西南氣流影響下,南部山區已停班停課整整一週,回顧上週末,我們選擇在雨勢趨緩之際如期辦理第三場文化見習,以下帶大家回顧。

🌿7/26(六)這一場,我們做的不只是護身籤條,更是文化參與與角色突破。傳統上,fkuo 護身籤條的製作,往往是由具有儀式資格的族人進行,如各家主祭者、yoifo(巫師)等特定角色,並遵循嚴格禁忌與流程。它不只是物件,更是神聖物,是與神靈、儀式連結的媒介。

而在這次文化見習中,我們以教學目的帶領學員親手操作,讓更多族人與非族人理解 fkuo 背後的植物知識、染色智慧與儀式原則。
💡 我們也特別說明: , #並不具儀式護身功效。

這樣的設計,是為了在尊重傳統規範的同時,也讓文化知識能更廣為人知、被理解與珍視。

📚 課程亮點包括:
▫ fkuo 的文化意義與象徵
▫ 染料植物的辨識與應用(如石斛蘭、澤蘭、杜鵑等)
▫ yoifo對fkuo製作的禁忌與原則,以及在巫儀儀式中的神聖意涵
▫ 編織與染色體驗
▫ 關於「誰能製作」、「何時使用」的文化討論與反思

💬 學員回饋這麼說:

「才知道一條護身繩有這麼多禁忌與儀式感,不能隨便做也不能隨便戴。」
「謝謝你們開放這樣的學習課程,也不忘尊重神聖性。」
「fkuo 的製作過程讓我看見文化細節,也更懂得敬重。」
「這樣的課希望能帶孩子來參加,更早認識文化規範。」

本場為2025鄒族知識體系研習營的第三場次活動。從 mayasvi、homeyaya(小米祭)到 fkuo(護身籤條),我們一步一腳印地學,一句一句地記,身體力行、不斷突破自己內心的盲點。

#語言是文化的門, #文化是語言的根。

作為主辦單位,在連續三場的文化見習課程中,我們深刻體會——
語言學習與文化理解,缺一不可。

我們不斷看見這樣的情況:
當語言只停留在課本、認證、字詞記憶中,學得再快,也容易忘記。但當語言走進對神靈的祈願詞裡、在祭典的歌謠聲中、在編織籤條的雙手間流動,它就不只是語言,而是文化,是身體記憶,是世代連結。

我們辦理這三場文化見習的核心目的,從來都不只是「讓大家多會幾句族語」,而是要讓學習發生在家屋中、在祭屋之中、在植物之間、在與部落長輩互動之間。只有當語言回到文化裡,語言才會留下來,文化才會活下去。

期許這三場課程的結束,是我們能繼續走下去的起點。
在此我們特別感謝:
📌誠摯感謝所有參與授課的講師群,在知識、技藝與核心概念的無私分享,讓文化的厚度透過教學流動起來
📌 本次活動經費由嘉義縣阿里山鄉公所補助支持,特此致謝。
📌 三場次活動皆有語推人員從旁協助,穩定整體流程,協助文化說明與語詞引導。


最後還是要向所有參與的朋友說一聲:
謝謝你們,一路同行。

#鄒族知識體系研習營 #祖靈的繩結
#文化角色轉化 #教學與儀式分際 #嘉義縣阿里山鄉公所支持
#語推團隊感謝你 #文化不是名詞是動詞

🌕 新月出來,我們就聚在一起決定重要的事acʉhʉ yokeoasu… micu esvʉtʉ ’e pupuzu ta tapangʉ.📣 達邦社已於今日清晨完成 esvʉtʉ,homeyaya 小米收穫祭將在 7 月 30 日至8月1日...
25/07/2025

🌕 新月出來,我們就聚在一起決定重要的事
acʉhʉ yokeoasu… micu esvʉtʉ ’e pupuzu ta tapangʉ.

📣 達邦社已於今日清晨完成 esvʉtʉ,homeyaya 小米收穫祭將在 7 月 30 日至8月1日舉行(包含aoyocʉ準備日)!

