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檸

清檸 我們是111學年度創立的清大學生媒體-「清檸」,希望能帶給大家滿滿的維他命C。

報導校內豐富多元的學生生活,期許透過降低校園公共事務的討論門檻,讓身處清大的夥伴能更輕鬆接收到與自己周遭相關的消息。

【 #體育報導|​​閃閃動人的籃球時光——清大女生們的籃球社群】🍋點擊連結閱讀全文:https://nthulemonnews.com/p/f1544bc6-037b-49b9-9eff-90b066f14c35/你是否曾經注意到,在清大有...
11/09/2025

【 #體育報導|​​閃閃動人的籃球時光——清大女生們的籃球社群】

🍋點擊連結閱讀全文:https://nthulemonnews.com/p/f1544bc6-037b-49b9-9eff-90b066f14c35/

你是否曾經注意到,在清大有一群熱愛籃球的女生,在以男性為主的籃球場上,盡情揮撒汗水、歡聲笑語?

本次報導,清檸透過訪談女籃社群成員,了解社群的運作,以及對於社群成員而言「全女球場」與社群的意義。

在籃球場性別不均的情況下,女籃社群匯聚了個體的力量,一同協調場地,避免人數的劣勢。女籃社群更形成一個讓女性感到安心的運動環境,在這裡,他們不必擔心被凝視,又或者被視為球場上的「異類」。

女籃社群成員因為對籃球的熱情而集結;因為有一群彼此支持的夥伴,而獲得力量,共同努力突破球場上的性別困境。在球場上,他們閃閃動人。

#籃球 #性別 #運動 #閃閃動人 #女性議題 #清大

【9月4號社博預告X春季「擴~大」徵才】「這不只是一顆檸檬!」邀請各位清大新生、舊生、有閃過加入清檸念頭的你!於9月4號到社團博覽會的B14「清檸新聞小組」攤位,與我們聊聊校園大小事,如果對清檸運作、成員招募好奇也都歡迎現場詢問~ #社博攤...
03/09/2025

【9月4號社博預告X春季「擴~大」徵才】

「這不只是一顆檸檬!」

邀請各位清大新生、舊生、有閃過加入清檸念頭的你!於9月4號到社團博覽會的B14「清檸新聞小組」攤位,與我們聊聊校園大小事,如果對清檸運作、成員招募好奇也都歡迎現場詢問~

#社博攤位資訊

🍋地點:排球場
🍋攤位:B14
🍋時間:17:30-21: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一、大二你的在還算新鮮的校園生活中,你會不會對某件事、某個議題感到好奇:

「為什麼是這樣?」
「沒有人報導ㄇ?」
「欸這其實很值得講欸!」

無論你是文組還是理組,無論你是幾年級,只要對新聞寫作、公共議題有興趣,想挑戰深度報導、參與團隊協作,都歡迎手刀報名,成為清檸新活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應徵方式:點入Linktree🔗填寫徵才表單
➊ 即日起至 2025/09/30 (二) 23:59
➋ 填寫平時對於校園的觀察、想要書寫的主題
➌ 參與入社面談

#面談說明
➊ 時間約40分鐘
➋ 根據報名表單的填答進一步聊聊
➌ 說明清檸的組織運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職位簡介

【🖊️專題記者】(名額 2~3 位): 內容以論述性的議題為主
【🖊️生活記者】(名額 2~3 位): 內容主要介紹校內外的活動與故事,風格較為輕鬆
【📸攝影記者】(名額 2~3 位):提出自己的攝影企劃與觀點
【🖍️社群美術&社群企劃】(名額 5~6 位):配合報導或社群企劃進行製圖
【📨讀者投書】(名額 ∞ 位): 主題形式不拘,針對自身關懷書寫報導(投書表單請見首頁Linktree)

✴︎記者若有意願,也歡迎加入因校內突發事件而組成的專案小組,與編輯部合作,產出即時快訊新聞。

#清大 #社團博覽會 #校園媒體 #清檸 #春季徵才

【 #團隊的話|114-1編輯的話】113學年度,清檸完成了5篇  #專題深掘、12篇  #校園生活、5篇  #讀者投書、與【蘊涵一切生命——清華生態與環境書寫】團隊合作9篇  #生態與環境、1個  #畢業社群企劃、1次試讀會。這一年,清檸...
02/09/2025

