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九局下

人生九局下 歡迎來【人生九局下】,若有治喪需求,請洽德恩禮儀24小時專線0800200911

我是丸編,一個死亡行銷企劃人,在這記錄分享生老病死見聞,更多資訊請見下方「關於我」。 我們來自殯葬、長照和媒體業,和大家分享人生九局下半場會用到的實用知識與終老職場故事。

30/10/2025

完整影片請見人生九局下的Youtube #冷知識 #安樂死 #真實故事 #科普 #人生九局下

【那一年重陽節,他背著爸爸的骨灰登山】每年到了重陽節前後,德恩禮儀總會接到幾通這樣的電話:「可以幫我清掃塔位、換新花嗎?」「這禮拜我會帶孩子來看看媽媽,能不能幫我準備一小桌素供?」電話另一端通常是新亡未滿一年的家屬,他們的語氣平靜,把那份思...
29/10/2025

【那一年重陽節,他背著爸爸的骨灰登山】
每年到了重陽節前後,德恩禮儀總會接到幾通這樣的電話:
「可以幫我清掃塔位、換新花嗎?」
「這禮拜我會帶孩子來看看媽媽,能不能幫我準備一小桌素供?」
電話另一端通常是新亡未滿一年的家屬,他們的語氣平靜,把那份思念藏得很深。

有時我們會陪著家屬一起舉辦百日法事時,看他們擦拭牌位、換上新菊,那是一種緩慢的儀式感,沒有誦經,也沒有悲涼,只是雙手在動,眼神在對話,與先人和自己的默契。

有一年,有一位先生特別選在重陽當天遷塔改成樹葬,他背著父親的骨灰騎著腳踏車登山,沿著山徑騎向樹葬預定地,他說父親生前愛騎車也愛爬山,最常掛在嘴邊的話是:「人要懂得登高,才看得見自己走過的路。」

他在半路山霧繚繞的涼亭上停下來休息了一陣子,添上一杯老酒和幾根香蕉與肉乾,輕聲對著風說:「爸,我帶你來看台北了。」

《禮記》裡有一句話:「哀戚之至,禮文之中」悲傷不必高聲,真正的哀思,往往在最靜的地方,老祖宗的智慧告訴我們,「禮俗」是承載情感的容器,當人面對失去,最需要的,不是華麗的儀式,而是那一個能讓思念安放的時刻。

而既然每個人的情感都不會千篇一律,那麼「禮俗」是承載情感的容器,自然容器也可以因應變化方圓尺寸,有心都是儀式,沒心都只是形式。

#人生九局下
#我是丸編
#人生感悟
#儀式感
#重陽節

【有錢能使鬼推磨,更何況是活人呢?】「阿嬤生前篤信風水,我們想挑個適合她八字的塔位要多少錢?」「我爸一輩子熱愛大海,請問從花蓮出海賞鯨,順便灑骨灰要多少錢?」「可以先幫忙預估一下,我們的喪葬補助可以申請多少嗎?」「不燒那麼多東西也沒差吧?基...
28/10/2025

【有錢能使鬼推磨,更何況是活人呢?】
「阿嬤生前篤信風水,我們想挑個適合她八字的塔位要多少錢?」
「我爸一輩子熱愛大海,請問從花蓮出海賞鯨,順便灑骨灰要多少錢?」
「可以先幫忙預估一下,我們的喪葬補助可以申請多少嗎?」
「不燒那麼多東西也沒差吧?基督教和天主教也沒燒這些。」
「我們不敢太鋪張,因為債主會說,我們有錢辦喪事沒錢還債。」

說到辦喪事,大概撇開宗教信仰不談,可能前五大問題其中四個都與錢有關:
1. 這個要花多少錢?
2. 總共最省多少錢?
3. 可以分幾期付錢?
4. 能申請多少補助?

