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兔老師

兔兔老師 我是兔兔老師|轉化人生的財商顧問
白天是國小社會老師
晚上研究財商與教育
用20年人生轉折自創財商架構法
幫助轉化我自己的人生
同時幫學生在遊戲中
重建金錢秩序、金錢覺察、掌握原則

財商教育實踐者|自創財商架構法

嗨,我是兔兔老師,一位白天教書、晚上研究財商的教育實踐者
我主張價值投資、不講求暴富
20年的冤枉路 x 金融保險經驗 x 15年教育經驗
我自創財商架構法
幫助轉化我自己的人生
同時幫學生在遊戲中
重建金錢秩序、金錢覺察、掌握原則

✔ 國小教育現場分享
✔ 兒童財商桌遊設計
✔ 怎麼跟孩子談錢卻不尷尬
✔ 穩健又實際的財商學習方式
✔ 大人也能學的財商原則
✔ 從我爸的破產、到我自己還清債務的真實經歷

【財商架構法】
讓人看見「金錢慣性 → 情緒邏輯 → 行為流向」的陪跑系統
這裡的每支影片,不是知識灌輸,而是陪你每天輕鬆改變一點


🎁 領取齊全工具+財商社群已開放,幫你在轉變的路上不孤單
👉 加入社群:https://www.facebook.com/share/g/15niB13pP6/
📅 頻道更新:每週末或雙週末更新影片,以深度為優先,陪你穩健前行

📢如果你也認同我的教學理念
歡迎訂閱頻道、留言互動,一起活出專屬於你的財商主導力!

20/09/2025

學校不能教的課題🤔人家在分享你幹嘛對號入座啦😂?可愛教學實錄,歡迎追蹤分享。或加入兔兔老師財商教育分享社團,裡面只有有益文章和工具【兔兔老師】財商教育分享群/15niB13pP6/
《兒童金錢引導對話範本》
https://tubaobaoteacher.kit.com/906b3b840e
#兔兔老師 #生命教育 #生死課題

哈囉~大家好,我是兔兔老師 👋開學兩週以來,我都在忙著認識每一個學生,觀察他們的特性。心裡也偷偷想著:到底哪一個班級會最幸運,能先參加我的財商活動呢?😄 我還在觀望中,但只要有新的活動或遊戲設計出來,一定會第一時間在社團分享!連結:http...
14/09/2025

哈囉~大家好,我是兔兔老師 👋
開學兩週以來,我都在忙著認識每一個學生,觀察他們的特性。
心裡也偷偷想著:到底哪一個班級會最幸運,能先參加我的財商活動呢?😄
我還在觀望中,但只要有新的活動或遊戲設計出來,一定會第一時間在社團分享!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share/g/15niB13pP6/

最近也讀了一些文章,對財商教育有新的體悟,就把它拍成影片,並整理成文字版,分享給大家:

【金錢的中性與人性的挑戰】
金錢只是個工具,好與壞決定它被誰拿在手上,
正所謂:「邪術正人用,邪術也正;正術邪人用,正術也邪。」

面對金錢的時候,我們腦海裡常常有兩種聲音:
恐懼提醒你:「小心啊!別亂投資,當心錢拿不回來!」
而貪婪又在催促你:「快點,再不出手就要錯過這波翻身的機會了!」

這兩個原始的生存本能,早就不是叢林裡保命的本能,而是每天左右我們財務決策的隱形推手。問題是,你知道它們是怎麼在心裡運作的嗎?

很多人卡住,並不是因為知識不夠,也不是算術不好,而是忽略了真正影響財務選擇的,是這兩隻情緒怪獸。

【現實的挑戰:因果】
最近新聞裡,有國中生在課堂上直接頂撞老師,甚至說出「我不需要你的關心」。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這孩子沒教養、不懂事。可是,有位化名「專業想」的老師提醒我們:一個孩子之所以這樣,一定是因為他「接收了什麼」才會變成今天這樣。