【 #團隊的話|114-1編輯的話】

113學年度,清檸完成了5篇 #專題深掘、12篇 #校園生活、5篇 #讀者投書、與【蘊涵一切生命——清華生態與環境書寫】團隊合作9篇 #生態與環境、1個 #畢業社群企劃、1次試讀會。

這一年,清檸用表單調查、訪談製作 #專題深掘,了解多元選修學制下的適應行為、學生眼中的學生自治;同時,從各記者的生活出發,我們採訪學生自發團隊、蒐集校園鬼故事、紀錄步行體驗,完成主題多元、文筆輕鬆的 #校園生活;從 #讀者投書 的文字,我們曝光了同在學校,但卻不一定熟悉的創作者、倡議者、評論人,以及他們所在乎的主題;同時,除了以人為主題,我們也透過 #生態與環境 的文字,重新認識熟悉景觀中不太熟識的動植物。

其實,清檸因製作校園新聞而獲得的,遠大於我們所能傳達出的。

因此,謝謝各位讀者上一年度的關注,清檸將繼續從校園的各種事件、現象、有趣的對象投注好奇與關注,期待我們能盡量深刻地紀錄下114學年的時空,加厚讀者們對於校園的認識與感受,也希望關於這裡、發生在這裡的對話能夠繼續。

|編輯群113精選:

〈專題深掘​​🍊|服務學習去與留:服務學習的意涵與轉型挑戰〉
〈專題深掘​​🍊|清大學生自治現況分析及學生看法〉
〈專題深掘​​🍊|選課甘苦談:從院學士班制度看跨領域選課的理想與現實〉
〈校園生活🍈|讓地景變成遊戲地圖(上):ColonD學生團隊在清大校園的實境解謎嘗試〉
〈校園生活🍈|客家是什麼可以吃嗎?清大周遭的客家小角落〉
〈校園生活🍈|步行不可行?清大道路危險熱點〉
〈生態環境🍋|窗殺危機:水泥叢林裡的沉默殺手〉
〈生態環境🍋|雜草與野菜的往復對話〉
〈生態環境🍋|​​蝴蝶園:身體,及其所創造的(下)〉
〈讀者投書🍉|別濫用「左派理想」來掩蓋侵略現實:抗爭應舉起國族大旗〉
〈讀者投書🍉|像我這樣的一個大學生:潘羽鍚個展「溫開水日常」自述〉

【 #社群企劃|鬼魅地理學:精選清大鬼故事特輯🥶】噓⋯⋯精選清大鬼故事特輯開始播放⋯⋯祝福大家開學愉快💤🍋點擊前篇連結閱讀​​清大校園鬼故事(上)(下) #清大  #校園鬼故事  #人社院  #空間  #歷史  #環境  #感官  #鬼魅地...
31/08/2025

【 #社群企劃|鬼魅地理學:精選清大鬼故事特輯🥶】

噓⋯⋯精選清大鬼故事特輯開始播放⋯⋯
祝福大家開學愉快💤

🍋點擊前篇連結閱讀​​清大校園鬼故事(上)(下)

#清大 #校園鬼故事 #人社院 #空間 #歷史 #環境 #感官 #鬼魅地理學

【 #生活報導|清大校園鬼故事(下):感官體驗的恐懼加成】🍋點擊連結閱讀全文:https://nthulemonnews.com/p/6fb07e8b-70b8-4c5c-afb3-ed90df89df9b/上集討論了清大後山、相思湖、梅園...
25/08/2025

【 #生活報導|清大校園鬼故事(下):感官體驗的恐懼加成】
🍋點擊連結閱讀全文:https://nthulemonnews.com/p/6fb07e8b-70b8-4c5c-afb3-ed90df89df9b/

上集討論了清大後山、相思湖、梅園的鬼故事,空間偏遠的未知感、地貌的歷史變遷、真實故事的渲染與學生活動的代代相傳,都為這些地點蒙上一層神祕色彩。

下集我們將前往清大令人寒毛直豎的空間之一——人社院。人社院的空間配置帶來了與其他空間不同的感官體驗,結合過去的土地使用,使得人社院也流傳許多鬼故事,甚至只要在館內行走都不免覺得「毛毛的」。

如果你也曾在人社院內,不自覺的加快腳步,快速通過那些令人「毛毛的」地方,或者因為曾經聽聞人社院鬼故事,因此在夜間繞行人社院的話,快來閱讀本篇文章,一探「毛」究竟從何而來。

#清大 #校園鬼故事 #人社院 #空間 #歷史 #環境 #感官 #鬼魅地理學

【 #生活報導|清大校園鬼故事(上):地貌、空間、歷史堆疊的恐懼】🍋點擊連結閱讀全文:https://nthulemonnews.com/p/d1e85539-a06e-48fb-ac14-865ac1f93f12/你曾聽過哪些清大的校園鬼...
23/08/2025

【 #生活報導|清大校園鬼故事(上):地貌、空間、歷史堆疊的恐懼】
🍋點擊連結閱讀全文:https://nthulemonnews.com/p/d1e85539-a06e-48fb-ac14-865ac1f93f12/

你曾聽過哪些清大的校園鬼故事?經過清大校園哪些地方時讓你不寒而慄?