這聽起來是黑色幽默的玩笑話,卻是再真實不過的現實,畢竟人心隔肚皮,一家人有多相親相愛,只有自己放在心裡知道,外頭的親朋好友也只能看懂擺出來的排場,感情要拿出來變現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折舊跌價的幅度比任何一款二手車都誇張。

古早時代的人情味社群,一場告別式,可能動員全村來幫忙,很多成本不是沒有代價,只是折算在人情義理裡面,而現在講求收費透明,摺蓮花不是看你投入多少時間成本和感情,直接對價就是和買現成的相比有比較划算嗎?

幫忙處理靈堂搭棚和拜飯祭拜,有比花錢交給外面會館省時省力嗎?請假大老遠跑一趟的車資要多少?我們這樣的排場別人看了會不會說閒話?白包的金額這樣會不會太失禮?

也許計價的度量衡改變了,但是計較的心態卻依舊保留古早味。
喪禮可能發生的衝突百百種,不管是哪一種,追根究底起因通通都是為了錢。即便大家都說談錢傷感情,但錢沒有處理好的時候,就沒有感情可談…很多家屬在喪禮的籌備過程中,一夕之間變成精算大師。照顧父母親的心思、時間,通通在靈堂前攤開來秤斤論兩計,為的就是計算到底誰比較孝順、誰又該繼承多一些。

喪禮可能發生的衝突百百種,不管是哪一種,追根究底起因都擺脫不了錢,這不是自私,而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本性,差異只是對於捍衛和侵占的分界線,每個人認知不同,有錢能使鬼推磨,更何況是活人呢?

#人心隔肚皮
#現實生活
#為錢煩惱
#人生九局下
#我是丸編

(附圖是某位阿niki疑似被意外過世後,在台灣的喪禮排場,出殯儀隊一字排開是仿日本戰國武士的馬隊陣列,這只是一張附圖說明,請勿過度解讀,本篇不鼓勵加入任何幫派,也沒有美化黑社會的意圖)

【便利商店裡的陰陽界自動門】完成今天的最後一場撿骨後,時間已經過晚上六點半,誠如先前家屬溝通過的,今天是來不及安奉晉塔了,只能擇日再前往,一定要擠在好日子的缺點就是容易碰上搶聽搶爐搶時段,但禮廳和火化爐就只有那麼多,越卡在中午過後的時段就越...
27/10/2025

【便利商店裡的陰陽界自動門】
完成今天的最後一場撿骨後,時間已經過晚上六點半,誠如先前家屬溝通過的,今天是來不及安奉晉塔了,只能擇日再前往,一定要擠在好日子的缺點就是容易碰上搶聽搶爐搶時段,但禮廳和火化爐就只有那麼多,越卡在中午過後的時段就越容易塞在一起。

但總是終於收工了,她站在便利商店外,品嚐著忙了一天的小確幸,一杯冰拿鐵,無糖少冰,晚上還喝咖啡是因為,即便葬禮剛結束,晚上還得去忙另一場頭七法事,她換下外套,靠牆滑手機,疲憊得像剛被人生碾過,好日子前後就是沒日沒夜的爆肝熬夜加班。

殯葬社團有人貼出靈堂布置成賽車場的照片,有人討論骨灰罈漲價。她苦笑了一下,滑過留言區那句:「陽間陰間的生意都一樣難做」

這間便利商店,無疑是全台灣同時最受到陰陽兩界熱愛光顧的便利商店,也可能是全台『同行』見面率最高的交誼廳之一,誇張一點講,如果坐在門邊仔細探聽,幾乎可以聽到半數的業界八卦,從哪個大哥的百萬奢華喪禮卻收不到錢,到哪個禮儀師結婚三次,都有機會能探聽到。

她喝完最後一口冰拿鐵,走向垃圾桶時,抬頭看見自動門打開了,卻沒人進出,她愣了一下笑笑說:「別急,等我忙完頭七,再幫你們補貨。」

講完這句,她自己都覺得好笑,在殯儀館真可能遇過鬼的次數,不用一隻手掌就能數完,而且這還是把這自動門的開開關關也算進去的話;在這裡走過多少場送別。她見過家屬在門口邊哭邊抽菸,火光映照著淚光;見過長輩邊唸經邊買冰咖啡,說是要給往生者「消暑一下」。