這樣的重要日子,必須在月初,也就是faeva ci feohʉ時來討論。我們的祖先相信,每個月的開始—faeva ci feohʉ(新月),是一個潔淨、充滿可能性的時刻。在這樣的時刻做出的決定,不會被舊的干擾,也象徵著我們願意從頭開始,帶著團結的心意走向新一段路。所以無論是祈福、除穢、決定重要事情等,長輩們都會說:「等新月出來再說」。

🧓🏽 長老們、家族主祭齊坐在汪家祭屋 pupuzu,討論的不只是日子,還有彼此之間的關係與責任。我們不趕、不急,而是一起坐下來,聽長老說話、慢慢把事情談清楚,這樣決定下來的日子,才有分量、才有力量。

📚 今日族語筆記:

▪ esvʉtʉ:家族一起召開重要會議
▪ faeva ci feohʉ:新的月亮/農曆月初
▪ pupuzu:大社、火塘(會所象徵)

✍️ 例句:
homo poa meipo mio ʉmnʉ homo yonto faeva ci feohʉ.
找巫師祈福在月初進行是比較適合的。

📍這段智慧,你的家人、你的孩子知道嗎?
讓我們一起把這樣的文化智慧,用族語、用故事、用照片,慢慢地、溫柔地傳下去。

#看月亮辦事 #祖先的智慧 #新月之時 #鄒族時間觀 #語言與文化 #部落曆法 #從月亮開始的日子

🌾【七月,是小米收穫的季節,也是與家族人同聚、彼此祝福的時節】在鄒族的歲時祭儀中,homeyaya(小米收穫祭)是一場既莊重又充滿感謝、家族團聚與文化傳承的重要時刻。📍tfuya特富野社將於明日7/22(二) 舉行 homeyaya,參加這...
21/07/2025

🌾【七月,是小米收穫的季節,也是與家族人同聚、彼此祝福的時節】

在鄒族的歲時祭儀中,homeyaya(小米收穫祭)是一場既莊重又充滿感謝、家族團聚與文化傳承的重要時刻。

📍tfuya特富野社將於明日7/22(二) 舉行 homeyaya,參加這場儀式之前,讓我們一起學習幾個重要的族語詞彙與祭儀禮節,也提醒彼此遵守文化的規範與禮儀。

我們一起認識這兩個詞:

🔸 1. p’ot’ozu / mot’ozu
這是一種祈求福氣,請ba’eton’u保佑的動作。
在 homeyaya 儀式中,我們進入 emoonopeisia(祭屋)之前,門口會放置ba’eton’u喜歡的ieu酒 / ufi米糕 / puktu松鼠 / fou山肉),我們一定要用手指去碰觸這些物品,這個動作就叫 p’ot’ozu(或 mot’ozu)。

📣 注意喔,p’ot’ozu 的發音很特別,要「嘴唇往內收、閉口發聲」,發出一個短促的聲音。有聲音時,ba’eton’u才會聽見。這是一種需要練習的語音技巧,也是與ba’eton’u溝通的密碼!

🔸 2. tapaniou / tapanzou(小舌菊)
這是進入祭屋前用來淨身的植物,每位參加者都必須使用,用來清潔雙手或身體,是對神聖空間與神靈的尊重。

📌 參加 homeyaya,請記得遵守以下文化規範:

❌ 儀式前一晚起,不得食用或接觸以下食物:
▸ 魚類(mayoyoskʉ)
▸ 蒜頭類(mat’ot’ocnga)

👘 請盛裝出席,穿著整齊,是對ba’eton’u與主辦家族的基本尊重。

🚪 未經邀請,請勿擅自進入其他家族的 emoonopeisia(祭屋)。若有長輩親自邀請,方可前往。
正如老師所說:「我自己已經十幾年沒隨意進去別人家族的祭屋了,我們的文化有它的規範,也有它的分寸。」

🔇 homeyaya 是敬奉小米女神的祭典,小米女神怕吵雜與混亂,請避免:
▸ 隨意歡呼、大聲喧嘩
▸ 高聲歌唱、嬉戲追逐
▸ 責罵孩童、吼叫牲畜

🌾 這是一個靜謐、神聖的儀式,我們的行為,會直接影響pa’eton’u的感受與家族的祝福。

🌱 文化不是拿來欣賞的,是要實踐與尊重的。

📣 tfuya homeyaya 即將到來,讓我們用行動守護傳統,用語言記住智慧,一起準備好迎接這場神聖的文化時刻吧!