恐懼讓他退縮、封閉,只能用攻擊來保護自己;貪婪讓他渴望被看見,卻用拙劣的方式表達。這其實跟大人在金錢世界的錯誤決策如出一轍。

有人明知道新聞標題在製造恐慌,卻還是忍不住跟著買賣;有人被詐騙過一次,卻還是會再度受騙;有人開了儲蓄計畫,沒多久就嫌利率太低想解約。這些表象背後,都是因果——恐懼與貪婪沒有被好好處理。

【你聽過葉問戒毒的故事嗎?】

人非聖賢,連葉問這樣的武術大師,也曾經沉迷於鴉片。弟子們甚至聯署勸他戒毒,他卻不是馬上就成功,而是跌倒、掙扎,再一次次站起來。最後,他真的靠毅力走過戒斷期,在醫療不發達的年代完成了這件幾乎不可能的事。

精神醫學裡,把戒癮過程分成五個階段:前思考期、思考期、準備期、行動期、維持期。這不只適用於戒毒,其實也適用於兔兔老師的「財商架構法」中財商習慣的養成。

前思考期,你覺得「我的花錢方式沒什麼問題」;思考期,你開始隱約察覺不對勁,但還不夠痛到改變;準備期,你開始收集方法、擬定計畫;行動期,你真的照計畫執行了;維持期,你一次次跟情緒怪獸對抗,直到慢慢穩定下來。

關鍵在於,這條路不是直線,而是循環。可能會復發,可能會跌倒,但重點是願不願意再爬起來。

【轉化人生的財商之旅】

我的信念是,財商教育不是教人變成不會犯錯的機器人。那種精算、零失誤的功能,就交給AI吧。人類真正要學的,是在一次次跌倒、失敗之後,仍能調整、再站起來。

青少年的脫序行為,其實跟大人在財務上的錯誤,本質是一樣的:恐懼與貪婪沒有被直視。當我們願意看見這些內心的怪獸,才有機會真正養成穩定的財商習慣。

星火可以燎原。哪怕只是腦海中一絲正確的念頭,只要我們願意抓住它並持續培養,就足以帶來翻轉人生的力量。

結語

所以,問題從來不是你有沒有聰明的投資腦袋,而是你能不能在恐懼與貪婪的拔河裡,守住屬於自己的主導感。
願我們都能在這條路上,不斷磨練、一次次調頻,最終走向更穩定、更自由的人生。

🌹本篇金句:勇於看見自己的恐懼,承認自己的渴望

#兔兔老師 #財商教育 #財商架構法 #恐懼與貪婪 #金錢心理學 #價值投資理念 #理財心態 #理財習慣養成

06/09/2025

#兔兔老師 #轉化人生的商教育 #開學季
家庭是財商教育的起蒙之地,三年級學生都懂。短影片是我的社會課堂花絮,YT長影片是我的財商教育理念。歡迎訂閱與分享,或加入兔兔老師財商教育分享社團,跟著我與時俱進👇: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g/15niB13pP6/
《兒童金錢引導對話範本》
https://tubaobaoteacher.kit.com/906b3b840e
資產配置遊戲ChatGPT提示詞👇:
https://tubaobaoteacher.kit.com/77396f9228
關注兔兔老師: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nisca7687/

開學前的週末晚安!我是兔兔老師~​最新上架的影片內容提到:《小心叛逆期!學財商最好的時機》給大家來個簡明扼要的精神補給😎✨✨​一、為什麼要談「學財商的時機」呢?​很多專家都會說:「學財商要越早越好!」但問題來了...到底「越早」是多早?孩子...
30/08/2025

開學前的週末晚安!我是兔兔老師~

最新上架的影片內容提到:
《小心叛逆期!學財商最好的時機》
給大家來個簡明扼要的精神補給😎✨✨

一、為什麼要談「學財商的時機」呢?