人何寥落鬼何多,唯一秉持來者是客,不分貧富貴賤人鬼殊途,能穿梭陰陽的分界線,大概就是這間便利店裡那扇永遠為誰都打開的自動門。

#人生九局下
#我是丸編
#活在當下
#人生感悟
#人生無常

【棺木內放入豆豉是要醃人肉嗎?】可能因為最近豬瘟的事情,所以我今天去逛超市時都沒看見豬肉,雖然可能好一陣子會吃不到豬肉了,但突然聯想到一道我個人很愛的料理【豆豉排骨】,想起那鹹香下飯,百吃不膩的風味,無論搭配白飯還是炒麵都超棒!所以利用這篇...
24/10/2025

【棺木內放入豆豉是要醃人肉嗎?】
可能因為最近豬瘟的事情,所以我今天去逛超市時都沒看見豬肉,雖然可能好一陣子會吃不到豬肉了,但突然聯想到一道我個人很愛的料理【豆豉排骨】,想起那鹹香下飯,百吃不膩的風味,無論搭配白飯還是炒麵都超棒!

所以利用這篇來聊一下這道料理的靈魂,不是排骨,而是豆豉ㄔˇ (發音同"尺"不是"鼓")

你一定吃過豆豉料理的牛肉、豬肉、魚肉或雞肉,但可能不知道豆豉除了可以拿來當醃漬料理這件事,並不是只限於餐盤裡的牛豬魚雞,事實上幾百年前,豆豉常放在在棺材裡伴隨著人一起蓋棺封藏。

這麼作要醃屍嗎?也太獵奇恐怖了吧!別急,請聽我說完。

豆豉的發明最早可追蹤於漢代,史記在貨殖列傳中有提到,西漢時兩個商人因經營豉的生意而致富,到了唐代,文學家王勃偶然發現豆豉可代替中藥麻黃為閻都督治病,使都督康復。使得豆豉的聲名遠播,甚至被譽為「長壽豆」。

隨著大唐文明的昌盛,豆豉也被傳入日本,經過改良,發展出了納豆等食品。據說,納豆是在寺院的「納所」發酵儲藏的,所以才叫「唐納豆」或「咸納豆」;「納所」(のうしょ)是指日本神社或寺廟中用來回收舊神符、舊御守、開運箭矢等物品的地方,也就是寺院內專門存放宗教物品的倉庫。

不過豆豉和殯葬業真正扯上關係,則是出現在明代以後,其實現在社會許多殯葬習俗,也都是師承於明代,例如打黑傘,據說明末清初時,當時的漢人無法接受滿清統治,為了表達不滿,發展出「不踏清朝地,不見清朝天」的喪葬儀式,但是又為了避免這樣做明著跟朝廷對幹引發殺身之禍,所以又扯了一個避免陽光直射魂飛魄散的理由,所以在明朝以前的描繪喪禮的畫作中,鮮少看見傘遮牌位或靈柩之類的場景。

講到這有點離題了,以後有機會再把明朝習俗作個說明,現在還是把主體再拉回為何要放豆豉在棺木中,難不成要醃屍嗎?

在入殮時,把一包豆豉放入棺木中,是一種請亡者不要再留念陽間的象徵,因為豆豉已經發酵,代表亡者肉身已不可能再「發芽」或「回生」,象徵著告訴亡者的魂魄不要再留戀於肉身,應安心離開

這與把煮熟的「鴨蛋」放在亡者手中的意境雷同,熟鴨蛋是暗示亡者這顆蛋已經孵不出活物,誠如人死不能復生,再牽掛不捨也沒用,請安心上路。

雖然以上是基於玄學的說法,但在生物學上,不管是豆豉或鴨蛋,放在棺木中,都會加速發霉腐化的過程,其實也算幫助分解遺體,就不難理解了。

喪俗文史有趣的地方就在於,我們現在用科學解釋結果,但老祖宗們用玄學包裝過程,千百年變的是手法,而不變的是動機,希望親人能一路好走,生死兩相安。

#人生九局下
#我是丸編
#冷知識
#習俗
#文化

【不要再酒駕了,好嗎?】在遺體淨身室裡,空氣是冰的,冷氣的嗡鳴聲低沉地在空氣裡迴盪,像是在提醒她,這裡的時間不再屬於人間。她穿上白袍、戴上手套,動作依然一絲不苟,只是這一次,台上那具覆著白布的身體,她太熟悉。熟悉到連靜止的輪廓都能勾起往日笑...
23/10/2025