鬼故事的誕生與地貌、空間、歷史、感官息息相關。地貌的歷史變化、空間配置所帶來的感官體驗,使人們產生各種恐怖想像。本篇文章改寫自東吳大學鬼魅地理學期末報告(註一),收錄許多網路流傳與口述的清大校園鬼故事,並從上述的面向分析這些鬼故事為何使人感到恐懼。

如果炎炎夏日不想花費太多冷氣電費,那麼就快來閱讀這篇讓人不開冷氣也感到一陣陣涼意的文章吧!

#清大 #校園鬼故事 #梅園 #相思湖 #後山 #地貌 #空間 #歷史 #鬼魅地理學

【 #畢業特別企劃|一起吃飯吧——清華食物地圖收集 】在清華的日子一天天過去,不管開心難過都還是要吃飯 🤩於是  #清華食物地圖收集計畫 就這樣誕生了!不知不覺2025年已經走到了8月,不知道各位畢業生過得還好嗎?在5月中曾發布限動詢問大家...
07/08/2025

【 #畢業特別企劃|一起吃飯吧——清華食物地圖收集 】

在清華的日子一天天過去,不管開心難過都還是要吃飯 🤩
於是 #清華食物地圖收集計畫 就這樣誕生了!

不知不覺2025年已經走到了8月,不知道各位畢業生過得還好嗎?
在5月中曾發布限動詢問大家在新竹吃了些什麼,收集成清華專屬的食物地圖。
在畢業兩個月後分享給所有畢業生們!

想吃什麼都可以回來看看新竹,懷念一下屬於自己的清華味🥢
本日主題: #不知道吃什麼就吃🤫 #月底錢包救星👊

🍋點擊連結進入 #清華食物地圖 Google Map:
https://maps.app.goo.gl/uHoZeKinzFuSTkDZA?g_st=i

#清華大學 #美食 #新竹 #新竹美食 #食物地圖 #畢業

【  #畢業特別企劃|一起吃飯吧——清華食物地圖收集 】在清華的日子一天天過去,不管開心難過都還是要吃飯 🤩於是  #清華食物地圖收集計畫 就這樣誕生了!不知不覺2025年已經走到了8月,不知道各位畢業生過得還好嗎?在5月中曾發布限動詢問大...
04/08/2025

【 #畢業特別企劃|一起吃飯吧——清華食物地圖收集 】

在清華的日子一天天過去,不管開心難過都還是要吃飯 🤩
於是 #清華食物地圖收集計畫 就這樣誕生了!

不知不覺2025年已經走到了8月,不知道各位畢業生過得還好嗎?
在5月中曾發布限動詢問大家在新竹吃了些什麼,收集成清華專屬的食物地圖。
在畢業兩個月後分享給所有畢業生們!

想吃什麼都可以回來看看新竹,懷念一下屬於自己的清華味🥢

🍋點擊連結進入 #清華食物地圖 Google Map:https://maps.app.goo.gl/uHoZeKinzFuSTkDZA?g_st=i

#清華大學 #美食 #新竹 #新竹美食 #食物地圖 #畢業

【 #專題報導|一杯咖啡看選課:清大生選課心態調查​​】🍋點擊連結閱讀全文:https://nthulemonnews.com/p/d363126c-9182-4529-a102-a731528c0705/「這門課會當嗎?」「給分甜不甜?」...
31/07/2025

【 #專題報導|一杯咖啡看選課:清大生選課心態調查​​】

🍋點擊連結閱讀全文:https://nthulemonnews.com/p/d363126c-9182-4529-a102-a731528c0705/

「這門課會當嗎?」「給分甜不甜?」每到選課季,這些熟悉的問題總是在校園中迴盪。為了改變學生對課程的刻板印象,清華大學校務研究中心今年推出創新的「咖啡選課法」,運用機器學習技術將專業課程重新分類為濃縮咖啡型、美式咖啡型、拿鐵型及可可拿鐵型四大類別,試圖跳脫傳統「好過」或「會當」等二元標籤思維。