很多專家都會說:「學財商要越早越好!」
但問題來了...
到底「越早」是多早?
孩子還在上幼兒園
甚至數學還不會
家長真的能教嗎?
除非爸媽有三頭六臂
又懂幼教、又懂理財
否則多數家庭要這麼做
難度其實非常高
所以家長們常常卡在一種矛盾感:
想教,但又怕太早沒效果

二、最安全、最合適的年齡段:七到十歲

我認為七到十歲是學習財商最完美的黃金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
已經能認字、數學能力開始提升
生活經驗足以理解金錢「能買什麼」「需要選擇」
對外在世界充滿好奇心、渴望被肯定
在這階段給予「金錢概念」與「責任感」的連結
會在孩子心裡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三、為什麼不是十幾歲?叛逆期的風險

並不是說十幾歲不能教
而是風險變高了
因為青少年通常具備的特性是:
更有主見、父母的話未必聽進去
容易「只跟朋友說心事,不跟爸媽講」

在這種狀態下
更可能會出現這些風險:

同儕借錢問題 ->
孩子被朋友借錢卻不敢拒絕
也不敢跟父母討論

網路交友風險 ->
開始結交網友
對方可能利用孩子的單純與好奇心
設計各種陷阱誘騙出門
可能被騙錢
甚至牽涉更嚴重的安全問題

這些狀況在「叛逆期」出現的機率比10歲前高很多
因為他們想要證明自己能獨立

四、越早開始,風險越小

七到十歲最大的優勢在於:孩子掌握的金額有限

就算真的花錯錢、搞丟錢、被騙了
金額不大,容錯率高
這階段的「小錯誤」反而能成為最好的教材
孩子能在安全的範圍內
逐漸累積對金錢的敏感度與判斷力
但如果等到十幾歲才開始
孩子手上金額大、行動自由度高
任何錯誤的代價也會放大

五、家長在不同年齡層能做什麼?

0–6 歲:
建立正向的金錢氛圍,避免負面訊息
(少說「家裡很窮」、「我沒錢」)

7–10 歲:
可以開始閱讀財商書籍
開始「任務式」財商練習
例如零用錢制度、
簡單的記帳遊戲、
參與家庭購物和旅遊財務規劃

11 歲以上:
引導「價值判斷」
讓孩子能討論金錢背後的選擇與責任
同時也要多留意交友狀況

六、安心學財商

其實
財商教育不怕「太晚」
只怕「不開始」
如果孩子已經十幾歲
也不用太擔心
反而要更重視陪伴、傾聽、引導
減少因叛逆帶來的風險

無論如何不要放棄
因為你的一句話、一個態度
可能就會成為孩子一輩子對金錢的記憶

#兔兔老師 #兒童財商 #親子教育 #理財觀念 #小學生理財 #零用錢教育 #財商啟蒙

嗨~我是兔兔老師~​最近我在新聞上看到一個詞叫「新節儉主義」。一開始我也覺得這應該就是「省錢」的意思,但其實不太一樣,它是指:現代人不再盲目追求高價消費,而是更重視「花得值得」。會花錢,但會更頻繁地在自己真正需要的地方花、講求CP值,也更追...
23/08/2025

嗨~我是兔兔老師~

最近我在新聞上看到一個詞叫「新節儉主義」。
一開始我也覺得這應該就是「省錢」的意思,但其實不太一樣,它是指:現代人不再盲目追求高價消費,而是更重視「花得值得」。會花錢,但會更頻繁地在自己真正需要的地方花、講求CP值,也更追求生活中的小確幸。

像是現在很多人寧願一週去兩三次平價餐廳,也不再存錢去一次高檔餐廳;高價精品不再是神話,反而二手市場爆紅,這個現象非常值得觀察,因為它反映出大家對「價值」的看法正在改變。

其實,這跟我們談的財商概念有很大的關係。

話說,拍這支影片的初衷,是想提醒大家:真正有價值的,不只是你手上的錢,而是你自己。

我會引導孩子去問:「錢從哪裡來?」「去工作賺錢啊」「老闆的錢又從哪裡來?」這樣的對話能讓孩子慢慢發現:錢其實是一直在人的手上流動著,而且錢永遠會往有價值的地方去。

很多年輕人、小孩,對未來感到焦慮,其實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該拿什麼價值和世界交換金錢,也因此他們會傾向尋求一份穩定的工作,因為「不確定自己能提供什麼」。