【不要再酒駕了,好嗎?】
在遺體淨身室裡,空氣是冰的,冷氣的嗡鳴聲低沉地在空氣裡迴盪,像是在提醒她,這裡的時間不再屬於人間。

她穿上白袍、戴上手套,動作依然一絲不苟,只是這一次,台上那具覆著白布的身體,她太熟悉。熟悉到連靜止的輪廓都能勾起往日笑聲,曾經一起出勤、一起吃宵夜、一起在救護車後方汗如雨下的急救,一起蹲坐消防車旁累到無語。

她將他的衣領撫平、袖口對齊,一個動作接著一個,手卻微微顫。那不是恐懼,而是心在記憶的邊緣打滑,她本該專業、克制,像往常那樣輕柔而精準地捲起病人袖子打針抽血,可當指尖劃過他的髮梢時,她突然停下,那熟悉的氣息、那一縷還未完全散去的皂香,讓她的喉嚨像被什麼卡住。

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為他穿上衣服,她紅著雙眼硬擠出微笑,幫他扣好最後一顆鈕釦,那一刻,她不是護理師,她想到自己有一次在急診室值班時,用半開玩笑的口氣兇他:「幹!不要再送酒空路倒,和那些酒駕的酒鬼過來了!你想偷看我可以用別的方式好嗎?」

他有點靦腆的不知道怎麼回答,100%的一個直男,一段來不及長大的曖昧,一個不知道怎麼直球對決的母胎單身。

在往生室想起在世時的情景,此時此刻看著他半裸的胸膛,有種莫名的哭笑不得,「沒有人第一次單獨約會就看對方洗澡的吧?」她心裡這麼想,於是靠近他的耳邊,低聲說:「我想和你說,我真的喜歡你,那你呢?」

習俗說淚水不要滴到亡者身上,但她的淚水仍然忍不住滑落落在他胸前,他的胸前有個疤,那是有一次他出勤時受傷的,他躺在擔架上被送到急診室時,是他們的初次相見,如今,她才發現,也許縫合那一針一線時,她早已愛上他,只是沒察覺。

她擦乾淚,深吸一口氣,繼續完成最後的程序,她知道這是他最後一次出勤,而她卻仍是他身邊的工作夥伴,那來不及的告別和告白,都只能靠夢中腦補了。

告別式過後的某一天,她看著救護車頂那盞忽明忽滅的燈,忽然想起他對她說過:「我們每天看著一堆生離死別,有想過哪天輪到我們嗎?」她沒回答,那時覺得這問題太晦氣。

如今她才懂,真正晦氣的,不是死亡,而是有些話,永遠來不及說。

#人生九局下
#我是丸編
#人生語錄
#情感語錄

以上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創作,為保護當事人隱私,部分情節與資料會有修改。

【遺體會結冰或是結霜?九成人不知道的冰存冷知識!】每次往生者要放入冰櫃時,喪家通常都會問:「冰過後肉會不會凍壞?」或者「冰凍會不會讓衣服也黏到肉上?」首先我們要先釐清一點,是冰存但不是冰凍,冰櫃的溫度可能會設定在零度下5~10度,根據殯儀館...
22/10/2025

【遺體會結冰或是結霜?九成人不知道的冰存冷知識!】
每次往生者要放入冰櫃時,喪家通常都會問:「冰過後肉會不會凍壞?」或者「冰凍會不會讓衣服也黏到肉上?」

首先我們要先釐清一點,是冰存但不是冰凍,冰櫃的溫度可能會設定在零度下5~10度,根據殯儀館的規定,冷凍櫃之溫度應保持在攝氏3度至零下5度 之間,主要考慮到一般遺體如果是3至5天處理,只需要放在4 ℃冷藏就可以,如果遇到腐敗或冰存超過一週,那就一定要用冷凍,但冷凍的溫度即便設定在零度以下,卻不會凍壞遺體有幾個原因:

1.冰櫃內各空間距離出風口的距離:就好像你把冷氣設定在25度,但實際上室內有很多角落可能溫度是26度甚至接近28度.

