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檸

清檸 我們是111學年度創立的清大學生媒體-「清檸」,希望能帶給大家滿滿的維他命C。

報導校內豐富多元的學生生活,期許透過降低校園公共事務的討論門檻,讓身處清大的夥伴能更輕鬆接收到與自己周遭相關的消息。

【 #生活報導|竹師教育學院搬遷之後(上)—— 新空間的磨合與適應】🍋點擊連結閱讀全文:https://nthulemonnews.com/p/3fd0b5fb-fbf8-40a7-adcc-3ae370810af5/教育學院與藝術學院的「...
14/11/2025

【 #生活報導|竹師教育學院搬遷之後(上)—— 新空間的磨合與適應】

🍋點擊連結閱讀全文:https://nthulemonnews.com/p/3fd0b5fb-fbf8-40a7-adcc-3ae370810af5/

教育學院與藝術學院的「回歸」,如校方所說,是「完成合校的最後一塊拼圖」。

這歷時數年的「回歸」,隨著本校部新教育大樓的啟用,走進了師生日常,成為生活周遭可體感的變化。

在這次的生活專題裡,清檸記者回顧半學期來,校園中發生的各種變化:從教育學院師生引頸期盼的新大樓、開學時校本部的擁擠感,到宿舍新制度引發的一連串效應。

本文為教育學院搬遷系列的上集,聚焦教育大樓的硬體使用現況,以及師生遭遇到的大小問題。快點來閱讀這篇全新的時事回顧吧!

#竹教大合併 #南大搬遷 #教育學院 #生活 #清大

「校巴要排隊、學餐要排隊、加簽要排隊⋯⋯」是許多清大學生開學的共感,不少人會認為這與教育學院搬遷到本部,學生數量增加有關。這一學年,位在南校區、寶山路旁的教育學院大樓正式啟用,一千多名教育學院學生與師...

【 #專題報導徵求受訪者|學生養寵物經驗募集】飼主們!集合! We need you !!「沒錢買罐罐了!」  「我要回家顧小孩啦!」  「醫療費好貴!」學期中的挑戰,除了寫不完的作業,還有在月底時擠出錢為家中主子們買糧食。養寵物可是一門大...
10/11/2025

【 #專題報導徵求受訪者|學生養寵物經驗募集】

飼主們!集合! We need you !!

「沒錢買罐罐了!」 「我要回家顧小孩啦!」 「醫療費好貴!」

學期中的挑戰,除了寫不完的作業,還有在月底時擠出錢為家中主子們買糧食。

養寵物可是一門大學問,不只要顧到生活開銷,還得顧課業、打工、租屋空間、思考畢業後該何去何從...等等

你願意與我們分享與主子的溫馨日常與辛酸血淚嗎?

不限類型的寵物:貓、狗、鼠、兔、爬蟲、還是俗頭(?)...皆可

歡迎填寫表單,與我們分享你的養寵物故事!

表單連結: https://forms.gle/HRAEsQ7WHfbjcoLUA

🐀🐁🐂🐃🐄🐇🐈‍⬛🐈🐎🐏🐐🐒🐕‍🦺🐖🐗🐘🐨🐩🐪🐭🐮🐯🐰🐱🐴🐵🐶🐷🐹🐺🐻‍❄️🐻🐼🐽🐿️🦄

【 #讀者投書|我在災難現場當指揮官:光復鄉洪災的行動紀實】在今年九月初,受颱風樺加沙外圍環流影響,馬太鞍堰塞湖溢流,引發土石流重創花蓮光復鄉。曾在花蓮求學的讀者,懷抱對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他毫不猶豫買下車票前去救災,化身「鏟子超人」。更特...
10/10/2025

【 #讀者投書|我在災難現場當指揮官:光復鄉洪災的行動紀實】

在今年九月初,受颱風樺加沙外圍環流影響,馬太鞍堰塞湖溢流,引發土石流重創花蓮光復鄉。曾在花蓮求學的讀者,懷抱對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他毫不猶豫買下車票前去救災,化身「鏟子超人」。更特別的是,他不僅是志工,更是臨時的「指揮官」,負責統整人力、協調物資,並以文字記錄災區現場的混亂與溫度,讓人從書寫中重新看見災難中的行動與希望。

🍋點擊連結閱讀全文:https://nthulemonnews.com/p/a96f3544-28f2-47d5-9a00-8334fe57a44f/

#光復鄉 #洪災 #鏟子超人 #樺加沙颱風 #馬太鞍堰塞湖
-------------------

【讀者投書專區】常態開放+全面徵稿中!