我並不是要大家都去創業或衝進投資市場,而是想讓大家意識到,賺錢和投資,本質上是同一條邏輯:你要提供市場需要的價值,別人才會願意把錢交給你。

偏偏現實中,我們在買電器會貨比三家、研究功能與價格,但在買股票的時候,卻常常只聽媒體一句話、看一個數據就下單,這些「不對齊」的行為,其實就是情緒決策的結果。

我一直認為,在教孩子怎麼存錢、怎麼分配零用錢之前,必須先讓他知道:「你想拿什麼價值去吸引錢?」不管是時間、專業、服務、還是創意,只要能夠被別人需要,那就會變成價值。

對大人來說也是一樣,購物與投資最重要的不是跟風,而是你能不能說清楚「這家公司貨商品為什麼值得我投資」。

📝 接著,跟大家分享我在影片裡提到的五個重點:

1. 情緒覺察,是所有財務決策的起點
很多人以為投資失敗是知識不足,其實更多時候是情緒在作祟。新聞風聲一出、股價一震盪,就慌了。學會先覺察情緒,是做出理性決策的第一步。

2. 價值感,是我們與世界往來的方式
價值不是別人說的算,而是你能不能自己講清楚。孩子在自由喊價時,其實是在練習思考「什麼東西有意義」。大人也一樣,真正的價值來自你是否理解它存在的理由。

3. 價值交換,才是財商教育的核心
錢不會憑空出現,它會流向有價值的地方。從孩子理解「錢從哪裡來」開始,到大人投資前問自己「這家公司憑什麼吸引錢?」這才是財商的根本,而不是追股價或聽消息...(偏偏大部分的人真的沒時間研究,如此更容易深陷詐騙陷阱😅)。

4. 理性支撐,才能讓財商落地
情緒像股價,缺乏理性支撐就容易上下震盪。彼得林區提醒投資人:買股票前要能在兩分鐘內講清楚買它的理由。理解公司價值、獲利能力與合理價格,才是投資長久的基礎。

5. 最後的提醒
情緒不會消失,但能被接住。投資要有理性的底層邏輯,外加持續的練習,才能克服市場上的噪音。家庭教育也是一樣,父母若無法穩定情緒,就難以教出有穩定金錢觀的孩子。情緒與理性的平衡,才能有落地的財商。

希望這篇貼文能幫助大家用更簡單的方式,理解這支影片的重點,也重新幫自己和孩子的財商電池充飽電⚡,再出發💫😆

快開學了!我也會持續跟學生一起「玩」財商~🎲💰
歡迎加入我的財商教育分享社團,索取全部的資源與文章,跟著我與時俱進,如果不合期待可以隨時退出😅👇: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g/15niB13pP6/
💖 歡迎大家多多一起來互動聊聊~

#財商教育 #價值交換 #避開市場噪音 #第一性原理 #價值投資 #玩財商

學習很多理財知識,卻不敢行動?因為潛意識中清楚知道,自己雖具備基礎知識,仍然害怕出錯,卻患得患失⋯😮‍💨如果年輕時有人可以告訴我,透過覺察與理解,配合自己的人生目標,建構出屬於我的穩健財務原則,就不需要盲目跟從別人的做法。財商架構法幫助我的...
04/08/2025

學習很多理財知識,卻不敢行動?因為潛意識中清楚知道,自己雖具備基礎知識,仍然害怕出錯,卻患得患失⋯😮‍💨
如果年輕時有人可以告訴我,透過覺察與理解,配合自己的人生目標,建構出屬於我的穩健財務原則,就不需要盲目跟從別人的做法。
財商架構法幫助我的學生,在財商遊戲中學會金錢邏輯、金錢覺察、掌握原則,同時也轉化我自己的人生✨
即使你不是老師,也能成為自己與孩子的財商陪跑員🎁❤️✨
#兔兔老師 #財商教育 #財商架構法 #金錢覺察 #設計金錢流向 #掌握金錢的力量 #財商學習地圖 #兔寶保說 #轉化人生的財商教育

03/08/2025

#兔兔老師 #財商教育 #價值創造

這兩天,我突然想清楚一件事:我們常說要感謝宇宙的恩典但要怎麼「實際地」表達這份感謝?​事情要從一週前的一通電話說起...​那是來自綠色和平組織的來電說實話,一開始我沒接因為現在詐騙太多即使來電顯示某某單位的號碼我也習慣選擇防衛​但後來我想起...
22/07/2025

這兩天,我突然想清楚一件事:
我們常說要感謝宇宙的恩典
但要怎麼「實際地」表達這份感謝?