2.開啟的頻率:冰櫃每天都會有人開開關關,雖然不像便利商店的冷飲櫃那麼頻繁,但開關一定會影響溫度。

3.冷藏櫃沒有急速降冷:殯儀館或往生室的冰櫃,大多沒有急速冷卻的功能,當外面室溫是30度時,要進入到零下5度,可能得花5個小時或更久的時間,而這中間有人一但開啟櫃子,又會延長時間。

基於以上各種誤差干擾,所以即便冰櫃設定為零下5度,但實際上處於零下5度的大體卻只有表面會結霜,不會結凍,就是因為並非一天24小時都處於這個溫度。

把這些因素都考量進去,就算表皮有結霜,但其實內臟整體平均溫度可能在2度左右,而還會保持低濕度,營造一個不適合細菌繁殖的環境,目的是減慢遺體腐化的速度。

因為冷凍櫃並不是冰凍遺體,所以逝者的遺體在凍櫃入面仍然會持續變化,只不過變化過程比較慢,而逝者會在過程中,蛋白質分解脫水而釋出氣味,會有一種難以形容的「蛋白質分解味」,這種氣味一旦沾上身體,就會很難除去,當然這個味道的濃郁也會和遺體進櫃之前的本身腐化程度有關。

舉例來說,因為多重器官衰竭而離世的遺體,如果選擇在常溫下助念8小時候才進櫃,和死後一小時完成手續後就進櫃相比,助念後的氣味一定比較濃郁,那些說助念後屍身比較不腐化的神話故事,千萬不要當真,因為細菌和病毒是聽不懂經文咒語的,如果細菌和病毒聽得懂,那還發明疫苗幹嘛?得到流感的人回去把金剛經唸10遍就好了。

而如果有朋友想知道這濃郁的「蛋白質分解味」是甚麼氣味,可以把一顆雞蛋敲裂後,置入一個密封袋後,放在冰箱裡冷藏七天後,打開來就能聞到那個味道了。

想知道冰存一週以後的遺體變化過程嗎?我作了一部影片,連結在留言第一排,歡迎觀看分享看法。

#遺體
#冷凍
#冷知識
#人生九局下
#我是丸編

【有些告別不是在靈堂,而是已讀不回】從甚麼地方能看出來,這段關係註定是真心換絕情?當你回人家訊息是秒回但人家回你訊息是輪迴在那個陰雨綿綿的上午,殯儀館外的香煙裊裊,像是一場還沒散去的夢。告別式即將開始,禮儀師低聲提醒:「等一下家屬致詞完,會...
21/10/2025

【有些告別不是在靈堂,而是已讀不回】
從甚麼地方能看出來,這段關係註定是真心換絕情?

當你回人家訊息是秒回
但人家回你訊息是輪迴

在那個陰雨綿綿的上午,殯儀館外的香煙裊裊,像是一場還沒散去的夢。告別式即將開始,禮儀師低聲提醒:「等一下家屬致詞完,會再開放大家捻香致意」

她點了點頭,把手裡那杯早已冷掉的黑咖啡握得更緊。手指有一點抖,不是因為冷,而是因為她的手機還沒響,他沒有回。

前一晚她傳了訊息給他,只是短短幾個字:「明天我會去告別式。」
告別式是兩人共同的舊視,他曾對她說這是我的死黨,妳一定要認識,我們的交情好到,如果誰先走了,留下來的那個要幫對方主持告別式。

