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0/2025
🌿〈豐島中學生導覽〉
看完豐島美術館後,沿著來路走向停車場。
美術館前的草地外圍有三三兩兩的中學生,手裡拿著牌子,神情緊張、侷促。
起初還不太確定他們在做什麼,只覺得那畫面有點可愛。
走近一點,才看到另一群學生和老師站在美術館入口,好像在等人,又有點害羞。
忽然想起館內桌上貼著的那張紙:
「今天有豐島中學生的導覽活動,有興趣可參加。」
原來是他們。
牽腳踏車準備離開時,剛好看見三個學生圍著一位男子,拿著手繪的地圖努力地介紹豐島的景點。
那男子看起來像本地人,穿著輕便,被他們飛快講完一輪後就離開了。
三人面面相覷,老師在旁邊鼓勵:「去找看起來像遊客的人!試著用用看英文」
他們卻害羞地不敢動,一直嘟囔著「不行啦!不行啦!」
老師剛好走到我身邊,我忍不住問:「不好意思,這是什麼活動呢?」
他笑著說:「他們是豐島中學的學生,正在練習跟遊客介紹自己的家鄉。」
我立刻說:「那我可以聽聽看嗎?用英文也沒關係喔。」
老師眼睛一亮:「真的嗎?那太好了!」
他跑去跟學生說:「這邊有位客人想聽你們的介紹!」
「我是台灣來的,但你們可以用英文沒問題。」
三個學生瞬間嚇壞了:「可是我們英文很爛啊!」 面面相覷
我笑著說:「那用日文也可以,我聽得懂。」
三個學生「欸——!」地同聲驚呼
「不是台灣來的嗎?」
我說:「自己學的。」😂
終於開場。
「請問您是第一次來豐島嗎?」
「不是喔,這是第三次來。」
他們又愣住,轉頭小聲問老師:「三次?那我們要介紹什麼……」
我趕緊說:「沒關係,介紹你們覺得特別的地方就好。」
他們終於放鬆了。
一個男生開始介紹:「我們學校後面的海邊有一座白色的雕像……」
我努力想像那是哪裡,但腦海裡完全沒有印象。
老師拿出手機趕緊找了一下地圖,還真的可以從衛星照片上看到。
接著另一位同學補充:「往檀山方向有一條櫻花道,秋天還可以看楓葉。」
我問:「可以騎腳踏車嗎?」
他們搖頭:「會很累喔,最好是開車。」
我們都笑了。
第三位同學提起〈竊竊私語的森林〉。
我只好老實說:「那個我又放棄了。」
他們驚訝:「為什麼?」
「因為太熱了,剛才本來想要去,但吃完午餐就跑到梯田上睡午覺。」
他們都笑了,老師忍不住笑。
同學又在加強推廣:「不過上面真的很安靜,風很涼,是很舒服的地方。」
「對啊!」他們點頭
「好,那我下次來的話,一定去!」💪🏻
老師笑著問我:「妳接下來還要去哪裡?」
「我等下要回港口了,明天去直島。」
三個學生齊聲:「直島!好棒喔,我們都沒去過!」
「不會吧,就在隔壁耶!」
「真的沒去過。」
老師在旁邊笑:「小朋友對家鄉的東西都不太感興趣啦。」
我聽著,不由得笑出聲,「上面的美術館很棒喔!」
三人又嚷嚷著「啊,好想去地中美術館,一定要去一次!」
想起自己大學時,也曾被一個外國人問起:「妳去過花蓮嗎?」
而那時的我,…也沒去過。
直到畢業旅行幫自己安排了一次環島旅行,才第一次看到東部的山與海。
也許每個人,都需要一個「被提醒要去看看身邊土地」的契機吧。
就在我們要道別前,第一個男生忽然說:「我有去過台灣喔!」
全場一片驚呼:「什麼!?你去過台灣?怎麼都沒說!」
他笑著說:「就春節的時候,跟家人一起去的。」
我問:「哪裡?台北嗎?」
「對。」
「那去了哪些地方?」
他想了半天:「木村拓哉去過的那家餐廳!」
我愣了一下:「……吃小籠包嗎?」
「對對對!」
所有人都笑瘋了。
果然,全世界都能被食物征服。
時間不知不覺過去,我得趕回港口搭船。
我向他們揮手道別:「謝謝你們的介紹!」
我又笑著補一句:「一定要去直島喔!那裡真的很漂亮喔!」
回程的船上太陽終於悄悄從雲層中出現,船航行的時候,看到了那個豐島舊中學校後面的白色柱子雕像。不覺笑了,原來我早上剛到島上其實有看到…
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會一來再來瀨戶內藝術祭的原因,不只是藝術展品展品,也不只是建築,或是好吃的當地食物;而是這些在旅行中一期一會的相遇,以及在這些相遇之後對自己生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