不管是電影、劇場、文學還是音樂、漫畫、展覽等各式藝文評論,想幫高調還是大吐苦水卻苦無施展之處嗎?還是您對於校園、周遭社會時事有所反思,想與編輯團隊討論或闡述想法?我們都歡迎您的將文字投稿至清檸評論專欄,讓我們的平台為您發聲。

🍋點擊連結進到「清檸」投稿專區: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JBkDe-2d34uPHwmuFrJ1K5ESIJNfa0bGxHykKRd4gNDYL2g/viewform

【 #生活報導|磁帶、檔案與他們的時代:《磁帶:清華電台(1994-2018)》檔案電影嘗試】🍋點擊連結閱讀全文: https://nthulemonnews.com/ci-dai-dang-an-yu-ta-men-de-shi-dai-...
04/10/2025

【 #生活報導|磁帶、檔案與他們的時代:《磁帶:清華電台(1994-2018)》檔案電影嘗試】

🍋點擊連結閱讀全文: https://nthulemonnews.com/ci-dai-dang-an-yu-ta-men-de-shi-dai-ci-dai-qing-hua-dian-tai-1994-2018-dang-an-dian-ying-chang-shi/

大約在2021年,作者在 清華大學數位媒體創作社 的社辦(即過去在水木全家對面的綜合社辦)尋獲一批錄影帶,是一批紀錄著「二十年前一群我們未曾謀面的學長姐們以及他們的時代」的影像。自那時候開始,作者投入三年的努力,希望讓影像可以在校保存,並被賦予一種「檔案」的地位與真實性。

面對爭取保存挑戰的同時,他也思考這些冗長、缺乏編碼的檔案其他的可能性。最終,他決定選取素材、發展出「檔案紀錄片」的創作,作品在2024第一屆風夜電影節 FilmFest (清交學生自主籌辦)播映。

回顧創作的過程,作者親自觀看大量素材、揀選、參與剪輯⋯⋯,他警覺到「觀看」這件事從來不是中立的,尤其當這批檔案洩漏出某種真實、原始的模樣:「過早或是過晚開錄的影片、賽前試圖熟悉機器操作的片段⋯⋯」,這些片段似乎開啟作者與「過去攝影機前面與後面的鬼魂們」的溝通。

「我將這樣的真實反覆揀選出來,試圖在時間軸上排演出一場有意義的生活,使我們足以想像,當初是誰如何扛著這台攝影機,在校園的哪一個角落,意外的使捲動的錄影帶將光影投射到二十年後來。」

在這篇兼具影像保存哲學闡述、檔案紀錄片創作自述的文章,作者也寄託了自己參與數媒社的青春回顧,在此邀請各讀者隨著作者的文字,一同體驗出土、愛惜這些檔案的過程,也希望您搭配影像成品進入作者創作的思緒,一窺清華電台(1994-2018)的青春往事吧!

#檔案電影 #影像修復 #校史 #清華電台 #風夜電影節

照片/林以嵐 、夏兆辰、《磁帶:清華電台(1994-2018)》

【 #讀者投書|像我這樣一個,被社會安全網拋棄的人】🍋點擊連結閱讀全文:https://nthulemonnews.com/p/5c6956eb-39eb-4319-abe0-b81ef78abca4/開學前夕,一篇不一樣文章進到了我們的讀...
29/09/2025

【 #讀者投書|像我這樣一個,被社會安全網拋棄的人】

🍋點擊連結閱讀全文:https://nthulemonnews.com/p/5c6956eb-39eb-4319-abe0-b81ef78abca4/

開學前夕,一篇不一樣文章進到了我們的讀者投書區中。作者書寫過去的創傷、新的大學生活、與校園和社會安全網的互動。他的個人故事帶我們思考:「我們在分配資源時,是不是考慮了某種『模範』的對象,進而排除了其他非典型的個案?」

#社論 #心理衛生 #心理健康 #社會安全網 #社會救助法

-------------------

【讀者投書專區】常態開放+全面徵稿中

不管是電影、劇場、文學還是音樂、漫畫、展覽等各式藝文評論,想幫高調還是大吐苦水卻苦無施展之處嗎?還是您對於校園、周遭社會時事有所反思,想與編輯團隊討論或闡述想法?我們都歡迎您的將文字投稿至清檸評論專欄,讓我們的平台為您發聲。