年少輕狂在多年後,結果一語成讖
她以為,這樣的時刻,他會說一句「謝謝妳來」。
結果什麼也沒有,手機雖然螢幕亮過幾次,但都不是他的訊息,是 LINE 的廣告通知。

她苦笑,心想:「原來連算法都比他更關心我一點。」

弔唁親友續入場。靈堂中央放著黑框遺照,那張照片裡的老人笑得很慈祥。白菊花排成的花牆旁邊,是一排穿黑袍的親屬。她在人群中看見他了。

身為禮儀師的他站在最前面,幫忙引導賓客鞠躬,神情冷靜,禮貌周全。
她突然有點恍神——她記得三年前,第一次見到他,就是在另一場告別式。那時他是執案禮儀師,她是那場的襄儀。

那天他笑著跟她說:「有時候幫別人辦告別式,比談戀愛還誠實。」
她問:「為什麼?」
他說:「因為這裡沒有假裝。哭的是真的難過,笑的是真的懷念。」

她那時覺得,這個人懂得溫柔。
後來才知道,他只是擅長表演誠懇。

典禮開始,師父的誦經聲緩緩流動。她坐在後排,聽著那些聲音像潮水一樣往前推,螢幕上播放著回顧影片,他的影像也出現在畫面裏。

她低下頭,咬著嘴唇,想起三個月前他在夜裡傳來的語音:「我最近很忙,別亂想,好嗎?」
她那時秒回「好,我懂。」
他則隔天才傳一句:「嗯」

等到開放賓客捻香時,她走上前去,他剛好轉過頭,看見她,那一瞬間,他的臉上閃過短暫的尷尬與驚訝。

典禮結束,他在等待火化的時間傳了訊息給她
「妳來了。」他說。
「嗯,我說過我會來。」
她的文字很平靜,就像在報天氣。
他回:「那妳過得好嗎?」
「我很好啊,至少我的訊息都有人秒回。」

這段對話之後再也沒有繼續,她換上套裝,前往下午要工作的告別式場,走進靈堂聽見誦經聲,那句她聽了上百次的「生滅無常,皆為緣起」,今天這一刻她突然懂了,有些關係不是斷在冷漠上,而是死在回應速度的落差裡。

當你回人家訊息是秒回,但人家回你訊息是輪迴,那代表你在等的人,早就不在同一個時區,她笑了笑,自言自語:「原來真心換絕情,也是一種超渡啊」有些告別,不是在靈堂裡完成的,而是在你終於不再等對方回訊息的那一刻。

#人生九局下
#我是丸編
#人生感悟
#情感故事
#已讀不回
以上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創作,為保護當事人隱私,部分情節與資料會有修改。

【人仗狗勢賺錢的鄉野傳奇-17個人與1條狗】傳說清代中葉,有一艘船載著1條狗還有 17 名人類, 17名人類的職業有 好幾種版本,一種說法是船員、商人、旅客、返鄉探親的人和漁民,另一種暗黑版,其實就是把職業黑市幫派化,分別是走私客、偷渡犯、...
17/10/2025

【人仗狗勢賺錢的鄉野傳奇-17個人與1條狗】
傳說清代中葉,有一艘船載著1條狗還有 17 名人類, 17名人類的職業有 好幾種版本,一種說法是船員、商人、旅客、返鄉探親的人和漁民,另一種暗黑版,其實就是把職業黑市幫派化,分別是走私客、偷渡犯、人口販子和奴工。

不管到底是什麼職業,沒有同年同月同日生,但結果都是同年同月同日死,17個人因不幸遭遇海難而漂流到石門的乾華,就是今天的核一廠海岸附近,唯一生還的狗兒守屍悲鳴,引來當地民眾注意;當眾人為殉難的 17 人收屍掩埋時,這隻狗兒竟也投身殉主,這樣的景象令在場眾人為之動容,便以「十八王公」之名予以祭拜。

好的,以上故事有個疑點,狗兒投身是投去哪?投去海裏嗎?但狗會游泳啊!而且牠的水性比這17個人都好,那是投去墓穴裏嗎?難道掘墓人不等狗兒爬出來就活埋牠陪葬嗎?