在本篇深度報導中,清檸針對此項教育創新進行全方位調查。我們專訪了咖啡分類法的設計者校研中心區國樑主任,深入探討其設計理念、實施背景,並且專訪了通識中心吳俊業主任,嘗試了解在必選修之外,這套分類邏輯是否能延伸至通識教育領域。

除此之外,我們透過問卷分析與學生訪談,發現學生的選課策略遠比表面複雜。調查顯示,部分學生確實認為新分類法有助於理解課程特色與學習方向,但也有學生質疑分類標準是否過於籠統,無法完全反映課程實際狀況。

咖啡選課法這項創新分類指標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新的選課參考,更重要的是,它開啟了師生間更深層對話的可能性。想了解清大生的選課策略嗎?想知道咖啡選課法的實際成效如何?完整調查報告為您揭曉答案。

#咖啡選課法 #大學生選課 #修課經驗 #數據分析

【2025 清檸秋季徵才🍋】在校園生活中,你會不會對某件事、某個議題感到好奇:「為什麼是這樣?」「沒有人報導ㄇ?」「欸這其實很值得講欸!」如果你不時這麼想,先別急著滑走,這篇貼文可能就是你下一個行動的開始!_________________...
18/07/2025

【2025 清檸秋季徵才🍋】

在校園生活中,你會不會對某件事、某個議題感到好奇:

「為什麼是這樣?」
「沒有人報導ㄇ?」
「欸這其實很值得講欸!」

如果你不時這麼想,先別急著滑走,這篇貼文可能就是你下一個行動的開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是清大新聞小組「 #清檸」,從採訪與資料爬梳、到書寫和影像紀錄,將種種議題的脈絡、影響、立場化為一篇篇報導,讓讀者從中理解身邊大小事。

在第三年度下半,清檸陸續發布了多篇新聞,主題十分豐富。包括討論學生自治、服學變革的深度專題;探索野菜身世、鳥類窗殺的生態環境專欄;關於中國訪問團至清大交流的三篇觀點各異的讀者投書;以及介紹客家文化、實境解謎遊戲、白雙全工作坊、新竹散步節、數位迷蹤展覽、清大美術館等等的生活報導⋯⋯

無論你是文組還是理組,無論你是大一新鮮人還是大四老屁股,只要對新聞寫作、公共議題有興趣,想挑戰深度報導、參與團隊協作,都歡迎手刀報名,成為清檸新活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應徵方式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7yFrG7u8A7Q7z59q6
填寫時間:即日起至 2025/08/01 (五) 23:59

#面談說明
➊ 時間約40分鐘
➋ 根據報名表單的填答進一步聊聊
➌ 說明清檸的組織運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職位簡介

【📝文章編輯】(名額 4~5 位)
➊ 每學期負責1~2位記者
➋ 陪伴記者發想主題、擬訪綱、校稿等

【🖊️專題記者】(名額 2~3 位)
➊ 內容以論述性的議題為主
➋ 依文章需要進行相關採訪或資料搜集
➌ 篇幅約1500~3000字
➍ 一學期至少完成一篇報導

【🖊️生活記者】(名額 2~3 位)
➊ 內容主要介紹校內外的活動與故事,風格較為輕鬆
➋ 依文章需要進行相關採訪或資料搜集
➌ 篇幅約1500字
➍ 一學期至少完成一篇報導

✴︎文章編輯與記者身分不受限於生活、專題兩部門,會根據文章提案與實作、確認該篇文章發布時的分類。
✴︎記者若有意願,也歡迎加入因校內突發事件而組成的專案小組,與編輯部合作,產出即時快訊新聞。

【📸攝影記者】(名額 2~3 位)
➊ 提出自己的攝影企劃與觀點
➋ 整理攝影作品及文案
➌ 一學期完成一個攝影企劃
➍ 如有意願可協助文字記者拍攝

【🖍️社群美術&社群企劃】(名額 5~6 位)
➊ 配合報導或社群企劃進行製圖
➋ 如有意願可以設計清檸周邊
➌ 無經驗者可,工作量會由社群主任應時協調

【📨讀者投書】(名額 ∞ 位)
➊ 主題形式不拘,針對自身關懷書寫報導
➋ 篇幅約1500字
➌ 除文字外,也歡迎加進攝影作品及其附註文字
➍ 投書表單:https://forms.gle/khacAm3isWnuXFy79