事情要從一週前的一通電話說起...

那是來自綠色和平組織的來電
說實話,一開始我沒接
因為現在詐騙太多
即使來電顯示某某單位的號碼
我也習慣選擇防衛

但後來我想起
上週我才剛參加他們一項關於海洋保護的跨國連署
這次的倡議已經超過200萬公眾連署
已成功促成24國政府宣布暫停或禁止深海採礦

所以我在第二通電話接了起來
他們一開始只是表達感謝
也做一些意見訪查
但很快地
對方也進一步邀請我參與每月捐款

老實說,我當下沒有馬上答應
不是不想
而是我還對這個組織的行動了解不深
於是從原本預計的五分鐘
聊了十幾分鐘…

那是一場格外誠懇的對話
對方也感受到我對這件事的關注
還驚訝我會主動點開他們的推播廣告

我說,因為我平常就很在意這些事
我也了解媒體充斥的時代
如果版面都被那些拉機廣告或不營養的訊息佔滿
實在太沒意義了
環保團體付費打廣告是很辛苦的

我跟他分享
我會自備環保杯、購物袋
教社會課時也特別留意政府推行禁塑政策
才恍然大悟
許多環保政策其實是綠色和平組織默默推動的
而所有募款完全不透過政府
全數由他們直接向民眾籌集

那一刻我們聊得很深
幾乎像朋友一樣

---

結束通話後,我其實很想捐...
但當時腦袋冒出的第一個想法是:
「我想要等我夠本,來幹一票大的!」

你有過這種想法嗎?
好像我們的善意,要夠大、才夠有感

但隔天醒來,我突然意識到一件事:.....
我們之所以無法回應內心的衝動
不是因為我們沒有能力
而是因為我們被「一次到位」的完美主義綁住了

事實上
小額捐款累積起來也是很大一筆
更重要的是:
金錢要流動,才能創造價值

這讓我想起財商教育裡的一個重要知識點:
「捐贈」

相信大多數家長都聽過
在兒童財商的課程裡
我們會教孩子除了儲蓄、消費、投資
還要預留一筆「給出去」的錢
這不只是行為訓練
更是價值觀的實踐

---

我突然想起:
我其實早就想回應宇宙...
想為那些我每天感謝卻無從回報的事做點什麼
像是陽光、空氣、身體健康
甚至是我現在能呼吸、能工作、能創作
這一切都是「免費的資源」
卻不是理所當然的存在

我們每天說要感恩
但那些感謝往往只存在於三秒鐘的雙手合十
然後就被生活的混亂沖淡了

如果可以用行動量化這份感謝呢?

這時我浮出一句話:
「祈禱是聲音,捐贈是行動。宇宙聽見的,不只是你說了什麼,而是你怎麼回應」

還有另一句,我深有共鳴:
「很多人都想當善良的人,但忘了~
『讓善良發聲』往往需要一點小小的勇氣」

所以我決定了...
開啟每月固定的小額捐款
不是因為有閒錢才做
而是我很清楚
讓錢流動、讓能量延續的道理

---

金錢從來不只是理財的工具
它是我們對宇宙的信任
而畫出的行動版圖
什麼樣的人使用金錢
就會讓什麼樣的意圖流動
而我選擇讓錢帶著感謝一起流動

現在的我,心情是開心到無法形容~

而這段經歷
也將成為接下來能和學生分享的財商教育實例
光是想到開學後可以把這個故事變成一堂有溫度的課
就讓我覺得今天的我,特別美麗~

---

如果你也正在思考:
「我該怎麼回應宇宙給我的善意?」
也許你可以從一杯手搖飲的價格開始。


"Giving is not just about making a donation. It is about making a difference."
「給予不只是捐出一筆錢,而是帶來一個改變。」
——Kathy Calvin(聯合國基金會前總裁)


