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5/2024
震災後的思考!大家要互相!
【災後復原之路,中央、地方需同心協力】
上週行政院公佈對於花蓮地震災害的補助方案285億,隨後行政院鄭文燦副院長來到花蓮,與地方政府和受災戶進行面對面的溝通,理解受災戶的需求。
其實受災戶的樣貌很多,有企業、有個人;有屋主、有租客。但在現行的補助、慰問的標準之中,總有一群人被這個制度給忽略掉,求助無門。
比方說現在很多補助都是要求「實際居住」來認定,但並不是每個出租或未居住的房子都是投資客,在這個社會底下,還是有人辛苦賺錢在花蓮買了房子,但他們為了工作機會,把花蓮的房子出租,選擇在外縣市租屋工作,在這種情況下,誰來體恤他們的損失。
廣義而言,每個遭受損失的人都是受災戶,只是損失多或少而已。地方政府募款金額不足,中央願意編列預算協助花蓮重建,我相信本意良善,只是現行討論出來的補助政策,到底有沒有看到受災戶的多元樣貌?我覺得補助的細節需要更多的討論,還不能就這樣定案。
來找我的民眾,儘管陳情的內容五花八門,但我也漸漸歸納出一些問題的類別。不管是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的政策,只要不合理的地方,我都會透過各種管道,盡力為受災戶爭取補償。
地震過後,我知道不管中央或地方政府,都為了受災戶做了很多努力。但我認為災後的復原之路,中央、地方政府必須要共同努力,不要一廂情願制定政策,還是要持續聆聽民眾的聲音,做滾動式的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