【 #生活報導|文藝復興——清大美術館的初試啼聲】🍋點擊連結閱讀全文:https://nthulemonnews.com/p/8b9f7e01-5d70-4cac-9869-8befce56b9b0/「美術館作為史觀的進駐,不單單只是擺設藝...
11/07/2025

【 #生活報導|文藝復興——清大美術館的初試啼聲】

🍋點擊連結閱讀全文:https://nthulemonnews.com/p/8b9f7e01-5d70-4cac-9869-8befce56b9b0/

「美術館作為史觀的進駐,不單單只是擺設藝術作品的容器而已,而是有自己的使命存在。」

來往綜二館的人,不難發現外牆海報上印著「清華文藝復興」幾個大字;不過藝文該如何復興?真的復興了嗎?或許是許多人心中懸而未決的疑惑。

本篇報導中,清檸記者追蹤清大的藝文脈絡,訪問藝文中心執行長謝佩霓,爬梳即將亮相的宏亮美術館的定位;同時整理校方近期策辦的藝文展演,如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致藝術影展、人皆尋夢雙個展、C-LAB穹頂劇場等等,讓「文藝復興」不停留在高大上的空泛口號,而是可以具體感知的美學實踐:

「所謂文藝復興的定義不在於興建場館或大肆宣傳,而是透過不同的藝術經驗確立藝術的價值本身,進而讓藝術進駐到彼此的生活之中。」

#清大美術館 #文藝復興 #校園生活 #展覽

【 #生態與環境專欄|窗殺危機:水泥叢林裡的沉默殺手】🍋點擊連結閱讀全文:https://nthulemonnews.com/p/791739a3-0624-4473-8086-64ae3b084d3f/你有沒有曾因為玻璃擦得太乾淨而撞上的...
25/06/2025

【 #生態與環境專欄|窗殺危機:水泥叢林裡的沉默殺手】
🍋點擊連結閱讀全文:https://nthulemonnews.com/p/791739a3-0624-4473-8086-64ae3b084d3f/

你有沒有曾因為玻璃擦得太乾淨而撞上的經驗?

對我們人類來說,這樣的撞擊通常不會造成嚴重的身體損傷,但如果是高速行進中的動物撞擊到窗戶,要面臨的可不僅僅是受傷流血、骨折、癱瘓,嚴重者甚至會失去生命。 這樣的事件就是所謂的「窗殺」,其中最大宗的受害者就是鳥類,全球年年有數十億隻鳥類因此喪命。那麼,清大的校園環境有存在著窗殺的風險嗎?

本文從校園曾經通報的案例、社團處理的經驗出發,提供讀者窗殺的辨認方法、處理方法,也介紹其他校園、公共建物中不同預防窗殺的設計,期待各位共同生活於校園的讀者如果遇到了鳥類窗殺事件,你可以:

(1)查詢各縣市的野鳥學會了解救傷相關資訊
(2)到臉書社團「台灣野生鳥類緊急救助平台」尋求協助
(3)把現場的情況拍照回報到臉書上的「野鳥撞玻璃回報社團」,或者是「路殺社資料庫」

讓我們透過公民科學的力量來蒐集更多窗殺案例,來進一步推動相關單位進行改善。但切記不要撿回傷鳥私養! 缺乏專業評估的野放給鳥類帶來的不是自由而是死亡。

#窗殺 #玻璃 #虎鶇 #夜鷹 #松雀鷹 #五色鳥 #鳥類 #猛禽 #清華大學 #清大 #環境書寫

------------------------------------------------------------------------------------------------

【蘊涵一切生命——清華生態與環境書寫】計畫

2022年冬天開始,我們開始在清大自然保育社進行校園生態調查,2024年春天,開始進行成果書寫與發表。團隊致力於紀錄校園中的物種、生態與環境變遷,並關注我們生活其中時,與其他生命的互動關係。

製作團隊來自自然保育社社員與校內關注環境的學生,結合物種觀察經驗與環境關懷,分享生命與環境所予我們的眼睛、雙手與心。

🍋點擊首頁連結進到「蘊涵一切生命——清華生態與環境書寫」StoryMap
https://storymaps.arcgis.com/stories/91ffa53ff0874699a11ec09042db9b7a

Address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清檸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清檸:

  • Want your business to be the top-listed Media Company?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