#小米的季節
#文化是祝福也是界限 #語言是文化的鑰匙
’ot’ozu是祈福的聲音
#與家族人團聚的時刻 #敬慎與感恩同行

【語言是文化的鑰匙,從山豬開始學起】在族語營隊第二天的課程中,我們學習了「鄒族殺豬文化及相關語彙搜集」。我們透過實際參與解剖操作,認識部落長輩如何以精準、慎重的方式處理獵物,也從butisi分肉的邏輯中,看見鄒族如何透過einu(獵場規範,...
21/07/2025

【語言是文化的鑰匙,從山豬開始學起】

在族語營隊第二天的課程中,我們學習了「鄒族殺豬文化及相關語彙搜集」。我們透過實際參與解剖操作,認識部落長輩如何以精準、慎重的方式處理獵物,也從butisi分肉的邏輯中,看見鄒族如何透過einu(獵場規範,人際倫理,土地倫理),維持社群的共享與秩序。

🔍 我們學習豬隻身體各部位的族語名稱:
🔹fnguu(頭)🔹tonpʉ(鼻)🔹yasngʉ(下巴)🔹hisi(牙)🔹koyu(耳)🔹t’ango(後蹄)🔹emucu(前蹄)🔹civci(尾)🔹h’onʉ(肝)🔹t’uhu(心)🔹seu(腸)🔹nʉtnʉ(肺)🔹skuzu(胰臟)🔹tmʉsko’ʉ(里肌肉)🔹simeo(肥肉)🔹fou(瘦肉)🔹cfu’o(肚)🔹nun’u(乳房)🔹m’um’u(毛)

它關乎分配、關乎倫理、關乎尊重自然與社群的智慧。
這些詞語,是鄒族人與山林共存的知識結晶。

🌱 多學一個鄒語單字、多記一個族語句子,你就多認識一份鄒族的文化根。語言,就是通往文化世界的鑰匙。而我們,正在一一解鎖中。

【營隊兩日剪影】
點擊連結,一起回顧這段充實的學習旅程與精彩畫面!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ABXljZoDGQo0ITZ5I1ybV4A5kAtioeZU/view?usp=drivesdk

#圖片來源 #國立中正大學原住民族教育研究中心暨鄒族知識研究中心

📣 各路英雄,夥伴請注意📣原語會整理推出的這一系列教學法資源真的很實用!特別是針對族語老師們教學現場常遇到的難題,這次一次介紹了 8 種不同教學法影片,搭配教學實例與說明,方便理解也能直接應用!✨ 無論你是資深老師,還是剛進入族語教學的新手...
16/07/2025

📣 各路英雄,夥伴請注意📣
原語會整理推出的這一系列教學法資源真的很實用!
特別是針對族語老師們教學現場常遇到的難題,這次一次介紹了 8 種不同教學法影片,搭配教學實例與說明,方便理解也能直接應用!

✨ 無論你是資深老師,還是剛進入族語教學的新手,都可以從中找到適合自己與學生的教法。
✨ 推薦給準備族語教學的老師們參考,真的非常受用!