🍋點擊連結進到「清檸」投稿專區: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JBkDe-2d34uPHwmuFrJ1K5ESIJNfa0bGxHykKRd4gNDYL2g/viewform

【 #體育報導|從乙巳梅竹看——每年都有爭議的梅竹賽為何要永續?】🍋點擊連結閱讀全文:https://nthulemonnews.com/p/8a01da39-2967-4bad-923e-f5319cb520e2/▎前言如果你是  #清交...
18/09/2025

【 #體育報導|從乙巳梅竹看——每年都有爭議的梅竹賽為何要永續?】
🍋點擊連結閱讀全文:https://nthulemonnews.com/p/8a01da39-2967-4bad-923e-f5319cb520e2/

▎前言

如果你是 #清交人,那你一定知道 #梅竹賽 !

或許你還聽身邊的朋友分享「大學四年,至少要參加一次梅竹!」而我抱持著這樣的心態,藉著加入火力班的機會,從開幕到閉幕,完整參與 #乙巳梅竹 一連三日的激戰。

今年賽前大家十分關注的羽球選手資格爭議,差點陷入停賽僵局。面對爭議,難道只能以「停賽」作為解方嗎?我們真的樂見嗎?還是有其他解決方法呢?由於是首次實際觀看梅竹的緣故,我還留意到了梅竹賽制的差異。

「為什麼女桌、女網是歸類在表演賽,男桌、男網為正式賽?」這樣的疑惑從開幕式時,介紹運動員開始,便深藏在我的心底,不免讓人想一探究竟。

因此,本次專題清檸透過訪談梅竹諮議會的諮議委員、清大男桌、女桌之參賽選手代表選手,針對梅竹賽的本次專題將著重在「選手資格」、「賽制問題」進行討論。

▎乙巳梅竹的落幕:爭議事件的經過

第57屆梅竹賽(乙巳梅竹)在今年三月舉行,最終由陽明交大以7:3奪得總錦標。然而在賽前,卻有關於選手資格的爭議。

此次爭議事件起因為清大羽球項目選手資格雙方各執一詞,未達成共識。陽明交大認為清大的選手曾擁有世界羽球青少年排名,會影響梅竹賽的公平性。清大則主張應依循114年度大專體總之規程。雙方對於此規程的理解、解釋各有不同之處,清大學生會、陽明交大學聯會於乙巳梅竹賽前,分別就此事件發文說明。最終為使比賽能順利進行,該名具有爭議的清大選手並未上場。

梅竹賽出現爭議並非首例,根據《國立清華、陽明交通大學梅竹賽實施辦法》第5條參賽資格部分有明文規定:「若兩校隊伍另有共識,則不受上述第一項第二款與第二項限制。」由此可知,實施辦法有其討論空間,然本次事件雙方經過多次諮議會的討論,仍未達成共識,進而造成選手花費時間、精力投入練習,與隊友建立默契,卻無法上場為校爭光的窘境。

▎現階段梅竹諮議會清大方的回應

此次選手爭議事件,隨著乙巳梅竹的結束,好像也逐漸退燒,失去了關注。但爭議事件就這樣算了嗎?經此次爭議事件,為避免爭議重演,損害選手權益,影響兩校情誼。梅竹諮議會也將修法,針對選手資格訂定更明確的辦法。

清大方曾擔任兩次諮議委員的吳同學表示,梅竹諮議會的工作內容為「針對法規模糊空間等爭議,進行資訊的解讀,促進各方溝通。」希望能透過諮議會的協助,給予明確解釋,讓比賽盡可能達到公平。

為避免再度出現選手資格爭議,梅竹諮議會預計在規章解讀不一時,採用前一年的法規解釋;另外,他們也決議將選手名單確認時程提前,以降低停賽的可能、比賽的不確定性。這些可能的法規修法方向都以「讓梅竹賽順利進行」為目標,希望讓兩校師生及梅竹賽各方組織能夠安心備賽、觀賽。

▎對賽制的疑問:為什麼 #女桌、 #女網 不是正式賽?