#兔兔老師 #財商架構法 #金錢能量流動 #捐贈是實踐感謝的方式 #財商教育

15/07/2025

有一段時間
我一直問自己:
「為什麼我知道了這麼多,卻還是做不到?」

許多朋友都跟我類似
他們看了很多理財書、財商教養文章
也教孩子設了零用錢制度
幫孩子開戶、定期存股

方法我都有
工具也都備齊了
連Excel記帳表我都做了好幾版
但我很誠實地說
有段時間
我的心一直不安
因為我隱約知道
這一切可能只是「表面功夫」



我成長的家庭裡
對金錢有兩種完全不同的信念

一邊是我的爸爸
他極度節儉
把錢幾乎全部投進金融市場
從小我就看他節衣縮食、斤斤計較
掛在嘴邊說他很會賺錢
卻從不真正讓我們知道那些錢到底去哪了
直到有一天,我才知道他破產了

另一邊,是我的媽媽
她總說「錢再賺就有」
日子過得要有品質
就算手頭緊
還是會買最好的水果和高價食材
寄給在外地打拼的我們

後來我才知道
她也曾經被假冒的理專騙過
而且不只是她
還連帶她的姐妹們
把一輩子的養老積蓄交了出去

我沒親眼看見媽媽被騙當下的模樣
但那件事
是我阿姨含著怒氣跟我說的

那種「說不出口的痛」
我從旁觀者的角度聽著
卻像一顆石頭卡在我心中



看著家人一次次跌入金錢的陷阱
對我來說,衝擊非常大

不只是實際的損失
更是心裡那種:
「原來我們怎麼努力,都可能被錢打敗」
的恐懼

這些經歷
在我心中種下了很深的限制性信念:

「錢不是普通的東西,它更像種魔咒,碰了會出事」

而後來,我也走過一些財務困境
經過多年的反思
我開始意識到:
我不是沒有努力
而是不知道該怎麼開始



這段經歷讓我徹底明白一件事:
我們真正需要的
不一定是更多的理財知識或工具
而是金錢的自我覺察
以及做選擇的能力

於是,我開始打造「財商架構法」

這不是一套告訴你該買哪支ETF
或該怎麼存錢配置的SOP
而是一套幫助你看清自己現在「在哪裡」的系統



我把它拆成三個階段
也是最近剛設計好的一套架構模型
(超興奮~~~)
我準備研發成簡單的遊戲課
在我學生身上嘗試

我稱它叫做 CDF 三定律(階段):
🔹 C|Choice(觀察者)
🔹 D|Design(設計者)
🔹 F|Flow(主導者)

三階段詳細內容
我將陸續公布在兔兔老師財商社團中



很多人以為,只要努力就能有錢
只要方法正確就能自由
但事實上
你所在的位置不同
採用的方式也必須不同

如果你還在C階段
卻想硬跟F階段的策略
只會更挫折
甚至懷疑自己...
是不是沒天分?
沒紀律?
不適合理財?

但我想告訴你:
不是你不夠好
是你用錯了起跑點



有人說:「有錢人想的跟你不一樣。」
我也曾這麼模糊的想著

但現在的我更確信
「會設計自己人生(金錢)的人,本來就活得不一樣」

不論你現在在哪個階段
財商架構法都不是要你「變得多厲害」
而是希望你能更理解你自己
並尊重那個正在前進的自己

接下來
我會陸續分享更多
關於這三個階段(CDF)、五步驟(ABCDE)的細節
還有一份全新的財商心理測驗工具
會讓你一眼看見自己現在在哪裡

社團的朋友以及YT粉絲們
會優先得到第一手消息

如果你也認同這樣的理念
無論你是學生、教師、20-45歲的青年們
歡迎加入、追蹤兔兔老師

點選下方連結加入: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g/15niB13pP6/

#財商架構法 #兔兔老師說財商
#我們一起走在成長的路上 #從觀察者到主導者

Address

衡陽路151號14樓
Jhongjheng District
151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兔兔老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