如果有人能解答這疑點的話,還請留言告訴我,但我想接講著今日在石門有一尊頗為知名好幾層樓高的「黑龍義犬」銅像,那這尊「黑龍義犬」保佑的項目是什麼呢?

時間回到1945年二戰結束那天,十八王公的信徒們相信石門幸運地躲過整個二戰,福地庇佑未遭戰火波及,就是因為黑龍義犬在此驅趕盟軍戰機之故,雖然這比嘯天犬還猛的行為,沒有得到任何飛行員證實過,雖然大家只看過附近地上有黑狗追著騎腳踏車的郵差跑,但真的沒人看過天上有黑狗追著轟炸機跑,但神話就是一種集體幻覺的曼德拉效應,也有一說是轟炸機飛行員怕聽到狗叫聲,所以不來此處轟炸.......(嗯,先不說幾千英呎高空隔著防彈玻璃和活塞發動機的轟鳴,還能聽到狗叫?玩命的轟炸機飛行員連高射炮都不怕了,會怕狗叫?)

總之民智未開的年代,神話就這樣在鄉里流傳開,而這波人仗狗勢賺錢的鄉野傳奇高潮,出現在政府於1970年代推動的十大建設時,核一廠興建地靠近十八王公廟,在核一工程進行時,一度要拆遷十八王公廟,但工程人員和機具屢遭不順,例如:工人生病或機械故障,王公們與小黑一起託夢顯靈表示不願搬家。這樣的故事讓此地香火更加興旺,後來甚至出現一堆賭徒和八大行業,正神不會保佑偏財,那就只好求陰廟保佑了,「有求必應」的傳聞也讓許多不同行業的人來此祈求亨通發達,民國70年間,劉家肉粽老老闆劉國勝曾說當年鼎盛時期,周末假日從白沙灣開車到十八王公廟短短六公里,塞車就須耗費兩小時。

不過入秋後的十八王公廟現在只剩稀疏的香客,遠遠比不上旁邊富基漁港吃螃蟹的饕客人潮,不是因為治安變好了,撈偏門的人變少了,是因為十賭九輸是常態,再靈驗也保佑不了心懷不軌,人在做,天在看,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你看蒼天饒過誰。

順便一提另一個鄉野傳聞,此廟也是旺旺集團名稱的由來。蔡衍明總裁在得到日本岩塚製菓仙貝製造技術後前往該廟祭拜,有次見到祭奉的狗雕像時突發奇想,便將品牌名稱取作「旺旺」。這兩字除了是狗的叫聲外,逢年過節也很討喜,因此打響名號,每逢農曆春節,他本人和旺旺的高階幹部也常到此祭拜和走春。

你有聽過什麼關於動物的鄉野傳奇嗎?也歡迎留言告訴我。

#人生九局下
#我是丸編
#天道輪迴
#人生感悟
#動物

【因為隨時可以見面,所以就一直沒見面,最後再也見不到面】身為一個死亡行銷企劃,我常聽見的一句話是:「我們一直說要見個面,但一直沒約成。」有些見面,只差吃一頓飯的時間,這句話聽起來輕描淡寫,卻像一個人留下的回音,大家都以為時間還很多,以為明天...
16/10/2025

【因為隨時可以見面,所以就一直沒見面,最後再也見不到面】
身為一個死亡行銷企劃,我常聽見的一句話是:「我們一直說要見個面,但一直沒約成。」

有些見面,只差吃一頓飯的時間,這句話聽起來輕描淡寫,卻像一個人留下的回音,大家都以為時間還很多,以為明天還能再約,結果人走得比約定還快。

我想人生的遺憾不是沒說再見,而是我們太習慣把「有空再約」當成禮貌用語,卻忘了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誰會先到。

理所當然的來日方長,卻莫名其妙地輸給了人生無常,把每一次見面的機會都輕輕擱著,直到「有空」成了一輩子的藉口,而心裡那個位子也就永遠空著。

因為隨時可以見面,所以就一直沒見面,最後再也見不到面。

你呢?是否也曾錯過那次有空再一起吃飯?