除了選手爭議外,在乙巳梅竹賽中,清檸有觀察到「女桌、女網項目為表演賽,而桌、網正式賽項目選手皆為男性的現象。」而此現象從過往便是如此,女桌、女網項目一直處於表演賽的類別。

男桌代表黃同學認為會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兩校女桌定位有校隊、社團之異,陽明交大女桌雖然為社團性質,但在今年全大運有進十六強,應沒有實力懸殊的問題。他表示正式賽、表演賽的選手付出的努力相等,重要性卻有區別。女桌代表陳同學對此也感到疑惑,覺得不公平。陳同學表示:「不會因為是表演賽就不認真對待。」而球隊實力的起伏可能也是造成目前賽制的原因。黃、陳同學皆認為每年球隊會面臨主力畢業、新血加入,球員具流動性,加上球隊招生不易,將增加校隊實力不穩定性。人員組成的考量、實力,因而成為賽制調整的侷限。

賽制改革或許有些限制,但球員們對此仍有其他想像。若女桌能夠升格為正式賽,或能創造奪得總錦標的機會。黃同學認為若女桌無法發展為正式賽,男女混和賽制也可以是一種創新。陳同學則提到校外盃賽社會組即有混和賽制,或可參考、嘗試。男女混和賽制應可提升梅竹賽的公平性,但也可能壓縮到兩性選手的上場機會。

「這是很重要的競賽,還會想繼續參加。」黃、陳同學認為梅竹賽是具有歷史性、代表性的盛事,是清大很重要的傳統,也是獨屬於清交的賽事,比賽期間受到的關注度也較集中。希望在學期間能持續參與,享受盛大的舞台。

▎梅竹賽最終的共識

諮議會的吳同學表示「要想盡一切方法,不要讓梅竹賽停辦或停賽」是梅竹諮議會的修法方向。而比賽的持續進行,則有賴於校方的支持、梅竹相關組織的運作。在我們兩校的體育競賽環境、高流動的選手組成為背景,每一年的賽制要找到公平、爭議要找到解方,還需要當年參與其中的梅籌會、諮議會、教練選手推動,同時也需要當屆梅工、火力班、觀眾等學生與校友的投入。若要取得多方共識並順利舉辦,確實很不簡單。

「青蛙小狗一家親,梅竹絕對不能停」是在比賽終局結束時,場館會響起的口號。讓梅竹賽穩健持續的進行即為兩校最大的共識,而兩校師生、校友等,都會是梅竹賽歷史的見證者。

作為觀眾的我,在親身體驗過梅竹賽的熱血後,也很推薦大家在校期間至少參加一次梅竹!在參與梅竹的過程,可以看到運動員、工作人員等人的堅持與努力,不論是清大還是交大,所有人的目標一致,在場的人都是促進梅竹傳承的推手。當下的激動與感動,是難以用文字或言語說明的,唯有親身體會,才能了解。

賽制問題本沒有一勞永逸的解決之道,但我想不管是何種身分立場,都期待梅竹賽能夠年復一年的順利進行。梅竹的永續發展,便是最終的共識。

文字/胡欣貝
編輯/魏欣平

#乙巳梅竹 #賽制 #桌球 #網球 #梅竹賽

【 #體育報導|​​閃閃動人的籃球時光——清大女生們的籃球社群】🍋點擊連結閱讀全文:https://nthulemonnews.com/p/f1544bc6-037b-49b9-9eff-90b066f14c35/你是否曾經注意到,在清大有...
11/09/2025

【 #體育報導|​​閃閃動人的籃球時光——清大女生們的籃球社群】

🍋點擊連結閱讀全文:https://nthulemonnews.com/p/f1544bc6-037b-49b9-9eff-90b066f14c35/

你是否曾經注意到,在清大有一群熱愛籃球的女生,在以男性為主的籃球場上,盡情揮撒汗水、歡聲笑語?