以下是8種教學法以及其教學影片,有興趣的族語教學者、準老師歡迎點閱參考📩

✨影片連結:https://reurl.cc/ZNGbWg

#教學法工具整理推薦 #族語教學資源
#族語老師好幫手 #教出自己的專業

11/07/2025

【〈星空 congeoha to makuisana〉|從部落夜空出發,唱出語言的未來】

114年鄒語夏令營的第一天,就像夜空一樣閃爍著許多亮點。從「我族語,我驕傲」到「代名詞運用」、「歌舞文化課」一路走來,每一堂課都紮實又深刻,而昨天下午這首來自山美部落在地創作的族語歌謠—〈星空 congeoha to makuisana〉,更是讓學員們深受感動。

這首歌源自山美部落第七鄰 makuisana汪長老的隨手創作,描述夜晚仰望星空(congeoha)的畫面。透過旋律與詞語,我們跟著歌詞走進部落的地景,也走進了語言的溫度:

🎤 歌詞詞彙片段簡介:
🔹makuisana|山美第七鄰
🔹congeoha|星星
🔹paikuyungvi|圍繞
🔹aasvʉtʉ|有時候
🔹yonghu|漂亮/帥
🔹afsi|熄滅
🔹psoevohngʉ|亮光
🔹omia|上方/天空

🌿這是一首看似簡單,卻蘊藏對這片土地深刻情感與文化的歌。它不只是音樂作品,更是一個重要的訊息——學族語、創族語,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從隨手可得的生活中開始。

我們想要特別鼓勵每一位閱讀這篇貼文的你:
你不需要是創作高手,也不必要是族語高手才能寫歌。只要你願意記下自己家鄉自己部落的地名、說出某個情境的鄒語詞語,就能開始打造屬於你自己的族語作品。

📣 第一天精彩回顧:
✔ 認識語言與身分的連結(我族語,我驕傲)
✔ 族語識字能力自學管道及網路平台引導(我族語,我驕傲)
✔ 紮實的語法學習(代名詞與動詞課程)
✔ 用身體記憶文化(鄒族歌舞文化)
✔ 最後用達邦社eyana跟kuba,把文化唱進心裡也走到身體裡

⭐ 讓我們繼續說、繼續唱,也鼓勵你一起加入族語創作的行列——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語言未來的守星人 ✨

#鄒語創作 #簡單的詞也能動人
#族語學習日常化 #讓語言唱進生活
#我們也能創造新一代的記憶

📣【 #轉知|7/9里佳場次練唱暫停通知】請大家注意自身安全,也感謝各位的理解與配合。
09/07/2025

📣【 #轉知|7/9里佳場次練唱暫停通知】

請大家注意自身安全,也感謝各位的理解與配合。

‼️祭歌練唱公告‼️

原訂今晚(7/9)里佳場次練唱因天氣因素暫停乙次,是否延期或取消後續會再公布。

今天的雨又比昨日更猛烈,怎麼感覺丹娜絲離開後風雨才開始呀~大家不得已出門在外務必小心行車注意自身安全唷!

#不要白跑囉
#還是可以自己在家微練習

09/07/2025

📣【更正啟事|族語拼寫修正說明】

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鄒族文化的支持與關注!
近日我們在分享有關播種祭的貼文中,將鄒語「miyapo」(撒種、播種)一詞誤植為「miapo」,在此鄭重更正並說明如下:

🔸 正確拼寫:miyapo
🔸 詞義說明:為鄒族一年之始的重要歲時祭儀,象徵新一輪農耕循環的開啟,也包含對神靈與自然的祈福與感謝。

我們對於此次錯誤表示誠摯歉意,並已即時修正相關內容。
未來我們會更謹慎審視每一份文化資訊,確保呈現出對鄒族語言與傳統的尊重與正確性。

🪶若各位族人或朋友在閱讀中發現其他可改進之處,也歡迎繼續給予指正與鼓勵,一起為族語文化的傳承努力。

—— 鄒族語言推動組織

Address

Alishan
605

Opening Hours

Monday 08:00 - 17:00
Tuesday 08:00 - 17:00
Wednesday 08:00 - 17:00
Thursday 08:00 - 17:00
Friday 08:00 - 17:00

Telephone

+88652511858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鄒族語言推動組織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