#人生九局下
#我是丸編
#活在當下
#人生感悟
#人生無常

【我沒有要自殺】今天晚上會發布一支影片,這支影片在製作前我考慮了很久。果然不出意外的,上架後就被Yotube封鎖一次,還收到了關心我是否打算自殺的警告信。我想讓Youtube的審查機制可能誤會我打算安樂死,因為影片中有安樂死現場注射的真實畫...
15/10/2025

【我沒有要自殺】
今天晚上會發布一支影片,這支影片在製作前我考慮了很久。
果然不出意外的,上架後就被Yotube封鎖一次,還收到了關心我是否打算自殺的警告信。

我想讓Youtube的審查機制可能誤會我打算安樂死,因為影片中有安樂死現場注射的真實畫面,順便也提請大家在觀看前請先做好心理準備。

但我主要想討論的是,台灣人的平均不健康餘命年限約8年,也就是生命最後的8年,有半數人註定要與輪椅、臥床、包大人相伴,如果運氣好或是財力夠,有人照料尚稱有生活品質和尊嚴,但如果運氣不好或沒錢呢?

影片連結我放在留言第一排,今晚7點半在Youtube首播,如果你還沒訂閱我的Youtube,記得訂閱分享開啟小鈴鐺喔!

#人生九局下
#我是丸編
#安樂死
#破產
#罕見疾病

【今生欠的呆債,一把火後一筆勾銷】搶救雷恩大兵電影裡有一幕,搜救小隊在過程中遇到一群正在被伏擊大量傷亡的部隊,於是想從已經陣亡士兵的兵籍牌裡面找看看有沒有叫雷恩的,在翻攪兵籍牌的同時,他們開始玩起來抽牌的遊戲,完全沒有意識到每一小張金屬片,...
13/10/2025

【今生欠的呆債,一把火後一筆勾銷】
搶救雷恩大兵電影裡有一幕,搜救小隊在過程中遇到一群正在被伏擊大量傷亡的部隊,於是想從已經陣亡士兵的兵籍牌裡面找看看有沒有叫雷恩的,在翻攪兵籍牌的同時,他們開始玩起來抽牌的遊戲,完全沒有意識到每一小張金屬片,都代表了一條人命。

當年看電影時我懂這個隱喻的道理,但真要有甚麼很深的體悟.是在接觸殯葬業後,這桌上每一張遺體處理單,也都是一條人命,而每一條人命背後,都有一段家庭故事。

社會上常見「無人認領遺體」的新聞,很多人以為這些亡者都是沒有子女手足的獨居老人,但實際上,更多時候他們是「有親人」的 ,也許有子女,也許有手足,只是沒人願意再承擔。

為什麼?
因為他們生前可能欠下債務,或是長年家暴、情緒勒索、背叛家人。於是當死亡來臨,法律上通知得到親屬,但情感上,家人已經劃下最後一道界線。有乾脆簽切結書放棄,當警察或社工找上門,只會得到一句冷冷的答案說:「他是我爸沒錯,但我不想處理。」

未經他人苦末勸他人善,我不想說各人造業各人擔這種話,因為我也沒資格站在那種道德制高點,我只是想說死亡也許是偶然,但孤獨死並不是偶然,恩怨情仇的價值難以估算,但恩怨情仇的殘值最終清算,就是大約2~3公斤的磷酸鈣結晶。

埋進樹下也好,撒在海裡也好,不管你是這疊恩怨情仇的債務人還是債權人,也不管你同不同意,反正今生欠的呆債,一把火後也只能一筆勾銷。

#人生九局下
#我是丸編
#人生感悟
#人生語錄
#孤獨死

Address

Chunglihsin
320

Opening Hours

Monday 08:30 - 17:30
Tuesday 08:30 - 17:30
Wednesday 08:30 - 17:30
Thursday 08:30 - 17:30
Friday 08:30 - 17:30

Telephone

+88633606733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人生九局下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人生九局下: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