本次報導,清檸透過訪談女籃社群成員,了解社群的運作,以及對於社群成員而言「全女球場」與社群的意義。

在籃球場性別不均的情況下,女籃社群匯聚了個體的力量,一同協調場地,避免人數的劣勢。女籃社群更形成一個讓女性感到安心的運動環境,在這裡,他們不必擔心被凝視,又或者被視為球場上的「異類」。

女籃社群成員因為對籃球的熱情而集結;因為有一群彼此支持的夥伴,而獲得力量,共同努力突破球場上的性別困境。在球場上,他們閃閃動人。

#籃球 #性別 #運動 #閃閃動人 #女性議題 #清大

【9月4號社博預告X春季「擴~大」徵才】「這不只是一顆檸檬!」邀請各位清大新生、舊生、有閃過加入清檸念頭的你!於9月4號到社團博覽會的B14「清檸新聞小組」攤位,與我們聊聊校園大小事,如果對清檸運作、成員招募好奇也都歡迎現場詢問~ #社博攤...
03/09/2025

【9月4號社博預告X春季「擴~大」徵才】

「這不只是一顆檸檬!」

邀請各位清大新生、舊生、有閃過加入清檸念頭的你!於9月4號到社團博覽會的B14「清檸新聞小組」攤位,與我們聊聊校園大小事,如果對清檸運作、成員招募好奇也都歡迎現場詢問~

#社博攤位資訊

🍋地點:排球場
🍋攤位:B14
🍋時間:17:30-21: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一、大二你的在還算新鮮的校園生活中,你會不會對某件事、某個議題感到好奇:

「為什麼是這樣?」
「沒有人報導ㄇ?」
「欸這其實很值得講欸!」

無論你是文組還是理組,無論你是幾年級,只要對新聞寫作、公共議題有興趣,想挑戰深度報導、參與團隊協作,都歡迎手刀報名,成為清檸新活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應徵方式:點入Linktree🔗填寫徵才表單
➊ 即日起至 2025/09/30 (二) 23:59
➋ 填寫平時對於校園的觀察、想要書寫的主題
➌ 參與入社面談

#面談說明
➊ 時間約40分鐘
➋ 根據報名表單的填答進一步聊聊
➌ 說明清檸的組織運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職位簡介

【🖊️專題記者】(名額 2~3 位): 內容以論述性的議題為主
【🖊️生活記者】(名額 2~3 位): 內容主要介紹校內外的活動與故事,風格較為輕鬆
【📸攝影記者】(名額 2~3 位):提出自己的攝影企劃與觀點
【🖍️社群美術&社群企劃】(名額 5~6 位):配合報導或社群企劃進行製圖
【📨讀者投書】(名額 ∞ 位): 主題形式不拘,針對自身關懷書寫報導(投書表單請見首頁Linktree)

✴︎記者若有意願,也歡迎加入因校內突發事件而組成的專案小組,與編輯部合作,產出即時快訊新聞。

#清大 #社團博覽會 #校園媒體 #清檸 #春季徵才

【 #團隊的話|114-1編輯的話】113學年度,清檸完成了5篇  #專題深掘、12篇  #校園生活、5篇  #讀者投書、與【蘊涵一切生命——清華生態與環境書寫】團隊合作9篇  #生態與環境、1個  #畢業社群企劃、1次試讀會。這一年,清檸...
02/09/2025

【 #團隊的話|114-1編輯的話】

113學年度,清檸完成了5篇 #專題深掘、12篇 #校園生活、5篇 #讀者投書、與【蘊涵一切生命——清華生態與環境書寫】團隊合作9篇 #生態與環境、1個 #畢業社群企劃、1次試讀會。

這一年,清檸用表單調查、訪談製作 #專題深掘,了解多元選修學制下的適應行為、學生眼中的學生自治;同時,從各記者的生活出發,我們採訪學生自發團隊、蒐集校園鬼故事、紀錄步行體驗,完成主題多元、文筆輕鬆的 #校園生活;從 #讀者投書 的文字,我們曝光了同在學校,但卻不一定熟悉的創作者、倡議者、評論人,以及他們所在乎的主題;同時,除了以人為主題,我們也透過 #生態與環境 的文字,重新認識熟悉景觀中不太熟識的動植物。

其實,清檸因製作校園新聞而獲得的,遠大於我們所能傳達出的。

因此,謝謝各位讀者上一年度的關注,清檸將繼續從校園的各種事件、現象、有趣的對象投注好奇與關注,期待我們能盡量深刻地紀錄下114學年的時空,加厚讀者們對於校園的認識與感受,也希望關於這裡、發生在這裡的對話能夠繼續。

|編輯群113精選:

〈專題深掘​​🍊|服務學習去與留:服務學習的意涵與轉型挑戰〉
〈專題深掘​​🍊|清大學生自治現況分析及學生看法〉
〈專題深掘​​🍊|選課甘苦談:從院學士班制度看跨領域選課的理想與現實〉
〈校園生活🍈|讓地景變成遊戲地圖(上):ColonD學生團隊在清大校園的實境解謎嘗試〉
〈校園生活🍈|客家是什麼可以吃嗎?清大周遭的客家小角落〉
〈校園生活🍈|步行不可行?清大道路危險熱點〉
〈生態環境🍋|窗殺危機:水泥叢林裡的沉默殺手〉
〈生態環境🍋|雜草與野菜的往復對話〉
〈生態環境🍋|​​蝴蝶園:身體,及其所創造的(下)〉
〈讀者投書🍉|別濫用「左派理想」來掩蓋侵略現實:抗爭應舉起國族大旗〉
〈讀者投書🍉|像我這樣的一個大學生:潘羽鍚個展「溫開水日常」自述〉

【 #社群企劃|鬼魅地理學:精選清大鬼故事特輯🥶】噓⋯⋯精選清大鬼故事特輯開始播放⋯⋯祝福大家開學愉快💤🍋點擊前篇連結閱讀​​清大校園鬼故事(上)(下) #清大  #校園鬼故事  #人社院  #空間  #歷史  #環境  #感官  #鬼魅地...
31/08/2025

【 #社群企劃|鬼魅地理學:精選清大鬼故事特輯🥶】

噓⋯⋯精選清大鬼故事特輯開始播放⋯⋯
祝福大家開學愉快💤

🍋點擊前篇連結閱讀​​清大校園鬼故事(上)(下)

#清大 #校園鬼故事 #人社院 #空間 #歷史 #環境 #感官 #鬼魅地理學

【 #生活報導|清大校園鬼故事(下):感官體驗的恐懼加成】🍋點擊連結閱讀全文:https://nthulemonnews.com/p/6fb07e8b-70b8-4c5c-afb3-ed90df89df9b/上集討論了清大後山、相思湖、梅園...
25/08/2025

【 #生活報導|清大校園鬼故事(下):感官體驗的恐懼加成】
🍋點擊連結閱讀全文:https://nthulemonnews.com/p/6fb07e8b-70b8-4c5c-afb3-ed90df89df9b/

上集討論了清大後山、相思湖、梅園的鬼故事,空間偏遠的未知感、地貌的歷史變遷、真實故事的渲染與學生活動的代代相傳,都為這些地點蒙上一層神祕色彩。

下集我們將前往清大令人寒毛直豎的空間之一——人社院。人社院的空間配置帶來了與其他空間不同的感官體驗,結合過去的土地使用,使得人社院也流傳許多鬼故事,甚至只要在館內行走都不免覺得「毛毛的」。

如果你也曾在人社院內,不自覺的加快腳步,快速通過那些令人「毛毛的」地方,或者因為曾經聽聞人社院鬼故事,因此在夜間繞行人社院的話,快來閱讀本篇文章,一探「毛」究竟從何而來。

#清大 #校園鬼故事 #人社院 #空間 #歷史 #環境 #感官 #鬼魅地理學

【 #生活報導|清大校園鬼故事(上):地貌、空間、歷史堆疊的恐懼】🍋點擊連結閱讀全文:https://nthulemonnews.com/p/d1e85539-a06e-48fb-ac14-865ac1f93f12/你曾聽過哪些清大的校園鬼...
23/08/2025

【 #生活報導|清大校園鬼故事(上):地貌、空間、歷史堆疊的恐懼】
🍋點擊連結閱讀全文:https://nthulemonnews.com/p/d1e85539-a06e-48fb-ac14-865ac1f93f12/

你曾聽過哪些清大的校園鬼故事?經過清大校園哪些地方時讓你不寒而慄?

鬼故事的誕生與地貌、空間、歷史、感官息息相關。地貌的歷史變化、空間配置所帶來的感官體驗,使人們產生各種恐怖想像。本篇文章改寫自東吳大學鬼魅地理學期末報告(註一),收錄許多網路流傳與口述的清大校園鬼故事,並從上述的面向分析這些鬼故事為何使人感到恐懼。

如果炎炎夏日不想花費太多冷氣電費,那麼就快來閱讀這篇讓人不開冷氣也感到一陣陣涼意的文章吧!

#清大 #校園鬼故事 #梅園 #相思湖 #後山 #地貌 #空間 #歷史 #鬼魅地理學

Address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清檸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清檸:

  • Want your business to be the top-listed Media Company?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